膈下逐瘀汤的中药方剂
中药养生方剂。
身体是智能的载体,是事业的本钱。对自己晚年负责,就不应该对晚年的健康透支。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养生越来越看重,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需要掌握相关养生知识。如何分辩关于中医养生话题的对错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膈下逐瘀汤的中药方剂”,希望对您的养生有所帮助。
中药方剂有很多,今日小便介绍一款可以止痛化瘀的方子,就是膈下逐瘀汤方剂。有兴趣的朋友一定会问膈下逐瘀汤的功效具体是什么?不要着急,请听小编慢慢到来,还有膈下逐瘀汤的处方,下文也会第一时间介绍出!
【方剂名称】
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卷上。
【方剂歌诀】
膈下逐瘀桃牡丹,赤勺乌药玄胡甘,归芎灵脂红花壳,香附开郁血亦安。
【组成配方】
灵脂6克(炒),当归9克, 川芎6克, 桃仁9克(研泥),丹皮6克, 赤芍6克, 乌药6克, 玄胡索3克,甘草9克,香附4.5克,红花9克,枳壳4.5克。
【功能主治】
活血祛瘀,行气止痛。治膈下瘀阻气滞,形成痞块,痛处不移,卧则腹坠;肾泻久泻。现用于慢性活动性肝炎、血卟啉病、糖尿病、宫外孕、不孕症等属血瘀气滞者。
【方剂制法】
水煎服。
【使用方法】
病轻者少服,病重者多服,病去药止。
【方剂摘录】
《医林改错》卷上。
【各家论述】
方中当归、川芎、赤芍养血活血,与逐瘀药同用,可使瘀血祛而不伤阴血;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桃仁、红花、灵脂破血逐瘀,以消积块;配香附、乌药、枳壳、元胡行气止痛;尤其川芎不仅养血活血,更能行血中之气,增强逐瘀之力;甘草调和诸药。全方以逐瘀活血和行气药物居多,使气帅血行,更好发挥其活血逐瘀,破症消结之力。
逐瘀汤
组成
川芎1分半,白芷1分半,生干地黄1分半,赤芍药1分半,五灵脂1分半,枳壳(制)1分半,阿胶1分半,蓬莪术1分半,茯神1分半,木通1分半,生甘草1分半,大黄(生用)1分半,桃仁(去皮,焙)1分半。
功效
通利大小便,取下恶物。
主治
痔疮,瘀血作痛。赤痢血痢,痛不可忍,又治血痔。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井水1碗,加生姜3片,蜜3匙,煎服。以利为度。
制备方法
上锉散。
结语:同样是活血化瘀,两种药却是不同的配方。中医学的知识还很广泛,需要我们细心专研,而且在使用这些中药方剂的时候,大家一定要遵循医生的嘱咐,不能随便用药。要看清楚药量与服用频率,重要滋补身体效果,大家要多喝!
相关阅读
血府逐瘀汤中药方剂
受到比较强大的外力撞击之后,身体的部位受到的伤害很多。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相信不少人都有此症状,这里小编给大家介绍了血府逐瘀汤中药方剂,还有血府逐瘀汤的功效,血府逐瘀汤的用法。
方剂名
血府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
组成
桃仁四钱(12g) 红花三钱(9g) 当归三钱(9g) 生地黄三钱(9g) 川芎一钱半(5g) 赤芍二钱(6g) 牛膝三钱(9g) 桔梗一钱半(5g) 柴胡一钱(3g) 枳壳二钱(6g)甘草一钱(3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主治
胸中血瘀证。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内热烦闷,或心悸失眠,烦躁易怒,或人暮潮热,唇暗或两目暗黑,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脉涩或弦紧。
方解
本方证为瘀血内阻胸中,气机郁滞,瘀久化热所致。即王清任所称胸中血府血瘀之证。胸中为气之宗,血之聚,肝经循行之分野。胸中瘀血阻滞,气机不畅,清阳不升,故胸痛、头痛,痛如针刺而有定处;瘀血日久,肝失条达,故急躁易怒;肝气犯胃,胃失和降则上逆,或呃逆日久不止;血瘀日久化热,则内热烦闷,人暮潮热;热扰心神,则心悸失眠;瘀血阻滞,新血不生,肌肤失养,故唇暗或两目黯黑;舌质暗红,有瘀斑或瘀点,脉涩或弦紧,均为血瘀之征。治宜活血化瘀为主,兼以行气、凉血、清热。方中桃仁破血行滞而润燥,红花活血化瘀以止痛,共为君药。赤芍、川芎助君药活血化瘀;牛膝长于祛瘀通脉,引瘀血下行,共为臣药。当归养血活血,祛瘀生新;生地黄凉血清热除瘀热,与当归养血润燥,使祛瘀不伤正;枳壳疏畅胸中气滞;桔梗宣肺利气,与枳壳配伍,一升一降,开胸行气,使气行血行;柴胡疏肝理气,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本方为活血祛瘀药、行气药、养血药合用,活血而又行气,祛瘀而又生新,可作为通治一切血瘀气滞的基础方。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本方为治胸中血瘀证的代表方,以胸痛,痛有定处,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脉涩或弦紧为辨证要点。
2.现代应用本方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胸部挫伤、肋软骨炎、脑震荡后遗症等属血瘀气滞者。
3.使用注意方中活血祛瘀药较多,故孕妇慎用。
附
1.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 赤芍川芎各一钱(各3g) 桃仁研泥 红花各三钱(各9g) 老葱切碎3根(3g) 鲜姜切片,三钱(9g) 红枣去核,七个(5枚) 麝香绢包,五厘(0.15g)黄酒半斤(250g)前七味煎一盅,去滓,将麝香人酒内再煎二沸,临卧服。功效:活血通窍。主治:瘀阻头面证。头痛昏晕,或耳聋年久,或头发脱落,面色青紫,或酒渣鼻,或白癜风,以及妇女干血痨,小儿疳积而见肌肉消瘦,腹大青筋,潮热,舌暗,或有瘀斑、瘀点。
2.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 五灵脂炒,二钱(6g) 当归三钱(9g)川芎三钱(9g)桃仁研泥.三钱(9g) 丹皮 赤芍 乌药各二钱(6g) 延胡索一钱(3g) 甘草三钱(6g) 香附一钱半(4.5g) 红花三钱(9g) 枳壳一钱半(4.5g) 水煎服。功效: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主治:瘀阻膈下,形成积块;或小儿痞块;或肚腹疼痛,痛处不移,或卧则腹坠,似有物者。
3.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小茴香炒,七粒(1.5g)干姜炒,二分(3g)延胡索一钱(3g) 没药一钱(3g) 川芎一钱(3g) 官桂一钱(3g) 当归三钱(9g) 蒲黄三钱(9g)
赤芍二钱(6g)五灵脂炒,二钱(6g)水煎服。功效:活血祛瘀,温经止痛。主治:少腹瘀血积块,疼痛或不痛,或痛而无积块,或少腹胀满;或经期腰酸、少腹作胀,或月经一月见三五次,连接不断,断而又来,其色或紫或黑,或有瘀块,或崩漏兼少腹疼痛,或瘀血阻滞,久不受孕等证。
4.身痛逐瘀汤(《医林改错》)秦艽一钱(3g)川芎二钱(6g)桃仁三钱(9g)红花三钱(9g) 甘草二钱(6g) 羌活一钱(3g) 没药二钱(6g) 当归三钱(9g) 五灵脂炒,二钱(6g)香附一钱(3g)牛膝三钱(9g)地龙去土,二钱(6g)水煎服。功效:活血行气,祛瘀通络,通痹止痛。主治:瘀血闭阻经络所致的肩痛、臂痛、腰痛、腿痛、或周身疼痛,经久不愈。
功用鉴别
《医林改错》创制的五个逐瘀汤均能活血祛瘀止痛,用治血瘀证。均以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为基础药,但五方所治各不相同。血府逐瘀汤则配伍行气开胸的枳壳、桔梗、柴胡,以及引血下行的牛膝等,故宣通胸胁气滞,引血下行之力较好,主治胸中血瘀证;通窍活血汤则配伍通阳开窍的麝香、老葱、生姜等,故辛香通窍作用较好,主治头面血瘀证;膈下逐瘀汤则配伍疏肝理气止痛药香附、延胡索、乌药、枳壳,故行气止痛作用较好,主治膈下血瘀证;少腹逐瘀汤则配伍温里祛寒之小茴香、官桂、干姜等,故温经止痛作用较好,主治少腹血瘀证;身痛逐瘀汤则配伍通络宣痹止痛之秦艽、羌活、地龙等,故宣痹止痛作用较好,主治瘀血闭阻经络证。
方歌
血府桃红四物汤,柴枳梗牛甘草襄,活血化瘀兼行气,血瘀胸中第一方。
知识拓展
血府逐瘀汤为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诸活血化瘀方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首古方。是由桃红四物汤、四逆散加牛膝、桔梗而成。主治胸中血府血瘀证。其主治证恰符合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之胸中血瘀证的病理变化。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方能改善血液流变性和微循环,舒张血管,增加缺血器官的血流量,明显减轻心肌缺血的程度,缩小心肌缺血范围和梗死面积,缓解心绞痛。
结语:有关血府逐瘀汤的功效与作用的问题,今天就讲到这里,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血府逐瘀汤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了。血府逐瘀汤能帮助我们治疗胸中血瘀证。很多人都会有这种症状,那就使用胸中血瘀证吧。
膈下逐瘀汤用法
生活中常见的药物较多,每种药物在使用方法上不一样,而且使用数量也是不同,因此对药物选择之前,需要对它的各方面进行了解,这样在使用的时候,也都是可以知道该如何进行,膈下逐瘀汤是很常见的,这类药物在对自身疾病治疗上效果非常不错,那膈下逐瘀汤用法如何呢?
膈下逐瘀汤用法:
【来源】《医林改错》卷上。
【组成】灵脂6克(炒) 当归9克 川芎6克 桃仁9克(研泥) 丹皮6克 赤芍6克 乌药6克 玄胡索3克 甘草9克 香附4.5克 红花9克 枳壳4.5克
【用法】水煎服。病轻者少服,病重者多服,病去药止。
【功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各家论述 《医林改错注释》:方中当归、川芎、赤芍养血活血,与逐瘀药同用,可使瘀血祛而不伤阴血;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桃仁、红花、灵脂破血逐瘀,以消积块;配香附、乌药、枳壳、元胡行气止痛;尤其川芎不仅养血活血,更能行血中之气,增强逐瘀之力;甘草调和诸药。全方以逐瘀活血和行气药物居多,使气帅血行,更好发挥其活血逐瘀,破症消结之力。
【方歌】膈下逐瘀桃牡丹,赤芍乌药玄胡甘,归芎灵脂红花壳,香附开郁血亦安。
在对膈下逐瘀汤用法认识后,使用膈下逐瘀汤的时候,都是要根据自身使用方式进行,而且要注意的是,在对膈下逐瘀汤使用过程中,如果身体感觉到不适,要停止使用,避免给自身身体带来影响,这点都是要注意的。
身痛逐瘀汤的中药方剂
身上容易出现淤血的朋友要注意了,小编下面介绍的中药方剂可以帮助你们恢复。就是身痛逐瘀汤方剂,它有活血化瘀的祛风除湿的效果,另外还可以止痛,大家身体出现这样的症状可以试试。下面就介绍身痛逐瘀汤的处方!
【方剂名称】
身痛逐瘀汤(《医林改错》卷下)。
【组成配方】
秦艽3克,川芎6克,桃仁9克,红花9克,甘草6克,羌活3克,没药6克,当归9克, 灵脂6克(炒),香附3克,牛膝9克地龙6克(去土)。
【功能主治】
活血祛瘀,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瘀血挟风湿,经络痹阻,肩痛、臂痛、腰腿痛,或周身疼痛,经久不愈者。
【使用方法】
水煎服。
【方剂歌诀】
身痛逐瘀膝地龙,香附羌秦草归芎,黄芪苍柏量加减,要紧五灵没桃红。
【方剂加减】
若微热,加苍术、黄柏;若虚弱,量加黄芪一二两。
【方剂摘录】
《医林改错》卷下。
【各家论述】
方中秦艽、羌活祛风除湿,桃仁、红花、当归、川芎活血祛瘀,没药、灵脂、香附行气血,止疼痛,牛膝、地龙疏通经络以利关节,甘草调和诸药。
舒筋活血汤
【组成配方】
羌活、防风、荆芥、独活、当归、续断、青皮、牛膝、五加皮、杜仲、红花、枳壳。
【功能主治】
治筋络、筋膜、筋腱损伤,作为伤筋中期及脱臼复位后调理之剂。
【用法用量】
河水煎服。
【方剂摘录】
《伤科补要》卷三。
结语:身体磕磕碰碰总是会遇到的情况,多吃这味药能够帮助我们活血化瘀,也是在加快身体的恢复。另外,小编上述也介绍了,这个方子最重要的作用是止痛,肩痛、臂痛、腰腿痛都可以有治疗效果,大家在生活中出现这些症状都可以拿些方子吃一吃!
膈下逐瘀汤的功效与作用
大家在生活中听说过膈下逐瘀汤吗,它对一些常见的疾病有很好的疗效。为了让我们更好的知道膈下逐瘀汤应该怎么吃,建议大家在食用时了解一下。
【处方】灵脂6克(炒)当归9克 川芎6克 桃仁9克(研泥)丹皮6克 赤芍6克 乌药6克 玄胡索3克 甘草9克 香附4.5克 红花9克 枳壳4.5克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行气止痛。治膈下瘀阻气滞,形成痞块,痛处不移,卧则腹坠;肾泻久泻。现用于慢性活动性肝炎、血卟啉病、糖尿病、宫外孕、不孕症等属血瘀气滞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病轻者少服,病重者多服,病去药止。
【摘录】《医林改错》卷上
上面就是本文为大家介绍的膈下逐瘀汤的一些知识,作为一种中医方剂,既然它的养生功效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个养生功效是在一定的合理的身体范围内,一旦超过了这个身体养生范围内,就会给身体造成一定的负担,所以大家要懂得适时适量。
葆膈散中药方剂
每个人都会上火的,不管吃什么东西,都是会有火气的,只是多少问题,有的人上火就多喝白开水,这是不错的选择,小编给大家带来一个中药叫葆膈散中药方剂,是可以治疗上火的。葆膈散的功能是什么?葆膈散的用法有哪些?
处方
连翘1钱2分,黄芩1钱2分,山栀1钱2分,薄荷1钱2分,大黄3钱,甘草5分,芒消2钱。
功能主治
一切郁火。
用法用量
加生姜3片,煎服。
如咽喉痛,加桔梗、荆芥;酒毒,加黄连、干葛、淡竹叶;咳而呕,加半夏;衄血,加当归、赤芍、生地;小便淋沥,加滑石、茯苓;风眩,加防风、川芎、石膏;斑疹,加干葛、荆芥、赤芍、防风、天花粉;咳嗽,加桑皮、杏仁、桔梗、款冬花;谵语发狂,加黄连;目生翳障,流泪,加菊花、木贼、生地。
摘录
《玉案》卷三。
上火
上火为民间俗语,又称热气,可以从中医理论解释,属于中医热证范畴。中医认为人体阴阳失衡,内火旺盛,即会上火。因此所谓的火是形容身体内某些热性的症状,而上火也就是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证候,具体症状如眼睛红肿、口角糜烂、尿黄、牙痛、咽喉痛等。上火在干燥气候及连绵湿热天气时更易发生。一般认为火可以分为实火和虚火两大类,临床常见的上火类型有心火和肝火。解决方法是去火,即中医的清热泻火法,可服用滋阴、清热、解毒消肿药物,也可用中医针灸、拔罐、推拿、按摩等疗法。平时要注意劳逸结合,少吃辛辣煎炸等热性食品。
病因
上火从中医理论看,认为是人体阴阳平衡失调的结果。感受外邪,或人体机能活动亢进,就会出现阳盛阴衰的热证证候。一般认为实火(实热)多由于火热之邪内侵或嗜食辛辣所致,而精神过度刺激、脏腑功能活动失调亦可引起实火内盛。虚火(虚热)多因内伤劳损所致,如久病精气耗损、劳伤过度,可导致脏腑失调、阴血虚损而生内热,内热进而化虚火。上火(热证)的病因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①外感火热之邪;②寒邪入里化热;③七情过激,郁而化热;④饮食不节,积久化热;⑤房室劳伤,劫夺阴津。
临床表现
上火(热证)的临床表现有轻有重,常见的重症如中暑,多在处于温度过高、缺水、闷热的环境下时间过长所致,可出现发热,甚至昏迷,是一种典型的外感火热证。而通常所说的上火一般比较轻,多属于中医热证的轻症,如不伴有全身热性症状的眼睛红肿、口角糜烂、尿黄、牙痛、咽喉痛等。这种情况内生的火热情况比外感火热多。如工作生活压力大、经常熬夜、吃辛辣食物等,易从内生火。实火临床表现:面红目赤、口唇干裂、口苦燥渴、口舌糜烂、咽喉肿痛、牙龈出血、鼻衄出血、耳鸣耳聋、疖疮乍起、身热烦躁、尿少便秘、尿血便血、舌红苔黄、脉数。虚火临床表现:多因内伤劳损所致,可进一步分为阴虚火旺和气虚火旺(气虚内热)两型。阴虚火旺多表现为潮热盗汗、形体消瘦、口燥咽干、五心烦热、躁动不安、舌红无苔、脉细数。气虚火旺常见症状有全身低热、午前为甚、畏寒怕风、喜热怕冷、身倦无力、气短懒言、自汗不已、尿清便溏、脉大无力、舌淡苔薄。
临床常见的上火类型
1.心火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实火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
2.肺火主要表现为干咳少痰、痰中带血、咽疼音哑、潮热盗汗等。
3.胃火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饮食量少、便秘、腹胀、舌红、少苔;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舌苔黄腻。
4.肝火常称一些情绪容易激动的人为肝火大。其实,一般俗称肝火大的体质还有下列症状:口干舌燥、口苦、口臭、头痛、头晕、眼干、睡眠不稳定、身体闷热、舌苔增厚等。
5.肾火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发脱齿摇、睡眠不安、五心烦热、形体消瘦、腰腿酸痛等。
结语:有关葆膈散的功效与作用问题,今天就讲到这里,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葆膈散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葆膈散主要治疗一切郁火,如果上火就请大家选择葆膈散,对身体是有好处的。
增损启膈散的中药方剂
增损启膈散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药方剂,这种中药方剂能够有效地帮助身体化血散瘀,那么,今天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增损启膈散的中药方剂以及增损启膈散的处方、功能主治以及其他的功效,希望对大家保健身体有所帮助,通过对增损启膈散的了解,保健好身体,接下来一起来看看吧。
增损启膈散
【处方】
川贝母9克,郁金9克,当归9克,沙参9克,蜣螂虫9克,急性子9克,昆布9克,丹参12克,海藻12克,红花6克。
【功能主治】
化痰软坚,活血散瘀。主痰瘀互结。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
《古今名方》。
增损肾沥汤
【别名】
肾沥汤(《外台秘要》卷十一)。
【处方】
羊肾1具、远志、人参、泽泻、干地黄、桂心、当归、茯苓、龙骨、黄芩、甘草、芎藭各6克,生姜18克,五味子3克,大枣20枚,麦门冬6克。
【制法】
上十六味,哎咀。
【功能主治】
治肾气不足,消渴,小便多,腰痛。
【用法用量】
以水1.5升,煮羊肾,取I.2升,下药,取300毫升,分三次服。
【摘录】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
结语:通过以上的这篇文章的相关介绍,相信每一个读者朋友们对于增损启膈散的中药方剂应该都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以及一定的了解了吧!增损启膈散是一款难得中药方剂,对于身体保健是非常有帮助的,以上介绍的中药方剂是比较有效的,如果想要彻底治疗还请咨询专业医生,以此来保护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