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ys630.com - 中医养生食疗方】
中医认为慢性鼻炎是虚实夹杂之证,治疗上宜攻补兼施,本文为大家推荐几个简便有效的食疗方。
慢性鼻炎属于中医鼻窒范畴,主要是因为伤风鼻塞后余邪不清,内舍于肺,肺虚及脾湿浊滞留鼻窍,日久脉络气血瘀滞,则鼻甲肿大,鼻窍窒塞不通。本病为虚实夹杂之证,治疗上宜攻补兼施。以下几种食疗方法较为简便有效。
1.辛夷花6克,苏叶9克,姜、葱适量。煎水服,每日1剂,连服3-5剂。
2.老刀豆壳焙干研末,每次10克,黄酒调服。连服3-5日。
3.香瓜蒂烧炭存性,研成粉末,取少许吹入鼻中,1日3-4次。
4.红枣10枚,苍耳子9克煎服,每日1剂,7天为一疗程。
5.桑叶9克,菊花6克,同煎水去渣,加甜杏仁9克,粳米60克煮粥食。每日一剂,连服数剂。
6.辛夷花30个,鸡蛋10个。加水煮熟后吃蛋喝汤。分5日服完,连服2-3剂。
7.蜂房适量。将蜂房挤出糖汁后,嚼食。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30克,连用5-6日。
小编推荐
八个食疗方 治疗慢性鼻炎
现代人由于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没有时间好好保养身体,常常会有一些慢性病,而慢性鼻炎就是其中一个烦人的病。也许平时工作忙碌,没有时间常常跑去医院治疗,那么开食疗从平时做好鼻炎的保健,也是不错的选择!
1.丝瓜藤煲猪瘦肉
功效:清热消炎,解毒通窍,主治慢性鼻炎急性发作,萎缩性鼻炎,鼻流脓涕,脑重头痛。
取近根部的丝瓜藤3~5克洗净,猪瘦肉60克切块,同放锅内煮汤,至熟加少许盐调味,饮汤吃肉,五次为一疗程,连用1~3个疗程自愈。
2.辛夷煮鸡蛋
功效:通窍,止脓涕,祛头痛,滋养扶,正主治慢性鼻窦炎,流脓涕。
用辛夷花15克,入沙锅内,加清水2碗,煎取1碗;鸡蛋2个,煮熟去壳,刺小孔数个,将砂锅复火上,倒入药汁煮沸,放入鸡蛋同煮片刻,饮汤吃蛋。
3.柏叶猪鼻汤
功效:消炎通窍,养阴扶正,主治鼻流臭涕。
取猪鼻肉66克刮洗干净,用生柏叶30克,金钗斛6克,柴胡10克同放砂锅内,加清水4碗煎取1碗,滤除药渣,冲入蜜糖60克,30度米酒30克,和匀饮之。
4.黄花鱼头汤
功效:扶正祛邪,补中通窍。主治慢性萎缩性鼻炎,感冒频繁。
取胖头鱼100克,洗净后用热油两面稍煎待用。将大枣15克去核洗净,用黄花30克,白术15克,苍耳子10克,白芷10克,生姜3片共放砂锅内与鱼头一起煎汤,待熟吃肉饮汁。
5.羊粉
功效:主治慢性鼻炎。
取羊睾丸一对,洗净后,放瓦片或砂锅内焙黄(不可炒焦炒黑),研成细末,用温开水或黄酒送下。每对睾丸一日分二次服完,连续用2-3天见效。
6.黄芪粥
黄芪400g,百术230 g,防风240g,桔梗120g,甘草60g,米20g(一天用),除了米之外,将其他材料磨成粉,拌匀,放入干燥容器(有盖)保存。将400cc水和米放入锅里,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20分钟。将(1)的10g磨粉放入(2)中,小火煮沸,灭火盖上盖等5分钟即可。
7.大蒜荷竹饮
功效:清热解毒,升清通窍。
大蒜头2头,荷花30克,竹叶10克,甘草6克。以上四味共加水煎煮,去渣留汁。每日1剂,分2次饮服。
8.桑菊杏仁粥
功效:疏散风热,宣肺通窍,早晚食用。
桑叶9克,菊花6克;甜杏仁9克,粳米60克。前二味加水适量煎煮,去渣取汁,加甜杏仁、粳米煮粥。
慢性鼻炎怎么治疗好 推荐慢性鼻炎的穴位治疗法
慢性鼻炎一般都是由于伤风、感冒等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所以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积极锻炼身体增强自己的抵抗力。那么生活中慢性鼻炎怎么治疗好呢?那就随本文一起来了解一下慢性鼻炎的穴位治疗法!
慢性鼻炎的穴位治疗法
通过穴位保健操我们完全可以预防和治疗我们的慢性鼻炎。
第一节:揉印堂穴和攒竹穴
在学操之前,我们先来认识“印堂穴”和“攒竹穴”的位置。印堂穴在两眉眉头连线的中点;攒竹穴有两个,分别在左右两侧眉头内侧边缘凹陷处。大家可以用手指找一找。
将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并拢,中指稍高于食指和无名指。下面,让中指的手指肚按在印堂穴,食指和无名指的手指肚很自然就按在“攒竹穴”上了。现在,这三个手指同时逆时针方向按揉30下。
经常按揉这两个穴位,可以让我们的头脑更加清醒清,眼睛更加明亮,保健效果非常明显。
第二节:点按迎香穴
迎香穴的位置在鼻翼两旁,约一厘米的皱纹中,当我们呶起上嘴唇,在鼻翼两侧的鼻唇沟中,就能找到这个穴位。
用双手食指的指肚同时按住双侧迎香穴,点压30下。
迎香穴是手足阳明经的交汇穴。它可以接收阳明胃经的五谷浊气并向胃经输送大肠经的清阳之气。点压迎香穴能够消鼻炎、通鼻塞、止鼻涕,它还可以去牙痛、防治感冒。尤其是当上齿牙痛时,用手指点压这个穴位,可以快速止痛。
风寒型慢性鼻炎二食疗方
风寒型慢性鼻炎临床表现:鼻流清涕,鼻塞时作时止,时轻时重,遇寒加重,头胀不适,面色无华,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缓弱。如有这种风寒型慢性鼻炎的患者,不仿试一试以下二个食疗方,可能是有效果的。
食疗方一:辛夷蛋
1、配方原料: 辛夷30克,鸡蛋10个。
2、制作方法: 鸡蛋加水适量,煮至蛋熟。将蛋去壳后再与辛夷一起煮即成。
3、主要功效: 疏散风寒,扶助正气。
4、具体用法: 吃蛋饮汤,分5日食用完,连用2~3剂。
食疗方二:辛夷苏叶茶
1、配方原料: 辛夷花6克,苏叶9克,姜、葱适量。
2、制作方法: 上述前二味共制成粗末,用纱布包好,以沸水冲泡。以冲泡之汤加适量姜、葱稍微剪熬片刻即可。
3、主要功效: 疏散风寒,宣通鼻窍。
4、具体用法: 每日1剂,代茶频饮。
鼻炎怎么治 推荐九款药膳治疗慢性鼻炎
现在正值夏秋之交时节,天气变化多端,早晚温差大,导致鼻炎患者非常难受,尤其是慢性鼻炎,更加恼人,非常难治愈。不过平时可以通过饮食来改善,你知道鼻炎治吗?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九种药膳治疗慢性鼻炎,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桑菊蜜膏
桑叶、菊花各50g,蜂蜜适量。将桑菊水煎二次,每次30分钟,二液合并,文火浓缩后兑人蜂蜜,文火熬至粘稠即成,每日2次,每次5g,温开水冲饮,或调入米粥中服食。
龙菊鱼肚
龙爪菊花50g,黄鱼肚150g,调料适量。将菊花洗净备用,鱼肚发开,锅内放猪油适量,烧至六成热时,下鱼肚划后捞出,改刀切块。
而后在油温七成热时,放入鱼块炸5分钟,将炸好的鱼块洗净,切为薄片,放人鸡汤中煨20分钟。
锅内放奶汤适量煮沸后,放入鱼肚片、菊花、精盐、绍酒、味精等,煮沸3~5分钟后,淋上鸡油即成。每日l剂。
二花鸡汤
鸡脯肉300g,菊花5朵,辛夷花10g,调料适量。将鸡脯肉洗净,切片,用淀粉拌匀备用。
锅中加清水适量煮沸后,下调味品及鸡片,文火煮熟后,下二花、味精适量,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风寒外袭型:主要表现为交替性鼻塞
不通,时流浊涕或脓涕,有腥臭味,伴头昏脑胀,记忆力减退,精神疲乏,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当以辛温解表,宣肺通窍为治,可选用下列饮食治疗方:
薤白炒鸡蛋
鲜薤白全草、鸡蛋、调味品各适量。将薤白择净,切碎,与鸡蛋、调味品等抖匀后放人热油锅中煎熟服食。每日1剂。
葱姜豆豉汤
葱白连根3根,生姜3片,淡豆豉15g,调料适量。将葱、姜洗净,切碎,放锅中加食油,食盐、豆豉煸炒后,加入适量水煮汤,至熟后调味服食。每日l剂。
辛夷苏叶粥
辛夷花、紫苏叶各10g,大米100g。将辛夷花、紫苏叶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或将鲜苏叶洗净,切细,待粥熟时调入粥中,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2剂。
胆热上蒸型:主要表现为脓涕黄而臭,鼻塞不通,头痛脑胀,咽干口苦,胸胁满闷,不欲饮食,舌红,苔黄,脉弦数。当以清泻胆热,利湿通窍为治,可选用下列饮食治疗方:
绿豆决明子汤
绿豆50g,决明子10g,红糖适量。将二者洗净,同入锅中,加清水适量同煮至绿豆烂熟后,红糖调服。
三花茶
栀子花l朵,金银花、野菊花各10g,茶叶5g。将四者择净,放入茶杯中,冲人沸水适量,浸泡10~20分钟后饮服。每日1剂。
荷叶二花粥
鲜荷叶1张,荷花l朵,扁豆花5朵,大米100g。将鲜荷叶洗净、切细;先取大米煮粥,待熟后调入荷叶、二花,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2剂。
治疗慢性鼻炎的中医小偏方
慢性鼻炎是指鼻腔粘膜和粘膜下层的慢性炎症,多由急性鼻炎发展而来,此外长期吸入烟草、煤炭、而粉以及污染后的空气也可导致该病的发神 。慢性鼻炎在白天时会减轻,夜晚会明显加重。
症状:鼻塞、流涕、头痛、头昏、耳鸣、嗅觉失灵、精神萎靡等。
治疗慢性鼻炎的中医小偏方:
1、葱白方散寒通窍
原料:葱白、苏叶、生姜各10克,
制法:将上述药材放人锅中,加水煎熬,去渣取汁。每日3次。
功效:苏叶也叫紫苏叶,有散寒解表、理气宽中的功效,主治风寒感冒、咳嗽、吻腹胀满,恶心呕吐等症。种子也称苏子,有镇咳平喘、区痰的功能,长期食用苏子油对治疗冠心病及高血脂有明显疗效。
2、大蒜汁治疗萎缩性龚炎
原料:紫皮蒜适量。
制法:将蒜去皮洗干净,捣烂成泥,去渣取汁,在汁液中加入等量甘油,用棉签顺取汁液擦拭鼻腔内部,每日3次。
功效:大蒜性温味辛辣,入脾、胃、肺经,具有辛散行气、暖脾胃的功效,用大蒜治疗鼻炎是取大蒜辛辣之性、发散行气、宣肺散邪通窍之功。
3、丝瓜藤猪油汤解毒通窍
原料:根部位的丝瓜藤3米左右,瘦猪肉60克;
制法:丝瓜藤洗净切段,猪肉切块,将二者放人锅中加水煮成汤.加人少许盐调味,饮汤吃肉。
功效:丝瓜藤味苦,性微寒,归心、脾、肾经,有舒筋活血、止咳化痰、解毒杀虫的功效,主治咳嗽痰多、腰膝酸痛、肢体麻木、月经不调、鼻炎、牙宣、龋齿等疾病。
4、芝麻油润燥消肿
原料:芝麻油适量。
制法:将芝麻油滴入两鼻腔3滴左右,每日三次。
功效:芝麻油有润燥、补液、息风、解毒杀虫及消诸疮肿之功效。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饮食养生频道的《慢性鼻炎怎么治疗 慢性鼻炎的中医食疗方》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中医养生食疗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