髁状突骨折的用药安全提示
养生常用药材。
“养生乃长寿之伴侣,健康是长寿的朋友。”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养生越来越看重,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需要掌握相关养生知识。中医养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髁状突骨折的用药安全提示”,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相信大家对于髁状突骨折这样的症状肯定不会太过于熟悉吧,髁状突骨折并不是我们常见的一种症状,不过由于髁状突骨折的危害性很大,所以我们还是有必要多了解一些关于髁状突骨折的信息,我们不但要了解一下髁状突骨折的临床表现而且也要了解髁状突骨折的治疗方法,下文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下髁状突骨折的用药安全提示。
1、做好入院评估及宣教,制定饮食、输液等护理计划,根据患者心理及病情状况,加强心理护理及生活护理。
2、术后注意: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结扎物有无松脱、折断、移位,是否压迫牙龈或刺伤唇部颊膜,橡皮圈的牵引方向和力量是否合适,咬牙合关系是否正常;
(2)加强颌固定牵引的护理,采用冲洗法清洁口腔;为结扎患者擦洗口腔颊部时要预防棉球挂在钢丝上和牙弓夹板上;
(3)观察负压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预防引流管脱落、受压、扭曲及漏气;
(4)保持正确体位,夜间尽量仰卧;加强饮食护理。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一种比较少见的症状,那就是髁状突骨折了,我们知道髁状突骨折的危害性很大,所以我们必须重视这种症状,上文为我们详细介绍了髁状突骨折的用药安全提示。
yS630.Com相关推荐
股骨髁骨折
【概述】
股骨髁骨折占全身骨折的0.4%,但其疗效却不满意。股骨髁周围有关节囊、韧带、肌肉及肌腱附着。骨折块受这些组织的牵拉,不易复位也不易维持复位。股骨髁骨折,可并发腘动脉、神经及其周围软组织的广泛损伤。在伴有相邻支持结构如侧副韧带、交叉韧带损伤时,可造成膝关节不稳定,也因股四头肌、髌上囊损伤而造成伸膝装置粘连,损害膝关节功能。骨折可造成股骨髁与胫骨平台、髌骨与股骨关节面之间,相应关节的破坏,改变了正常膝正常的解剖轴与机械轴,破坏了膝关节正常负荷与传导。股骨髁骨折易发生骨块分离而不产生塌陷,易于产生T或Y型骨折。
【治疗措施】
无移位或轻度移位的股骨髁骨折,抽出关节内积血,加压包扎。用牵引或石膏托固定4~6周后开始活动膝关节。
随着内固定器材不断改进,使比较复杂的股骨髁骨折,也能得到较为可靠的内固定,因此当前在治疗方面的总趋势,倾向于手术。
手术指征除与一般关节内、关节旁骨折所共有外,在此部位还有以下几种情况。
合并韧带或半月板损伤,合并严重的血管神经损伤,以及骨折块游离,血液供应不良。
内固定方法如下:
(一)角钢板 钢板呈95角,可保证骨折部位稳定。
(二)钢板螺丝钉 包括专门用于股骨髁骨折的钢板螺丝钉与人工弯曲后使其与股骨髁部相适应的普通钢板。特点是适应性强,使用方便简单。但在钢板与螺丝钉的连接部位易出现松动,甚至断裂,故难于保证骨折的部位的稳定,常需与石膏外固定并用。为克服这些缺点,有人已设计出新型的钢板螺丝钉。此外还有AO的T型钢板,此种钢板远端宽,并有多个螺孔,使螺丝钉能从前方或后方导入骨孔,固定股骨髁。
(三)螺丝钉、螺栓、加压螺丝钉。
(四)内固定针Steinmann针可在骨块粉碎不严重的病例应用。Eiffel Tower针可用于股骨髁骨折合并髁上骨折的病例。
【发病机理】
股骨髁骨折易发生骨块分离而不产生塌陷,这是由于三角形髌骨如同楔子指向股骨髁解剖上的弱点髁间窝,易将两髁劈开。此外股骨干有一向前弯的弧度,前面骨皮质坚固,后面的骨皮质又为股骨粗线所增强。因此骨折易发生在股骨髁附近,皮质骨移行成为松质骨薄弱部。
当胫股关节周围肌肉收缩时,股骨髁承受来自股骨髁与髌骨两面的应力。在膝关节由伸到屈时,髌股关节及胫股关节面之间的应力,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此两种应力的合力方向指向股骨髁的后上方髌骨与股骨之间,无论是伸直位还是屈曲位,总有一部分关节面相接触。屈膝时,髌骨还伴有由前向后的运动,与损伤时膝关节经常处于屈曲状态相一致,这样在外力作用下,有利于髌骨楔形作用的发挥。因此,股骨髁易于产生T或Y型骨折。
损伤机理和类型:(一)直接外力 多见于高速撞击,外力经髌骨将应力变为造成单髁或双髁骨折的楔形力。当外力水平方向作用于髁上区时,常造成髁上骨折。
(二)间接外力 由高处坠落,在膝关节伸直位或屈曲位,不同方向的应力,可造成股股下端不同部位的骨折。
膝关节常有生理性外翻,外髁的应力比内侧集中,且外髁的结构较内侧薄弱,因此损伤常在外髁。外翻应力,可造成股骨外髁斜行骨折,有时产生内上髁撕脱骨折、内侧副韧带撕裂或胫骨平台外侧骨折。内翻应力可造成股骨内髁斜行骨折。如果发生胫骨平台骨折,则由于胫骨平台内髁的抗力较强,骨折线先出现在胫骨棘外侧,经过骨干与干骺端的薄弱区再转至内侧。根据骨折部位及骨折类型有以下几种:
①单髁骨折外髁、骨髁前、后、斜、中间型。②髁间骨折V型、T型、Y型。③髁上骨折 螺旋形、斜形、横形。④骨骺分离。⑤软骨及骨软骨折。
【临床表现】
有明确的外伤史。膝关节积血、肿胀、局部疼痛及功能障碍。可出现各种畸形。有异常活动。常合并并月板或韧带损伤。应注意合并血管神经损伤。X线照片有助于明确诊断及分型。
胫骨髁骨折
【概述】
胫骨髁骨折,约占全身骨折中的0.38%。是较为常见的骨折。好发于青壮年。男性患者多于女性。胫骨髁骨折又较内髁骨折多见。胫骨髁骨折为关节内骨折,骨折波及胫骨近端关节面。严重者还可合并有半月板及关节韧带损伤。因此胫骨髁骨折,容易引起膝关节的功能障碍。为了获得最大限度的恢复功能,处理这种骨折时,应根据损伤的严重程度、损伤的类型以及合并损伤的情况等,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诊断】
疑有胫骨上端骨折者,必需拍摄正、侧位X线像,以了解骨折的程度与特点。显示受累的胫骨髁后方的轮廓拍摄斜位像很重要。
【治疗措施】
1.为了最大限度的恢复膝部功能,避免关节不稳定、畸形、僵硬与疼痛,应根据胫骨上端原始的骨折情况,采用合适的治疗方法。并应注意两原则:
⑴早期活动 可以避免关节内粘连引起的活动障碍与疼痛,更好地塑造被破坏的关节面,应尽早开始关节活动,损伤越严重,越需要早期活动关节。
⑵准确地复位与维持骨折复位的位置 可以防止关节不稳定和畸形。但并不强求解剖复位。为了既能维持复位的位置,又能早期活动,牵引是较好的方法。
2.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⑴石膏托固定 对无移位或轻度移位的劈裂骨折,或压缩骨折不超过1cm者。外翻伤Ⅰ、Ⅱ度,移位不大的内翻伤与垂直伤,石膏托固定3~4周,并早期开始股四头肌锻炼。有时,外翻伤Ⅲ、Ⅳ度,可先行手法或撬拔复位后,用石膏托固定能维持整复的位置。石膏托固定4~6周初步愈合后,去石膏托者膝关节功能锻炼,负重行走不早于8周。
⑵牵引治疗 牵引治疗是胫骨上端骨折,常用而有效的方法,对内、外翻伤,垂直伤移位较大者,以胫骨下端或跟骨牵引为宜。应将患肢置于Thomas架上,小腿置于pearson将患肢置于pearson附架与Thomas架的结合点,应与膝关节屈伸运动轴相符合,利用附架进行膝关节屈伸锻炼。同时根据骨折的特点,利用附架将小腿置于内翻或外翻位置。待骨折初步连接后,将滑动牵引改为固定牵引,加大膝关节功能锻炼的范围。6周后去牵引引,但负重应在骨折坚固的愈合后,以免发生畸形。
这种牵引加早期活动的治疗方法,使骨折愈合过程中,重行模造胫骨髁外型,在骨折愈合后的关节造影,或其他原因手术探查或关节镜观察发现,即使严重的粉碎骨折,模造成型的关节面,都出人意料的平整。
⑶手术治疗 对单髁或双髁骨折,可以用骨螺栓内固定。对较小的劈裂骨折,可用松质骨螺钉内固定,对粉碎多块骨折,可采用多枚螺钉不同方向内固定。对压缩骨折撬拔复位,骨缺损处以松质骨或骨水泥充填。合并韧带损伤者,除处理骨折外,根据损伤情况加以修复。
对于胫骨髁骨折,北京积水潭医院临床实践,保守治疗的优良率可达77%,而手术治疗的优良率仅达45%。这说明非手术治疗加上早期功能锻炼,仍是胫骨髁骨折的主要治疗方法。只要掌握适当,可以获得很好的优良率。
但是对手术治疗作为一种治疗方法,仍有它的适应证,也不能完全否定。
【发病机理】
成人胫骨上端两侧为海绵质骨,外侧边缘下面无坚强的支持,成为骨的弱点而容易发生骨折。直接与间接外力均可引起胫骨髁骨折。直接外力常见的是汽车保险杠的撞击引起。间接外力多由于高处坠落双足着地,挤压胫骨髁而引起。或内外翻应力造成合并膝关节韧带损伤的骨折。因内侧有对侧下肢保护,不易发生内翻应力,因而外髁骨折多于内髁骨折。
垂直压缩力常引起T形或Y形双髁骨折。扭转应力亦可胫骨髁骨折可合并韧带损伤。
当膝关节伸直位受伤,多造成整个单髁骨折,而在屈曲位受伤,则骨折多局限于胫骨髁中部或后部。膝关节屈曲小腿外旋位外翻应力致伤,可造成胫骨外髁前部骨折。反之内旋位内翻应力,可引起内髁前部骨折。
1.由于外力作用方向、大小、作用时间与患者在受伤时的姿势不同,胫骨髁骨折的分类方法甚多。一般常用的方法如下:
⑴单髁骨折 多为单纯骨外应力造成。又分为劈裂型与塌陷型。前者骨折线将一髁分离,后者主要是骨小梁骨折关节面塌陷。外翻损伤较多见,轻者造成内侧副韧带损伤,重者造成胫骨外髁骨折。有时合并腓骨上端骨折或腓总神经损伤。
⑵双髁骨折 常为垂直压力致伤。如果伴有外翻应力,则一侧损伤较重。垂直压缩骨折,骨质损伤可能较重,但常不合并韧带损伤。复位后预后较好。
⑶胫骨平台压缩及粉碎骨折 此类损伤为胫骨髁骨折中最重者。
2.北京积水潭医院根据骨折发生机理以及损伤程度将胫骨髁骨折分类如下:
⑴外翻型 外翻应力引起,最多见,约占此种骨折的70%。按损伤的程度又分为4度。
Ⅰ度:无移位或轻度移位的胫骨外髁劈裂或压缩骨折,压缩关节面不超过0.5cm。
Ⅱ度:胫骨外髁外侧1/3关节面劈裂骨折向外侧移位,内侧2/3关节面被股骨外髁压缩,不超过1cm。
Ⅲ度:双髁骨折,外髁骨折情况同Ⅱ度,但压缩骨折超过1cm。常呈粉碎状甚至波及髁间棘。胫骨髁增宽超出胫骨髁,关节面完整。内髁骨折线斜向外上方通过外髁压缩骨折处。
Ⅳ度:胫骨外髁内侧2/3压缩情况同Ⅲ度。内髁关节面完整。自外髁压缩骨折处至内髁下方为一斜行骨折,短缩移位明显。胫骨外髁外1/3与胫骨保持连续(可能有裂纹骨折)。并一并向近侧移位,达股骨外髁的外侧方,呈脱位状,造成膝内翻内旋畸形。
⑵内翻型 内翻应力引起,约占此种骨折的18.2%。胫骨内髁压缩或劈裂骨折。均无严重移位。接近膝伸直位的损伤,表现为内髁整个髁的骨折。屈膝位损伤,表现为后半侧胫骨内髁的劈裂骨折。如屈膝痊,小腿内旋致伤,则表现为内髁前半侧骨折。
⑶垂直伤 垂直应力引起。伸膝位致伤者,内外髁均有压缩骨折或劈裂骨折,甚至粉碎骨折,常有胫骨棘骨折。屈膝位致伤者,则仅表现为胫骨内外髁后半侧骨折。
【临床表现】
膝关节有严重的外伤史。伤后出现膝关节疼痛及压痛,有功能障碍,不仅患侧小腿不能负重,而且不能主动伸屈活动。重者可有不同程度的关节内积血,并有广泛的或局限性肿胀。另外,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畸形。外髁骨折可出现膝外翻畸形。粉碎骨折,可触到骨擦音。侧副韧带部位,肿胀、压痛,说明有侧副韧带损伤,应做前后抽屉试验以除外交叉韧带的损伤。
肱骨髁上骨折
【概述】
肱骨髁上骨折以小儿最多见,占儿童肘部骨折的30%~40%,好发年龄为5~12岁。早期处理不当易发生缺血性挛缩,晚期可出现肘内翻等畸形。
【诊断】
明显外伤史,患肢疼痛,活动受限。X 线片可确定诊断及骨折类上臂短缩、前臂正常上臂正常、前臂短缩型
【治疗措施】
1、青枝骨折
骨折端无移位,若前倾角消失,不需复位;前倾角增大,在臂丛麻醉或全麻下,轻柔手法复位,长臂石膏固定于功能位3~4周。
2、有移位的骨折
在臂丛或全麻下手法复位,长臂石膏固定4~6周。手法复位的要点为:先纵向牵引纠正重叠移位,再侧方挤压纠正侧方移位,最后纠正前后移位。桡侧侧方移位不必完全纠正,尺侧侧方移位应矫枉过正,以避免发生肘内翻畸形.屈曲型骨折,复位后固定于半伸直位;伸直型骨折,复位后固定于小于900屈曲位,以骨折稳定又不影响手部循环为度。若屈曲位影响循环,稍伸直后骨折又不稳定,可在电视Х线机透视下经皮克氏针交叉固定,外加石膏托适当屈曲位外固定;亦可牵引治疗,消肿后再石膏固定。
3、牵引治疗
适用于骨折超过24~48h,软组织严重肿胀,已有水泡形成,不能手法复位,或复位后骨折不稳定。
4、开放复位
适用于手法复位失败者;开放性骨折;骨折合并血管损伤者;骨不连;骨折畸形连接或肘内、外翻畸形严重者,可行截骨术矫正。
5、骨折合并神经损伤
先复位固定骨折,观察1~3个月,若无恢复则行神经探查松解或修复术。
6、缺血性挛缩
关键是早期诊断和预防。对出现5p征者,首先复位骨折、解除压迫因素。仍无改善者,即应早期探查、修复血管,必要时行筋膜间室切开减压。
【病因学】
1、伸直型
最多见,占90%以上。跌倒时肘关节处于半屈曲位或伸直位,手掌着地,暴力沿前臂传导至肱骨下端,将肱骨髁推向后方,而重力将肱骨干推向前方,造成肱骨髁上骨折。骨折线由前下斜向后上方,骨折远端向后上移位,近端向前下移位,严重时可损伤正中神经和肱动脉。按骨折的侧方移位情况,又可分为尺偏型和桡偏型。其中尺偏性骨折肘内翻发生率可高达74%。
2、屈曲型
较少见,约占5%。肘关节在屈曲位跌倒,暴力由后下方向前上方撞击尺骨鹰嘴,髁上骨折后远端向前移位,骨折线由后下斜向前上方。
【并发症】
缺血性挛缩
【鉴别诊断】
肱骨髁上骨折与肘关节脱位鉴别要点
1、肱骨髁上骨折(申直型)
肘关节可部分活动
肘后三角无变化
上臂短缩、前臂正常
2、肘关节脱位
肘关节弹性固定
肘后三角有变化
上臂正常、前臂短缩
肱骨内髁骨折
【概述】
肱骨内髁骨折,好发生于儿童,较少见。波及范围包括内上髁与滑车的大部分,其损伤机理、类型与治疗方法与肱骨外髁骨折极相似。故二者形成相互对称的影像损伤。
【治疗措施】
Ⅰ骨折:用长臂后石膏托固定4周即可。伤后1周应拍X线片复查。如有移位或骨块旋转者,应采取其他措施。除去固定后再练习关节活动。
Ⅱ骨折:移位不明显者,按Ⅰ骨折的治疗方法处理。移位大于3~4毫米时,应行闭合复位术。将骨块向外侧推挤复位后用石膏托固定。肘后部石膏托应适当加宽,在肘内侧仔细塑形。在侧方移位更大时,应做切开复位内固定。
Ⅲ骨折:应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取肘内侧切口,将尺神经游离后保护之。骨折面多朝向前方。清除关节内积血后,将骨折块翻转复位后由内上髁部斜向外上交叉穿入2枚细钢针,将骨折块固定。或在内上髁下横穿1枚松质骨螺丝钉固定。钢针固定者,术后用石膏托制动4周。而且螺丝钉固定者,可不用外固定。1周后即可练习关节活动,功能恢复十分迅速。
【发病机理】
间接外力占多数。摔倒后手掌撑地,外力沿前臂传导到肘部,尺骨鹰嘴关节面与滑车相撞击可导致骨折。也有屈肘位着地并伴有使肱骨下端内翻的应力使尺骨鹰嘴与滑车相撞而骨折。此外肱骨内髁骨折可能就是撕脱骨折,而内上髁骨折相似。至于尺骨鹰嘴与滑车相撞的具体方式,还可能是由于尺骨的旋转,尺骨鹰嘴半月切迹在水平方向上将肱骨内侧撞下。损伤类型与肱骨外髁相似。将骨折分为三度。
Ⅰ骨折:骨折无移位,骨折线由内上髁上方斜向外下达滑车关节。
Ⅱ骨折:骨折线与Ⅰ相似。骨折块有侧方或伴有轻度向上移位,但无旋转。
Ⅲ骨折:骨块有明显的旋转移位。最常见的是在冠状面上的旋转。有时可达180度,致使骨折面完全对向内侧。也可在矢状面上旋转,导致骨折面向后,而滑车关节向前。有时尺骨可随骨折块向内移位而导致肘关节半脱位。
肱骨外髁骨折
【概述】
在儿童肘部骨折中较常见。实际是外髁骨骺分离。其发生率仅次于肱骨髁上骨折。并且是关节内骨折。根据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统计,1970~1980年儿童肘部损伤共9427例,其中肱骨外髁骨折629例占总数的6.7%。男女之比为3.3∶1,左侧多于右侧。最小发病年龄为1岁,最大发病年龄统计到14岁。好发年龄为4~8岁,占总数的54%。骨折块很大的部分由软骨组成。患者年龄越小,则软骨越多,在X线片显示仅为肱骨外髁的骨骺化骨中心与干骺端骨折片,而软骨则不显影,实际骨折块相当大,几乎等于肱骨下端骨骺的一半。故在临床上对骨折块的大小要给予充分的估计。对这种骨折处理不当,常发生各种畸形与并发症,造成肘关节功能障碍。
【治疗措施】
此骨折是关节内骨折。又是骨骺骨折,骨折线通过骺板。复位满意与否,直接影响到关节的完整性与骺板处骨桥形成的大小和发生畸形的程度。因此无论采取何种方法,要求达到解剖复位,或近似解剖复位,以免发生严重的后遗症。各型骨折的治疗方法如下。
1.骨折无移位型 屈肘90,前臂旋后位石膏固定4周。
2.侧方移位型 应进行闭合复位。肘伸直内翻位,使外侧间隙加大,前臂旋后、腕部伸直位,使伸肌群放松,用拇指将骨折块推移,如骨折块向外后方移位时,拇指将骨块向前内侧推移使之复位。X线检查证实已复位者,可用长臂后石膏托或夹板固定4~6周,固定时间依据复位后稳定情况,取伸肘或屈肘位及前臂旋后位。
此型骨折为不稳定骨折。如整复失败或复位后再移位不能复位时,应切开复位用2枚克氏针内固定。
3.旋转移位型、骨折脱位型 采用闭合复位。要结合X线片摸清骨折块的方位,使肘关节处于内翻、前臂旋后位。用手指先矫正旋转移位的骨折块,然后推入关节内使之复位。伴有侧方或后方肘关节脱位者,应同时复位。或先将骨折块推向肘后,再矫正旋转后推入关节内,使之复位,固定方法及时间,同侧方移位型。
闭合复位不成功者,均应切开复位,矫正骨折块的旋转移位。尺可能保留骨折块上附着的软组织,以免发生缺血坏死。用2枚克氏针固定,术后用石膏托固定4~6周,拔除钢针,除去外固定,开始活动肘关节。
4.陈旧骨折 一般都不主张手术。北京积水潭医院在3个月以内,骨折有明显移位不愈合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只要术中复位满意,内固定牢靠,术后积极主动功能锻炼,绝大多数患者,仍可获得较好的结果。即使术前肘关节已僵硬,手术后也能得到部分功能改善。
5.并发症
⑴肘外翻畸形 伤后肱骨远端桡侧骨骺软骨板损伤,可导致早期闭合。致使肱骨远端发育不均衡造成肘外翻,肱骨远端呈鱼尾状畸形。外翻明显者,可行截骨术矫正。
⑵尺神经炎或麻痹 由于肘外翻畸形的牵拉,或尺骨鹰嘴对尺神经的撞击,均可导致尺神经炎,发现后应及早将尺神经前移,以免发生麻痹。
【发病机理】
伤因基本上与肱骨髁上骨折相同。多由间接复合外力造成当儿童撞倒时手掌着地,前臂多处于旋前,肘关节稍屈曲位,大部分外力沿桡骨传至桡骨头,再撞击肱骨外髁骨折而发生骨折。同时多合并肘外翻应力,伸肌牵拉等因素而形成骨折,骨折线由外髁上部斜向下内达滑车桡侧部,骨块常包括桡侧干骺端骨片,肱骨小头骨骺和滑车桡侧部分,可因外力方向、前臂旋转及内收牵拉,而产生不同的类型。
一般分为3型。北京积水潭医院根据病理变化分为4型。
Ⅰ型:无移位骨折型。骨膜未撕裂,X线片可见到干骺端有骨折线。
Ⅱ型:侧方移位型。骨块向侧方、前方或后方移位。骨折端间隙增大轻度移位者,骨膜部分撕裂,重度移位者,完全撕裂,复位后骨块不稳定,在固定中可发生再移位。
Ⅲ型:旋转移位型。骨折块向侧方、前方或后方移位。并旋转移位。由于局部伸筋膜骨膜完全断裂,加之前臂伸肌的牵拉,故骨折块纵轴向外旋转移位可达90~180。在横轴上也可发生向前或向后的不同程度的旋转。肱尺关节无变化。
Ⅳ型:骨折脱位型。骨折块可侧方移位、旋转移位,同时肘关节可向桡侧、尺侧及后方脱位。关节囊及侧副韧带撕裂,肘部软组织损伤严重。
此型骨折并不少见。Hardacre报告46例移位型骨折,合并肘关节脱位者9例,约占20%。因肘部软组织损伤严重,治疗较其他三型困难,预后亦较其他三型差。故北京积水潭医院将此类骨折称为骨折脱位型,以引起重视。
【临床表现】
外侧肿胀,并逐渐扩散,可以整个关节。骨折脱位型肿胀最严重。肘外侧出现瘀斑,逐渐扩散可达腕部。伤后2~3天皮肤出现水泡。肘外侧明显压痛,甚至可发生肱骨下端周围压痛。移位型骨折,可能触到骨擦音及活动骨块。可发生肘外翻畸形,肘部增宽,肘后三点关系改变,肘关节活动丧失。被动活动时疼痛加重,旋转功能一般不受限。
X线照片显示肱骨小头的骨折线多超过化骨核的1/2,或不通过小头化骨核,而通过肱骨小头与滑车间沟的软骨在干骺端处有一骨折线。骨折块可向外侧移位。骨折脱位型X线片,正位片显示骨折块连同尺桡骨可向桡侧或尺侧移位,侧位片显示可向后侧移位,偶可见向前移位者。肱骨外髁骨折在X线片上表现为多种多样,在同一骨折类型中表现也常不一。
肱骨内上髁骨折
【概述】
肱骨内上髁骨折是肘部损伤中最常见的一种,多见于青少年,约占肘关节骨折的10%,仅次于肱骨髁上骨折与肱骨外髁骨折,占肘部损伤的第三位。
【诊断】
X线照片,可明确诊断。
应注意有无合并其他损伤,如桡骨头、颈、尺骨鹰嘴骨折等。
【治疗措施】
对ⅠⅡ骨折,在屈肘、屈腕、前臂旋前位,用手指向后上方推挤内上髁即可复位。用长臂石膏托或夹板制动3周。Ⅲ骨折,应尽早复位。在伸肘背伸腕,伸直手指,前臂旋后位,使肘极度外翻,利用屈肌群的紧张,将骨块由肘关节拉出,按Ⅱ骨折处理。Ⅳ骨折,应使屈肌群保持紧张的情况下,整复肘关节脱位。避免脱位整复后,将内上髁嵌于关节内。内上髁拉出关节后,即可按Ⅱ骨折处理。
对手法复位失败,有尺神经症状,或同时合并其他骨折者,以及陈旧损伤,应作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用两枚克氏针交叉固定,较为适宜。对尺神经有明显的扭曲、辗挫时,应同时将尺神经前移。
【发病机理】
当肘关节伸直位摔倒时手部撑地,上肢处于外展位,外翻应力使肘关节外翻,同时前臂屈肌群猛然收缩,将内上髁撕脱,内上髁是一个闭合比较晚的骨骺,在未闭合以前骺线本身就是潜在的弱点。故可使发生骨骺分离,牵拉向下向前,并旋转移位。同时肘关节内侧间隙暂时被拉开,或发生肘关节后外侧脱位,撕脱的内上髁(骨骺),被夹在关节内,根据损伤的严重程度,可分为4度。
Ⅰ损伤:仅有骨折或骨骺分离,移位甚微。
Ⅱ损伤:骨块向下有移位,并向前旋转移位,可达关节水平。
Ⅲ损伤:骨折块嵌夹在关节内,并有肘关节半脱位。
Ⅳ损伤:肘关节后脱位或后外侧脱位,骨块夹在关节内。
【临床表现】
疼痛,特别是肘内侧局部肿胀、压痛、正常内上髁的轮廓消失。肘关节活动受限,前臂旋前、屈腕、屈指无力。合并肘关节脱位者,肘关节外形明显改变,功能障碍也更为明显,常合并有尺神经损伤症状。
【鉴别诊断】
肱骨内上髁骨骺,约在6~10岁时出现,18岁左右闭合,但有时可能有不闭合者,应注意与骨折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