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夏季服用阿胶养生 > 导航 > 女人不要等老了在养生

女人不要等老了在养生

2019-10-20

中药煎好最好当天服用 不要留到次日在服

【www.ys630.com - 夏季服用阿胶养生】

有些人在服用中药汤剂时,喜欢把药液分成几次服,当天喝不完留到次日再服,或煎好后留到次日服。从治病效果与卫生角度来看,这样做很不好。

中药含有蛋白质、糖类、淀粉、维生素、氨基酸以及各种酶、微量元素等多种成分。煎煮时这些成分大部分溶解在汤液中。一般服用方法是将两次(一剂药按常规煎两次)药液混合均匀后,再分数次在一日内服完,以确保药效前后一致。

如果隔夜服用,或存放过久再服用,药液中的酶便会因空气、温度、时间和细菌污染等因素的影响而分解减效。不但药效降低,还会滋生细菌,维生素、氨基酸、糖类、淀粉等有效成分亦会被细菌分泌的酵素所发酵,引起水解,导致药液发馊变质。服用这种变质药,不但无治疗效果,而且还会产生毒副作用。因此,凡服用自煎的中药汤剂者,宜当天煎煮当天服完,切忌放置过夜,也不要将药液放冰箱内长期贮存。

相关阅读

中药煎服方法(煎服须知)


一、煎法

中药在煎煮时,首先应注意煎药用具、煎药水量、煎药的火候及煎药的方法。

1.煎药用具:煎煮中药最好用砂锅、陶器、瓦罐,因其导热圴匀,热力缓和,锅周保温性强,水分蒸发量少,不易发生化学变化且价格低廉。也可用搪瓷器皿、铝锅、不锈钢锅、铁锅、铜锅等煎煮药物。

2.煎药用水:煎药用水以洁净为原则,自来水、井水、纯净水、蒸馏水圴可。用水量多寡有多种计算方法,但常用的是目测,煎药时观察加水量超过药面2-3厘米即可;另外一种以每克药材加水10毫升为标准来粗略估算需水量。

3.煎药火候:煎药火候分武火、文火。武火指火势急,火力猛,温度上升快,水分蒸化多的一种煎法。文火指火势缓,火力弱,温度变化不大,水分蒸发慢的一种煎法。一般煎药先用武火煎沸,后改用文火再煎10-15分钟即可。但有些方剂如解表剂、清热剂、芳香药为主的方剂只用武火,不宜文火久煎。而厚味滋补类方药宜文火久煎,以使药味尽出。此外附子、狼毒、乌头等有毒药宜慢火久煎,以减低其毒性。

4.煎药方法:一般煎煮方法,首先将药物置于容器中,加冷水浸泡20-30分钟,然后加盖放火上加热煎煮。先用武火煎煮,再用文火煎煮。在煎煮过程中,要注意适度搅拌,以免糊锅,同时也能提高药物有效成分的煎出率。但不宜过于频繁打开锅盖子,以尽量减少挥发性成分的丧失。文火煎煮10-15分钟后,滤取第一次药液;然后加热水适量,依上法煎煮,取第二次药液。将两次药液混匀,依医嘱服用。另外,还有一些药物需要特殊方法来煎煮,现介绍如下:

(1)先煎:介壳类、矿石类药物,如龟板、鳖甲、磁石等,因质地坚硬,难以出味,应打啐先煎,煎煮后20分钟再下其它药物,以使药性充分煎出。除此,泥沙含量大的药物如灶心土、糯稻根等,或质地较轻而体质大的药物如夏枯草、白茅根、竹茹等,应先煎取汁澄清,然后以药汁煎煮其余药物。

(2)后下:气味芳香,借其挥发油取效的药物,如薄荷、砂仁、白豆蔻等,宜在一般药物煎好时下,煎4-5分钟即可,以防其有效成分散失。

(3)包煎:为防止煎药后药液浑浊及减少药物对消化道、咽喉的不良刺激,如赤石脂、滑石、旋覆花、车前子、枇杷叶等,要用纱布将药包好,再放入药锅煎煮。

(4)单煎:又称另炖或另煎,某些贵重药物如人参、西洋参、犀角(代)、羚羊角(代)等,为了尽量保存其有效成分,减少同时煎煮被其它药物吸收,可另煎。

(5)烊化:胶质、黏性大而且易溶的药物,如阿胶、龟胶、鹿胶、蜂蜜、饴糖等,用时应单独加温溶化与药液兑服,或加入煎好的药汁中溶化后服用。因其同煎时易黏锅煮焦,且黏附其它药,影响煎出率。

(6)冲服:散剂、丹剂、水丸、自然药汁,以及某些贵重药物或芳香药,需要冲服,如麝香、牛黄、三七、六神丸、生地黄汁等。

二、服法

服法包括服药时间和服药方法。

1.服药时间:人体生理活动、病理变化都遵循一定的时间规律。一般药物宜在饭前1个小时服用。驱虫药在晨起空腹时服;安神药在睡前服;截疟药宜在发病前2个小时服;滋补药宜空腹服。总之,要掌握服药时间的规律性,通过选择最佳服药时间,以最大限度发挥药物的疗效,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2.服药次数:一般是1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或分早中晚3次服用;病性危重的,可1次顿服;咽喉病多采用噙化;呕吐的患者可取少量频服。

3.服药方法:一般汤剂多用温服。解表药宜热服,并温覆或喝热粥以助汗出。热证服寒药,宜凉服。寒证用热药宜热服。但在病重邪甚,拒药不纳,出现呕吐时,可采用热药凉服或寒药热服。一般服药呕吐的患者,宜加入少许姜汁,或用鲜生姜擦舌,或嚼少许陈皮,然后再服汤药,或用凉服,少量频服的方法。如遇患者昏迷,吞咽困难时,宜鼻饲给药。对于使用峻猛或毒性药,应审慎从事,宜从少量开始,逐渐增加,有效即止,慎勿过量,以免中毒。

怎样服中药煎剂?


良药苦口,中药煎剂虽然是治疗疾病的良方,但中药煎剂那种令病人不堪回味的苦、涩、腥、辣、咸、麻等味道实再难以下咽。特别是一些长期服中药煎的慢性病人则更是苦难咽。因此服汤药时,有些病人会出现恶心、呕吐、不敢下咽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况,煎好中药后可停一会儿,先憋住一口气,试喝一口,不吐时再将药液全部喝下。或者先喝点生姜汁,然后再服汤药。喝药时除闭往呼吸外,还要做到鼻不闻药气,口不尝药味,一气喝完后再用开水或糖水漱口,也可及时嚼口香糖或山楂片。

中药煎剂是用水煎成的药汁,分头煎、二煎和三煎。为了使药物能在体内保持一定的时间浓度,可将三次煎出的药液混合均匀,分二次早晚喝下。以保证药物对疾病均衡的治疗效果。每次煎出的药量不宜过多或过少,以200毫升左右为宜,如果是发热病人服用清热药或生津止渴药,药汁可多煎一些。

一般服滋补或健胃的中药应在饭前服,对胃有刺激的中药或驱风、祛湿、止痛、消炎解毒等中药宜饭后服。镇静安眠药和药酒宜在睡前服。攻下、驱虫、散结药宜空腹服;急性病可不分时间及时服;某些特殊如鸡鸣散应在早晨3~4点钟服用。

中药一般都宜温服。如解表药温服可助其发汗解表。滋补药有助于温补。但也有些药宜凉服,如治疗热病及解暑的甘草滑石汤清暑益气汤等,以及止吐药都需凉服。中医认为治热以寒凉而行之,治热以寒凉而行之,治寒以热温而使之就是古人治病的法则。

中药在煎煮前最好不要清洗


本文导读:在煎煮东西前,我们都习惯先把食材先清洗干净,这样会比较卫生,但是,中药在煎煮前最好不要清洗。


在煎煮东西前,我们都习惯先把食材先清洗干净,这样会比较卫生,但是,中药在煎煮前最好不要清洗。

为什么中药不要清洗?

中药材在制成饮片前经过了一系列炮制,包括去杂质、晒干等一系列程序,卫生条件已经达标了,不必再用水洗。

此外,还有以下几个原因:

1、不少药材中含有水溶性的糖和甙类成分,水洗后,这些有效成分必将有一部分溶于水而流失,导致药效降低,影响治病效果。

2、有的药材如醋制元胡、蜜炙麻黄、酒制大黄、胆南星等,炮制过程中加入了蜂蜜、醋、酒、胆汁等辅料,若用水洗,会导致部分辅料流失。

3、中药方剂中有不少药材是粉末状的,有的在配药时还要研碎,如龙骨、牡蛎、滑石粉、桃仁等,如果先用水洗一遍,必然会造成这些药物的损失,影响疗效。


值得一提的是,中药在煎煮前应用水泡一下。

一般应先加冷水浸泡30分钟至1小时,让水分能浸透药物,使药物的有效成分先溶解一部分在水里,以使其能充分煎出。加水的量一般应掌握在浸过药材并超过1厘米左右为宜。

如果你以前在煎煮中药前有清洗中药材的习惯,那么,看来这篇文章之后应该知道中药最好不要清洗,在煎煮前泡一泡是可以的。

中药煎服方法有哪些


 在我国的传统医疗方法中,中药治疗方法是最好的治疗方式。在很多宫廷剧中,我们就可以看到,生病了就需要中药煎服,但是中药煎服还需要讲究一定的技巧,下面我们就看一下中药煎服方法。

 煎药用具:煎煮中药最好用砂锅、陶器、瓦罐,因其导热圴匀,热力缓和,锅周保温性强,水分蒸发量少,不易发生化学变化且价格低廉。也可用搪瓷器皿、铝锅、不锈钢锅、铁锅、铜锅等煎煮药物。

 煎药用水:煎药用水以洁净为原则,自来水、井水、纯净水、蒸馏水圴可。用水量多寡有多种计算方法,但常用的是目测,煎药时观察加水量超过药面2-3厘米即可;另外一种以每克药材加水10毫升为标准来粗略估算需水量。

 煎药火候:煎药火候分“武火”、“文火”。武火指火势急,火力猛,温度上升快,水分蒸化多的一种煎法。文火指火势缓,火力弱,温度变化不大,水分蒸发慢的一种煎法。一般煎药先用武火煎沸,后改用文火再煎10-15分钟即可。但有些方剂如解表剂、清热剂、芳香药为主的方剂只用武火,不宜文火久煎。而厚味滋补类方药宜文火久煎,以使药味尽出。此外附子、狼毒、乌头等有毒药宜慢火久煎,以减低其毒性。

 

 煎药方法:一般煎煮方法,首先将药物置于容器中,加冷水浸泡20-30分钟,然后加盖放火上加热煎煮。先用武火煎煮,再用文火煎煮。在煎煮过程中,要注意适度搅拌,以免糊锅,同时也能提高药物有效成分的煎出率。但不宜过于频繁打开锅盖子,以尽量减少挥发性成分的丧失。文火煎煮10-15分钟后,滤取第一次药液;然后加热水适量,依上法煎煮,取第二次药液。将两次药液混匀,依医嘱服用。另外,还有一些药物需要特殊方法来煎煮。

 以上就是对中药的煎服方法,首先要选择的是煎药的设备,通常情况下,不能采用普通的锅来煎熬,需要的是砂锅、瓷器或者是瓦罐。其次要把握好煎药的时间,不同的药材,所需要的煎药时间也不同。

如何给小儿煎服中药?


如何给小儿煎服中药?

煎煮小儿中药汤剂,一些先煎、后下、包煎和烊化冲服等药物的煎服法和基本相同。但煎药时间、次数及煎出的药量又不同于。

煎药量 因小儿体质弱,胃容量小,加之喂药较困难,因而煎药要少而精。如3岁以下可煎至40毫升。分4次服下;3—7岁幼儿可煎至45毫升,分3次服下;7—12岁儿童可煎至60毫升,分3次服下,12岁以上儿童可煎至90毫升,分3次服下。

煎药方法 发散药类,如花、叶类煎药时间要短;而补益药类,仁、梗、壳类煎药时间要长些,均以文火(慢火)为宜,煮沸后发散药可煎10分钟;补益药可煎20分钟。

喂药时间 应在两餐(或两次喂奶)之间服药,这样才能使药物充分吸收和发挥作用。饭前服药容易刺激胃粘膜,饭后服药容易造成呕吐。

服药方法 药物的温度要适中,过热容易烫伤婴幼儿咽喉、食道、胃粘膜等;过凉不但造成胃不适,肠道紊乱,还会影响药效。不要捏着婴幼儿鼻子灌药,免得药液呛入气管,可用小勺将药液顺嘴边慢慢喂进。药中不要加糖,以免影响疗效。

以上是给小儿煎喂中药时的几个基本方法,具体到某一方或某一种药物,则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科学使用。

中药煎服时间是什么?


在治疗疾病的时候一般有两种治疗方法,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中医疗法是我国非常著名的一种疗法,也是中国的国粹,主要都是通过一些中草药而制成的中药,在治疗身体疾病的时候,通过中药的调理,不仅能够治疗疾病,还能够固本培元,中药煎制的时候应该要注意什么呢!

一、 煎药容器以沙锅、搪瓷器皿、不锈钢为适合,禁止使用铁器。

二、中药入煎前应先用冷水浸泡20~30分钟,煎药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2~3厘米,大剂量和松泡易吸水的药物可酌情增加用水量。

三、煎药时间应根据药性而定。一般药物在煮沸后再煎20分钟;解表、芳香药物不适合久煎,煮沸后15分钟就可以。滋补类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小火慢煎30~35分钟。煎药时要搅拌几次,每贴中药一般煎2次。第2煎中药可以用热水,煮沸后时间比第一次略短。

四、特殊药物煎法:1、 先煎:将该药煮沸15~~20分钟后,再加入其他药物同煎。2、 后下:在一般药物煎至预定时间时,再加入煎5分钟左右即可。3、炀冲药:用煎好的药汁冲或者另外用热开水搅拌溶解。4、 另吞:不入汤药,等药煎好了一起吃。

五、与西药同一天吃:一般情况下,西药三餐饭后半小时至一小时吃。中药在半上午或者半下午吃,和西药隔开一二小时就可以。中药煎煮质量的好坏以及服药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药物治病的疗效。

中药汤剂在煎制的时候还是非常需要注意火候的,因为如果煮的时间过长或者过短的话,很有可能会影响到中药的药效,煎煮质量好不好还会直接的影响到治病的功效,如果自己煎药的时候不是很方便的话,也可以直接买煎好了的药回家喝。

煎中药 药渣是服是弃?


煎得的一碗中药汤液,其色棕黑,其状混浊,其味苦涩。放温服之,碗底常有泥糊状沉淀物。因药材饮片本身具一定颜色,煎后药液呈棕黑色,人们以为必然,很少有所多想。对其苦涩味,因为人们多有一句金玉良言作认识基础,即良药苦口利于病,故对药味之苦,并不视为坏事,却大有苦中有乐的心境。对药液的混浊之状,是好是坏,茫然者众。至于碗底出现的泥糊样

沉淀物,到底是加点水搅混眼之,还是干脆弃掉,则是面临的实际问题,切勿小看,直接关系药效。

为了确定对中药煎得的汤液在碗底所出现的泥糊样沉淀物是服是弃,现将黄连与甘草共煎所能出现的情况,作个大体介绍,则可能做出正确选择,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黄连的主要有效成分为黄连素等生物碱,甘草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甘草酸,甘草次酸等酸性成分。这两类成分的水中溶解度较大,故在用水煎煮时能够由中药饮片中溶出,两种药共煎时,各自进入水中的黄连素和甘草酸,有可能在水液中相遇,形成水中溶解度较小的盐或复合物,以微细颖粒状固体悬浮于煎液中,使煎液变混浊,如果将此煎液放置,则可能沉淀到碗底,形成泥糊状物。有人做过实验,黄连与甘草用水共同煎煮,如果甘草用量较大,所得汤液,放置澄清,则上清液可以达到不苦,但抑菌效果大大降低。这就表明,具有抑菌作用且味又极苦的黄连素,被沉淀到碗底,即在泥糊样物中了。可见,如果将含有黄连和甘草的处方共煎时,所得汤液在碗中放置后,碗底所得的泥糊状物,若弃之不用,显然会影响药效。正确的作法,还是再往泥糊状沉淀物中加点水,并搅混,将此混浊液再服完,是合适的。中医药学有很多同时含甘草和黄连的著名方剂,如《伤寒论》中黄连汤(方为黄连、干姜、桂枝、半夏、党参、甘草、大枣),葛根黄芬黄连汤(方为葛根、黄芩、黄连、甘草),《保命集》中的芍药汤(方为芍药、黄芩、当归、槟榔、黄连、大黄、木香、甘草、肉桂)等方,煎得的汤液,放置后碗底出现的泥糊状物,可以加水搅混再服,或者干脆将整碗汤液搅拌后再服,不弃为宜,其它含此二药共煎所得汤液,均按此法服为宜。

连素属生物碱类化合物,即具碱性,而含生物碱的中药较多,如乌头、附子、麻黄、防己、贝母、苦参等,甘草酸属酸性物质,而含酸性成分的中药亦还有不少,如大黄、乌梅等,当一个处方中,有含生物碱类成分的中药,又有含有机酸类成分的中药,这类处方中药物共同煎煮所得药液,在服用时,对碗底所出现的泥糊状物,同样以再服人为宜,另一方面,生物碱类化合物不仅能与有机酸尤其大分子有机酸形成难溶于水的盐类物质,并且能与鞣质甙类化合物形成难溶于水的复合物。而含鞣质甙类化合物的中药,就更多了,虽然到目前为止,还不能完全阐明哪些药物间所形成的难溶于水的物质,是有效还是无效,但为保险起见,即为了确保药效起见,还是不要将泥糊状物弃掉,尽可能服人为宜。

对于中药煎得的汤液,虽然古代医家尚不知哪些化合物可能产生水中难溶解的物质,或者说尚不明了共煎中可能产生沉淀物的道理,但在临床实践中,却已注意到,不能轻易除去所产生的沉淀物,所采取的办法,其中就有药液过滤。目的就是让沉淀物进入药液,供服用。就是在今天,此法仍然沿用,即仅用一层粗纱布或网布过滤。总之,喝中药汤剂,虽然较混浊,但混中有道理,切勿图好看、好服而将中药汤液轻易制成澄明液。煎出物全喝为好。

中药代煎后如何服用


导读:中药代煎后如何服用?很多人不会煎中药,为了方便都会交由医院代煎,那么中药代煎后如何服用呢?下面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中药代煎后如何服用

代煎好的中药一般是真空包装的,可以放冰箱存储一段时间,备用。要服用时,可以用碗隔水热或者用不锈钢锅稍稍热一下就可以吃的。

最好提前半小时把袋装中药从冰箱里拿出来,然后在一个稍大些的容器里加500毫升左右热水。如果一拿出冰箱就要加热,最好多换一次热水以保证药汤热透。另外,喝下冷热不均的药汤会导致胃肠不适,因此,换热水时可以把药袋拿起来摇一摇,使之均匀受热。还有一种方法是,将药汤倒入不锈钢锅加热到六七十度以上,稍晾凉些至暖口再喝下。

那么代煎的中药要如何储存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代煎的中药如何储存

如果是密封真空包装,一般包装上会注明保存方法和保质期。但是目前这方面尚未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常常会出现不同医院或药店煎煮出来的中药所标注的保质期不同的情况。

为了安全起见,专家建议,密封真空包装的中药汤剂最好在冰箱冷藏室0℃5℃度范围内保存,保存时间应在714天,且最好不要超过7天,保存超过一周的中药,在服用前应置于沸水中煮沸后再服用。特别是所煎煮的中药中含有全蝎、蜈蚣等动物类中药或含有高糖的中药如熟地、黄芪等时,保存时间更不要超过7天。若发现药液袋鼓起或药液变味,有气泡等异常现象属变质,不可服用。

如果是用患者自己提供的器皿来盛放的中药汤剂,一般不建议服用隔夜的汤剂,即使放置在冰箱冷藏室中,也不应超过3天,以免药液变质影响疗效。

那么中药是代煎好还是自煎好么?下面一起来看看专家的说法。

中药代煎好还是自煎好

中药到底是自己煎好还是代煎好?专家,现在吃中药调理身体的人越来越多,代煎还是自煎的确是个问题,不过代煎和自煎两者疗效有无差别目前尚无定论,但自煎时有不少注意事项需要特别提醒一下。

代煎目前基本使用煎药机,能将一周的中药剂量装在无纺布袋里一次性煎煮完成,然后真空抽吸到包装机上包装完成。由于中药煎制的方法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到药物的疗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了《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其中对煎药容器、煎药操作方法、煎药人员要求等作了详细的规定。当然,代煎也有局限之处,如在锅内不能中途进行上下搅拌煎药操作,更无法满足特殊药材需先煎、后下、烊冲等处理。

不过,代煎和自煎两者疗效有无差别目前尚无定论,由于煎药机中有压榨设备,能将药汁压出来,比自煎药浸出物的量高,但是否临床疗效高于普通自煎药仍需临床药理、病理学验证。对药量大,有效成分难以煎出的中药,适宜用煎药机煎煮,而对于药量小,有效成分以挥发性成分为主的中药,则适宜自煎。

专家提醒,自煎也有很多讲究,不少患者经常会将先煎、后下、吞服、另煎等步骤搞混,举几个例子:感冒药、解暑药等中药要少煎一会儿,矿物、甲壳类等不易煎出的中药则需先煎,象虫草、鲜枫斗之类的贵重药材需要另煎,并连渣一道嚼服比较好。

以上就是一些中药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医常识,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切忌中药煎糊不要喝


湖北省中医院药事部冯汉鸽主任药师答:中草药熬糊了,特别是碳化后,其药性会发生变化,有的还会产生对身体有害的物质。如果继续服用,不仅达不到应有的治疗效果,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比如,荆芥有解表、散风、透疹等作用,煎得太久其有效成分就会挥发掉,如果煎糊了变成荆芥炭,就失去了解表作用,而产生了止血效能。又如,蒲黄常用于活血,而熬糊后的蒲黄炭却能够止血,作用恰恰相反。

一般来说,淀粉含量多的草药以及富含蛋白质和黏液的种子类中草药在煎煮时要特别注意,因为它们相对更容易熬糊一些,如:生地、熟地、山药、玄参、车前子等。

中药熬糊除了药物本身的原因外,还有下面几个关键原因:

首先是放水量。熬中药时水太多,会延长煎煮时间,使不宜久熬的药物失效,况且药汁太多,患者也不可能都喝下;太少则药物有效成分不易熬出,特别容易熬糊。中草药煎煮前最好先用冷水浸泡2030分钟,以浸过药面13厘米为宜,大剂量或松泡易吸水的药物可适当增加用水量。

其次是煎煮时间和火力的大小。一般汤药以大火煮沸后再文火熬半小时左右即可。但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一般药煮开后1520分钟即可。滋补药则煎煮时间要稍长一点,一般大火煮沸后,文火慢煎4060分钟,期间应间隔搅拌23次,防止煮糊。

中药煎好最好当天服用 不要留到次日在服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