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ys630.com - 夏季经络养生常按穴位】
渐渐地,时节已经到了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节气,各位女性朋友都迎来了深冬季节。这个季节天气寒冷,气候干燥,对女性养生保健来说,是一个非常不友好的季节。本身女性的体质就较弱,抵抗力降低,很容易被疾病侵袭。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冬季女性如何通过穴位按摩来达到预防疾病的效果吧。
按摩穴位可预防疾病
中医上指出,穴位遍布人体全身各处,每个穴位都有不同的效果。冬季女性防病,并不用大费周章的买各种保养品,小编教你如何通过穴位来增强体质。
一、聚阳防寒:阳池穴
针对疾病:惧冷证。
适宜人群:各年龄段女性。
操作方法:两手交替用中指以轻柔力量慢慢按压另一手的阳池穴。长期坚持。
俗话“十个女人九个冷”,意思就是说大部分女性都有怕冷的特点,尤其是中国女性,因为体质比较弱,所以就特别怕冷,好多女性都有难以言说的痛经,归根到底,还是我们身体内的供热系统出了问题。这个系统的闸门坏了,热能就不能散发,身体当然就冷了,身体自然也承受不了。
想要改善怕冷体质,只需要按摩阳池穴,这个穴位的作用是调节全身的血液循环。通过按摩刺激的手法,打通这个穴位,加速血液流通,自然能暖和身体。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手脚发冷时,用两个手背互相摩擦,这就刺激到了阳池穴,没多久身体就会暖起来。
那么阳池穴为什么就可以治疗惧冷证呢?先看看它的名字,“阳池”,阳光的池子,可不就能囤聚太阳的热量。刺激这个穴位可以恢复三焦经的功能,将热能传达到全身,简直就是你身体内一个看不见的小火炉子,冷的时候打开它的闸门,火苗一会儿就窜上来,全身马上就觉得暖和了。
别看这个穴位不起眼,但是作用可不小。阳池穴是三焦经上的主要穴位,三焦经专司上焦、中焦、下焦这三组人身上的发热系统,其中上焦支配心脏和肺的呼吸功能,中焦支配消化器官,下焦支配泌尿器官。
大家应该都有这样的体会吧?做完运动或者吃完饭以后,我们的身体马上就变得很暖和,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由于上焦和中焦发挥了功能。
排完尿后为什么会情不自禁打起轻微的哆嗦呢?这是下焦放出热量的缘故。
阳池穴在哪里呢?很好找,它位于人体的手腕部位,即腕背横纹上,往前对着中指、无名指的指缝,基本上是腕背正中间的地方,在这里找到一个痛点就是阳池穴的所在。
刺激阳池穴的时候,动作要慢慢地,时间要长些,手法要轻柔。具体的做法是这样的:两手齐用,先以一只手的中指按压另一手的阳池穴,再换过来用另一只手的中指按压这只手上的阳池穴。
这种姿势可以自然地使力量由中指传到阳池穴内,操作起来非常简便。
按摩了阳池穴以后,可以再顺便按摩涌泉穴,它是肾经里的重要穴位,也是人身体内的一个要穴,这个涌泉穴可不简单,俗称人体内的长寿大穴,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强筋壮骨。
平时揉一揉,敲打敲打,别看就几个小小的穴位,却能为你的身体添加能量,为你的身体升温呢!
二、滋阴润燥:液门穴
针对疾病:干燥症,防燥邪。
适宜人群:各年龄段女性。
操作方法:每晚睡前按揉液门穴3~5分钟,长期坚持。
一般来说比较容易发生在冬季时,明显的症状就是口干舌燥、双目干涩、甚至嘴唇起皮、皮肤干裂、肌肉消瘦,或心烦不能入睡,虽然也没少补充水分,却往往无济于事。
干燥症,西医认为是由内分泌失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不过中医里认为,燥是无形之邪,但凡身体阴虚、气虚的人,很容易产生虚热。
热易伤津,气候干燥的时候,本来就阴虚的人,内外燥热互为结合,对体内的津液消耗较重,就会导致体内水火平衡失调、更没有过多的津液来滋润皮肤、“灌溉”我们的身体,于是就会出现皮肤干燥和口干、眼干的症状了。
干燥症不是什么大毛病,但是如果不及时治疗,也会加重病情,也就是说阴虚内热的干燥现象会更加严重,出现头昏目涩、口苦咽干、皮肤干燥、脸色晦暗、腰膝酸软的症状,女性经量少、闭经都和这个有一定的关系。
所以,感觉身体干燥难受的时候,千万不要以为多喝点水就可以解决了。
干燥症是这么让人烦恼的病,我们可不可以找一个穴位解决它呢?我告诉你,还真有,并且这个穴位是干燥症的“大敌”,它一现身,所有的“燥热”就得乖乖退下,这就是液门穴。
液门穴在什么位置?其实还是在手上,它位于无名指和小指的指缝间,顶着无名指的骨头,因此揉的时候比较痛。
咱们听听它的名字,液门穴,是不是听起来就“水分十足”啊?液门,不就是液体之门嘛,揉按它也就相当于打开了液体之门,液体就会随着“门口”流出,灌溉到我们身体的各个部位,眼睛干涩啊、嘴巴干啊,当然也就统统不会有了。
如果您每天晚上临睡觉前按揉手上的液门穴3~5分钟,马上就会觉得嘴里面和眼睛里有液体出来,当然也就没有干涩的感觉了,不用几天的工夫,眼干、口干的症状就会大有好转,身体状况也会较以前大不一样。
干燥症的一个食疗方银耳粳米粥
银耳1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把两者放在一起煮粥吃,银耳可以润肺生津、滋阴养胃、益气安神,配合粳米的清热润肺功能,对干燥症有很好的疗效。
人吃五谷杂粮,身体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状况出现,重要的是我们要懂得保养,就像按摩穴位,对于我们来说简直就是性价比最高的药啊。
不耗时、不费力、最简便,还不伤财,最重要的是可以让你轻轻松松得健康。尽管起初找穴位的时候不是那么准确,不过了解的多了,自己多弄几次了,自然就会熟悉了,就像庖丁解牛一样,到最后就是游刃有余。
其实方法并不重要,我主要是想让大家明白穴位疗法的原理,原理懂了,自然就游刃有余了。佛说:“一切法皆是佛法”,而我想:“一切法皆是健康法。”
三、防治风寒:风府配风池
针对疾病:防风邪、寒邪。
适宜人群:各年龄段女性。
操作方法:用食指和中指分别按住风府穴和风池穴,用力按揉100次,至有酸胀微热感即可。每天重复2~3回,长期坚持。
寒冷的冬季里,人们总会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以抵御冬寒。但尽管如此,冬季仍是感冒的高发季节。特别是一些年老体衰的老年人,更是如此。这些天来,门诊的患者很大一部分都是因此而来。其中,天气寒冷自然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保暖工作做得不够。
“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头顶之上,唯风可到”,风邪可谓是无处不在,无孔不入。而后脑又是最薄弱的地方,风邪很容易从此处侵入人体的内部,轻则伤风感冒,严重时会导致中风瘫痪。
所以,我们平时一定要注意对头部的保暖。这除了要求我们出门要戴上帽子和围巾外,另外还要多按摩风府穴和风池穴。
风府穴可谓是人体最薄弱的受邪之地了。顺着脖子的正中线往上摸,可以摸到一个“坑”,风府就躲在这个坑里面。这个地方平常一定要保护好。
因为风府穴位于督脉,我们前面说过,督脉总督全身的阳气。如果风邪从这里进入人体,就会使阳气受损,从而出现头痛、恶寒(即怕冷、畏寒之症)等症状。
这个穴位,我们除了要做好保暖工作,防止其直接受风寒侵袭外,平常还要多按摩,以刺激体内的阳气,这样对防治因风寒而引起的头痛、头重有很好的功效。
《针灸大成》有过这样的记载:“昔魏帝患伤风项急,华佗治此穴(风府)得效。”
说完风府,我们再来说风池穴。对于这个穴位,你肯定不会陌生吧?它与风府穴相平,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方,两条大筋外缘的凹陷处。
风池位于胆经上,此处也不可受风,否则人就会出现口苦、目眩等不适症状。而按摩此穴,有疏散风邪的作用,从而预防感冒。那么如果已经感冒了怎么办呢?
按摩此穴也是有效果的,因为这个穴位还有通窍的功效。若无感冒先兆,按压此穴时酸胀感并不明显。如果酸胀感较明显,说明你离感冒不远了,此时应得勤加按摩。
晨起按这3穴,通经络防病
合谷穴
该穴位处在虎口,第一二掌骨之间,该穴位主管头面五官疾病。该疾病可以预防缓解牙龈疼痛、眼睛疲劳、喉咙疼痛、耳鸣、面部神经麻痹、打嗝、头痛,目赤肿痛,鼻出血等。
内关穴
该穴位处掌内侧横纹上2寸,两筋之间。上了年纪的女性朋友,最怕的是心脑血管疾病,该穴位主管心胸疾病,可以预防缓解如胸闷、心慌、心绞痛等心脑血管疾病。
足三里
该穴在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1寸,穴位主管胃肠疾病,是全身的保健穴。
穴位保健有讲究
一、神阙穴
神阙穴即肚脐,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是人体生命最隐秘最关键的要害穴窍,是人体的长寿大穴。经常对神阙穴进行保健,可使人体真气充盈、精神饱满、体力充沛、肌肉强壮、面色红润、耳聪目明、轻身延年。并对腹痛肠鸣、水肿膨胀、泄痢脱肛、中风脱症等有独特的疗效。
二、关元穴
关元穴为丹田,位于腹部,身体前正中线,脐中下3寸。也就是从人体肚脐中间下三寸(四指并拢,从脐中起,以中指横纹为标准,横向的距离),腹部的正中线上。按摩、艾灸关元普遍适用于泌尿生殖系统、内分泌代谢疾病的治疗。健康人每晚睡前用手指按揉关元穴,对身体极有好处。
三、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该处即是。它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功能。另外,足三里在健脑、改善心功能、调节内分泌方面,也都有效果。平时按揉或艾灸此穴,对保健大有裨益。
结语:按摩穴位是一种风险度小,收益高的保健手法,因此受到了很多女性的欢迎。穴位遍布我们的全身上下,只要学会了解每个穴位的不同作用,通过按摩刺激的手法,我们可以很简单的达到保健的效果,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各位女性朋友。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饮食养生频道的《冬季防病强身 女人常按这三大神奇灵穴》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夏季经络养生常按穴位”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