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煎鸡蛋

2019-10-20

煎中药注意事项 煎中药的碗底汤液不宜弃

【www.ys630.com - 四季中药养生汤】

煎中药注意事项

煎药煎药,煎药是门很深奥的学问。需要学习的内容多不胜数,更有许许多多的小细节,如果一旦将其忽略,就会导致这一锅药煎煮失败。甚至将有益疾病的成分转变成对身体不利的成分。

1、煎药前要浸泡

药物在煎煮前一定要浸泡,这是因为来源于植物类的中药多是干燥品,通过加水浸泡可使药材变软,组织细胞膨胀后恢复其天然状态,煎药时易于有效成分浸出。一般以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1小时左右。以根、种子、根茎、果实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可达2~3小时。夏秋季节可根据情况适当减少浸泡时间。

2、煎煮要煎数次

一般而言,煎煮2~3次。煎煮次数太少,提取不完全,药材损失大,煎煮次数太多,不仅耗工和燃料,而且煎出液中杂质增多。一般而言,一副中药在煎煮两次后所含的有效成份已大为降低,故以煎煮两遍为佳。但对于药量较大的处方或滋补性药材,在两次煎煮后可能存留的有效成份较多,可再煎第三遍,改为一日3次服 用,以节约中药资源,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疗效。

3、煎药的温度要注意

煎药温度的高低,中医称之为“火候”,一般习惯上称为“文火”或“武火”。所谓文火,就是弱火,温度上升缓慢,水份蒸发较慢。所谓武火,就是强火,温度上升快,水份蒸发的也快。如煎药时火候过强,水份蒸发快,会影响有效成分的浸出,也容易糊锅。反之,火候弱,煎煮的药效果就差。一般是在未沸腾前用武火,至煮沸后再改用文火,保持在微沸状态,可减慢水份的蒸发,这样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4、煎煮的时间要注意

主要根据药物和疾病的性质,以及药物的情况而定。一般第一煎以沸腾开始计算需要20-30分钟,第二煎15分钟左右。治疗感冒类药物,第一煎10-15分钟,第二煎5-10分钟。滋补类药物,第一煎30-40分钟,第二煎20-30分钟。

7、其它注意事项

煎煮过程中应认真执行,注意防火,防毒,防煤气中毒,防止活力过猛使药物溢出等,避免出现煎干或煎糊现象。对于不易溶解的药可不时顺时针搅动,若已经煎干则宜加新水重煎,若已煎糊则应另取饮片重新煎煮。经改进过的电砂锅方便了许多,不少患者仍嫌自身在家煎药麻烦,可适当选择药房或医院代煎。近年来中药经过现代工艺加工的颗粒剂也是不错的选择。

8、煎中药的碗底汤液不宜弃

正确的作法是再往泥糊状沉淀物中加点水,并搅混,将此混浊液再服完,是合适的。中医药学有很多同时含甘草和黄连的着名方剂,如《伤寒论》中黄连汤(方为黄连、干姜、 桂枝、半夏、党参、甘草、大枣),葛根黄芬黄连汤(方为葛根、黄芩、黄连、甘草),《保命集》中的芍药汤(方为芍药、黄芩、当归、槟榔、黄连、大黄、木 香、甘草、肉桂)等方,煎得的汤液,放置后碗底出现的泥糊状物,可以加水搅混再服,或者干脆将整碗汤液搅拌后再服,不弃为宜,其它含此二药共煎所得汤液,均按此法服为宜。

5、留取药液量有讲究

一般指一剂药经两次煎煮合并后的药液量。成人取400-600毫升,每日分两次服用。儿童取200-300毫升,每日分两到三次服或少量频服。药煎好后应趁热及时滤出药液,以免因温度降低而影响煎液的滤出及有效成分的含量,滤药时应压榨药渣,使药液尽量滤出。

6、特殊药的煎煮

其中还有一些需要特殊煎煮的中药,例如先煎、后下、烊化、包煎等,就是特殊的煎煮方法。这里我们不一一过多的赘述。以后有机会,我们必然一个个为大家讲。

ys630.coM延伸阅读

中药煎几次的注意事项


中药是中国特有的理论,重要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完善,已经能够成为与西药并肩的一种伟大疗法,中药在我国广泛分布,材料比较容易获取,而且全是最天然的材料,不用化学提取或者添加一些化学物质。中药的治疗效果是缓慢性的,但正是这种特性能够保证身体不受药物的伤害。但是中药也有注意事项,下面看看中药煎几次的注意事项介绍吧。

煎药中注意的问题

1.煎药前的浸泡:药物在煎煮前一定要浸泡,这是因为来源于植物类的中药多是干燥品,通过加水浸泡可使药材变软,组织细胞膨胀后恢复其天然状态,煎药时易于有效成分浸出。 一般以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1-1.5小时。以根,种子,根茎,果实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2-3小时。

2.煎煮次数:以多次煎煮比一次长时间煎煮的效果好。实践证明,汤剂煎煮两次能够煎出所含成分的80%左右,所以煎药的次数以两次或三次为宜。

3.煎药的温度:煎药温度的高低,中医称之为"火候"一般习惯上称为"文火"或"武火"。所谓文火,就是弱火,温度上升缓慢,水份蒸发较慢。所谓武火,就是强火,温度上升快,水份蒸发的也快。如煎药时火候过强,水份蒸发快,会影响有效成分的浸出,也容易糊锅。反之,火候弱,煎煮的药效果就差。一般是在未沸腾前用武火,至煮沸后再改用文火,保持在微沸状态,可减慢水份的蒸发,这样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4.煎煮时间:主要根据药物和疾病的性质,以及药物的情况而定。一般对第一煎以沸腾开始计算需要20-30分钟,第二煎30-40分钟。

治疗感冒类药物,第一煎10-15分钟,第二煎15-20分钟。

滋补类药物,第一煎30-40分钟,第二煎40-50分钟。

5.留取药液量:一般指一剂药经两次煎煮合并后的药液量。成人取400-600毫升,每日分两次服用。儿童取200-300毫升,每日分两到三次服用。

中药的制作比较简单,几乎在我国的每一个家庭里面都有制作经验成熟的人,尤其是老一辈人对于中药的态度是百分之百相信的,因为他们是用中药来治疗疾病的,效果也是西药所不能比的,但是中药的注意事项较多,中药煎几次的注意事项就需要人们多加关注。

煎中药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中药是我国传统的治疗方式,而且最重要的是中药制剂没有很大的副作用,但是在熬制的过程中,正是因为很多人没有一个很好的熬制方法,没有把握好熬制的时间,中药的药效却不能发挥到极致。所以下面我们就讲解一下煎中药的方法。

 1.煎药用具:煎煮中药最好用砂锅、陶器、瓦罐,因其导热圴匀,热力缓和,锅周保温性强,水分蒸发量少,不易发生化学变化且价格低廉。也可用搪瓷器皿、铝锅、不锈钢锅、铁锅、铜锅等煎煮药物。

 2.煎药用水:煎药用水以洁净为原则,自来水、井水、纯净水、蒸馏水圴可。用水量多寡有多种计算方法,但常用的是目测,煎药时观察加水量超过药面2-3厘米即可;另外一种以每克药材加水10毫升为标准来粗略估算需水量。

 3.煎药火候:煎药火候分“武火”、“文火”。武火指火势急,火力猛,温度上升快,水分蒸化多的一种煎法。文火指火势缓,火力弱,温度变化不大,水分蒸发慢的一种煎法。一般煎药先用武火煎沸,后改用文火再煎10-15分钟即可。但有些方剂如解表剂、清热剂、芳香药为主的方剂只用武火,不宜文火久煎。而厚味滋补类方药宜文火久煎,以使药味尽出。此外附子、狼毒、乌头等有毒药宜慢火久煎,以减低其毒性。

 

 4.煎药方法:一般煎煮方法,首先将药物置于容器中,加冷水浸泡20-30分钟,然后加盖放火上加热煎煮。先用武火煎煮,再用文火煎煮。在煎煮过程中,要注意适度搅拌,以免糊锅,同时也能提高药物有效成分的煎出率。但不宜过于频繁打开锅盖子,以尽量减少挥发性成分的丧失。文火煎煮10-15分钟后,滤取第一次药液;然后加热水适量,依上法煎煮,取第二次药液。将两次药液混匀,依医嘱服用。

 以上就是煎中药方法,中药的熬制可以说是一门艺术,熬制的火候不够,药效不能发挥一定的作用,熬制的火候过了。中药的一些成分都会挥发掉了。所以在煎中药的时候,把握一个正确的方法是很重要的。

夏天煎中药三大注意事项


本文导读:夏天煎中药要注意,泡药材不能超过半小时、药材保存最好不要超过半小时,下面我们来看看夏天煎中药三大注意事项。


中药材的存储与煎煮,在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讲究,现在已进入夏季,夏天煎药药材不能超过半个小时,夏季保存药材最好别超过一个月。下面我们来看看夏天煎中药三大注意事项。

1、泡药材别超半小时

在煎煮前浸泡药材有利于其有效成分溶出,药效更佳。但要注意,不同类药材浸泡时间不同。红花、鱼腥草等花草类药材,浸泡15~20分钟即可。浙贝母、淮山药等根茎类药材,因富含淀粉,需稍微久一些。但一服药里通常是含多种中药,因此要采取 折中 原则。即先大致分类,兼顾大多数药材的特性即可。另外,不同季节药材浸泡时间也不同,比如,春秋季一般泡30~60分钟,冬天不超过60分钟即可,而在炎热的夏季,药材浸泡过久容易变质,一般控制在30分钟以内。

2、存药最多一个月

在潮湿闷热的环境里,药材容易受潮、生虫。小包药材放置在通风阴凉处即可,而新鲜植物药材和动物类药材要单独包好放入冰箱冷藏。蛤士蟆油即广东人俗称的 雪蛤膏 在夏季室温中可能变质,需放入冰冻室保存。人参等可以用宣纸包好后放米缸内保存。总的来说,夏季保存药材别超过一个月。


加热时,应把药液放入蒸锅、电饭煲隔水蒸,而不是用微波炉加热。袋装中药从冰箱里拿出后,可放在一个稍大些的容器里加500毫升左右开水浸泡5分钟,再换一次水,使药液 热透 。

夏天煎中药,要注意上面介绍的三个事项,把握好泡药材时间、正确保存中药材。

煎中药 药渣是服是弃?


煎得的一碗中药汤液,其色棕黑,其状混浊,其味苦涩。放温服之,碗底常有泥糊状沉淀物。因药材饮片本身具一定颜色,煎后药液呈棕黑色,人们以为必然,很少有所多想。对其苦涩味,因为人们多有一句金玉良言作认识基础,即良药苦口利于病,故对药味之苦,并不视为坏事,却大有苦中有乐的心境。对药液的混浊之状,是好是坏,茫然者众。至于碗底出现的泥糊样

沉淀物,到底是加点水搅混眼之,还是干脆弃掉,则是面临的实际问题,切勿小看,直接关系药效。

为了确定对中药煎得的汤液在碗底所出现的泥糊样沉淀物是服是弃,现将黄连与甘草共煎所能出现的情况,作个大体介绍,则可能做出正确选择,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黄连的主要有效成分为黄连素等生物碱,甘草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甘草酸,甘草次酸等酸性成分。这两类成分的水中溶解度较大,故在用水煎煮时能够由中药饮片中溶出,两种药共煎时,各自进入水中的黄连素和甘草酸,有可能在水液中相遇,形成水中溶解度较小的盐或复合物,以微细颖粒状固体悬浮于煎液中,使煎液变混浊,如果将此煎液放置,则可能沉淀到碗底,形成泥糊状物。有人做过实验,黄连与甘草用水共同煎煮,如果甘草用量较大,所得汤液,放置澄清,则上清液可以达到不苦,但抑菌效果大大降低。这就表明,具有抑菌作用且味又极苦的黄连素,被沉淀到碗底,即在泥糊样物中了。可见,如果将含有黄连和甘草的处方共煎时,所得汤液在碗中放置后,碗底所得的泥糊状物,若弃之不用,显然会影响药效。正确的作法,还是再往泥糊状沉淀物中加点水,并搅混,将此混浊液再服完,是合适的。中医药学有很多同时含甘草和黄连的著名方剂,如《伤寒论》中黄连汤(方为黄连、干姜、桂枝、半夏、党参、甘草、大枣),葛根黄芬黄连汤(方为葛根、黄芩、黄连、甘草),《保命集》中的芍药汤(方为芍药、黄芩、当归、槟榔、黄连、大黄、木香、甘草、肉桂)等方,煎得的汤液,放置后碗底出现的泥糊状物,可以加水搅混再服,或者干脆将整碗汤液搅拌后再服,不弃为宜,其它含此二药共煎所得汤液,均按此法服为宜。

连素属生物碱类化合物,即具碱性,而含生物碱的中药较多,如乌头、附子、麻黄、防己、贝母、苦参等,甘草酸属酸性物质,而含酸性成分的中药亦还有不少,如大黄、乌梅等,当一个处方中,有含生物碱类成分的中药,又有含有机酸类成分的中药,这类处方中药物共同煎煮所得药液,在服用时,对碗底所出现的泥糊状物,同样以再服人为宜,另一方面,生物碱类化合物不仅能与有机酸尤其大分子有机酸形成难溶于水的盐类物质,并且能与鞣质甙类化合物形成难溶于水的复合物。而含鞣质甙类化合物的中药,就更多了,虽然到目前为止,还不能完全阐明哪些药物间所形成的难溶于水的物质,是有效还是无效,但为保险起见,即为了确保药效起见,还是不要将泥糊状物弃掉,尽可能服人为宜。

对于中药煎得的汤液,虽然古代医家尚不知哪些化合物可能产生水中难溶解的物质,或者说尚不明了共煎中可能产生沉淀物的道理,但在临床实践中,却已注意到,不能轻易除去所产生的沉淀物,所采取的办法,其中就有药液过滤。目的就是让沉淀物进入药液,供服用。就是在今天,此法仍然沿用,即仅用一层粗纱布或网布过滤。总之,喝中药汤剂,虽然较混浊,但混中有道理,切勿图好看、好服而将中药汤液轻易制成澄明液。煎出物全喝为好。

怎么煎中药 煎中药的方法


本文导读:中医开好中药后,一般都需要煎煮才能服用,煎中药就成了一件很头疼的事情了,怎么煎中药呢?


西医开的西药,一般直接用温水吞服就好了,但是中医开的中药,大部分都需要煎煮后才能服用,很多人不知道如何煎中药,关于水量和火候都不动的把握,下面就让中医教大家如何煎中药。

怎么煎中药

煎煮汤药是最为常用的一种制剂形式,煎药用水和火候都有一定要求。

用水必须洁净,一般可用清澈的泉水、河水及自来水,井水则须选择水质较好的。

煎药时先用适量水在容器内浸药令匀,用水量应以淹没药物或稍高为度。

至于火候的控制,则主要取决于不同药物的性质和质地,通常发散药及其他芳香性药物都应避免久煎,应当用 武火 迅速煮沸数分钟后改用 文火 略煮即可,以避免久煮而致香气挥散,药性损失。

而补益滋腻药物则大多可以较久煎煮,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药力完全。其他如贝壳、甲壳、化石及多数矿物药入汤更宜久煮。

在一个处方中如果各个药物的性质和质地有显著差别,就应当分别先后,次第煎煮,其中的芳香药等则须待矿物、贝壳及某些根类药物先煮沸约10分钟后再放入。

有些粉末状药物及细小的植物种子,可用纱布包裹煎煮,使不致浮散,以便饮服。

方剂中的液态药物(竹沥、姜汁等)亦不入煎,与其他药液混合即得。

较贵重的药物(如人参、三七、川贝母)通常多制成散剂与煎得的其他药物药液同服。

胶质药物如鹿角胶、龟板胶等则当另行烊化然后混合其他药汁服用。

服药方法

汤剂都宜于温服;发散风寒药最好是热服;呕吐或药物中毒,宜小量频服;用从治法时,也有热药冷服或凉药热服的。丸、散等固体药剂,除特别规定以外,一般都用温开水吞服。

服药时间,也必须根据病情和药性而定

1、一般说来,滋补药宜在饭前服;

2、驱虫药和泻下药大多在空腹时服;

3、健胃药和对胃肠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宜于饭后服;


一剂中药,一天通常服三次。病缓可服二次;而病重病急的可隔四小时左右眼药一次,昼夜不停,使药力持续,利千顿挫病势。在应用发汗、泻下等药时,若药力较强,要注意病者个体差异,一般以得汗、泻下为度,适可而止,不必尽剂,以免汗下太过,损伤正气。

中药先煎后煎呢


中药对疾病治疗能得到很好的治愈效果,并且对身体的副作用是非常小的,但是中药对疾病治疗需要我们煎好中药才能保证药效,所以中药的煎法是最为重要的,如果没有煎好就容易影响到药效,但是不同的药物煎法是不一样的,我们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情况去煎药,下面一起了解下中药先煎后煎呢

  中药特殊的煎制包括先煎、后下、包煎、另炖、另煎、烊化、泡服、冲服、煎汤代水等。

  “先煎”是将药物先放入器皿中,加水单独煎煮半小时左右,然后再放入其他药物同煎。需要先煎的药物多是性重质坚的矿物药和介类药,以及一些毒性药物,如磁石、代赭石、牡蛎、龙骨、石决明,珍珠母、龟板、鳖甲及乌头、附子等。因为矿物药及介类药质地坚硬,短时间内有效成分不易被煎出,故应用时要打碎先煎,使煎液中的有效成分增多,提高药物疗效。乌头、附子等均为有毒药,它们的有毒成分是乌头碱,久煎以后可被分解,毒性减弱,而有效成分随之增多。

“后下”是在其他药物快要煎好时,再将要煎的药物投入,煎5~10分钟即可。需要后下的多是气味芳香,药性轻散的药物,以及一些久煎后会使药效减低的药物,如薄荷、砂仁、木香、鲜佩兰、鲜藿香及钩藤等。因芳香轻散的药物大都含有挥发油,有发汗解表、理气止痛等作用,如薄荷挥发油可发汗解表退热、砂仁挥发油则有理气止痛等作用。久煎则气味散失,挥发油大量逸出,药效降低,甚至丧失。钩藤虽然不是芳香轻散的药物,但它的有效成分是钩藤碱,有降压作用。在煎煮时超过20分钟则部分被破坏,煎煮时间越长则钩藤碱受破坏的越多,降压效果则越低,甚则完全失效。因此,也需要后下。

上面就是对中药先煎后煎呢的介绍,通过了解之后我们知道不同的中药的煎法也是不一样的, 另外平时在煎药的时候最好使用砂锅,另外在使用中药的方法对疾病进行治疗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到正规的专科医院进行治疗。

中医教你煎中药 煎中药的全过程


本文导读:中药该怎么煎?如何才能煎好中药?需要喝中药的人首先要知道如何煎中药,下面让中医教我们煎中药的方法。


煎中药也是一门技术活,中药煎的好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中药的功效,但是,如果煎不好药性就会大大降低,中药该怎么煎?下面让中医教我们煎中药的全过程。

中医教你煎中药 煎中药的全过程

一、煎煮前

1、清洗煎煮前一般无需清洗。如果草药中有泥沙,可以用水迅速漂洗一下,忌浸洗,以免一些水溶性成分丢失。

2、浸泡煎煮前用凉水浸泡药材约半小时,可以使水溶性成分析出在汤水中,同时也能增加汤药的浓度。

二、煎煮中

1、用水以水浸过药材表面2~3cm为佳,或者用手轻轻摁住药材,水面刚好漫过手背。通常一些花草类的药物吸水量较大,在浸泡半小时后水位下降,可以另加凉水至标准水位,再开始煎煮。

2、火候一般的中药应先用武火,煮沸后改为文火。但一些治疗外感的中药,可以在煮沸之后,继续用武火煎煮15分钟左右即可。

3、时间一般中药,头煎应在20~25分钟,二煎15~20分钟;解表类中药,头煎10~15分钟,二煎10分钟;滋补类中药,头煎应在30~40分钟,二煎25~30分钟。

4、复煎一服中药在煎煮两遍后,所含有效成分已大为降低,故以煎煮两遍为佳。但滋补类中药,可以煎煮3遍。而一些药量较大的处方,也可煎煮3遍。

三、煎煮后

立即滤取药汤煎煮好,应趁热过滤倒出,不宜久置锅中。否则含胶体过多的药液,随温度下降产生胶凝,难以过滤,影响药效,同时也易造成酸败。

四、煎煮器

瓦罐沙锅最好最佳煎煮器是传统的瓦罐、沙锅,搪瓷、不锈钢亦可,忌用铝锅、铁锅和铜锅,以防止金属器皿与药物发生反应,影响药物疗效甚至对人体产生危害。

温馨提示:注意先煎、后下

先煎 的目的通常是为了增加某些药物的溶解度或降低药物的毒性;而 后下 ,则是为了减少挥发油的损耗,避免有效成分被破坏。


通常矿石类,如贝壳类、角甲类药物,因质地坚硬,必须先煎以助煎出其有效成分。如生石膏、石决明、龟板、鳖甲等可先打碎煎30分钟,再加入其他药材一同煎煮;而一些有毒的药物,如乌头、附子、商陆等,必须先煎1~2小时,才能达到减毒或去毒之效。此外,某些植物药,如天竺黄、火麻仁、石斛等,也须先煎10~30分钟才能发挥效用。

后下的药物包括气味芬芳、含挥发油多的药物,如薄荷、藿香、豆蔻、砂仁以及一些不宜久煎的药物,如钩藤、杏仁等,应在汤剂煎好前5~10分钟入锅。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煎中药的全过程,看过文章后你知道如何煎中药了吧。

中药熬药注意事项


二、煎煮中药的误区三、中药怎么吃不苦

中药熬药注意事项

1、煎中药之前需要浸泡

药物在煎煮前一定要浸泡,这是因为来源于植物类的中药多是干燥品,通过加水浸泡可使药材变软,组织细胞膨胀后恢复其天然状态,煎药时易于有效成分浸出。 一般以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1-1.5小时。以根,种子,根茎,果实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2-3小时。

2、煎中药需要把握抱温度

煎药温度的高低,中医称之为“火候”一般习惯上称为“文火”或“武火”。所谓文火,就是弱火,温度上升缓慢,水份蒸发较慢。所谓武火,就是强火,温度上升快,水份蒸发的也快。如煎药时火候过强,水份蒸发快,会影响有效成分的浸出,也容易糊锅。反之,火候弱,煎煮的药效果就差。一般是在未沸腾前用武火,至煮沸后再改用文火,保持在微沸状态,可减慢水份的蒸发,这样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3、煎中药需要选择合适的器皿

煎煮中药,选择器皿是很重要的。熬药首选砂锅、瓦罐,接下来是搪瓷器皿、不锈钢锅,最忌讳使用铁锅和铜锅。砂锅、瓦罐的化学性质稳定,受热均匀,传热缓慢,煎药时水分不容易蒸发。

需要注意的是,砂锅骤然受热或受冷会形成裂纹。因此,刚煎过药的砂锅不要立即用凉水清洗,可在干木片或架子上放凉后再把药垢清洗干净,砂锅上的油渍不能用洗洁精浸泡,以防污水渗入细孔中,可用喝剩的茶叶渣擦拭,也可用淘米水浸泡烘热,再用刷子刷洗。

铜制器具,古人历来不主张用来煎药,因为铜会导致人体中毒。铁制器虽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较广,但煎中药且不适合,因为铁可使中药汤液变色、变质或沉淀,以及导致药效下降或药性改变。

不锈钢锅传热太快,煎药时要经常搅拌,否则药材黏在锅壁,稍不留神就容易糊锅。凤凰中医提醒大家特别注意的是,千万不能用铁锅和铜锅煎药。因为铁和铜是活泼元素,容易与中药里的多种化学成分发生反应,产生毒副作用。

煎煮中药的误区

煎煮中药并非越久越浓。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以为中药煎煮越浓效果越好,煎煮时间越长,有效成分越多,其实不然。煎中药是将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不断释放、溶解的过程,当中药与药液中的有效成分浓度平衡后,这一过程就停止了,再连续不断地煎,不仅不会使药物内的有效成分继续溶解,反而令药液中的有效成分不断蒸发而减少,甚至使有效成分在长时间的高温中遭到破坏,导致药效降低。由此可见,中药并非煎得越久越好,不同的处方,煎开后的时间要求也不同,应遵医嘱。

煎煳的中药请丢弃。中药能治疗疾病的道理,就在于它含有生物碱、皂素、鞣质等有效成分。中药所以要煎熬,目的在于要把药物中有效成分煎熬出来,以利于治疗疾病。煎药的方法是否适当,对其疗效有很大关系。煎熬时间短了,药物的有效成分煎熬不出来,影响治病效果;煎熬时间过长,会使有效成分(例如挥发性成分)遭到破坏或丢失,并且还会把药煎煳。

中药怎么吃不苦

1、黄金时间服药:研究发现,一天24小时内人体吸收药物的“黄金时期”分别在上午的8-10点钟和下午的2-3点钟,这个阶段正是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候,药物的苦味不容易对机体产生明显的刺激反应。而饭后半小时以上服药不仅可以防止恶心、反胃,还能减轻药物味苦的感觉,如无特殊需要,可在上述时间段服药。

2、放凉后再喝:人体口腔内的温度为36.2℃-37.2℃,味觉神经纤维大多分布于舌面,当汤药温度与舌的温度相近时,味觉神经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对五味的感知最灵敏,此时喝汤药味道最苦。因此,中药汤剂的温度控制在15-36℃,既可防止烫嘴,又可减轻苦味。

3、加快服药速度:经过实践证明。重要的汤剂在口腔中停留的时间越长,那么你会感觉到的苦味就越大。因此,喝中药最好就是一口气喝下,这样是减少苦味最好的方法。

4、适当多喝温开水:服用中药汤剂后,如果能立即喝些温开水,可以减少药液在口腔内的残留,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药液的苦味。

中药灌肠注意事项


灌肠疗法是一种比较方便的治疗方法。应用于很多病症,也取得较好疗效,如用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尿毒症、麻痹性肠梗阻及支气管哮喘等。它早在《伤寒论》中就有用猪胆汁灌肠治疗便秘的记载。近年来,灌肠疗法的发展比较迅速。中药灌肠做用很多、通便医梗堵、消炎医结肠炎溃疡等。毒性大胃病呕吐也可用、婴儿服药难也用等。

什么是中药灌肠呢?就是根据你的病情临时发挥,从而产生一种好的疗效。经过煎煮后浓缩至一定剂量,装入容器备用。如用散剂,在使用时加入调匀即可。

下面我来给大家讲讲中药灌肠的注意事项

1、配制灌肠液时应避免使用对肠粘膜有腐蚀作用的药物。

2、插入肛管时手法应轻柔,以免擦伤粘膜。如有痔疮者,更应审慎。

3、灌肠液应根据病情保留一段时间,如某些病人不能保留,可采取头低足高仰卧位,灌肠液亦宜减少剂量。灌肠的时间一般以晚上临睡前为宜。

中药保留灌肠前应先了解病变的部位,以便掌握灌肠时的卧位 和肛管插入的深度,灌肠前让病人排空大便,必要时可先行清洁灌肠。药液温度应保持在39-41摄氏度,过低可使肠蠕动加强,腹痛 加剧,过高则引起肠粘膜烫伤或肠管扩张,产生强烈便意,致使药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短、吸收少、效果差等。 速度不能太快,否则影响在肠道内保留的时间。为使药液能在肠道内尽量多保留一段时间,药液一次不要超过 200ml,可在晚间睡前灌肠,灌肠后不再下床活动,以提高疗效。导管闭塞的处理,滴入时如出现闭塞,液体进不去,可转动肛 管或将肛管稍拉出一点,或摇动灌肠液以免药液沉渣闭塞导管。

中药灌肠的副作用较小。中药灌肠疗法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使用看,具有比较好的效果。灌肠的目的是清除体内的宿便,排除积累在体内的毒素。体内的毒素排除来了,皮肤自然就好了。此外,还要建议大家均衡营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喝水忌辛辣食物注意休息,补充多种维生素增强抵抗力。

煎中药注意事项 煎中药的碗底汤液不宜弃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