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多汗的偏方
汗蒸养生常识。
运动可以代替保健品,但所有的药物和保健品都不能代替运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围绕养生有非常多的名句流传,生活质量高的人,一般都是懂得养生的人。正确有效的中医养生是如何进行的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手足多汗的偏方”,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手足多汗就是在生活常说的多汗症,它主要是因为手足的分泌的物质太多引起的。手足的汗腺虽然是可以用来排出体内的代谢物和有害物质,但是汗腺太大抹灰影响到分泌物的量增多和皮肤的美观,所以对于一些爱美的女性朋友来说是比较苦恼的,所以希望患者在生活中可以知道怎么去处理手足多汗。
偏方一
材料:生黄芪30g,防风、白术、党参、麻黄根各9g,浮小麦15g。
用法:水煎服,日服3次,每日1剂。
治法:固表止汗。
偏方二
材料:熟地15g,山药、白芍、浮小麦、牡蛎、茯芩各12g,丹皮、泽泻、山茱萸各6g,糯稻根须9g。
用法:水煎服,日服3次,每日1剂。
偏方三
材料:鲜白萝卜600g(切片),明矾15g,加水2500ml,煎30~40分钟去渣取汁,浸洗手足部20分钟,每日洗2次。
主治:手足多汗症。
偏方四
材料:黄芪、葛根各30g,荆芥9g。
用法:先热熏后温洗半小时,每天1~2次。
主治:手足多汗症。
手出现多汗的现象是不可以触碰一些电器类物质的,而脚多汗会对患者造成脚臭等症状,所以对于手足多汗这种现象,患者应该可以适当的采用文章介绍的几种治疗偏方去治疗它,让你们及时的摆脱手足多汗的影响,同时,手足多汗可能是身体某些机能出现了异常导致的,希望患者可以去检查一下。
ys630.coM延伸阅读
多汗症的偏方
多汗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于汗腺分泌过旺盛所引起的,这种疾病使很多患者都经常处于尴尬的境地,多汗症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但大多数方法都需要患者长期用药,这样做会对患者的身体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但用一些食疗的偏方来治疗多汗症却能有效地避免这一弊端。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偏方。
头部偏方妙方(一)1、浮小麦30g,煎水代茶饮;
头部多汗症的偏方妙方(二)2、冬桑叶适量,加米汤少许人锅内翻炒,以汤汁干为度,再加水煎煮,取计内服 。日服2次;
多汗症的偏方妙方(三)3、酸枣仁、人参、云芩各等份。研末。每次3g,日服2次,米汤送下;猪心1个, 带血破开,入人参、当归各60g,煮熟去药渣食之。
多汗症的偏方妙方(四)4、生石膏30g,栀子、黄芩、龙胆草各9g、知母、麦冬各15g,甘草、大黄各6g, 水煎服,日服3次。每日1剂;
多汗症的偏方妙方(五)5、黄芪、煅牡蛎、熟地各15g,当归、炒白芍、甘草、山茱萸各6g,酸枣仁、党 参、炒白术各9g,五味子3g。水煎服,日服3次,每日1剂;
多汗症的偏方妙方(六)6、人参、茯苓、白术、炒干姜、陈皮、藿香、丁香、姜半夏、炒砂仁、肉佳各3g ,乌梅6g,麻黄根4。5g。水煎服,日服3次。每日1剂;
多汗症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该注意不要做过于剧烈的运动,以免汗腺的再次生长,其次以上偏方一定要坚持使用才能达到明显的效果。有了以上偏方,患者就可以轻松摆脱流汗过多的尴尬了,有需要的患者赶紧收藏吧。
小儿多汗的治疗偏方
本文导读:很多父母会发现,孩子很容易出汗,有时候天气不热、也没有生病,汗却流不停,这是小儿汗症,下面我们来看看小儿多汗的治疗偏方。
小儿多汗
5岁以下的小儿会出现无故多汗的现象,这是汗症,小儿汗症可以分为自汗和盗汗,自汗是不分昼夜的无故出汗,盗汗是睡中出汗,小儿汗症往往是两种汗症一起出现,中医认为,自汗是阳虚,盗汗是阴虚,小儿无故盗汗、自汗都可以用下面的偏方来治疗。
小儿多汗偏方1
材料:荞麦、党参各15克,白香饼1个(闽南地区特产,没有的话可以用老婆饼代替)。
做法:荞麦、党参、清水2碗倒入锅中,煎煮至水剩八成,去渣取汁备用。
食用方法:白香饼放碗里,倒入沸腾的药汁,喝汤吃饼,每天1次,至到止汗为止。
小儿多汗偏方2
材料:银耳1多,玉米心3支,红枣3颗,乌梅3颗,冰糖适量。
做法:将材料倒入锅中,加3碗清水煎煮,煮至水剩八成,然后加适量冰糖即可。
食用方法:代茶饮用。
小儿多汗偏方3、
材料:去心莲子、荞麦各10克,大枣3颗,黄豆2汤匙。
做法:所有材料放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煮成稀粥即可。
食用方法:只喝粥水,不吃其他,根据小儿的食用量进行喂食,每天或者隔天喝1次,连续服用7天会有所见效。
小儿多汗偏方4、
做法:将白萝卜清洗干净,切片,倒入锅中,加2升的水,煮半小时后去渣取汁,然后倒入明矾搅拌均匀。
用法:等药汁变温热的时候,浸洗双手和双脚,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差不多20分钟。(99健康网(.cn)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手足多汗症怎么治疗可以缓解
手足多汗症主要表现在手掌和足部两个部位多汗,而手足多汗症一般和脾胃功能失调有关系。很多人都不知道手足多汗症应该怎么治疗。针对这种局部多汗症的治疗,一般可以选择药物治疗和中医治疗。
一、药物治疗
手脚多汗,医学上称做"局限性多汗症",可适当服一些阿托品或普鲁本辛等抗乙酰胆碱药。但是,安定和抗乙酰胆碱等药有一定副作用,不宜长期服用,故临床上多配合中医治疗。
二、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手脚多汗是因脾胃功能失调引起的,可分以下虚、实两种类型:
1.
脾胃虚弱者。脾胃有运水化湿的功能,此项功能一弱,湿热便会郁积在体内。湿热下趋,从而引起四肢末梢多汗,尤以双脚出汗更为常见,占到70%~80%。对于脾胃虚弱者,建议平时可用苦瓜、薏米、山药、红枣、莲子等有健脾作用的食材熬粥服用。还可以选用茗药堂虚汗停茶饮调理,配合外用的手脚汗去汗中药包,对于调理手脚多汗效果很好。另外还要加强锻炼,中医认为运动能补阳气,改变体虚。
2.脾胃实症者。多因饮酒过多及过食辛辣肥甘所致,伴有口臭口苦、大便不畅、小便黄浊、舌苔厚腻等症状。 建议少饮酒,尽量不要吃辛辣食物。
三、手术治疗
还有一种就是手术治疗外科手术治疗控制手部汗腺的交感神经位在于胸椎的第二及第三节,也就是大约位于乳头连线,再高一点的背部脊椎的两侧,只要将这两节的交感神经切断,就可以达到手部不流汗的目的。尽管手术治疗手汗确实效果显著,手汗停止后,往往都会发代偿性出汗。代偿性出汗是指手术后上半身(乳头以上)的汗几乎停止,而下半身却常常湿答答。除了特别冷的天气外,代偿性出汗持续存在,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少,相反有可能更多。这是手术后最不能忍受的后遗症之一。
手足麻木的偏方
手足麻木的偏方手足麻木主要有暂时性的手足麻木和持久性的手足麻木,对于暂时性手足麻木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大家在生活中坐太久或者磕到神经引起的麻木情况,这种是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大家是不要太多担心的,而持久性手足麻木,患者就应该要引起重视,这可能是中风的前兆,希望你们可以去检查一下。
偏方一
材料:取海桐皮、桂枝、姜黄、羌活、独活、松节、路路通、刘寄奴、透骨草、红花、当归各15克加水和白酒后煎煮并滤取煎汁。
用法:每次乘热泡洗麻木的手或脚,每日泡洗2次。
偏方二
材料:取鲜花椒300克(干品60克),加500毫升水煎至200毫升,盛入碗内,放在房上露一夜,用箩盖上,在太阳将出时取下,冷服。
用法:盖被出汗,一般1次即愈。
偏方三
材料:取黑木耳50克,蜂蜜50克,红糖25克。
用法:将木耳洗净放碗内,蜂蜜,红糖拌于其中,放锅内蒸熟食用。分3日服完。
对于手足麻木这种情况,建议患者在生活中可以正确的去治疗它,根据文章的分析来选择治疗手足麻木的情况。同时,患者在生活中,遇到持久性手足麻木的时候,应该要去医院检查是否会出现中风的情况后再来服用文章介绍的治疗偏方。
手足脱皮的偏方
在冬天的时候,很多朋友会出现手脚脱皮的情况,这是因为天气太过于干燥导致了皮肤的脱水情况,所以对于手足脱皮,患者可能在生活中选择一种补水的药材,让肌肤重新变得湿润。然而,手足脱皮也有一些原因是遗传或者其他疾病造成的,所以患者应该要分析发病原因后再去治疗好它。
偏方一
配方:韭菜汁治疗手脱皮。
制作方法:取鲜韭菜一把,洗净捣烂成泥,用纱布包好,拧出其汁,加入适量的红白糖,每日服一次,一般连服四次可愈;(估计以前的韭菜不打农药,所以效果比较好,现在用的时候总感觉没有啥大作用的)。
偏方二
配方:柏树枝叶治指掌脱皮。
制作方法:用鲜柏树枝叶加水煮沸。浸泡患掌,坚持一个多月后,治愈;(这个我们那边没有,真没有试过呢)。
偏方三
用法:用一头大蒜捣碎成糊状,搓手,一天两次。这个经常用的,我哥说就是缓解,可是不能根治的。
偏方四
用法:羊油治“皴”,将涮羊肉汤上层的浮油冷却后捞出,放进小瓶内后。开水烫瓶子,使之熔化,再冷却,去掉沉在下面的水和杂质,反复两次,冬春备用。用此油擦手、脚、脸部皮破患处可治愈。
在生活中,治疗手足脱皮的情况是比较多的,患者应该要多去了解一些医学知识,这样才能够在生活中治疗一些疾病的影响。如果你们在生活中受到手足脱皮的影响,建议大家可以尝试一下文章介绍的几种治疗的偏方,对于你们在肌肤的保养是很好的。
手足皲裂的偏方
手足皲裂这种疾病主要是因为皮肤太过于干燥导致的皮肤破裂的现象,它在冬天的时候发病几率是比较大的,所以在冬天的时候,患者应该要引起重视,知道如何去治疗手足皲裂这种情况。然而,患者在生活中也可以采用黄豆或者香蕉等来治疗手足皲裂,因为这些药材对于皮肤有很好的润湿功效。
偏方一
材料:取黄豆100克,洗净,晾干,研细。
制作方法:过筛取末,与凡士林200克混匀,装瓶备用。
用法:用时先将患处皮肤洗净,然后将药膏填平裂口,外用纱布覆盖,每隔3日换药1次。一般换药2~4次即可痊愈。
偏方二
配方:香蕉巧治手足皲裂。
材料:取熟透的香蕉一只,用手捏软,将果肉与10ml甘油混合拌匀置于容器中备用。
用法:使用时,将开裂处皮肤洗净,用果肉泥在患处反复搓揉。连续使用3~5天即可治愈。此方亦可用于预防手足皲裂,简便易行且见效快。
偏方三
疗效:猪胰不光可以食用,也可以治疗手足皲裂。
配方:猪胰1具清洗干净,放入适量黄酒中,用手揉搓猪胰,将其揉烂,取汁备用,可以润肤愈裂,用时将汁涂擦皲裂处。猪胰,《嘉佑论本草》云其能“去皲”,治“手足皲裂”及“唇燥紧裂”,有润肤愈裂之能。黄酒也具润肤之功,并能通行血脉。两药外用,能起到润肤愈裂,滋养皮毛的作用。
关于文章介绍的手足皲裂的情况,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皮肤破裂程度,来选择每天服用的疗程,这样就可以加快病情的恢复。同时,对待手足皲裂这种情况,患者应该要注意对皮肤进行消毒,因为皮肤一旦破裂,很多细菌就会在表面滋生,可能会导致一些皮肤疾病的发生。
汗多的症状
二、汗多吃什么好三、汗多要注意什么
汗多的症状
1、汗多的症状
局限性多汗症:常始于儿童或青春期,男女两性均可发生,有的有家族史,可以持续几年,至25岁以后有一个自然减轻的倾向。局限性多汗症最常见的部位是掌跖和摩擦面,如腋下、腹股沟、会阴部。其次为前额、鼻尖和胸部。掌跖多汗可以持续性或短暂性,由情绪波动造成,没有季节区别,常出现手足发冷甚或发绀现象,日久可伴手足角化表现。腋部出汗可由于热或精神活动所诱发。腋下多汗是由于小汗腺过度活动引起,不像腋臭主要起因于大汗腺。
泛发性多汗症:主要由于其他疾病引起的全身广泛性多汗,像感染性高热病,由于神经系统的调节或口服退热剂以出汗来散发热量。其他像中枢神经系统包括皮质及基底神经节、脊髓或周围神经的损害可以造成全身多汗。
2、多汗是什么原因
2.1、头汗过多
若暴饮暴食后出现头面部多汗,同时觉得上腹胀满、口渴、不想吃饭,多为积食,可通过减少进食量、吃清淡饮食缓解,也可吃点消化药;若伴随肢体沉重无力,胃胀不适,想呕吐,身体发热,舌苔厚而黄腻,是脾胃有湿热的表现,应注意清淡饮食。
2.2、手足心多汗
如果手足心多汗伴有手脚心热、口咽干燥等,多属于阴虚有热;若手足心多汗伴随腹部胀满疼痛,大便不通,多属于肠道内有积粪的热证,可服用通便药;若有手足心多汗伴随口干、牙龈肿痛等,多属于胃热,可服用清胃热的中药,如牛黄清胃丸、清胃黄连丸等。
2.3、心窝、胸口多汗
多见于一些脑力工作者,这些人常伴有精神倦怠、食欲不振、睡眠差,多梦的表现,属于思虑过度,导致心脾虚,可通过适当的运动,如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缓解压力,调节心身。
3、汗多做什么检查
3.1、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主要是血、尿、便及脑脊液常规检查及血液生化检查,检查结果多无特异性。对于继发性多汗症患者应根据原发病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
3.2、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平片、CT等,头颅、胸部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多是正常的,继发性多汗症则有与原发病相关的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还可以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指导。
3.3、自主神经功能检查
自主神经可分为交感和副交感两个系统,主要功能是调节内脏、血管和腺体的活动。大部分内脏接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纤维的双重支配,在大脑皮质的调节下,协调整个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检查方法包括眼心反射、皮肤划痕试验、发汗试验等等,借以判断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自主神经功能检查,对多汗症有辅助诊断及鉴别意义。
汗多吃什么好
1、黄芪羊肉汤
材料
黄芪15克,羊肉90克,桂圆肉10克,怀山药15克。
黄芪15克,羊肉90克
做法:将羊肉用沸水先煮片刻,捞出后用冷水浸泡以除膻味。用砂锅将水煮开,放入羊肉和三味中药同煮汤。吃的时候调好味。饮汤吃肉。如小儿无咀嚼能力,可煮成浓汤饮用。
有健脾补虚,滋养敛汗的功效。用于病后体虚自汗、盗汗。
2、麦麸猪肉汤圆
材料
小麦麸100克,猪肉末250克,水磨糯米粉250克,葱末、姜末、盐、酱油各少许。
做法:先将小麦麸与肉末、葱末、姜末等调料调成肉馅。水磨糯米粉放在一个盆里面,然后再加适量的水。拌成软料,再与肉馅包成汤圆。煮熟后可随量食用。
用治虚汗、自汗、盗汗等。
汗多要注意什么
1、增加户外活动,接受紫外线照射,逐渐增加光照量,增强抗辐射能力,避免在阳光下曝晒。若外出旅游,戴上帽子,或用遮阳伞遮挡,穿浅色衣服。
2、尽量少吃或不吃容易引发春季皮炎的光感性食品,如泥螺、苋菜、荠菜、莴苣、马齿苋、油菜、菠菜、荠麦、马兰头、无花果、萝卜缨等不能吃,故应少吃。
3、涂抹防晒霜保护皮肤。外出防止多汗症!
4、皮肤比较敏感的女性在春季最好不换用新的化妆品和护肤品,不染发、烫发。
5、出门回来洗脸用清水。水要凉的,碱性肥皂尽量不用。注意保湿,可以用医院的制剂比如:硅霜、维生素E乳护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