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 导航 > 木瓜的作用与功效与作用

漏芦的功效与作用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心静乾坤大,心安理数明,只有理性的清静才能大智大慧,大彻大悟。”社会在发展,养生也逐渐成为很多人的关注焦点,养生关系着每一个的生活质量。中医养生有哪些好的理念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漏芦的功效与作用”,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生活中药物是很常见的,对治疗不同疾病,也都是需要选择不同的药物,这样对疾病改善,才会有很好的帮助作用,那药物的选择,也是需要对药进行了解,漏芦是一个治疗疾病常见的药物,在使用上也是比较简单,那漏芦的功效与作用都有什么呢,也是很多人不太了解的,对它的选择也都是比较迷茫。


那漏芦的功效与作用也是有着很多方面,所以选择它的时候,也是要注意不能随意的进行,它在治疗疾病上,也是有着很多方面,对这点也都是需要注意的。

漏芦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消肿排脓,下乳,通筋脉。治痈疽发背,乳房肿痛。乳汁不通,瘰疬恶疮,湿痹筋脉拘牵,骨节疼痛,热毒血痢,痔疮出血。

①《本经》:"主皮肤热,恶疮疽痔,湿痹,下乳汁。"

②《别录》:"止遗溺,热气疮痒如麻豆,可作浴汤。"

③陶弘景:"疗诸瘘疥。"

④《药性论t》:"治身上热毒风生恶疮,皮肌瘙痒瘾疹。"

⑤《本草拾遗》:"杀虫,洗疮疥用之。"

⑥《日华子本草》:"治小儿壮热,通小肠,(治)泄精,尿血,风赤眼,乳痈,发背,瘰疬,肠风,排脓,补血,治扑损,续筋骨,敷金疮,止血长肉,通经脉。"

⑦《山西中药志》:"清热凉血,治热毒血痢,鼻衄,血痔,温疫等症。"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鲜者1~2两);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宜忌】气虚、疮疡平塌不起及孕妇忌服。

①《日华子本草》:"连翘为使。"

②《本草经疏》:"疮疡阴症,平塌不起发者,非所宜投。妊娠禁用。"

③《得配本草》:"气虚者禁用。"

通过以上介绍,对漏芦的功效与作用也是有着很多认识,那对这样的药物使用,也是要掌握一定方式方法,不能随意的乱用,这样对疾病治疗,都是没有任何帮助,对这点也是需要进行注意的,否则对自身健康的危害也是比较大。

扩展阅读

漏芦散的功效与作用


漏芦散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方剂,但是不经常服用这种药的人对于漏芦散的了解也不多,那么究竟漏芦散是怎样的呢,它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处方】漏芦二两半,瓜蒌十个(急火烧焦存性),蛇蜕十条(炙)。

【炮制】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治乳妇气脉壅塞,乳汁不行,及经络凝滞,乳内胀痛,留蓄邪毒,或作痈肿。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温酒调服,不拘时,良久,吃热羹汤助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漏芦75克 蛇蜕(炙)10条 瓜蒌10个(急火烧令焦,存性)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行气散结,消壅通乳。治妇人肥盛,气脉壅塞,乳汁不行;经络壅滞,乳内胀痛;或留蓄邪毒,将作痈肿。(下乳)

【用法用量】每服6克,温酒调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

【处方】漏芦1两,白蔹1两,黄芩1两,麻黄1两(去根节),知母1两,枳实1两(麸炒微黄),川升麻1两,犀角屑1两,赤芍药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川芒消2两,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毒肿疼痛,心神烦热,大肠秘涩。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中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四

【处方】漏芦1两半,木通1两,蓝叶1两,犀角屑1两,栀子仁1两,玄参1两,川升麻1两,川朴消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热病,毒气攻皮肤,生疮痒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入生地黄汁半合,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八

【处方】漏芦1两,羌活2两,川升麻1两,木通1两(锉),枳壳2两(麸炒微黄,去瓤),赤芍药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川朴消2两,防风2两(去芦头)。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风瘑疮热肿。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惠》卷六十五

【处方】漏芦1两,白蔹1两,黄芩1两,白薇1两,赤芍药1两,甘草(生锉)1两,枳实(麸炒微黄)1两,麻黄(去根节)1两,川大黄1两半(锉碎,微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发背肿痛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二

【别名】漏芦汤

【处方】漏芦2两半,蛇蜕10条(炙),瓜蒌10个(急火烧令焦存性)。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乳妇气脉壅塞,乳汁不行;及经络凝滞,乳内胀痛,留蓄邪毒,或作痈肿。

【用法用量】漏芦汤(《景岳全书》卷六十一)。方中瓜蒌,《景岳全书》作土瓜根。

【摘录】《局方》卷九

【处方】漏芦(去芦头)1两,地锦1两,蔓荆实(去白皮)1两,黄耆(锉)1两,当归(切,焙)1两,威灵仙(去土)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产后乳汁不通,肿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六

【处方】漏芦1两,连翘1两,栀子仁1两,黄芩1两,黄耆1两(锉),防风1两(去芦头),石韦1两(去毛),苦参1两(锉),甘草1两(生,锉),犀角屑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发背疮溃后,脓水不止。

【用法用量】方中苦参,《普济方》作“人参”。

【摘录】《圣惠》卷六十二

【处方】漏芦1两,白蔹1两,黄芩1两,麻黄1两(去根节),知母1两,枳实2两(麸炒微黄),川升麻1两,犀角屑1两,赤芍药1两,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甘草3分(生,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除烦热,解毒。主发背及一切疮毒,攻冲寒热,大肠秘涩。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二

【处方】漏芦1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小儿无辜疳,肚胀,或时泻痢,冷热不调。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空心、午后以水磨犀角汤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三

【处方】漏芦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1两,前胡(去芦头)1两,麻黄(去根节)1两,黄芩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斑出,隐疹如锦文,咳嗽,心神烦闷,呕吐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

【别名】煮肝散、漏芦煮肝汤

【处方】漏芦1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小儿无辜疳,肚胀或时泻痢,冷热不调。

【用法用量】煮肝散(原书卷九十三)、漏芦煮肝汤(《卫生总微》卷十二)。

【摘录】《圣惠》卷八十六

【处方】漏芦、地锦、蔓荆子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产后下奶。主

【用法用量】温酒调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四六引《博济》

【处方】漏芦3分,当归3分(锉,微炒),地龙半两(微炒),防风半两(去芦头),羌活半两,白芷半两,没药半两,甜瓜子半两,败龟1两(涂酥,炙令黄),虎胫骨1两(涂酥,炙黄),桂心半两,牛膝3分(去苗)。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妇人血风走疰,疼痛无有常处。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热酒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九

【处方】漏芦3分,栝楼根1两,土瓜根1两,木通2两(锉),蛴螬5枚(微炒)。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产后乳汁不下,心胸妨满。

【用法用量】每服1钱,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一

【处方】漏芦1两,木通3分(锉),川升麻1两半,赤芍药1两,桑根白皮3分(锉),黄芩1两半,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甘草3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热毒痈疖。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1日3-4次。

【摘录】《圣惠》卷六十一

【处方】漏芦2两,木通1两半(锉),土瓜根2两,滑石1两半。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产后乳汁不下,心胸妨满。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葱白5寸,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一

【处方】漏芦半两,石钟乳1两,栝楼根1两,蛴螬3合。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妇人乳无汁。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食前糖水下,日3次。

【摘录】《千金》卷二

【别名】漏芦膏

【处方】漏芦1两,米粉半两,黄芩1两(去黑心)。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乳汁不时泄,蓄积于内,遂成痈,名妒乳。

【用法用量】漏芦膏(《圣济总录》卷一六六)。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二

【处方】漏芦(去芦头)1两半,地龙(去土,炒)1两半,当归(切,焙)1两半,附子(生用,去皮脐)1两半,天麻2两,白花蛇(酒浸经宿,去皮骨,炙)1两,乌蛇(酒浸经宿,去皮骨,炙)1两,干蝎(去土,炒)1两,黄耆(细锉)1两,桑根白皮(锉,炒)1两,没药(研)1两,丹砂(研)半两,栗楔1两,牛膝(酒浸,切,焙)1两,麻黄(去根节)1两,羌活(去芦头)1两,天南星(生用)1两,独活(去芦头)1两,虎骨(酥炙黄)1两,白僵蚕(炒)1两,麝香(研)2钱。

【制法】除别研药外,为细末,即入别研者拌和令匀。

【功能主治】中风偏枯,手足不随。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匕,研胡桃酒调下,豆淋酒亦得;如急中风,手足挛拳,言语謇涩,服1钱匕。服了就所患痛处卧,立应,或有汗出。

【注意】慎外风。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

【处方】漏芦1分,当归1分(微炒),黄柏1分(锉),黄连1分(去须),五倍子1两(烧令烟尽),麝香1分(碾细),腻粉2钱(碾入)。

【制法】上为散。入碾了药,更碾匀。

【功能主治】小儿头面身体生赤疮,湿痒,黄水不止。

【用法用量】每用时,先暖盐浆水洗疮令净,拭干,以生油调稀稠得所,涂于疮上;如已干处,即不再涂,余湿赤处,即更涂之,以干为度,药后不得洗之。

【摘录】《圣惠》卷九十

看了上面对于漏芦散这种中医方剂的简单介绍,大家是否对它有所了解呢?其实方剂的种类还有很多,一些新的方剂也正在被创造出来,我们期待它的更好的发展。

禹州漏芦的功效与作用


不知道大家有没听说过禹州漏芦。禹州漏芦对调理我们的身体有着很大的好处,在一些疾病上也可发挥不错的作用,今天让我们来看下禹州漏芦的相关知识。

【英文名】RADIX ECHINOpSIS

【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 蓝刺头 Echinops latifolius Tausch 或 华东蓝刺头 Echinops grijisii Hance的干燥 根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性状】本品呈类圆柱形,稍扭曲,长10~25cm,直径0.5~1.5cm,表面灰黄色或灰褐色,具纵皱纹,顶端有纤维状棕色硬毛。质硬,不易折断,断面皮部褐色,木部呈黄黑相间的放射状纹理。气微,味微涩。

【鉴别】本品粉末棕黄色。韧皮纤维多成束,直径20~42μm,壁厚。细胞间隙有棕褐色树脂状物。木纤维细长,两端渐尖,直径12~30μm,壁较厚。具缘纹孔及网纹导管较多见,直径20~120μm。石细胞少见,类圆形、长方形或方形,直径35~150μm,层纹及孔沟明显,细胞间隙有棕褐色树脂状物。可见菊糖。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

【性味】苦、寒。

【归经】归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排脓止血,消痈下乳。用于诸疮痈肿,乳痈肿痛,乳汁不通,瘰疬疮毒。

【用法用量】4.5~9g。

【注意】孕妇慎用。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禹州漏芦在一些疾病的治疗中常常被使用,根据需要可以组成复方,也可单独使用,但禹州漏芦也不可盲目食用,以免给身体带来不利影响。

漏芦的功效与作用_漏芦的药用价值


导读:中药漏芦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漏芦的功效与作用、漏芦图片、漏芦的药用价值、漏芦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漏芦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漏芦简介漏芦图片漏芦的功效与作用漏芦的药用价值漏芦的药用附方漏芦可以催乳吗漏芦的副作用

漏芦简介

漏芦,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粗厚。根直伸茎直立,不分枝,灰白色,被棉毛。基生叶及下部茎叶全形椭圆形,长叶柄。头状花序单生茎顶,花序梗粗壮,裸露或有少数钻形小叶。总苞半球形,全部苞片顶端有膜质附属物,浅褐色。全部小花两性,管状,花冠紫红色,长3.1厘米,瘦果3-4棱,楔状,长4毫米,宽2.5毫米。冠毛褐色,毛刚毛糙毛状。花果期4-9月。根及根状茎入药,春秋季采挖。晒干。切厚片,生。清热解毒,消痈肿,下乳汁。

漏芦图片

漏芦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活血通乳。主疮疖肿毒;乳痈;肋腺炎;淋马结结核;痔瘘;疥癣痒疹;目赤肿痛;痢疾;蛔早腹痛;风湿痹痛;闪腰岔气;跌打损伤;产后乳汁不下。清热解毒,消痈,下乳,舒筋通脉。用于乳痈肿痛,痈疽发背,瘰疬疮毒,乳汁不通,湿痹拘挛。

1、《本经》:主皮肤热,恶疮疽痔,湿痹,下乳汁。

2、《别录》:止遗溺,热气疮痒如麻豆,可作浴汤。

3、陶弘景:疗诸瘘疥。

4、《药性论t》:治身上热毒风生恶疮,皮肌瘙痒瘾疹。

5、《本草拾遗》:杀虫,洗疮疥用之。

6、《日华子本草》:治小儿壮热,通小肠,(治)泄精,尿血,风赤眼,乳痈,发背,瘰疬,肠风,排脓,补血,治扑损,续筋骨,敷金疮,止血长肉,通经脉。

7、《山西中药志》:清热凉血,治热毒血痢,鼻衄,血痔,温疫等症。

漏芦的药用价值

【药名】漏芦

【来源】为菊科植物祁州漏芦或禹州漏芦的根。

【性状】本品呈类圆形或不规则的厚片。外表皮暗棕色至黑褐色,粗糙,有网状裂纹。切面黄白色至灰黄色,有放射状裂隙。气特异,味微苦。

【性味】味苦,性寒。

【归经】归胃经。

【炮制方法】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下乳,舒筋通脉。

【主治】乳痈肿痛,痈疽发背,瘰疬疮毒,乳汁不通,湿痹拘挛。

【相关配伍】

1、腹中蛔虫:漏芦为末,以饼和方寸匕,服之。(《外台秘要》)

2、时泄痢,冷热不调:以漏芦一两,杵为散。每服一钱,以猪肝一两,入盐少许,以水同煮熟,空心顿食之。(《圣惠方》)

3、秃头疮:五月收漏芦草,烧灰,猪膏和涂之。(《圣济总录》)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l.5~3钱(鲜者1~2两);或八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孕妇慎服。

漏芦的药用附方

1、治疽作二日后,退毒下脓:黄芪(生用)、连翘各一两,大黄一分(微炒),漏芦一两(有白茸者),甘草半两(生用),沉香一两。上为末,姜、枣汤调下。(《集验背疽方》漏芦汤)

2、治乳妇气脉壅塞,乳汁不行,及经络凝滞,乳内胀痛,留蓄邪毒,或作痈肿:漏芦二两半,瓜蒌十个(急火烧焦存性),蛇蜕十条(炙)。上为细散,每服二钱,温酒调服,不拘时,良久吃热羹汤助之。(《局方》漏芦散)

3、治瘰疬,排脓、止痛、生肌:漏芦、连翘、紫花地丁、贝母、金银花,甘草、夏枯草各等分。水煎服。(《本草汇言》)

4、治皮肤瘙痒,阴疹,风毒,疮疥:漏芦、荆芥、白鲜皮、浮萍、牛膝、当归、蕲蛇,枸杞子各一两,甘草六钱,苦参二两。浸酒蒸饮。(《本草汇言》)

5、治流行性腮腺炎:板蓝根一钱,漏芦一钱半,牛蒡子四分,甘草五分。水煎服。(《新疆中草药手册》)

6、治历节风,筋脉拘挛,骨节疼痛:漏芦半两(去芦头,麸炒),地龙(去土,炒)半两。上二味捣罗为末。先用生姜二两取汁,蜜二两,同煎三、五沸,入好酒五合,以瓷器盛。每用七分盏调药末一钱半匕,温服不拘时。(《圣济总录》古圣散)

7、治小儿无辜疳痢,羸弱,不欲饮食,及腹内虫动作,多吐清水:漏芦二两,猪肝一两(煿干),楮树根白皮一两(锉)。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一、二百杵,丸如弹子大。每服以温水研一九,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服之。(《圣惠方》漏芦丸)

8、治冷劳泄痢,及妇人产后带下诸疾:漏芦(去芦头)一两,艾叶(去梗炒)四两。上二味,捣罗为末,用米醋三升,入药末一半,先熬成膏,后入余药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米饮下,食前服。(《圣济总录》漏芦丸)

9、治室女月术不调:漏芦(去芦头)、当归(切,焙)、红花子、枳壳(去瓤,麸炒)、白茯苓(去黑皮)、人参各半两。上六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圣济总录》漏芦汤)

10、治白秃:五月收漏芦草,烧作灰,膏和使涂之,先用盐汤洗。乃敷。(《补缺肘后方》)

漏芦可以催乳吗

漏芦有清热解毒、消痛散结、通经下乳之效。《神农本草经》认为其主皮肤,恶疮疽痔,湿痹、下乳汁。常用于乳汁不下、乳房胀痛、肿痛,经行不畅,皆有良好的效果。乳汁不下、乳房胀痛可与穿山甲、王不留行配伍应用。

漏芦的副作用

气虚、疮疡平塌不起及孕妇忌服。

1、《日华子本草》:连翘为使。

2、《本草经疏》:疮疡阴症,平塌不起发者,非所宜投。妊娠禁用。

3、《得配本草》:气虚者禁用。

以上就是一些漏芦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漏芦丸的功效与作用


由于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大家吃的是越来越好,再加上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所以得病的人是越来越多了。中医中的方剂治疗是一种十分温和的方法,可以在对抗疾病的同时调理身体机能,滋润修复,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种:漏芦丸。

【处方】漏芦1两,枳壳(麸炒,去瓤)3两,苦参3两,防风、川大黄、乌蛇。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瘾疹。

【用法用量】方中后三药用量原缺。

【摘录】《准绳·疡医》卷五

【处方】漏芦3两,葳蕤(焙,切)3两,乌蛇(酒浸,去皮骨,炙)3两,苦参4两,枳壳(去瓤,麸炒)2两,秦艽(去苗土)1两半,麦门冬(去心,焙)1两半,防己1两,玄参3两,白术1两半,黄耆(锉)1两半,大黄(锉,炒)3两,黄芩(去黑心)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轻腰脚,通肠胃,去肺中热毒。主脚气肿满生疮,积年不愈,或饮酒塞滞,散在腠理;及风痒疥癣,毒气下注。

【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恶实根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三

【处方】漏芦(去芦头)1两,艾叶(去梗,炒)4两。

【制法】上为末,用米醋3升,入药末一半,先熬成膏,后入余药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冷劳泄痢,及妇人产后带下诸疾。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用温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七

【处方】漏芦2两,猪肝1两(煿干),楮树根白皮1两(锉)。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无辜疳痢,羸弱,不欲饮食;及腹内虫动作,多吐清水。

【用法用量】每服1丸,以温水研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九十三

【处方】漏芦(去芦头,生)半两,毕茇(生)半两,木香半两,干蝎(头尾足全者,炒)半两,阿魏1分(用醋化面和作饼,慢火炙),硇砂1分(别研)。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补益元脏。主肾虚冷。

【用法用量】每服1丸,煨葱酒嚼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一

【处方】漏芦1两,葳蕤1两,槟榔1两,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防风半两(去芦头),独活半两,秦艽1两(去苗),五加皮3分,赤芍药3分,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黄耆3分(锉),黄芩半两,乌蛇3两(酒浸,去皮骨,炙微黄)。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脚气肿盛,生疮久不愈,脓血长流,疼痛发歇。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五

通过文章的详细介绍,相信大家对漏芦丸的作用应该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了,这会让我们在生活中得到很大的帮助,更好的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

漏芦膏的功效与作用


如果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在我们的平时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中药方剂的身影,可见方剂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应用还是比较广泛的。那么大家知道漏芦膏吗?如果不知道,就看一下本篇文章吧。

【处方】白马矢屑1斤,白牛矢屑1斤,白羊矢屑1斤,白猪矢屑1斤,白鸡矢屑1斤,漏芦1斤,藁本1斤。

【制法】并于石上烧作灰,研,绢筛之,以猪脂1升3合煎乱发1两半令沸,发尽,纳诸药屑,微火上煎5-6沸,药成。

【功能主治】鼠瘘及瘰疬。

【用法用量】先去疮上痂,以盐汤洗,新绵拭疮令燥,然后敷膏。若无痂,尤须汤洗,日2次。若着膏,当以帛覆。

【注意】忌风冷。

【摘录】方出《外台》卷二十三引《范汪方》,名见《圣惠》卷六十

【处方】漏芦1两,地榆1两,附子(去皮脐)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1两,藜芦(去芦头)半两,木通半两,莽草半两,白芷半两,吴茱萸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蜀椒(去目并合口)2两,蜡2两,清油1斤。

【制法】上药11味锉细,先熬油令沸,下诸药煎,候白芷赤黑色,停冷,绵绞去滓,拭铛令净,再下油并蜡同煎,候蜡尽,瓷合盛收。

【功能主治】一切癣。

【用法用量】旋涂患处,仍用丁香散粉之,日3-5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七

通过上面对漏芦膏各个方面的详细介绍,相信大家对于漏芦膏的用途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基本知道了漏芦膏对于一些疾病的功效。

漏芦汤的功效与作用


漏芦汤作为一种中药方剂已经被许多的人所接受,那么如何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来服用漏芦汤就成为了一门学问,今天就来教大家如何食用漏芦汤。

【别名】漏芦连翘汤(《备急千金要方》卷十)、漏芦煮散(《普济方》卷二八五)。

【处方】漏芦 连翘 白蔹 芒消 甘草各0.8克 大黄3克 升麻 枳实 麻黄 黄芩各1.2克

【制法】上十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小儿热毒痈疽,丹毒,疮疖,并用于预防时行疮痘。

【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取100毫升。儿生一日至七日,取20毫升,分三服;八日至十五日,取30毫升,分三服;十六日至二十日,取40毫升,分三服;二十日至三十日,取60毫升,分三服;三十日至四十日,取100毫升,分三服。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五

【处方】漏芦(洗,焙)15克 海藻(洗,焙)15克 连翘30克 沉香(锉)15克 山栀仁7.5克 玄参 丹参各30克

【制法】上七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治瘰疬久不愈,将欲破者。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六

【处方】漏芦(去芦头)升麻 大黄(锉,醋炒)黄芩(去黑心)各30克 蓝叶 玄参(黑坚者)各15克

【制法】上六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治脏腑积热,发为毒肿,夜间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600毫升,加竹叶21片,同煮至300毫升,去滓,下芒消末5克,分三次温服。得利则减,未利则加。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五

【处方】漏芦 白蔹 槐皮 五加皮 甘草各22.5克 蒺藜子60克

【制法】共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脚气。脚上风毒,肿痛瘙痒,黄水流溢。

【用法用量】每用150克,水煎汤,淋洗患处。

【摘录】《疡科选粹》

【处方】漏芦2两,通草2两,石钟乳1两,黍米1升。

【功能主治】产后无乳汁。

【用法用量】上哎咀。同煎,候米熟,滤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千金》卷二

【处方】漏芦1钱,紫花地丁1钱,荆芥1钱,当归1钱,连翘1钱,薄荷1钱,白芷1钱,升麻1钱。

【功能主治】肿毒。

【用法用量】水2钟,煎8分,热服。

【摘录】《医林绳墨大全》卷九

【处方】漏芦1两,连翘1两,黄芩1两,白蔹1两,枳壳1两,升麻1两,麻黄(去根节)1两,朴消1两(另研),大黄半两,紫花地丁半两,金银花半两。

【制法】上除朴消外,为细末,入消和匀。

【功能主治】疔肿。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3片,薄荷3叶,煎至7分,空心温服。利下恶物,止药。

【摘录】《医学正传》卷六引《千金》

【处方】漏芦(去芦头)1两,升麻1两,大黄(锉,炒)1两,黄芩(去黑心)1两,玄参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代指。筋骨脏腑中热,焮赤肿痛。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竹叶2-7片,同煎至1盏,下芒消末1钱匕,再煎沸,去滓,空心温服。如已得利,即去芒消。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七

【别名】漏芦散、漏芦煮散

【处方】漏芦2两,白蔹2两,黄芩2两,白薇2两,枳实(炙)2两,升麻2两,甘草(炙)2两,芍药2两,麻黄(去节)2两,大黄3两。

【功能主治】痈疽、丹疹、毒肿、恶肉。

【用法用量】漏芦散(《圣惠》卷六十四)、漏芦煮散(《圣济总录》卷一三○)。《圣惠》本方用法:上为散。每服二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肘后方》卷五

【处方】漏芦(去芦头)半两,当归(切,焙)半两,红花子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人参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室女月水不调。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调经散”。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处方】黄耆(生用)1两,连翘1两,大黄1分(微炒),漏芦1两(有白茸者),甘草半两(生用),沉香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退毒下脓。主脑疽、痈疽毒盛者。

【用法用量】姜、枣汤调下。

【摘录】《集验背疽方》

【处方】漏芦(去芦头)1两,升麻1两,连翘1两,麻黄(去根节)1两,大黄3分,防已3分,木香3分,白蔹3分,沉香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附骨疽。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竹叶7片,煎至1盏,搅匀,去滓,空心温服。取利2-3行,未利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九

【别名】千金漏芦汤

【处方】漏芦2两,白及2两,黄芩2两,麻黄2两,白薇2两,枳实2两,升麻2两,芍药2两,甘草2两,大黄2两。

【功能主治】痈疽发背,丹毒恶肿,时行热毒,发作赤色,瘰病初发,头目赤痛,暴生障翳,吹奶肿痛,一切无名恶疮。

【用法用量】千金漏芦汤(《局方》卷八宝庆新增方)。方中白薇、枳实,《局方》作白蔹、枳壳。

【摘录】《千金》卷二十二

【处方】漏芦1两,白蔹1两,黄芩(去黑心)1两,麻黄(去节)1两,枳实(麸炒,去瓤)1两,升麻1两,芍药1两,甘草(炙)1两,朴消1两,大黄2两。

【制法】上除消外,余(口父)咀,与消同和匀。

【功能主治】一切恶疮,毒肿丹瘤,瘰疬疔肿,鱼睛五发,凛疽。初觉1-2日,便如伤寒,头痛烦渴,拘急恶寒,肢体疼痛,四肢沉重,恍惚闷乱,坐卧不宁,皮肤状热,大便秘涩,小便赤黄。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气实人5钱,水1盏半,文武火煎7沸,去滓,空心热服。

【注意】好身莫服。

【摘录】《外科精义》卷下

【处方】漏芦、升麻、大黄、黄芩、甘草、蓝叶、牛蒡子、玄参、桔梗、连翘、青木香、苦参、薄荷。

【功能主治】时毒,头面红肿,咽喉闭塞,水药不下;素有脏腑积热,发为肿毒疙瘩,一切肿疡恶疮便实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伤寒全生集》卷四

【处方】漏芦5钱,练实5钱,大黄5钱,黄芩5钱,芍药5钱,甘草5钱。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妇人吹奶初觉。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半,加灯草30茎,同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外科精义》卷下

【处方】漏芦3钱,赤芍1钱半,当归3钱,川芎1钱,枳壳1钱半(炒),木香1钱半,桔梗1钱,刺角3枚,白芷1钱半,甘草5分。

【功能主治】乳汁不出,脉沉滞涩者。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产后素多郁怒,血气壅结而乳窍不通,故乳房肿胀,乳汁不出。漏芦疏利以通乳窍,赤芍破血,以行血滞,当归养血活血,川芎活血行气,枳壳破滞气以行气化,木香调中气以醒脾胃,桔梗开提气血,白芷通利阳明,甘草缓中解毒,角刺退肿攻坚。水煎,温服,使气行血活,则阳明经气肃清,而冲脉之血无不上荣,安有乳窍不通,乳汁不出之患哉。

【摘录】《医略六书》卷三十

【处方】漏芦1分,连翘1分,白蔹1分,芒消1分,甘草(炙)1分,细辛3分,升麻3分,枳实(炙)3分,麻黄(去节)3分,黄芩3分,大黄4分。

【功能主治】热毒痈疽,赤白丹毒,疮疖。

【用法用量】水1升,煮5合,7日儿1合为3服,1岁服5合。

【摘录】《幼幼新书》卷三十六引《婴孺方》

【处方】漏芦1钱5分,紫花地丁1钱,荆芥1钱,当归1钱,连翘1钱,薄荷1钱,白芷1钱,升麻1钱,麻黄3钱,大黄2钱,生甘草4分。

【功能主治】痈疽疗肿,不问阴阳初起者,及初溃红肿尚未消尽者,及湿烂疥疮等毒。

【用法用量】水2钟,煎8分,食远温服,盖衣取微汗,渣再煎服。次日,麻黄用2钱,大黄用1钱半,甘草用6分,温服;第3日则麻黄、大黄、甘草各用1钱,温服;如肿尚未消尽,照第3日方再2-3服,无不愈者。如不欲汗,则麻黄少用,温服之;如大便不实及不欲下者,则少用大黄,不用亦可;随病上下,在食前、食后服。如便毒,服利药,正气伤,皮厚未穿者服此一汗,不贬而穿。

【摘录】《外科大成》卷四

【处方】漏芦(去芦头)1两,乌蛇(去皮骨,酒炙)1两,独活(去芦头)1两,黄耆(炙)1两,白蔹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生姜(切,炒)1两,大黄(锉碎,醋炒)1两,升麻(生用)3分,麻黄(去根节,煎去沫,焙)3分,枳实(去瓤,麸炒)3分,芍药3分,防己3分,玄参3分,甘草(炙)3分,附子(炮裂,去皮脐)3分,栀子仁1两1分,石膏(碎)1两半。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大风癞,身体成疮,眉鬓堕落,(疒咅)(疒畾)瘙痒,搔之黄水出者。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煎取1盏,去滓温服;要利,空心、临卧各1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八

【处方】漏芦(去芦头)1两,连翘1两,木通(锉)1两,桂(去粗皮)1两,犀角屑1两,黄芩(去黑心)1两,柴胡(去苗)1两,玄参1两,大黄(锉,炒)1两,知母(焙)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瘰疬初结,时发寒热。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知母汤”。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六

【别名】漏芦升麻汤

【处方】漏芦2钱,升麻1钱半,大黄(酒浸,量轻重用之)、黄芩(酒洗)5分,生甘草1钱,蓝叶(如无,用青黛)1钱,黑云参1钱,牛蒡子(炒,研)1钱,苦梗1钱,连翘1钱。

【功能主治】时毒,头面红肿,咽嗌堵塞,水药不下;及脏腑素有积热,发为肿毒疙瘩,一切红肿恶毒。

【用法用量】漏芦升麻汤(《景岳全书》卷六十四)。

【摘录】《医统》卷二十五

【处方】木通1两,漏芦1两,当归1两(洗),白茯苓1两,天麻1两,羌活1两,甘草(炙)半两,荆芥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半身不随。

【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1盏,加生姜2片,薄荷3叶,煎5分,去滓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六七

【别名】漏芦连翘汤、漏芦散、千金漏芦汤、漏芦煮散

【处方】漏芦6钱,连翘6钱,白蔹6钱,芒消6钱,甘草6钱,大黄1两,升麻9铢,枳实9铢,麻黄9铢,黄芩9铢。

【功能主治】小儿热毒痈疽,赤白诸丹毒疮疖,眼赤痛,生翳障。

【用法用量】漏芦连翘汤(《千金》卷十)、漏芦散(《圣惠》卷九十)、千金漏芦汤(《卫生总微》卷二十)、漏芦煮散(《普济方》卷二八五)。

【摘录】《千金》卷五

【处方】漏芦7钱5分,甘草7钱5分,槐皮7钱5分,五加皮7钱5分,白蔹7钱5分,白蒺藜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脚气,脚上风毒肿痛。

【用法用量】每用5两,水煎,去滓,淋洗。

【摘录】《疡科选粹》卷五

上文主要介绍了漏芦汤的作用以及怎么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食用,希望今天的文章可以帮到大家。

漏芦橘皮汤的功效与作用


许多喜欢养生的人士都知道漏芦橘皮汤,但是你们知道怎样正确的利用漏芦橘皮汤吗?漏芦橘皮汤的功效有哪些呢,不太清楚的话就接着往下看吧!

【处方】漏芦2两,橘皮2两,甘遂2两,麻黄(去节)2两,杏仁(去皮尖)2两,黄芩2两。

【功能主治】冬温未即病,至春被积寒所折,不得发,至夏热其春寒解,冬温毒始发出肌中,斑烂隐疹如锦文而咳,心闷呕吐清汁,眼赤口疮,下部亦生疮者。

【用法用量】以水9升,煮取3升,分4服。得下为佳。

【摘录】《外台》卷四引《古今录验》

看了上文的介绍,我们知道像漏芦橘皮汤这种方剂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养生方法,尤其是比较传统的朋友对于方剂更是情有独钟。随着中国历史的不断演变和推进,对于方剂的分类也越来越细分,经过不同工艺的处理,各方面也都有所改善,相信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砂漏芦根的功效与作用


对于砂漏芦根大家了解吗,它是一种常见的药材,一般在很多的地方都会用砂漏芦根来作为原料,它还能够治疗很多身体疾病,下面我们来看看砂漏芦根的相关知识吧。

【别名】砂兰刺头头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砂蓝刺头的根。

【原形态】砂蓝刺头 一年或多年生草本,高30-60cm。不分枝或下部分枝,有腺毛。叶互生;无叶柄;叶片条状披针形,长2-5cm,宽1-1.5cm,先端锐尖,基部半抱茎,边缘有白色硬刺,刺长约5mm,两面淡黄绿色,上部叶有遥毛,下部叶被绵毛。复头状花序单生于枝端,球形,直径约3cm,白色或淡蓝色;小头状花序的外总苞为白色冠毛状刚毛,完全分离;内总苞片外部的先端尖成芒状,上端遂状,上部边缘无有羽状眼毛;花冠筒白色,长约3mm,裂片5,条形,淡蓝色,与筒的等长。瘦果密生绒毛;冠毛下部联合。花期6-9月。

【性状】性状鉴别 根呈倒圆锥形,较细小,完整者长15-25cm,直径4-8mm;根头部无纤维状叶柄维管束,但有少数白色绵毛。表面土共色或淡黄色,有细的纵皱纹,下部常有支根;质地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呈裂片状,无黄黑相间的菊花纹;气微,味淡。

【性味】味咸;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通乳;排脓。主疮痈肿痛;乳汁不通;乳腺炎;淋马结结核;肋腺炎;痔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

【摘录】《中华本草》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砂漏芦根,了解了砂漏芦根的效果和作用,砂漏芦根可以提高我们的免疫力,砂漏芦根在养生学上还有食疗的作用,对我们的身体有很多好处。

千金漏芦汤的功效与作用


用过或者听说过千金漏芦汤的朋友也许对这个词比较熟悉。其实千金漏芦汤是一种中药方剂,主要配方就是几种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中药材,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漏芦(去芦)、麻黄(去根.节)升麻、赤芍药(生)、黄芩(去皮)、甘草(生)、白敛(净洗)、白芨(去须)、枳壳(米泔浸一宿.去白),各四两;生大黄一十三两。

【炮制】上俰咀。

【功能主治】治痈疽发背,丹毒恶肿,时行热毒,发作赤色,瘰倁初发,头目赤痛,暴生障翳,吹奶肿痛。

【用法用量】每服四钱,水二盏,煎至一盏,纱帛滤去渣,空心,食前热服,以快利为度。病人更自量,增损服之,立效。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通过本篇文章,相信大家可以快速的了解千金漏芦汤的制作方法。其实,在生活中,通过方剂来养生要比吃西药强上百倍。

中药漏芦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我们国家对于中医越来越重视了,从日常生活中疾病的治疗方面就可以看得出。有一些疾病甚至西医是无法治疗的,而偏偏中医治疗是很有效果,由此可见,经过几千年时间发展的中医,的确有它指的赞扬的地方。那么,中药当中有一种被称为漏芦的药材其功效与作用到底是什么呢?

【药材性状】倒圆锥状圆柱形,有的稍扭曲或扁压,通常不分枝,完整者长10~30厘米,直径1~2.5厘米。表面深棕色或黑棕色,粗糙,具不规则的纵形沟纹及菱形的网状裂隙,外皮常有剥裂。根头部膨大,有少数茎基及鳞片状的叶柄残基,顶端有灰白色茸毛。质轻而脆,易折断,折断时皮部常与木部脱离,皮部色泽较深,木部黄白色,呈放射状排列,木射线多破裂,木部中央因朽蚀而成星状裂隙,显深棕色。气特异,味微苦。

【性味归经】性寒,味苦。归胃经。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排脓通乳。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临床应用】用量4.5~9克,内服煎汤,或入丸散,治疗乳房肿痛、乳汁不通、痈疽发背、疮疡等症。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甫敷,孕妇慎用。治流行性腮腺炎:板蓝根5克,漏芦7.5克,牛蒡子2克,甘草2.5克,水煎服。

【药理研究】可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糖;抑制过氧化脂质生成;抗氧化;抑制大鼠B型单胺氧化酶活性;保肝等作用。祁州漏芦醇提物对金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有一定抗菌活性;水浸剂对14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活性;水煎剂能显著抑制大鼠、小鼠脑、肝、心、肾及血清过氧化脂质的生成;醇提物能显著抑制大鼠大脑线粒体和肝单胺氧化酶-B的活性;给高脂饲料喂兔及鹌鹑同时给漏芦水煎剂,能降低血胆固醇和过氧化脂质,提高前列环素、血栓素AF比值,减少白细胞在动脉壁的浸润,并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生。毒性:小鼠灌服LD5025克/千克。

漏芦的功效与作用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