萆薢丸的功效与作用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笑一笑,十年少,笑口常开,健康常在。愁一愁,白了头,天天发愁,添病减寿。”人类的发展历史中,养生观念不断更新,我们不仅要知道养生,更要懂得养生。积极而有效的中医养生是如何进行的呢?下面是由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萆薢丸的功效与作用”,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萆薢丸是一种中药方剂,萆薢丸的食用方法也有很多种,不同的食用方法对身体的效果也有可能存在差异,所以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服用。
【处方】萆薢 山芋 牛膝(去苗,酒浸,焙干)泽泻各30克 生干地黄(焙)75克 白术15克 茵芋 蛴螬(微炒)干漆(炒姬出)狗脊(去毛)车前子 天雄(炮裂,去皮、脐)各75克
【制法】上十二味,研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祛风渗温,舒筋活络。主风痹行走不定,血痹身体不仁,肢节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温酒下20丸,加至30丸,每日三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九
【处方】萆薢3两(锉),牛膝2两(去苗),桂心2两,白术2两,丹参1两,川乌头2两(炮裂,去皮脐),熟干地黄2两,附子2两(炮裂,去皮脐),枳实1两(麸炒微黄),肉苁蓉2两(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干)。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长骨坚筋,养血脉,益颜色变白,祛风逐气充肌。主一切气劳,五缓六急。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渐加至4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九十八
【处方】萆薢1两,杜仲(炒)1两,菟丝子(酒浸)1两,胡芦巴(炒)1两,破故纸(炒)1两,川楝子1两,茴香(盐炒)1两,莲子肉1两,沉香1两半,广木香5钱。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虚益气。主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温酒送下,盐汤亦得。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八
【处方】萆薢1两(锉),白蒺藜1两(微炒去刺),赤茯苓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麻黄1两(去根节),防风1两(去芦头),羌活1两,人参1两(去芦头),羚羊角屑1两,柏子仁1两,薏苡仁1两,桂心1两,生干地黄1两,当归1两(锉,微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偏风手足不遂,筋脉缓弱,肢节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二十一
【处方】萆薢1两,山芋1两,牛膝(去苗,酒浸,焙干)1两,泽泻1两,生干地黄(焙)2两半,白术半两,茵芋1分,蛴螬(微炒)1分,干漆(炒烟出)1分,狗脊(去毛)1分,车前子1分,天雄(炮裂,去皮脐)1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痹,行走无定处;血痹。
【用法用量】每服20丸,加至30丸,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九
【处方】萆薢1两半,当归(锉,焙)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涂炙)1两,干姜(炮)1两,荆三棱(炮、锉)1两,桂(去粗皮)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陈橘皮(汤去白,焙)6两。
【制法】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虚,壮筋骨,益气血。主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食前盐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六
【处方】萆薢、杜仲(炒去丝)、苁蓉(酒浸)、菟丝子(酒浸)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酒煮猪腰子,捣烂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损骨虚,不能起床,腰背腿皆痛。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七
【处方】川萆薢(洗)不拘多少。
【制法】上为细末,酒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便频数,日夜无时。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心、食前盐汤或盐酒任下。
【摘录】《济生》卷四
【别名】萆薢煎
【处方】萆薢1两,牛膝1两(去苗),丹参3分,赤芍药3分,当归1两,防风3分(去芦头),杜仲3分(去粗皮,炙黄,锉),酸枣仁3分,桂心3分,石斛1两(去根,锉),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虎胫骨1两半(涂醋,炙令黄)。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血风,腰脚骨节酸痛,筋脉拘急,行立艰难,两胁抽痛。
【用法用量】萆薢煎(《鸡峰》卷十五)。
【摘录】《圣惠》卷七十一
【处方】萆薢1两(锉),熟干地黄3分,牛膝2两(去苗),桂心半两,五加皮半两,酸枣仁半两(微炒),羌活半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石斛3分(去根,锉),白芍药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腰脚冷痹,沉重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四十四
【处方】萆薢1两(锉),牛膝1两(去苗),杜仲1两(去粗皮,炙微黄,锉),酸枣仁1两(微炒),当归1两,防风3分(去芦头),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茵芋3分,熟干地黄1两,丹参1两,赤芍药3分,桂心1两,黄耆1两(锉),羚羊角屑3分,羌活1两,石斛1两(去根,锉),薏苡仁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痿痹,腰脚不遂,骨节酸疼,筋脉拘急。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暖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三十
【处方】萆薢(锉)1两,石斛(去根,锉)1两,五加皮1两,防风(去芦头)1两,桂心1两,柏子仁1两,天雄(炮裂,去皮脐)1两,仙灵脾1两,酸枣仁(微炒)1两,山茱萸1两,钟乳粉1两,巴戟1两,菟丝子(酒浸3日,晒干,别捣为末)1两,鹿茸1两半(去毛,涂酥,炙微黄),牛膝1两半(去苗)。
【制法】上为末,研入钟乳粉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偏枯,手脚无力,肌肤消瘦,行立不得。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二十七
【别名】牛膝丸
【处方】萆薢2两(锉),薯蓣1两,牛膝2两(去苗),泽泻1两,地肤子1两,附子2两(炮裂,去皮脐),干漆1两(捣碎,炒令烟出),石斛2两(去根,锉),威灵仙1两,狗脊1两,茵芋1两,钟乳粉2两,熟干地黄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冷,四肢疼痛,腰脚缓弱,虚损无力。
【用法用量】牛膝丸(《圣济总录》卷十二)。
【摘录】《圣惠》卷二十三
【处方】萆薢、菟丝子、白茯苓、鹿茸、肉苁蓉、黄耆、川巴戟、杜仲、金毛狗脊、益智仁。
【制法】上为末,酒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益肾气。主小便频数。
【用法用量】每服40丸,盐水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六
【处方】萆薢3两(锉),牛膝3两(去苗),杜仲1两半(去粗皮,炙微黄,锉),酸枣仁2两(微炒),当归1两,防风2两(去芦头),丹参2两,赤芍药1两半,桂心1两,石斛1两半(去根,锉),槟榔2两,郁李仁1两半(汤浸,去皮尖,微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祛风利气,止疼痛。主中风半身不遂,筋脉挛急,行立艰难;腰脚疼痛,挛急不得屈伸;腰胯疼痛,两胁妨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暖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二十三
【处方】萆薢(微炒)8两,牛膝(去苗,酒浸,切,焙)4两,菟丝子(酒浸,别捣)2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冷下注,腰脚痿弱,步履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渐加至30丸,空腹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
【处方】萆薢(锉)1两,熟干地黄(焙)1两,天雄(炮裂,去皮脐)1两,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3分,桂(去粗皮)3分,细辛(去苗叶)3分,续断(锉)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虚胀气,攻腰腹髀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日午、夜卧温酒或盐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一
【处方】萆薢1两,羌活(去芦头)1两,天麻(酒浸1宿,切,焙)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没药(研)1分,乳香(研)1分。
【制法】上为末,入没药、乳香同研匀,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缓筋脉,去邪毒,调荣卫。主肝痹。
【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心温酒化下,1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九
【处方】萆薢1两,山芋1两,牛膝(去苗,酒浸,焙)1两,泽泻1两,熟干地黄(焙)2两半,地肤子3分,干漆(炒烟去)3分,狗脊(去毛)3分,白术半两,茵芋1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血痹,风冷痹,游走无定处。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温酒送下,1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
【处方】萆薢(锉,炒令黄)1两,山芋1两,牛膝(切,焙)1两,泽泻1两,白术3分,地肤子半两,山茱萸(炒)1两1分,狗脊(细锉,去毛)3分,茵芋(用叶,炙过)1分,熟干地黄(焙)2两半。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血痹,风邪游走无定处。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稍加至15丸,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九
【处方】川萆薢4两,牛膝(酒浸,去芦)4两,石菖蒲4两,天台乌药2两,薏苡仁2两。
【制法】上为细末,雄木瓜1个,当中横切。每服10字,切四破,去皮瓤,以无灰酒、银石器中,用物合定煮糜烂,研成膏为丸,如丸不成,以木瓜酒打面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壮筋骨,活血脉。主干湿脚气。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心、食前以木瓜酒送下,木瓜汤亦得。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八
【处方】萆薢1两(锉),薏苡仁1两,芎䓖半两,海桐皮3分,羌活3分,天雄1两(炮裂,去皮脐),莽草半两(微炒),天麻半两,干蝎1分(微炒),蝉壳1分,天南星半两(炮裂),白附子半两(炮裂),踯躅花3分(醋拌,炒令干),当归半两(锉,微炒),牛膝1两(去苗),川乌头半两(炮裂,去皮脐)。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湿痹,身体手足收摄不遂,肢节疼痛,言语謇涩。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温豆淋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十九
【处方】萆薢(锉)1两,牛膝(去苗)1两,杜仲(去粗皮,炙微黄,锉)1两,酸枣仁(微炒)1两,柏子仁1两,防风(去芦头)1两,天麻1两,肉苁蓉(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干)1两,桂心1两,补骨脂(微炒)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五味子1两,磁石(烧醋淬7遍,捣碎细研,水飞过)1两,鹿茸(去毛,涂酥,炙令微黄)1两,熟干地黄1两,石斛(去根,锉)1两,巴戟1两。
【制法】上为末,磁石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壮腰膝,暖脏腑,利血脉,补脾肾,益气力。主风冷。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九十八
【处方】萆薢1两,酸枣仁1两(微炒),独活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芎䓖3分,石斛1两(去根,锉),仙灵脾3分,丹参3分,牛膝3分(去苗),当归3分,防风3分(去芦头),桂心3分,狗脊3分,赤箭3分,虎胫骨1两(涂酥,炙令黄),干蝎半两(微炒),海桐皮3分,木香3分,槟榔1两,麝香1分(细研)。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毒所攻,四肢拘挛,骨节疼痛,脚膝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10丸,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三
【处方】萆薢1两,熟干地黄3分,牛膝2两(去苗),附子1两(去皮脐),桂心半两,五加皮半两,酸枣仁半两(微炒),羌活半两,石斛3分(去根),白芍药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腰脚冷痹,沉重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温酒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一八七引《圣惠》
【处方】萆薢24两,杜仲8分。
【制法】上捣筛。
【功能主治】丈夫腰脚痹缓,急行不稳。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增至5钱,每旦温酒和服。
【注意】忌食牛肉。
【摘录】《普济方》卷一五五引《圣惠》
【处方】萆薢6两,杜仲(去粗皮,炙)2两半,牛膝(酒浸2日,切,焙)3两,续断3两,干木瓜(焙)3两,桂(去粗皮)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小弹子大,研丹砂末为衣。
【功能主治】元脏虚损,下注腰脚,行步艰难,膝胫少力。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前温酒送下,木瓜汤送下亦得。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六
【处方】萆薢8两(锉),牛膝3两(去苗),丹参2两,附子2两(炮裂,去皮脐),白术2两,枳壳2两(麸炒微黄,去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坚骨益筋,养血固发。主风湿痹,肢体疼痛,不能行步。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九
以上就是对萆薢丸的一些简单的介绍了,当然了日常如果要用药的话,最好可以咨询一下相关的医生。
Ys630.com相关知识
萆薢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在治疗某些疾病上有着很好的效果,虽然见效稍慢,但对人体无副作用,还是受到人们的推崇。不过在选择的时候,需要注意对它的使用方法等,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萆薢这种药材。
【别名】百枝(《吴普本草》),竹木(《雷公炮炙论》),赤节(《别录》),白菝葜(《日华子本草》),粉萆薢(《本草从新》),金刚、硬饭团(《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山田薯、土薯蓣(《泉州本草》),麻甲头(《广东中医》5(11):500,1960)。
【来源】为薯蓣科植物 粉背薯蓣 、 叉蕊薯蓣 、 山萆薢 或 纤细薯蓣 等的 块茎 。春、秋均可采挖。挖出后洗净除去须根,切片晒干。
【原形态】①粉背薯蓣,又名:黄萆薢、黄山姜、土黄连、黄薯。
【性状】①粉萆薢
【化学成份】山萆薢根茎主含薯蓣皂甙,尚含纤细薯蓣甙、薯蓣皂素毒甙A(以上皂甙的甙元都是薯蓣皂甙元),山萆薢皂甙、约诺皂甙、托克皂甙元-1-葡萄糖甙等皂甙。薯蓣皂素毒甙是山萆薢中的杀虫成分。从根茎中分离得到的甙元有:薯蓣皂甙元,含量1.2%(江苏产)、2.1%(浙江产)、1.35%(江苏宜兴产);托克皂甙元,含量0.06%(江苏产)、0.09%(浙江产)、0.32%(江苏宜兴产);雅姆皂甙元,含量0.04%(扛苏产)、0.10%(浙江产);约诺皂甙元;考盖皂甙元和衣盖皂甙元。另还分离出少量25-异-螺甾-3,5-二烯,可能是水解时薯蓣皂甙元的脱水产物。地上部分分离出约诺皂甙元、托克皂甙元、考盖皂甙元。地上部分除种子外,各部都含相当量的游离的约诺皂甙元和托克皂甙元。地下部分有痕迹的游离的薯蓣皂甙元,其他都成皂甙。种子中含托克皂甙元,其甙元几乎全成为皂甙存在。雌花中分离出薯蓣皂甙元、约诺皂甙元、托克皂甙元和衣盖皂甙元。雄花中分离得到薯蓣皂甙元、约诺皂甙元、托克皂甙元和考盖皂甙元。
【药理作用】山萆薢根茎中所含之薯蓣皂甙或薯蓣皂素毒甙有杀昆虫作用。薯蓣皂甙、克拉塞林甙还有抗真菌作用。
【性味】苦,平。
【归经】入肝、胃、膀胱经。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治风湿顽痹,腰膝疼痛,小便不利,淋浊,遗精,湿热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
【注意】肾虚阴亏者忌服。
【附方】①治真元不足,下焦虚寒,小便白浊,频数无度,漩面如油,光彩不定,漩脚澄下,旋如膏糊;或小便频数,虽不白浊,亦能治疗:益智仁、川萆薢、石菖蒲、乌药各等分。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入盐一捻,同煎至七分,温服,食前。(《杨氏家藏方》萆薢分清散)
【各家论述】①《纲目》:"萆薢,足阳明、厥阴经药也。厥阴主筋属风,阳明主肉属湿,萆薢之功,长于去风湿,所以能治缓弱顽痹、遗浊、恶疮诸病之属风湿者。萆薢、菝葜、土茯苓,三物形虽不同,而主治之功不相远,岂亦一类数种乎?雷敦《炮炙论》序云:囊皱漩多,夜煎竹木。竹木,萆薢也。漩多白浊,皆是湿气下流,萆薢能治阳明之湿而固下焦,故能去浊分清。《杨仪家藏方》治真元不足,下焦虚寒,小便频数,白浊如膏,有萆薢分清饮,正此意也。又杨于建《万全护命方》云:凡人小便频数不计度数。便茎内痛不可忍者。此疾必先大腑秘热不通,水液只就小肠,大腑愈加乾竭,甚则浑身热,心躁思凉水,如此即重症也。此疾本因贪酒色,积有热毒,腐物瘀血之类,随虚水入于小肠,故便时作痛也。不饮酒者,必平生过食辛热荤腻之物,又因色伤而然,此乃小便频数而痛,与淋证涩而痛者不同也。宜用萆薢一两,水浸少时,以盐半两同炒,去盐为末,每服二钱,用水一盏,煎八分,和滓服之,使水道转入大肠,仍以葱汤频洗谷道,令气得通,则小便数及痛自减也。"
【备注】同属植物 福州薯蓣 的根茎,亦作 棉萆薢 入药,产于福建。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
上文为我们分析了萆薢的一些功效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适量食用萆薢,对身体机能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白萆薢的功效与作用
大家知道白萆薢是什么吗?如果知道的话,那么对与白萆薢的功效和作用了解吗?白萆薢作为一种传统的药材,对于我们的身体具有哪些调理作用呢?下文我们将一一分析给大家。
【别名】刺萆薢
【来源】百合科菝葜属植物 铁叶菝葜 Smilax siderophylla Hand.-Mazz.,以 根状茎 入药。四季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性味】辛、微苦,平。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清热利尿。用于风湿筋骨疼痛,肠炎,痢疾,膀胱炎,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3~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从以上的介绍中,我们不难看出白萆薢的作用有很多。日常生活中的人们,可以根据自己身体的情况,适量的食用白萆薢。一段时间后身体状况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萆薢汤的功效与作用
萆薢汤,大家估计不会陌生吧,都应该多多少少知道一点。但是你真的了解萆薢汤吗?如果不是很清楚的话,不妨浏览一下本篇文章哦。
【处方】川萆薢6克 苦参 防风 何首乌各15克 威灵仙 当归 白芷 苍术 胡麻 石菖蒲 黄柏各1.8克 羌活 川椒各1.2克 龟版4.5克 红花1克 甘草15克
【功能主治】主杨梅疮结毒,筋骨疼痛,头胀欲破,及已溃腐烂。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临服入酒适量,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空腹时服。
【摘录】《外科正宗》卷三
【处方】萆薢1两半,当归(切,焙)1两,桔梗(炒)1两半,牡丹皮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10枚,附子(炮裂,去皮脐)2两,黄连(去须)1两,桑根白皮(锉,炒)1两半,代赭1两半,贯众1两,大腹1两半,桂(去粗皮)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覆盆子(去梗)1两,黄芩(去黑心)1两,吴茱萸(洗,焙,炒)半两,草豆蔻(去皮)1枚,桃仁(炒,去皮尖双仁)10枚,熟干地黄(焙)1两,蛇床子(炒)1两半,干姜(炮)半两,木瓜(去皮子,焙干)1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腰痛,动转艰难,似有气注。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空心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五
【处方】萆薢1两,当归1两,木香1两,牛膝(酒浸,切,焙)1两,黄连(去须)1两,桂(去粗皮)1两,延胡索、芎䓖、天雄(炮裂,去皮脐)、槟榔(锉)、代赭(碎)。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脚气。上气喘满,呕逆,咳嗽,减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取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二
【别名】土茯苓汤
【处方】川萆薢(俗呼土茯苓)。
【功能主治】杨梅疮,不问新旧,溃烂,筋骨作痛。喉腭溃蚀,与鼻相通,面蚀痈溃,久不愈者。
【用法用量】土茯苓汤(《灵验良方汇编》卷一)。
【摘录】《外科发挥》卷六
看了上面对于萆薢汤这种中医方剂的简单介绍,大家是否对它有所了解呢?其实方剂的种类还有很多,一些新的方剂也正在被创造出来,我们期待它的更好的发展。
红萆薢的功效与作用
世界上存在许许多多的药材,难免有一些药材是我们不认识的,但只要我们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相信我们可以慢慢的知道更多的医学药材。那么对于红萆薢这种药材你了解吗?
【别名】小萆薢、小红萆薢、打不死、花花藤、花萆薢、滇江萆薢
【来源】百合科菝葜属植物 无刺菝葜 Smilax mairei Levl.,以 根状茎 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性味】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调经,利尿。用于风湿性关节炎,泌尿系感染,肾炎水肿,慢性胃炎,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0.5~1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出处】《中药材手册》
相信通过本篇文章对红萆薢的详细介绍,大家可以了解到关于红萆薢的功效和药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刺萆薢的功效与作用
刺萆薢是一种对大家来说还算比较熟悉的中药,对我们身体的有很多的好处,我们想要在生活中正确的食用它,需要对刺萆薢有一些了解,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吧。
【别名】大菝葜、红萆薢
【来源】百合科菝葜属植物 刺萆薢 Smilax ferox Wall. Ex Kunth,以 根状茎 入药。秋冬春采集,洗净切片,晒干。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解毒。用于风湿筋骨疼痛,小便浑浊,臁疮,皮肤过敏,湿疹。
【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煎水洗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上文为大家介绍了刺萆薢的作用,希望对大家在生活中有所帮助。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胡乱的和其他食物搭配,应该咨询专业人士后再决定。
萆薢散的功效与作用
萆薢散是在传统的中医的理念下研究出来的,治疗效果很好,无副作用。能从根本上解决患者对疾病的困扰,一起来看一下萆薢散的相关知识。
【处方】萆薢(酒浸.一两) 狗脊(一两) 杜仲(炒.去丝.一两) 白茯苓(去皮.一两) 何首乌(半两) 天雄(去皮脐.炮.半两) 泽泻(半两)
【功能主治】治肾经受病,多汗恶风,面浮肿,脊骨疼,不能行立,肌肤变色,但坐而腰痛,此风中于肾经也。视肋下左右上下持黄如饼者,可治,急灸肾腧百壮;齿黄,发须直,面如土色者,不可治。
【用法用量】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米饮调下,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别名】大萆薢散
【处方】萆薢1两,当归1两(炒),附子1两(炮),杜仲1两(去粗皮,炙,锉),仙灵皮1两,青木香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风痹湿冷,腰脚疼痛,四肢痿弱,荣卫凝泣。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酒下,日3次。
【摘录】《元和纪用经》
【处方】萆薢1两(锉),防风1两(去芦头),人参3分(去芦头),桂心3分,山茱萸半两,干姜3分(炮裂,锉),川椒3分(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细辛3分,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天雄半两(炮裂,去皮脐),牛膝1两(去苗),白术3分。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柔风,体虚里急,四肢缓痹不仁。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温酒调下。
【摘录】《圣惠》卷二十二
【别名】换肌消毒散、萆薢汤
【处方】萆薢(一名土茯苓,又名冷饭团)5钱,当归2钱,白芷2钱,皂角刺2钱,薏苡仁2钱,白鲜皮7分,木瓜7分(不犯铁器),木通7分,金银花7分,甘草5分。
【功能主治】杨梅疮,不拘初起溃烂,或发于舌间喉间。
【用法用量】换肌消毒散(《口齿类要》)、萆薢汤(《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
【摘录】《口齿类要》
【处方】萆薢1两(锉),汉防己1两,赤芍药1两,松节1两,桂心1两,丹参1两,当归1两,茵芋1两,五加皮1两,侧子1两(炮裂,去皮脐),牛膝1两(去苗),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历节风,四肢疼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注意】忌生冷、猪、鱼、鸡、犬肉。
【摘录】《圣惠》卷二十三
【处方】萆薢1两,人参1两(去芦头),细辛1两,牛膝1两(去苗),酸枣仁1两(微炒),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羚羊角屑1两,独活1两,赤芍药1两,黄芩1两,茵芋1两,麻黄1两(去根节),葛根1两(锉),汉防己1两,桂心1两,赤茯苓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芎䓖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肝风。四肢拘挛急痛,不可转侧。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5分,去滓,入竹沥1合,更煎1-2沸,温服,不拘时候。
【注意】忌鸡、猪、鱼、蒜。
【摘录】《圣惠》卷三
【处方】萆薢1两(锉),茵芋半两,杜仲半两(去粗皮,炙微黄,锉),天雄3分(炮裂,去皮脐),石南半两,石龙芮半两,踯躅半两(微炒),独活2两,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狗脊半两,当归半两(锉,微炒),麻黄3分(去根节),干蝎半两(微炒),桑螵蛸半两(微炒),菖蒲半两,赤箭2分,甘菊花3分,牛膝3分(去苗),木香3分,芎䓖2分,麝香半两(细研)。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肾脏中风,卧踞而腰痛,脚膝偏枯,皮肤顽痹,语言謇涩,两耳虚鸣,举体乏力,面无颜色,志意不乐,骨节酸疼。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以温酒调下。
【摘录】《圣惠》卷七
【处方】萆薢1两(锉),杜仲1两(去粗皮,炙微黄,锉),牛膝1两(去苗),五加皮1两,槟榔1两,当归1两(锉,微炒),酸枣仁1两(微炒),独活1两,海桐皮1两(锉),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防风1两(去芦头),肉桂1两(去皱皮),羚羊角屑1两,木香1两,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肾脏风毒流注,腰脚疼痛,筋脉拘急。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七
【处方】萆薢2两,桂(去粗皮)3分,杜仲(去粗皮,锉,炒)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腰脚冷痹不仁,行步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方出《圣惠》卷四十四,名见《圣济总录》卷八十五
【处方】破故纸1两(盐炒),川续断1两,川乌1两(炮),防风1两,萆薢1两,赤芍药1两,熟地黄1两,独活1两,白芷1两,没药1两,杜仲(姜制)1两,茴香2两(炒),白术2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除风去湿,止痛活血,补肾。主一切风证,腰脚疼痛,彻骨酸楚。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心盐酒任下。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一
【处方】萆薢1两(酒浸),狗脊1两,杜仲1两(炒去丝),白茯苓(去皮)1两,何首乌半两,天雄半两(去皮脐,炮),泽泻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肾脏中风,腰疼不得俯仰,或偏枯耳鸣,语声浑浊,面色浮肿,骨节酸疼,精神昏愦,喜怒好忘,而肌色黧黑,身体沉重,发汗恶风,隐曲不利,或两脚冷痹,头昏耳聋,语言浑浊,或脊骨促痛,不能行立,肌肤黑色,两胁赤黄如饼者。
【用法用量】每服2钱,米饮调下。急灸肾俞百壮。
【摘录】《校注妇人良方》卷三
【处方】萆薢1两,枣肉1两,生地黄1两,桂心1两,杜仲1两,麦门冬1两。
【功能主治】虚劳,阴阳失度,伤筋损脉,嘘吸短气,溢漏泄下,小便赤黄,阴下湿痒,腰脊如折,颜色堕落。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酒1斗5升,浸3日,出晒干复浸,如此候酒浸干,治下筛。每服方寸匕,食后酒下,日3次。
【摘录】《普济方》卷二二七
【处方】萆薢1两(锉),牛膝3分(去苗),当归3分,酸枣仁3分(微炒),桂心半两,白蒺藜半两(微炒,去刺),海桐皮1两(锉),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羌活3分,石斛1两(去根,锉),生干地黄1两,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羚羊角屑3分,槟榔1两,防风3分(去芦头)。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脚气,缓弱疼痛,皮肤不仁。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以豆淋酒调下。
【摘录】《圣惠》卷四十五
【处方】萆薢1分(锉,炒),白芜荑1分(微炒),狗脊(去毛,锉)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蛔虫发作。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温酒调下。欲服药,先隔宿吃牛肉干脯1片,次日空心服药,虫下即愈。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九
【处方】牡丹皮2分,萆薢3分,桂心3分,白术3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肾虚腰痛。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酒下,日3次。亦可作汤服。
【摘录】方出《千金》卷十九,名见《普济方》卷一五四
【处方】萆薢1两,天麻1两,防风3分(去芦头),乌蛇肉1两(酒拌,炒令黄),五加皮半两,当归3分(锉,微炒),独活3分,芎䓖3分,麻黄3分(去根节),天雄3分(炮裂,去皮脐),牛膝3分(去苗),苍耳子3分,虎胫骨1两(涂酥,炙令黄),杜仲3分(去粗皮,微炙,锉),仙灵脾3分,薏苡仁3分,酸枣仁3分,川乌头半两(炮裂,去皮脐)。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妇人风痹,手足不仁,腰膝疼痛,筋脉挛急。
【用法用量】每服1钱,食前以豆淋酒调下。
【摘录】《圣惠》卷六十九
【处方】萆薢1两(用水浸少时漉出,用盐半两相和,锅内炒干,去盐不用),川芎1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便频数,不计度数,临小便时疼痛不可胜忍。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同煎,取8分,和滓空心服2-3盏后,便吃化毒汤。
【摘录】《普济方》卷四十一引《护命方》
【处方】萆薢、牛膝(酒浸,切,焙)、蒺藜子(炒,去角)、枸杞子、恶实(炒)、秦艽(去苗土)、羌活(去芦头)、当归(切,焙)、桂(去粗皮)各等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风,身体筋骨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嚼少胡桃仁,热酒调下;痛极者,再服1服;痛止者,更可5服;骨痛者,饭后服;脚膝及腹内痛者,空心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
【处方】木通、乌药、石菖蒲、茴香、萆薢。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阴囊肿。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幼科折衷》
【处方】萆薢2两(锉),防风1两(去芦头),羌活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桂心3分,当归3分,薏苡仁1两,石斛1两(去根节,锉),牛膝1两(去苗),赤芍药1两,杜仲1两(去粗皮,炙微黄,锉),酸枣仁3分(微炒)。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风,腰脚疼痛,冷痹不任行履。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酒各半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注意】忌生冷油腻,毒鱼滑物。
【摘录】《圣惠》卷二十一
【处方】萆薢1两(锉),狗脊1两,桂心1分,槟榔半两,吴茱萸1分(汤浸7遍,焙干,微炒),桑根白皮3分(锉),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腰痛急强如板硬,俯仰不得。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四十四
【处方】黄柏1钱(酒炒),菟丝子1钱,萆薢1钱,远志(去骨)1钱,麦门冬(去心)2钱,灯心7根,五味子(盐水洗)9粒,淡竹叶3枝。
【功能主治】赤浊。
【用法用量】加盐少许,水煎,空心服。服导药后用此。
【摘录】《万氏家抄方》卷二
以上就是关于萆薢散的功效与作用为大家做的介绍,希望这些介绍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萆薢散作为一种中药方剂,对于男性和女性的身体都是有着极大的帮助的。
萆薢酒的功效与作用
俗话说,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人们在现如今生活极大丰富的情况下,对养生的追求也更加的迫切,中医方剂一直都是养生的重要方法,那么萆薢酒作为一种中药方剂又有什么功效作用呢?接下来为大家一一解答。
【处方】萆薢3两,杜仲(去粗皮,炙)3两,枸杞皮根(洗)5两。
【制法】上锉细,用好酒5升干净瓶内浸,密封。
【功能主治】风湿腰痛,及湿痹不散。
【用法用量】重汤煮2时许,取出候冷,旋暖饮之,常令微醉,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五
【处方】萆薢3两,防风2两(去芦头),牛膝3两(去苗),独活2两,芎䓖2两,山茱萸2两,当归2两,酸枣仁2两(微炒),大麻仁5两,石斛3两(去根),桂心2两,熟干地黄3两。
【制法】上锉细,以生绢袋盛,用好酒2斗,于瓷瓶中浸,密封七日后开取。
【功能主治】腰脚风毒攻注疼痛。
【用法用量】每日3-5度,温饮1盏,常令醺醺,无至大醉。
【摘录】《圣惠》卷二十五
【处方】萆薢1两,防风1两(去叉),菟丝子1两,杜仲1两(去粗皮,锉,炒),黄耆1两,菊花1两,天雄1两(炮裂,去皮脐),石斛1两(去根),生干地黄1两(焙),地骨皮1两,续断1两,金牙1两(煅,醋淬),石南1两,肉苁蓉1两(酒浸,切,焙),蜀椒(去目及闭口者,炒出汗)1两。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夹绢囊盛贮,以无灰酒5升浸14日。
【功能主治】血痹及五脏六腑,皮肤骨髓,肌肉筋脉等疾,不问新久。
【用法用量】每日任性服,候减1升,即旋添酒1升,药力薄即别制。年老者亦可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九
萆薢酒采用传统的几种纯天然中药材制成,对一些病症有着极好的治疗效果,而且无丝毫的副作用,对一些患者来说,的确是一种非常明智的选择。
绵萆薢的功效与作用
绵萆薢对大家再熟悉不过了,绵萆薢的历史是很悠久的,并且对调理身体和治疗疾病都有着很好的功效,对于养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英文名】RHIZOMA DIOSCOREAE SEpTEMLOBAE
【来源】本品为薯蓣科植物 绵萆薢 Dioscorea septemloba Thunb.或 福州薯蓣 Dioscorea futschauensis Uline ex R. kunth 的干燥 根茎 。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切片,晒干。
【性状】本品为不规则的斜切片,边缘不整齐,大小不一,厚2~5mm。外皮黄棕色至黄褐色,有稀疏的须根残基,呈圆锥状凸起。切面灰白色至浅灰棕色,黄棕色点状维管束散在。质疏松,略呈海绵状。气微,味微苦。
【鉴别】本品粉末淡黄棕色。淀粉粒众多,单粒卵圆形、椭圆形、类圆形、类三角形或不规则形,有的一端尖突,有的呈瘤状,直径10~70μm,脐点裂缝状,人字状、点状、层纹大多不明显。草酸钙针晶多成束,长90~210μm。薄壁细胞多角形,椭圆形或长方形,壁略增厚,纹孔明显。木栓细胞棕黄色,多角形,壁平直。
【性味】苦,平。
【归经】归肾、胃经。
【功能主治】利湿去浊,祛风通痹。用于淋病白浊,白带过多,湿热疮毒,腰膝痹痛。
【用法用量】9~15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从上文的阐述中我们对于绵萆薢的功效与作用有了一些了解,如果身体出现了什么不适的症状,可以用中药的方法去调理,中医治病的历史久远,可以放心食用。
粉萆薢的功效与作用
随着现代人生活压力加大,养生保健的方法也是层出不穷,但是最受人欢迎的还是中国传统的老中医,还有经过上千年检验的中药。比如说粉萆薢,那么粉萆薢究竟有哪些功效与作用呢?今天就跟大家介绍一下。
【英文名】RHIZOMA DIOSCOREAE HYpOGLAUCAE
【来源】本品为薯蓣科植物 粉背薯蓣 Dioscorea hypoglauca palibin 的干燥 根茎 。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切片,晒干。
【性状】本品为不规则的薄片,边缘不整齐,大小不一,厚约0。5mm。有的有棕黑色或灰棕色的外皮。切面黄白色或浅灰棕色,维管束呈小点状散在。质松,略有弹性。气微,味辛、微苦。
【鉴别】(1) 本品横切面:外层为多列木栓化细胞。皮层较窄,细胞多切向延长,壁略增厚,壁孔明显;黏液细胞散在,内含草酸钙针晶束。中柱散有有限外韧型及类周木型维管束;薄壁细胞壁略增厚,具壁孔,细胞中含淀粉粒。本品粉末黄白色。淀粉粒单粒圆形、卵圆形或长椭圆形,直径5~32μm,长至40μm,脐点点状或裂缝状;复粒少数,多由2 分粒组成。厚壁细胞众多,壁木化,孔沟明显,有的类似石细胞,多角形、梭形或类长方形,直径40~80μm ,长至224μm。草酸钙针晶束长64~84μm 。
【性味】苦,平。
【归经】归肾、胃经。
【功能主治】利湿去浊,祛风除痹。用于膏淋,白浊,白带过多,风湿痹痛,关节不利,腰膝疼痛。
【用法用量】9~15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通过上述内容的介绍,可以了解到粉萆薢在一些疾病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药粉萆薢的食用也要根据各自的身体状况决定,切记不要盲目用药。
萆薢分清散的功效与作用
萆薢分清散对于人体是有很好的补充作用的,往往人们在生病的时候会选择用萆薢分清散,因为萆薢分清散不仅对疾病有着非常好的疗效,而且能为人体提供各种所需的营养物质。现在就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吧。
【别名】萆薢分清饮(《丹溪心法》卷三)。
【处方】益智仁 川萆解 石菖蒲 乌药各等分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温肾利湿,分清去浊。主膏淋、白浊。小便频数,混浊不请,白如米泔,凝如膏糊。
【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230毫升,入盐少许,同煎至160毫升,空腹时沮服。
【备注】方中川萆薢利水去湿,分清化浊为君;益智仁温肾阳,缩小便为臣;乌药温肾化气,石菖蒲化浊利窍为佐;食盐咸以入肾为使。诸药合用,有温暖下元,利湿泄浊之功。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九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发现萆薢分清散的好不仅体现在对某些疾病的治疗效果上,而且它的副作用小更是从古至今都受人推崇,养生效果真的超赞。
粉萆薢的功效与作用_粉萆薢的药用价值
导读:中药粉萆薢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粉萆薢的功效与作用、粉萆薢图片、粉萆薢的药用价值、粉萆薢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粉萆薢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粉萆薢简介粉萆薢图片粉萆薢的功效与作用粉萆薢的药用价值粉萆薢的临床应用粉萆薢的处方粉萆薢的副作用粉萆薢简介
粉萆薢,中药名。为薯蓣科植物粉背薯蓣的干燥根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切片,晒干。本品为不规则的薄片,边缘不整齐,大小不一。有的有棕黑色或灰棕色的外皮。切面黄白色或淡灰棕色,维管束呈小点状散在。质松,略有弹性,易折断,新断面近外皮处显淡黄色。气微,味辛、微苦。
粉萆薢图片
粉萆薢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利湿。治风湿顽痹,腰膝疼痛,小便不利,淋浊,遗精,湿热疮毒。
1、《本经》:主腰背痛,强骨节,风寒湿周痹,恶疮不瘳,热气。
2、《别录》:伤中恚怒。阴痿失溺,关节者血,老人五缓。
3、《药性论》:治冷风顽痹,腰脚不遂,手足惊掣,主男子臂腰痛久冷,是肾间有膀胱宿水。
4、《日华子本草》:治瘫缓软风,头旋痫疾,补水藏,坚筋骨,益精明目,中风失音。
5、王好古:补肝虚。
6、《滇南本草》:治风寒,温经络,腰膝疼,遍身顽麻,利膀胱水道,赤白便浊。
7、《纲目》:治白浊,茎中痛,痔瘙坏疮。
粉萆薢的药用价值
1、治肠风,痔漏:萆薢、贯仲等分。捣罗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空心,食前服。(孙用和)
2、治小便频数:川萆薢(洗)为细末,酒和为丸如柄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食前,盐汤、盐酒任下。(《济生方》萆薢丸)
3、治小肠虚冷,小便频数:牛膝(酒浸,切,焙),续断、芎藭各半两,萆薢二两。上四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空心盐汤下四十丸;或作汤,入盐煎服亦得。(《圣济总录》牛膝丸)
4、治小便;昆浊:鲜萆薢根头刮去皮须,每次二两,水煎服。(《泉州本草》)
5、治阴痿失溺:萆薢二钱,附子一钱五分。合煎汤内服。(《泉州本草》)
6、治腰痛,脚气:破故纸(生)、续断,木瓜干、牛膝(酒浸)、杜仲(去皮锉,姜制炒断丝)各一两,萆薢二两。上为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盐汤、盐酒任下。(《三因方》立安丸)
7、治小肠气及腰痛:萆薢、杜仲(酥炒去丝)、葫芦巴(生脂麻炒)、破故纸(炒)、小茴香(盐水浸一宿)各一两,胡桃仁(汤去皮)二两。各为末,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盐酒送下,或盐汤亦可。(《瑞竹堂经验方》喝起丸)
8、治脚气肿痛,不能动履,不论寒热虚实,久病暴发皆可:萆薢五钱,黄柏、苍术、牛膝、本瓜、猪苓、泽泻、槟梅各二钱。水二大碗,煎一碗。每日食前服一剂。(《本草切要》)
9、治丈夫腰脚痹、缓急,行履不稳者:萆薢二十四分,杜仲八分。捣筛。每旦,温酒和服三钱匕,增至五钱匕。禁食牛肉。(《广利方》)
10、沧风寒湿痹,腰骨强痛:干萆薢根,每次五钱,猪脊骨半斤合炖服。(《泉州本草》)
粉萆薢的临床应用
1、用于治疗小便频数,小便失禁(尤其小儿)。配益智仁、乌药。
2、用于治疗膏淋(尿液混浊如膏,或如米汤,小便短涩,欲出未尽)。有湿热证候者(可见于急性尿道炎、膀胱炎),配车前子、黄柏等以加强祛湿清热作用,方如程氏薢分清饮;有阳虚肾虚证候者(可见于慢性前列腺炎、各种原因引起的乳糜尿等),配乌药、益智仁等,方如萆薢分清饮。
3、用于治疗湿热痹痛,尤其腰背冷痛、下肢活动不利、麻木(可见于周围神经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前人的经验说萆薢治湿最长,治风次之,治寒则尤其次。对于湿热和风湿所致的肌痛,本品确有缓解功效、常配桑枝、络石藤、牛膝等药。
4、用于治疗皮肤湿疹、慢性皮炎,或脓疱疮等属湿热症者,配黄柏、苡仁等,方如萆薢祛湿汤。
粉萆薢的处方
1、程氏萆薢分清饮(《医学心悟》):川萆薢9g,黄柏9g,石菖蒲4.5g,云芩12g,白术9g,莲子心6g,丹参4.5g,车前子12g(包煎),水煎服。
2、萆薢分清饮(杨氏方):川萆薢9g,益智仁6g,乌药9g,石菖蒲4.5g,茯苓9g,生甘草3g,水煎服。
3、萆薢祛湿汤:川萆薢9g,黄柏9g,生苡仁15g,赤芍9g,丹皮9g,泽泻9g,生滑石12g,通草3g,水煎服。
粉萆薢的副作用
肾虚阴亏者忌服。
1、《本草经集注》:薏苡仁为之使。畏葵根、大黄、柴胡牡蛎、前胡。
2、《本草经疏》:下部无湿,阴虚火炽,以致溺有余沥,茎中痛,及肾虚腰痛,并不宜服。
3、《本草备要》:忌茗、醋。
4、《本经逢原》:阴虚精滑及元气下陷不能摄精,小便频数,大便引急者,误用病必转剧。
以上就是一些粉萆薢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