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ys630.com - 饮食养生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感冒了很多人会进行拔罐治疗,身体患有颈椎病、腰椎病等也会使用拔罐治疗,拔罐治病是大家的所熟悉的医治方式,拔罐并不是随意在身体进行,而是按照身体的穴位进行治疗的,拔罐治病穴位认识是很重要的,穴位找不对就没有效果,皮肤还会受到伤害,可见穴位与拔罐治疗紧密联系在一起,那么拔罐治病穴位主要有哪些呢?
1、调补精血法。取穴:三阴交、气海、肾俞、心俞,三阴交是足太阴脾,足少阴肾,足厥阴肝三条阴经的交会穴。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精血同源”,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二者相互滋生,精血才能充盈。肝主藏血,可以调节人体流动血量,全身血脉都归心所主,气又为血之帅,故常拔三阴交可调补肝,脾,肾三经的气血,配以肾俞、心俞、气海可使先天之精旺盛,后天气血充足,从而达到健康长寿之目的。
2、预防胃肠道疾病。取穴:足三里、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是人体极重要的保健穴位,对于脾胃功能具有良好的双向调节作用,脾俞、胃俞为脾、胃二脏的背俞穴,中脘为胃之募穴,在这几个穴位拔罐可以有效的调节脾胃功能,预防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3、预防心血管疾病。取穴:内关、心俞、肝俞、肾俞,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具有宁心安神,宽胸利气的作用。心包乃心之外围,具有保护心脏,代心受邪的作用。心俞为心脏之要穴,肝藏血,肾藏精,肝肾同源,二者都和人体心血管系统有着密切联系,故经常在内关、心俞、肝俞、肾俞上拔罐可以有效的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4、祛除浊气法。取穴:涌泉穴、足三里,涌泉穴位于足心,是足少阴肾经的井穴。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包括先天之精及后天之精,又主生长、发育、生殖,是人体的生命之源,肾气充则生长发育正常,精力旺盛,反之则生长发育迟缓,精力不足。肾为主水之脏,肾的生理功能异常则水液代谢出现障碍,人体就会出现湿毒侵袭的现象,湿邪重着粘腻,易趋于下,不易排出,常阻塞经络气血,引发其它各种疾病。涌泉穴经常拔罐可以及时祛除体内的湿毒浊气,疏通肾经,使经络气血通畅,肾脏功能正常,肾气旺盛。配伍足三里更可使人体精力充沛,进而延缓衰老,体质康健。
5、疏通经络法。任、督二脉透罐法是对传统腹背阴阳配穴法的继承和发展,任脉为阴脉之海,督脉为阳脉之海。在任、督两脉透罐可以通透全身的阴经与阳经,起到疏通经络,平衡阴阳,对人体五脏六腑均有防病治病的作用。背俞穴及华佗夹脊穴纵贯整个颈背腰部,五脏六腑之经气均在此流通。现代医学证明背俞穴及华佗夹脊穴位于人体脊髓神经根及动、静脉丛附近,在这两处腧穴用走罐之法,可以疏通五脏六腑之经气,调整全身气血经络的协调,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拔罐治病穴位有很多,与拔罐的方式有关,拔罐治疗的方式不同则穴位也有区别,而疾病划分也与穴位有关,患者必须寻找当地正规的中医师进行治疗。治疗期间要观察皮肤的变化,拔罐后发现有皮肤损害严重的要停止治疗,尤其是拔罐后有皮肤溃烂的患者,就要立即停止立即对皮肤医治。
编辑推荐
得了胃炎主要有哪些症状
胃部疾病患者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常见的胃部疾病患者主要是以胃炎、胃胀等胃病为主。胃炎这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对于人们的健康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如果胃炎不能及时的治疗,发展到最后就有可能给人们带来不可挽回的错误。胃炎只有早发现早治疗才能让人们的身体更健康。不过胃炎在早期的时候不易察觉,那么你知道胃炎主要有哪些症状吗?
1、上腹痛
最常见症状是上腹疼痛,约占85%。浅表性胃炎患者的上腹部疼痛多数无规律,与饮食无关(有的患者空腹舒适,饭后不舒),一般为弥慢性上腹部灼痛、隐痛、胀痛等。常因进冷食、硬食、辛辣或其他刺激性食物而症状加重,少数与气候变化有关。这种上腹疼痛用解痉剂及抗酸剂不易缓解。
2、腹胀
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多有腹胀。常常因为胃内潴留食物、排空延迟、消化不良所致。
3、嗳气
患者有嗳气,表明胃内气体增多,经食管排出,使上腹饱胀暂时缓解。
4、反复出血
反复出血也是浅表性胃炎的常见症状。出血原因为在慢性浅表性胃炎基础上并发的一种胃黏膜急性炎症改变。
5、其他
食欲不振、反酸、恶心、呕吐、乏力、便秘或腹泻等。
6、体征
浅表性胃炎缺乏典型的阳性体征,检查时有上腹压痛,少数患者可有消瘦及贫血。
得了胃炎主要有哪些症状,看着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都已经了解到了如果自己出现了胃炎将会有着什么样的疾病迹象,我们都知道胃炎对于人们的健康威胁很大,因此 大家在发现有这样的情况后,一定要就是的去正规的医院检查和治疗,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治疗疾病,保护自己的健康。
补肾阴阳的药主要有哪些
肾虚按照类型的划分是较多的,但是通常认定的肾虚有两类,肾阳与肾阴虚,这两种肾虚症状是不同的,要补充的药物类型也有明确的规定,如果患者两种都要补充最好是选择适合身体的药物,同时要搭配上食物进行补充调理。补肾阴阳的药并不复杂,主要是服用中成药,那么补肾阴阳的药主要有哪些呢?
补肾阴阳的药有:
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 口服,水蜜丸1次6克;小蜜丸1次9克,大蜜丸1次1丸,1日2次。是治疗肾阴虚的经典名方。服后无腹胀便溏为合适。临床尚有六味地黄软胶囊,1次2粒,1日2次。
左归丸:滋阴补肾,填精益髓。用于真阴不足,头晕目眩,腰酸腿软,遗精滑泄,自汗盗汗,口燥咽干。是治疗肾阴虚的常用方。因是纯补之剂,久服常用易滞脾碍胃,影响食欲。
麦味地黄丸:滋肾养肺。用于肺肾阴亏,潮热盗汗,咽干咳血,眩晕耳鸣,腰膝酸软,消渴。
河车大造丸:滋阴清热,补肾益肺。用于肺肾两亏,虚劳咳嗽,骨蒸潮热,盗汗遗精,腰膝酸软。
杞菊地黄丸 滋肾养肝。用于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 同上 用于肾阴虚兼肝阴虚者。高血压有阴虚阳亢时较常用。相同功效的还有明目地黄丸、石斛夜光丸。:金匮肾气丸 温补肾阳。用于肾阳不足诸证,腰痛脚软,下半身常有冷感,小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繁多,以及脚气、痰饮、消渴等。 口服,水蜜丸1次6克;小蜜丸1次9克,大蜜丸1次1丸,1日2~3次。 本方为治疗肾阳虚的千年名方。后世的系列“地黄丸”都是在此方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服后无口干、大便干结者为合适。
右归丸:温补肾阳,填精补血。用于年老或久病气衰神疲,畏寒肢冷,腰膝软弱,阳痿遗精,或阳衰无子,或饮食减少,大便不实,或小便自遗。 口服,水蜜丸1次6克;小蜜丸1次9克,大蜜丸1次1丸,1日2~3次。 本方温补肾阳之力较金匮肾气丸更强。高血压患者慎用。
济生肾气丸:温肾化气,利水消肿。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重,小便不利,痰饮喘咳。 口服,水蜜丸1次6克;小蜜丸1次9克,大蜜丸1次1丸,1日2~3次。 适用于肾之阳气不足而兼有水肿症状者。
以上这些药都是补肾阴阳的药,中成药是多种中药制成的,其药性温和,对身体的刺激并不大,患者可参考说明书服药,如果担心药效强的可以按医嘱用药,患者用药时必须明显用药的禁忌与要求,有些患者身体并不适合服用此药,就要使用食疗的方式补肾,同时也要重视身体的活动,身体锻炼得当肾也会更健康。
欢迎您阅读养生路上的养生常识频道《拔罐治病穴位主要有哪些》一文,希望我们精心撰写的养生内容能获得您的喜欢,同时我们也准备了丰富的“饮食养生的方法主要有哪些”专题供您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