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梅藤叶的功效与作用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拿体力精力与黄金钻石比较,黄金和钻石是无用的废物。”从古至今,关于养生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或名言,勿以恶小而为之,不注意养生,这种“恶”会报复我们的身体。关于中医养生,我们要掌握哪些知识呢?请您阅读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雀梅藤叶的功效与作用》,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说起雀梅藤叶,很多人都知道它是一种中药材,那么你对雀梅藤叶的功效和作用了解吗?它又该怎么吃呢?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雀梅藤Sageretia thea (Osbeck) Johnst.的叶。
【原形态】雀梅藤 藤状或直立灌木。小枝具刺,灰色或灰褐色,被短柔毛,常对生。叶对生或互生;叶柄长2-7mm,被短柔毛;叶片纸质,椭圆形、长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1-4.5,宽0.7-2.5cm,先端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具细锯齿,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浅绿色,无毛或沿脉被柔毛。花两性,无梗,黄色,芳香,穗状或圆锥状花序;花序轴长2-5cm,被绒毛或密短柔毛;花萼5,裂片三角形,外面被疏柔毛;花瓣5,匙形,先端2浅裂,常内卷,短于萼片;花柱极短,柱头3浅裂,子房3室。核果近球形,径约5mm,熟时紫黑色。花期9-10月,果期翌年4-5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100m以下的丘陵、山地林下或灌丛中。
【性味】酸;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疮疡肿毒;汤火伤;疥疮;漆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水洗;或干品研粉调油涂搽。
【摘录】《中华本草》
以上的内容就是对于中药雀梅藤叶的功效与作用的介绍,希望能够给您带去一定的帮助。中药的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在治疗疾病的时候需要根据疾病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药物,更好的帮助身体解除烦恼。
Ys630.com相关知识
梗花雀梅藤的功效与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健康长寿逐渐为我们所重视,所以现今养生食疗的方法非常流行,中医趋势越来越热,中药也再次占据人们的视野,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中药梗花雀梅藤。
【英文名】twig and leaf of Henry Sageretia
【别名】红藤、皱锦藤、柄花雀梅藤。
【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梗花雀梅藤的果实。
【原形态】梗花雀藤 藤状灌木,高约2.5m。无刺或具利。小枝红褐色,无毛,老枝灰褐色。叶互生或近对生;叶柄长5-13mm,无毛或被微柔毛;托叶钻形;叶片纸质,长圆形、长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5-12cm,宽2.5-5cm,先端尾状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具细锯齿,两面无毛。花具1-3mm长的梗,白色或黄白色,无毛,单生或数个簇生排列成疏散的总状或圆锥花序,腋生或顶生;花序轴无毛,长3-17cm;萼片5,卵状三角形,先端尖;花瓣5,匙形,先端微凹;子房3室。核果近球形,直径4-5mm,熟时紫红色。种子2颗,扁平,两端凹入。花期7-11月,果期翌年3-6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2500m的山坡、林下、灌丛中或阴处岩石缝隙上。
【性味】苦;寒
【归经】肝;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降火。主胃热口苦;牙龈肿痛;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果:有清胃热和火热的功效。
【摘录】《中华本草》
梗花雀梅藤在中药中的利用率还是很高的,可以用来治疗多种疾病。我们应该在充分了解了梗花雀梅藤的功效和作用之后再食用。希望大家不要胡乱吃。
雀梅藤的药用价值_雀梅藤的副作用
雀梅藤的药用价值
功能主治:降气;化痰;祛风利湿。主咳嗽;哮喘;胃痛;鹤膝风;水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医药价值:本种的叶可代茶,也可供药用,治疮疡肿毒;根可治咳嗽,降气化痰;果酸味可食;由于此雀梅藤盆景植物枝密集具刺,在南方常栽培作绿篱。
药理作用:
1、本品根的醇提取物对小鼠肉瘤S180、S37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59.9%、 42%,对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为61%。
2、 乙醇提取物用氯仿提取所得的粗碱部分对艾氏腹水癌有抑制作用,抑制率为83.3%,对小鼠肉瘤S180的抑制率为54.3%。麦胚碱对小鼠肉瘤S180的抑制率为50.5%。
作用:
1、治疗肺癌、胃癌、结肠癌 雀梅藤15~30g,水煎服。
2、治疗肺癌、胃癌 雀梅藤、满山香、重楼、金丝桃、薏苡仁各30g,六方藤16g, 三七、百合各10g,雪上一枝蒿0.5g,黄芪50g,水煎服。
化学成分:根含大麦芽碱(hordenine),无羁萜(friedelin)。茎含表无羁萜醇(epi-friedelinol),大黄素(emodin),大黄素-6-甲醚(physcion),β-谷甾醇(β-sitosterol),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β-sitosterol-β-D-glucoside)及奥寇梯木醇-3-乙酸酯(ocotillo 3-acetate)。
雀梅藤的副作用
尚不明确。
雀梅藤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书籍记载:
《广西药植名录》:祛毒,生肌。治疮疥。
《中华本草》:雀梅藤藤状或直立灌木。小枝具刺,灰色或灰褐色,被短柔毛,常对生。叶对生或互生;叶柄长2-7mm,被短柔毛;叶片纸质,椭圆形、长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1-4.5,宽0.7-2.5cm,先端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具细锯齿,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浅绿色,无毛或沿脉被柔毛。
花两性,无梗,黄色,芳香,穗状或圆锥状花序;花序轴长2-5cm,被绒毛或密短柔毛;花萼5,裂片三角形,外面被疏柔毛;花瓣5,匙形,先端2浅裂,常内卷,短于萼片;花柱极短,柱头3浅裂,子房3室。
《广西药植名录》:别名刺杨梅、对节巴、酸梅簕、札梅、刺晚、对接木、瘤毒藤、摘木、雀梅酸、五金龙、岩溪蓄、对节刺。
附方:治水肿。雀梅藤二层皮,朱砂一钱五分,绿豆粉一两。研末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七丸,开水送下。
雀榕叶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雀榕叶,是很好的一味中药材,雀榕叶在调理身体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在医药方面应用的也比较广泛。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别名】漆娘舅,漆舅、白来叶(《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为桑科植物 笔管榕 的 叶 。全年可采。
【原形态】笔管榕,又名:雀榕、笔管树、大叶榕树、山榕。
【生境分布】生于山地、堤岸。分布台湾、福建、广西、广东、云南等地。
【性味】《福建民间草药》:"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①《福建民间草药》:"解热行气,除湿消疹。"
【附方】①治漆疮:鲜雀榕叶一握。煎汤待温,洗涤。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福建民间草药》
文章介绍的雀榕叶的药用价值,对我们的生活是有很大帮助的。其实很多的身体疾病都可以通过雀榕叶等一些中药材来调理,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应该继续传承下去。
须叶藤叶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须叶藤叶对于大多人来说已经是很熟悉了。但实际上,了解中药须叶藤叶的功效与作用的人并没有多少,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
【来源】药材基源:为须叶藤科植物须叶藤的叶。
【原形态】须叶藤 多年生藤本。茎的基部常木质,借叶尖的延伸卷须缠绕于其他树上。叶片披针形,长7.5-13cm,宽0.7-2cm,无毛,叶脉多数,平行;叶鞘紧接。圆锥花序顶生,宽2.5-7.5cm;花无梗或具短梗,簇生,有香味;苞片呈鳞片状;花被片白色,卵状长圆形,外轮的长约2mm,内轮的长约2.5mm,较狭;雄蕊6,花丝伸出,长约4mm,花药椭圆形,长约0.5mm;子房狭,棍棒状,柱头3,有很多乳突。果球形,熟时红色,直径5-6mm,内含种子1颗。花、果期4-11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潮湿的林中。
【功能主治】敛疮。主创伤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摘录】《中华本草》
对于须叶藤叶的药用价值本文就介绍到这里,其实须叶藤叶药用的时候有很多不同的作用,都对人体有着不小的好处。大家可以试一试。
羊角藤叶的功效与作用
羊角藤叶对于医药方面的价值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对于治疗一些疾病是很有效的。羊角藤叶中含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物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羊角藤的叶。
【原形态】羊角藤,攀援灌木。无毛或幼枝的稍被柔毛。叶薄革质对策 ;叶柄长6-10mm;托叶膜质,长2-5mm;叶片形状各式,通常长圆状披针形,长5-8(-12)cm,宽1..5-3.5cm,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侧脉5-7对。花序顶生,伞形花序式排列,通常由6个小头状花序组成,每个小头状花序直径6-8mm,有花6-12朵;总花梗长5-12mm;萼简半球形,长0.8-1mm,先端平截或不明显齿裂;花冠白色,4裂,几达基部,裂片狭长圆形,长3-3.2mm,先端稍钝而内弯;雄蕊4,聚合果扁球形或近肾形,直径8-12mm,熟时红色,有槽纹。花期5-7月,果期6-10月。
【性味】甘;凉
【功能主治】解毒;止血。主蛇咬伤;创伤出血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以上就是对羊角藤叶的功效与作用详细介绍,对它的选择,要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这样对身体不会有损害,才能得到很好的改善疾病的效果。
蓝叶藤的功效与作用
蓝叶藤是功效非常广泛的一种中药材,我们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用到蓝叶藤,蓝叶藤也在很多疾病的治疗和缓解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蓝叶藤。
【英文名】stem of Tinctorial Condorvine
【别名】肖牛耳藤、羊角豆、染色牛奶菜、老鸦嘴
【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萝藦科植物蓝叶藤的果。
【原形态】1.长达5m,叶对生;叶柄长1.5-3.5cm,顶端丛生有小腺体;叶片长卵状长圆形,长5-12mc,宽2-5cm,先端渐尖,基部近心形,苹时或干后均呈蓝色;侧脉5-7对,斜升,近叶缘处结合。聚伞圆锥花序近腋生;总花梗长2.5-5cm,被柔毛;花萼基部内面有5个小腺体或更多;花冠黄白色,干后呈蓝黑色;花冠简状钟形,内有5条丛毛与花冠裂片到生,喉部里面貌刷状毛;副花冠为5枚长圆形的裂片组成;花粉块每室1个,狭长圆形,直立。蓇葖果简状披针形,基部胀大,长达10cm,直径约1cm,被茸毛。种子卵形,长达1cm,先端具长约2cm的黄色绢质种毛。花期3-5月果期8-12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潮湿杂木林中。
【化学成份】蓝叶藤地上部分含牛奶菜铜(marsdenone)和蓝叶藤内酯酮(tinctoralactone)[1]。
【性味】味辛、苦、性温
【归经】肝、胃二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化瘀散结。主风湿骨痛;肝肿大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果:治心胃气痛。
【摘录】《中华本草》
以上就是蓝叶藤的一些相关知识的介绍,是不是对它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呢?希望大家可以把蓝叶藤运用到生活中,为我们的健康服务。
锡叶藤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对疾病的治疗,大部分都有着不错的效果,比如锡叶藤,下面我们就来对锡叶藤的相关信息做一个基本的介绍。
【别名】涩叶藤、糙米藤、水车藤
【来源】五桠果科(锡叶藤科) 锡叶藤 Tetracera asiatica (Lour.)Hoogl.; 毛果锡叶藤 T. scandens (L.)Merr.,以 根、叶、藤 入药。
【原形态】叶面粗糙,可供擦锡器和工具,故有“锡叶藤”之称。
【生境分布】广东、广西。
【性味】酸、涩,平。
【功能主治】收敛止泻,消肿止痛。主治腹泻,便血,肝脾肿大,子宫脱垂,白带,风湿关节痛。
【用法用量】0.5~1两。
【附方】腹泻:锡叶藤5钱,大飞扬1两,水煎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从上文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知道它锡叶藤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都是很高的,能够治疗一些疾病,还可以作为食疗的原料,的确是健康养生的好选择。
大叶藤的功效与作用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中药材也是千奇百怪,各种各样,下面为大家介绍一种中药材大叶藤。
【别名】越南大时藤、奶汁藤、假黄藤、犸(犭留)能、黄藤子、黄藤、土黄连、藤黄莲。
【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大叶藤的根或茎。
【原形态】大叶藤 木质大藤本。茎枝折断有白色乳汁,鲜叶折断有胶丝相连;茎有不规则的纵裂沟纹,嫩枝被紫红色绒毛。叶纸质至薄革质,阔卵形或卵形,长9-25cm,宽6-15cm,先端短渐尖或急尖,基部近截平或微心形,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淡绿色,干时上面有波状皱纹,掌状脉常5条。总状花序多个簇生于老茎或无叶的老枝上,常下垂,长7-35cm,被紫红色绒毛;花单性异株,白色至浅绿色;雄花萼片9,外面的微小,里面的长3-5mm;花瓣6,舟状;雄蕊6,花丝肥厚。核果长圆形,背部隆起,长2.5-4cm,橙黄色。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深山密林中或石灰岩山坡林中。
【性状】1.性状鉴别 根圆柱形,直或稍弯,直径0.5-2cm。表面棕黄色或浅棕色,具不规则纵向沟纹。质硬,断面灰黄色,有放射状纹理和小孔,皮部易破裂。气微,味苦。茎圆柱形,少数略弯,直径可达2.5cm。表面灰棕色,具粗纵棱,节处隆起。质硬,断面放射状纹理较根部密而明显。
【化学成份】大叶藤含二十六烷酸(hexacosano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α-羟基一三十碳-6-烯酸十三碳醇酯(tridocanyl-α-hydroxytriacont-6-encate),β-谷甾醇(β-sitosterol),胡萝卜甙(daucosterol)及木兰花碱(magnoflorine)。茎含1-甲氧基-3-羟基-6-甲基蒽醌(1-methoxy-3-hydroxy-6-methylanthraquinone),香草酸(vanillic acid),丁香酸(syringic acid),β-谷甾醇及左旋四氢非洲防己碱(tetrahydrocolumbamine)。
【鉴别】理化鉴别 取本品粗粉2g,用乙醇回流l小时,乙醇液浓缩至膏状,加2%盐酸捏溶,滤过。取滤液1ml,滴加改良碘化铋钾试液,产生红棕色沉淀。(检查生物碱)
【性味】苦;寒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络;散瘀止痛;解毒。主风湿痹痛;腰痛;跌打损伤;目赤肿痛;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外搽。
【摘录】《中华本草》
相信通过本篇文章对大叶藤的详细介绍,大家可以了解到关于大叶藤的功效和药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白叶藤的功效与作用
世界上存在许许多多的药材,难免有一些药材是我们不认识的,但只要我们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相信我们可以慢慢的知道更多的医学药材。那么对于白叶藤这种药材你了解吗?
【别名】铁边、蜈蚣草、篱尾蛇、藤羊角扭、母乳藤、对面笑、红藤仔、鸟仔藤、淋汁藤、飞杨藤、牛蹄藤、脱皮藤、扛棺回
【来源】药材基源:为萝藦科植物白叶藤的全草。
【原形态】木质藤本。全株具乳汁;小枝通常红褐色,无毛。叶对生;叶柄长5-7mm;叶片长圆形,长1.5-6cm,宽0.8-2.5cm,两端圆形,先端具小尖头,上面深绿色,下面苍白色,无毛;侧脉每边5-9条。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比叶长;花蕾长圆形,先端尾状渐尖;花萼5裂,内面基部有10个腺体;花冠淡黄色,裂片长圆状披针形,比花冠筒长2倍,向右覆盖,先端旋转;副花冠裂片卵圆形,着生于花冠筒内面;花粉器匙形,粘于柱头上;心皮离生,花柱短,柱头宽圆锥状。雄蕊5。蓇葖果长披针形,长达12.5cm,直径0.6-0.8cm。种子先端具白色绢质种毛。花期4-9月,果期6月至翌年2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丘陵山地灌林丛中。
【性味】甘;性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血;散瘀止痛。主肺热咳血;肺痨咯血;胃出血;痈肿;疮毒;跌打刀伤;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品9-15g。外用:鲜品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有清热解毒、散瘀止痛的功能。用于肺热咳血、胃溃疡出血等症;外用治跌打刀伤、疮疥和毒虫、蛇咬伤。
【摘录】《中华本草》
通过本篇文章对白叶藤的详细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关于白叶藤的相关作用和食用方法等。白叶藤的价值可以通过其功效中看出,充分的体现了白叶藤的重要性。
须叶藤的功效与作用
须叶藤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种中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非常的重要,但是对于须叶藤的功效和作用,有些人不是很了解,所以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了解下。
【英文名】Indian Flagellaria
【来源】药材基源:为须叶藤科植物须叶藤的根或根茎。
【原形态】须叶藤 多年生藤本。茎的基部常木质,借叶尖的延伸卷须缠绕于其他树上。叶片披针形,长7.5-13cm,宽0.7-2cm,无毛,叶脉多数,平行;叶鞘紧接。圆锥花序顶生,宽2.5-7.5cm;花无梗或具短梗,簇生,有香味;苞片呈鳞片状;花被片白色,卵状长圆形,外轮的长约2mm,内轮的长约2.5mm,较狭;雄蕊6,花丝伸出,长约4mm,花药椭圆形,长约0.5mm;子房狭,棍棒状,柱头3,有很多乳突。果球形,熟时红色,直径5-6mm,内含种子1颗。花、果期4-11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潮湿的林中。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气候和潮湿环境,不耐严寒,忌干旱。宜选择潮湿的疏松地栽培。 栽培技术 繁殖方法:用种子繁殖,直播法。夏、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贮藏待播。翌年春季播种,按行株距1m×1.5m开穴点播,每穴下种2-3颗,上覆土2-3cm,播后淋水保温。 田间管理 出苗后注意拔除杂草,生长期中耕除草3-4次,施肥1-2次,苗高20-30cm,扦插支架,用绳捆缚藤苗,引蔓攀援上架。
【功能主治】利尿。主水肿;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茎,根茎:有利尿功能。叶:用作创伤性收敛剂。
【摘录】《中华本草》
以上就是的须叶藤相关介绍,相信大家在看过之后就能够有所了解了。在知道须叶藤的功效和作用后就可以根据自身体质来调理了。
杜仲藤叶的功效与作用
杜仲藤叶是中药的一种,在我国古代的医书就有着对于杜仲藤叶的记载,杜仲藤叶能治疗很多的病症,而且功效也非常全面,我们要善用它。
【别名】藤杜仲叶
【来源】药材基源:为夹竹桃科植物杜仲和毛杜仲藤的叶。
【原形态】1.粗壮木质攀援藤本。枝有不明显的皮孔,具乳汁,除花冠外,全株无毛。叶对生;叶柄长1-1.5cm,有微毛;叶片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5-8cm,宽1.5-3cm,先端渐尖,基部锐尖。聚伞花序总状,顶生及腋生,花小密集,水红色;花萼5深裂,内面基部腺体不多或缺,裂片披针形;花冠白色或粉红色,坛状,裂片在花蕾中内褶;雄蕊5,着生于花冠筒基部,花药箭头状,花丝短;花盘环状;子房具微柔毛,花柱短,柱头圆锥状。蓇葖果基部膨大,向先端渐狭尖成长喙状。种子长达2cm;种毛长约4cm;绢质白色。花期3-6月,果期7-12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300-800m的山谷、疏林或密林、灌木丛、水旁等处。
【性味】苦;涩;性平
【功能主治】接骨;止血。主跌打骨折;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摘录】《中华本草》
上文我们分析了杜仲藤叶,知道杜仲藤叶的作用和功效都是非常的广泛,只要我们多掌握一些中药的药性,那么遇到疾病时我们才不会慌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