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细菌性肝脓肿中药方剂
中药养生方剂。
“拿体力精力与黄金钻石比较,黄金和钻石是无用的废物。”社会在发展,养生也逐渐成为很多人的关注焦点,我们不仅要知道养生,更要懂得养生。日常生活中关于中医养生我们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以下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收集整理的“多发性细菌性肝脓肿中药方剂”,仅供您在养生参考。
中医处方
【辨证】肝经湿热,郁而化火,热毒炽盛。
【治法】疏肝泻火,化湿解毒。
【方名】肝痈疡。
【组成】生地15克,丹皮10克,黄芩10克,赤芍10克,柴胡6克,泽泻10克,青蒿10克,连翘10克,川楝子10克,姜半夏6克,车前子20克,双花15克,生栀子10克,败酱草12克,草河车10克,广角粉3克(冲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杨景海方
细菌性肝脓肿
细菌性肝脓肿是指化脓性细菌侵入肝脏,造成局部肝组织炎症,坏死液化、脓液积聚而形成的脓肿。脓肿常为多发性,单发性者并非少见;右肝多于左肝;双侧受累者亦常有所见。脓肿大小不一。部分可迁延成慢性肝脓肿。细菌性肝脓肿以农村地区为多见,与不卫生的生活习惯有关。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桿菌、副大肠桿菌、厌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一般为多种细菌混合感染。细菌侵入肝脏途径有:(1)胆道系统:这是最主要途径,常因结石或胆道蛔虫造成化脓性胆管炎,脓性胆汁沿胆管上行感染导致肝脓肿。(2)血行感染:全身任何部位感染致细菌随血循环进入肝脏。(3)淋巴系统:邻近脏器感染,细菌经淋巴回流入肝。当然细菌入肝能否引起肝脓肿,不但取决于细菌数量、毒力,还要取决于人体抵抗力和肝脏局部情况。随着诊疗水平提高,目前对该病的治疗效果非常令人满意。
临床表现
1.起病急,常有寒战、高热、恶心、呕吐、纳差、乏力,严重时可出现黄疸。
2.肝区疼痛或伴有右肩牵涉痛。
3.右季肋部饱满,肋间皮肤呈凹陷性水肿,右上腹肌紧张,肝大,肝区叩痛和压痛。
诊断依据
1.发热、肝区疼痛,肝大,肝区叩痛及压痛。
2.白细胞升高,核左移。
3.X线示右膈肌抬高,活动受限。
4.B超检查显示肝内单个或多个液性暗区。
治疗原则
1.全身支持疗法: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纠正低蛋白血症,少量输血。
2.联合应用敏感抗生素。
3.手术疗法。
用药原则
1.一般肝脓肿选用A、B框限药物一种或几种联合静滴。
2.感染严重者,选用C项中一种强的抗生素静滴。
相关阅读
细菌性肝脓肿
生活中常见的疾病种类很多,而且每天疾病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也是不同的,所以在发现自身有疾病的时候,也是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使得疾病得到改善,让疾病不会在继续发展,那对细菌性肝脓肿疾病,是很多人不太了解的疾病,这样的疾病对人体危害比较大,而且这样疾病发现后,也是要及时的进行治疗。
那细菌性肝脓肿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呢,它是一个生活当中不太常见的疾病,但是对这样疾病治疗上,也是有着独特的治疗方法,所以发现后不能拖延治疗时间。
细菌性肝脓肿:
(一)细菌性肝脓肿分类及感染途径
1.按脓肿数,可分为孤立性、多发性二种。
2.按感染途径分
(1)经胆道性:为细菌性肝脓肿的重要感染途径,胆道蛔虫症、胆石症、壶腹部狭窄、胰头癌等各种原因,都可使胆总管阻塞,细菌逆行入肝内形成脓肿。
(2)经门脉性:凡与门静脉系有关或邻近器官的细菌感染,都可播及肝脏。在抗生素未问世前,由化脓性阑尾炎所致较多,其它如肠道感染、胰腺炎等亦可引起肝脓肿。
(3)经肝动脉性:败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上呼吸道感染、疗痈、肾周围脓肿,细菌经肝动脉人肝发生脓肿。
(4)邻近脏器感染直接波及:胆囊穿孔、膈下脓肿、胰腺脓肿、右肾脓肿、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脓胸、肺脓肿均可直接蔓延至肝。
(5)继发于肝外伤、肝肿瘤:如穿透性外伤后,细菌污染肝脏后所致肝脓肿。肿瘤则以肝门部肿瘤后继发感染多见。
(二)病因与病理
细菌性肝脓肿之病原菌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在我国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副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厌氧菌则以微需氧链球菌及脆弱杆菌为多。细菌侵入肝脏后,即引起炎症反应,进而形成小脓肿。小脓肿可逐渐扩大,互相融合成较大的脓肿。起源于胆管病变者,开始亦为小脓肿,后融合成较大的脓肿,与分布于肝内胆管之病变相一致,常呈节段性。脓肿多与胆管相通,且以左侧多见。感染来自门静脉系统者右叶比左叶多见。
蛔虫性肝脓肿:蛔虫寄生于小肠上中部,因具有游离钻孔习性,往往经胆道而窜入肝脏,引起胆道蛔虫症或并发严重蛔虫性肝脓肿。进入肝内的虫体、虫卵机械性损伤,上行性细菌感染,蛔虫排出物中含有脂肪酶、抗凝素、溶血素等毒性物质,引起局部肝细胞溶解、坏死,形成脓肿,多发生于肝右叶,可能与右肝管较短有关,亦可发生于左叶或两叶。
细菌性肝脓肿发病与机体抵抗力、原发的疾病有关,以下情况多见:①全身性原因如糖尿病,应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恶性肿瘤,全身衰竭;②胆道狭窄,胆道系统良性与恶性病灶手术后;③肝动脉结扎或栓塞术,不规则肝切除术后;④门脉菌血症,阑尾炎,胃大部切除及结肠切除术等;⑤转移性肝癌。
通过以上介绍,对细菌性肝脓肿也是有着很好的认识,因此对它治疗的时候,也是需要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而且对治疗的过中,患者如果有不适的时候,都是需要及时的进行检查,使得患者身体各方面,也不会受到损害。
急性细菌性痢疾中药方剂
急性细菌性痢疾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它的病因有很多种,但是多数的时候我们是搞不清楚的。一般这种症状我们都回采用西医的治疗方法,但是其实中医方剂在治疗这类疾病方面很不错。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医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有哪些方剂吧?
疾病病因
病前一周内的不洁饮食史、接触史,当地本病流行情况。
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传染源是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和带菌者,痢疾杆菌随粪便排出体外,经消化道(粪-口途径)传播。
痢疾杆菌在蔬菜、水果、米饭、面食上可生存数天、甚至10余天,并可在葡萄、草莓、黄瓜、西红柿、凉粉、肉冻等食品上繁殖,所以食用生冷食物污染可导致食物型或水型爆发流行。
苍蝇生活于粪便污物之间,蝇体常携带痢疾杆菌等病菌,因此急性细菌性痢疾也可通过苍蝇污染食物而传播。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1~2天。
普通型(典型)
起病急,发烧39℃以上,继之出现腹痛、腹泻,大便开始时急性细菌性痢疾为稀便或水样便,以后大便次数增多,但便量逐渐减少,并且转变为粘液便或脓血便,一般每日10~20次,严重者可达20~30次,大便时里急后重感(大便时有下坠感、排便不尽感)明显,经过治疗,症状可望5~7天得到控制,整个病程约1~2周。
急性细菌性痢疾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辨 证〗湿热郁蒸,湿从热化,灼伤肠道。
〖治 法〗清热燥湿,导滞凉血,收敛止泻。
〖方 名〗乌龙煎剂。
〖组 成〗乌梅30克,龙胆草15克,山楂20克,地榆12克。
〖用 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 处〗曾庆佩方。
结语:通过以上文章介绍我们是不是对急性细菌性痢疾的相关治疗偏方有了一定的了解,急性细菌性痢疾的治疗有很多的方法,我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治疗。但是中药方剂我们一定要找专业人士确定好了是可用的哦,不能随便的乱用。
治疗肝脓肿的中药方剂
肝脓肿是一种常见疾病,肝脓肿的病因也有很多种,它的症状表现很是明显,有的时候我们不及时的治疗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治疗肝脓肿的中药方剂有哪些?又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呢?
肝脓肿病因
阿米巴肝脓肿的发病与阿米巴结肠炎有密切关系,且脓肿大多数为单发;细菌性肝脓肿的细菌侵入途径除败血症外,可由腹腔内感染直接蔓延所引起,亦可因脐部感染经脐血管,门静脉而入肝脏,胆道蛔虫亦可为引起细菌性肝脓肿的诱因。
常见的细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此外,在开放性肝损伤时,细菌可随致伤异物或从创口直接侵入引起肝脓肿;细菌也可来自破裂的小胆管。有一些原因不明的肝脓肿,称隐源性肝脓肿,可能与肝内已存在的隐匿病变有关。这种隐匿病变在机体抵抗力减弱时,病原菌在肝内繁殖,发生肝脓肿。有人指出隐源性肝脓肿中25%伴有糖尿病。
临床表现
1.症状
不规则的脓毒性发热,尤以细菌性肝脓肿更显著。肝区持续性疼痛,随深呼吸及体位移动而剧增。由于脓肿所在部位不同可以产生相应的呼吸系统、腹部症状。常有腹泻病史。
2.体征
肝脏多有肿大,多数在肋间隙相当于脓肿处有局限性水肿及明显压痛。部分病人可出现黄疸。如有脓肿穿破至胸腔即出现脓胸,肺脓肿或穿破至腹腔发生腹膜炎。
治疗肝脓肿中药方剂
中医处方(一)
辨证
里虚热盛,正虚邪实。
治法
益气养血,清热解毒。
方名
清热化脓汤。
组成
太子参15克,黄芪15克,熟地12克,白芍12克,狗脊12克,公英15克,黄芩10克,皂刺6克,茯苓12克,双花20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
赵永昌方。
结语:通过以上文章介绍我们是不是对中医治疗肝脓肿的相关知识介绍有了一定的了解,中医治疗肝脓肿的方剂很多,我们也要根据自身的症状选择合适的方法。以上介绍的方法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相信会帮到大家。
治疗牙槽脓肿中药方剂
牙槽脓肿是很常见的一种现象,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自身的原因造成的,但是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中医认为牙槽脓肿分多钟原因。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治疗牙槽脓肿的中药方剂有哪些?
病因
牙髓病中根管内长期存在的感染及病源刺激物长期作用于根尖周组织而导致的炎症状态。
临床表现
根尖周炎早期只有不舒服、麻木、渗出发胀感,此时再不治疗很快会发展到化脓期,即牙槽脓肿。有些牙槽脓肿由慢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引起。形成牙槽脓肿时会有剧烈的持续的疼痛。患者感觉伏起松动即使不经意的轻触也会产生剧痛。常因疼痛加剧影响进食睡眠,还可伴有发热全身无力等症状。严重的可在相应的颌面部出现感染,表现为软组织肿胀,压痛,面部变形。脓液会由根尖向周围组织如唇,颊,舌侧黏膜等处排出,脓液排出后疼痛减轻。
患病牙齿牙髓无活力,垂直叩痛明显,根尖部唇颊沟变浅,伴有面部肿胀,可伴发热。多可追问出患牙有牙髓病史、反复肿胀史,或牙髓治疗史。
检查
1.查体
(1)患牙可查及深龋洞或充填体,以及其他牙体硬组织疾患。
(2)牙冠变色,失去光泽,牙髓活力检测无反应。
(3)患牙对叩诊有反应。
(4)脓肿部位靠近根尖部,中心位于龈颊沟附近,脓肿范围较弥散。
2.实验室检查
(1)白血病计数增多。
(2)X线牙片表现,牙槽脓肿的牙根尖牙槽骨呈稀疏或吸收阴影改变。
中医方剂一
辨证
胃经实火。
治法
清胃泻火。
方名
石皮汤。
组成
生石膏30克,生地15克,丹皮9克,知母9克,黄芩9克,银花9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
《广西中医药》。
结语:通过上文的了解,我们认识了牙槽脓肿的相关知识,若不及时治疗,往往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还会造成一些并发症,若患有牙槽脓肿这类症状的朋友一定要及时治疗,防止病情的进一步的加重。
治疗阑尾周围脓肿中药方剂
阑尾周围脓肿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它的病因有很多种,但是多数的时候我们是搞不清楚的。一般这种症状我们都回采用西医的治疗方法,但是其实中医方剂在治疗这类疾病方面很不错。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医治疗阑尾周围脓肿有哪些方剂吧?
治疗阑尾周围脓肿中药方剂
中医处方(一)
辨证
热毒蕴结肠中,肉腐血败。
治法
清热解毒,排脓消肿,软坚通便。
方名
复方红藤合剂。
组成
红藤30克,三颗针30克,丹皮12克,银花3克,芒硝12克,大黄15克,桃仁15克,薏仁12克,甘草3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4次。
出处
余胜吾方。
中医处方(二)
辨证
湿浊蕴于下焦化热,湿热毒邪蕴结肠腑,气滞血瘀。
治法
清热利湿,行气活血。
方名
肠痈汤。
组成
败酱草15克,金银花15克,冬瓜子10克,蒲公英15克,粉丹皮10克,生苡仁15克,京赤药10克,枳壳10克,桃仁6克,连翘10克,大黄6克(后下),甘草。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
杨景海方。
结语:通过以上文章介绍我们是不是对中医方剂治疗阑尾周围脓肿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辩证施治,最好是发现症状及时的治疗。以上的中药方剂希望能帮助到有这类症状的患者。
细菌性阴炎的中药方子有哪些?
女性们经常会出现阴道炎,相信绝大部分成年女性都有过患阴道炎的经历,阴道炎具有不同的种类,这其中细菌性阴道炎是最为常见的,很显然,这种阴道炎是由于细菌感染造成的,患者的白带会增多,而且颜色会出现变化,并且应不会出现瘙痒,这时候可以使用下列这些中药帮助治疗。
细菌性阴炎中药方子:
1、白果鸡蛋
白果鸡蛋治疗白带增多、色黄将白果去皮和心,鸡蛋的一头打一个洞,将白果塞入,并用湿纸糊好洞口,鸡蛋煮熟后即可使用,主要用于治疗因过于疲劳引起的白带增多、色黄等症状。
2、车前草炖猪肚
首先清洗干净车前草、猪肚,猪肚切成小块,加水、食盐,炖30分钟,饮汤吃肚,长期服用可治疗因各种感染引起的白带量多、色黄、有异味等。
3、白萝卜加醋
提前将白萝卜榨成汁备用,每天晚上先用醋酸清洗阴部,之后用白萝卜汁擦洗,也可深入擦洗,此种方法可有效治疗外阴瘙痒、白带过多等症状。
4、青萝卜泥
将青萝卜清洗干净,并捣碎成泥糊状。用消过毒的纱布包大约两勺萝卜泥,并做成卷装,一头用线绳拴住。用高锰酸钾液先清洗干净阴道,将纱布卷塞入阴道,来回抽拉。或者秋冬之际放入阴道1小时左右去除,此种方法可有效治疗滴虫性阴道炎。
5、猪肝马鞭草
准备60克猪肝,30克马鞭草,将其切成小块,并拌匀,用盖碗盖好放入锅内蒸30分钟。此法可有效治疗外阴瘙痒、白带过多等,具有清热、解毒、祛湿的功效。
6、大蒜汁
将大蒜去皮捣碎,加入开水熬成汤,每天用大蒜汁清洗外阴2~3次,对治疗外阴瘙痒和滴虫性阴道炎效果极好。
温馨提示,大家应该注意这6种常用的偏方,白果鸡蛋,车前草炖猪肚,白萝卜加醋,这些都对于治疗期间阴道炎有很好的功效,平时大家不妨采取一下,而且,也要注意其中的使用方法,有效地治疗外阴瘙痒,滴虫性阴道炎,希望女性平时也要注意自己的卫生情况。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中药方剂
这个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一定要及时治疗的病症,这种病症对小儿的身体造成的伤害是非常大的。那么,这个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要怎么治疗呢?治疗的中药方剂又有什么?接下来赶紧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也是小儿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患病的小儿见到皮肤和粘膜出血,血液检查可见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和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发病年龄多为2~5岁,大部分预后比较好,其死亡率约为1%,主要病死原因为颅内出血。
主要症状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急性和慢性的区别,2~6岁的小儿多为急性,起病急骤,出血严重,出血前不久或出血同时往往患上呼吸道感染,多见散在性针尖大小的皮内或皮下出血点,或大片瘀斑,常以四肢多见,有的小儿以大量鼻衄或齿龈出血为主,胃肠道大量出血比较少见。慢性型是指病程大于2个月,多见于2~12岁的小儿,起病隐匿,出血症状比较轻,皮肤或粘膜呈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出血。间歇期可全无症状或仅有轻微鼻衄,病程呈发作与缓解交替出现。
按中医辨证,如果起病前有感冒史,起病较急,皮肤出现瘀点瘀斑,色泽鲜红,或伴鼻衄、齿衄、呕血、便血、尿血,可有烦闹、口渴、便秘、尿赤,是血热妄行证。发病缓慢,病程迁延,紫癜反复出现,瘀斑、瘀点颜色淡红,常有鼻衄、齿衄、便血、尿血,面色苍黄,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头晕心慌,爪甲淡白,则是气不摄血证。全身散在瘀点、瘀斑,下肢为甚,时发时止,鼻衄、齿衄,血色暗红,低热盗汗,手足心热,口燥咽干,心烦少寐,大便干燥,是阴虚内热证。紫癜色泽紫暗,或有瘀斑、血肿,腹有痞块,可伴有腹痛、腰痛,痛处固定,舌质紫暗,或有瘀斑,是瘀血阻络证。
1.简易方药
(1)水牛角片30~50g,煎汤代茶饮,每日1剂。用于血热妄行证。
(2)山栀末少许塞两侧鼻孔。用于血热妄行证见鼻出血者。
(3)羊蹄根9~15g,水煎服,每日3次。用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4)花生衣5g,红枣20g,水煎服。用于气不摄血证。
(5)鲜马尾松针30~60g,鲜茅根、藕节各15~30g,仙鹤草15g,水煎服。用于各型出血。
(6)生地黄、羊蹄根各10~15g,牡丹皮、赤芍药各6~10g,水牛角15~30g,秋石、蒲黄炭、牛膝各10g,炙甘草3~6g,水煎服。用于血热妄行证。
(7)牡丹皮12g,鳖甲25~50g,生地黄15~30g,水煎服。用于阴虚内热证。
(8)鹿衔草、还阳参各100g,紫丹参50g,共为细末。取鲜猪肝(或鲜猪肉)50g,剁细,与药拌匀后,加一匙白蜜及水半碗,蒸熟后食用。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用于气不摄血证及瘀血阻络证。
(9)大黄2份,生地黄、黄芪、何首乌、三七、甘草各1份,阿胶1.5份,制马钱子0.5份,共为细末,装胶囊,每粒重0.5g。5岁以下每次2~3粒,5~10岁3~5粒,10岁以上5~7粒,均每日2次口服。用于阴虚内热证。
2.中成药
(1)乌鸡白凤丸,每次半丸,每日2次。用于气不摄血及阴虚内热证。
(2)宁血糖浆,每次5~10ml,每日3次。用于气不摄血证。
(3)血康口服液,每次5~10ml,每日3次。用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结语:通过以上的这篇文章的相关介绍之后,详细广大的读者朋友们对于这个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的中药方剂一定是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以及独到的了解了吧!这个中药方剂虽然效果不错,但还是请到医院就收正规的治疗哦!
多发性遗传性骨软骨瘤
【概述】
多发性遗传性骨软骨瘤有三个特征:①具有遗传性②骨缩短或畸形③恶变成周围型软骨肉瘤的发生率高。
【临床表现】
与单发骨软骨瘤之比为1∶10。由于具有多发性的特征,其症状出现的时间比单发骨软骨瘤早,一般在10岁以前。症状轻的病例(尤其在女性)可潜伏终生。明显好发于男性,男女之比为2∶1。
按近2/3的病例表现出其具有遗传性。如父母中的一个患有多发性遗传性骨软骨瘤,其后代中约一半将遗传有此病,在男性后代中多见。在患此病的家族中,如果一个男性成员是正常的,那么他不会遗传此病给后代;相反,在同一家族中,即使正常的女性也可将此病遗传给后代。换句话说,在男性,患病和遗传能力同时表现;在女性,疾病可潜伏或不明显,但却可传递给后代。
一般为弥漫、对称性发病,所有软骨化骨的骨都可成为骨软骨瘤的发生部位,生长骨的干骺端,骨软端瘤多发且较大,尤其是邻近膝、肩、髋、腕和踝的部位,但发生于肘部则罕见且较轻。多发性遗传性骨软骨瘤在躯干骨也较常见,发生于第二或骨突的骨化中心附近,在肩胛骨,主要为近脊柱缘、下角、肩峰、关节盂和喙突;在骨盆,主要为髂嵴;在脊柱,主要位于棘突和横突;在肋骨,较常见于骨软骨连接处或后端。除了具有第二化骨核的跟骨外,多发性遗传性骨软骨瘤不发生于腕骨及跗骨,因为这些骨的发生与骨骺相同。
可见到并摸到相当对称的多发性骨赘生物,在较严重的病例中,其表现具有特征性,单凭物诊即可作出诊断。在更严重的病例中,可出现肢体短缩,有时,非常显著而弥散,以致于类似软骨发育不全,然而,多发性遗传性骨软骨瘤没有软骨发育不全特征,软骨生长功能是正常的。实际上,肢体短缩并非由于软骨生长异常所致,而是由于软骨的增生潜能被外部分支(骨软骨瘤)消耗,没用于骨的延长上所致。由于这种外部分散在骨干的周径及组成上肢、小腿的双骨上分布不均匀,故肢体短缩常合并畸形,例如可有膝、踝、肘、腕的外翻或内翻,最典型的畸形发生在前臂和胸部。因于发生在腕部的骨软骨瘤比肘部多,尽骨3/4的骨延长发生在其远端,桡骨4/5的骨延长发生在其近端,所以总是尺骨短于桡骨的畸形,即桡骨凸向外侧和背侧,手尺偏,偶有桡骨头脱位。
【预后】
与单发性骨软骨瘤一样,多发性遗传性骨软骨瘤在身体生长结束时也停止生长,如个别病例骨软骨瘤在成人期明显生长,通常是肉瘤变的征象,其发率约25%左右。多发性遗传性骨软骨瘤的肉瘤变一般发生于15岁以后。
多发性硬化的偏方
多发性硬化是指人体的各部分反应迟缓的症状,这种疾病的症状一般不太明显,所以一般患者不会给予重视,治疗这种疾病的方法一般都需要患者长期服用药物,但是这样一来就会对患者的身体产生不良的影响,所以现在患者一般都采用食疗的方式来治疗多发性硬化,治疗这种病的偏方如下:
(1)黑芝麻茯苓粥:黑芝麻10克,茯苓15克,生姜3片,大米100克。将姜切成片,茯苓捣碎
,浸泡半小时后煎取药汁,共煎两次。将两次汤汁混合后,再同大米和芝麻煮为稀粥。作早
晚餐服用,伴腹水者疗效好。
(2)百合粥:百合60克,大米100克,生姜3片。将百合洗净切碎,同大米煮粥,可作早、晚
餐服用,腹水时可用。
(3)荷叶药仁鸭子汤:荷叶50克,鲜鸭肉500克,药仁100克。将鲜鸭肉洗净切碎成块,同药
仁荷叶放在一起,加水煮至肉烂,不放盐和其他调味品,每日2次,每次250毫升左右,连服
10~14天,有利尿、消肿之效,补血行水。
(4)香薷粥:香薷10克,粳米50~100克。先将香薷洗净,用水煎汁,去渣,然后加入粳米煮
粥。每日2次,作早、晚餐用。
治疗多发性硬化的偏方使用方法一般都比较简单,治疗效果十分明显,在使用的过程中患者应该注意积极地锻炼自己的反应能力,以便更好地辅助偏方达到治疗的效果,除此之外,患者应该严格遵守偏方的处方,以便达到更快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