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男性养生偏方 > 导航 > 女人的养生偏方

女人的养生偏方

2019-10-16

脱疽的偏方

男性养生偏方。

“养生孰为本,元气不可亏;养生孰为先,养心须乐观。”古往今来,人们都普通注意养生!养生除带给我们好的身体,更有心灵的健康。中医养生有哪些好的理念呢?以下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脱疽的偏方”,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脱疽主要由于脾气不健,肾阳不足,又加外受寒冻,寒湿之邪入侵而发病。脾气不健,化生不足,气血亏虚,内不能壮养脏腑;外不能充养四肢。

偏方一

独活9克,桑寄生15克,牛膝9克,续断12克,当归12克,党参15克,桂枝15克,熟地黄12克,赤芍9克,细辛6克,木通9克,红花6克,制川乌9克。水煎服,每日1剂。

偏方二

毛冬青150克,蒲公英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当归60克,玄参60克,炮穿山甲15克,大黄10克,生甘草10克。水煎分4次服,每日1剂。

偏方三

熟附子15克,桂枝15克,炙甘草15克,细辛10克,炮姜10克,生薏苡仁30克,鸡血藤30克,当归12克,川芎12克,通草12克,独活20克,乳香6克,没药6克。水煎服,每日1剂。

患侧肢体运动煅炼,可促进患肢侧支循环。方法是,患者仰卧,抬高下肢20—30分钟,然后两足下垂床沿4—5分钟,同时两足及足趾向下、上、内、外等方向运动10次,再将下肢平放4—5分钟,每日运动3次。

Ys630.com相关知识

脱疽酒


祛寒通络药酒
[药物组成] 熟附子45g 细辛15g 红花60g 丹参60g 土元30g 苏木30g 川芎30g 大枣20枚
[功能主治] 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用法用量] 每日二次,每次30g。
[制备方法] 将上述药物浸于1 500ml白酒中,一星期后即可使用。
[注意事项] 如局部红肿溃烂坏死,属湿热壅滞者,切不可用该酒,因本酒性温偏热,只宜寒湿血瘀者使用。
[资料来源] 《治疗与保健药酒》 按:据现代实验研究,附子,细辛、红花、川芎、丹参均有扩张血管作用。有的还有抑制凝血、抗血栓形成的作用,故全方对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十分有益的。 白花丹参酒
[药物组成] 白花丹参
[功能主治] 化瘀通络,止痛,有改善肢体血液循环,扩张血管作用,适用于气血瘀滞型的脉管炎。
[用法用量] 每次20—30ml,每日三次。
[制备方法] 将白花丹参晒干,切碎或制成粗末,用55度的白酒浸泡15日,制成5%—10%的药酒。
[资料来源]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治疗与保健药酒》
[附] 临床对113例患者的观察结果表明,以白花丹参、酒为主,辅以其他剂型中药治疗脉管炎的总有效率高达96.4%。白花丹参酒的功效值得重视,配合使用的方药有:通脉丸(丹参、赤芍、土茯苓、当归、银花、丹皮、大青叶、川芎、桃仁、川牛膝、冬瓜仁)以加强活血通络、清热解毒的作用。也有配用解毒清利湿热汤剂(银花、玄参、当归、赤芍、川牛膝、黄柏、黄芩、山栀、连翘、苍术、防己、紫草、生草、红花、木通)合用,治疗湿热下注的脉管炎。或配用益气活血的中药复方白花丹参丸(黄苠、白花丹参)或汤剂(黄芪、白花丹参、银花)治疗气血两虚的患者等。(《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通脉管药酒
[药物组成] 走马胎50g 七叶一枝花50g 归尾50g 桑寄生50g 威灵仙50g 牛膝25g 桂枝25g 红花25g 桃仁25g 皂角刺25g 乳香15g 没药15g 黄芪25g 党参25g
[功能主治] 适用于无心脏疾患的阴寒型和气滞血瘀型(偏寒型)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用法用量] 每次20-100ml、每日四至六次,酒量大可多服,以不醉为度,一个月为一疗程,停三至五日后可再服。
[制备方法] 上药用三花酒2.5—3L浸泡三星期(全州酒厂产湘山酒较桂林三花酒为佳)。
[资料来源] 《广西卫生》1974,(6):25 脉管炎酒
[药物组成] 爬山猴350g 白酒1000ml
[功能主治] 通络消炎,用于脉管炎。
[用法用量] 口服,每次15ml,每日三次。
[制备方法] 将爬山猴研成细粉,先用白酒湿润后,置于密器内,加入白酒,按冷浸法,浸渍七日即得。
[注意事项] 高血压患者忌用。
[资料来源] 《中药制剂汇编》 按:爬山猴又名红孩儿、野海棠,为秋海棠科植物叶秋海棠的全草及根茎。其味涩微酸,性温无毒,有舒筋活血,消肿逐瘀功效。民间服本酒治疗跌打损伤有瘀患者;或捶绒敷患处。 乌芎酒
[药物组成] 草乌 川芎 紫草各30g,
[功能主治] 温经活血止痛,解毒消肿。治疗糖尿病足坏疽者。
[用法用量] 将酒装入喷雾瓶,每日数次喷涂疮面,或把药液浸湿无菌纱布外敷疮面。
[制备方法] 将上述中药用60%乙醇(酒精)500ml浸泡二十日后过滤。每lOOml滤液加10m1甘油。装入喷雾瓶内
[资料来源]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996,12(9):40

脱疽的诊断


脱疽的症状,很多人应该都不太清楚。建议大家要多多研究和学习。这个病症相当复杂,下面小编想跟大家说说脱疽的诊断。从诊断过程,我们就能知道治疗这个病是需要耐心和恒心的。之后小编还介绍了一个脱疽类型,正虚毒盛型脱疽的治疗!

诊断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多发于寒冷季节,以20一40岁男性多见;常先一侧下肢发病,继而累及对侧,少数患者可累及上肢;患者多有受冷、潮湿、嗜烟、外伤等病史。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多发于老年人(50岁以上)。根据疾病发展过程,临床分为三期。

一期:局部缺血期

患肢末端发凉,怕冷,麻木,酸痛,间歇性跛行,每行走5001000m后觉患肢小腿或足底有酸胀疼痛感而出现跛行,休息片刻后症状缓解或消失,再行走同样或较短距离时,患肢酸胀疼痛出现。随着病情的加重,行走的距离越来越短。患足可出现轻度肌肉萎缩,皮肤干燥,皮色变灰,皮温稍低于健侧,足背动脉搏动减弱,部分患者小腿出现游走性红硬条索(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

二期:营养障碍期

患肢发凉,怕冷,麻木,酸胀疼痛,间歇性跛行加重,出现静息痛,夜间痛甚,难以人寐:患者常抱膝而坐。患足肌肉明显萎缩,皮肤干燥,汗毛脱落,趾甲增厚,且生长缓慢,皮肤苍白或潮红或紫红,患侧足背动脉搏动消失。

三期:坏死期

二期表现进一步加重,足趾紫红肿胀,溃烂坏死,或足趾发黑,干瘪,呈下性坏疽。坏疽可先为一趾或数趾,逐渐向上发展,合并感染时,则红肿明显,患足剧烈疼痛,全身发热。经积极治疗,患足红肿可消退,溃疡可愈合,坏疽局限。若坏疽发展至足背以上,则红肿疼痛难以控制,病程日久,患者可出现疲乏无力、不欲饮食、口干、形体消瘦,甚则壮热神昏。

根据肢体坏死的范围,将坏疽分为三级,一级坏疽局限于足趾或手指部位,二级坏疽局限于足跖部位,三级坏疽发展至踝关节及其上方。本病发展缓慢,病程较长,常在寒冷季节加重,治愈后又可复发。

辅助检查有肢体超声多普勤、血流图、甲皱微循环、动脉造影及血脂、血糖等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有助于鉴别诊断,了解病情严重程度。

鉴别诊断

一、糖尿病性坏疽患者有糖尿病多饮、多食、多尿等症状,化验尿糖阳性,血糖增高,局部为湿性坏疽,发展迅速,范围较大,如不及时控制炎症,易至毒邪内陷。

二、雷诺氏病(肢端动脉痉挛证)多见于青年女性,上肢较下肢多见,好发于双手,每因寒冷和精神刺激双手出现发凉苍白,继而紫绀、潮红,最后恢复正常的三色变化(雷诺氏现象),患肢动脉搏动正常,一般不出现肢体坏疽。

正虚毒盛型脱疽

证候表现

谓疔生于足指,或足溃而自脱,色赤焮痛者。

治疗方法

更兼灸。

疗法

更兼灸。

治则治法

托里消毒,更兼灸。

出处

《外科发挥》卷之四薛氏医案(卷)脱疽(篇)。

原文

色赤焮痛者,托里消毒,更兼灸。

结语:有关脱疽的诊断,这里就介绍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其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了。这个病症是非常复杂的。看到自己的手或者脚慢慢变得肿胀、溃烂是一个非常恐怖的事情。建议大家要多关心自己身体,发现不正常的情况要及时治疗!

脱疽的内治法和病因


不知道大家对于脱疽的症状了解多少?这是一个很严重的疾病。大家要多注意。它是中医病名。开始的时候,是肢冷麻木,渐渐地会趾节坏死脱落黑腐溃烂。还是很恐怖的,下面来看脱疽的内治法还有脱疽的病因!

脱疽的内治法

1、寒湿阻络患趾(指)喜暖怕冷,麻木,酸胀疼痛,多走疼痛加剧,稍歇痛减,皮肤苍白,触之发凉,趺阳脉搏动减弱;舌淡,苔白腻,脉沉细。

辨证分析

脾肾阳虚,感受寒湿之邪,内外相合,则患肢喜暖怕冷,皮肤苍白;寒湿阻络,阳气不能外达于四末,则麻木酸胀,触之发凉;寒湿内阻,气血不行,多走时气血更加瘀滞不达,故疼痛加剧;寒湿阻络,则跌阳脉搏动减弱;舌淡、苔白腻、脉沉细为阳虚寒盛之象。

治法

温阳散寒,活血通络。

方药

阳和汤加减。

2、血脉瘀阻患趾(指)酸胀疼痛加重,夜难人寐,步履艰难,患趾(指)皮色暗红或紫暗,下垂更甚,皮肤发凉干燥,肌肉萎缩,趺阳脉搏动消失;舌暗红或有瘀斑,苔薄白,脉弦涩。

辨证分析

寒邪凝滞,阳气不布,气血瘀滞,则患肢酸胀疼痛;入夜阳气内闭,故疼痛加剧;气血瘀滞,肢末失养,则步履艰难,皮肤干燥发凉,肌肉萎缩;气血瘀阻脉络,则趺阳脉搏动消失;气血瘀阻,则患趾(指)皮色暗红或紫暗,舌暗红或有瘀斑;弦脉主痛,涩脉主瘀滞。

治法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

桃红四物汤加炮山甲、地龙、乳香、没药等。

3、湿热毒盛患肢剧痛,日轻夜重,局部肿胀,皮肤紫暗,浸淫蔓延,溃破腐烂,肉色不鲜;身热口干,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辨证分析

气血瘀滞,郁久化热,或湿热入侵,湿热蕴结,则患肢剧痛,局部肿胀,皮色紫暗,浸淫蔓延,溃破腐烂,肉色不鲜;热盛伤阴,则身热口干,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为湿热毒盛之象。

治法

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方药

四妙勇安汤加连翘、黄柏、赤小豆、丹参、川芎、赤芍、牛膝等。

脱疽的病因

主要由于脾气不健,肾阳不足,又加外受寒冻,寒湿之邪入侵而发病。脾气不健,化生不足,气血亏虚,内不能壮养脏腑;外不能充养四肢。脾肾阳气不足,不能温养四肢,复受寒湿之邪,则气血凝滞,经络阻塞,不通则痛,四肢气血不充,失于濡养则皮肉枯槁,坏死脱落。若寒邪久蕴,则郁而化热,湿热浸淫,则患趾(指)红肿溃脓。热邪伤阴,病久可致阴血亏虚,肢节失养,干枯萎缩。

本病的发生与长期吸烟、外伤等因素有关。总之,本病的发生以脾肾亏虚为本,寒湿外伤为标,而气血凝滞、经脉阻塞为其主要病机。

结语:有关脱疽的病因还有内治法,这里就介绍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这一病症已经了解很多了。多多关心脱疽的病因,好好找找原因,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与饮食习惯。不能让一些莫名其妙的疾病找上自己,祝福大家都能健康!

有头疽的偏方


有头疽这种疾病主要是发生在中老年人的身上,它一般是出现在项后和背后,形状是跟一些小耳朵一样,但是它会出现成长的趋势,严重的时候,会导致患者出现头晕的情况的。对于有头疽这种疾病,患者应该在发现它的时候,根据自己的生活常识去治疗它,再去医院接受医生的治疗。

偏方一

【处方】牛膝120克、藤黄15克、松香1000克、没药120克、猪胆20只、生姜1000克、葱2000克、凡士林适量、2%苯甲酸钠适量。

【制法】先将姜、葱捣汁,放锅内煮沸;再取猪胆汁连同上药(先研末)一起放入和匀;再加入广胶90克、适量凡士林及2%苯甲酸钠即成。

【用法】外用。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痈(有头疽)。

偏方二

【处方】生地15克、麦冬12克、白芍12克、天花粉12克、玄参3克、黄芪13克、皂角刺12克、穿山甲12克。

【用法】水煎服。

【功能】养阴生津,清热托毒。

【主治】阴虚型有头疽(痈)。

【方解】阴虚型有头疽(痈)多见于糠尿病患者,治拟养阴生津,清热托毒。本方用生地、麦冬、白芍、天花粉、玄参养阴清热;黄芪、角刺、穿山甲托毒外出。

偏方三

【处方】党参12克、白术9克、云苓12克、生草3克、当归12克、生地15克、川芎9克、赤芍9克、银花9克、连翘9克、黄芩9克、黄连6克、皂角刺12克、穿山甲12克。

【用法】水煎服。

【功能】益气养荣,消热托毒。

【主治】正虚型有头疽(痈)。

【方解】正虚型有头疽(痈)多见于年迈体虚,气血不足者。本方益气养血以扶正;配以银花、连翘、黄芩、黄连、皂角刺、穿山甲等祛热托毒以达外邪。

通过文章对于治疗有头疽偏方的介绍,相信患者朋友应该知道在生活中如何去治疗有头疽这种疾病了。有头疽这种疾病,如果能够采用正确的治疗偏方,很快就可以让肿块散失,所以建议各位朋友们可以在生活中多去了解一些相关的医学常识。

治疗背疽的偏方


背疽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病症,背疽泛指生于背部的有头疽。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这背疽的治疗偏方以及背疽的病因病机,接下来赶紧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这背疽的治疗方法吧!

1、背疽

用甘草三两,捣碎,加大麦粉九两,共研细。滴入好醋少许和开水少许,做成饼子,热敷疽上。冷了再换。

未成脓者可内消,已成脓者早熟破。体虚的人可加服黄芪粥。又方:甘草一两,微灸,捣碎,浸入一升水中,经过一夜,搅水使起泡,把泡撇掉,只饮甘草水。

2、背疽便方

用榆根白皮,切细,清水洗净,捣至极烂,调香油敷搽,留出疮头透气。药干则以苦茶润湿,若药已不粘,须另换新调的药。

3、背疽的治疗便方

用银朱、白矾等分。煎汤温洗患处,再用桑柴火远远烘热。一天三次。

4、背疽初起(恶寒,背上现疮肿瘾疹)

用硝石三两,溶开水一升中泡化。然后以厚毛巾浸水拧干在患处。巾冷再换。

背疽的病因病机

本病多因外感风湿火毒,或过食高粱厚味,使湿热火毒内蕴,造成内脏积热,气血凝滞,营卫不和,邪阻肌肤而发。

临床表现

本病临证有虚实之分

1.其初起见局部红肿热

根束高肿,疮头有如粟米一只或多只不等,疼痛剧烈,甚则伴有全身寒热,口渴烦躁,便秘溲赤,脉见洪数,舌红苔黄者,此为实证。

2.若疮之始发,证见疽形平塌

根基漫肿,色晦暗,不甚疼痛,成脓多较迟缓,溃后脓汁清稀,神疲纳呆,面色无华,脉数而无力,舌绛或淡者,则属虚证。

结语:通过以上的几种能够有效治疗背疽的偏方以及背疽的病因病机以及临床表现,相信绝大多数的读者朋友们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以及了解。如果你还在为背疽这样的病症而烦恼的时候,就请及时使用一些方法进行治疗哦!以上的偏方仅供参考。

脱屑偏方


皮肤脱屑(desquamation)常见于正常皮肤表层不断角化和更新,但由于数量很少,一般不易察觉。中医认为皮肤脱屑多因血虚风燥、阴虚内热所致。西医认为皮肤脱屑原因关键在角质层。皮肤之所以能够维持其光滑细腻而富有弹性的外观,最主要的关键在于有完整的角质层保护。而角质层内适当的脂质与水分含量、自然保湿因子的成分,则是维持皮肤正常角质层功能不可缺少的。

偏方1

鹅掌风:陈醋1斤,加入去皮大蒜头一两,香烟丝(十支),泡二日后用醋浸手,一次10分钟,一日二次,浸后可用清水洗净,连用10日有特效。(此方最好在大伏天使用)

偏方2

唇炎脱屑:用两个不太生的新鲜番茄洗净后榨汁,含在口中两分钟后吐出,重复三次再用清水漱口,每日早晚各一 次,约三天,唇炎便会消失。

偏方3

生姜切碎放白酒内泡24小时后涂在患处,每天1—2次,疗效十分显著。

偏方4

将半打鸡蛋用滚水烚熟,去壳及去蛋白后将6个蛋黄放于乾锅内,先用慢火煎去水分,再用猛火将蛋黄烧至焦黑出油,将油用小瓶储起,待冷后涂於患处,每日涂三次。

引起脱屑的主要原因还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角质层水分含量会逐渐减少,皮肤就会出现干燥、紧绷、粗糙及脱屑等现象,因此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一定要摄入足够量的水分,从而可以预防脱屑的发生。以上偏方材料多数生活中常见,因此很容易做到,脱屑是一个过程治疗,需要坚持住一段时间才有疗效。

治痈疖疽疔偏方


二、治痈疖疽疔要注意什么三、痈疖疽疔的发病原因

治痈疖疽疔偏方

1、治痈疖疽疔偏方

1.1、香油治疗疖子

香油大家都知道吧,但是它可以治疗疖子这个就不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了,这是老人流传下来的治疗方法。用铝勺子装一勺的香油放在火上烤,熟了以后放凉。以后每天早晚都用香油涂抹患处,如果有条件中午也可以涂一次,涂的次数越多就好的越快。正常坚持涂3天左右,疖子就会有明显的好转。一勺的香油可以涂好久。

1.2、金霉素眼膏治疗疖子

金霉素眼膏对于一些炎症是有很好的效果。大家可以到药店买一盒金霉素眼膏或者是拔毒膏,家里准备一块白布,把药膏放在白布的中间,用火烤一下,然后贴在患处。如果患处严重就会拔出脓水,如果不是很严重会很快消肿,这个方法很简单,治疗的效果也很好。

2、什么是痈疖疽疔

疖是人体皮肤单个毛囊或皮脂腺因细菌感染(一般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在人体的头、面、颈、腋和臀等部位尤易发生。疖在初患时红肿热痛,成熟后其中央出现黄白色小脓头,待自行破溃,脓栓排空即愈。但若处理不当,如胡乱挤压会使细菌随血液进入颅脑(海绵窦或脑膜),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则病情就十分危险。

另外,营养不良、抵抗力较弱的小儿会有病情缠绵多发,此起彼伏,以致进入疖病期的情况,给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疖子,中医认为是热毒侵入皮肤而发病,属于疮疡热证,所以又称“热疖”。细小如钉而反应较重的疖子,则称为“疔疮”。疖子以头、面、颈、背、臀等处最为多见;疔疮主要见于颜面及手指、足趾。疖子虽小,但也不可忽视对它的预防和治疗。

3、治痈疖疽疔的方法

局部药敷。上面我们介绍了痈是什么病,其治疗方法有很多,局部药敷是常见的治疗方法。痈患者早期,患处面积并不大,可用硫酸镁溶液或用中药草捣碎涂在患处,能够有效防止患处扩大。如果痈出现在脸部,要避免大幅度的脸部活动。

服用药物。早期治疗除了局部药敷,还要进行大量的药物治疗,预防患处进一步扩散感染。常用的治疗药物是抗生素,包括红霉素、头孢抗生素等,具体使用哪种抗生素根据病情而定。

手术治疗。如果常规的治疗方法无法控制病情,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目的是直接把坏死的组织切除,刀口深度应直达患处根部,减少复发的可能性。

治痈疖疽疔要注意什么

1、调整饮食

平时应少食辛辣刺激之品,忌饮烈性酒,以防辛辣之品损伤脾胃致使肠胃积湿生热而诱发本病或加重病性应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2、防止潮湿

尤其是暑天,天气炎热,常因工作环境差或工作繁忙而汗湿衣襟,加之更换内衣不勤,容易发生本病因此,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经常更换内衣,淋浴。

3、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卫生

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如毛囊炎、疖肿、湿疹等,细菌性皮肤病防止搔抓,无论是颈部、腋部、脐部或是身体其他部位皮肤有破损或有湿疹都应积极对症治疗,避免用力搔抓,因搔抓后可继发感染而形成脓肿。

痈疖疽疔的发病原因

1、中医病因:

以局部红肿热痛,根浅、脓出即愈为主要表现的疮疡类疾病。是一种生于皮肤浅表的急性化脓性疾患,随处可生。

2、西医病因:

致病菌大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人体皮肤的毛囊和皮脂腺通常都有细菌存在,但只有在全身或局部抵抗力减低时才引起感染。局部皮肤擦伤、不清洁,经常受到摩擦和刺激,都可导致疖的发生。

泪腺脱垂的偏方


泪腺脱垂较罕见,常为双侧,多发病25岁以前的女性,常与睑皮肤松驰症并存,但睑皮肤松驰出现泪腺脱垂日久之后。病因不明,偶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家系。泪腺炎及过度流泪引起泪腺脱垂。泪腺脱垂患者经过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如果能在饮食中加入一些营养的食物,或者使用一些简单的偏方,是最方便最有效的方法。

偏方1

香椿每天200-300克为宜。香椿具有抗菌杀菌作用的食物,对炎症感染性疾病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的作用,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偏方2

牛奶每天300-500毫升为宜,热饮为佳。牛奶富含有大量的优质蛋白质营养物质,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偏方3

银耳每天100-200克为宜,炖汤喝。银耳是属于滋补的食物,容易被肠道吸收,具有增强抗病能力的作用,有利于患者恢复。

泪腺脱垂属罕见病。多发病于25岁以前的女性,常与睑皮肤松驰、下垂并存。该病主要手术治疗,一般可以使泪腺重定于泪腺窝内,同时解除睑松驰达到美容目的。注意按时睡眠多吃蔬菜水果,不要过度的悲伤,不能熬夜,可以用枸杞,决明子等泡水喝。治疗原则:以手术治疗为主。用药原则:术后预防感染应用抗生素。日常饮食可按照以上偏方进行调理,从而可以大大降低发生的概率。

子宫脱垂的偏方


在众多妇科疾病中比较突出的是子宫脱垂,一般对于准妈妈来说可能做完月子开始就照顾孩子,长时间的蹲着劳作容易造成子宫脱垂的症状,这类疾病主要有三种程度。所以我们准妈妈在日常应该避免过度劳累,症状比较轻的可以通过偏方治疗及时的缓解子宫脱垂症状的发生。


偏方一:

组成】炙黄芪50克,升麻9克,柴胡、枳壳、桔梗各6克,牡蛎15克,生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功用】益气升提、收敛固脱。

【方解】阴挺之病,属中气下陷者居多。本方是从家传验方之治疗脱肛的提肛饮(炙黄芪、升麻、柴胡、炙甘草)加味而成。方中重用黄芪益气升阳,炙用重在走里,补中有升,一举两得;辅以升麻、柴胡、桔梗,助黄芪以增强升提之功,且柴胡疏肝解郁以顺气;枳壳下气宽中,共使下陷之气得顺;牡蛎收敛固脱;甘草解毒、调和诸药。合而用之,共奏益气升提、收敛固脱之功。

偏方二:

【组成】升麻6克,牡蛎12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每日1剂,分2~3次空腹服下,或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不能间断,至愈为度。

【功用】升举阳气、收敛固涩。

【方解】本病多因气虚下陷,或肾虚不固所致,方用升麻升举阳气;牡蛎收敛固涩。故用之多效。如坚持服用3个疗程(疗程按病情而定,Ⅰ度为1个月、Ⅱ度为2个月、Ⅲ为3个月),痊愈率尤佳。

【主治】子宫脱垂。

偏方三:

【组成】黄芪、党参各15克,生甘草6克,苍白术、粉萆薢、椿树皮、陈皮、柴胡各9克,全当归12克,升麻15克,红枣5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用】补中益气、健脾化湿。

【主治】重度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常常出现在产后的过度劳累,这样对于身体造成了不良的伤害。我们在日常应该引起重视,患者在日常选择偏方的时候应该学会辩证疗法,对于子宫脱垂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应该及时的去医院接受检查,避免耽搁病情。

直肠脱垂的偏方


直肠壁部分或全层向下移位,称为直肠脱垂。直肠壁部分下移,即直肠黏膜下移,称黏膜脱垂或不完全脱垂;直肠壁全层下移称完全脱垂。若下移的直肠壁在肛管直肠腔内称内脱垂;下移到肛门外称为外脱垂

偏方一

补气升清,升举固托。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25克,人参3克,生白术15克,升麻7克,柴胡12克,陈皮10克,当归身12克,炙甘草7克。腹胀纳呆者,加鸡内金、神曲、炒麦芽、山药;中气虚寒者,加炮姜、茯苓、五味子;气滞者,加香附、木香;气虚挟热者,加黄芩、红花、槐花;久脱不收者,酌加止涩之品,如五倍子、乌梅、金樱子;产后中气下陷、直肠子宫并脱者,主用醋炒升麻15~30克。

偏方二

补肾气,助固摄。方药:肾气丸加减。熟附子10克,肉桂3克,淮山药30克,茯苓10克、山茱萸10克,炙黄芪25克,升麻10克。泻泄者加补骨脂、肉豆蔻;大便于结者,加火麻仁、胡桃肉;滑脱不收者,加金樱子、乌梅;老人下元虚惫,精血衰少者,加鹿茸粉2克,一日两次吞服。

偏方三

益气养血,温润大肠。方药:八珍汤加减:人参3克.炙黄芪25克,生白术12克,茯苓10克,当归身10克,熟地黄15克,白芍10克,升麻10克,生甘草7克。大便干燥者,加火麻仁、柏子仁;血虚有热,口干心烦者,加玉竹、生何首乌、知母;夜寐不安者,加酸枣仁、远志等。

偏方四

清热泻火,行气利湿。方药:凉膈清肠散加减。生地15克,黄芩10克,黄连7克,香附10克,川芎10克,白芷10克,当归10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升麻7克。肛门肿痛,灼热刺痒者,加银花、黄柏、栀子;大便秘结不通者,加草决明、大黄;尿黄者,加滑石、车前草;嗜酒湿热下注者,加葛花、枳楔子、柞木枝。

直肠脱垂的治疗依年龄、严重程度的不同而不同,主要是消除直肠脱垂的诱发因素;幼儿直肠脱垂以保守治疗为主;成人的黏膜脱垂多采用硬化剂注射治疗;成人的完全性直肠脱垂则以手术治疗为主。

子宫脱垂偏方


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以外,称为子宫脱垂,子宫脱垂常合并有阴道前壁和后壁膨出。

偏方一

首乌鸡汤疗子宫脱垂

[配 方] 首乌20克,老母鸡1只,盐少许。

[制用法] 老母鸡宰杀去毛及内脏,洗净,将首乌装人鸡腹内,加水适量煮至肉烂。饮汤吃肉。

[功 效] 补中益气。用治妇女子宫脱垂、痔疮和脱肛。

偏方二

青山羊血治子宫脱垂

[配 方] 青山羊血10余滴。

[制用法] 青山羊之耳尖消毒后取血,对入少许温开水。一次服,每日1次。

[功 效] 补中益气。用治子宫脱垂。

偏方三

鳖头灰治子宫脱垂

[配 方] 鳖头、黄酒各适量。

[制用法] 将鳖头置火上烧炭存性,研末。每次6克,每日3 次,黄酒送服。

[功 效] 益气补虚。用治子宫脱垂、脱肛。

偏方四

升草汤治子宫脱垂

[配 方] 升麻15克,甘草6克,缩葫芦1个。

[制用法] 水煎连服数剂。

[功 效] 治子宫脱垂。

自疗注意事项

(1)注意卧床休息,睡时宜垫高臀部或脚部,抬高二块砖的高度。

(2)产后不过早下床活动,特别不能过早地参加重体力劳动。

(3)避免长期站立或下蹲、屏气等增加腹压的动作。

(4)保持大小便的通畅。

(5)及时治疗慢性气管炎、腹泻等增加腹压的疾病。

(6)哺乳期不应超过两年,以免子宫及其支持组织萎缩。

治疗产后阴脱的偏方


这产后阴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产后病症,这种病症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这产后阴脱的治疗偏方以及产后阴脱的治疗方法,接下来赶紧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产后阴脱

用布包蛇床子蒸熟后熨患处。又方,蛇床子五两、乌梅十四个,煎水洗。一天洗五至六次。此方亦治妇女阴痛。

2、产后阴翻(产后阴户燥热,变成翻花状)

用泽兰四两,煎汤薰洗。二、三次后,再加枯矾一起煎洗。

3、产后阴脱的治疗偏方

用紫色锻灶灰,加羊脂,充分和匀,布包好,在火上烘热,熨患处,推纳使上。

4、产后产门不闭,或阴道脱出

用石灰一斗,熬黄,加水二斗,澄清后熏下部。

5、产后尿闭

用陈皮一两,去白,研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服,温酒送下,一服即通。

治疗产后阴脱的方法

硫黄散

治产后劳伤阴脱

硫黄、乌贼骨(各半两)、五味子(一分,《千金翼》用三铢。一方无之)。

上为细末,研令极细,糁患处,日三易。

《广济》方

疗产后阴肿下脱内出,玉门不闭。(《产宝》只有此一方,无论)。

锻石(一升,炒令能烧草)。

上热汤二升,投灰汤中,适温冷,澄清坐水中,以浸玉门,斯须平复如故。

当归散

治产后阴下脱方。(《传心方》)。

当归、黄芩、牡蛎各二两、芍药皮(烧存性,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温酒调服,米饮调服亦可。忌登高举重。

结语:通过以上的几种能够有效治疗产后阴脱的偏方以及这个产后阴脱的治疗方法,相信绝大多数的读者朋友们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以及了解。如果你还在为产后阴脱而烦恼的时候,就请及时使用一些方法进行治疗哦!以上的偏方仅供参考。

脱疽的偏方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