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带状疱疹 > 导航 > 带状疱疹

针灸养生灯草火炙法治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

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百病息。心静才是养生之本。从古至今,关于养生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或名言,养生除带给我们好的身体,更有心灵的健康。养生达人是如何进行中医养生的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针灸养生灯草火炙法治带状疱疹”,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带状疱疹即中医所称的缠腰火丹、火带疮等。《外科证治全书》曰:缠腰火丹,生腰肋间,累累如珠形,有干湿不同,红黄之异,干者色红赤,形如云片,上起风粟,作痒发热,属肝胆风热,宜服龙胆泻肝汤。湿者色黄,或起白水疱,大小不等,作热烂流水,较干者更痛,属肝脾湿热,宜服胃苓汤加山栀、防风、石膏,其小疱用线针穿破。民间用灯草火灸治疗,疗效确切。

治疗方法:取灯草一根蘸麻油后点燃,向着疱疹区域近距离吹灭灯草火,使带有油渍灯草灰沾黏于皮损区,患者有热灼感。每日一次,连用3天。先疱疹簇集区,后散在区,或沿周围神经分布区由内而外火炙,每一炙相隔3~5厘米。密集嵌顿区,可重复炙。第一天火炙后疼痛即可缓解,第二天水疱变浑浊或瘪枯。很少出现神经痛后遗症。Ys630.CoM

灯草火炙治带状疱疹之法来自于民间。灯草火炙可刺激皮肤血管、淋巴管、神经和皮肤附属器及肌肉组织,改善局部循环,疏通络脉,引邪外出。同时带高热量、有油渍灯草余灰可润养皮肤,起活血、通经、镇痛的作用。2007年开始我院中医科已使用此方法治疗带状疱疹近百例,疗效确切,而且医疗成本很低。

yS630.Com相关推荐

针灸治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中医形象地称之为蛇串疮和缠腰火丹,常于季节急剧变换或疲劳、感冒后等抵抗力下降时感染病毒而发病,特点是沿一侧周围神经出现簇集水疱,呈群集带状分布,好发于胸、面、颈、腰等部位。

患带状疱疹的早期,除了常规的内服抗病毒药物和外敷中药外,尽快应用针灸疗法可大大地缩短疗程,防止红疹继续扩散并预防出现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最严重的后遗症之一)。只要针灸治疗介入得足够早,一般情况下,患者3~4天就可痊愈,病程严重的1~2周也可治愈,极少出现后遗神经痛这个现代医学尚难以治愈的顽痛症状。

中医认为,带状疱疹多为正气不足,湿热内蕴,壅阻肌肤,以致使气滞血瘀,经络失疏,循肝胆经外发而成。对付难缠的蛇串疮,针灸的三截法对带状疱疹围追堵截,可降蛇伏邪,最大限度地拔除余毒,以防余邪为患。所谓三截法是把整束带状分布的红疹形象地分为蛇头、蛇尾和蛇中段,下针时在蛇头、蛇尾各下一针,在蛇中段则采取围刺,即围住中段的红疹四周下针。手法采用泻法,泻其搏结之热毒,通则不痛,留针约半小时。谷婷婷强调,在刚刚出现红疹时就介入针灸治疗效果最好,每日针灸一次,早期宜清肝利湿,解毒止痛;等水疱干水后,恐其余毒未尽,气滞血瘀,治疗宜扶正驱邪,化瘀止痛,透邪外出。

带状疱疹好发于体弱的成年人或老年人,在人体免疫力下降时感染的水痘-疱疹病毒就会沿着相应的神经播散而发病,针灸治疗攻补兼施,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增强免疫功能,并加快炎性物质的渗出,产生较好的镇痛效果。临床实践表明,一般针灸治疗的第二天起,疱疹可变暗,并逐渐干躁、结痂。此外,患者在治疗期间宜保持皮肤干爽清洁,心情舒畅,并保证充足睡眠,少食燥热肥腻食物,可有助病情康复。

针灸治疗 带状疱疹


辨证治疗:

主穴:皮损局部及与皮损相应之同侧夹脊穴

1.肝经郁热

【诊断要点】疱色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伴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薄黄或黄腻,脉弦数。

【处方】阳陵泉、足临泣、行间、太冲、血海

2.脾虚湿蕴:

【诊断要点】疱色淡红,疱液浑浊,疱壁松疏,易于溃破,渗液糜烂;伴纳呆,腹胀便溏;苔黄腻,脉滑数。

【处方】阴陵泉、三阴交、足三里、曲池、血海

3.气滞血瘀:

【诊断要点】皮疹消退,局部疼痛难忍;伴烦躁失眠,精神不振,胃纳不佳;舌暗或有瘀点斑;苔薄白,脉弦细。

【处方】随病变所在经脉选俞穴

其它疗法:

耳穴贴压:肺、肝、下屏尖、神门、皮质下

皮肤针:取穴:皮损周围及与病灶相应的夹脊穴或背俞穴。方法:重叩刺,以微出血为度。疱疹初起阶段,每日2次,待疼痛减轻疱疹开始吸收时,改为每日1次。

贴棉灸:以脱脂棉少许,摊开展平如病灶大小的薄片,贴于患部,点燃,急吹其火,使其迅速燃完。然后再换薄棉,如法再灸,如此3-4次,以皮肤潮红为度。亦可先用皮肤针叩刺局部微出血,再施以3~4次贴棉灸,其效更佳。

什么是带状疱疹?带状疱疹绿色疗法治则


疱疹多沿身体一侧的某一神经分布,排列成带状,局部灼热,皮肤红斑上出现粟粒或绿豆大小的丘疹或水疱,破溃后形成糜烂面。那么带状疱疹的病因是什么?该怎么治疗?

病因:

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以沿一侧周围神经带状分布的群集水疱和神经痛为临床特征。

发疹期根据群集性水疱带状排列、单侧分布伴明显神经痛等可诊断。发疹前驱期诊断较难,总结其特点包括发病年龄不定,一般单侧发病,发病部位相对局限(还没有完全表现出沿神经走行的特点),患处有不适感或神经痛,但疼痛程度较发疹期轻,疼痛呈持续性,受外界影响(如劳累、饮食等)不大,一般无胃肠道、呼吸道受累症状。

临床表现:

1、带状疱疹常突然发生,发病前局部皮肤先有灼痛,伴轻度发热、疲倦无力等全身症状。

2、带状疱疹常发于胸背部“肋间神经”、头面部“三叉神经”、“腰骶神经”等部位,并伴有局部淋巴肿大。

3、发病区皮肤丘疹呈带状排列,沿一侧周围神经节分布区出现,继而在红斑上生成簇状米米粒至绿豆大小的丘疱疹,并迅速变为水疱,渐渐变为血疱乃至脓疱,很后覆盖有坏死性痂皮。

4、带状疱疹发病前驱症状表现为,沿发病部位神经干周围约持续三日疼痛,及所属部位的淋巴结肿胀疼痛。

5、患者因有白血病、淋巴瘤而抵抗力降低时,皮疹则不仅局部性,可呈散在性水疱,类似因水痘散发在四肢或躯干。

治则:

带状疱疹治疗原则为:抗病毒,镇痛,提高免疫力,缩短病程;保护局部皮肤,防止继发感染。

绿色疗法特色:

1、药物贴敷技术

方法一、中药运用:脱脂棉撕成薄片,平铺患处,点燃火燎。之后皮肤常规消毒。雄黄5g,冰片3g.蜂房2g,诸药研末,渗肤液调和成糊,医用冷敷贴中的沙蒿子饼撕条,将药置于沙蒿子饼上,贴于局部患处,纱布固定,一日一次。

效果:次日痛消,治疗10例,轻者3次痊愈,重者5-7日痊愈。有效率100%

方法二、成药运用:局部患处常规消毒,清理水泡。青黛3g,梅花点舌丸3粒,诸药研末,香油调和,沙蒿子饼撕条,将药置于沙蒿子饼上,贴于患处,纱布固定,一日一次。

效果:次日痛消,治疗11例,3日痊愈3人,其余5-7日痊愈,1人有后遗症。有效率100%

方法三、西药运用:局部患处常规消毒,清理水泡。利多卡因2ml、维生素B12,1ml,西咪替丁0.2g,诸药用促渗剂调和后沙蒿子饼撕条湿贴局部患处。

2、绿氧疗法

患处局部消毒后,点刺放血拔罐,清理干净后,怡本宫康臭氧抑菌油均匀涂抹于患处,保鲜膜覆盖后,TDp灯加热15分钟(注意:烤灯温度稍低,不宜过热。)待皮肤恢复自然温度,取下保鲜膜。一日一次。

刮痧疗法治疗带状疱疹


本病中老年居多,长期服用类固醇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多见。病程一般为半个月左右。好发部位为肋问神经及三叉神经可支配的皮肤区域。皮疹特点是潮红斑的基础上出现群集的丘疹、水疱,粟粒至绿豆大小,疱液清亮,严重时可呈血性,或坏死溃疡。皮疹单侧分布呈带状为该病的特点。自觉疼痛,剧烈难忍。疼痛可发生在皮疹出现前,表现为感觉过敏,轻触诱发疼痛。疼痛常持续至皮疹完全消退后,有时可持续数月之久。皮疹初起为皮肤发红,随之出现簇集成群的绿豆大小丘疹,1~2天后迅速演变成为水疱,水疱沿神经近端发展排列呈带状,数天后,疱壁松弛,疱液混浊,而后逐渐吸收、干涸。愈后遗留暂时I生的红斑或色素沉着。临床上分为肝胆火旺、脾胃湿热和气滞血瘀3型。

一、肝胆火旺

(一)症状

表现为皮损鲜红,灼热刺痛,伴口苦烦躁易怒,小便短赤。

(二)治法

(1)选穴皮疹水疱局部,外关、曲泉、太冲、侠溪、血海、胆俞。(见图6-3-1、图6-3-2、图6-3-3、图6-3-4)

(2)定位外关:在手背腕横纹上2寸,尺桡骨之间,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

曲泉:在膝内侧,屈膝,当膝关节内侧面横纹内侧端,股骨内侧髁的后缘,半腱肌、半膜肌止端的前缘凹陷处。

太冲:第一、第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侠溪:在足背部,第四、第五趾缝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血海:屈膝,在髌骨底内侧缘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胆俞:在背部,当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3)刮拭顺序先刮背部胆俞,再刮皮疹水疱局部,然后刮前臂外关,刮下肢血海、曲泉,最后重刮足部侠溪、太冲。

(4)刮拭方法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拭背部胆俞穴,用刮板角部由上至下刮拭,30次,出痧。再刮皮疹水疱局部,不宜重刮,切不可触碰水疱,出痧为度。然后重刮上肢外侧外关穴30次,出痧为度。之后用刮板角部重刮下肢内侧血海穴和曲泉穴,足部侠溪、太冲穴,各30次,可不出痧。

带状疱疹针灸哪些部位


带状疱疹是一种影响着很多人的健康问题,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生殖系统疾病。对于带状疱疹这种疾病,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心上面的折磨,还会导致患者的病情恶化,甚至会有传染给伴侣的可能性,所以要及时治疗!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带状疱疹的中医治疗方法!

一、针灸疗法

针刺取穴合谷(双侧)、支沟、阳陵泉(均用患侧),局部病灶采用围针,以病损大小决定围针多少,最多15根,最少4根,离疱疹0。5寸处呈15度角刺入,均用泻法。

取穴内关、阳陵泉、足三里,局部周围卧针平刺,留针30分钟,每日1次;若后遗症持续疼痛不止者,加支沟,或加耳针刺肝区,埋针3天。

近十年来,临床发现带状疱疹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尤其是艾滋病的发病过程中,出现带状疱疹的几率更高,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恐慌,但绝大多数带状疱疹的出现与艾滋病无必然相关性。

值得注意的是,当今对此病的一般性临床报道较多,但实验研究进展较慢,从而影响了新药开发的进度。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以筛选、开发出疗效更好的新药。

二、中成药

六神丸:每日3次,每次5~10粒,温开水送服。一般服药后当晚疼痛可减轻,次日患处疱疹颜色变暗,3~5日可愈。

七厘散:每日3次,每次1。2克,用温开水或黄酒送服,一般服药后1~2天疼痛减轻或消失,2~3天疱疹开始消退,4~6天水疱变干结痂而愈。

冰硼散:取冰硼散适量,用凡士林调成糊状,外敷于患处,每日1次,一般2~3天可改善症状。

三、外治法

生大黄、川黄柏、川黄连各30克,制乳香、制没药各5克。上药共研为细末,加适量浓茶水,调成糊状外敷患处。

七叶一枝花鲜块茎捣烂涂患处,一般半小时后热减痛止,1~2次疱疹可消退。

鲜马齿苋12克洗净,捣烂成糊状敷患处,每日换药2次。

大黄30克,黄柏30克,飞滑石21克,青黛60克,冰片5克,甘草10克。共研细末后混匀,加凡士林调膏备用,外敷患处。

大叶桉水煎制成10%溶液,用纱布浸药液湿敷患处。

用柿子液涂搽于皮疹及周围痛处,每日3次。治疗64例,结果平均3。2~4。7天皮疹消退,平均3~4天神经痛消失。

中医针灸治疗带状疱疹


中医针灸治疗带状疱疹

1、中医针灸治疗带状疱疹

中医认为,带状疱疹多为正气不足,湿热内蕴,壅阻肌肤,以致使气滞血瘀,经络失疏,循肝胆经外发而成。对付难缠的“蛇串疮”,针灸的“三截法”对带状疱疹“围追堵截”,可“降蛇伏邪”,最大限度地拔除余毒,以防余邪为患。所谓“三截法”是把整束带状分布的红疹形象地分为“蛇头”、“蛇尾”和“蛇中段”,下针时在“蛇头”、“蛇尾”各下一针,在“蛇中段”则采取围刺,即围住中段的红疹四周下针。

手法采用泻法,泻其搏结之热毒,通则不痛,留针约半小时。在刚刚出现红疹时就介入针灸治疗效果最好,每日针灸一次,早期宜清肝利湿,解毒止痛;等水疱干水后,恐其余毒未尽,气滞血瘀,治疗宜扶正驱邪,化瘀止痛,透邪外出。

2、带状疱疹患者特殊表现

2.1、眼带状疱疹

病毒侵犯三叉神经眼支,多见于老年,疼痛剧烈,可累及角膜形成溃疡性角膜炎。

2.2、耳带状疱疹

是病毒侵犯面神经及听神经所致,表现为外耳道或鼓膜疱疹。膝状神经节受累同时侵犯面神经的运动和感觉神经纤维时,可出现面瘫、耳痛及外耳道疱疹三联征,称为Ramsay-Hunt综合征。

2.3、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常伴有神经痛,在发疹前、发疹时以及皮损痊愈后均可发生,但多在皮损完全消退后或者1个月内消失,少数患者神经痛可持续超过1个月以上,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3、带状疱疹的中医辨证治疗

3.1、热盛证

证见皮肤潮红,疱壁紧张,疼痛剧烈,伴有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小便黄,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脉弦滑。治宜清泻肝胆实火法,方选龙胆泻肝汤化裁。亦可服用成药龙胆泻肝丸。

3.2、湿盛证

证见皮肤淡红,疱壁松弛,疼痛较轻,纳差或腹胀,大便溏,舌质淡,苔白厚或白腻,脉沉缓。治宜健脾除湿法。方选除湿胃苓汤化裁。若皮疹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者,属气滞血瘀,治宜疏肝理气,活血止痛法,方选柴胡疏肝饮化裁。

带状疱疹的防治

1、止痛:因个体对疼痛反应差别很大,如疼痛难忍、影响休息,可服用止痛药,如去痛片、强痛定、卡马西平、度冷丁等。还可以配合物理治疗如音频、超短波、紫外线照射。

2、抗病毒:首选阿昔洛韦、泛昔洛韦、伐昔洛韦、更昔洛韦等特效药物,静脉给药比口服见效快,连用7~10天即可。还有阿糖胞苷、干扰素、免疫球蛋白也可选用。

3、促进水疱吸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或照射紫外线。或用无菌术抽取疱液,加压包扎。

4、对水疱破裂、有感染者:可根据情况外用或口服抗菌素。

5、对体弱者:同时给予支持治疗,不要限制饮食。

带状疱疹后遗症注意事项

1、不要过分紧张。有的患者皮肤上可能会出现大疱、血疱,甚至糜烂,但是请不要紧张,如果治疗得当10天左右即可痊愈,治愈后一般不会复发。

2、多休息,给以易消化的饮食和充足的水分。

3、预防继发细菌感染。不要摩擦患处,避免水疱破裂。可外用中草药或雷夫奴尔湿敷,促使水疱干燥、结痂。

4、老年重症患者,尤其发生在头面部的带状疱疹,最好住院治疗,以防并发症的发生。

5、患“带状疱疹"提示患者身体免疫力处于低状态,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针灸养生灯草火炙法治带状疱疹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