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鸠菊的功效与作用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中医养生之道,不在求仙丹灵药,而首在养心调神,养心养性可称是养生之道的“道中之道”!”社会的发展让更多人注意到了养生这个话题,药物不能替代养生,只有观念和行动结合的养生才是有效的。正确有效的中医养生是如何进行的呢?以下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斑鸠菊的功效与作用”,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世界上存在许许多多的药材,难免有一些药材是我们不认识的,但只要我们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相信我们可以慢慢的知道更多的医学药材。那么对于斑鸠菊这种药材你了解吗?
【英文名】Edible Ironweed
【别名】豆腐渣树、聋耳朵树、鸡菊花、火炭树、火炭叶、火烧叶、火烫叶、火藤菊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斑鸠菊的根或叶。
【原形态】斑鸠菊 灌木或小乔木,高2-6m。枝圆柱形,多少具棱,小枝被灰白色密柔毛。叶互生;叶柄粗壮,长1-1.5cm,有灰白色密柔毛;叶片卵状椭圆形、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8-23cm,宽2-8cm,先端渐尖或短尖,基部宽楔形,全缘,少有波状,侧脉9-13对,弧状伸向边缘,细脉网状,叶脉在下面明显突起,上面暗绿色,有乳头状突起,稍粗糙,下面被灰白色短柔毛,两面均有亮腺点,纸质。头状花序多数,径2-4mm,具5-6个花,在枝端或上部叶腋排列成密或较密的宽圆锥花序;花序梗细,长2-5mm,或近无柄,被密绒毛;总苞倒锥状,径2-3mm,基部尖,总苞片少数,革质,约4层,外层小,近圆形或卵形,内层较大,长圆形,先端钝,外面密生短柔毛;花托小,具窝孔;花淡紫红色,花冠管状,长约7mm,具腺,向上部稍扩大,裂片线状披针形,先端外面具腺。瘦果近圆柱形,稍压扁,淡黄褐色,长约3mm,稍具棱,被短疏毛或腺点;冠毛2层,白色或污白色,外层短,内层糙毛状,长6-7mm。花期7-12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2700m的山坡阳处、草坡灌丛、山谷疏林或林缘。
【性味】味甘;涩;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生肌敛疮。主阑尾炎;疮疖;烫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研粉调敷。
【各家论述】《云南药用植物名录》:用于阑尾炎、疮疖。叶:治疗烫火伤。
【摘录】《中华本草》
通过本篇文章对斑鸠菊的详细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关于斑鸠菊的相关作用和食用方法等。斑鸠菊的价值可以通过其功效中看出,充分的体现了斑鸠菊的重要性。
ys630.coM延伸阅读
斑鸠的功效与作用
现在虽然西医和西药比较普遍,但是很多时候人们还是认为要吃中药病才能好,这是因为中药能够治本。斑鸠就是中药的一种,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关于斑鸠的小常识吧。
【别名】斑鵻、锦鸠(《范汪方》),斑鹪(《本草衍义》),鹁鸠(《六书故》),祝鸠(《纲目》)。
【来源】为鸠鸽科动物 山斑鸠 等的 肉 。
【原形态】山斑鸠,又名:雉鸠、棕背斑鸠、金背斑鸠、麦鵻。
【生境分布】栖于树林间,常成群活动,营巢于树枝。繁殖期4~7月。分布全国各地。
【性味】①崔禹锡《食经》:"味苦咸,平,无毒。"
【归经】①《得配本草》:"入足少阴经。"
【功能主治】益气,明目,强筋骨。治虚损,呃逆。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或入丸剂。
【各家论述】《纲目》:"《范汪方》治目有斑鵻丸,《总录》治目有锦鸠丸,倪惟德氏谓斑鸠补肾,故能明目。窃谓鸠能益气,则能明目矣,不独补肾已尔。"
【备注】除上述外,尚有同科动物珠颈斑鸠亦供药用。分布我国东部,西至陕西、四川。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本草衍义》:斑鹪,斑鸠也,有有斑看,有无斑者,有灰色者,有小者,有大者。久病虚损人食之,补气。虽有此数色,其用则一也。
以上就是的斑鸠相关介绍,相信大家在看过之后就能够有所了解了。在知道斑鸠的功效和作用后就可以根据自身体质来调理了。
斑鸠木的功效与作用
斑鸠木分布在我国的广西、广东、福建、云南等地。那么在医学上斑鸠木有哪些具体的药用价值呢?又有哪些方剂需要用到它呢?下面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斑鸠木的功效与作用。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000m的山谷疏林中或林缘,或攀援于乔木上。
【性味】
味甘;苦;性凉。
【原形态】
茄叶斑鸠菊,直立藤状灌木或上乔,高8-12m。枝开展或有时攀援,圆柱形,密被黄褐色绒毛或绵毛。叶互生;具短柄,粗壮,长1-2cm,有密绒毛;叶片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6-16cm,宽4-9cm,先端渐尖或短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全缘或有疏钝齿,侧脉7-9对,细脉稍平行,网状,上面深绿色,有光泽,密被贴生短毛,下面浅绿,密被淡黄棕色柔毛或曲柔毛。
头状花序多数,径5-6mm,在叶腋叶枝端排成复伞房序;花序梗长4-6mm,密绒毛;总苞半球形,直径6-8mm,总苞片4-5层,椭圆形或长圆形,长2-6mm,先端极钝,外面被密绒毛;花托平,具小窝孔;花冠管状,粉红色或淡紫色,长约6mm,管部细。瘦果4-5棱,无毛,稍扁平,长2-2.5mm;冠毛淡黄色,2层,外层极短,糙毛状,长约8mm。花期11月至翌年4月。
【别名】
月中风、空心癍麻、白沉沙、硬骨过山龙、威虾花、夜牵牛、白花毛桃、大过山龙。
功能主治
润肺止咳;祛风止痒。主咽喉肿痛;肺结核咳嗽;咯血;支气管炎;胃肠炎;风湿痹痛;外伤出血;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根30-60g;或浸酒。外用:适量,叶、茎捣敷;或煎水洗。
附方
①治风湿:一、月中风叶,煲水洗患处。二、月中风根一两。浸酒一斤,随量饮。(《梧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
②治皮肤痕痒:月中风梗一斤,煲水四斤,加醋少许,洗患处。(《梧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
各家论述
《梧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祛风湿,止痒。治产后风湿骨痛,皮肤痕痒。
结语:通过上文的介绍,大家肯定已经对斑鸠木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知道了斑鸠木具有润肺止咳、祛风止痒的功效。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关于中药的相关知识,可以继续阅读下一篇哦。
斑鸠的功效与作用_斑鸠的药用价值
导读:中药斑鸠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斑鸠的功效与作用、斑鸠图片、斑鸠的药用价值、斑鸠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斑鸠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斑鸠简介斑鸠图片斑鸠的功效与作用斑鸠的药用价值斑鸠的用法与用量斑鸠的副作用斑鸠的生境分布斑鸠简介
斑鸠,入药部分为鸠鸽科动物山斑鸠等的肉。四季均可捕捉,捕杀后,除去羽毛及内脏,鲜用或焙干。
山斑鸠,上体羽以褐色为主,头颈灰褐,染以葡萄酒色;额部和头顶灰色或蓝灰色,后颈基两侧各有一块具蓝灰色羽缘的黑羽,肩羽的羽缘为红褐色;上背褐色,下背至腰部为蓝灰色;尾的端部蓝灰色,中央尾羽褐色;颏和喉粉红色;下体为红褐色。雌雄羽色相似。栖息在山地、山麓或平原的林区,主要在林缘、耕地及其附近集数只小群活动。
斑鸠图片
斑鸠的功效与作用
1、补肾
根据《本草纲目》上记载,斑鸠具有补肾的功效。它的食用方法也比较多,比如冬菇黄焖斑鸠、煎酿斑鸠等,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做你自己喜欢吃的斑鸠美食哦。
2、保护视力
保护视力是我们每个人非常重视的问题,不管是读书还是工作都要面对一定的压力大,每天面对课本或者是电脑,对我们的视力伤害是比较大的。斑鸠具有保护视力的功效,而且斑鸠的制作方法也比较简单,在家你也可以做,例如洋葱炒斑鸠、香菇炖斑鸠等等。
3、降压
很多朋友患有高血压,在饮食方面都非常注意,担心自己饮食不当使血压升高。在这里告诉大家一个饮食小方法,灵芝黄芪炖斑鸠就可以有效的降低血压哦。斑鸠的功效作用非常多,除了以上几种外,还具有安神助眠、散瘀止痛、预防糖尿病等多种功效。
斑鸠的药用价值
益气,明目,强筋骨。治虚损,呃逆。
1、崔禹锡《食经》:主续绝伤,补中坚筋骨,益气力,好令趋走。
2、《嘉佑本草》:主明目,多食其肉,益气,助阴阳。
3、《本草衍义》:久病虚损人食之,补气。
4、《纲目》:食之,令人不噎。
斑鸠的用法与用量
内服:煮食或入丸剂。
斑鸠的副作用
暂无副作用。
斑鸠的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
1、栖于邻近田间的山林、竹林。常成群活动于田野、村庄附近。营巢于树枝上及竹林内,每窝产卵2-3只。以作物或杂草种子、植物果实为食。
2、栖于平原和山地林中冬季常成小群活动在田间。营巢于树枝上,多在较隐蔽的矮林间,巢甚简陋,每产卵2只。主食作物及杂草种子。
3、栖于农田附近的树林、竹林及田间,亦常在居民点附近活动。飞行十分迅速。鸣声响亮。以谷物及杂草种子为主食。巢营于要树上、竹子上或灌丛间。每窝产卵2只,雌雄鸟参加孵卵。
资源分布:
1、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青海、西藏等地。
2、分布于全国各地。
3、分布于北至河北,南至广东,西至陕西、四川、云南广大地区。
以上就是一些斑鸠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斑鸠占叶的功效与作用
大家知道斑鸠占叶是一种很常见的药材,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也能够治疗很多的疾病,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斑鸠占叶的药用价值吧。
【别名】战骨
【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狐臭柴和黄毛豆腐柴的叶。
【原形态】1.狐臭柴,直立或攀援状灌木至小乔木,真株高1- 3.5m 。幼枝被柔毛,老枝无毛,黄褐色至紫褐然。单叶对生;叶柄长1-4cm,叶片纸质或坚纸质,长圆形、卵状椭圆形或卵形,基部楔形、宽楔形至近圆形,全缘或上部有波状深齿、锯齿或深裂,先端急尖至尾状尖,两面近无毛或疏生短柔毛。聚伞花序组成塔形圆锥花序长4-14cm,宽2-9cm,无毛至疏被柔毛,具披针形或线形苞片;花萼杯状,长 1.5-2.5mm,外面被短毛和黄色腺点,先端5汪裂,裂齿三角形,齿缘有纤毛;花冠淡黄色,有紫色或褐色条纹,4裂,二唇形,上唇1裂片,圆形,下唇3裂,外面密被腺点,喉部有数行较长的毛,花完管长约4mm;雄蕊4,二强,伸出花冠外;子房圆形,先端有腺点。核果倒卵形,紫色至黑色,有瘤突萼宿存。花、果期5-8月。 生于海拔700-1800m的山坡路边丛林中。分布于陕西、甘肃、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2.黄毛豆腐柴,本种与狐臭柴的主要区别是:幼枝、叶柄、叶背密被黄色平展长柔毛。聚伞花序排成伞房状;花冠绿白色。 生于海拔500-1200m的常绿阔叶林阴处或路边灌木林中。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 1.生于海拔700-1800m的山坡路边丛林中。 2.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
【性味】味辛;微甘;性平
【功能主治】清湿热,解毒,续筋接骨。主水肿;毒疮;水火烫伤;筋伤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对于斑鸠占叶的药用价值大家应该都了解了吧,在平时食用的时候也能够更有针对性了,更合理的用药才能够更好的治疗一些常见的疾病。
东菊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的本质就是治标也治本,比起西药来中药的作用和功效要好很多。中药东菊也是同样如此的,下面就来介绍下中药东菊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细药、兰铁草。踏地莲花莱、牙陷药、野菠菜、细牛舌片。
【来源】为菊科植物 东菊 的 全草 。夏、秋采收。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基生叶丛生,倒披针形,先端圆,基部下延,狭长呈柄状,全缘,两面及边缘均密被细毛;茎生叶互生,无柄,披针形。花茎由叶丛生出,高14厘米,有细毛,头状花序生于茎枝顶端;苞片绿色,线状披针形;舌状花冠狭长.先端圆,不分裂,通常淡红紫色,管状花黄色,先端5裂,冠毛白色。
【生境分布】生于山野草坡。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补虚弱。治痨伤,口臭,牙龈出血,恶毒癞疮。
【用法用量】内服:煮鸭蛋吃。外用:研末撒或鲜品捣敷。
【附方】①补虚弱:细药、知母,牛膝、金针花根各五钱。煎绿壳鸭蛋吃。
【摘录】《*辞典》
通过上面文章关于中药东菊的详细介绍,我们知道东菊的功效与作用很多,对身体极有好处。所以大家要是有相关的病症就不妨试试吧。
点头菊的功效与作用
不知道大家有没听说过点头菊。点头菊对调理我们的身体有着很大的好处,在一些疾病上也可发挥不错的作用,今天让我们来看下点头菊的相关知识。
【来源】为菊科植物 点头菊 的 全草 。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35厘米。根茎短,有宿存残叶基。叶根出,具柄;叶片长圆形至椭圆形,全缘或具微锯齿。头状花序常弯垂,2~5个排列成总状花序,花茎上具叶,无柄;花黄色,缘花舌状,1列,2~4齿裂;总苞片1列,先端急尖,密被黑色多节毛。瘦果具棱,冠毛白色。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草地潮湿处。分布西藏等地。
【性味】性温,味甘苦。
【功能主治】祛痰止咳,宽胸利气。治痰喘咳嗽,劳伤及老年虚弱头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
【摘录】《*辞典》
通过上文的描述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点头菊,点头菊有着怎样的功效。点头菊的药用价值很高,有利于免疫系统的改善,是我们一个值得的选择。
菊三七的功效与作用
说起菊三七我们都不陌生,菊三七不但可以食用而且有非常高的药用功效,经常吃菊三七是可以起到很好的养生功效和保健作用的。
【别名】土三七(《滇南本草》),金不换(《秘方集验》),紫三七(《南京民间药草》),血当归、血三七、血七、血格答(《贵州民间方药集》),水三七(《河北药材》),紫蓉三七、艾叶三七、铁罗汉、乌七(《湖南药物志》),菊叶三七(《上海常用中草药》),狗头三七(苏医《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菊科植物 三七草 的 根 。根于秋后地上部分枯萎时挖取,除尽残存的茎、叶及泥土,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三七草"条。
【生境分布】产四川、云南、广东、广西、江苏、江西、湖南、贵州等地。
【性状】根呈拳形肥厚的圆块状,长3~6厘米,直径约3厘米,表面灰棕色或棕黄色,全体多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弧状沟纹,在突起物顶端常有茎基或芽痕,下部有须根或已折断。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不平,新鲜时白色,干燥者呈淡黄色,有菊花心。气无,味甘淡后微苦。以干燥、整齐、质坚、无杂质、断面明亮者为佳。
【性味】甘苦,温。
【功能主治】破血散瘀,止血,消肿。治跌打损伤,创伤出血,吐血,产后血气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研末,0.5~1钱。外用:捣敷。
【附方】①治跌打,风痛:土三七鲜根二至三钱。黄酒煎服。(《岭南采药录》)
【临床应用】治疗大骨节病:取菊三七块根浸泡于30%酒精中,制成10%酊剂;或煎成药液配成12.5%及6.25%(供学龄儿童用)糖浆。每次20~30毫升,每日两次,饭后30分钟服。成人患者70例,经1个月观察,有效率达88.6%,其中显效21例(占30%),好转41例(占58.6%);儿童患者31例,显效9例,好转22例。有效病例平均服药8天左右(最短1天,最长18天)关节疼痛即可减轻。有的病人服药过程中出现疼痛加重现象,这往往是药效的信号,如坚持继续服药,疼痛可自然消失。酊剂疗效似优于糖浆。服药后少数病例有恶心、呕吐等反应,有胃病史者尤易发生。
【摘录】《*辞典》
为了让更多的朋友认识菊三七,大家可以多跟身边的朋友介绍一下,让更多的人知道应该怎样去使用菊三七这种药物。
路旁菊的功效与作用
疾病产生需要药的改善,不同的疾病药物选择也是不同的,想要能够很好的治疗自身疾病,就需要对症下药,中药路旁菊对治疗某些疾病也是有着很好的帮助。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这种药材。
【别名】其米(藏名)
【来源】为菊科植物 圆齿狗哇花 的 全草 。7~8月采收。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1.5~60厘米。上部有分枝,被有开展的毛。叶狭长或匙形,下部叶常有圆齿,上部叶常全缘,先端钝或圆形。头状花序单生于枝端;总苞片2~3层,先端钝;舌状花1层,舌片浅紫色或蓝色,管状花黄色,5个裂片中常1个较长。冠毛稍带红褐色。
【生境分布】生河滩、山坡、林缘。分布西藏、云南、四川、青海、甘肃。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解毒消炎,止咳。治感冒咳嗽,咽痛,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4钱。外用:捣敷。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西藏常用中草药》
看完了上面关于路旁菊的功效及其作用的详细介绍,相信很多朋友已经知道了路旁菊的好处了。可见路旁菊对于我们人体是很有益的。如果有需要,大家不妨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