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脾汤的功效与作用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中医养生之道,不在求仙丹灵药,而首在养心调神,养心养性可称是养生之道的“道中之道”!”随着生活的提升,养生已经成为社会性的关注焦点,不注意养生,将为我们的生活埋下悲剧的种子。日常生活中关于中医养生我们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调脾汤的功效与作用”,仅供您在养生参考。
现代人压力很大,不少朋友的工作是需要长期加班的。长期熬夜加班会很容易导致身体差。而中药方剂其实就可以缓慢的调理人的身体,今天就向大家介绍一下调脾汤的制作方法。
【处方】白术1钱,陈皮1钱,苍术1钱,木通1钱,黄芩1钱2分,砂仁1钱2分,人参1钱2分,川芎1钱2分,黄柏8分,甘草8分。
【功能主治】湿伤,面黄倦甚,足酸口苦,脉散而大者。
【用法用量】水煎,食前服。
【摘录】《玉案》卷三
【处方】人参5钱,玄参1两,麦冬5钱,甘菊花5钱,苡仁5钱,金钗石斛3钱,芡实1两,山药5钱。
【功能主治】益太阴之阴水,以胜其阳明之阳火。主阳明之火,固结于脾而不肯解,善用肥甘之物,食后即饥,少不饮食,便觉头红面热,两足乏力,不能行走。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六
【处方】陈皮、白术、丁香、人参、诃子、青皮、甘草。
【功能主治】小儿脾疳。黄瘦腹大,或吃土吃米吃茶。
【摘录】《幼科铁镜》
以上就是调脾汤的一个介绍, 希望通过以上的了解之后,大家对于这一个养生方剂的选择问题可以更加的注重,只有我们运用一些比较科学的方法,帮助自己达到养生的目的才更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Ys630.com相关知识
调降汤的功效与作用
说起调降汤,可能对很多人来说有些陌生,只能猜出它是一种中药方剂,对于调降汤的作用等都不是很清楚,接下来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处方】人参、黄耆(蜜炙)、白芍药、白茯苓、陈皮(去白)、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升降气。主气壅甚。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通口服,不拘时候。
【摘录】《百一》卷五
【处方】枳壳(制)1两,半夏(制)半两,北梗半两,青皮半两,陈皮半两,真苏子半两,槟榔半两,茯苓半两,葶苈(隔纸炒)半两,木香2钱半,白豆蔻仁2钱半,缩砂仁2钱半,紫苏叶2钱半,甘草(炙)3分。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喘嗽。
【用法用量】每用3钱,加生姜5片,煎服。
【摘录】《直指》卷八
看了这篇文章之后,应该就能了解调降汤是什么了吧。调降汤在中医可以治疗很多问题,是一种很有效的中药方剂。
调元汤的功效与作用
调元汤对于大家来说也是很经常见到的,那么它和同类的方剂有什么区别?调元汤的功效与作用又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处方】生地4钱,阿胶(烊冲)1钱,白芍(酒炒)2钱,当归2钱,茺蔚子(炒)3钱,泽兰2钱,杜仲(盐水炒)2钱,天冬3钱,鹿角霜2钱。
【功能主治】奇脉亏损,经水不调,肢节酸痛,腰痛气滞,心摇神怯,晕眩。
【用法用量】加桂圆肉5个,水煎服。
【摘录】《医方简义》
【处方】黄耆1钱,人参5分,炙草2分半,白芍5分。
【功能主治】小儿吐泻大病之后,浑身壮热,欲成慢惊风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幼科指南》卷上
【处方】炙黄耆、炙甘草、山楂肉、白芍、木香、广皮、川芎、桔梗
【功能主治】痘疮初起,元气虚者。
【摘录】《顾氏医径》卷五
【处方】人参、黄耆、麦冬、甘草、当归。
【功能主治】痘疹表虚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痘疹仁端录》卷七
【处方】人参2钱,黄耆3钱(炙),甘草1钱(炙)肉桂、姜、枣。
【功能主治】痘疮气虚,顶陷者。
【用法用量】方中肉桂、姜、枣用量原缺。
【摘录】《治痘全书》卷十三
【处方】人参、黄耆、甘草、生地、麦门冬、白芍药、白术。
【功能主治】痘疹多汗。
【用法用量】《片玉痘疹》有黄芩、无生地。
【摘录】《医部全录》卷四九○引《幼幼全书》
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的文章之后,对调元汤的功效与作用有了很深层次的了解了吧,那么大家知道之后,以后使用调元汤一定要注意这些,这样才会保证身体能更加健康。
调胃汤的功效与作用
调胃汤是一种中药方剂,这类药物还是常见到的,而且它对人体疾病改善有着很好的效果,对它的选择也可以放心进行,不过在吃这类药的时候,还需要一些方式方法。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炮附子1钱半,人参1钱半,白术(炒)1钱半,白芍(酒炒)1钱半,茯苓3钱,肉桂(去皮)1钱半,吴茱(醋泡炒)8分炙,炙甘草5分,川芎8分。
【功能主治】产后呕吐,脉虚细者。
【用法用量】产后气阳两虚,生气不振,夹恚怒而两胁疼痛,呕吐不止。附子补火扶阳以振生气,人参扶元补气以接真阳,白术健脾土止呕吐,白芍敛肝阴定胁痛,吴茱萸平肝气力能温中降逆,小川芎入血海性善活血行气,白茯苓渗湿滑脾肺,紫肉桂温经和血脉,炙甘草缓中益气。水煎温服,使气阳内充,则肝阴暗复,而肝气和平,生生之气,无不振布,岂有胁痛呕吐之患乎。
【摘录】《医略六书》卷三十
【处方】茯苓5分,扁豆5分,白术5分,半夏5分,广皮5分,人参5分,甘草5分。
【功能主治】调理胃气。主小儿急惊风,惊已定者。
【摘录】《一盘珠》卷八
上文为大家介绍了调胃汤的功效和用法用量等,其实要想拥有一个好的身体,还是应该从生活做起。保持一定量的体育锻炼,拥有合理的饮食习惯比什么都管用。
调气汤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是很常见的,不同的药物对疾病治疗上是有着一些区别的,所以在药物选择之前,要对它们进行一定的了解,接下来为大家介绍调气汤这种中药方剂。
【处方】白芍药1钱,陈皮1钱,生地黄1钱,黄柏(盐水炒)1钱,香附子(醋制)1钱,知母(盐水炒)1钱,当归身1钱,枳亮8分,白茯苓8分,甘草(用生梢)5分。
【制法】上锉碎。
【功能主治】因暴怒,以致瞳神散大者。
【用法用量】白水2钟,煎至1钟,去滓热服;服此药后,兼服磁朱丸。
【摘录】《审视瑶函》卷五
【处方】京三棱(煨,锉)1两,木香1两,槟榔(煨锉)3分,草豆蔻(去皮)1两半,高良姜1两半,当归(切,焙)半两,芎藭半两,桂(去粗皮)3分,人参3分,芍药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陈曲(微炒)1两,阿魏(面裹煨,研)半两。
【制法】上除阿魏外,为粗末和匀。
【功能主治】注气,背膊疼痛,心胸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入盐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
【处方】白蔻1两,丁香1两,檀香5钱,砂仁5钱,炙草1两,木香5钱。
【制法】共为细末。
【功能主治】气郁作厥。
【用法用量】每服3-5钱,以盐沸汤调服,或八味顺气散亦炒。
【各家论述】《经》云:辛以散气。用白豆蔻、丁香、檀香、木香、砂仁、藿香等诸辛窜以行壅滞之气,甘草缓中和药。
【摘录】《衡要》卷六
【处方】代赭石18g(布包),旋复花6g(布包),牛膝9g,丹参15g,瓜蒌15g,郁金9g,白芍9g,柴胡6g,陈皮9g,枳壳9g,苏梗6g,桔梗6g,木香6g。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解郁。主食管狭窄,食管憩室。吞咽梗阻不利,胸膈痞满,有时疼痛或逆气,舌苔白腻,脉弦。
【各家论述】方中代赭石镇逆甲肝,有扩张食管的作用,为治疗食管狭窄之主药;牛膝降逆;丹参活血;瓜蒌、郁金宽胸解郁;白芍、柴胡舒肝;陈皮、枳壳、苏梗、桔梗、木香理气。
【摘录】《临证医案医方》
【处方】玉竹、麦冬、苏子、炙草、橘红、白前、土沙参、白茯苓、淮山药。
【功能主治】疹后肺气受伤而呛者。
【用法用量】煎服。
【摘录】《治疹全书》卷下
【别名】调气散
【处方】香附、乌药、陈皮、青皮、砂仁、甘草、木香、藿香。
【功能主治】气逆心痛。
【用法用量】调气散(《医略六书》卷二十三)。《医略六书》本方用,香附一钱半(炒)、乌药一钱半、青皮一钱半(炒)、木香一钱、陈皮一钱半、藿香一钱半、甘草五分、砂仁一钱(炒)。水煎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医略六书》:暴怒伤肝,肝气上逆,横于胃口,而胃气不化,故心痛不,香附调气解郁青皮破气平肝:马药顺气以降浊,木香调气以和胃;陈皮利气除痰:甘草缓中和药;藿香开胃气;砂仁醒脾气。使脾胃调和,则肝木自平而逆气自降,胃气调和,心痛无不霍然矣。此降气平肝之剂,为气逆心痛大专方。
【摘录】《证治汇补》卷六
以上就是对调气汤配方的详细介绍,是一个不错之选,不过制作的时候需要适量,过多会造成资源浪费也对身体有很大影响。
调荣汤的功效与作用
气温和湿度等的变化尤其会导致身体不适,更是需要在此时加强补养,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种简单的养生方剂调荣汤的做法,希望能在大家需要的时候起到的效果。
【处方】川芎 当归 芍药 生干地黄 三棱 莪术 白芷 延胡索 蒲黄 香附子 泽兰 细辛 川白姜 厚朴(制)桃仁(浸,去皮,焙)各15克 辣桂 半夏(制)甘草(炙)各23克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化瘀止痛。主瘀血不消,脐腹引腰背俱痛。
【用法用量】每服9克,加生姜、大枣,水煎,空腹时服。
【摘录】《仁斋直指》卷二十六
【处方】白茯苓 当归 生地 山楂各3克 赤芍 木通 香附 丹皮各1.8克 川芎 甘草各1.5克 乌梅5个
【功能主治】凉血调荣,行气化滞。主产后痢疾,属于血热气滞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丹台玉案》卷五
【处方】白术、杜仲、牛膝、萆薢、独活、陈皮、肉桂、乌药、川断、当归、川芎、香附。
【功能主治】养血温经。主产后两胯连臀俱酸痛者,由坐草久,劳伤筋脉,稳婆试水太早,或风冷乘于下焦,恶血停滞所致。
【各家论述】产后气血己亏,不能流通,加以风冷乘虚入宫,或恶血微有阻滞,则作酸痛。是方芎、归、川断补血,白术补气,能利腰脐间血,此四味为君;独活祛风,肉桂祛寒,乌药、香附、陈皮行气,萆薢治风湿,此六味为臣;杜仲、牛膝引药下行为佐。凡血气所不及至之处,诸药能引而至。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五
【处方】当归3钱,生地3钱,官桂1钱,乌药2钱,红花2钱,陈皮2钱,白芍(酒炒)2钱。
【功能主治】闪挫腰痛。
【用法用量】水酒各1钟,煎服。
【摘录】《玉案》卷五
【处方】川芎2分,当归2分,芍药2分,生干地黄2分,三棱2分,莪术2分,白芷2分,延胡索2分,蒲黄2分,香附子2分,泽兰2分,细辛2分,川白姜2分,厚朴(制)2分,桃仁(浸,去皮,焙)2分,辣桂3分,半夏(制)3分,甘草(炙)3分。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妇人瘀血不消,脐腹引腰背俱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加生姜、大枣,水煎。食前服。
【摘录】《直指》卷二十六
【处方】白茯苓1钱,当归1钱,生地1钱,山楂1钱,赤芍6分,木通6分,香附6分,丹皮6分,川芎5分,甘草5分。
【功能主治】产后痢疾。
【用法用量】加乌梅5个,水煎服。
【摘录】《玉案》卷五
看了上面的文章想必大家已经基本上了解了调荣汤的功效与作用了吧?调荣汤的药用价值极高,对调理人的身体健康有着显著的效果。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试一试。
调中汤的功效与作用
调中汤自古被誉为治病的良药。它对于很多疾病均效果显著。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调中汤的具体的功效。
【处方】当归、肉桂(去粗皮)、川芎、白芍药、附子(炮)、良姜,各一两;甘草(炙)半两。
【炮制】上为散。
【功能主治】治产后肠胃虚怯,寒邪所侵,及未满月,饮冷当风,乘虚袭留于肓膜,散于腹胁,腹痛作阵,或如锥刀所刺,流入大肠,水谷不化,洞泻肠鸣,或下赤白,胁侾胀,或走痛不定,急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匕,水三盏,煎至一盏,去滓,热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炒白术4.5克,当归9克,酒炒白芍4.5克,茯苓4.5克,木香3克,酒炒香附6克,苏梗9克,酒炒续断9克,酒炒杜仲9克,炒砂仁3克。
【功能主治】调中止痛。主肝郁气滞。(妊娠腹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八
【处方】人参5分,陈皮4分,蝉蜕3分,川芎8分,甘草2分,扁豆1钱,枸杞1钱,谷芽6分。
【功能主治】未痘时,先因吐泻里虚,随感时行见痘,目眶低陷,神情困倦者。
【用法用量】上加生姜2片,大枣2个,水煎服。此权宜之剂也,精神稍醒,即当加减。
【摘录】《救偏琐言·备用良方》
【处方】大黄2两,葛根2两,黄芩2两,芍药2两,桔梗2两,茯苓2两,藁本2两,白术2两,甘草(炙)2两。
【功能主治】和胃气。主夏月及初秋,忽有暴寒,折于盛热,热结四肢,则壮热头痛;寒伤于胃,则下痢,或血或水,或赤带下,壮热且闷,脉微且数。
【用法用量】以水9升,煮取3升,分3次服,服别相去二食久,勿以食隔。须取快下,壮热便歇,其下亦止。
【注意】忌海藻、菘菜,猪肉、酢物、桃李、雀肉等。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葛根、藁本、甘草解表药也;黄芩、芍药、甘草清热药也;大黄、黄芩、甘草攻里药也;茶、术、桔梗、甘草和中药也。为小儿寒郁热邪,腹痛下痢之的方,功用与人参败毒散相仿。
【摘录】《外台》卷一引《古今录验》
【处方】薤白(切)1升,枳实6个(炙),橘皮3个,大枣12个,粳米3合,香豉6合。
【制法】上药切。
【功能主治】调和五脏。主胃气虚,不欲食,四肢重,短气。
【用法用量】以水6升,先煮薤,得4升,纳诸药,煮取1升半,适寒温,分2次服。
【摘录】《外台》卷八引《范汪方》
【处方】人参、黄耆、炙甘草、白芍(酒炒)、白术、木香、陈皮。
【功能主治】痘疮吐泻止后。
【用法用量】加大枣为引,水煎服。
【摘录】《片玉痘疹》卷六
【处方】麦门冬半两,干枣1两,茯苓半两,甘草半两(炙),桂心半两,当归半两,芍药半两。
【制法】上药切。
【功能主治】补益气力。主虚劳。
【用法用量】以水8升,煮取3升,去滓,每服1升,日3次。
【注意】忌生葱、海藻、菘菜、醋物。
【摘录】《外台》卷十七引《古今录验》
【处方】当归、芍药、白术、茯苓、木香、黄连、槟榔、枳壳。
【功能主治】痢,里急后重。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痘疹传心录》卷十五
【处方】苍术1钱2分,白术1钱2分,当归1钱2分,白芍1钱2分,滑石1钱2分,青皮1钱2分,黄芩1钱2分,黄连(姜炒)1钱2分,生地1钱2分,槟榔6分。
【功能主治】痢不拘新久,红白杂下,里急后重,腹痛。
【用法用量】上用水2钟,煎服。
【摘录】《便览》卷二
【处方】人参5分,白术5分,茯苓5分,甘草(炙)5分,白芷5分,藿香5分,石莲子(去心)5分,天麻(煨)5分,橘皮5分,木香5分,半夏曲5分,白扁豆(姜汁、炒)5分。
【功能主治】和脾胃,止吐泻,正气温中。主小儿慢惊。
【用法用量】上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诚书》卷八
【处方】生黄耆、白姜蚕、甘草、当归、白茯苓、炒扁豆、炒白芍、苡仁、连翘。
【功能主治】小儿病后虚热,生口疮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幼科直言》卷五
【处方】当归、白芍(炒)、川芎、甘草(炙)、附子(制)、肉桂。
【功能主治】产后泻痢。产后未满月,风邪乘虚袭之,留于盲膜,散于腹肋,故腹中阵阵作痛,水谷不化,胀鸣泄泻。
【摘录】《盘珠集》卷中
【处方】藿香、枳实、砂仁、甘草、苍术、茯苓、陈皮、青皮、半夏、厚朴。
【功能主治】风疹。由脾虚感受风邪而作者。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
【处方】茯苓1钱,当归1钱,白芍1钱,陈皮1钱,白术1钱半。
【功能主治】小儿一切浮肿。
【摘录】《幼科释迷》卷六
【处方】潞参1钱半,白术1钱半(炒),云苓1钱,蔻米5分(研),炮姜5分,砂仁8分(炒),木香1分,官桂1钱,扁豆1钱(炒),制草5分。
【功能主治】小儿伤乳食,泻后脾胃虚,哕,吐泻。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揣摩有得集》
【处方】猪苓、茯苓、半夏、厚朴、大腹皮、陈皮、木瓜、甘草、紫苏、木通、白术。
【功能主治】产后腹胀肋疼,泄泻痢疾,或块在腹中,或隐或现,并治败血冲脾。
【用法用量】加砂仁7粒,大枣3个(去核),生姜1片,煎水服。
【摘录】《女科指南》
【别名】调中散
【处方】白术2两,干姜(炮)2两,当归(切,焙)2两,人参2两,赤茯苓(去黑皮)2两,桂(去粗皮)1两半,五味子1两,甘草(炙)1两。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心掣,胸中少气,善咳善泄。
【用法用量】调中散(《宣明论》卷一)。
【各家论述】《古方选注》:方中桂枝、干姜、五味开太阳;以参、术、炙草阖阳明;而独倍加桂枝,佐以当归、赤苓、炙草,是不独治三焦,意专重于荣养心阳,以安动掣,则咳泻自止,其义高出千古。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六
【处方】陈粟米3两(炒),缩砂1两,香茸1两,零陵香1两,藿香1两,香附子1两,甘草1两,白扁豆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暑气。
【用法用量】每服2钱,生姜煎服,不拘时候。
【摘录】《鸡峰》卷五
【处方】白术、茯苓、当归、黄耆、木香、广皮、甘草。
【功能主治】脾气损伤。气胀咽满,噫气,食不得下,四肢不和,面黄喘咳,肿胀脾泄,脉右关细软。
【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处方】良姜1两,当归1两,桂心1两,芍药1两,附子(炮)1两,川芎1两,甘草(炙)5钱。
【功能主治】产后腹痛兼泻痢。由产后肠胃虚怯、寒邪易侵,若未满月,饮冷当风,则腹痛阵作,或如锥刀所刺,水谷不化,洞泄肠鸣,或下赤白,胠胁(月真)胀,或走痛不定。
【用法用量】《重订严氏济生方》有人参半两。
【摘录】《产育宝庆集》卷上
【处方】厚朴4两,枳实3两,桂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脾胃不调,冷气暴折,客乘于中,寒则气收聚,聚则壅遏不通,卒然胀满,余无所苦,脉弦迟。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2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
【摘录】《鸡峰》卷十三
【处方】白术、川芎、当归、熟地、人参、黄耆、苍术、甘草、陈皮、川断、香附、砂仁、柴胡、乌梅、大枣。
【功能主治】理顺三焦,养血安胎。主妊娠四月,胎动不安。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二
【处方】陈皮、半夏、甘草、云苓、归身、川芎、白芍(酒炒)、生地、银柴胡、秦艽、香附(酒炒)、益母草、丹皮、砂仁、煨姜、大枣。
【功能主治】扶养脾胃。主产后蓐劳,由外伤风冷,内伤忧劳思虑,月内将养失宜。外症咳嗽口渴,头昏气喘,四肢不举,百节疼痛,寒热如疟,盗汗,心膈烦闷,沉重着床,病人困倦,不知痛苦。
【各家论述】是方四物佐丹皮养血滋阴,二陈加香附以行气和胃,秦艽祛风,银柴胡清热,外感内伤两无所损,而元气平复矣。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五
【处方】木香1钱(不见火),防风(去芦)1分,黄耆(蜜炙)1分,炙甘草1分,人参(去芦)2两,白茯苓(去皮)2两,当归(去芦,酒浸)2两,熟干地黄2两(洗),罂粟壳(去顶蒂瓤)半两(剪碎,蜜拌炒令黄)。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赤白痢。由肠胃虚弱,冷热之气,乘虚相博,血渗入肠,则为泻痢,重者血与脓相杂,状如浓涕,轻者浓血上赤脉,状如鱼脑,日夜不绝,脐腹(疒丂)痛,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大钱,水1盏,加生姜3片,枣子1个,煎至7分,去滓,食前通口服。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七
【处方】白术、干姜、白茯苓、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内伤寒。寒热间作,腕后有斑3-5点,鼻中微血出,两手脉沉涩,胸膈四肢,按之珠无大热。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1盏半煎。
【各家论述】内伤寒,完颜小将军病寒热间作,腕后有斑3-5点,鼻中微血出,两手脉沉涩,胸膈四肢,按之珠无大热,此内伤寒也。问之,因暑卧殿角伤风,又渴饮冰酪水,此外感者轻,内伤者重,外从内病,俱为阴也,故先斑后衄,显内阴症,寒热间作,脾亦有之,非少阳之寒热也,与调中汤数服而愈。
【摘录】《阴证略例》
【处方】白术2两,茯苓1两,丁香半两,厚朴2两(生姜汁炒),半夏1两(汤浸7次,切,焙干),甘草1两(炙赤色),肉桂半两(忌火),槟榔2对(锉碎)。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伤寒后脾胃气不和。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5片,同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日进3服。
【摘录】《普济方》卷一四六引《保生回车论》
【处方】制厚朴1两,陈皮(去白)1两,制半夏1两,白术1两半,人参5钱,甘草(炙)3钱。
【功能主治】腹胀胃虚空,关脉浮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1两,水2盏,加生姜7片,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云歧子脉诀》
【别名】调中疏邪汤
【处方】苍术1钱半,陈皮1钱,砂仁1钱,藿香1钱,芍药(炒)1钱,甘草(炙)1钱,桔梗1钱,半夏1钱,白芷1钱,羌活1钱,枳壳1钱,川芎半钱,麻黄半钱,桂枝半钱。
【功能主治】内伤外感而发明斑。食积挟外感发热。
【用法用量】调中疏邪汤(《医学入门》卷七)。
【各家论述】:《医方考》,内伤则里热,外感则表热,两热而无泄,故令斑烂。内伤者,调其中,苍、陈、砂、藿、半、芍、枳、桔,皆调中药也;外感者,疏其表,麻、桂、羌、芎、芷、草,皆疏表药也。表里治而斑自愈矣。
【摘录】《丹溪心法》卷二
【处方】枳壳2钱(煮过),陈皮1钱,半夏1钱,人参1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吐逆。
【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1盏,加生姜、大枣,煎至6分,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四
【处方】人参、茯苓、白术、木香、干姜、藿香、香附(炒,去毛)、缩砂仁、甘草(炙)、丁香各等分。
【功能主治】小儿伤乳食,泻后脾胃虚,哕,吐泻。
【用法用量】水煎,食前服。
【摘录】《保婴撮要》卷七
【处方】葛根、黄芩、白术、桔梗、藁本、赤芍药、白芍药、甘草(炙)各等分。
【功能主治】滞下。似泻非泻,似痢非痢。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1盏,煎至7分,温服。
【摘录】《医统》卷八十三
【处方】人参10两,白茯苓(去黑皮)10两,紫河车2两,甘草2两(生)。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胃热肠寒,食已辄饥,小腹痛胀。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空心、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处方】人参半钱,白茯苓半钱,川白芷半钱,白术半钱,石莲肉半钱,龙脑半钱,麝香半钱,芦荟半钱,熊胆半钱,腻粉半钱(研),胡黄连1钱,使君子1钱,青黛(研)1钱,香墨半两(研)。
【制法】上胡黄连、使君子为末,余研极细,滴水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和胃气,止吐泻,温中正气。主小儿急惊。
【用法用量】每服2丸,煎金钱薄荷汤磨下。经宿取恶物,便安。
【摘录】《普济方》卷三七一
【处方】白芍药4两,续断1两,芎藭1两,甘草1两,白术3两,柴胡3两,当归1两半,乌梅1升,生姜4两,厚朴3两,枳实3两,生李根3两,白皮3两。
【功能主治】曾伤四月胎者,当预服。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斗,煮取3升,分4服,日3夜1,8日后复服1剂。
【注意】海藻、菘菜、桃李、雀肉等。
【各家论述】《千金方行义》:调中者,调土中之墩阜坎陷也。土为万物之母,一息不调,便生疾苦,况曾伤四月之孕,至此能无坎陷乎?固之之法,阜则削之,陷则培之。方中枳实、厚朴削平敦阜之剂也;白术、甘草运平坎陷之剂也;芎、归、芍、续疏通泉脉之剂也;柴胡、李根,一升清阳,一降逆气;生姜、乌梅,一宣上壅,一固下脱。务令中州之气无过不及,以平为期,则胎息之运动绰有余地,孰谓立方之名无深意存焉。
【摘录】《千金》卷二
上面介绍了调中汤是怎样制作出来的,饮用调中汤可以帮助我们治疗一些方面的问题。但是想要体会到方剂带来的好处或是功效,只有去食用它们才知道哦。大家有没有兴趣试一试呢。
调卫汤的功效与作用
春夏交际是人抵抗力最差的一个时刻,这个时候的我们很容易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中药方剂在这些小病症上的效果都是非常好的,下面我们来介绍一种中药方剂调卫汤。
【处方】苏木 红花各0.3克 猪苓0.6克 麦门冬 生地黄各0.9克 半夏(汤洗七次)生黄芩 生甘草 当归梢各1.5克 羌活2.1克 麻黄根 黄耆各3克 五味子7枚
【制法】上药哎咀,如麻豆大,作一服。
【功能主治】补气固表,和营祛湿。主湿胜自汗,表虚不任风寒。
【用法用量】水5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稍热服。
【摘录】《脾胃论》卷下
【处方】黄耆3钱(蜜炙),炒白术1钱,人参1钱半,炒苍术1钱,桂枝5分,白芍(酒炒)1钱半,五味子1钱半,炙甘草5分。
【功能主治】卫虚多汗,脉浮软者。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卫虚气弱,不能卫外而腠理不密,故多汗不止,黄耆补卫气之虚,白术壮脾气之弱,人参扶元益气,苍术燥湿强脾,白芍敛阴,五味收津液,桂枝行阳气于卫,炙草益胃气于中。使气壮卫强,则腠理(纟致)密而汗可自止,安有不能卫外之患乎?此强中益卫之剂,为卫虚自汗之专方。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
看完上面的对于调卫汤的相关描述后,大家是否感觉到了我们传统医学的伟大和神秘?我们平时生活中可以多看一些这方面的知识,会对大家有所帮助的。
建脾汤的功效与作用
只要一提到建脾汤,大多数人都知道它是由几种中药材组成的,但你知道具体是哪几种吗?它们各自的量又是多少呢?大部分人肯定不太清楚吧,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别名】健脾汤
【处方】生姜1斤(切片,青盐3两,研拌1宿,焙干),草豆蔻2两,大麦糵2两,陈橘皮2两,甘草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调中养气,消化宿谷。主
【用法用量】健脾汤(《普济方》卷二十三引《十便良方》)。
【摘录】《鸡峰》卷十二
【处方】厚朴(去粗皮,锉)4两,苍术(水浸,去皮,锉)4两,大枣1升(煮熟,剥去皮核,研取枣汁约5升以来,同煮厚朴、苍术,候水尽为度,滤出焙干),陈橘皮(去白,面炒)3两,白茯苓(去黑皮)2两半,人参2两,甘草(炒)3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益胃气,思饮食。主妊娠下痢,脐腹撮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入生姜3片,大枣1个(擘破),同煎至6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六
【处方】茴香2两(别炒),粉草4两(锉),白盐6两(炒),高良姜4两(水煮20-30沸,控干,切作片子,以麻油炒)。
【制法】上先将良姜、甘草、盐同炒,令甘草紫色,入茴香,同研为末。
【功能主治】快脾胃,进饮食。主
【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沸汤点服。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九八引《吴氏集验方》
【处方】诃黎勒(煨,去核)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陈橘皮(去白,焙)半两,白术(锉,炒)半两,干姜(炮)半两,陈曲(炒)半两,吴茱萸(汤洗,焙干,炒)半两,肉豆蔻(去壳)3分。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脾虚泄滑不止,腹内虚鸣。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用水1盏,加生姜3片,盐少许,煎取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四
【处方】生姜1斤(洗,和皮切,入干瓷盆内,以盐4两淹1宿,日中拌晒,以盐汁尽为度),草豆蔻(焙干)2两,甘草(炙)2两,陈皮(去白)2两,神曲(炒)2两,麦糵(炒,勿焦)2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大益脾胃,消痰进饮食。主早出冒冷及酒病。
【用法用量】空心、食前白汤点服。
【摘录】《传信适用方》卷一
【处方】生地黄1两,黄耆1两,芍药1两,甘草1两(炙),生姜2两,白蜜1升。
【功能主治】脾气不调,使人身重如石,欲食即呕,四肢酸削不收。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9升,煮取3升,去滓,纳蜜,搅令微沸。每服8合,日三夜一。
【摘录】《千金翼》卷十五
以上介绍的建脾汤这种中药方剂,已经经过临床研究使用,并得到了很高的有效率,有相关疾病的朋友不妨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