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ys630.com - 中医冬季食疗养生法】

冬季寒冷易感冒,感冒过后的声音容易沙哑,怎么才能够很多地恢复呢?下面,小编教你几招饮食疗法。

1.中药泡茶,还你亮嗓

A、罗汉果1枚+胖大海2枚+麦冬10克,沸水浸泡3~5分钟后可服,适用于用嗓较多、熬夜或伴有大便秘结者。

B、金银花15克+菊花15+桔梗10克,沸水浸泡3~5分钟后可服,适用于感冒后声嘶或伴有咽喉肿痛者。

C、诃子10克+薄荷5克+蝉蜕3克,煮沸后,倒入杯中焖约10分钟即可饮用,适用于外邪所致的声音嘶哑或伴有咽痒咳嗽者。D。乌梅3枚打碎+桔梗6克+生甘草6克,煮沸后,倒入杯中焖约10分钟即可饮用,适用于声音嘶哑日久不愈者。

2.吃掉声嘶,何乐不为

A、醋熏鸡蛋: 取生鸡蛋一枚打入碗中,用少量开水沏开,再加食醋2两,搅匀后放置2~3小时即可食用,每晚睡前服,有滋阴养血、化淤消肿的功效,适用于血虚、阴虚体质的声嘶人群。

B、银耳拌沙芹:银耳10克、北沙参10克,煮熟取汁,加芹菜30克洗净,切丝,烫过加醋拌吃,每次一小盘,每日2次,有养阴清热、润肺利咽等功效,适用于阴虚肺燥引起的声嘶伴有咽干、喉痛者。

C、淮山白果萝卜汁:淮山20克、白果20克,同锅煮熟后,生捣入白萝卜汁,调匀后服用,早晚各一次,有健脾益气、化痰开音的功效,适用于气虚失音不语、说话无力者。D。瓜皮绿豆百合汤:西瓜皮50克,加百合20克,绿豆50克,同锅中煮熟后,用冰糖适量调味食之,每日1次。连服数日,有清热降火,解毒利咽的功效,适用于急性咽喉炎或声嘶伴有咽痛者。

3.对付声嘶,水果 给力

A、青果橄榄,含食,每次2~3粒,每日2~3次,功效:清肺利咽、生津解毒,能治喉肿痛,嗓音疲劳。

B、杨桃,别名五敛子,直接食用,每次0.5~1颗,功效:生津止咳下气,能利咽开音,保护声带。

C、甘蔗萝卜汁:用榨汁机榨出新鲜的甘蔗汁、萝卜汁各半杯,可适当加蜂蜜调味,每次一杯,能润燥清肺,利咽喉,适合平素用声较多者饮用。D。雪梨川贝饮:雪梨1个去核,填入川贝母末3~5克,加蜂蜜30克煎服,一天食用二次,能清肺化痰利咽,适用于声嘶伴有口干苦、黄黏痰者。

专家点评:妇女四肢不温、下腹冷痛、面部长斑或宫寒不孕,均与体内寒邪内蕴、经络阻滞有关,而六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可通过按摩四肢外侧及头面的阳经而达到温经去寒的作用。此动作宜在清晨睡醒后做,因清晨为阳气初生之时,擦阳经有助温阳之效。要注意的是,经期不宜按摩六阳经,自觉有燥热者也不宜做。

精选阅读

冬季养胃足疗保健法 增强胃部的保健功能


养胃方法有哪些?胃病足疗保健法是通过按穴位反射区,达到刺激胃部血液循环,增强胃部的保健功能。按摩胃部的足疗反射区的穴位有太阳神经丛、胃、十二指肠、胰脏、肝胆、肾上腺(消炎)、胸部淋巴腺、上身淋巴腺、泌尿系统。胃病治疗保健法加强按摩部位有:肾上腺、十二指肠、胰脏、肝胆。下面就来来看看如何通过足疗养胃。

1.胰脏:在双脚脚底内侧胃的下方,触摸时有微凸颗粒的感觉。请注意左脚按摩方向是由外往内,右脚按摩方向是由内往外。

2.十二指肠:位于双脚脚底内侧胰脏下方与膀胱反射区上方,用手触摸时会有凹陷的感觉。请注意左脚按摩方向是由内往外,右脚按摩方向是由外往内。

3.肝胆:位右脚脚底一半上方与三四趾脚掌关节下方是肝反射区。另用手触摸时有一长条凹陷的沟是胆的反射区。按摩方向是由下往下方向按摩。

4.胸部淋巴腺:是淋巴腺总开关,位于双脚脚背大拇趾与食趾之间凹陷处。按摩方向是由外侧往脚后跟方向推。淋巴腺中的淋巴液在人体中负责血管与血管连系,也能在肠内吸脂肪和运送脂肪的工作,淋巴球更能吞噬细菌,增强抵抗力。

5.上身淋巴腺:位脚背双脚内侧,踝关节上方,用手触摸时有一凹陷的感觉。按摩时要从外侧往内侧方向推。

6.太阳神经丛:位于双脚脚底二三趾脚掌骨关节下方,肾脏上方,用手触摸时有一凹陷的感觉。按摩方向是由下往上下扣按摩。

7.胃:在双脚大脚趾下方第一骨头下方的凹陷处。请注意左脚按摩方向是由外往内,右脚按摩方向是由内往外。

8.肾上腺:在太阳神丛下方的最深处,肾脏上方,用手触摸时有一小洞向下陷的感觉,肾上腺是脚底最深凹处,是一个比较难找的反射区。按摩时是找到凹陷的地方时,一压一放的方式按摩。

老人冬季保健偏方 这几招效果很不错


冬天来了,很多的老年人都会伴有不同的并发症,这也就会导致很多不同的并发症。所以,老年人在冬季一定要注意保养保健。所以,在这里,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能够在冬季保健的偏方,那冬季保健应注意什么?冬季保健的偏方有哪些?

早搓手

早晨,可采取搓手心、揉按手指等方式,通过刺激手心的劳宫穴,让心脏兴奋,并增强呼吸系统的功能,起到保健作用。

午晒背

中午晒后背,可起到补充人体阳气的作用。还可以在晒太阳时,摘了帽子,让阳光从头顶的百会穴进入人体。

晚泡脚

泡脚时,水里的热量可以通过脚底进入人体全身,使体内肾经、肝经都得到养护。脚底的涌泉穴是肾经的首穴,晚上在得到热水的刺激后,能够很好地消除一天的疲劳,补充肾气。

茶疗历来被人们所重视

1.萝卜茶

白萝卜100克,茶叶5克,食盐适量。先将白萝卜洗净切片煮烂,加少许食盐,再将茶叶用开水泡5分钟后倒入萝卜汁内服用,每日2次,不拘时限。白萝卜清热化痰,茶清肺热。久服有理气开胃,止咳化痰之功。

2.银耳茶

银耳20克,茶叶5克,冰糖20克。先将银耳洗净加水与冰糖炖熟,再将茶叶泡5分钟,取汁兑入银耳汤中,拌匀服用。有滋养润肺,止咳化痰之功。

3.橘红茶

取橘红3~6克,先用开水冲泡,再放锅内隔水蒸20分钟后服用。每日1剂,随时食用,有润肺消炎,理气止咳之功。适用于咳嗽多痰,黏痰多者效果较好。

4.姜苏茶

生姜、苏叶各3克。先将生姜切丝,苏叶洗净,用开水冲泡10分钟代茶饮用。每日2剂,上下午各服1剂。具有疏风散寒、理气和胃之功效。适用于胃肠性感冒。

结语:通过以上几种偏方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老年人在冬季保健的方法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了吧!相信大家如果是作为子女的一定会为家里的老年人做好保健工作的,老年人自己也要做好保健保养工作哦!

夏季教你几招保健防病


夏季教你几招保健防病

芒种节气里,气温升高降水多,空气湿度增加后,体内汗液无法通畅地发散出来。湿热之下,人难免感到四肢困倦、萎靡不振。在日常生活中,教你几招保健防病的方法。

1.多补水 要午休

我国有些地方有谚语说:“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牵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这形象地表现了人们在这个时节的懒散。

医生提醒,首先要使自己的精神保持轻松、愉快的状态。夏日昼长夜短,午休可助恢复疲劳,有利于健康。芒种时气候开始炎热,是消耗体力较多的季节,要注意补充水分,多喝水。

2.药浴

药浴芒种过后,午时天热,人易汗出,衣衫要勤洗勤换。为避免中暑,芒种后要常洗澡,“阳热”易于发泄。

医生提醒,但须注意的一点,在出汗时不要立即洗澡,中国有句老话“汗出不见湿”,若“汗出见湿,乃生痤疮”。

洗浴以药浴最能达到健身防病之目的。药浴的方法多种多样,作为保健养生则以浸浴为主。芒种时节以五枝汤(桂枝、槐枝、桃枝、柳枝、麻枝)沐浴最佳,即先将等量药物用纱布包好,加十倍于药物的清水,浸泡20分钟,然后煎煮30分钟,再将药液倒入浴水内,即可浸浴。

3.饮食宜清淡

饮食调养方面,唐朝的孙思邈提倡人们“常宜轻清甜淡之物,大小麦曲,粳米为佳”,又说:“善养生者常须少食肉,多食饭。”

医生提醒,在强调饮食清补的同时,告诫人们食勿过咸、过甜。在夏季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汗易外泄,耗气伤津之时,宜多吃能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饮食。老年人因机体功能减退,热天消化液分泌减少,心脑血管不同程度地硬化,饮食宜清补为主,辅以清暑解热,护胃益脾和具有降压、降脂功能的食品。

4.冬病可夏治

消化不好的市民不妨在芒种试试“节气灸”。一般来说,季节交替阴阳变化的时候,老年人、久病者、体弱多病者病情容易加重或诱发新病。

表示,二十四节气都可以抓住机会来治病和调养的。夏天人们的毛孔都开放,这个时候开展冬病夏治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比如我们大家都熟悉的贴“伏天膏”。

“节气灸”疗法就是选择在节气当天根据疾病性质及自身体质的阴阳寒热倾向,在相应的主要穴位分别进行艾灸,以达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保健作用,而芒种就是灸治消化性疾病的最佳时机。

节气灸根据二十四节气,选择各节气对人体脏腑功能有影响的穴位进行艾灸,利用艾绒燃烧产生的药热之气,对穴位进行熏灼、温熨,以激发经络之气,温通气血,调整阴阳,帮助机体顺应自然界的变化,最大限度地调动机体的潜能,以应变环境、抵抗疾病,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因节气不同,节气灸对应治疗和预防的疾病也不同。其适应症分别有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哮喘、慢支,消化系统疾病如消化不良、慢性结肠炎等。
.

脚后跟疼痛难以走路,5个保健法还你健康的足部!


有些老人或者年轻人,在走路时,你会发现足后跟很疼,疼到不想走路了,那么这类人群该怎么办呢?足后跟保养方法是什么呢?

足跟痛常表现为一侧或两侧疼痛、不红不肿,休息后缓解,或运动后加重,症状易反复发作。

足跟痛的原因

(1)脚跟痛是因为脚跟长期承受重物负担

以致造成脚跟部位的疼痛。脚跟痛之所以会造成许多人的困扰,主要原因是疼痛的部位是在我们每天日常生活活动一定要使用到的部位-脚底。因此,这个疾病也好发在每天需长时间站著或走路、跑跳等不同工作或职业的人,例如老师、美发理容业、工厂作业员、军人、田径及球类邉订T、外科医师等。

脚后跟疼痛难以走路,5个保健法还你健康的足部!

(2)腰椎型脚后跟疼痛

许多人脚后跟疼痛是由于年龄的增长,腰骶部的马尾神经受到第4、第5根腰椎退行病变变形后(即骨质增生)引起了压迫R20;窜痛,从而导致下肢不适的。初期表现就是整个后脚跟底板疼,严重的还会伴有半个臀部凉、无知觉,大腿外侧麻、小腿麻等症状。

(3)外伤型脚后跟疼痛

在走路时,足跟踩着硬物或足跟部着地过猛等,都可导致足跟部的组织损伤,引起疼痛,这也是常见的脚后跟疼痛原因。

(4)骨刺型脚后跟疼痛

当跟骨骨刺(骨质增生)形成时,反复挤压和刺激可造成局部炎症反应,诱发足跟痛。跟骨骨刺并不是引起足跟疼痛的常见原因。

(5)慢病型脚后跟疼痛

由多种慢型疾病也可能引起足跟痛,多发生于中年以后的男士肥胖者,一侧或两侧同时发病,常见的病因有:足跟脂肪垫炎或萎缩、跖筋膜炎、跟骨滑囊炎、跟骨高压、骨滑膜炎、跟腱滑膜炎、跟骨脂肪垫变性等症。

如何缓解足后跟痛?

1、自我按摩

第一步:用拇指或拇指指间关节按揉足跟部2-3分钟,重点在足跟压痛点。

第二步:按揉昆仑、申脉、仆参、金门、太溪、照海、大钟、然谷穴各1分钟。

第三步:用手掌掌面擦足跟部使之温热。

第四步:微握拳,以拳眼叩击足跟部,力量以能耐受为度,约30次。

2、空蹬车、勤踮脚

经常做脚底蹬踏动作,增强跖腱膜张力,加强抗劳损的功能,减轻局部炎症。尽量避免长期站立,行走,可以经常踮脚。踮脚有利于通畅足少阴肾经,肾经气血通则脚后跟可得到滋养,疼痛也就缓解了。

3、穿舒服的鞋

脚后跟疼痛难以走路,5个保健法还你健康的足部!

建议多穿软底鞋、小坡跟鞋,鞋跟高度在2~3厘米高为最佳,这样使全身重心前移,减少足跟部受压。

4、勤踩毛巾

膝盖伸直,然后拿一条毛巾置于脚掌前端,二手分别握住毛巾二侧,向内用力拉至筋膜有感觉到被拉扯为止;每次拉扯后停留10秒钟再放松,重复10次。

注意事项

一、尽量避免穿着软的薄底布鞋;

二、在足跟部应用厚的软垫保护,也可以应用中空的跟痛垫来空置骨刺部位,以减轻局部摩擦、损伤;

三、经常做脚底蹬踏动作,增强跖腱膜的张力,加强其抗劳损的能力,减轻局部炎症;

四、温水泡脚,有条件时辅以理疗,可以减轻局部炎症,缓解疼痛;

五、当有持续性疼痛时,应该口服一些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治疗;

六、如果疼痛剧烈,严重影响行走时,局部封闭治疗是疗效最快的治疗方法。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饮食养生频道的《冬季几招食疗保健法 有效还你洪亮的嗓音》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中医冬季食疗养生法”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