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 导航 > 木瓜的作用与功效与作用

青白散的功效与作用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善养生者慎起居,节饮食,导引关节,吐故纳新。”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养生这种件越来越关注,勿以善小而不为,养生的“善”在于平日的积累。中医养生这方面的知识您掌握多少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青白散的功效与作用”,希望对您的养生有所帮助。

青白散,大家估计不会陌生吧,都应该多多少少知道一点。但是你真的了解青白散吗?如果不是很清楚的话,不妨浏览一下本篇文章哦。

【处方】青黛 白矾 乌梅肉(焙)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涌吐痰涎。治咳逆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6克,齑汤调服。先服齑汤150毫升,再服药探吐。

【摘录】《古今医统》卷二十七

【处方】青黛30克 海螵蛸末90克 煅石膏末370克 冰片3克

【制法】先将青黛研细,次加海螵蛸末研和,后加煅石膏末研和,最后将冰片入钵内轻轻研细,加上药少许研和,再加全部药末研和。

【功能主治】收湿止痒,消炎退肿。治羊胡疮,湿疹,过敏性皮炎。

【用法用量】渗水多时,将药末掺患处,干燥者以香油调涂。

【摘录】《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上面介绍了青白散的药用价值,它可以被制作成药物去治疗一些疾病。所以了解它是很重要的,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的使用,让它更好的发挥价值。

相关阅读

吹风散的功效与作用


吹风散是我们国家常见的中药之一,吹风散的药用历史非常的久远,很多久远的医药典籍里面就有着吹风散的记载,吹风散有很好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我们来看一下。

【别名】水灯盏、细风藤(《广西药植名录》),红大风藤,红十八症、大钻(《文山中草药》)。

【来源】为木兰科植物 冷饭藤 的 藤 或 根 。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冷饭藤,又名:饭团藤。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疏林中、沟边湿润处。分布于云南、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文山中草药》:"甘,温。"

【功能主治】祛风湿,和肠胃,行气上痛。治感冒,风湿痹痛,腹泻,呕吐,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附方】①治肠炎,感冒:吹风散三至五钱。水煎服,日服二次。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文山中草药》。

上文我们介绍了吹风散以及吹风散的特点,可以知道吹风散有非常好的功效和作用,在很多疾病上面都起到了治疗和辅助治疗的效果。希望对大家的健康有所帮助。

定心散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定心散对于大多人来说已经是很熟悉了。但实际上,了解中药定心散的功效与作用的人并没有多少,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

【来源】为莲座蕨科植物 定心散莲座蕨的带叶柄基部的根茎 。全年可采;挖取根茎,除尽叶柄,切片晒干。

【原形态】植株矮小细瘦,高约70厘米。叶柄长约30厘米,粗约1厘米,叶片长约40厘米,2回羽状,由3~4枚羽片组成;羽片互生,阔倒披针形,长40厘米,中部以上宽约12厘米,向下部逐渐变狭,基部宽约3.5~4厘米,柄长1厘米,羽轴向顶端有狭翅;小羽片约25对,互生,开展,几无柄,向上部斜向上,相距约1.5厘米,基部的最小,长仅1.7~2厘米,长卵形,短渐尖头,中部的长4厘米,近尾状渐尖头,顶部的长9厘米,宽1.5厘米,披针形,长渐尖头,基部近圆形,顶端一对近对生,边缘有三角形钝锯齿。叶脉几开展,纤细,分叉的和单一的互间,向顶部弯弓,倒行假脉明显。叶为薄草质,下面无鳞片。孢子囊群极小,长圆形。

【生境分布】分布浙江南部。

【性状】干燥根茎已纵切成2片,呈长椭圆形,稍扭曲,长约7~10厘米,直径约4~5厘米;顶端具有叶柄残基,除去后呈凹陷状瘢痕,茎基部连接处可见多数金黄色绒毛,并留有众多微管束痕迹;表面黑棕色、多皱缩,并散有稀疏根痕;质坚而轻,不易折断。气微香,味微苦。以个大、质坚而轻者为佳。

【性味】味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安心神,通经络。治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热病抽搐,关节风痛,冠心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鲜品1~2两);或炖内服。

【附方】①治神经衰弱,心悸,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鲜定心散一两。水煎服。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通过上面的详细介绍,我们很好地了解到了中药定心散的功效与作用。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筋骨散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筋骨散,是很好的一味中药材,筋骨散在调理身体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在医药方面应用的也比较广泛。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别名】接骨散

【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麻叶豆腐柴和蒙自豆腐柴的根。

【原形态】1.麻叶豆腐柴,灌木,植株高1-3m。枝圆柱状,淡黄褐色,幼时疏生柔毛,老时无毛。单叶对生;叶柄粗壮,长1-4cm,有卷曲柔毛;叶片薄纸质或近膜质,卵形,长3-9cm,宽2-6cm,先端渐尖,叶缘有齿状齿,基部心形或近圆形,两面疏生短柔毛及橘黄色腺点,脱落后呈凹陷小窝。聚伞花序紧缩呈头状,顶生,长1.5-2.5cm,宽2-3.5cm;花序梗长1-2.5cm;苞片线形,密生短柔毛;花柄密生柔毛和腺点;花萼杯状,长约2mm,两面有柔毛和腺点,5裂,略呈二唇形,裂片长0.5-0.8mm,花冠淡红色,长约6mm,4裂,二唇形,外面疏生柔毛和腺点,花冠管长约3mm,喉部密生1圈长柔毛,子房先端密生黄色或紫红色腺点。核果黑色,卵形,长3-5mm,宽2-4mm,有宿萼。花、果期7-9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 1.生于海拔1600m左右的山坡丛林中。 2.生于海拔1300-1500m的地区。

【性味】味苦;微辛;微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通脉;止痛;止血。主风寒湿痹;筋骨酸痛;胃痛吐血;脉管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

【摘录】《中华本草》

通过上面文章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筋骨散都有了一定的了解,筋骨散的作用是很大的,对于人体有很大的好处,因此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来选择筋骨散,但是还是要在医生的嘱咐下进行。

赤豆散的功效与作用


气温的变化不定让身体体质本来就弱的朋友更是感到各种不适,下面就介绍一种一应用非常广泛的中药方剂赤豆散,让大家都能健康起来。

【处方】赤豆(研)1分,伏龙肝(研)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天灶火丹,小儿丹发于两膀里尻间,正赤,流至阴处。

【用法用量】每用1分,以鸡子白调涂患处。

【摘录】《普济方》卷四○六

【处方】赤小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痛风。四肢上或身上一处肿痛或移动他处,色红参差成块肿起,按之滚热便是。

【用法用量】葱汁调敷。

【摘录】《外科证治全书》卷四

【处方】赤小豆1分,吴茱萸1分,赤色白胶1分,厚黄柏1分,黄连1分,贝母1分,硫黄1分,糯米(焙)1分,虢丹(煅)半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无名疮。

【用法用量】麻油、轻粉调末,槐枝煎汤先洗后抹。

【摘录】《直指》卷二十四

【处方】真赤小豆49粒。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未成即消,已成即破。主一切疮毒。

【用法用量】加野芒麻根和鸡蛋白调敷,日一换。

【摘录】《内外科百病验方大全》

【处方】赤小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喉痹,喉肿。

【用法用量】醋调敷肿处。恐毒气入喉,难治。

【摘录】《古今医鉴》卷九

【处方】赤小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热毒腮颊肿痛。

【用法用量】鸡子白调涂之。

【摘录】《仙拈集》卷三

通过以上对赤豆散的功效与作用以及它有没有副作用的讲解,相信我们现在对它的认识是更深的了。我们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看自己是否能服用赤豆散。

开胃散的功效与作用


大家在生活中听说过开胃散吗,它对一些常见的疾病有很好的疗效。为了让我们更好的知道开胃散应该怎么吃,建议大家在食用时了解一下。

【处方】人参2钱,藿香2钱,黄橘皮2钱,木香1钱,丁香2-7粒,胡椒2-7粒,茯苓钱半,良姜钱半,甘草(炙)3钱,诃子肉2个。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调中平气。主惊疳、冷泻、霍乱、吐泻痢。

【用法用量】每服1字或半钱,薄荷汤下;吐泻,粥饮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三引郑愈方

【处方】砂仁、枳壳、陈皮、茯苓、肉桂、甘草、藿香、厚朴。

【功能主治】发背,寒气入胃,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上水煎服。仍用神异膏贴之。

【摘录】《疮疡经验全书》卷三

【处方】白术半钱,茯苓半钱,人参半钱,石莲子(去皮壳心)10个。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赤痢。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藿香汤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九引《四十八候》

【处方】诃黎勒皮1两半,人参1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产后胃气不和,呕逆不止,全不纳食。

【用法用量】别以半夏半分,生姜1分,薤白2-7茎,以水1大盏,煎至6分,去滓,分为2服,不拘时候,调下散2钱。

【摘录】《圣惠》卷七十八

【处方】天南星1个重半两者(酒同生姜汁浸49日,切破,曝晒干用),半夏半两,川乌头半两,白附子半两,芎半两,防风半两,雄黄半两,朱砂半两,牛黄1分,麝香1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妇人洗头风及牙关紧急;小儿急慢惊风。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酒送下;小儿急慢惊风,每服1字,薄荷汤调下。

【摘录】《鸡峰》卷十八

以上就是对开胃散的一些简单的介绍了,当然了日常如果要用药的话,最好可以咨询一下相关的医生。

赤散的功效与作用


赤散是一种药用价值极高的中药方剂,因为其良好的治疗效果和小到可以忽略的副作用,使得各类人群都非常喜爱。今天就来看看赤散的功效作用等。

【处方】牡丹5分,皂荚5分(炙之),细辛3分,干姜3分,附子3分,肉桂2分,珍珠4分,踯躅4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瘴气、疫疠、温毒。

【用法用量】初觉头强邑邑,便以少许纳鼻中,吸之取吐;每服方寸匕,温酒下,复眠得汗,即愈。晨夜行,及视病,亦宜少许,以纳鼻、粉身佳。牛马疫,以一匕着舌下,溺灌,日3-4次,甚佳也。

【摘录】《肘后方》卷二

【处方】丹砂12铢,蜀椒18铢,蜀漆18铢,干姜18铢,细辛18铢,黄芩18铢,防己18铢,桂心18铢,茯苓18铢,人参18铢,沙参18铢,桔梗18铢,女萎18铢,乌头18铢,雄黄24铢,吴茱萸30铢,麻黄2两半,代赭2两半。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伤寒头痛身热,腰背强引颈,及风口噤疟不绝,妇人产后中风寒,经气腹大。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酒下,日3次;耐药者二匕。夏令汗出。欲治疟,先发一时所,服药二匕半,以意消息之。细辛、姜、桂、丹砂、雄黄不熬,余皆熬之。

【摘录】《千金》卷九引华佗方

【处方】赤石脂3两,桂心1两,代赭3两。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产后下痢。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酒下,日3次。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石脂疗腹痛、下痢赤白,代赭治腹中毒邪、女子赤沃漏下,皆《本经》主治,以其味涩司收,故用桂心之辛而散其滞也。

【摘录】《千金》卷三

【处方】干姜1两,防风1两,沙参1两,细辛1两,白术1两,人参1两,蜀椒1两,茯苓1两,麻黄1两,黄芩1两,代赭1两,桔梗1两,吴茱萸1两,附子2两。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伤寒头痛,项强身热,腰脊痛,往来有时。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食前酒下,日3次。

【摘录】《千金》卷九

【别名】藜芦散

【处方】藜芦1两,踯躅花1两,附子6铢,桂心6铢,真朱6铢,细辛18铢,干姜18铢,牡丹皮1两6铢,皂荚1两6铢。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辟温疫气。主伤寒热病。

【用法用量】藜芦散(《伤寒总病论》卷四)。

【摘录】《千金》卷九

通过上文的介绍,大家对赤散的功效与作用了解了吗?其实赤散还具有很多的功效,大家可以在以后的生活中慢慢发现哦。

抽风散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是传统医学的一个分支,是中医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治疗疾病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作用,抽风散就是中药方剂的一种,一起来了解了解。

【处方】石决明1两半,茯苓1两半,车前子1两半,五味子1两半,人参1两半,细辛1两半,知母1两半。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鹘眼凝睛外障。

【用法用量】每服1钱7分,食后米饮汤调下。

【摘录】《秘传眼科龙木论》卷四

【处方】黄柏1两,秦皮1两,秦艽1两,防风1两,细辛1两,黄连5钱,木香5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暴风客热外障。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抽风膏”。

【摘录】《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五

看完了上面的介绍后,大家是否对抽风散有一定的了解了呢。其实抽风散本身是没有什么害处的,但是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有些人不适合服用,所以大家一定要在吃之前,咨询医生,问清楚后再食用。

卷帘散的功效与作用


卷帘散大家了解吗,它是一种中药方剂,能够让我们的身体状况得到改善,大家应该都知道卷帘散功效是挺多的,对于具体的卷帘散的作用,我们来看看下面的介绍。

【处方】炉甘石120克(碎)黄连21克(捶碎,用水250毫升煮数沸,去滓)朴消15克(研细)

【制法】先将炉甘石末入坩锅内,煅令外有霞彩为度,入黄连、朴消,水中浸,飞过,候干;又入黄丹1.5克,水飞过,候干;次入青盐、胆矾、铜青各1.5克,硇砂、腻粉、白丁香、乳香(均别研)、铅白霜各0.3克,黄连末15克,白矾6克(半生半熟,飞过),上药共为细末,和匀。

【功能主治】治久新眼病,昏涩难开,翳膜遮睛,或成胬肉,或连睑赤烂,常多冷泪,或暴发赤眼肿痛。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点眼。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一

【处方】炉甘石4两(碎),黄连7钱(捶碎,水1碗煮数沸,去滓),朴消半两(研细),先将炉甘石末入甘锅内,歇口煅令外有霞彩为度。次入黄连、朴消,水中浸,飞过,候干。又入黄丹半钱,水飞过,候干,次入:青盐半钱,胆矾半钱,铜青半钱,硇砂(别研)1字,腻粉(别研)1字,白丁香(别研)1字,乳香(别研)1字,铅白霜1字,黄连末半两,白矾2钱(半生半飞过)。

【制法】上各为细末,同前件药合和匀。

【功能主治】久新病眼,昏涩难开,翳膜瘀肉,连睑赤烂,常多冷泪,或暴发赤眼肿痛。

【用法用量】每日少许点眼。

【注意】目宜久闭为妙。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一

通过上文对卷帘散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养生方剂的种类有很多,不同的养生方剂主要的不同点就是配方的问题。只要正确的掌握配方就可以体验到养生方剂带来的功效与作用了。

鹤虱散的功效与作用


鹤虱散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中药方剂,对很多疾病都有不错的效果,鹤虱散可以说是医者喜用,患者乐意接受的一味方剂,但运用不当,服食方法不对,疗效会减弱。下面来谈谈鹤虱散的主要功效与服用时候需要注意的事项,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帮助。

【处方】鹤虱7.5克 川大黄7.5克(锉碎,微炒)川朴消15克

【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小儿多吐蛔虫。

【用法用量】每次2~3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温服,一日三次。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二

【处方】鹤虱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虫心痛。

【用法用量】空腹以温酢1盏和服。虫当吐出。

【摘录】方出《千金》卷十三,名见《外台》卷七引张文仲方

【处方】鹤虱1分,川大黄1分(锉碎,微炒),川朴消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多吐蛔虫。

【用法用量】以水1大盏,煎至7分,去滓,3岁儿温服半合,日3次。

【摘录】《圣惠》卷九十二

【处方】鹤虱(去土,微炒)3分,槟榔(炮,锉)1两2分,楝根皮(结子东南引者,以石灰如拳大,水2碗浸2宿,晒干)2两半,陈橘皮(去白,微炒)半两,大麦糵(炒)1两半,牵牛子(一半生用,一半炒熟)3两,糯米1合。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疳蛔、寸白虫、蛔虫等发作心腹(疒丂)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空心煎粟米饮调下,如未转泻,即更服,并煎姜蜜汤时时热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九

【处方】波斯鹤虱3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蛔虫并三虫及诸虫。

【用法用量】以肥猪肉或肥羊肉,加葱豉为臛汁,每服1方寸匕,不食晚饭,次日晨空腹以臛汁和服。稍多饮臛汁佳。若不能散服,即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0丸,仍以此臛汁送下,或空心以苦酒送下。要服此丸散使尽,已后30日,勿杂食。永愈。

【摘录】《普济方》卷二三九引《千金》

【处方】鹤虱(微炒)2两,雚芦(微炒)1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三虫。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用猪羊肉臛汁调下,空腹、日午、近夜各1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九

【处方】鹤虱(炒黄)1两,槟榔(锉,生用)1两,胡粉(炒黄)1两,苦楝根皮(锉)1两,白矾(烧过)1分。

【制法】上三味为散,入白矾、胡粉同研匀细。

【功能主治】止痛,杀虫。主小儿诸虫心痛,发歇无时。

【用法用量】每服1字匕,米饮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处方】鹤虱(炒)1分,苦楝根皮1分,槟榔(锉)1枚,牵牛子(炒)1分,使君子(去皮)10枚。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小儿虫痛,面好伏地,口吐清水。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匕,米饮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处方】雷丸1两,鹤虱1两,黑狗脊(烧去毛)1两,使君子1两,苦楝根1两,槟榔1两,轻粉1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腹内诸积、虫积,无时攻心疼痛,及口中或大便时有虫出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葱白5根熬汤,滴香油少许入药内五更服。如要服此药隔夜不食夜饭,次早五更空心烧猪肉2两重吃后却服药,若大便余时不行,单用牵牛头末3钱,浆水调服,取下虫物,有一托长余,节节相连,屡见效。

【摘录】《普济方》卷二三九

【处方】鹤虱半两,细辛半两,露蜂房(烧灰)半两,腻粉1分,麝香(细研)1分。

【制法】上为散,入研了药令匀。

【功能主治】牙齿风府,脓血虫,牙根有虫。

【用法用量】每用半钱,掺湿帛上,于临卧时贴患处。

【摘录】《圣惠》卷三十四

【处方】鹤虱(微炒)1两半。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三虫。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空心猪羊肉臛汁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九

在我们阅读完上文后可以发现鹤虱散不仅仅可以增强抵抗力还是治病的良方,我们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了解鹤虱散的特性就能很好的利用,很容易就能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哦!

川芎散的功效与作用


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养生的重要性了,生活中养生的方法有很多,而中药的方剂可以说就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法,下面为大家介绍一种叫做川芎散的方剂。

【处方】川芎0.9克 柴胡2.1克 羌活 防风 藁本 生甘草 熟甘草 升麻各3克 酒生地黄6克 酒黄连(炒)酒黄芩各13.5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主风热头痛。

【用法用量】每服3克或6~9克,食后用茶清调下。

【注意】服药期间,忌酒、湿面。

【摘录】《兰室秘藏》卷中

【处方】川芎 细辛 羌活 槐花 石膏 香附子 甘草(炙)各15克 荆芥 薄荷 茵陈 防风(去叉)菊花各30克

【制法】上十二味,为末。

【功能主治】主偏正头疼。

【用法用量】每服6克,食后用茶清调下,一日三次。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动风发物。

【摘录】《卫生宝鉴》卷九

【处方】川芎(洗)柴胡(去苗,洗)各30克 半夏曲 甘草(炙)甘菊 细辛(去叶)人参(去芦)前胡(去苗,洗)防风(去叉股)各15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主风热上壅,鼻塞清涕,眼多眵泪,半边头疼。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4片,薄荷5叶,同煎至100毫升,去律温服。

【摘录】《普济本事方》卷四

【处方】川芎3克 人参 吴茱萸各1.5克 茯苓 桔梗各1.2克 当归3克 制朴1.5克 芍药2.2克 枳壳 炙甘草各0.9克

【制法】上药细切,作一服。

【功能主治】主妇人素有冷气冲心,心腹痛,如刀刺者。

【用法用量】用水220毫升,煎至150毫升,稍热服。

【摘录】《医学正传》卷七引《产宝》

【处方】苍术(米泔浸)150克 藁本 白茁 细辛 羌活 川芎 甘草(炙)各30克

【制法】上药叹咀。

【功能主治】主伤寒鼻塞。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葱白3寸,煎取100毫升,温服。

【摘录】《古今医统》卷六十二引《医林》

【处方】川芎1两,人参1两,枳壳1两,沉香2钱,香附子2钱,木香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中风,中气。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沸汤入盐点灌之。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一

【处方】川芎1两,北细辛3分,白茯苓1两,白术1两,粉草半两,桂枝3分。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眩晕,恶风自汗,或身体不仁,气上冲胸,战摇如在舟船之上。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3片,煎,不拘时候服。有痰,兼服青州白丸子。

【摘录】《得效》卷三

【处方】五加皮5钱,海桐皮5钱,川乌5钱,牡丹皮5钱,川芎5钱,赤芍药5钱,干姜1钱,肉桂1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鸡爪风,手口摇动,不能举物。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将古铜钱1个入清油内浸,每煎药入钱同煎,不拘时候服。

【摘录】《得效》卷十三

【处方】川芎、白芷、细辛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面肿牙疼不可忍。

【用法用量】擦2-3次,盐汤漱,立止。

【摘录】《得效》卷十七

【处方】甘菊花1两,川芎1两,荆子1两,薄荷2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初患发眼风,头疼。

【用法用量】每服2钱,加生葱3寸,熬黑豆水,入茶末少许,食后调服。

【摘录】《普济方》卷八十五引《德生堂方》

【处方】川芎7钱半,细辛半两,羌活半两,槐花半两,甘草半两,香附子半两,石膏半两,荆芥穗1两,薄荷叶1两,菊花1两,山茵陈1两,藁本1两,白芷1两,勾藤1两,防风(去芦头)1两(一方无藁本)。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头风,偏正头疼。

【用法用量】每服1钱,食后茶调下,1日3次。

【注意】忌发风物。

【摘录】《普济方》卷四十五

【处方】川芎2两,荆芥2两,甘菊2两,薄荷2两,蝉壳2两,蔓荆子2两,甘草1两(炙)。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诸风疾。

【用法用量】每服2-3钱,食后茶、酒任下。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二

【处方】川芎。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妊妇从高坠下,胎气不和,转动不能,脐腹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温酒调下。

【摘录】《袖珍》卷四引《简易方》

【处方】川芎1两,甘草1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男子、妇人、小儿鼻血。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水煎,乘热不拘时候服。

【摘录】《鸡峰》卷十

【处方】川芎5两,羌活5两,防风5两,细辛5两,旋覆花5两,藁本5两,蔓荆子5两,石膏半两,甘草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妇人头眩痛,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3片,同煎至6分,去滓,食后热服。

【摘录】《鸡峰》卷十七

【处方】山茱萸1两,山药半两,甘菊花(去萼梗,不可误用野菊)半两,人参(去芦)半两,茯神(去木)半两,小川芎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风眩头晕。

【用法用量】每服2钱,温酒调下,不拘时候,1日3次。

【各家论述】《本事方释义》:川芎气味辛温,入肝胆;山茱萸气味酸甘平微温,入肝;山药气味甘平,入脾;人参气味甘温,入脾胃;甘菊花气味辛凉,入肝胆;茯神气味甘平,入心;以酒送药,亦取其升也。风眩头晕,以辛温辛凉之药升散其风;以酸甘甘温之药调和中宫正气,则厥功奏捷矣。

【摘录】《本事》卷二引庞先生方

【别名】川芎甘菊散

【处方】川芎(洗)1两,柴胡(去苗,洗)1两,半夏曲半两,甘草(炙)半两,甘菊半两,细辛(去叶)半两,人参(去芦)半两,前胡(去苗,洗)半两,防风(去叉股)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风盛膈壅,鼻塞清涕,热气攻眼,下泪多眵,齿间紧急,作偏头疼。

【用法用量】川芎甘菊散(《杏苑》卷五)。

【各家论述】《本事方释义》:川芎气味辛温,入肝胆;柴胡气味甘平,入足少阳;半夏曲气味辛温,入足阳明;甘草气味甘平,入足太阴;甘菊花气味辛凉,入肝胆;细辛气味辛温,入足少阴;人参气味甘温,入足阳明;前胡气味苦辛微寒,入手足太阴、阳明,其功长于下气;防风气味辛温,入足太阳,再佐以生姜之辛温散,薄荷之辛凉而散,使上壅者得以宣降,则所患之症得甘平甘温之品护中,而辛温辛凉之药各得施其技焉。

【摘录】《本事》卷四

【处方】川芎3钱,白芷2钱,细辛半两(去叶),荜茇1分,石膏(煅)1钱半,防风1钱半。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头风。

【用法用量】白汤调服。

【摘录】《普济方》卷四十六引《海上方》

【处方】川芎、白芷、荆芥、羌活、消鼠粘子、升麻各等分。

【功能主治】牙齿疼痛。

【用法用量】上同煎,温漱。

【摘录】《普济方》卷六十五引《海上方》

【处方】川芎1两,槐子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风热上冲,头目眩热,肿及胸中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钱。如胸中气滞不利,生姜汤调;目疾,茶调;风热上攻,(口父)咀1两,水煎,食后服。

【摘录】《保命集》卷下

【处方】石膏2两,川芎5钱,白附子1两,甘草、羌活、菊花、地骨皮各等分。

【功能主治】目疾,早晨两眦疼痛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银海精微》卷下

【处方】川芎1两,当归1两,生地黄1两,伏龙肝1两,龙骨1两,芍药1两,蒲黄1两,御米壳(去蒂,蜜浴,炒焦)4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妇人崩漏带下,诸方不效者。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用温酒或米饮调下。

【摘录】《施圆端效方》引延津王子安方(见《医方类聚》卷二一○)

【处方】川芎1钱,白芷1钱,防风1钱,赤芍1钱,生地1钱,当归1钱2分,羌活1钱2分,花粉1钱2分,陈皮1钱,桔梗1钱,黄荆子1钱2分。

【功能主治】上部头伤痛。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酒煎服。

【摘录】《伤科方书》

【处方】川芎1钱,当归1钱,槟榔1钱,肉桂1钱,麻黄(去节)1钱,防己1钱,木通1钱,石菖蒲1钱,细辛1钱,白芷1钱,木香5分,川椒5分,炙草5分。

【功能主治】鼻痈。

【用法用量】每3钱,加苏叶、生姜,水煎服。

【摘录】《医钞类编》卷十二

【处方】川芎、当归、茯苓、厚朴各等分。

【功能主治】妊娠卒心痛,气欲绝。

【用法用量】水6升,煎2升,分2服。

【摘录】《医部全录》卷一八三

【处方】旋覆花、半夏、甘草、石膏、细辛、蔓荆子、藁本、羌活、荆芥、地黄、当归、川芎。

【功能主治】眩运,肝家风热者;亦治头疼。

【摘录】《证治宝鉴》卷十一

【处方】川芎、生干地黄、白芍、枳壳各等分。

【功能主治】产后余血不尽,奔上冲心,烦闷腹痛。

【用法用量】上为末。每服方寸匕,酒调下,1日2次。

【摘录】《济阴纲目》卷十三

【处方】甘菊3钱,石膏3钱,川芎3钱。

【功能主治】偏头痛,头风。

【用法用量】上为末。每服1钱,茶清调下。

【摘录】《赤水玄珠》卷三

【处方】川芎1两,菊花1两,细辛1两,鼠粘子1两,石膏1两,僵蚕1两,蒺藜1两。

【功能主治】患眼疾不痒不赤而痛者。

【用法用量】上为末。每服2钱,米汤调下。

【摘录】《银海精微》卷下

【处方】川芎、白芷、细辛、龙脑叶、猪牙皂角子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一切眼疾。

【用法用量】搐入鼻中。

【摘录】《普济方》卷八十六引《海上方》

【别名】川芎饮

【处方】川芎1两,藁本1两,细辛1两,白芷1两,羌活1两,炙甘草1两,苍术(米泔浸)5两。

【功能主治】风寒鼻塞。

【用法用量】川芎饮(《不知医必要》卷二)。

【摘录】《医统》卷六十二引《医林方》

【处方】川芎1钱,人参5分,吴茱萸5分,茯苓4分,桔梗4分,当归1钱,制朴半钱,乌药7分半,枳壳3分,炙甘草3分。

【制法】上细切,作1服。

【功能主治】妇素有冷气冲心,如刀刺者。

【用法用量】水1盏半,煎至1盏,稍热服。

【摘录】《医学正传》卷七

【处方】川芎(洗,锉)1两,桂心(不见火,锉)1两,木香(锉,怀干)1两,当归(去芦头须,洗,锉,焙)1两,桃仁(去皮尖并双仁,炒黄)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产后心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1钱,热酒调下;如不欲饮酒,即用水1盏,药末2钱,煎至7分,带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卷六

【别名】芎乌散、川乌散

【处方】真天台乌药皮、大川芎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产后头痛。男子气厥头疼,妇人气盛头疼。

【用法用量】芎乌散(《医方类聚》卷八十一引《济生续方》)、川乌散(《普济方》卷三五一)。

【摘录】《妇人良方》卷二十二

【处方】川芎1两,羌活1两,防风1两,菊花1两,荆芥穗1两,僵蚕(洗,炒)1两,抚芎1两,制苍术1两,白芷1两,石膏(煅)1两,细辛(净)1两,芎须(水洗)1两,香附(炒)1两,川乌(炮)半两(去皮尖),淮乌(黑豆煮)半两(去皮尖)。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眼睛疼,头痛,沙涩流泪,眩烂风痒,障膜遮睛,及积年头风。

【用法用量】每服1大钱,食后,茶汤清调下。头痛,葱白汤调下;常服,薄荷茶调下。

【摘录】《永类钤方》卷十一引《石人屏曾氏家藏》

在了解了川芎散这味方剂之后,我们不妨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试一试。相信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青白散的功效与作用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