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 导航 > 桂圆干的功效与作用

干蝎散的功效与作用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拿体力精力与黄金钻石比较,黄金和钻石是无用的废物。”养生,很多人只是听说但并未真正力行,生活质量高的人,一般都是懂得养生的人。如何分辩关于中医养生话题的对错呢?请您阅读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干蝎散的功效与作用》,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春夏交际是人抵抗力最差的一个时刻,这个时候的我们很容易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中药方剂在这些小病症上的效果都是非常好的,下面我们来介绍一种中药方剂干蝎散。

【处方】干蝎5枚(全者,炒),细辛(去苗叶)1分,乳香(研)1分,青黛(研)半两,白附子(炮)半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小儿慢惊风。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匕,煎冬瓜子汤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

【处方】干蝎(去土,炒)1分,枫香脂(研)1分,白芥子50粒,阿魏(研)1钱,白僵蚕(直者)15枚(炒)。

【制法】上为散,再和匀。

【功能主治】小儿胎风,发惊搐搦。

【用法用量】每服1字匕,不拘时候,煎薄荷汤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二

【处方】干蝎1分(微炒),白僵蚕半两(微炒),桑螵蛸1分(微炒),蝉壳1分(微炒),白附子1分(炮裂),腻粉1分。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急风,顽涎壅闷,不知人事。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二

【别名】姜蝎散

【处方】蝎(至小者)49枚,生姜(如蝎大)49片。

【制法】上2物,铜器内炒生姜至干为度,为末,都作1服。

【功能主治】耳聋,因肾虚所致。

【用法用量】姜蝎散(《医方类聚》卷七十八引《瑞竹堂方》)。

【摘录】方出《证类本草》卷二十二引《杜壬方》,名见《三因》卷十六

上文就是对干蝎散的相关知识的简单介绍,生活中也许我们不常吃到这些,但是多掌握一些药材的药理作用,总会对生活有所帮助的。

相关阅读

蝉蝎散的功效与作用


各种疾病的侵袭是现代人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大多是因为生活工作压力大造成的,也是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一个重要表现。而且也容易导致人体出现提前衰老的迹象。中药方剂是一个帮您摆脱各类疾病的好方法。下面为大家讲一下蝉蝎散的做法。

【别名】蝉退散(《补要袖珍小儿方论》卷二)、全蝎散(《婴童百问》卷三)。

【处方】全蝎7个(去尾尖)蝉壳21个 甘草7.5克(炙)大南星1个

【功能主治】主慢惊风。

【用法用量】上药为末,每服1.5克,加生姜、大枣,水煎服。脏腑积热,加薄荷煎服。

【摘录】《直指小儿方》卷二

【别名】全蝎散

【处方】全蝎7个(去尾尖),蝉壳21个,甘草2钱半(炙),大南星1个(炮香)。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慢惊。

【用法用量】全蝎散(《婴童百问》卷三)。

【摘录】《直指小儿》卷二

没有想到吧,蝉蝎散也是让人很惊讶,中医果然博大精深,希望我们可以继续把我们的传统医学发扬光大,继承下去。

蚣蝎散的功效与作用


现代科学的发展使得中医方剂领域也取得有利的研究条件,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针对现代临床的多发病、常见病, 广泛使用古今中药方剂。那么你知道蚣蝎散吗?

【处方】赤足蜈蚣1条(去头足),全蝎3个(去足,生用)。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因风毒所胜,疽口紧小而硬。

【用法用量】用猪蹄汤净洗,用此散掺疮口,以神异膏贴之。

【摘录】《外科精要》卷下

【处方】赤足蜈蚣1条(去头足,生用),全蝎3个(去丁爪,要有尾者,生用),木香1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风毒所胜,痈疽疮口小而硬。

【用法用量】每用神异膏合,先量疽大小,涂在纸花上了,却以此药掺于膏药上,要使先到疮口故也。

【注意】若疮口阔大及不硬则不必用此。

【摘录】《集验背疽方》

以上就是关于蚣蝎散的功效与作用为大家做的介绍,希望这些介绍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蚣蝎散作为一种中药方剂,对于男性和女性的身体都是有着极大的帮助的。

干蝎丸的功效与作用


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受到疾病的困扰,那么面对疾病我们又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呢?遇到疾病应该怎么办?又要如何调理?今天就给大家推荐一种中药方剂干蝎丸,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学习下哦。

【处方】干蝎(去土,微炒)1两,天麻1两,羌活(去芦头)1两,独活(去芦头)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槟榔(锉)1两,沉香(锉)1两,木香1两,狼毒(切作块,先用醋煮3-5沸,焙干,锉)1两,牛膝(酒浸,切,焙)1两,白附子(微炒)1两,桂(去粗皮)1两,当归(切,焙)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巴戟天(去心)1两,防风(去叉)1两,昆布(洗去咸汁,微炒)1两,牵牛子(炒半熟)1两,人参1两,蒺藜子(炒去角)1两,高良姜1两,萝卜子(微炒)1两,肉豆蔻(去壳)1两,没药1两,白术1两,防己(锉,焙)1两,硇砂(醋化尽,去夹石,炼霜)1两,阿魏1分。

【制法】上药先将没药、硇砂、阿魏3味,用好酒1升熬成膏。余药同为末,炼蜜同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元脏风气攻注,腰脚疼痛,及一切风气。

【用法用量】每日五更后,空心薄荷酒下20丸。向晓利一行即愈。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

【处方】干蝎(酒炒)半两,天麻半两,蟾酥2钱(汤浸化如稀糊)。

【制法】上药先将2味捣罗为末,用蟾酥糊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破伤风。

【用法用量】每服1丸至2丸,豆淋酒送下。甚者加3丸至5丸。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

【处方】干蝎1分(微炒),真珠末1钱,虎睛1对(酒浸,微炙),铅霜1分(细研),腊月紫驴护肝1分(细切,炒令焦黄)。

【制法】上为末,用鸱枭脑髓和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急惊风,搐搦口噤。

【用法用量】每服1丸,以乳汁送下,不拘时候。2岁以上加丸服之。

【摘录】《圣惠》卷八十五

【处方】干蝎(去土,炒)1两,肉豆蔻(炮,去皮)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磁石(煅,醋淬2-7遍)1两,木香3分,阿魏(醋化开,面调作饼子,炙干)1分,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桃仁(去皮尖双仁,别研作膏)半两,安息香1分。

【制法】上药除别研外,捣罗为细末,入研药拌匀,酒浸炊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脏风冷气攻腹胀痛,腰胁拘急,及膀胱冷气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一

【处方】干蝎(醋炒)半两,巴戟天(去心,糯米炒,候米赤黄,去米不用)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羌活(去芦头)1两,白蒺藜(炒)1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肝脏虚风上攻,头旋项筋急,眼有黑花,耳内虚鸣。

【用法用量】每服15丸至20丸,空心盐汤送下;食后、临卧米饮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十四引《博济》

其实用干蝎丸治疗一些疾病时也是有一些讲究的,希望大家能够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服用。

血蝎的功效与作用


说到血蝎这种东西,其实很多的人并不了解,但是如果我们说到麒麟竭或麒麟血,那么有些朋友就会恍然大悟。其实血蝎是中药当中的一种,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但是因为很多的人并不了解血蝎的功效与作用,所以并不会正确的使用血蝎。那么,血蝎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呢?

血竭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血竭的简介

【通用名称】血竭

【其他名称】血竭 (《雷公炮炙论》)

【异名】麒麟竭(《雷公炮炙论》),海蜡(侯宁极《药谱》),麒麟血(《圣惠方》),木血竭(《滇南本草》)。

【来源】为棕榈科植物麒麟竭果实及树干中的树脂。

【植物形态】麒麟竭,又名:渴留(《唐本草》)。

多年生常绿藤本,长达10~20米,茎被叶鞘并遍生尖刺。羽状复叶在枝梢互生,在下郎有时近对生;小叶互生,线状披针形,长约20~30厘米,宽约3厘米,先端锐尖,基部狭,脉3出平行;叶柄及叶轴具锐刺。肉穗花序,开淡黄色的冠状花,单性,雌雄异株;花被6,排成2轮;雄花雄蕊6,花药长锥形;雌花有不育雄蕊6,雌蕊1,瓶状,子房略呈卵状,密被鳞片,花柱短,柱头3深裂。果实核果状,卵状球形,径约2~3厘米,赤褐色,具黄色鳞片,果实内含深亦色的液状树脂,常由鳞片下渗出,干后如血块样。种子1枚。

分布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伊朗;我国广东、台湾亦有种植。

【采集】采取果实,置蒸笼内蒸煮,使树脂渗出;或取果实捣烂,置布袋内,榨取树脂,然后煎熬成糖浆状,冷却凝固成块状。亦有将树干砍破或钻以若干小孔,使树脂自然渗出,凝固而成。

【药材】干燥树脂呈不定形的块状物,大小不等,表面有沟纹及因布包而遗留的布纹,赤褐色或紫褐色。质硬而脆,断面紫褐色至黑褐色,有玻璃样光泽,有时有小孔。用火燃之,冒烟呛鼻。研成粉末则呈鲜艳的深红色。无香气,味甘而咸,嚼之砂样。以外表色黑如铁,研末红如血,燃之其烟呛鼻者佳。

主产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伊朗等地。

此外,尚有索科特拉血竭,系龙舌兰科植物龙血树的树脂,呈小泪滴状或碎块状,长不过2厘米,断面玻璃样,薄片酒红色。加热时无苯甲酸气味。产于东非。

我国云南发现一种山铁树,又名:柬埔寨龙血树,其树脂与上述品种作用相同。植物形态参见"山铁树叶"条。

【化学成分】是一种树脂酯及血竭树脂鞣醇的混合物,约含57~82%;另含无定形的血竭白素约2.5%,黄色血竭树脂烃约14%,不溶性树脂0.3%,植物性渣滓18.4%,赭朴吩0.03%,灰分8.3%。

【药理作用】抗真菌作用。血竭水浸剂(1:2)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等多种致病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炮制】拭去灰尘,敲成小块,于冬季干燥天气,放在石灰坛内使燥,然后乘脆研末。

《雷公炮炙论》:"麒麟竭,欲使,先研作粉,重筛过,勿与众药同捣,化作飞尘也。"

【性味】甘咸,平。 ①《雷公炮炙论》:"味微咸甘。" ②《唐本草》:"味甘咸,平,有小毒。" ③《本草蒙筌》:"味辛咸,气平,有小毒。"

【归经】入心、肝经。 ①《纲目》:"手足厥阴。" ②《本草经疏》:"入足厥阴,手少阴经。" ③《本草新编》:"入肾。"

血竭的功效与作用

散瘀定痛,止血生肌。治跌打折损,内伤瘀痛;外伤出血不止,瘰疬,臁疮溃久不合。

①《唐本草》:"主五脏邪气,带下,止痛,破积血,金创生肉。"

②《海药本草》:"主打伤折损,一切疼痛,补虚及血气搅刺,内伤血聚,并宜酒服。"

③《日华子本草》:"治一切恶疮疥癣久不合者,敷。此药性急,亦不可多使,却引脓。"

④王好古:"补心包络,肝血不足。" ⑤《纲目》:"散滞血诸痛,妇人血气,小儿瘈疭。"

血竭的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1~3分;或入丸剂。外用:研末撒或入膏药内敷贴。

血竭的禁忌注意

①《日华子本草》:"得密陀僧良。"

②《本草经疏》:"凡血病无瘀积者不必用。"

血竭的选方

①治伤损筋骨,疼痛不可忍:麒麟血一两,没药一两,当归一两(锉,微炒),白芷二两,赤芍药一两,桂心一两。捣细罗为散,每服,以温酒调下二钱,日三、四服。(《圣惠方》麒麟血散)

②治腹中血块:血竭、没药、滑石、牡丹皮(同煮过)各一两。为末,醋糊丸,梧桐子大,服之。(《摘元方》)

③治产后败血冲心,胸满气喘:真血竭,研为细末,温酒调服。(《朱氏集验医方》血竭散)

④治鼻衄:血竭、蒲黄等分。为末,吹之。(《医林集要》)

⑤治瘰疬已破,脓水不止者:血竭(炒)二钱半,大枣二十个(烧为灰),干地黄半两(别为末)。上三味,都细研如粉,以津唾调贴疮上。(《博济方》血竭散)

⑥治一切不测恶疮,年深不愈:血竭一两,铅丹半两(炒紫色)。上二味,捣研为散,先用盐畅洗疮后贴之。(《圣济总录》血竭散)

⑦治臁疮不合:血竭末敷之,以干为度。(《济急仙方》)

⑧治痔漏疼痛不可忍:血竭,为细末,用自津唾调涂,频为妙。(《杨氏家藏方》血竭散)

干地黄散的功效与作用


随着现在人对于健康的关注,在平时的时候也非常注意补充营养和调理身体,在如今市场上,中西药各有各的优势和不足,而中药方剂由于天然无公害,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下面为大家介绍一种:干地黄散。

【处方】生干地黄(焙)4两,当归(切,焙)1两,桂(去粗皮)1两,熟干地黄(焙)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室女月水不通,脐下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空心、临卧温酒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处方】赤雄鸡肠2具,鸡肶胵2具,干地黄3分,桑螵蛸4分,牡蛎4分,龙骨4分,黄连4分,白石脂5分,苁蓉6分,赤石脂5分。

【制法】上药治下筛,纳鸡肠及肶胵中缝塞,蒸之令熟,晒干,合捣为散。

【功能主治】膀胱寒,小便数,漏精稠厚如米白泔。

【用法用量】以酒和方寸匕,日3服。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方中赤、白石脂固脱,龙骨、牡蛎、桑螵蛸涩精,地黄、苁蓉滋髓,鸡肠、肫利水消积,川连专治便如泔汁也。

【摘录】方出《千金》卷二十,名见《圣济总录》卷五十三

【处方】熟干地黄1两,白茯苓3分,芎䓖1两,鹿角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桂心3分,紫菀3分(去苗土),人参1两(去芦头),大麻仁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肺伤咳嗽唾脓血,腹中有气,不欲饮食,恶风目暗,足胫酸寒。

【用法用量】主治中“恶风”,原作“恶水”,据《普济方》改。

【摘录】《圣惠》卷四十六

【处方】干地黄2分,当归2分,羌活2分,苦参2分。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折骨断筋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酒送下,1日3次。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盖筋伤则风乘虚藉,骨伤则湿乘虚藉,风湿相搏,则为热为肿,故以羌活祛风散热,苦参逐湿除肿,地黄滋血和伤,当归和血止痛也。

【摘录】方出《千金》卷二十五,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四五

【处方】生干地黄1两,益母草1两,当归半两(锉,微炒),黄耆半两(锉),芎䓖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从高坠下,腹痛下血,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五

【处方】熟干地黄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麦门冬1两(去心),黄芩1两,五味子1两,桑寄生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预防小产。主妊娠曾伤五月胎。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8分,大枣3枚,煎至5分,去滓,每于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七十六

【处方】熟干地黄1两半,干姜半两(炮裂,锉),当归1两(锉,微炒),人参3分(去芦头),阿胶3分(捣碎,炒令黄燥),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胎动,心神烦闷,腹痛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稍热服。

【摘录】《圣惠》卷七十五

【处方】熟干地黄1两,防风1两(去芦头),桑耳3分(微炒),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黄连1分(去须),木通3分(锉),黄耆3分(锉),槟榔3分,茯神3分,甘草3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耳中蝉鸣。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三十六

【处方】生干地黄1两,当归1两(锉,微炒),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川大黄半两,续断半两,桂1两,琥珀半两,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微炒)。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从高坠下,伤损疼痛。

【用法用量】以温酒调下1钱,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七

【处方】生干地黄5斤,苁蓉8两,白术8两,巴戟天8两,麦门冬8两,茯苓8两,甘草8两,牛膝8两,五味子8两,杜仲8两,车前子5两,干姜5两。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肾气虚寒,阴痿,腰脊痛,身重缓弱,言音混浊,阳气顿绝。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食后酒送下,1日3次。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此以肾气不能流布中外而腰痛身重,阴痿阳绝,故用地黄、牛膝、五味滋阴,苁蓉、巴戟、杜仲助阳,干姜、白术、甘草固本,麦冬、茯苓、车前治标,滋培气化以资通调之力。

【摘录】方出《千金》卷十九,名见《圣济总录》卷五十一

【处方】熟干地黄1两,茜根3分,白芍药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柏叶3分,白茯苓3分,当归半两,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鹿角胶1分(捣碎,炒令黄燥),羚羊角屑半两,子芩半两,贝母半两(煨微黄)。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久咳嗽,唾脓血,四肢瘦弱。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地黄散”。

【摘录】《圣惠》卷四十六

【别名】地黄汤

【处方】生干地黄2两,赤茯苓1两,玄参1两,石菖蒲1两,人参1两(去芦头),黄耆1两(锉),远志半两(去心),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肾劳实热,胀满,四肢黑色,耳聋,多梦见大水,腰脊离解。

【用法用量】地黄汤(《普济方》卷三十)。

【摘录】《圣惠》卷二十六

【处方】生干地黄(焙)、芎䓖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产后余血不尽,结块上冲,心烦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酒半盏,水半盏,煎至8分,去滓,食前温服,1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一

大家看过对干地黄散的介绍之后,肯定有很多的想法吧,有没有觉得很长知识呢,活到老学到老啊,中医文化博大精深,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下去。

干荷叶散的功效与作用


大家都知道干荷叶散对人的健康是非常有好处的,但是很多人却并不了解它的功效。其实了解这些功效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

【处方】干荷叶3两(炒),刘寄奴3两,桃仁泥3两,生蒲黄3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恶露不下,脉滞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童便煎,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产后血瘀,冲任不能营运于经,故腹痛不止,恶露不下焉。干荷叶升阳散瘀,桃仁泥破血开结,生蒲黄破瘀下血,刘寄奴破血通经,为散,童便煎,使瘀化气调,则清阳上升而浊阴下降,何患腹痛不退,恶露不通乎?

【摘录】《医略六书》卷三十

【别名】干荷散

【处方】干荷叶、牡蛎粉、蛇床子、浮萍草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用罗筛。

【功能主治】阴囊肿痛,湿润瘙痒,及阴萎弱。

【用法用量】干荷散(《御药院方》卷六)。

【摘录】《普济方》卷三○一引《直指》

上文是对干荷叶散的一些相关介绍,我们知道中药是中国传统治病、调养的一种有效手段,而只要是药物一般情况下都会有副作用,只是大小程度不同而已,干荷叶散也不例外,所以我们在食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用量。

干葛散的功效与作用


干葛散,作为传统中药方剂在我国应用的历史已很悠久。我国很多的药物学著作中都将其列为上品,且记述了干葛散的神奇功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干葛12两(如白面肥好者),甘草3两(上者,生用),齐州半夏3两(用生姜汁半盏,水1斗,同煮,切,焙干)。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胃膈热,吐逆不定,诸药无效。

【用法用量】每服1钱,加生姜3片,大枣2枚,青竹茹、槐子,同煎7分,去滓,日2服。小儿每服1钱。

【摘录】《传家秘宝》卷三

【处方】干葛3斤,干地黄3斤,新香豉心1升。

【制法】上药晒干为散。

【功能主治】预防热病、急黄、贼风。主

【用法用量】每服1方寸匕,1日2次,稍稍加至3匕,食后牛乳、蜜汤、竹沥、粥饮、梅浆,任意下之。

【摘录】《外台》卷十四引《许仁则方》

【处方】绵黄耆4两,白茯苓4两,蕗草(既甘草)2两,干葛2两(葛汁中粉尤佳)。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凉膈,止烦渴咽干。主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以沸汤调下。

【摘录】《元和纪用经》

【处方】仙人骨(去花结子后之干萝卜)、仙人蓑衣(出了莲子之干莲蓬)、干葛、银汤瓶内碱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消渴。

【用法用量】每服2钱,紫苏熟水下。

【摘录】《鸡峰》卷十九

看完上面这篇文章,现在大家知道干葛散了吧。干葛散的药用价值也是很高的。

干蝎散的功效与作用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