养生 > 中医养生 > 夏季养生健脾除湿 > 导航 > 夏季养生健脾除湿

夏季养生健脾除湿

2021-07-15

养生需注重健脾除湿

夏季养生健脾除湿。

天天常笑容颜俏,七八分饱人不老,逢君莫问留春术,淡泊宁静比药好。古今的人们对养生有很多相关的劝谕和诗句,不注意养生,将为我们的生活埋下悲剧的种子。养生达人是如何进行中医养生的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养生需注重健脾除湿》,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什么是湿邪

传统中医认为,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称六气,当气候变化异常,超过了人体的适应能力,或人体正气不足,不能适应气候变化而发病时,六气就成了致病的因素,称六邪.六邪致病多与季节相关,与长夏对应的是湿邪所致的疾病。

湿为有质之邪,与水同类,属阴。湿性重浊,因此湿邪所致疾病,常表现出沉重感,像我们常说的暑湿型感冒,病人除一般感冒症状之外,还会出现头晕、四肢沉重等表现,中医形容头重如束布帛;湿性黏滞,因此湿病症状不但常表现为滞涩不畅,而且起病缓,病程缠绵,典型的像湿疹,常常反复发作,不易治愈;此外,湿性趋下,常伤及人体下部,像水肿、湿疹等病,下肢较为常见。

脾与湿

说到湿,自然就要提到脾.脾是中医所讲的五脏之一,五行属土,与长夏季节相应。运化食物和水液是脾的重要功能。

脾的特点是喜燥恶湿,如果外在湿邪侵入人体,困遏脾气,就会影响脾的运化功能。闷热天气,人容易出现腹胀、食欲不振、倦怠等症状,就是湿困脾导致的。反过来,如果脾气虚弱,运化水液功能失常,就会导致水液在体内停聚而产生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这是脾生湿.痰饮一旦产生,可随气流窜全身不同部位,引起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胸闷心痛、头晕目眩等情况。由于其在临床上形成的病症繁多,故此有百病多由痰作祟之说。

如何远离湿

湿能导致很多疾病,因此,在潮湿闷热的天气里,要格外注意饮食起居,可从衣食住行等方面防湿、避湿.

衣:出汗后要及时更换干燥衣物;衣服没有干透,不要急着收纳到柜子里,内衣裤、老人和小孩的衣服尤其要在通风、有阳光的地方彻底晾干。

食:饮食要清淡,容易消化;不要过多食用肥腻、味道厚重的食物,甜食要少吃;冬瓜、薏米、鲫鱼、红小豆等有利于化解体内湿热,可以适当多吃些;夏季多雨,如果淋了雨或趟了水,可喝些红糖姜水,帮助驱除体内湿寒之气;过食西瓜、苦瓜等寒凉食物,贪吃冷饮都会令脾胃受伤,影响其运化功能,助长内湿,不利于健康。

住:有雾的天气或桑拿天要少开窗;遇到有太阳的时候,应把受潮的被褥拿出去晾晒一下;可以利用空调的抽湿功能营造较为干燥的居室环境,但不要长时间呆在空调房中,更不要把温度设定过低;不要在潮湿的凳子、石头、草地上坐卧,以免寒湿侵袭;洗浴之后要尽快把水擦干,应让头发自然干透或完全吹干后再睡觉。

行:适当的运动,适当出汗有利于内湿的排出,像健走、慢跑、瑜珈、太极等运动都能让人微微出汗,又不致于大汗淋漓,是为人体除湿的好方法。

对于受到外在湿邪侵袭或身体内湿的人,也可以求助于中医治疗。

临床上一些水肿病人,常因脾气虚弱,脾土不仅不能制约肾水,反遭水反克,造成水湿泛滥,水肿胀满,因此,健脾利水是常用的治疗方法。对于这个季节常见的暑湿型感冒也就是俗称的热伤风病人,常有汗出不畅,汗出热不解的表现,因时制宜地采取除湿治疗,湿去热孤,热自然就退了。

以上,是专家们征对湿养生要注重健脾除湿的解析,怎么样,你现在知道了吧。还有一些老年患者,由于肾阳虚弱,不能发挥温煦作用,助脾气正常运化水液,导致尿少水肿、腹胀便溏等情况,则需从温补肾阳入手,帮助水液运化协调平衡。

相关阅读

哪些食物健脾除湿


哪些食物健脾除湿

1、哪些食物健脾除湿:薏米

薏米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好的薏米有一种药的味道,没有霉味也没有长毛。薏米可以和红豆煮粥,就是单纯的薏米加红豆,而不要加上大米,喝水吃豆子,长期坚持就会有效果了。再者,可以把薏米洗净晾干用锅炒,铁锅干炒,就像炒芝麻那样炒好就ok了。单独吃薏米或者家里有粉碎机的打磨成粉可以像冲芝麻糊一样冲着喝,比煮粥效果更胜一筹。

2、哪些食物健脾除湿:红豆

红豆可以补血,亦可以除湿。中医角度来说,红豆性平、味甘酸,有健脾利水、清热除湿、消肿解毒的功效。用红豆煮水喝,或者加上黑豆和绿豆一起煮水,可以很好的排出体内的湿气。红豆还可以做豆沙,做稀饭,做甜品,但是要小心不要买到赤豆,那种豆子属于药类,吃多会中毒的,一般很容易和红豆混淆。

3、哪些食物健脾除湿:扁豆

中医认为,扁豆味甘、性平,归、胃经,气清香而不串,性温和而色微黄,与脾性最合。有健脾、和中、益气、化湿、消暑之功效。主治脾虚兼湿,食少便溏,湿浊下注,妇女带下过多,暑湿伤中,吐泻转筋等证。扁豆的营养成分相当丰富,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钾及食物纤维、维A原、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C和氰甙、酪氨酸酶等,扁豆衣的B族维生素含量特别丰富。此外,还有磷脂、蔗糖、葡萄糖。

另外扁豆中还含有血球凝集素,这是一种蛋白质类物质,可增加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的合成,抑制免疫反应和白细胞与淋巴细胞的移动,故能激活肿瘤病人的淋巴细胞产生淋巴毒素,对肌体细胞有非特异性的伤害作用,故有显着的消退肿瘤的作用。肿瘤患者宜常吃扁豆,有一定的辅助食疗功效。扁豆气清香而不串,性温和而色微黄,与脾性最合。

健脾除湿喝什么茶

1、五花祛湿茶

五花茶顾名思义就是由五种花一起熬制成的茶饮,它有清热解毒,利尿通便的作用,具体的做法是金银花、菊花、槐花、木棉花、鸡蛋花各10g,熬水喝即可。

2、薏仁茶

炒薏仁10克、鲜荷叶5克、山楂5克。有健脾利湿、涩肠止泻的作用。主治脾虚泻,如大便时溏时泻,稍进油腻之食加重,甚则完谷不化,伴有饮食不馨、脘腹胀闷、面色萎黄、神倦乏力、舌淡苔等。

3、香兰凉茶

藿香9克、佩兰9克、茶叶6克制作方法藿香9克、佩兰9克洗净,和茶叶6克一起放茶壶中,用500毫升开水冲溶,上盖闷5分钟,加入冰块冷却待饮。解热祛风,清暑化湿,开胃止呕。

4、荷叶凉茶

荷叶凉茶可以防暑降温,健脾祛湿。具体的做法是将荷叶撕成小块,与中药滑石、白术各10克,甘草6克,放入水中,共煮20分钟左右,去渣取汁,放入少量白糖搅匀,冷却后饮用。

健脾除湿喝什么汤

1、香菇豆腐汤

新鲜香菇半斤、豆腐二块、瘦猪肉六两、生姜一片、盐或鲜味露适量。猪肉洗干净切片,飞水。把水煮滚,放入鲜香菇、生姜、豆腐,用大火煮十分钟,再转至中小火煮至香菇熟透,再放入猪肉片,待肉片熟透后,加入盐或鲜味露调味即可。这道祛湿汤水能够清热解毒、降低血脂、润泽肌肤、降低血压。

2、冬瓜薏米水

冬瓜300克、薏米两把(蜂蜜随意),冬瓜薏米大火煮开,小火同煮40分钟。适当加点蜂蜜能够清热解暑、健脾利尿,治疗膀胱湿热,小便少又黄。

3、胡椒根煲猪肚

胡椒根40~60克(中药店有售)、猪肚1个、陈皮1/4个、生姜2~3片。各物分别洗净。陈皮去瓤;猪肚反转,用生粉揉擦洗净,再洗净。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常喝就有祛湿除痹、舒筋活络、健脾暖胃。

养生注重经络


经络对于人体来说,有平衡阴阳、营养全身的能力,所以经络学在中医里拥有至高的地位。专家提示,只要我们平时能经常想着它,就不必在病时抱佛脚了。

经络对人体的重要性

有人称之,经络在人体像个互联网。经脉深藏在人体内,把持着各个脏腑的家政大权;络脉是经脉上的细小分支,彼此通联直达体表,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俨然像个庞大的互联网。穴位是网上的一个个站点,气血是通行在各站的机车,永远高挂免停牌,一旦停了,只能由医生来兼任网管了。

提示:中医认为,血是运送营养物质的基础,气是营养物质产生的动力,而经络行使的是运送气血的职能,只有贯通全身,才能濡养所有器官和组织。如果气血分配不均,就要纠正局部偏盛或偏衰;一旦脏腑染病,所属的经络穴位会发生相应改变,从而在人体体表上有所反应。

7法保持经络的畅通

●5字调息通五脏:每天清晨,用鼻子吸气,嘴呼气,默念:嘘、呵、口四、吹、呼字,不要出声。每个字音对应一个脏腑:嘘对肝,呵对心,口四对肺,吹对肾,呼对脾。

提示:这是利用调节呼吸来调匀气息,疏通五脏。如果常念嘘可以养肝明目,常念呵可以泄心火等,长久坚持,会有一定作用。

●三线放松通经络:平卧在床上,将身体分为三条线,分别自上而下放松。第一条线(两侧):头顶-头两侧-颈部两侧-两肩-两上臂-两肘关节-两手。意念在中指端保持1~2分钟;第二条线(前面):面部-颈部-胸部-腹部-两大腿-两膝部-两小腿-两足背-十个脚趾。意念在脚趾部保持1~2分钟;第三条线(后面):后脑部-枕部-两小腿后部-两脚跟-两脚底。意念在脚心涌泉穴保持1~2分钟。

提示:意念沿经络走向放松。实际上这是推动气血沿经络走一遍,检查通畅程度,对疲惫或失眠者有效。

●莲花坐活动韧带:坐时,屈左腿,将左脚的脚背放在右大腿的腹股沟处,双手放在左膝盖上,轻柔地做上下弹性运动数次,使之接触地面;然后换右脚。

提示:坚持运动能有助于活动人体多处韧带,使腿、腹、胸、颈部等肌肉得到充分伸展,保持经络畅通。

●轻揉耳轮通肾气:双手握空拳,以拇指、食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推摩1分钟,直至耳轮充血发热。

提示:中医认为全身精气有各脏器收集后交肾来保存,肾开窍于耳,耳朵上布满了全身穴位,所以按摩耳朵不仅能健肾,还能打通全身穴位。

●梳头促进血循环:用手指或木梳从额头前至枕后,从两侧的颞部至头顶进行梳头,每回50~100次,以晨起梳头为最佳。

提示:人体各条经络都汇聚于头部,梳头时要经过眉冲、通天、百会、印堂、玉枕、风池等近50个穴位,对这些穴位进行如同针灸的刺激,可以促进头部血流,疏通经络。

●薄荷茶味疏经络:取干薄荷叶15克,绿茶3克,冲入沸水1500毫升,待泡出味且稍凉后,滤去残渣,再加少量冰糖,或把鲜薄荷叶洗净,放入杯中,直接冲入开水。

提示:用于泡茶的有欧薄荷、绿薄荷和苹果薄荷,味苦辛,有健胃、通络之效,但是薄荷性凉,不易久服。

●老丝瓜引导经络:老丝瓜1条,切碎炒至微黄,研成细末,每次10克,用热水过服。

提示:老丝瓜筋络贯穿,类似人体经络。借老丝瓜气来导引人体经络,使气血通顺。

健脾除湿的白术菟茶


脾胃健康是维护人体各项机能正常运行的重要器官,但是在日常保健事项中,由于不良的饮食和习惯,会对脾胃造成不良的损伤,从而危害健康。而今天小编向大家介绍一种茶饮白术菟茶,此茶的功效就是帮助大家健脾除湿,那么白术菟茶的用法是什么呢?

白术菟茶

原料:白术5g、菟丝子3g、乌龙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健脾补肾。

用途:虚弱枯瘦、食而不化。

健脾除湿的方法

喝红豆薏米粥

红豆薏米粥营养十分丰富,多吃能起到利水祛湿,健脾止泻、清热解毒的作用。因此如果体内湿热,不妨多喝红豆薏米粥。

但是薏米仁比较难煮,在熬制时,应该煮沸一段时间,然后关火焖半小时以上,然后再开火熬,这样反复几次,就能把薏米仁熬开花了。注意熬制红豆薏米粥不要放大米,因为大米助湿,会影响效果的。如果不想熬制红豆薏米粥,感觉太麻烦,那可要买红豆薏米粉直接冲兑,注意要买货真价实的,网上有很多卖的,可以货比三家,找质量好一些的。

这样回家想喝时,直接冲兑就可以了。注意不要空腹喝,否则容易导致肠胃不适的。

少吃辛辣油腻食物,多吃蔬菜

油腻食物对体内湿气增长是有促进作用的,因此属于湿热体质的,应该少吃辛辣油腻食物,多吃一些蔬菜,比如黄瓜、油麦菜、小油菜、菠菜、荠菜等等,对除湿都有一定效果的。

结语:有关白术菟茶的功效和用法等问题,这里就介绍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白术菟茶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了。喝白术菟茶能很好的帮助大家健脾除湿。因此,大家在日常便可以通过饮用白术菟茶来健脾除湿,赶紧来试试吧!

健脾除湿的中药有哪些呢?


脾胃不好体内湿气重,经常会导致人们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尤其是脾胃不好,在饮食上一定要多加注意,如果稍微不注意的话就可能会引发脾胃不舒服,有很多人都很想采用中医治疗的方式,因为服用一些中药副作用比较少,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介绍几种健脾除湿的中药吧!

健脾丸为著名的消食导滞药,因具有健脾消食之功而得名。它是根据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类方》卷五中的“健脾丸”方加减而成的,为保和丸的姊妹方,小儿消化不良最为常用,此外,还用于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肠炎等。

【成分】党参、白术(炒)、陈皮、枳实(炒)、山楂(炒)、麦芽(炒)。

【方解】方中用党参、白术补益脾胃以资运化;山楂、麦芽消食化滞;陈皮、枳实理气和胃。诸药合用,补脾益胃,理气运滞,对于脾虚食积证极为适用。

【功能主治】健脾开胃。用于脾胃虚弱,脘腹胀满,食少便溏。

健脾祛湿的中成药:木香顺气丸

【成分】:木香、枳壳(制)、陈皮、香附(醋制)、槟榔、苍术(炒)、砂仁、厚朴(制)、甘草、青皮(炒)。

【功能主治】行气化湿,健脾和胃。主治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恶心,嗳气纳呆。

健脾祛湿的中成药:附子理中丸

【成分】:附子(制)、党参、白术(炒)、干姜、甘草。

【功能主治】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等病症。

健脾祛湿的中成药:参苓白术丸

此方是治疗脾虚泄泻的代表方剂。用于因稍进油腻食物或饮食稍多,大便次数就时显增多,伴有不消化食物,大便时泻时溏,迁延反复,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

【成分】人参、白术、茯苓、山药、莲子肉、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大枣。

【功能主治】补脾胃,益肺气。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健脾祛湿的中成药:归脾丸

【成分】 党参、白术(炒)、炙黄芪、炙甘草、茯苓、远志(制)、酸枣仁(炒)、龙眼肉、当归、木香、大枣(去核)。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崩漏便血。

上面是有关健脾除湿的中药的一些介绍,需要注意的是,当身体出现脾胃不好湿气浓重的时候,自己不要乱用药,最好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如果想要采取中药进行治疗的话,最好在中医的指导下,进行一些药物治疗,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比较好。

春季除湿健脾4款美味药膳


本文导读:春季湿气重,对脾胃的伤害很大,春季除湿健脾怎么做呢?春季湿气重要如何除湿健脾?下面介绍4款健脾除湿的中医药膳。


春季常常阴雨绵绵,加上运动量少,容易导致体内湿气过重,湿气重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对脾胃的伤害尤其大,因此要注意健脾祛湿,饮食上如何健脾祛湿呢?下面推荐几款健脾祛湿的美味食谱。

一、砂仁陈皮鲫鱼汤

材料:鲫鱼300~400g,砂仁6g,陈皮1/4个,香菜4棵,姜3片

做法:

1.鲫鱼处理干净慢火煎至两边微黄,砂仁碾碎,陈皮浸泡去瓤,香菜洗净切碎;

2.鲫鱼与生姜一起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清水煮沸后改小火慢煮两小时,加香菜及盐油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祛湿,鲫鱼有温补脾胃、利尿消肿的作用,砂仁则可化湿健胃,用于脾胃湿滞引起的呕吐。

二、莲子薏苡仁排骨

材料:莲子3g,薏苡仁50g,排骨2500g,冰糖500g,姜蒜、花椒、盐、黄酒、麻油各适量

做法:

1.莲子浸泡去皮心,与薏苡仁一起炒香、捣碎煎汁,排骨洗净后放入汁中,入锅加姜蒜(拍破)、花椒煮至七成熟,去泡沫捞出,晾凉备用;

2.汤换锅加冰糖、盐文火煮浓,放入排骨,烹入黄酒翻炒,淋入麻油即可。

功效:补气健脾,脾虚气弱者可多吃。

三、五加皮生蝎子煲鸡壳

材料:猪瘦内150g,牛大力30g,生蝎子45g,五加皮15g,鸡壳1副,生姜3片(3~4人量)

做法:

1.胶袋装生蝎子沸水烫约8分钟,洗净,其余材料洗净;

2.材料放入煲中加清水大火煮沸改小火煲约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驱风祛湿、舒筋健骨,五加皮能祛风燥湿散寒,补益肝肾。

四、猪肚术槟粥

材料:猪肚500g,白术30g,槟榔10g,生姜6g,粳米150g

做法:


1.猪肚洗净切块,白术、槟榔药袋装好,与猪肚一起放入锅中加水煮沸后改用文火煎煮约1小时后去药包;

2.加入粳米熬粥,熟后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养胃,猪肚能健脾胃,治疗泄泻、小儿疳积等症,白术能甘温益气、苦温除湿,除脾湿,槟榔行气利水,治疗水肿、湿毒脚气。(99健康网(.cn)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医养生注重整体和谐


整体性是中医思维的最突出特征,是中国传统养生保健文化重整体和谐的系统自然观在中医学中的体现,是中医学对人体疾病诊断、施治的出发点。中医学的整体性思维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把人体的五脏六腑等看作是一个相互联系、制约、作用、影响并相互包含、相互映射的有机系统;二是把人体脏腑病变诊治与地理环境、气候、四时变化等自然因素联系起来进行考虑。对于养生保健,这两大方面可分作如下三点来叙述。

一、人体各脏腑是相互联系的

中医认为,人体是由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及五官(舌、口、眼、耳、鼻)、九窍(口、双眼、双鼻孔、双耳窍、前后阴肛门和泌尿生殖道)等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这个系统中的诸要素有着极其复杂的联系,它们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绝非各自为政,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每一要素与其他各因素都存在着联系,因而形成一个复杂交织的立体网络。

现仅以五脏之间的相互联系为例作简单说明。中医认为,五脏分属金、木、水、火、土五行。其间存在相克、相生的关系:五脏之间的相生,即相互资生、助长、促进,从中可以看出,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肾,肾生肝;五行之间的相克即相互克制、制约、抑制,从中可以看出,肝克脾,脾克肾,肾克心,心克肺,肺克肝。

这样,五行各要素之间就存在生我,我生,克我,我克这四种基本关系(有人说还有类我,因而共五种)。以脾和肺的关系为例,二者分属土和金,土生金,如脾有病,则对肺的资生作用减弱,故有些患脾胃病消化不好的病人,也常易得肺病或其他呼吸道病。

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是,五脏之间的相克、相生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即克我者可以我克,生我者也可以我生。肝克脾,脾似乎不能克肝,但肝却可以克肾,而肾又克心,心又克肺,最终肺又克肝。显然相生亦然。这正像人们常说的老鼠怕猫,猫怕大象,大象怕老鼠一样。

二、人体各要素是可以相互映像的

人体要素的相互映像包括两层意思,一是体表的五官、九窍和形体(筋、脉、皮毛、肉)组织能够映像体内五脏的机能或病变,即脏藏于内,象见于外。二是许多形体或五官元素具有类整体的结构,是一个个缩小了的人体。

基于第一层意思,中医可借人的体表征候,诊断体内五脏的病患。如心主身之血脉,即心的功能可以通过脉象较容易地反映出来,心血强盛,则脉多和缓有力,节律调匀;若心气虚或心血少,则脉象多细弱无力。另有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心为五行之火)等说法,心气盛、心血足,则舌质红润光泽,活动灵巧,心火旺则舌尖红或糜烂疼痛;又如肾生骨髓、齿为骨之余、肾者,其华在发等理论,说明肾脏功能可通过人的骨骼、腰脊、头发等相对外在的因素来反映。肾气旺盛,精髓充盈,则精神充沛,骨骼健壮,动作有力。肾脏虚亏,则精髓亏耗,骨营养差,往往引起肢体痿弱无力,腰脊酸痛,拖脚不起等。另外,头发稀疏枯黄,早白或脱落往往也是肾脏虚亏的外在表现。

基于第二层意思,中医可对人体疾病进行有效的针灸、按摩施治。人的四肢、手指、脚、面部、耳朵等实际上又是一个个缩小了的人体。即许多人体器官具有全息性的结构。不妨观察一下人的耳朵,仿佛一个倒卧在母腹中的婴儿,这个婴儿身体各部位与人体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即所谓十二经皆通于耳,耳为宗脉之所聚)。人体脏腑的疾病可以通过对相关穴位的针灸得到治疗,这便是中医的耳针穴位体系。

同样,人的脏腑疾病可以在每一个相关部位有所反映,对相关部位进行针灸或按摩可以医病。以第二掌骨侧为例,从上到下依次分布着头至足的十二个穴位,如果按各相关穴位,某点发生疼痛,则说明有关脏腑有问题。

反过来,如果某脏腑发生病变,按摩或针灸相关穴位即可医治疾病。进一步说,每一个穴位点上又可以详细分出更多穴位,并且根据人体表里相映像原理,对体表穴位的针灸也可医治体内脏腑疾病,如由于心开窍于舌,故对有关舌穴的针灸、按摩有利于心疾的医治。

三、人与自然不可分

中医不仅把人体各要素看作是密切相关的,而且把人与自然界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天地相应,天人合一等是对这种养生保健观念的扼要概括。

人类生活在大自然中,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自然条件(气候、地理、植被、气温等)的变化,必然引起人体的反应。如果自然条件的变化超出了人体正常生理调节所能耐受的限度,人与自然的统一关系就遭到破坏,因而发生某些病痛。

中医养生应注重心、食、行


市面上名目繁多的中医养生项目,红火的冬令进补场面,这些让市民颇感纠结怎么样的养生才适合自己?专家指出,养生重在日常,重在自己,不能依赖某种行为短期内带来异常的效果。

中医养生应注重心、食、行。

中医养生要顺应四时气候,从精神、起居、饮食、运动等方面综合调养。要调养精神,饮食有节,药膳保健,通过形劳而不倦的锻炼来炼形、炼意、炼气,使身体形与神俱。针灸、推拿与针刺养生通过经络系统的感应传导和调节机能平衡的功能来发挥其治疗与保健强身作用。

养心养神最为重

膳食、心理和运动是中医调治体质的三大方法。其中,养心养神最为重。避免不良精神刺激,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是中医养生遵循的原则之一,所以,人们应善于自我心理调适,保持良好心态。打了一个比方:与其上午虫草、灵芝刚刚进补好,下午与人吵架、生气一场,不如知足常乐就着萝卜吃下一碗白饭。心平心静、为人豁达才是最好的,要做到境随心转,而不是心随境转。

生气会直接损害五脏六腑的功能,后果严重。要想养生保健,必须让气机和谐顺畅起来。遇事难得糊涂、顺应季节变化、节制情感、寻找精神寄托这4种办法来调神顺气。闲气、怨气、闷气、赌气和怒气这5种气最好不要生。

养生最宜个性化

市场上千篇一律的中医养生项目并非人人适用。多样化的体质,需要因地因人因时调治体质,需要一套个性化的体质调治方案。

比如,气虚、痰湿和特禀三种体质集于一体者,容易反复感冒且难愈,时常头昏乏力。这样的体质者通过中药汤剂治疗,同时辅以黄芪山药煮粥、红枣汤食补,持续服用一段时间后症状会消失。这类体质今后易得动脉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应从现在起有意识地控制饮食。对于这类体质者,跑步、打球这类剧烈运动是不适宜的,而慢走、太极拳是最佳的锻炼方式。

又比如,平和体质者养生保健宜以饮食调理为主,戒烟限酒,缓补阴阳作用的食物;每天做半小时的有氧运动和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积极进取。而气虚质者可通过食黄芪童子鸡、山药粥等健脾益气的食物,开展柔缓的运动健身,应避免过度劳累,与人多沟通调整心理,适量饮服补中益气汤来调治。

养生需依体质


人的体质不同,养生的方法也不同。中医根据阴阳五行学说,按人的胖瘦、体形、肤色、姿态、言谈、举止以及对外界的适应能力,把人的体质分为几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为阴虚型、阳虚型、气滞血瘀型、痰湿型、气血两虚型,这些人,如能根据自己的体质类型来养生,便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阴虚型:表现为身体消瘦、面颊潮红、口舌干燥、尿黄便秘、心烦少眠等,这些人应加强自身保养,养成冷静、沉着的性格,不宜参加激烈的社会活动与竞争,应多练气功、太极拳、钓鱼等,调剂自己的精神,从而增强体质。

阳虚型:表现为身体白胖、喜热怕冷、四肢倦怠、大便稀溏、善恐善悲、情绪不佳。这些人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多听音乐,多交朋友,多参加社会活动。散步、慢跑、打乒乓球、游泳,是这些人最适宜的体育活动。

气滞血瘀型:表现为面色晦暗,口唇、眼眶发黑,舌头青紫,皮肤干燥,指甲干瘪。这些人应注意生活规律,按时作息,精神乐观,思想开阔,跳绳、踢毽子、蹦蹦跳跳、扭腰转身、全身按摩,有利于将身体各部位都活动起来,帮助气血运行,解除气滞血瘀,从而增强体质,调剂精神。

痰湿型:表现为身体虚胖,肌肉松弛,四肢无力。这些人应戒除烟酒,吃些容易消化的软食,为了增强体质,应选择哑铃、拉力器、投掷、跳跃、慢跑等运动项目进行锻炼,并用核桃、大枣、动物肝脏等滋补品进补,避免遭受风寒潮湿,以免身体生病。

气血两虚型:表现为面色苍白、心慌气短、头晕目眩、手脚麻木、容易出汗。这些人应加强营养,吃些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也可吃些含人参的食品,如人参糖、人参饼干等,西洋参不发燥、不生火,一年四季都可食用。由于体质虚弱,容易疲劳,故应适当休息,防止过度疲劳。如果每天早晨起来能做做广播操、打打太极拳、散散步、慢跑一会、按摩一下四肢及胸腹,则对调整气血、增强体质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在养生中不可忽视。

夏天特有的“虫子”竟能温阳补肾除湿健脾


我读小学的时候养过蚕,跟同学买几条放在纸盒里,才孵出来时是黑色小虫,于是就摘几片桑叶去喂,大一点装不下了就移至筛子里去喂。蚕不断脱皮,长得又白又胖。然后,整个蚕体呈银色就不再吃桑叶了。我就去找回几枝油菜杆,是那种打过菜籽的。把蚕放上去,蚕宝宝就会在上面吐丝,“作茧自缚”。

学中医后才知道,蚕子一身都是宝,僵蚕(感染白僵菌病死或人工接种的干燥蚕)功能祛风定惊,化痰散结。常用于治疗小儿惊风,或风痰作眩头昏;用于治疗乳蛾(扁桃体炎)肿痛,如六味汤(荆芥,防风,僵蚕,桔梗,薄荷,甘草。);治中风口眼歪斜:白附子、白僵蚕、全蝎(去毒)各等份并生用。上为细末,每服3克,热酒调下,不拘时候。(《杨氏家藏方》牵正散);治疗破伤风,如玉真散;治疗温病表里三焦大热,其证不可名状者,方用升降散(僵蚕,蝉蜕,姜黄,大黄);用于治疗风热头痛,方如菊花茶茶散。僵蚕用治肝经风热上攻之头痛、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等症,常与桑叶、木贼、荆芥等疏风清热之品配伍,如白僵蚕散(《证治准绳》);僵蚕治疗风疹瘙痒,如《圣惠方》用僵蚕为末,内服,治风疮瘾疹,可单味研末服,或与蝉蜕、薄荷等疏风止痒药同用。

僵蚕还能化痰散结,与玄参,浙贝母,夏枯草配伍可以消瘰疠痰核。

蚕沙(蚕的干燥粪便)功能祛风,化湿和胃。用于治疗湿聚热蒸,蕴于经络,寒战热炽,骨骱烦疼,舌色灰滞,面目萎黄,病名湿痹:防己、杏仁、滑石各15克,连翘、山栀各9克,苡仁l5克,半夏9克(醋炒),晚蚕沙9克,赤小豆皮9克。水八杯,煮取三杯,分温三服。(《温病条辨》宣痹汤);又如治疗治霍乱转筋,肢冷腹痛,口渴烦躁,目陷脉伏,时行急证,方如蚕矢汤(晚蚕沙,生苡仁,大豆黄卷,陈木瓜,川连,制半夏,黄芩,通草,焦栀,陈吴萸。);再如治遗精白浊,有湿热者:生蚕沙30克,生黄柏3克。同研末。空心开水下9克。(《医学从众录》蚕沙黄柏汤);治疗风湿筋骨痛,神经痛,肢体麻木感:晚蚕砂90克炒燥,盛入布袋,浸泡于500克黄酒中,7~10天后,适量饮酒,一日2次。用于治疗风湿痛或麻木不仁:晚蚕沙30克。煎汤,一日三次分服,临服时和入热黄酒半杯同服。(《现代实用中药》)

蚕蛹有温阳补肾、祛风除湿、健脾消积之功,适用于肾阳亏虚,阳痿遗精,风湿痹痛,小儿疳积等。《备急千金要方》说蚕蛹能“益精气,强男子阳道,治泄精。”

1、蚕蛹炒韮菜可补气养血,温肾助阳,消除疲劳,抗衰老。适于高血脂、高血压、动脉硬化、阳痿遗精、便秘等患者食用。( 蚕蛹50克,韭菜200克,姜末、精盐、味精素油等适量。制作方法:将韭菜、蚕蛹分别 洗净备用。炒锅置火上放入油,将沥净水的蚕蛹略炒,再放入韭菜段,加入姜末、精盐、味精翻炒均匀即可装盘上桌。)

2、核桃肉150克,蚕蛹80克,肉桂3克。可以补益肝肾、健脑益智、温肺润肠、乌须黑发。适用于精血不足之腰膝酸软、夜尿频多、阳痿遗精、须发早白、肺结核、咳嗽等症。(用法:先将肉桂洗净,晒干或烘干,研成极细末。将蚕蛹洗净,晾干后略炒一下,与核桃仁同放入大碗内,加水适量,调入肉桂末,搅拌均匀,隔水炖熟,即成。可当点心,随意服食或早晚分2次分服。)

除湿健脾胃的中成药有哪些?


经常会有人身体出现湿气,原因非常多,可能是生活环境所导致的,可能是糟糕的工作环境的因素,还有可能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原因等等,体内湿气过重的人会出现很多不适症状,比如经常会失眠多梦,人的脾胃功能也会变得很差,这时候可以采取食疗方法,另外可以吃一些中成药帮助治疗。

健脾祛湿的中成药:

归脾丸

主要是治疗心脾两虚,营血不足,不能奉养心神,致使心神不安,而生失眠、多梦、醒后不易入睡;血虚不能上荣于面,所以面色少华而萎黄;心悸、心慌、神疲、乏力均为气血不足之象;脾气虚则饮食无味,脾不健运则食后腹胀,胃气虚弱则不思饮食,或饮食减少;舌淡、脉缓弱,均为气虚、血少之征。

【成分】党参、白术(炒)、炙黄芪、炙甘草、茯苓、远志(制)、酸枣仁(炒)、龙眼肉、当归、木香、生姜、大枣(去核)。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崩漏便血。

归脾丸的方子是:党参6g、白术(炒)9g、黄芪(蜜炙)12g、龙眼肉12g、酸枣仁(炒)12g、当归9g、茯苓9g、远志(制)6g、木香6g、甘草(蜜炙)3g、加生姜5片,大枣一枚(去核)

主治:心脾气血两虚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虚热,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脾不统血证。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脉细者。

脾胃为后天生化之源,气血都是需要脾胃吸收食物里面的营养物质来转化的,要想养血,一定要调理好脾胃,这就是归脾汤这个方子高明的地方。“归脾汤”,对着脾去的,加入龙眼肉、酸枣仁、当归等养血,补上宁心安神的远志。

健脾丸

健脾丸为著名的消食导滞药,因具有健脾消食之功而得名。它是根据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类方》卷五中的“健脾丸”方加减而成的,为保和丸的姊妹方,小儿消化不良最为常用,此外,还用于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肠炎等。

【成分】党参、白术(炒)、陈皮、枳实(炒)、山楂(炒)、麦芽(炒)。

【方解】方中用党参、白术补益脾胃以资运化;山楂、麦芽消食化滞;陈皮、枳实理气和胃。诸药合用,补脾益胃,理气运滞,对于脾虚食积证极为适用。

【功能主治】健脾开胃。用于脾胃虚弱,脘腹胀满,食少便溏。

祛湿的中成药

木香顺气丸

【成分】:木香、枳壳(制)、陈皮、香附(醋制)、槟榔、苍术(炒)、砂仁、厚朴(制)、甘草、青皮(炒)。

【功能主治】行气化湿,健脾和胃。主治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恶心,嗳气纳呆。

附子理中丸

【成分】:附子(制)、党参、白术(炒)、干姜、甘草。

【功能主治】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等病症。

防治湿症一要注意避免外部湿气的侵袭,例如不要在高温闷热的环境中久待,居住之处不能湿度太大,寒冷潮湿天气尤要注意保暖。阴天水凉时不要在河水及游泳池里长时间浸泡,以防外湿入侵肌表伤人。为防内湿,切勿过量食生冷瓜果,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肥甘厚腻及暴食。如果患有湿症则要辨证施治。

白术是脾家圣药是补脾益气,健脾除湿之专剂,凡脾气虚证、脾虚湿困证,非它莫属。白术以浙江的磐安为上品。白术苍术均为健脾益气药,白术性柔滋补力强;苍术性烈偏于燥湿。

养生需注重健脾除湿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