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ys630.com - 婴儿养生知识】
说到了婴儿鹅口疮这种疾病,相信很多妈妈们都并不觉得陌生。其实婴儿鹅口疮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儿童口腔疾病之一,主要的病因是因为口中的细菌感染而引起的疾病,而且主要发生在口腔不卫生,营养不良的儿童身上,当然成年人也会有,只是比较少一些。那么到底婴儿鹅口疮该怎么治疗呢?
其实婴儿鹅口疮主要发病的人群集中在2岁左右的婴幼儿身上,而且主要的症状表现为口腔黏膜出现乳白色的斑点,好像奶块的样子,而且宝宝会经常性哭闹,胃口不佳等等。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婴儿鹅口疮的症状和表现。
婴儿鹅口疮
鹅口疮又名雪口病、白念菌病,由真菌感染,是儿童口腔的一种常见疾病。在口腔黏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多见于婴幼儿。本病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这种真菌有时也可在口腔中发现,当婴儿营养不良或身体衰弱时可以发病。
病因
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白色念珠菌就是许多微生物中的一种,通常多发生在口腔不清洁、营养不良的婴儿中,在体弱的成年人中亦可发生。白色念珠菌在健康儿童的口腔里也常可发现,但并不致病。
以下情况均可引起感染:
1.母亲阴道有霉菌感染,婴儿出生时通过产道,接触母体的分泌物而感染。2.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母乳喂养时,妈妈的奶头不清洁。3.接触感染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另外,婴幼儿在6~7个月时开始长牙,牙床有轻度胀痛感,婴幼儿便爱咬手指,咬玩具,这样就易把细菌、霉菌带入口腔,引起感染。4.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有时因交叉感染可患鹅口疮。5.长期服用抗生素,或不适当应用激素治疗,造成体内菌群失调,霉菌乘虚而入。
临床表现
2岁以内的婴幼儿最多见。1.口腔黏膜出现乳白色、微高起斑膜,周围无炎症反应,形似奶块。无痛,擦去斑膜后,可见下方不出血的红色创面。斑膜面积大小不等,可出现在舌、颊、腭或唇内黏膜上。2.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口唇部的黏膜,白色的斑块不易用棉棒或湿纱布擦掉。3.在感染轻微时,白斑不易发现,也没有明显痛感,或仅在进食时有痛苦表情。严重时宝宝会因疼痛而烦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难,有时伴有轻度发热。4.受损的黏膜治疗不及时可不断扩大,蔓延到咽部、扁桃体、牙龈等,严重者可蔓延至食管、支气管,引起念珠菌性食管炎或肺念珠菌病,出现呼吸、吞咽困难,少数可并发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影响终身免疫功能。甚至可继发其他细菌感染,造成败血症。
检查
一般不需要进行其他方面的检查。如果宝宝的鹅口疮反复发作,可以小心地刮下一点白斑送到检验室检测。通过检验能够确定酵母菌的类型,以便医生能更准确给宝宝用药。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滞留奶块相鉴别。口腔滞留奶块,其性状虽与鹅口疮相似,但用温开水或棉签轻拭,即可移动、除去奶块。而本病白屑不易擦去,若用力擦去,其下面的黏膜潮红、粗糙。
并发症
宝宝会因疼痛而拒绝吃奶,造成食量减少、体重增长缓慢。如鹅口疮扩散到口腔的后部,有可能“殃及”食管,一旦受到牵连,宝宝吞咽东西就会感到不舒服,甚至会因为怕疼,拒绝喝水,有可能出现脱水。如果不及时治疗,酵母菌还可能波及身体的其他部位。当然,弥漫性酵母菌感染十分罕见。
治疗
用弱碱性溶液,如2%~5%碳酸氢钠(小苏打)清洗,涂擦冰硼油(中药冰硼散做成糊状蜜剂)、制霉菌素混悬剂等效果良好。加强营养,特别适量增加维生素B2和维生素C。婴儿室应注意隔离和哺乳的消毒,以预防传播。
看完了上面详细介绍地关于婴儿鹅口疮的治疗方法及其症状和表现等问题,相信各位妈妈对于鹅口疮已经大致有所认识和了解了。其实婴儿鹅口疮这个疾病是完全可以通过一些手段进行预防的,主要是要清洁干净宝宝的餐具,母亲要勤洗澡,勤换内衣等,还要定期消毒一下宝宝的玩具等,只有做好了这些才能更加有效地防止这类的疾病产生。
扩展阅读
如何调理鹅口疮 鹅口疮应该怎么改善
鹅口疮饮食上怎么调理呢?鹅口疮由真菌感染引发的,病情严重时候会有疼的感觉,自然会影响食欲,所以一旦患病我们就要根据症状在饮食上进行调理以便达到缓解病情的目的,下面就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鹅口疮饮食上怎么调理呢?
如何调理鹅口疮
【实症】临床表现为唇颊内侧、舌面、上腭等处有黄豆或绿豆大小的黄白色溃疡点,呈圆型或椭圆型,周围粘膜鲜红,溃点数目较多,一般为6到10个,疼痛,尤以进食时为甚;头痛、口渴、小便赤,舌质红,脉滑数。
【食疗药膳如下:】
1、藕节冬瓜豆腐汤:鲜藕节50克,冬瓜100克,豆腐100克,共煎汤服,每日2次。
2、银花绿豆汤:金银花20克,绿豆60克,红糖30克。先将金银花煎水,去渣,入绿豆煮至熟烂,再加入红糖,饮汤食豆。
3、西瓜甘蔗汁:西瓜250克,甘蔗150克,共绞汁饮用。每日2次。
【虚症】临床表现为口腔粘膜溃烂如黄豆大或绿豆大,表面灰白,周围颜色淡红,溃点12个,经常反复发作,饮食刺激时疼痛,舌质红嫩,苔少,脉虚细。
【食疗药膳如下:】
1、木耳鸡蛋汤:白木耳15克,黑木耳10克,山楂10克,鸡蛋1枚。将木耳、山楂水煎,熟时将鸡蛋打开放进汤里调匀,再煮片刻即可服用。每日1到2次。
2、当归黑豆鸡蛋汤:当归头15克,黑豆50克,鸡蛋1枚。先煮当归、黑豆1小时,然后将鸡蛋打开,调匀,和当归、黑豆一起煎煮至豆烂,便可服食。
3、绿豆鸡蛋饮:鸡蛋1枚,绿豆30克。将鸡蛋打人碗中调成糊状;绿豆用冷水浸泡10到20分钟,煮沸约5分钟,取绿豆汤冲入鸡蛋糊内,成蛋花状服之,每日早晚各1次。
4、藕节冬瓜豆腐汤:鲜藕节50克,冬瓜100克,豆腐100克,共煎汤服,每日2次。
5、银花绿豆汤:金银花20克,绿豆60克,红糖30克。先将金银花煎水,去渣,入绿豆煮至熟烂,再加入红糖,饮汤食豆。
6、西瓜甘蔗汁:西瓜250克,甘蔗150克,共绞汁饮用。每日2次。
通过以上的详细解说,小儿鹅口疮的饮食注意问题,我想作为家长的你现在应该也有所了解了,不管孩子是否会患病,我们都应该及时的尽早的进行相关的治疗诊断才行,避免让宝宝的病情加重,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
鹅口疮的四大饮食禁忌 鹅口疮的饮食原则
鹅口疮饮食中需要注意什么?鹅口疮我们都知道,尤其是很多小宝宝在家长没有注意奶嘴或者乳头的卫生会出现这样的疾病,家长就非常的着急,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了。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鹅口疮饮食中需要注意什么吧。
鹅口疮的四大饮食禁忌
1、忌辛辣燥热食物
辛辣香燥动火食物,如烟酒、大蒜、胡椒、辣椒、油煎熏烤等食物,以防热毒经母乳进入婴儿体内,蕴于心脾二经,积热上熏致病情加剧。
2、忌过量用抗生素
过量用抗生素也会引起鹅口疮,故乳母在哺乳期要过量用抗生素,必须使用大量抗生素时,婴儿可代用人工喂养为好,以防婴儿发生鹅口疮。
3、忌牛奶海鲜类
如见小儿发热、痴呆、吵闹等症状,应忌食牛奶,少哺人乳,更应忌食海鲜、鸡鸭、牛羊肉及其汤类。乳母在哺乳期,更应注意忌上述食物。
如不注意忌口,则易生湿热,湿热交阻,使病情加重或经常复发,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因此凡患鹅口疮的婴儿的乳母一是注意自己的忌口,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二是注意小儿的饮食忌口,如暂时人工喂养。
4、忌奶糖、巧克力甜食
鹅口疮病人更应多给予米汤、葡萄糖、多种维生素、果汁、蔬菜汤等。切忌给以过多的奶糖、巧克力和粗糙的食物,以免加重湿热和损伤黏膜,使病症加重或并发感染。
鹅口疮的饮食原则
在饮食治疗上,要遵循如下原则:
1、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婴儿服用的乳品中少放糖类。
2、添加辅食的患儿,所进食的食物应新鲜,忌用刺激的调味品,忌食油腻与油煎的食物。
3、注意乳品与食物的温度,不能太热,以免引起疼痛。
4、添加辅食的患儿,要适当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B,给食蔬菜与水果。母乳喂养的母亲要增加相应的营养素,以利于患儿的康复。
鹅口疮平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鹅口疮的注意事项
鹅口疮,家中有小宝宝的人,估计都听说过,或者也遇到过。这样宝宝很容易发生的一种口腔疾病,虽然危害并不算很大,但是如果不管不顾的话。它的范围可能会越来越大,而且还会影响宝宝进食。因此当宝宝得了鹅口疮就需要及时给它治疗,即使是没有得,也应该预防,一般治疗方法和预防方法如下:
预防鹅口疮的注意事项
1、如果家长发现宝宝有鹅口疮,应及时的带宝宝看医生,尽早治疗。一般不需要口服抗真菌药,可用2%的碳酸氢钠溶液于哺乳前后清洁宝宝口腔。局部涂抹制霉菌素甘油,1日涂抹2~3次,连续用至少1周。
2、鹅口疮多不严重,局部治疗及注意护理即可,但也会出现严重的感染,如全部口腔均被白色斑膜覆盖,甚至延伸至食管。气管,宝宝可能出现胃口差及吞咽困难,但全身的念珠菌感染时比较罕见的。如果出现,可能需要抗真菌治疗。
3、给宝宝口服一些益生菌,以纠正肠道菌群紊乱,抑制真菌生长。
4、喂母乳的妈妈注意乳房局部的卫生,喂养宝宝后保持乳房及乳头干燥。母乳喂养的宝宝可以在妈妈的乳头上涂抹些药物,以避免真菌在母亲和宝宝之间反复传播。
5、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应注意奶瓶和奶嘴的消毒,可以把奶瓶和奶嘴放入开水中煮沸1~2分钟然后晾干。
6、大一点的宝宝喜欢吃手或拿到什么东西都往嘴里放,要注意给宝宝勤洗手及做好玩具的消毒。
7、一般说来,两三岁的孩子最容易得鹅口疮了,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不注重自我卫生,喜欢把任何东西都往嘴里塞。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注意要经常给孩子洗手,时刻关注孩子的身体变化,做到有效的预防。这些都是妈妈们的经验之谈,值得借鉴!
鹅口疮有什么特点 鹅口疮有哪些特别的表现
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但在成长过程中都会患上一些疾病,比如鹅口疮,让父母产生很多忧虑,据专家介绍,当婴幼儿营养不良,或者机体免疫力下降的时候就可能会发病,那么鹅口疮症状特点有哪些,我们来看看下边的具体介绍,希望有所帮助。
鹅口疮有什么特点
1、在健康的人口腔中也可以发现白色念珠菌,但通常情况下不会致病。若母亲的阴道有霉菌感染,当分娩时,婴儿就容易被感染而发病。鹅口疮的发病以2岁以内的婴幼儿最为多见。口腔卫生不好会加大诱发的机率。
2、当鹅口疮发生时,患者会表现为口腔黏膜出现了乳白色的、微突出的斑膜,斑膜的大小不等,周围没有炎症反应,没有疼痛。去除斑膜后,不出血,可见一个红色的创面。多发生在舌、腭、唇内黏膜以及颊部。
3、感染较轻时,没有明显得疼痛的感觉,后者只有在进食时会出现疼痛的表情,也不易发现白斑。严重时,会有明显得疼痛,进而对进食产生影响。小孩会因此而啼哭,哺乳困难,有时会出现轻度的发热。
4、鹅口疮它的主要的临床表现就是,宝宝嘴里的口腔黏膜上长出了一种乳白色的白膜。这些白膜有时候如果家长不仔细观察的话,是看不到的。因为这些白膜有时候是点状的,大人看不见。
5、慢慢的,白膜会越长越大,会形成一块一块的,这个时候就容易发现了。如果家长拿一块东西去擦拭这个白膜的话,你会发现根本擦不掉。如果非要强行的擦掉,会出现流血的状况。所以一定要细心观察。
6、不仅除了口腔长白膜这种情况,有的宝宝在临床表现上还有胃口不好,一吃东西就哭个不停、然后发现喂奶非常的困难,有的宝宝同时还会有一些轻度的发热的状况出现。细心的妈妈应该都会感受到宝宝的不适。
鹅口疮的四大护理方法 鹅口疮的护理原则
鹅口疮是一种由白色念珠菌等真菌引起的口腔黏膜的炎症,是小儿常见的口腔疾病。宝宝长了鹅口疮,口腔会有疼痛的感觉,宝宝会因此而拒绝吃奶,造成食量减少、体重增长缓慢的结果。所以,小儿鹅口疮要积极地进行治疗与护理。
鹅口疮的四大护理方法
一、自制抑菌素
如果宝宝没有出现其他身体异常或者鹅口疮比较小的话,爸爸妈妈可以先尝试自制抑菌素控制鹅口疮。抑菌素的制作方法简单,将制霉菌素磨成粉末,然后与鱼肝油滴剂混合即可制成。制成后涂抹在宝宝口腔的创面上,每4小时使用一次。鹅口疮症状严重的宝宝要在医生指导下口服一些抗真菌的药物。
一般情况下,连续使用2~3天病变即可消失,但仍然需要继续用药数日,以防止复发。同时,母乳喂养的妈妈也应用小苏打液清洗乳头,以免重复感染。如果病儿有长期服用抗生素的历史,应尽快停用抗生素,这样可以扶植正常的口腔菌群,以抑制霉菌的生长。
二、卫生清洁就可以,过犹不及非好事
平时要注意保持宝宝餐具和食物的卫生,奶瓶、奶嘴、碗勺等要每天煮沸消毒,大人不宜使用宝宝的碗筷,用口嚼烂食物再喂更是要不得。母乳喂养者每次喂奶前,母亲应先洗手,清洁乳头。
虽然说宝宝的用品要注意卫生,但是过度处理宝宝用具就会导致宝宝对外界的抵抗能力下降。比如所有餐具、衣物都用消毒水消毒,不让孩子接触外界等,就属于矫枉过正。在“无菌环境”中成长的宝宝,可能出现肠道内正常菌群失调,造成鹅口疮久治不愈,甚至引发其他疾病。
三、患上鹅口疮,饮食清淡营养足
宝宝在患上鹅口疮期间,要注意选择易咀嚼、包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比如是肉类、蛋类和大豆类,并适当提高每天维生素B和C的摄入量,比如是如奇异果、苹果以及各类新鲜蔬菜等等。用弱碱性溶液如2%—5%碳酸氢钠(小苏打)清洗涂擦冰硼油(中药冰硼散做成糊状蜜剂)制霉菌素混悬剂等效果良好,加强营养特别适量增加维生素B2和C。
自制番茄汁可以为宝宝提供充足的维生素c,也有助于鹅口疮的恢复。具体做法是:将番茄洗净,放入沸水中浸泡,剥皮去子,切小块。用干净纱布包裹绞汁或放到榨汁机里榨汁即可。
四、有以下情况出现要注意及时就医
宝宝厌食、轻度发烧,精神不安;口腔粘膜上的乳状物向宝宝咽喉部发展,应马上送院检查治疗,以防止鹅口疮发展堵塞宝宝咽喉部,导致呼吸困难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治疗5~7天后仍未改善,或鹅口疮情况越来越严重。以清热解毒,有效地缓解因鹅口疮而引起的疼痛。
小儿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等真菌引起的口腔黏膜的炎症,有一定的疼痛感,会让宝宝出现烦躁不安、拒绝进食的症状,严重影响宝宝的营养摄取和生长发育,因此,爸爸妈妈要赶紧带宝宝就医,积极地进行治疗,同时做好护理措施,帮助宝宝尽快康复。
欢迎您阅读养生路上的养生常识频道《婴儿鹅口疮》一文,希望我们精心撰写的养生内容能获得您的喜欢,同时我们也准备了丰富的“婴儿养生知识”专题供您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