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 导航 > 白鲜皮的作用与功效

白鲜皮的功效与作用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大笑养心,抑郁“伤”心。注重养生,先要养心。早保健,晚死亡;晚保健,早死亡。古往今来,人们都普通注意养生!如果不需要我们的生活成悲剧,就必须注意养生。养生达人是如何进行中医养生的呢?请您阅读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白鲜皮的功效与作用》,仅供您在养生参考。

相信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什么是白鲜皮。其实白鲜皮是一种芸香科类的草本植物白鲜的根和皮。白鲜的产地主要在辽宁,河北扥地方。一般在春秋两个季节,开始挖取它的根部,洗净,剥出根皮之后,干燥制作而成,而白鲜皮的功效与作用也是非常好的,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等作作用。


白鲜皮味道较苦,性味寒凉,因此能够很好地清热利湿,治疗便秘,咳嗽,浓痰等症状,还有抗癌等作用。可见白鲜皮对于我们人体来说是相当有益处的。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白鲜皮的功效与作用。

白鲜皮的功效与作用

白鲜皮,别名:白藓皮、八股牛、山牡丹、羊鲜草。为芸香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鲜和狭叶白鲜的根皮。主产于辽宁、河北、四川、江苏等地。春、秋二季采挖根部,除去泥沙及粗皮,剥取根皮,切片,干燥。生用。具有清热燥湿,祛风解毒之功效。《药性论》:“治一切热毒风,恶风,风疮、疥癣赤烂,眉发脱脆,皮肌急,壮热恶寒;主解热黄、酒黄、急黄、谷黄、劳黄等。”现代研究,该品挥发油在体外有抗癌作用。但脾胃虚寒者慎用。

功效主治

1.清肺止咳,火热之邪,上灼于肺,伤津劫液,阻遏气道,使肺之肃降无权。其症可见:咳嗽气粗,痰黄而稠,鼻咽干燥,面唇红赤,烦渴便秘。白鲜皮苦、寒,入肺经,可清在肺之热邪,金气清肃,咳嗽自消。

2.清热利湿,白鲜皮昧苦、性寒,苦能燥湿,寒能清热,故可用于因湿热而致各种病症。

3.祛风燥湿。

4.清热解毒,白鲜皮苦、寒,具清热解毒之功效。

5.清热定惊,白鲜皮苦寒,其清热、泻火力强,故用于因热则生风之候。

6.鉴别应用:白鲜皮与苦参均能清热燥湿,同可用治湿热疮毒,风疹疥癣,以及黄疸尿赤等症。然苦参功胜,兼可利小便,且可杀虫止痒,还可用治麻风,并可代黄连治痢。而白鲜皮则为“诸黄风痹之要药。”故两者疗病各有特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克,外用:煎水洗。

配伍应用

1.配白蔹,清热解毒,祛湿止痒,敛疮生肌。主治湿热疮疡,痈疮肿毒,皮肤瘙痒,烧烫伤等。白鲜皮苦寒,鲜毒清热之力强,并能止痒;白蔹苦辛,能消肿敛疮,并具生肌之效,两药合用解毒敛疮,生肌止痒作用增强。WwW.yS630.cOm

2.配苦参,清热解毒,利水除湿。主治湿热蕴结,小便不利,灼热涩痛等症。白鲜皮,苦参均味苦,性寒,均具清热、解毒、燥湿之功。但苦参有显著的利尿作用,故两药合用解毒清热、利水除湿作用大增。

3.配茵陈蒿,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主治湿执黄疸。白鲜皮、茵陈均苦寒泻热,均具利湿退黄之功效。两药相须为用,其利湿退黄作用倍增。

4.配防风,疏风、清热、止咳。主治风热咳嗽。自鲜皮寒能清热,防风辛可发散解表、祛风。两药合用,可发散解毒,清肺热,而止咳。

看完了上面关于白鲜皮的功效与作用,相信大家对于白鲜皮已经有非常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了。虽然说白鲜皮对于上火等症状,疗效甚佳。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服用的,尤其对于脾胃虚寒的人来说,就不宜服用了,大家要注意了。

ys630.COm精选阅读

白鲜皮汤的功效与作用


环境的恶劣变化让我们的身体来不及调整,所以导致了越来越多的 疾病的产生。要想能够成功抵御疾病的侵袭,我们就应该在平时调理身体,让身体做好准备。中药方剂在此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白鲜皮汤这种方剂。

【处方】白鲜皮1两半,麦门冬(去心,焙)1两半,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白芷1两半,桑根白皮(切)2两,石膏(碎)2两,细辛(去苗叶)1两半,杏仁(去皮尖双仁,炒,研)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肺受风,面色枯白,颊时赤,皮肤干燥,鼻塞干痛,此为虚风。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3盏,煮大豆3合,取汁1盏,去豆下药,煎取7分,去滓,早,晚食后、临卧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六

【处方】白鲜皮15g,粉丹皮9g,怀山药9g,薏仁米15g,木通9g,大豆黄卷9g,龙胆草9g。

【功能主治】女阴溃疡。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

【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处方】白鲜皮、茵陈蒿各等分。

【功能主治】痫黄如金,好眠吐涎。

【用法用量】水2钟,煎服,日2次。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六

【处方】白鲜皮2两,玄参2两,葛根(锉)2两,白前2两,大黄(锉碎,微炒)2两,知母(焙)1两半,鳖甲(醋浸,炙,去裙襕)1两半,秦艽(去苗土)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肺风虚热气胀,鼻中生疮,喘息促急,时复寒热。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入童便少许,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如人行4-5里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六

【处方】白鲜皮1两,款冬花1两,柴胡(去苗)1两,车前子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黄芩(去黑心)1两,甘草(炙)半两,百合2两,菊花1两半,蔓荆实(炒)各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目肤翳遮睛,及瞳人上有物如蝇翅状,令人视物不明。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食后温服,临卧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一

【处方】白鲜皮1分半,麻黄(去根节)半两,白茯苓(去黑皮)3分,防风(去叉)1分半,独活(去芦头)1分半,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研)1分半,当归(锉,焙)1分半,芍药1分半,桂(去粗皮)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风邪入脏,狂言妄语,精神错乱,腰疼骨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空腹温服,日3次。服讫,取微汗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四

【处方】白鲜皮1分,人参1分,芍药3分,芎藭3分,知母1两,款冬花2两,百合1两,前胡(去芦头)1两,茯神(去木)1两半,防风(去叉)3两,黄芩(去黑心)3分。

【功能主治】肝虚中风,目眩,视物不明,筋肉抽掣。

【用法用量】上为粗末。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入竹沥半合,重煎1两沸,放温服,临卧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

【处方】白鲜皮1两,大黄1两,甘草1两,芍药18铢,茯苓18铢,细辛18铢,桂心18铢。

【功能主治】少小客鬾挟实。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2升,煮取9合,分3服。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方中白鲜皮专解风毒,故风痫亦多用之;大黄荡涤肠胃,有推陈致新之功;芍药除坚积腹痛;茯苓治胸胁逆气;细辛治百节拘挛;桂心利关节结气;甘草和脏腑寒热。合诸味主治,则风痫乳癖,无不兼该,何惮魅气之不释乎?

【摘录】《千金》卷五

【处方】白鲜皮1两,菊花1两,石膏(研)1两,荆芥穗1两,桂(去粗皮)1分,甘草(炙)半两,麻黄(去节)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头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四

【处方】白鲜皮半两,人参半两,白芷半两,防风(去叉)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知母(焙)半两,沙参半两,犀角(镑)半两,甘草(炙)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潮热。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加薄荷3片,煎取5分,去滓,分温2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八

【处方】白鲜皮1两,桑根白皮(锉)1两,玄参1两,漏芦(去芦头)1两,升麻1两,犀角屑半两,败酱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痈疽日月久远,脓水不尽,心中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煎至1盏,入芒消半钱匕,滤去滓,空心温服,晚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八

【处方】白鲜皮1两半,女萎1两半,防风(去叉)1两半,细辛(去苗叶)1两半,升麻1两半,苍耳(炒)1两半,桂(去粗皮)1两半,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半,五味子1两半,菖蒲(九节者,去须节,米泔浸,切,焙)1两半,蒺藜子(炒,去角)1两半,黄耆(炙,锉)3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风腰脚不随,四肢(疒帬)痹,口噤不语,手臂脚膝痿弱颤掉。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食前温服,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

【处方】白鲜皮3两,海风藤3两,金银花2两,白茯苓2两,肥皂子肉2两,苦参2两,五加皮1两,汉防己1两,鸭脚花根1两,蝉退1两,猪牙皂角1两5钱,皂角刺1两5钱,苡仁1两5钱,土茯苓4两。

【制法】上分10剂。

【功能主治】杨梅疯癣及鹅掌风。

【用法用量】水3钟,煎1钟服。每日空心食雄猪肉3-4两。

【注意】忌发物。

【摘录】《外科大成》卷四

怎么样,现在了解白鲜皮汤了吗?是不是觉得它很神奇,祖国医学就是这么神秘而强大,我们平时可以多看一些这方面的知识,说不定哪天就能用上了。

白鲜皮散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对大家来说都或多或少的听说过,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能看到它们的身影,这些都是对人体有非常大的益处的,白鲜皮散这种方剂也不例外,那么白鲜皮散有什么样神奇的功效和作用呢,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处方】白鲜皮15克 黄芩15克 秦艽15克(去苗)犀角屑15克 甘草15克(炙微赤,锉)麦门冬15克(去心)大青15克 杏仁15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治热病,狂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5克,以水350毫升,煎至175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十七

【别名】白鲜皮汤

【处方】白鲜皮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麻黄1两(去根节),白芷1两,白术1两,防风2两(去芦头),葛根1两(锉),独活1两,汉防己1两,人参1两(去芦头),茯神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当归1两(锉,微炒),石膏3两,桂心1两,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风痱,四肢缓弱,心神烦闷,不能言。

【用法用量】白鲜皮汤(《圣济总录》卷九)。

【摘录】《圣惠》卷十九

【处方】白鲜皮半两,川升麻半两,川朴消1两,茵陈1两,黄芩半两,栀子仁半两,大青半两,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葛根半两(锉)。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急黄,头目四肢烦热疼痛,小便赤,大便难,心躁不得睡。

【用法用量】每服3钱,新汲水调下。须臾当利1-2行,如人行10里未利,即再服。

【摘录】《圣惠》卷五十五

【处方】白鲜皮半两,防风半两(去芦头),犀角屑半两,黄芩半两,知母半两,沙参半两(去芦头),人参半两(去芦头),甘草1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小儿心肺风热壅滞,胸膈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中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惠》卷八十三

【处方】白鲜皮3分,黄芩3分,川升麻3分,地骨皮3分,钩藤3分,犀角屑3分,麦门冬1两(去心,焙),胡黄连3分,龙齿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百日以来,至3-4岁,发热痫瘛疭,身体如火。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盏,煎至5分,去滓,入牛黄末1字,温服。

【摘录】《圣惠》卷八十五

【处方】白鲜皮1两,犀角屑3分,钩藤1两,子芩3分,龙齿1两,蚱蝉半两(去翅足,微炒)。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惊痫,邪气发即吐涎,迷闷难醒。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加淡竹叶7片,煎至5分,去滓服之。

【摘录】《圣惠》卷八十五

【别名】白鲜皮汤

【处方】白鲜皮1两,防风1两(去芦头),人参1两(去芦头),知母1两,沙参1两,子芩3分(去黑心)。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肺脏风热毒气,攻皮肤瘙痒,或时胸膈不利,时发烦躁。

【用法用量】白鲜皮汤(《普济方》卷二十八)。

【摘录】《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

【处方】白鲜皮2两,黄连1两半(去须),土瓜根1两半,芍药1两半,大青1两半,栀子仁1两半,茵陈蒿1两半,栝楼根1两半,柴胡(去苗)1两半,芒消3两半(研入),贝珠30枚(烧赤,研入),黄芩(去黑心)1两,大黄3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诸黄。皮肉如金色,小便赤黑,口干烦渴。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煎茅根汁调下,空腹顿服。取利;至晚不利再服,服了以少葱豉粥投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

【处方】白鲜皮半两,子芩半两,川升麻半两,玄参半两,白蒺藜半两(微炒,去刺),桔梗半两(去芦头),防风半两(去芦头),前胡半两(去芦头),百合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栀子仁半两,马牙消1两,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茯神半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遍身热毒疮,及皮肤瘙痒,烦躁;热苑四肢,肿实不散,令人气壅。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以薄荷汤调下。

【摘录】《圣惠》卷六十四

【别名】白鲜皮汤

【处方】白鲜皮半两,细辛半两,蚱蝉2枚(微炙),钩藤半两,川大黄3分(锉碎,微炒),蛇蜕皮5寸(炙令黄色),甘草3分(炙微赤,锉),牛黄半分(细研)。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风痫,胸中痰涎。

【用法用量】白鲜皮汤(《圣济总录》卷一七一)。

【摘录】《圣惠》卷八十五

【处方】白鲜皮半两,川升麻半两,黄芩半两,玄参半两,麦门冬1两(去心,焙)犀角屑半两,栀子仁半两,赤芍药半两,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热病,毒气不散,遍身生热毒疮。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八

【处方】白鲜皮1两,栀子仁3分,麦门冬3分(去心,焙),川大黄3分(锉碎,微炒),郁金3分,黄芩3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铅霜1分(细研)。

【制法】上为细散,入铅霜同研令匀。

【功能主治】热病,心神烦躁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熟水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七

【处方】白鲜皮1两,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大青半两,麦门冬1两(去心,焙),黄芩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热病,热毒在心脾,狂乱烦躁。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竹叶3-7片,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七

【处方】白鲜皮1两半,大青3分,羚羊角屑3分,玄参3分,栀子仁3分,子芩3分,川大黄(炙微赤,锉)3分,地骨皮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时气大热,心狂欲走。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五

【处方】白鲜皮1两,犀角屑1两,川升麻1两,大青1两,甘草(炙微赤,锉)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时气大热,闷乱谵语。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服。

【摘录】《圣惠》卷十五

【处方】白鲜皮1两,黄芩1两,柴胡1两,大青1两,麦门冬1两,栀子仁1两,甘草(炙微赤,锉)1两,羚羊角屑半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时气6日,热毒不退,心胸烦躁,大小肠秘涩,不得眠卧。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五

【处方】白鲜皮半两,黄芩半两,秦艽半两(去苗),犀角屑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麦门冬半两(去心),大青半两,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热病,狂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七

【处方】白鲜皮1两,百合1两,石膏1两半,羚羊角屑1分,木通1两(锉),防风1两(去芦头),川升麻1两,龙齿1两半。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伤寒阳痉,壮热不渴,筋脉不能舒展,牙关疼急,不欲见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葱白7寸,豉50粒,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

上文介绍了白鲜皮散的食用方法,我们可以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采纳后好好利用白鲜皮散来为我们的健康护航。

白鲜皮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白鲜皮是中药材的一种,大部分的中医医生以及药商对白鲜皮都不会陌生。我们可能也会经常见到白鲜皮的名字出现在各种中医的药方里,那么白鲜皮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药材呢?白鲜皮的主要功效在于能够清热祛毒,对于湿毒较大的人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今天就介绍一下白鲜皮的功效与作用。

白鲜皮具有清热燥湿,祛风解毒之功效。《药性论》:“治一切热毒风,恶风,风疮、疥癣赤烂,眉发脱脆,皮肌急,壮热恶寒;主解热黄、酒黄、急黄、谷黄、劳黄等。”现代研究,该品挥发油在体外有抗癌作用。但脾胃虚寒者慎用。

1.抗菌作用:体外试验1:4的水浸液对多种致病真菌如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有报告本品的乙醚、乙醇和水提取物对金黄色等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草分枝杆菌均未见效果。1:20煎剂对阴道毛滴虫并无杀灭作用。

2.对心血管系统及血液的影响:本品所含白藓碱于小量时对离体蛙心有兴奋作用,可使心肌张力增加,分钟输出量及博出量均增加。对离体兔耳血管有明显的收缩作用。所含花椒碱有抗心律失常作用,菌芋碱有麻黄碱样作用,能使麻醉猫血压上升,增强猫瞬膜收缩、扩张冠脉,增强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

上面非常详细的为大家介绍了关于白鲜皮的功效与作用都有哪些,希望这些内容能够给更多的人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由此可见,白鲜皮不仅能够清热祛毒,而且还具有抗菌消炎,保护我们心血管的作用。朋友们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购买并配伍服用。

白鲜皮七味汤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作为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所包含的种类包罗万象,随着现在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人们对它也越来越熟悉,今天就向大家介绍介绍白鲜皮七味汤这种方剂。

【处方】白鲜皮3两,干葛5两,黄芩3两,郁金3两,豉5两,栀子10枚,芒消6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黄疸初得,稍觉心中烦热,外状与平常无别,但举体正黄,甚者眼色如柏,涕、涎、小便及汗悉如柏汁,食消多于平常,稍觉瘦悴乏力者。

【用法用量】以水8升,煮取2升半,去滓纳芒消,分3次温服。相去如人行20里久,更服此汤,当得利,利后将息1-2日,则合后黄连丸服之。

【摘录】《外台》卷四引《许仁则方》

通过本文对白鲜皮七味汤的介绍,我们知道白鲜皮七味汤还有很多其他的功效,大家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中药方剂哦!希望介绍的这些白鲜皮七味汤的相关知识可以帮助大家健康养生!

白鲜皮的作用与功效都包含什么?


白鲜皮在目前比较常见,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植物,也属于药材,是白鲜的根皮组成,主要是能够解毒的,对于祛风止痒的效果有着充分的作用,另外就是能够有效的治疗湿疹以及皮炎疾病,主要能够治疗毒气攻击造成的皮肤似的还可以治疗隐藏性的风疹,对于许多慢性的皮肤炎症以及皮肤的疾病都有着充分的作用。

白鲜皮的功效:

白鲜皮为芸香科植物白鲜和狭叶白鲜的根皮,白鲜皮别名北鲜皮、藓皮等,白鲜皮的功效与作用是清热燥湿、祛风止痒、解毒,白鲜皮主治风热湿毒所致的风疹、湿疹、疥癣,脾胃虚寒证忌服白鲜皮。

药名:白鲜皮

功效分类:祛风药;祛湿药;清热解毒药。

科属分类:芸香科。

别名:北鲜皮、藓皮、野花椒根皮、臭根皮、白藓、白膻、白羊鲜、金雀儿椒、地羊膻、八圭牛、野花椒、八股牛。 白鲜皮的功效与作用

白鲜皮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苦;咸;寒。

归经:脾经;胃经;膀胱经。

功效:清热燥湿;祛风止痒;解毒。

主治:风热湿毒所致的风疹;湿疹;疥癣;黄疸;风湿热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敷。

白鲜皮为芸香科植物白鲜和狭叶白鲜的根皮。

白鲜皮的作用:

白鲜皮味苦;咸;性寒,归脾经;肺经;小肠经;胃经;膀胱经,白鲜皮有清热燥湿;祛风止痒;解毒的功效;白鲜皮主治风热湿毒所致的风疹;湿疹;疥癣;黄疸;湿热痹。

1、白鲜皮治肺藏风热,毒气攻皮肤瘙痒,胸膈不利,时发烦躁:白鲜皮、防风(去叉)、人参、知母(焙)、沙参各一两,黄苓(去黑心)三分。上六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水一盏,煎至六分,温服,食后临卧。(《圣济总录》白鲜皮散)

2、白鲜皮治急性肝炎:白鲜皮9g、 茵陈15g、 栀子9g 、大黄9g.水煎服.(《内蒙古中草药》)

3、白鲜皮治痫黄:白鲜皮、茵陈蒿各等分。水二钟煎服,日二服。(《沈氏尊生书》白鲜皮汤)

白鲜皮副作用


白鲜皮许多人们都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东西,其实这就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在医学的用途上面是相当的广泛,但是要注意白鲜皮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去使用,有一些脾胃虚寒的患者们就是没有办法去食用,如果是服用后就会使得自己的脾胃虚寒变得更加的严重,没有办法达到疾病治疗的效果。

其它作用:白鲜碱、茵芋碱及崖椒碱的混合物能降低肾上腺素对豚鼠精囊的作用,茵芋碱能使肌肉麻痹,并可因累及心肌而引起哺乳动物血压进行性下降。茵芋碱能提高横纹肌的张力,加强脊髓反射的兴奋性,葫芦巴碱药理活性弱,其在神经肌肉标本能降低神经的时值,对肌肉的时值则先降低后增加,此外,葫芦巴碱有一定抗癌作用,12.5mg/kg能使p388白血病小鼠生命延长31%。

药(毒)理学:对小鼠的LD50白鲜碱、花椒碱、茵芋碱相近腹腔注射为150-250mg/kg;葫芦巴碱对大鼠皮下注射的LD50为5.0g/kg。

禁忌

脾胃虚寒证忌服。

1、《本草经集注》:"恶螵蛸、桔梗、茯苓、萆薢。"

2、《本草经疏》:"下部虚寒之人,虽有湿证勿用。"

临床

运用动物实验模型观察白鲜皮提取物的抗过敏作用,初步探讨其抗过敏作用机制,以及白鲜皮在湿疹中的运用情况。 方法:

1。用大鼠被动皮肤过敏法建立Ⅰ型变态反应动物模型,观察大鼠背部蓝色反应斑直径;

2。用组胺致豚鼠局部瘙痒法,观察出现豚鼠回头舔擦伤时所给予的磷酸组胺总量;3。用二硝基氯苯致小鼠Ⅳ型变态反应,观察小鼠耳廓肿胀度。

结果:

1。白鲜皮提取物高、中剂量、低剂量能比较显著地抑制大鼠背部皮肤蓝色反应斑的直径,p0.01,表明白鲜皮提取物对Ⅰ型变态反应有抑制作用。

2。白鲜皮提取物高、中剂量组的致痒阈显著高于对照组致痒阈,p0.05,表明白鲜皮提取物具有较显著的局部止痒效果。

白鲜皮的功效与作用 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白鲜皮是作为常用的一种中药。具有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的作用。一般用于湿热疮毒、黄水淋漓、湿疹、疥癣疮癞、风湿热痹、黄疸尿赤。白鲜皮可祛风,燥湿,清热,解毒。在这里小编就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白鲜皮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

北鲜皮,八股牛(东北产地)。

来源:为芸香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鲜去掉木心刮去表皮的干燥根皮。野生。

产地:主产于辽宁、河北、山东等地;黑龙江、吉林、山西、河南、安徽、陕西、甘肃、内蒙古、湖北等省亦产。

性状鉴别:根皮呈卷筒或双卷筒状,长5~15厘米,直径约1~2厘米,厚约2~5毫米。未去表皮的表面呈灰白色,并有多数细小的凸点及少数须根痕。去掉表皮的呈淡黄白色或类白色。内表面较平滑类白色,附有多数微小闪亮的结晶体,质略轻松,易折断。断面类白色,显层纹。气香,有羊膻气,味微苦。

以根筒粗状,均匀无粗皮及木质骨心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白鲜硷、白鲜脑内酯、固甾醇、粗皂甙等。

功效与作用:祛风胜湿、清热解毒。

现已证实其作用主要为

1、解热,多用于皮肤病有关的发热;

2、抗真菌,对多种表皮癣菌有抑制作用。

炮制:切片,生用。

性味:苦寒。

归经:入脾、胃、膀胱、小肠经。

功能:清热燥湿、祛风解毒,杀虫。

主治:湿热疮毒,风疹疥癣,黄疸,湿热痹痛。

临床应用:主要治疗由风热湿毒所致的皮肤病,如湿疹荨麻疹等。

1、治慢性湿疹、荨麻疹,配防风、白蒺藜、乌梢蛇等加强祛风作用,方如双白祛风汤。右可用白鲜皮配地肤子、蛇床子等煎水洗患处。

2、治风湿痹痛,两足屈伸不利,行走不便(风湿性关节炎等),配银花藤、威灵仙等水煎服。

用量:内服3~9g,外用适量。

处方举例

双白祛风汤:白鲜皮9g、白蒺藜12g、乌梢蛇9g、生地12g、防风9g、当归9g、甘草6g,水煎服。

白鲜皮的作用

①《本经》

白鲜皮主头风,黄疸,咳逆,淋沥,女子阴中肿痛,湿痹死肌,不可屈伸、起止、行步。

②《别录》

白鲜皮疗四肢不安,时行腹中太热,饮水、欲走、大呼,小儿惊痫,妇人产后余痛。

③《药性论》

治一切热毒风,恶风,风疮、疥癣赤烂,眉发脱脆,皮肌急,壮热恶寒;主解热黄、酒黄、急黄、谷黄、劳黄等。

④《兵部手集方》

白鲜皮疗肺嗽。

⑤《日华子本草》

白鲜皮通关节,利九窍及血脉,并一切风痹筋骨弱乏,通小肠水气,天行时疾,头痛眼疼。

结语:想必大家对于今天所介绍的白鲜皮都有了一定的了解,特别是白鲜皮的一些功效和作用。这种在中药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树皮类的药物,对于治疗一些人体不适,是非常有效果的。一定要记住白鲜皮的功效和作用哦。

白鲜皮


白鲜皮,中药名。为芸香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鲜和狭叶白鲜的根皮。主产于辽宁、河北、四川、江苏等地。春、秋二季采挖根部,除去泥沙及粗皮,剥取根皮,切片,干燥。生用。具有清热燥湿,祛风解毒之功效。《药性论》:治一切热毒风,恶风,风疮、疥癣赤烂,眉发脱脆,皮肌急,壮热恶寒;主解热黄、酒黄、急黄、谷黄、劳黄等。现代研究,该品挥发油在体外有抗癌作用。但脾胃虚寒者慎用。

植物属性

芸香科植物白鲜为多年生草本,基部木质,高达1m。全株有特异的香味。根肉质,多侧根,外皮黄白至黄褐色。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叶轴有狭翼,无叶柄;小叶9-13,叶片卵形至椭圆形,长3.5-9cm,宽2-4cm,先端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细锯齿,上面深绿色,密布腺点,下面白绿色,腺点较稀。总状花序顶生,长达30cm,花轴及花柄混生白色柔毛及黑色腺毛;花柄长1-2.5cm,基部有线形苞片1枚;萼片5,卵状披针形,长约5mm,宽约2mm,基部愈合;花瓣5,色淡红而有紫红色线条,倒披针形或长圆形,长约25mm,宽5-7mm,某部渐细呈柄状:雄蕊10;子房上位,5室。蒴果,密被腺毛,成熟时5裂,每瓣片先端有一针尖。种子2-3 颗,近球形,直径约3mm,先端短尖,黑色,有光泽。花期4-5月,果期6月。

狭叶白鲜多年生草本,高30-80cm。茎直立,多从基部分枝,被密集的长绒毛,下部光滑有时有短毛,有香味。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叶轴具毛,基部不是翅状;小叶柄极短;小叶7-15,长圆形或长椭圆形,长5-10cm,宽2-3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钝,边缘有细小的锯齿,向下面卷曲,上面光滑,下面沿叶脉有稀疏的白毛。花序总状,着生在茎顶端,密被暗褐色的腺毛和淡褐色毛;苞片线状披针形,密被暗褐色腺毛;萼片5,披针状线形,长7-9mm,先端尖锐,密被腺毛;花冠披针形或长圆形,长2-4.5cm,淡粉红色,有紫褐色毛,先端尖锐或钝,基部渐收缩呈爪状;雄蕊10,分离,花丝全部有毛;子房上位,有稀疏的白毛,花柱光滑。蒴果,密被腺毛及细毛,成熟时5裂,每片先端有一针尖。种子2-3颗,近球形,黑色,有光泽。花期5-7月,果期8-9月。

功能:清热燥湿;祛风止痒;解毒。

主治:风热湿毒所致的风疹;湿疹;疥癣;黄疸;湿热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克;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敷。

生态环境:生于山地灌木丛中及森林下,山坡阳坡。

资源分布:东北、华北、华东及陕西、甘肃、河南、四川、贵州、新疆,以伊犁、阿勒泰地区最多。

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白鲜和狭叶白鲜的根皮。

药理作用

1.抗菌作用:体外试验1:4的水浸液对多种致病真菌如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有报告本品的乙醚、乙醇和水提取物对金黄色等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草分枝杆菌均未见效果。1:20煎剂对阴道毛滴虫并无杀灭作用。

2.对心血管系统及血液的影响:本品所含白藓碱于小量时对离体蛙心有兴奋作用,可使心肌张力增加,分钟输出量及博出量均增加。对离体兔耳血管有明显的收缩作用。所含花椒碱有抗心律失常作用,菌芋碱有麻黄碱样作用,能使麻醉猫血压上升,增强猫瞬膜收缩、扩张冠脉,增强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

3.对子宫及肠平滑肌的影响:白藓碱对家兔和豚鼠子宫平滑肌有强力的收缩作用,茵芋碱也能加强猫或兔的在位子宫收缩,加强肾上腺素对子宫的影响,白藓碱、崖椒碱对大鼠子宫的自发性收缩无影响,但对于催产素所引起的大鼠子宫收缩则可减弱之,而茵芋碱则可增强。茵芋碱能抑制小肠收缩、崖椒碱能抑制氯化钡所致离体兔回肠痉挛,崖椒碱及芋茵碱还能松弛奥狄氏括约肌,有报告指出,白鲜碱、崖椒碱、茵芋碱等的混合物,对大鼠、豚鼠的解痉作用较单个生物碱的作用强。

4.抗癌作用:伊红染色法结果表明本品非极性溶剂提取物及挥发油有体外抗癌活性,从本品乙醚提取物中分离得到岑皮酮,白鲜碱及得自挥发油的一种无色透明液体为其体外抗癌的有效成分,其45%的浓度能杀死艾氏腹水癌、S180及U14细胞,而黄柏酮、柠檬苦素及-谷甾醇无效。

5.Dictamnus albus L.根皮有解热作用,给发热(温刺法)之家兔口服其煎剂,能使体温下降。狗静脉注射另一种白鲜皮D. Albus var.Caucasicus浸膏,能缩短血凝时间。

6.其它作用:白鲜碱、茵芋碱及崖椒碱的混合物能降低肾上腺素对豚鼠精囊的作用,茵芋碱能使肌肉麻痹,并可因累及心肌而引起哺乳动物血压进行性下降。茵芋碱能提高横纹肌的张力,加强脊髓反射的兴奋性,葫芦巴碱药理活性弱,但早年有报告其在神经肌肉标本能降低神经的时值,对肌肉的时值则先降低后增加,此外,葫芦巴碱有一定抗癌作用,12.5mg/kg能使p388白血病小鼠生命延长31%。

7.药(毒)理学:对小鼠的LD50白鲜碱、花椒碱、茵芋碱相近腹腔注射为150-250mg/kg;葫芦巴碱对大鼠皮下注射的LD50为5.0g/kg。

白鲜皮的功效与作用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