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也要预防泡澡“中暑”
冬季养生泡澡材料。
“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自有人类文明以来,长生不老是很多人的目标,只有进行科学的养生,我们才能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养生达人是如何进行四季养生的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冬季也要预防泡澡“中暑””,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暑是因高温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和水、电解质紊乱为特征的疾病。人们常认为中暑是夏季天气炎热时人体在太阳下曝晒才会发生的事,冬季天寒是不会中暑的。其实,既然高温是中暑的主要致病原因,那么只要存在高温环境就有可能发生中暑。为什么呢?那就要来看看中暑的原因了。
冬季由于室外天气严寒,气温低,非常在北方,人们喜欢呆在室内,很多人爱好桑拿或在浴池里泡澡。泡澡可以解乏,延缓衰老,好处多多,例如瘦身。
但假如使用不当也会发生意外,甚至饱餐后不宜立即洗澡。
非常是在公共浴室,如洗浴时间太长会感到胸闷、无力、呼吸急促、头晕、出冷汗甚至发生晕厥。这与夏季的中暑原理是一样的,其原因是浴室内门窗紧闭,室内湿度明显高于外界,开始时人体会感觉舒适,肌肉放松,但浴室内人多,空气流通差,时间久了,空气相对浑浊。人若长时间处于此环境中,会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大量血液流于体表,回心血流量不足,心脏排血量减少,造成体内重要器官供血不足而出现一系列症状,如脑组织缺血缺氧可有头晕目眩感,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有胸闷、心悸感,还会有恶心、口干、四肢无力、呼吸不畅甚至窒息等。若体质较差或年老体弱,本身就有疾病,此时还可能发生晕厥,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
预防泡澡中暑,应该做好一定的预备工作。若想在浴池烫澡或泡澡,最好先在温池洗浴,然后再过渡到热池。入水要缓慢,先从下肢开始,循序渐进,切不可一下子把身体全都泡到热水中。洗澡的动作也不要太用力,更不要在池中浸泡过久。如感到头晕、恶心,应马上到池外躺下休息。此外,还应注重饭后不要马上洗澡;浴室要注重通风;经期、孕期、饥饿(空腹洗澡易致低血糖休克)、酒后均不宜泡澡;洗后30分钟内要适当进食。心血管病患者冬天最好洗淋浴,不要去公共浴室泡澡。即使泡澡,时间也不宜过长,以不超过30分钟为宜,水温也不要过高,应保持在32~35℃。有相关病史者,应在泡澡前服药或随身携带有关药物,如硝酸甘油等,最好有亲属陪同。
相关阅读
怎么预防中暑 中暑怎么办
夏季由于天气热、湿气重,加上频繁进出空调房间,容易因温差大而诱发夏季暑湿感冒,出现怕冷、头痛、喉咙痛、咳嗽、恶心、腹泻等症状,可喝添加紫苏、薄荷、藿香、金银花等药材的茶饮来缓解不适。除此之外,还需在日常生活中多加预防。
暑湿的预防:
1、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的量,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
2、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和紧张。
3、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多食水果及高纤维素食物。
4、避免寒冷刺激,注意保暖。
中暑的现场急救与一般处理
现场急救
首先将病人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平卧(头部不要垫高),解开衣领,同时用浸湿的冷毛巾敷在头部,并快速扇风。轻者一般经过上述处理会逐渐好转,再服一些人丹或十滴水。重者,除上述降温方法外,还可用冰块或冰棒敷其头部、腋下和大腿腹股沟处,同时用井水或凉水反复擦身、扇风进行降温,严重者应即送医院救治。
一般处理
对一般中暑病人应改善环境,给予含盐饮料,以及口服人丹、十滴水、霍香正气丸。对重症中暑病人应采取以下措施:
1、物理降温:可在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处安放冰袋,并用50%酒精擦浴。
2、药物降温:氯丙嗪、非那根各25毫克,加生理盐水500毫升,静脉滴注。1~2小时滴完,3小时后可重复使用。如效果不好,可加用10毫克地塞米松。
3、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每日入水量需达3000毫升。
4、有循环衰竭时,应早期加用毛地黄药物。
5、有脑水肿时,及时应用脱水剂。重要的是加强宣传,大力提倡以预防为主的方针,避免发生中暑。
夏天来了之后,很多人会出现中暑的情况,尤其是在户外工作的人们,经常会中暑晕倒。中暑按照病情的严重情况可以分为轻症、重症,那么,中医治疗中暑的方法有哪些呢?小编来为大家讲解一下,中医治疗中暑的穴位按摩疗法。
怎么预防中暑?4招减少中暑可能性
1、出行躲避烈日
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10点至16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最强烈,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倍!
2、别等口渴了才喝水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已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
3、饮食
食的蔬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等的含水量较高;新鲜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为80%至90%,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另外,乳制品既能补水,又能满足身体的营养之需。
4、保持充足睡眠
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最佳就寝时间是22时至23时,最佳起床时间是5时30分至6时30分。
中暑的中医治疗方法:
1、轻度疗法
主证:头痛头晕,汗多,皮肤灼热,气粗,舌燥,口干烦渴,脉浮大而数;治法:取督脉、手厥阴、阳明经穴为主。针刺用泻法,以泄热祛暑;处方:大椎、内关、曲池、委中;方义:大椎泻全身之热;委中又名血郄,放血以清血分热;曲池清热要穴;内关清热泄三焦火。
2、重度疗法
主证:先头痛,烦渴,呼吸喘息,继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汗出,脉沉而无力;治法:取督脉经穴为主。针刺用泻法,以开窍、泄热、祛暑;处方:水沟、百会、十宣、曲泽、委中;方义:神志昏迷,取水沟、百会以开窍醒神;曲泽为心包经合穴,配委中刺血以清血热;十宣放血以开窍苏厥。
3、其他疗法
刮痧疗法:适用于中暑轻证,用光滑平整的汤匙蘸食油或清水,刮背脊两侧,颈部,胸肋间隙,肩臂,胸窝及腘窝等处,刮至皮肤出现紫红色为度。
夏天如何预防中暑
1、夏天如何预防中暑
出行躲避烈日。夏日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10时至16时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最强烈,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倍。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有条件的最好涂抹防晒霜。
还要准备充足的水和饮料。此外,在炎热的2020夏季,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风油精等一定要备在身边,以防应急之用。外出时的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应少穿化纤品类服装,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要尽可能地减少外出活动。
保持充足睡眠。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别等口渴了才喝水。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已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另外,2020夏季人体容易缺钾,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钾茶水是极好的消暑饮品。
2、什么是中暑
中暑是指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或在炎热环境中进行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以高热、皮肤干燥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核心体温达41℃是预后严重不良的指征,体温超过40℃的严重中暑病死率为41.7%,若超过42℃,病死率为81.3%。
3、中暑的症状
先兆中暑、轻症中暑者口渴、食欲不振、头痛、头昏、多汗、疲乏、虚弱,恶心及呕吐,心悸、脸色干红或苍白,注意力涣散、动作不协调,体温正常或升高等。重症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中暑的分类
1、先兆中暑:高温环境下出现大汗,口渴,无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等,体温不超过38℃。
2、轻度中暑:上述症状加重,体温在38℃以上,面色潮红或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脉搏细弱,心率快,血压下降等呼吸及循环衰竭的症状及体症。
3、重度中暑:中暑高热: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散热困难,体内积热过多所致。开始有先兆中暑症状,以后出现头痛,不安,嗜睡,甚至昏迷,面色潮红,皮肤干热,血压下降,呼吸急促,心率快,体温在40℃以上。
中暑的危害
1、先兆中暑:高温环境下出现大汗、口渴、无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等,体温不超过38℃。
2、轻度中暑:上述症状加重,体温在38℃以上,面色潮红或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脉搏细弱,心率快,血压下降等呼吸及循环衰竭的症状及体征。
3、重度中暑:中暑衰竭: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血压降低,呼吸快而浅,神志不清,腋温低,肛温在38.5℃左右。中暑痉挛:大量出汗后只饮入大量的水,而未补充食盐,血钠及氯降低,血钾亦可降低。患者口渴,尿少。肌肉痉挛及疼痛,体温正常。日射病:故发生剧烈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耳鸣,眼花,烦躁不安,意识障碍,严重者发生抽搐昏迷。体温可轻度升高。上述情况有时可合并出现。
怎么预防宝宝中暑
导读:怎么预防宝宝中暑?夏天到来,天气越来越炎热,宝宝抵抗力比较低稍不小心就容易中暑,那么2020夏季怎么预防宝宝中暑呢?不要着急,下面小编告诉您一些方法。
怎么预防宝宝中暑?
1、注意天气预报
注意收听高温预报,合理安排宝宝的作息时间。如遇高温天气,尤其是每天的中午和午后(11~14点),尽量减少带宝宝外出,并适当宝宝午睡的时间,饮食宜清谈,多喝些淡盐开水、绿豆汤,每天勤洗澡、擦身。
2、高温减少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虽然能锻炼身体,但2020夏季酷暑天气来临时,应该尽量避免让孩子到高温户外活动35度以上的高温下带孩子晒太阳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应尽量选择清晨或晚上比较凉爽的时间去活动,出去要给孩子用防晒霜,戴帽子,要保证充足的水份补充,准备小手巾或湿巾。
如遇带宝宝参加野外活动、外出旅游或观看露天体育比赛,一定要带上防暑工具,如遮阳伞、太阳镜等,不要让宝宝在太阳下长时间曝晒,并注意到阴凉下休息。
3、室内要多通风
即使是让宝宝待在空调房间,也要在早晚定时开窗通风。开空调一定要注意不要让室内外的温差太大,同时要注意,不能在宝宝在空调房呆太久,也不能让空调、风扇对着宝宝吹,以防遇凉感冒。宝宝身体的体温调节功能并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当脱离空调环境后可能会更容易中暑。
4、家中常备防暑药品
家中应常备些防暑药品,如藿香正气--用于头痛头晕、皖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等。炎热的2020夏季,宝宝们容易中暑,而宝宝病了,常常会令家长备感焦虑。所以,爸爸妈妈们可要将这简单的五招学好了,以备不时之需哦!
5、多补充水分
2020夏季出汗多,要尽可能让宝宝多饮水,每隔半个小时父母就要提醒孩子喝点水。可以适当饮用淡盐水,补充流失的盐分。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宝宝喝一些新鲜的绿豆汤等有清凉解暑功效的汤,把煮好的汤晾凉,让孩子随时都可以饮用。
6、饮食均衡
夏天炎热,宝宝有可能胃口不佳,这时要注意均衡营养,让宝宝适量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比如西瓜、桃、黄瓜、西红柿等,它们含有大量水分,有助于为宝宝补充体液。
7、根据气候增减衣服
父母要根据气温环境的变化给孩子合理增减衣服。在炎热的时候,成人穿多少,小孩就应该穿多少,只要宝宝的小手和小脚摸上去不凉,就表明穿得比较适度。但要注意宝宝的小肚皮比较薄,因此易着凉,引发拉肚子。妈妈最好给胸腹盖上保温的被子或者带上个小肚兜,尤其是睡觉时。衣着要宽松、柔软、衣料以薄薄的全棉纱类为佳,既可使宝宝的皮肤免受刺激和过敏,又可因汗液容易被吸收而感到身上凉爽,千万不要给宝宝用易使皮肤受到刺激的化纤类物品。
怎么预防宝宝中暑?小编已经介绍完了,2020夏季要做好宝宝的防暑措施喔!
中伏如何预防中暑
中伏是夏季最为炎热的一段时间,如果在室外待得太久,很容易发生中暑的情况。所以中伏养生,一定要注意预防中暑。我们可以从饮食、运动、起居、生活等方面入手,做到安然度过这段难熬的酷暑之日。
1、不要大量喝绿豆汤
我们都知道绿豆汤具有很好的防暑降温的作用,所以很多人在夏季都会来上一碗,或者直接把绿豆汤当茶喝。这样的做法其实是错误的。绿豆汤比较寒凉,对于那些本身体质比较寒的人,喝太多绿豆汤,会导致他们症状加重,甚至会引发其他疾病。另外,女性在经期也最好不要喝绿豆汤。
2、不要长时间呆在空调房中
虽然呆在空调房中会让我们感觉非常凉爽,似乎与外面的高温隔绝了。但是如果呆在空调房里时间过长的话,会引起浑身酸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空调病”。所以我们在享受空调带给我们凉爽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持室内温度与室外温度相差不要超过10℃,并且要注意通风。
3、不要喝凉水、吃冷饮
夏季有些人为了贪凉,会喝凉水以及吃大量冷饮。专家指出,炎炎夏日,人体处于外热内寒的状态,如果贪凉吃太多冷的食物,会导致肠胃功能紊乱,引起腹泻、腹痛等症状。
4、外出避免高温时段
上午十点到下午的四点是一天中最为炎热的时段,尽量不要外出。即使一定要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晒的措施,同时尽量选择有树荫以及遮蔽的地方行走。
经过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中伏期间如何防暑降温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大家在外出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最好多喝盐水,以弥补丢失的钠元素。同时,还可以随身携带一些防中暑的药物,以备不时之需。
预防2020夏季中暑
1、预防2020夏季中暑的方法
1.1、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
预防中暑首先应养成主动饮水的习惯,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当人自觉口渴时,身体已经处于缺水状态了。每天清晨起床后、上午10点左右、下午3~4点、晚上就寝前,是四个“最佳饮水时间”,每到这一时段要饮用1~2杯白开水。当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以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
1.2、急躁易中暑
心静自然凉高温酷热,易动肝火,常常会觉得心烦意乱、食欲不振、急躁焦虑等,这就是典型的“情绪中暑”症状。故天气越热,心态越需要放平和,做到“心静自然凉”将有助于降低心理热度,减少天气对身体的负面影响。此外,及时发现自己个性的脆弱之处,遇事冷静、多包容、少生气,保持豁达的心境,这些都有助于预防“情绪中暑”。
1.3、常喝汤
消暑人出汗越多,消耗的体液就越多,喝汤不仅能及时为身体补充水分,又有利于消化吸收。绿豆酸梅汤、山楂汤、金银花汤等,都是平日里常见的消暑汤。
1.4、充足睡眠
夏天日长夜短,容易感到疲劳,如果没有充足的睡眠,很容易导致中暑。而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好措施。
2、2020夏季中暑发生的病因
2.1、环境因素
在高温暴晒环境下劳作;在温度高、湿度大、通风不良时从事体力活动。
2.2、诱发因素
年老体弱、孕产妇、婴幼儿、慢性病患者、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等易诱发。
3、2020夏季中暑的临床表现
3.1、热痉挛
大量出汗后口渴而饮水过多,盐分补充不足,使钠、氯浓度降低引起肌肉痉挛。
3.2、热衰竭
体液和钠盐丢失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表现为眩晕、恶心、低血压等。
3.3、热射病
中暑的致命性急重病症,表现为高热、无汗、意识障碍及多器官衰竭。
2020夏季中暑如何急救
1、搬
迅速将患者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使其平躺,用扇子或电扇为他扇风,解开其衣领裤带,以利患者呼吸和散热。
2、擦
用冷水或稀释的酒精帮患者擦身,也可用冷水淋湿的毛巾或冰袋、冰块放在患者颈部、腋窝或大腿根部腹股沟处等大动脉血管部位,帮助患者散热。
3、服
感到不适时,及时喝些淡盐水,以补充流失的体液。
4、掐
如果患者一直昏迷不醒,可用大拇指按压患者的人中、合谷等穴位。救醒后的患者,必须在凉爽通风处静卧休息,如果回到炎热的环境,会引发比之前更严重的后果。
如何判断是否中暑
1、先兆中暑
高温环境中,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体温不超过37.5℃,脱离高温环境,稍事休息,即可恢复。
2、轻度中暑
具有先兆中暑的症状,同时体温在38℃以上,并伴有面色潮红、皮肤灼热、胸闷等现象,或者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四肢皮肤湿冷、多汗、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如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3~4小时可恢复正常。
3、重度中暑
除具有轻度中暑症状外,伴有高热、痉挛、晕厥和昏迷。体温在40℃以上时必须及时送医院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