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肛的偏方
男性养生偏方。
“心静乾坤大,心安理数明,只有理性的清静才能大智大慧,大彻大悟。”随着社会观念的更新,养生的理念也在不断刷新,不注意平日的养生,好比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关于中医养生,我们该如何去看待呢?下面是由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脱肛的偏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直肠壁部分或全层向下移位,称为直肠脱垂。直肠壁部分下移,即直肠黏膜下移,称黏膜脱垂或不完全脱垂;直肠壁全层下移称完全脱垂。若下移的直肠壁在肛管直肠腔内称内脱垂;下移到肛门外称为外脱垂。
偏方一
黄花木耳治脱肛
[配 方] 黄花菜100克,木耳25克,白糖5克。
[制用法] 将黄花菜、木耳洗净去杂质,加水煮1小时。原汤加白糖调服。
[功 效] 清热,除湿,消肿。用治脱肛、大便时肛门痛或便后滴血。
偏方二
陈醋煮大枣治脱肛
[配 方] 陈醋250克,大枣120克。
[制用法] 将大枣洗净,用陈醋煮枣,待煮至醋干即成。分2或 3次将枣吃完。
[功 效] 益气,散淤,解毒。用治久治不愈的脱肛。
偏方三
马勃治疗脱肛、肛门红肿
[配 方] 马勃15克。
[制用法] 将马勃焙干,研末,香油调搽。
[功 效] 解毒,止血。治疗脱肛、肛门红肿。
偏方四
王不留行治疗便秘脱肛及气虚脱肛
[配 方] 王不留行30克。
[制用法] 将王不留行焙干,研为细末,每早、晚开水送服。
[功 效] 治疗便秘脱肛及气虚脱肛。
偏方五
泽兰叶治疗小儿脱肛
[配 方] 泽兰叶30克。
[制用法] 将泽兰叶水煎,乘热熏洗1—2 次。
[功 效] 治疗小儿脱肛。
主要症状为有肿物自肛门脱出。初发时肿物较小,排便时脱出,便后自行复位。以后肿物脱出渐频,体积增大,便后需用手托回肛门内,伴有排便不尽和下坠感。
ys630.coM延伸阅读
脱肛的民间偏方
一、脱肛的民间偏方
1、参麦芩连归地汤
组成:沙参5克,麦冬12克,黄芩10克,黄连5克,当归6克,生地15克,枳壳6克,厚朴9克,乌梅9克,白芍9克。功效:清热凉血,利肛收敛。主治:肺热气虚之脱肛。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2、收肛散
组成:五倍子9克,炒浮萍草9克,龙骨9克,木贼草9大象。功效:收涩固脱。主治:肛门直肠粘膜脱垂Ⅰ、Ⅱ度。用法:共研细末,干擦或麻油调敷。
3、提肛汤
组成:黄芪15克,升麻5克,当归10克,枳壳10克,炒淮山药15克,沙参15克,麦冬10克,乌梅15克,白芍15克。功效:升阳举陷,益气滋阴。主治:小儿脱肛。加减:若小儿滑泻不禁,可加煨诃子10克;炙粟壳5克,以清之;若久泻虚寒甚者,可加良姜3克,附片5克温补中阳。本方为自拟方,临床运用30余年,有效率达96%。用法:日1剂,水煎,分早、中、晚服。
4、益气升阳汤
组成:黄芪15克,当归10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柴胡10克,生麻10克,炙甘草10克,樗树皮10克,陈皮10克,罂粟壳10克。功效:益气升阳。主治:脱肛。用法:每日1剂,水煎3次分服。
5、脱肛液
组成:明矾6克,盐酸普鲁卡因2克,加水至100毫升。功效:固肠收涩。主治:直肠脱垂。用法:注射于直肠周围或直肠粘膜层与肌层之间。
二、女士脱肛的主要症状
1、出血
一般无出血症状,偶尔大便干燥时,擦伤粘膜有滴血,粪便带血或手纸拭擦时有血,但出血量较少。
2、潮湿
部分病人由于肛门括约肌松弛,收缩无力,常有粘液自肛内溢出,以致有潮湿感。或因其脱出,没有及时复位,直肠粘膜充血、水肿或糜烂,粘液刺激肛周皮肤而引起瘙痒。
3、脱出
这是肛门直肠脱垂的主要症状,早期排便时直肠粘膜脱出,便后自行复位。随着病情的发展,身体抵抗力逐渐减弱,日久失治,直肠全层或部分乙状结肠突出,甚至咳嗽、负重、行路、下蹲时也会脱出,而且不易复位,需要用手推回或卧床休息后,方能复位。
4、坠胀
由于粘膜下脱,引起直肠或结肠套叠,压迫肛门部,产生坠胀,有的还感觉股部和腰骶部痪胀。
三、导致脱肛的3大因素
1、全身因素
营养不良小儿坐骨直肠窝内脂肪消失使直肠失去周围支持固定作用括约肌群收缩力也减弱直肠容易自肛门口脱出。
2、局部组织解剖因素
(1)骶骨弯曲度未形成
婴幼儿骶骨弯曲度未形成骨盆向前倾斜不够,直肠呈垂直位,与肛管处于一条直线上腹腔内向下的压力增加时,直肠无骶骨的支持,压力直接作用到肛管上,易于向下滑动。
(2)周围肌肉支持力弱
肛提肌和骨盆底部肌肉的支持力较弱。
(3)黏膜松弛
直肠黏膜附着在肌层上较松弛黏膜易自肌层滑脱。
3、促成因素
任何情况使腹内压长期增高或突然增高,均可促成直肠脱垂。如经常便秘、腹泻、百日咳、包茎及膀胱结石长期慢性咳嗽等疾患,常是脱肛的诱因有些疾病(如腰骶部脊髓脊膜膨出)或损伤(包括意外和手术损伤)造成括约肌及直肠周围肌肉功能或神经功能障碍者直肠失去支持腹压增高即可发生直肠脱垂。
治疗脱肛的偏方
脱肛又叫做直肠脱垂,常见于老人、小孩又或者是多产妇女。对于患有这种病的人群而言,可谓是苦不堪言,所以小编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下脱肛的症状、脱肛的原因、还有就是脱肛的最佳治疗偏方。相信大家在看完之后,应该会对你有所帮助。
脱肛的症状
主要症状为有肿物自肛门脱出。初发时肿物较小,排便时脱出,便后自行复位。以后肿物脱出渐频,体积增大,便后需用手托回肛门内,伴有排便不尽和下坠感。最后在咳嗽、用力甚至站立时亦可脱出。随着脱垂加重,引起不同程度的肛门失禁,常有黏液流出,导致肛周皮肤湿疹、瘙痒。因直肠排空困难,常出现便秘,大便次数增多,呈羊粪样。黏膜糜烂,破溃后有血液流出。内脱垂常无明显症状,偶尔在行肠镜检查时发现。
脱肛的原因
一、肠道疾病导致的脱肛
直肠息肉
直肠下端息肉可随排便脱出肛门外,能自行回纳,息肉表面为粘膜,粘膜发炎时呈草莓状,脱出息肉有蒂,常易出血。
肛乳头肥大
除小的三角状、米粒状肥大的肛乳头外,较大的肛乳头可随排便脱出肛门外,部分能自行回纳,有的需用手托回复位,临床仅有肛门不适、无压痛,很少出血,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数个。
二、痔疮疾病导致的脱肛
内痔
便时内痔脱出肛门外,便后痔团自行回纳者为Ⅱ期内痔;便后痔团不能回纳,需用手法复位者为Ⅲ期内痔。痔团紫红或鲜红色,似草莓状,粘膜菲薄易出血。
外痔
常因粪便干结,排粪用力后肛缘外突发生肿物、疼痛明显,局部为圆形肿物,触痛明显,皮下有紫蓝色结节,多为血栓性外痔;肛门皮肤反复轻微损伤和感染,可使皮肤红、肿、热、痛、皮肤皱褶肿大形成炎性外痔;炎症消退后,遗留成皮赘,为结缔组织性外痔,仅有便后肛门部不适,不易清洁或瘙痒等症状。
找到原因才跟好的注意和预防,对于发生刚脱的人来说吧,最好是使用中药来治疗的,这种治疗的比较稳妥,没有什么副作用。比较彻底。比如双红提肛方。能够快速去除疾病。
脱肛的最佳治疗偏方
五倍子黄连治脱肛
配方
五倍子、地偷、黄连各30克。
制用法
加水煎沸20分钟,不去渣。熏洗坐浴20分钟,每日2次。
功效
治脱肛。
五倍子艾叶治脱肛
配方
五倍子15克,艾叶15克。
制用法
加水煎汤,先熏后洗肛门患处。
功效
治脱肛。
鳖头冰片治脱肛
配方
鳖头(干透)30克,冰片4克。
制用法
将鳖头烧灰存性,再与冰片合研成细末,嘱患者大便后用温开水洗肛门,左侧向卧位由其家属将药末撒上,再右侧向同样撒药,然后轻轻托人。
功效
用治脱肛。
结语:以上这些就是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一些关于脱肛的相关信息。如果你正在受脱肛的困扰,那么你不妨试一试上文中所说的这些方法,对于治疗脱肛来说,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值得你一试。
产后脱肛偏方
一些女性在产后,会出现产后脱肛的情况,但很多女性都对产后脱肛不是太了解。那么产后脱肛怎么办呢?产后脱肛症状是什么呢?产后脱肛治疗方法是什么呢?带着这些疑问,跟着小编一起去下面的文章中看看吧!
药方一
[药物]
黄芪、桐油各适量。
[制法]
黄芪煎汤备用。
[用法]
先以产妇发梢或纸捻入鼻取嚏,再放肠漆器中,黄芪煎汤温浸之,自收。并急抹桐油以防风袭。主治产妇脱肛、盘肠生、阴挺等。
[出处]
《中医外治法类编》。
药方二
[药物]
黄芪1.5克,炙甘草1.5克,人参0.9克,当归身0.6克,橘皮0.9克,升麻1.8克.柴胡0.9克,白术0.9克。
[制法]
上药浓煎汤备用。
[用法]
取药液温浸患处。主治产妇脱肛、阴挺、盘肠生等症。
[出处]
《中医外治法类编》。
药方三
[药物]
生姜500克,麻油1000克。
[制法]
上药炒干备用。
[用法]
盘起肉线,绢盛上药乘热熏。主治产妇产后下物如肉线。
[出处]
《理溣骈文》。
产后脱肛症状
主要症状为有肿物自肛门脱出。初发时肿物较小,排便时脱出,便后自行复位。以后肿物脱出渐频,体积增大,便后需用手托回肛门内,伴有排便不尽和下坠感。最后在咳嗽、用力甚至站立时亦可脱出。随着脱垂加重,引起不同程度的肛门失禁,常有黏液流出,导致肛周皮肤湿疹、瘙痒。因直肠排空困难,常出现便秘,大便次数增多,呈羊粪样。黏膜糜烂,破溃后有血液流出。内脱垂常无明显症状,偶尔在行肠镜检查时发现。
结语:通过以上文章的介绍,大家应该对产后脱肛有所了解了吧。其实有了产后脱肛的情况,我们并不用慌张,也不要为它而苦恼,按照文章的办法来做,应该可以对产后脱肛的症状有所缓解。希望小编的文章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脱肛的症状
二、脱肛怎么治疗三、怎么预防脱肛
脱肛的症状
1、脱肛的症状是什么
1.1、脱出
这是肛门直肠脱垂的主要症状,早期排便时直肠粘膜脱出,便后自行复位;随着病情的发展,身体抵抗力逐渐减弱,日久失治,直肠全层或部分乙状结肠突出,甚至咳嗽、负重、行路、下蹲时也会脱出,而且不易复位,需要用手推回或卧床休息后,方能复位。
1.2、出血
一般无出血症状,偶尔便秘时,擦伤粘膜有滴血,粪便带血或手纸拭擦时有血,但出血量较少。 三、潮湿:部分病人由于肛门括约肌松弛,收缩无力,常有粘液自肛内溢出,以致有潮湿感。或因其脱出,没有及时复位,直肠粘膜充血、水肿或糜烂,粘液刺激肛周皮肤而引起瘙痒。
1.3、坠胀
由于粘膜下脱,引起直肠或结肠套叠,压迫肛门部,产生坠胀,有的还感觉股部和腰骶部痪胀。
1.4、嵌顿
大便时,肛门直肠脱垂未能及时复位,时间稍长,局部静脉回流受阻,因而发炎肿胀,并导致嵌顿。这时,粘膜由红色逐渐变成暗红色,甚至出现表浅粘膜糜烂坏死、或脱垂肠段因肛门括约肌收缩而绞窄坏死。病人症状亦随之由局部反应发展到全身,出现体温上升,食欲减退,小便困难,大便于结,疼痛坠胀加剧,坐卧不安,甚者发生肠梗阻症状。
1.5、潮湿
部分病人由于肛门括约肌松弛,收缩无力,常有粘液自肛内溢出,以致有潮湿感。或因其脱出,没有及时复位,直肠粘膜充血、水肿或糜烂,粘液刺激肛周皮肤而引起搔痒。
2、什么是脱肛
脱肛又名“截肠”又名,直肠脱垂是指直肠粘膜或直肠脱出肛外的一种病症。直肠壁部分下移,即直肠黏膜下移,称黏膜脱垂或不完全脱垂;直肠壁全层下移称完全脱垂。若下移的直肠壁在肛管直肠腔内称内脱垂;下移到肛门外称为外脱垂,多因气虚下陷或湿热下注所致。以老年人和小儿多患。初开始仅于大便时肛门脱垂,能自行回缩;病久则脱出较长,需用手托纳回。每于行走、劳累、咳嗽、用力等而脱出,肛门坠胀不适,久不回纳,则局部紫赤,肿痛加剧,甚则溃烂。
3、脱肛是什么原因
3.1、解剖因素
发育不良幼儿、营养不良患者、年老衰弱者,易出现肛提肌和盆底筋膜薄弱无力;小儿骶骨弯曲度小、过直;手术、外伤损伤肛门直肠周围肌或神经等因素都可减弱直肠周围组织对直肠的固定、支持作用,直肠易于脱出。
3.2、腹压增加
如便秘、腹泻、前列腺肥大、慢性咳嗽、排尿困难、多次分娩等,经常致使腹压升高,推动直肠向下脱出。
3.3、其他
内痔、直肠息肉经常脱出,向下牵拉直肠黏膜,诱发黏膜脱垂。
目前,引起直肠完全脱垂有以下两种学说。滑动疝学说 因腹腔内压力增高及盆底组织松弛,直肠膀胱陷凹或直肠子宫陷凹处直肠前腹膜反折部被推向下移位,将直肠前壁压入直肠壶腹,最后脱出肛门外。
脱肛怎么治疗
1、注射法:注射疗法主要是将药物注射于直肠粘膜下层,造成瘢痕,使粘膜与肌层粘连固定;或注射到直肠周围,便宜肠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不再下脱。
2、粘膜切除缝合术:适用于肛管脱垂和直肠下部脱垂。
3、瘢痕支持固定术:适用于I、Ⅱ度直肠脱垂,并伴有肛门松弛者,但对肠炎、痢疾、腹泻和肛门直肠急性炎症的病人,不宜使用。
4、线状烙法。
5、纵切横缝术:适用于Ⅰ度和Ⅱ度脱垂。
6、肛门紧缩术:适用于直肠脱垂并发肛门松弛和肛门失禁者,但对肛门直肠急性炎症、肠炎和腹泻等疾病患者,不宜采用。
7、肛管直肠缩窄术:适用于老年人和全身情况不好的不能做大手术的病人。
8、直肠前方悬吊固定术:此术式为目前美国和加拿大等国用来修复完全性直肠脱垂的最常见手术。
怎么预防脱肛
1、多吃水果蔬菜
有习惯性便秘或排便困难的人,平时要多吃含纤维素多的蔬菜、水果,应治愈便秘。排便时不要用猛力,或久蹲厕所看书看报。
2、防治脱肛诱因
久泻、久咳、便秘等疾病易致老年脱肛,积极防治这些疾病,可减少脱肛的发生。
3、加强饮食营养
老年人应注意饮食营养搭配,合理膳食,避免营养不良致体质虚弱,中气足则不发生本病。
4、保持肛门清洁卫生
老年人已患有脱肛者,应及时回复纳入,保持肛门清洁卫生,避免并发感染。
5、生活起居有度
老年人平素生活应有一定的规律,勿过劳过逸,过劳则耗伤气血,过逸则气血郁滞,均易患本病,劳逸结合,则气血条达,可预防本病。
脱肛初期症状
脱肛是比较常见的肛肠疾病,在患病的初期会表现出一些症状表现,患者一定要有所了解,在早期的时候争取尽快的进行良好的治疗,治疗的越早,治疗的效果也就会更好,比如说早期的时候会有粘膜从肛门脱出,这时候能够自行缩回,这是比较常见的早期的症状,另外常常会导致少量粘液流出。
脱肛主要有以下临床症状:
一、早期:便后有黏膜自肛门脱出,并可自行缩回;以后渐渐不能自行回复,需用手上托能复位,常有少许黏液自肛门流出,排便后有下坠感和排便不尽感,排便次数增多。二、晚期:脱肛在咳嗽、喷嚏、走路、久站或稍一用力即可脱出,脱出后局部有发胀感,也可感到腰骶部胀痛,脱出的黏膜有黏液分泌,黏膜常受刺激可发生充血、水肿、糜烂和溃疡,分泌可夹杂血性黏液,刺激肛周皮肤,可引起瘙痒。三、嵌顿:由于肛括约肌松弛,很少发生嵌顿,一旦嵌顿发生,病人即感到局部剧痛,肿物不能用手托复位,脱出肛管很快出现肿胀,充血,黏膜皱襞消失。如不及时治疗,可发生绞窄和坏死。在临床上,脱肛按脱垂程度轻重分成三度:一度为直肠黏膜脱出,二度为直肠全层脱出,三度为直肠及乙状结肠脱出。脱肛会有什么症状
脱肛病症中脱出为本证的主要症状。轻者排便时直肠粘膜脱出,便后可自行还纳;日久逐步发展为直肠全层脱出,除大便时脱出外,甚至咳嗽、行走、下蹲也脱出,须用手推回或卧床休息后方能回纳。如脱出未即时还纳,直肠粘膜充血水肿,出血或糜烂。可伴有肛周皮肤潮湿瘙痒、腰骶及腹部坠胀酸痛。脱出时间稍长,没有及时复位,可造成嵌顿,粘膜由粉红色变为暗紫色,甚至糜烂坏死,肿胀疼痛,体温升高,排尿不畅,里急后重,肛门坠胀疼痛。需与严重肠套叠的套入部自肛门脱出者及直肠息肉相鉴别,直肠息肉也可由肛门脱出,为较小圆形光滑之肿物,必须注意肠套叠有时也能从肛门翻出,似直肠脱垂ⅲ度脱垂,如用手指检查,可触及直肠肛管与脱垂肠管间的黏膜反折,依据病史及体征不难鉴别。痔疮脱肛的危害
痔疮脱肛的危害
1、痔疮脱肛的危害
易致皮肤湿疹:由于痔块脱垂括约肌松弛,黏液流出肛门外刺激周围皮肤,易致使瘙痒及皮肤湿疹。
易致贫血:随着病人失血量增多会出现面色苍白、记忆力下降甚至眼花、耳鸣、长时间坐久蹲后突然站起,可致使虚脱或昏厥。严重时食欲下降,腹胀、下腹浮肿。
直肠脱垂较严重的,长期脱垂将致阴部神经损伤产生肛门失禁、溃疡、肛周感染、直肠出血,脱垂肠段水肿、狭窄及坏死的危险。
易致肛门功能失常:由于肛门感染,肛门硬结,肛窦炎、肛裂、肛瘘、肛门脓肿、痔疮等反反复发作作,久经不治,一方面致使肛门挛缩,大便困难;另一方面侵犯括约肌,易致使肛门失禁。
2、脱肛与痔疮共同点
肛裂多数伴有哨兵痔,特别是Ⅲ期肛裂,都伴有外痔,同时伴有内痔;而痔疮可单有内痔、外痔以及混合痔。其二者表现,在Ⅲ期肛裂时,肛门外观表现多相同。
3、脱肛是什么意思
脱肛就是直肠的部位向下移动,使直肠脱出到肛门的部位。一般引起脱肛几乎是跟我们的营养有很大的关联,并且人体虚弱,并且多病,长期的排便困难,前列腺肥大,咳嗽等引起的。当出现脱肛,刚开始直肠可以自己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但是时间过久,导致肛门不在受身体的控制,有失禁的情况出现,经常肛门的周围瘙痒,并且伴有湿疹的出现。
痔疮脱出是不是脱肛
痔疮对于人们的身体来说就是一颗定时炸弹,虽然在初期对患者不会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在后期,痔疮脱出的话,可能会造成一系列的危害,因此,建议患者在痔疮早期就需要进行处理。
医院专家建议,痔疮脱出之后应该及时用手回纳,否则,要是脱出时间久了,局部血液循环就会发生障碍,表现为静脉回流受阻,而动脉仍持续注入血液,脱出的部分发生静脉曲张甚至形成血栓,体积增大,这时肛门容易因疼痛而痉挛收缩,致使脱出的内痔无法回纳,从而发生嵌顿甚至感染、化脓、坏死以及溃破等。
肛门脱出物一般分为二种类型:一类是经常脱出,如三期内痔、完全性直肠脱垂、肛管外翻、血栓痔、外痔皮赘;另一类是排便时有物脱出,便后可自行回纳入肛内,如二期内痔、直肠下端息肉、肛乳头肥大、直肠粘膜脱垂等。
痔疮和脱肛怎么鉴别
痔疮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粘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的静脉团的一种慢性疾病,脱肛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肛肠疾病,很多人易将两者混淆。
脱出:痔发展到一定程度即能脱出肛门外,痔块由小变大,由可以自行回复变为须用手推回肛门内。
便血:特点是无痛,血色鲜红,便时出现。出血量一般不大,便秘粪便干硬、饮酒及食刺激性食品是出血诱因。
瘙痒:痔疮感染嵌顿可分泌粘液流出肛门外引起肛门四周瘙痒,甚至皮肤湿疹,常使病人极为难受。
疼痛:肛门沉重、疼痛,常与排便不尽感觉同时存在。痔块脱出嵌顿,出现水肿、感染时,局部疼痛剧烈。
脱肛多见于3岁以下小儿,男女发病率相等,随着年龄增长,多可自愈,随着医疗技术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改善,其发病率有所下降。轻者排便时直肠粘膜脱出,便后可自行还纳;日久逐步发展为直肠全层脱出,除大便时脱出外,甚至咳嗽、行走、下蹲也脱出,须用手推回或卧床休息后方能回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