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榆丸的功效与作用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终生保健,终生康健;终生养生,终生康宁。生活中经常流传这些关于养生的名句或者顺口溜,养生不应只是延年益寿的投机,而应从年轻开始。积极而有效的中医养生是如何进行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榆丸的功效与作用”,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地榆丸,作为传统中药方剂在我国应用的历史已很悠久。我国很多的药物学著作中都将其列为上品,且记述了地榆丸的神奇功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地榆(微炒)当归(微炒)阿胶(糯米炒)黄连(去须)诃子肉(炒)木香(晒干)乌梅肉各15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赤白痢疾。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腹时用陈米汤下,每日二至三次。
【备注】本方原名"地榆散",与剂型不符,现据《证治准绳·类方》卷六改。
【摘录】《普济方》卷二○七
【处方】地榆6两(炙),赤石脂7分,厚朴6分,白术5分,干姜6两,龙骨7分,黄连10分,当归5分,熟艾5分,乌梅肉6分,甘草4分(炙)。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冷痢。不消食,腹中胀痛,气满不能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加至25丸,饮送下,1日2次。
【摘录】《外台》卷二十五引《延年秘录》
【处方】白术半两,黄柏(炒)2钱,生地黄2钱,白芍药2钱,地榆2钱,黄芩(炒)2钱,香附2钱。
【制法】上为末,蒸饼为丸。
【功能主治】脏毒挟湿者。
【用法用量】口服。
【摘录】《明医指掌》卷六
【处方】大川乌头(盐炒,不得过熟,去皮脐尖)1两,甜参1两,地榆1两,麝香1分(别研,入前4味中拌令匀)。
【制法】上为末,5味同捣,炼白蜜5两和为丸,如梧桐子大,以瓷盒密封贮之。
【功能主治】风气攻注、荣卫壅滞,四肢疼痛无力,渐成瘫痪。
【用法用量】本方用法云“五味同捣”,而实际组成仅四味,疑脱。
【摘录】《普济方》卷九十七
【处方】防风、乌梅肉、枳壳、阿胶、甘草(炙)、荆芥穗、黄连、生地、当归身、槐花、白术、伏龙肝、地榆。
【制法】水为丸。
【功能主治】小儿时常粪后出血不止。
【用法用量】陈米饮送下。
【摘录】《片玉心书》卷五
【处方】地榆1两,龙骨半两,赤石脂半两,无食子(炮)半两,熟艾(微炒)半两,黄柏(去粗皮)3分,橡实壳(炒)1两半。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痢不止。大便不禁。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七
【处方】地榆1两,草豆蔻3枚(炮,去皮),黄耆(锉)1两,枳壳(麸炒,去瓤)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肠虚腹胀,泻血不止。
【用法用量】1-2岁儿每服10丸,草节汤送下,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八
看完了上文对地榆丸的介绍,是不是对地榆丸又有了一些新的了解呢?希望大家可以在平时多接触这方面的东西,做到有备无患。
相关阅读
槐角地榆丸的功效与作用
大家是否知道槐角地榆丸这种中药方剂呢?可以说槐角地榆丸在临床中的应用是相当的广泛的,那么槐角地榆丸都具有哪些特点呢?日常生活中槐角地榆丸都得到了哪些方面的应用呢?一起来简单的了解一下吧。
【别名】地榆丸
【处方】槐角8两,防风4两,黄柏6两,当归4两,大艽4两,枳壳4两,地榆炭4两,山栀4两,熟军4两,黄连2两,生地4两,黄芩4两。
【制法】上共为细末,蜜丸2钱重。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主肠风便血,大肠积热,络脉受伤,先血后便,痔疮下血,痔疮破裂,淋漓下血,搔痒难堪,疼痛异常。
【用法用量】每服2钱,米汤或开白水送下。
【注意】忌食辛辣。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抚顺方)
【处方】槐角4两(炒黄),地榆(炒黑)2两,地黄(炒焦)2两,黄芩(炒)2两,荆芥(炒)2两,枳壳1两5钱,归尾1两。
【制法】上共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痔漏肿痛出血。
【用法用量】每服3钱,空心白滚汤送下,1日2次。
【注意】忌煎炒热物。
【摘录】《外科大成》卷二
看了上面的文章想必大家已经基本上了解了槐角地榆丸的功效与作用了吧?槐角地榆丸的药用价值极高,对调理人的身体健康有着显著的效果。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试一试。
地榆樗皮丸的功效与作用
说起中药方剂,很多人都不陌生,但你知道为何中药药剂可以有这么大的作用吗?下面介绍一种地榆樗皮丸来为大家一一说明。
【处方】地榆4钱,樗根白皮3钱,白芍药1钱半,阿胶(蛤粉炒,去蛤粉)1钱,当归(去芦,洗净)1钱,乌梅肉2钱半,木瓜1钱半,枳壳(去瓤,麸炒黄)1钱,茯苓1钱,肉豆蔻1个(面裹煨,去面),甘草2钱(炙),木香1钱,绵姜半钱(炮)金樱子2钱,人参(去芦)半钱。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蛊痢,肠中蓄毒,下血如豆汁,或诸恶物。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乳食前米饮送下。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一
看了上面对于地榆樗皮丸这种中医方剂的简单介绍,大家是否对它有所了解呢?其实方剂的种类还有很多,一些新的方剂也正在被创造出来,我们期待它的更好的发展。
中药地榆的功效与作用
现在人们越来越注意养生和保健,因此对中草药也开始特别的重视,大家都知道不同的中药有着不同的功效和作用,很多的中药材还有食疗的作用。地榆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草药,还被称为黄爪香、山地瓜和血箭草等名字,地榆对消炎杀菌、益气养血和增加身体的免疫力都有很好的功效。
中药地榆的功效与作用
1.凉血止血
用于各种热性出血证,如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崩漏及血痢等。本品味苦而带酸涩,性属寒凉,善入血分,有凉血泄热、收敛止血之功。然本品性沉降而走下焦,尤宜于下焦血热所致的便血、痔血、血痢、崩漏等。治便血、痔血,常配槐花同用,治崩漏,常配生地、黄芩、蒲黄等。治血痢,则配黄连、木香等。
2.解毒敛疮,用于烫伤、湿疹及疮疡痈肿等。
本品能泻火解毒敛疮,常作疡科外治之用,为治烧烫伤之要药,可单味研末麻油调敷,或配大黄粉,或配黄连、冰片用之,可减少渗出,减轻疼痛,促进愈合。治湿疹及皮肤溃烂,可以本品浓煎,纱布浸药外敷,亦可配煅石膏,枯矾研末,撒于患处,或和凡士林调膏外涂。治疮疡肿毒,可单用煎汁温洗或湿敷,或配清热解毒药同用。
中药地榆的作用
1.地榆有凉血止血的作用:地榆中的有效成分对于血液凝固速度的加快有帮助,能够帮助小伤口的快速止血。
2.地榆具有消炎杀菌的作用:地榆在帮助伤口快速愈合有明显效果,这样一来能够细菌和炎症在伤口处的发生,同时它也能抑制噬菌体在我们体内的生长和繁殖。
3.地榆有益气养血和增强免疫力的作用:服用地榆对于脸色苍白、没精神、疲劳没力气等情况有一定的治疗效用。
4.地榆对于大便出血和血痢不止有作用:地榆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止血和凉血效果,若是配以其他的如甘草等中草药一起用水煎服,能够明显的缓解症状。
5.地榆能够有效的治疗湿疹、肿毒、痈肿和疖肿等皮肤病症。通常是与凡士林、密陀僧等药物粉末调和后涂到伤患处。
6.地榆对于解蛇毒和犬类咬伤也有一定的作用:我国古方有记载,用地榆根捣烂后喝汁水并涂抹于被咬伤的地方,可以起到一定的救治作用。(温馨提示:这是中医医家用方,大家若是遇到蛇犬咬伤还是要及时的送医救治)
7.地榆有清火解毒的效果,对于烧烫伤和女性的漏下赤色不止也有一定的作用。(若是大面积的烧烫伤还是要去医院接受专业的诊治)
8.地榆也有一些禁忌要注意:若是脾胃血汗和气血虚且有瘀的人群应该避免服用地榆。
9.除了以上的药用作用,地榆还能作为食材烹炒、做汤和腌制食用。另外地榆也能在庭院里作为绿植栽培。
地榆的功效与作用_地榆的药用价值
导读:中药地榆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地榆的功效与作用、地榆图片、地榆的药用价值、地榆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地榆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地榆简介地榆图片地榆的功效与作用地榆的药用价值地榆的药用附方地榆的配伍应用地榆的副作用地榆医书记载地榆简介
地榆,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地榆或长叶地榆干燥根,后者习称绵地榆。春季将发芽时或秋季植株枯萎后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
地榆,本品呈不规则纺锤形或圆柱形,稍弯曲,长5~25cm,直径0.5~2cm。表面灰褐色至暗棕色,粗糙,有纵纹。质硬,断面较平坦,粉红色或淡黄色,木部略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苦涩。
绵地榆,本品呈长圆柱形,稍弯曲,着生于短粗的根茎上;表面红棕色或棕紫色,有细纵纹。质坚韧,断面黄棕色或红棕色,皮部有多数黄白色或黄棕色绵状纤维。气微,味微苦涩。
地榆图片
地榆的功效与作用
1、清热解毒
地榆性寒,具有清火解毒作用,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
2、凉血止痛
治疗赤白带下,疮痈肿痛,水火烫伤,蛇虫咬伤。
3、消肿敛疮
用于恶疮,消酒,除消渴,补绝伤,产后内塞,可作金疮膏。主内漏不止,血不足。
4、止血
用于吐血,咯血,衄血,尿血,便血,痔血,血痢,崩漏等各种出血。
5、治烧烫伤
治疗各种烧伤,烧伤感染,红肿等。
地榆的药用价值
【药名】地榆
【别名】花椒地榆、酸赭、西地榆、黄瓜香、豚榆系、白地榆、水槟榔、鼠尾地榆、地芽、红地榆、野升麻、马连鞍、水橄榄根、线形地榆、蕨苗参、岩地芨、血箭草、山枣参。
【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根。
【性味】苦、酸、涩,微寒。
【归经】归肝、大肠经。
【功效】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主治】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水火烫伤,痈肿疮毒。
【炮制方法】
1、地榆:拣去杂质,用水洗净,稍浸泡,润透,切成厚片,晒干。
2、地榆炭:取地榆片置锅内炒至外表变为黑色,内部老黄色,喷洒清水。取出,晒干。
【用法用量】煎服,9~15g。外用适量,研末涂敷患处。
【禁忌】本品性寒酸涩,凡虚寒性出血或有淤者慎用。对用大面积烧烫伤病人,不宜使用地榆制剂外涂,以防其所含鞣质被大量吸收而引起中毒性肝炎。
地榆的药用附方
1、治便血:地榆四两,炙甘草三两。每末五钱,水二盏,入砂仁末一钱,煎盏半,分二服。(《沈氏尊生书》地榆甘草汤)
2、治急性菌痢:水橄榄根研粉,成人每服三至六分,每天三次,儿童减半。(《全展选编传染病》)
3、治血痢不止:地榆二两,甘草(炙、锉)半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以水一盏,煎取七分,去渣,温服,日二夜一。(《圣济总录》地榆汤)
4、治久病肠风,痛痒不止;地榆五钱,苍术一两。水二钟,煎一钟,空心服,日一服。(《活法机要》)
5、治烧烫伤:地榆根炒炭存性,磨粉,用麻油调成50%软膏,涂于创面,每日数次。(《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6、治湿疹:地榆面、煅石膏面各二十两,枯矾-两。研匀,加凡士林三十至四十两,调膏外敷。㈢地榆面十五两,密陀僧三十两。研匀,加凡士林三十至四十两,调膏外敷。(《全展选编皮肤科》)
7、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生地榆、太子参各一两,或加怀牛膝一两,水煎服,连服二月。(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8、治红白痢,禁口痢:白地榆二钱,炒乌梅五枚,山查一钱。水煎服。红痢红糖为引,白痢白糖为引。(《滇南本草》)
9、治面疮赤肿焮痛:地榆八两(细锉),水一斗,煮至五升,去渣,适寒温洗之。(《小儿卫生总微方论》)
10、治蛇毒:地榆根,捣绞取汁饮,兼以渍疮。(《补缺肘后方》)
地榆的配伍应用
1、配苍术:燥湿泻火,凉血止血,主治脾经湿热,痢疾下血。
2、配槐角:凉血止血。
3、配茜草:凉血止血,治便血等下焦湿热所致的出血。
4、配乌梅:凉血涩肠。
5、配黄柏:凉血燥湿。
6、配金银花:凉血止血效更强。
地榆的副作用
虚寒性出血症禁服地榆,血虚有瘀者慎服。恶麦门冬;痈疮久病无火,并阳衰血证,并禁用之。气虚下陷而崩带及久痢脓血瘀晦不鲜者,又为切禁。性能伤胃,误服多致口噤不食。
地榆医书记载
1、《药性论》:止血痢蚀脓。
2、《纲目》:汁酿酒:治风痹,补脑。捣汁涂虎、犬、蛇。虫伤。
3、《本经》:主妇人乳痓痛,七伤,带下病,止痛,除恶肉,止汗,疗金疮。
4、《本草正》:清火明日。治带浊痔漏,产后阴气散失。亦敛盗汗,疗热痞。
5、《别录》:止脓血,诸瘘,恶疮,消酒,除消渴,补绝伤,产后内塞,可作金疮膏。主内漏不止,血不足。
6、《唐本草》:主带下十二病。
7、《滇南本草》:治酒寒,面寒疼,肚腹疼。
8、《日华子本草》:排脓,止吐血,鼻洪,月经不止,血崩,产前后诸血疾,赤白痢并水泻,浓煎止肠风。
9、《药物图考》:调敷汤火伤,疳疮溃烂。
10、《开宝本草》:别本注云,止冷热痢及疳痢热。
11、《药品化义》:解诸热毒痈。
12、《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治胃痛,胃肠出血。
以上就是一些地榆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紫地榆的功效与作用
紫地榆因为有着高价值的药理功效所以很多人都会选择,但要注意不能随意的进行使食用,否则会对身体生一些不好的影响的,我们需要在食用前对它进行了解,你准备好了吗?
【别名】隔山消、赤地榆
【来源】牻牛儿苗科老鹤草属植物 紫地榆 Geranium strictipes R. Knuth [G. strigosum auct. non Burm. f.],以 根 入药。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性味】苦、涩,寒。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活血止血。用于肠炎,痢疾,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月经不调,鼻衄;外用治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3~5钱,水煎服或泡酒服;外用适量,鲜品捣烂外敷或干品研粉水调敷患处。
【备注】(1)云南红河地区另有一种 紫地榆 为同属植物 赤地榆 Geranium delavayi Franch.形态相似,功能主治相似。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总得来说紫地榆的作用是相当大的,也正是因为紫地榆具有比较好的养生功效,因此日常生活中应用到紫地榆养生的地方可以说也是相当高的。
地榆饮子的功效与作用
大家都知道地榆饮子是一味很好的中药方剂,那知不知道地榆饮子的功效和作用呢?地榆饮子的食用方法呢?下面就一一的为大家解惑。
【处方】地榆1两,当归1两(锉,微炒),酸石榴皮1两(锉,微炒),秫米1两,薤白(切)2合。
【制法】上锉和匀,分为6服。
【功能主治】产后赤白痢,腹痛不止。
【用法用量】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九
【处方】香附子、新地榆各等分。
【功能主治】小便尿血,凝涩。
【用法用量】各煎汤,先服附子汤3-5呷,次服地榆汤至尽。未效再服。
【摘录】方出《本草纲目》卷十四引《全生指迷方》,名见《鸡峰》卷十
通过以上对地榆饮子的功效与作用以及它有没有副作用的讲解,相信我们现在对它的认识是更深的了。我们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看自己是否能服用地榆饮子。
红地榆的功效与作用
红地榆对于医药方面的价值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对于治疗一些疾病是很有效的。红地榆中含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物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英文名】root of Griffith Cinquefoil.
【别名】长柔毛委陵菜、小天青、翻白叶、小管仲、地蜂。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柔毛委陵菜的根。
【原形态】柔毛委陵菜 多年生草本,高10-60cm。根粗壮,圆柱形,有时侧根较多。花茎直立或上升,被开展长柔毛及短柔毛。基生叶羽状复叶,小叶2-3对,常对生,稀下部小叶互生;叶柄被开展长柔毛及短柔毛;小叶无柄或近无柄;托叶膜质,褐色,外被长柔毛或脱落近无毛;小叶片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0.5-3cm,宽0.5-1.5cm,先端圆钝,稀急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边缘有缺刻状锯齿。上面被伏生疏柔毛,下面被白色绒毛及柔毛,沿脉密生长柔毛;茎生羽状5小叶或掌状3小叶,形状与基生小叶相似,托叶草质,边缘齿牙分裂或全缘。花两性;聚伞状伞房花序,花少疏散;花直径1.5-2.5cm;萼片5,三角卵圆形,先端渐尖或急尖,副萼片5,披针形、长圆披针形或长椭圆形,比萼片短或近等长,外面被疏柔毛或白色绒毛;花瓣5,倒卵形,称端下凹,比萼片长1-2倍,黄色,稀白色;花柱近顶生。瘦果光滑。花、果期5-10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3600m的荒地、山坡草地、林缘及林下。
【性味】涩;微苦;温
【归经】脾;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涩汤止痢,止带。主痢疾,白带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有清热活血、行气止痛、收敛止血的功能。
【摘录】《中华本草》
以上就是对红地榆的作用一些介绍,使用它的时候,可以根据上面所讲的需求进行,而且红地榆在治疗某些疾病上也有着很好的帮助。
赤地榆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对我们的身体有着不同的功效,可以对我们的身体进行调理。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味中药:赤地榆,它具体有哪些功效与作用呢?一起来看看吧。
【别名】隔山消(《昆明药植调查报告》),紫地榆(《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
【来源】为牻牛儿苗科植物 紫地榆 的 根 。秋末采挖,洗净,除去须根,切片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全株被柔毛。主根圆锥形,紫色,有较长的须根。叶基生或茎生,叶柄长;叶片3~5掌状分裂,直径3~5厘米,有小羽状托叶。花1~2朵生于茎顶,红色,径约1.5厘米。蒴果长喙状,成熟后由基部向上反卷而开裂,将种子弹出后而悬挂于花柱上。花期夏季。
【生境分布】多生于向阳山坡。分布云南。产云南。
【性状】干燥根表皮暗褐色,内皮紫色,多皱缩纹理,有须根痕。药材多斜切成片,片长约2.5厘米,阔约1~1.5厘米,厚约2~5毫米;切面黄棕色,木部与皮部常分离,本部色泽较深。易折断,断面粉质样。无臭,味苦。以皮紫心黄者为佳。
【性味】苦涩,凉。
【功能主治】消炎,止血,涩肠。治肠炎,痢疾,脘腹疼痛,内出血,鼻衄,便血,月经过多,产后流血,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浸酒或入丸散。
【附方】①治面寒背寒肚腹疼痛:赤地榆一钱为末,热烧酒下。(《滇南本草》)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滇南本草》。
现在知道赤地榆的作用了吧。以前还不知道赤地榆是这等有价值的东西,这说明我们的见识还不够广泛,所以在以后的生活中,多去了解一下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养生途径,其实想要养生,生活处处皆学问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