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黄连的功效与作用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饮食贵在节,读书贵在精,锻炼贵在恒,节饮食养胃,多读书养胆,喜运动延生!相信关于养生的道理,很多人并不陌生,只有作好了平日的养生,生活才能更加幸福!就中医养生话题,您是如何看待的呢?下面是由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炒黄连的功效与作用”,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炒黄连是一种用生黄连炒制而成的中药药材,其功效与作用同生黄连的差异并不大。一般情况下,炒黄连都是由于清热燥湿、舒肝和胃等,具有抗菌作用、抗病毒作用、抗原虫作用、解毒作用、抗炎解热作用等。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炒黄连的功效和作用,供大家进行参考!
一、黄连的功效
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用于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吞酸,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阴,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二、黄连的作用
1、抗菌作用
黄连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炭疽杆菌等起到抵抗作用。
2、抗病毒作用
黄连可抑制流感病毒、乙肝病毒。
3、抗原虫作用
黄连可抵抗体外抑制阿米巴原虫、阴道滴虫、锥虫。
4、解毒作用
黄连可对抗细菌毒素,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溶血素效价,降低大肠杆菌的毒力。
5、抗炎、解热
黄连可抑制多种实验性炎症,有效成分为小檗碱,抗炎机理与刺激促皮质激素释放有关。解热作用与抑制中枢pO/AH区神经元cAMp的生成有关。
三、黄连的禁忌
凡阴虚烦热,胃虚呕恶,脾虚泄泻,五更泄泻慎服黄连。《本草经疏》:凡病人血少气虚,脾胃薄弱,血不足,以致惊悸不眠,而兼烦热躁渴,及产后不眠,血虚发热,泄泻腹痛;小儿痘疮阳虚作泄,行浆后泄泻;老人脾胃虚寒作泻;阴虚人天明溏泄,病名肾泄;真阴不足,内热烦躁诸证,法咸忌之,犯之使人危殆。
ys630.coM延伸阅读
鸡爪黄连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的成分是比较复杂的,很多人因为不了解或者不认识,经常会出现随便的猜疑,或对中药根据名字来进行判断功效,其实这种方法是错误的,不正确的判断中药会导致效果适得其反,甚至可能还会有许多的问题和麻烦,关于鸡爪黄连让我们来看看其中的作用是什么?
黄连的副作用
中药成份复杂,药理作用更是复杂,现在的技术水平还不能准确的说明黄连的不良反应。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它的副作用小。
黄连大苦大寒,过服久服易伤脾胃,拉肚子,影响到肠胃的运化功能,从而会影响到食欲,导致消化不良。除非体内有实热,否则慎用。
黄连具有着清热解毒以及消炎作用,对于大肠杆菌等都具有着抑制作用。可以泡水喝,但是对于脾胃虚寒的人不宜服用,苦燥伤津,阴虚津伤者慎用,因为是苦寒之品。
一般中病既止不宜久服,最好饭后服用。黄连的用量病轻者每日2-3克,病重者每日5-6克。儿童脾胃功能不健全,不可盲目服用黄连。
黄连的副作用
黄连的服用方法
中医认为,中药黄连药性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最擅长的就是清胃热、泻胃火。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胃火牙痛的清胃散,就是以黄连为主药的代表方之一。
情绪紧张急躁,睡眠质量差,饮食油腻、口味太重等都是引起胃火的常见原因。胃热炽盛化火可导致牙龈肿痛或出血、口干、口渴、喜欢喝冷水冷饮、口苦、口臭等不适,以及面红、大便干硬、舌质红、舌苔黄等热象。黄连用于清胃火时,即可单独研末冲服,也可与其他中药一起煎服。
胃热炽盛的人可以服用中成药清胃黄连丸,或者取3克黄连加水煎汤服用。还有一种更好的方法:可将黄连研成细末备用,然后取50克大米或小米,加适量水煮熟,取1.5克黄连末放入杯中,加入约100毫升米汤,盖盖闷3分钟即成。空腹饮用,早晚各1次。用米汤冲泡黄连末优于用水直接煎服,这是因为米汤可顾护胃气,防止黄连苦寒伤胃。
经常胃热的人,在不良情绪的刺激下,会出现肝气不舒,进一步伤及脾胃,表现为泛酸、胃中嘈杂、恶心等。可取黄连5克,吴茱萸3克,柴胡10克,加水煎煮后服用,以清肝胃之热。
茨黄连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对我们的身体有着不同的功效,可以对我们的身体进行调理。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味中药:茨黄连,它具体有哪些功效与作用呢?一起来看看吧。
【别名】十大功劳根(《植物名实图考》),土黄连(《贵州民间方药集》),土黄柏(《福建民间草药》),石黄连(《陆川本草》),刺黄连(《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小檗科植物 阔叶十大功劳 或 华南十大功劳 的 根 。
【性味】①《分类草药性》:"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治流感,热痢,腹泻,黄疸,吐血,目赤翳膜,喉痛,牙痛,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注意】《广西中药志》:"体质虚寒者忌用。"
【附方】①治黄疸,小儿肝热,肺热,疮疡肿毒:鲜十大功劳根二两,冰糖五钱至一两。开水冲炖服。(《闽东本草》)
【临床应用】①预防流行性感冒
【摘录】《*辞典》
现在知道茨黄连的作用了吧。以前还不知道茨黄连是这等有价值的东西,这说明我们的见识还不够广泛,所以在以后的生活中,多去了解一下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养生途径,其实想要养生,生活处处皆学问哦。
刺黄连的功效与作用
刺黄连是一种药材,在生活中比较常见,我们可以适当的食用刺黄连,由于很多的人对于刺黄连还不是太了解,下面一起来看一下。
【来源】为小檗科植物 假豪猪刺 的 根 及 茎皮 。夏、秋采收。
【原形态】常绿灌木,高0.5~1.5米,茎直立,灰黄色,具棱;刺分3叉,长1~2.5厘米。叶簇生,厚革质,坚硬,长圆状披针形,长3.5~8厘米,宽1~2.5厘米,边缘具刺毛状锯齿,中脉明显。花黄色,5~15朵簇生刺腋;萼片6,下有小苞片2~3;花瓣6;雄蕊6,花药开裂;子房上位,1室,有胚珠多颗。浆果倒卵状长圆形,红色,被白粉,有种子2粒。
【生境分布】生于沟旁、河岸或山坡。分布陕西、甘肃、湖北、四川。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消炎,消肿止痛。治肝炎,口舌生疮,小便淋痛,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研末调敷。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志》。
如今的人们生活压力在不断的加大,使得我们的身体经常处于疲劳的情况,刺黄连作为一种中药材,对身体有一定的调理作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黄连饮子的功效与作用
人这一辈子很可能会有大大小小的疾病缠身,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阻挡的。当我们人体患病了之后,我们大多数情况下,必然是要靠药物治疗的,中药方剂由于可以从根本上治愈且无副作用,受到人们的喜爱。下面来介绍一种:黄连饮子。
【处方】黄连1两(去须,微炒),栀子仁20枚(捶碎),豉2合,薤白2合(切)。
【功能主治】热病,便痢无度,烦愤不安。
【用法用量】上以水2大盏,煎至1盏3分,去滓,不拘时候,分2次温服。
【摘录】《圣惠》卷十八
【处方】黄连1两(去须),糯米1合,寒水石3两。
【制法】上捣碎。
【功能主治】伤寒毒气未散,发豌豆疮。
【用法用量】以水2大盏,煎至1盏半,去滓,不拘时候,分2次温服。
【摘录】《圣惠》卷十
对于黄连饮子的功效和性质您现在了解了吗?在这里也提醒各位朋友,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生病会给生活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平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及时锻炼,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才是。
黄连饮的功效与作用
对于黄连饮,有的人或许还不太熟悉,其实黄连饮是一种中药方剂,对很多的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关于黄连饮的功效与作用将会在下文中给您介绍。
【处方】黄连(去须)1两,犀角(镑)3分,白蘘荷根3分,黄芩(去黑心)3分,茜根3分,败豉皮(炙焦)半两,蓝青半两,甘草(炙,锉)半两,白头翁(去芦头)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蛊毒痢,下血体羸。
【用法用量】100-200日儿每服半钱匕,水半盏,煎至3分,去滓,分2次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八
【处方】黄连(去须,炒)1两,诃藜勒(煨,去核)1两,地榆1两,芍药(炒)1两,甘草(炙)2分,木香3分,当归(切,焙)3分。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脾寒洞泄。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四
【处方】人参2钱,黄连1钱半,甘草(炙)5分,青竹叶10片,生姜1片。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小儿心经有热夜啼。
【用法用量】水煎,取汁灌口中。
【摘录】方出《丹溪心法》卷五,名见《东医宝鉴》卷十一
【处方】黄连(去须)1两半,白蘘荷根1两,犀角(镑屑)1两,黄芩(去黑心)1两,白头翁(去芦头)3分,茜根(锉)1两,蓝青(干者)3分,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热毒痢下血。
【用法用量】1-2岁儿每服半钱匕,水7分,煎至4分,去滓,分温2服,空心、午后各1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八
【处方】黄连(去须,炒)1两,人参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当归(炙,锉)半两,桂(去粗皮)半两,高良姜半两。
【制法】上锉细,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腹胀,冷气结块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以水7分,煎取4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五
【处方】黄连(去须)半两,冬瓜瓤1分。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小儿多渴。
【用法用量】以水1盏半,同煎至8分,去滓,分温3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八
【处方】黄连(去须)1两,干姜(炮)1分,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肠风泻血如痢,腹中(疒丂)痛,面色萎黄。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加生姜2片、大枣1枚(擘),同煎至5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三
【处方】黄连(去须)4两,阿胶(炙燥)4两,当归(切,焙)4两,赤石脂4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龙骨2两,白术2两。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脏毒下血,脏腑(疒丂)痛,日夜五七十行,及血痢甚者。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2盏,煎至1盏,去滓,空心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六
【别名】黄连散
【处方】胡黄连、乌梅肉、灶下土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血痢。
【用法用量】黄连散(《普济方》卷二一二)。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六
【处方】大黄5钱,黄连4钱,芒消5钱,栀子3钱。
【功能主治】疸症,大小便秘涩壅热。
【用法用量】加灯心30茎,不拘时服。
【摘录】《玉案》卷三
【处方】黄连1两,甘草(炙)1两,萎蕤2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热上肝膈,腰肾冷极而腰痛如折,两目欲脱。
【用法用量】以水3升,煮取1升,去滓,纳朴消1两,顿服。得微利止。
【摘录】《外台》卷三十七引《小品方》
【处方】黄连(去须)1两,淡竹叶50片,芦根1两半,羚羊角(镑)1两半,木通1两半,旋覆花1两半,桑根白皮1两半。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眼生赤脉,痛涩推眵。
【用法用量】以水6盏,煎至3盏,下芒消1两,煎至2盏后,良久分温3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
【别名】黄连散
【处方】黄连(去须)1两,豉200粒。
【制法】上将黄连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心肺热吐血。
【用法用量】黄连散(《普卫生总微》卷十五)。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以上黄连饮的中药方剂,是根据中医辨证治疗的原则进行配药治疗,大家可根据自身的情况选用合适的治疗方法。
黄连酒的功效与作用
生病吃药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对于吃药的时候我们还是需要先了解一下这些药物的功效和一些注意事项等,以免出现问题,那么下面我们就了解一下黄连酒这种中药方剂。
【处方】黄连半斤。
【制法】用无灰酒2升,煮至黄连心透,将黄连细锉,晒干,为细末,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酒痢便血。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黄连丸。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四一引《王氏集验方》
【处方】常山3两,黄连3两,酒1斗。
【功能主治】久疟。
【用法用量】经宿渍之,晓以瓦釜煮取6升,1服8合,比发时令得3服。热当吐,冷当利。
【摘录】方出《肘后方》卷三,名见《圣济总录》卷三十五
通过上面对黄连酒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中医认为食疗方剂养生是最直接有效的养生方式,对身体没有什么副作用,大家可以放心。
黄连煎的功效与作用
我们知道黄连煎对人体健康是十分有益处的,市面上也很多黄连煎,但你知道哪些人适合吃黄连煎吗?什么时候吃效果会更好?今天就给大家仔细分析下黄连煎的相关知识。
【处方】黄连半两(去须),蕤仁半两(汤浸,去赤皮,研),杏仁49枚(汤浸,去皮尖双仁,研),黄柏半两(锉),腻粉2钱,青盐半两,龙脑1钱(细研)。
【制法】上除龙脑外,并为细散,入生绢袋盛,用雪水2大盏,浸药14日,取出袋子,将药汁灌于竹筒子内,密封,坐在汤中,以慢火煮一复时,掘地坑子深3尺,埋1宿取出,入龙脑搅令匀,以瓷瓶盛。
【功能主治】热毒眼赤生翳。
【用法用量】要点时,即旋取点之。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
【处方】好黄连2两。
【功能主治】小儿冷热痢,经时不止,休羸不堪,治愈而又发。
【用法用量】以水7升,蜜8合,煎取1升3合,绞去滓,每服百日儿半合,200日,1岁1合。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八引《婴孺方》
【别名】黄连汤
【处方】黄连半两,大枣1枚(切)。
【功能主治】除热。主眼赤痛。
【用法用量】黄连汤《医心方》卷五引《古今录验》)。
【摘录】《外台》卷二十一引《深师方》
【处方】黄连1两(去须),蕤仁2两(去赤皮),地骨皮1两,青盐1分,古字钱10文,曾青半两(细研),蜜1斤。
【制法】上捣碎,以蜜渍,安新瓷瓶中,以重汤煮1复时,后以重绵滤去滓,其药汁复纳瓶子内,着露地2宿。
【功能主治】眼胎赤,有障膜侵睛,不见物。
【用法用量】后每以铜箸取少许,点目中,日3-5度。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
【处方】黄连1分(捣罗为末,研),白矾灰1分,腻粉1钱,井盐半两(研),硼砂1钱(研),胡黄连半两(捣罗为末,研),白龙脑1分(细研)。
【制法】上药以淡浆水1大盏,古字钱20文,纳瓷瓶中,封闭,悬于净舍内,经2-7日,绵滤去滓,入龙脑在药中。
【功能主治】肝脏壅热,目中生赤脉,冲贯黑睛,赤痛不止。
【用法用量】每日3-5度,以铜箸取少许点之。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
【处方】黄连(去须,捣末)半分,大枣3枚(擘破),灯心(擘碎)1握。
【制法】上以水1盏半,银石器内煎至5分,以新绵滤去滓,细瓷盒中。
【功能主治】目赤痛。
【用法用量】每用铜箸点少许目眦头,1日3-5次,临卧再点。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
【处方】黄连2两(去须),蕤仁2两(去赤皮,研),硼砂1分。
【制法】先取黄连,以水3大盏,煎取1大盏,绵滤去滓;去滓过,又取蕤仁,以绢裹,别以水1盏揉令浆尽,却和前黄连汁,同煎似稀膏,又以浆水半合浸硼砂,化尽,去夹石,入前药中,更以慢火煎如稠膏,刮取摊于瓷盒中后,以新砖1口,上安艾如鸡子大,烧之,以药盒覆盖,勿令烟出熏之,以艾尽为度,后研令匀。
【功能主治】眼远年风赤。
【用法用量】每以铜箸取如绿豆大,点之。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
【处方】黄连(去须)1两,曾青(研如粉)1两,地骨白皮1两,颗盐1分,古钱10文,蜜1升。
【制法】上捣碎,以蜜渍,安新瓷瓶中,以重汤煮1复时后取出,以绵滤去滓,纳于瓶子中,着地上露2宿后。
【功能主治】积年风眼,胎赤眼,障膜侵黑睛不见物。
【用法用量】每以铜箸取少许,点目中,1日3-5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
【处方】黄连。
【制法】净洗,阴干,细研为末,水澄取细者,于汤瓶头煎干,冷。
【功能主治】赤眼。
【用法用量】用点眼。
【摘录】《医方类聚》卷七十引《吴氏集验方》
【处方】黄连半两(去须),童子蛔虫5条(吐出者),龙脑半钱(细研),蜜3(2)两。
【制法】上除龙脑外,入在瓷瓶中,于炊饭中蒸,候饭熟为度,以绵滤去滓,取汁,入龙脑令匀。
【功能主治】小儿眼赤痛,及缘目生疮。
【用法用量】日3-4度点之。
【摘录】《圣惠》卷八十九
【别名】黄连膏
【处方】黄连1两(去须),芦荟1分,龙脑1分(别研)。
【制法】先将黄连、芦荟捣罗为末,以新绵裹,用水1大盏,于银器中以重汤内煮,候药汁3分减2,即去药绵,入龙脑,以瓷瓶子内收。
【功能主治】小儿眼胎风赤烂,不以年月发歇频频,视物泪出,涩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黄连膏(《圣济总录》卷一八一)。
【摘录】《圣惠》卷八十九
【处方】黄连末(以新瓜蒌根汁和作饼子,焙干)。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酒毒、水毒、渴不止。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黄连丸”。
【摘录】《鸡峰》卷十九
【处方】黄连。
【功能主治】孕妇腹内有钟声,或婴儿在内啼哭。
【用法用量】上1味煎汤,调空房中鼠穴内土服。
【摘录】《金鉴》卷四十七
【处方】黄连半两(去须,捣为末),丁香1分(捣为末),黄柏半两(为末),蕤仁半两(去赤皮,烂研),古钱7文。
【功能主治】眼风痒赤急。
【用法用量】以水1大盏,煎取半盏,去滓,更以绵滤,重熬成煎,每日3-5度点之。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
看完了上文关于黄连煎的简单介绍,相信大家对黄连煎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服用黄连煎的时候,应该按照正确的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黄连煎的药效 。
硬水黄连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拥有上千年的历史,在很早的时候中药就已经出现,而且中药对疾病治疗也有很令人满意的效果,中药的种类很多,那么你知道硬水黄连这种药材吗?
【别名】水黄连(《百草镜》),金鸡脚下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黄脚鸡(《四川中药志》),硬杆水黄连(《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 箭头唐松草 的 根 。5月采收,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直立草本,高1~1.5米,全株无毛。根茎短,须根细长,黄棕色。茎有纵棱。叶为2至3回3出羽状复叶;叶柄基部有纵沟,具膜质耳状鞘,基生叶的柄长6~8厘米,茎生叶愈向上叶柄愈短,乃至无柄;小叶片线状长圆形或长圆状楔形,全缘或先端2~3裂,基部圆形或楔形,边缘反卷;顶端小叶具柄,两侧小叶常无柄;顶梢或花序上的叶狭小,近披针形,2~3裂或全缘。圆锥花序顶生;苞片及小苞片均为卵状披针形,褐色,膜质;花黄色,花柄长3~5毫米;萼片4,卵状椭圆形;雄蕊10~20,花丝细弱,花药线状长圆形,具小箭头;雌蕊6~12。瘦果很小,卵状圆形,无柄,灰褐色,宿存柱头短,呈箭头状。花期5~6月。果期6~8月。
【生境分布】生于向阳斜坡、林缘、灌丛、草地、河边。分布吉林、辽宁、黑龙江、山西、甘肃、青海、四川、湖北、内蒙古等地。产于四川。
【性状】干燥根茎较粗,须根众多,细长,呈马尾状,外表灰棕色至灰黄色,断面鲜黄色。根茎上方常有茎杆残基。气微,味苦。
【化学成份】根含小檗碱。
【药理作用】箭头唐松草碱对小鼠有镇静作思,对可拉唑(150毫克/公斤腹腔注射)虽无保护作用,但可延长环已巴比妥之睡眠时间达2倍,此剂量(500毫克/公斤皮下注射)不影响体温,如加倍剂量则可使体温在2小时内下降2.5~2.7℃,于18小时内下降6.5~6.0℃。对麻醉猫1~5毫克/公斤静脉注射可使血压下降20~90毫米汞柱,同时心率变慢,心收缩振幅加大,10毫克/公斤则可致死。对胆碱能受体影响很轻,不改变肾上腺素之反应。5毫克/公斤有轻度的抗肾上腺素作用,在猫小肠及子宫标本上有轻度拟胆碱样作用。在0.0001浓度时有解痉作用。
【性味】《四川中药志》:"味苦,性寒,无毒。"
【功能主治】清湿热,解毒。治黄疸,痢疾,哮喘,麻疹合并肺炎,鼻疳眉赤,热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外用:研末调涂。
【附方】①治大叶性肺炎:箭头唐松草五钱(或根三钱),葶苈子三钱,甘草二钱。水煎服。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四川中药志》。
知道了硬水黄连的功效和作用等,对于广大朋友而言,如果是感觉自己需要的话,不妨在平时的时候食用一些,相信一定可以有效的改善您的情况。不过为了保证食用之后的效果,也请您一定要按照要求食用,避免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才可以得到它预期的效果。
鲜黄连的功效与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经常看到鲜黄连的身影,那么鲜黄连应该如何食用呢?对我们的身体有哪些好的影响呢?一起来看看。
【别名】毛黄连、细辛幌子、假细辛
【来源】小檗科鲜黄连属植物 鲜黄连 Jeffersonia dubia (Maxim.)Benth. et Hook. f.,以 根状茎 及 根 入药。春秋采挖,洗净晒干。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凉血止血。用于肠炎,痢疾,消化不良,腹痛,发热烦躁,眼结膜炎,口疮,扁桃体炎,衄血,吐血,痈疽,疖肿,外伤感染。
【用法用量】1~2钱;外用适量煎水洗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出处】《东北药植志》
上面介绍了鲜黄连的一些基本常识,相信很多人看完之后对于鲜黄连的了解会更多一些。生活中常常接触的其它药材还有很多,有时间的话不妨多去了解一下。
木黄连的功效与作用
世界上存在许许多多的药材,难免有一些药材是我们不认识的,但只要我们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相信我们可以慢慢的知道更多的医学药材。那么对于木黄连这种药材你了解吗?
【别名】土黄连(《广西中药志》)。
【来源】为小檗科植物 北江十大功劳 的 根 及 茎 。全年可采,除去枝叶,洗净,晒干。
【原形态】常绿灌木,高1~2米或更高,全体光滑无毛。茎粗壮,表面暗棕色。单数羽状复叶互生,长20~30厘米,总叶柄基部扁阔,腹面具浅槽,节明显;小叶革质,5~7枚,椭圆形,长6.5~7.5厘米,宽2.5~4厘米,先端渐尖,具锋利的芒尖,往往于叶尖的两侧有1~2个锐齿,基部楔形,下面一对小叶往往基部不等。总状花序丛生于枝的顶端,长10~20厘米,花众多,黄色;苞片1枚,三角形,棕色,长约1.5毫米;萼片9,黄色,花瓣状,分3轮排列,每轮3片;花瓣6,较内轮萼片为小,矩圆形;雄蕊6枚,花丝短棒状;子房上位,柱头头状,扁平。浆果蓝黑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
【性状】茎呈圆柱形,表面暗棕色或灰褐色,有浅纵沟和横向裂纹,幼茎较平滑,往往有突起的叶痕及叶柄残基,栓皮质松,脱落处可见黄色木部;质坚脆,折断面呈破裂状,淡黄色;横切面近圆形,髓部淡黄色,木部黄色,射线清晰。根呈圆柱状,略扭曲,表面棕黄色,有纵沟纹及支根疤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黄色。
【性味】味苦,性寒,无毒。
【归经】入心、肝二经。
【功能主治】清心胃火,解毒。治阳黄、热痢、赤眼;外治刀伤,火烫伤。(性味以下出《广西中药志》)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钱。外用:捣敷。
【注意】《广西中药志》:"虚寒体弱者忌用。"
【备注】同属植物苏氏十大功劳、半覆瓦十大功劳、独龙十大功劳等的根,在广西民间亦称木黄连或土黄连,并与本品同等使用。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广西中药志》
通过上文我们已经了解到了中药木黄连的功效与作用,希望大家可以对症下药,在生活中正确的食用木黄连。
黄连花的功效与作用
在现代生活中,对于各种中草药,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其中黄连花是很常见的一种,那么究竟黄连花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呢,我们一块来看看。
【英文名】Herb of Dahurian Loosestrife
【别名】黄连花
【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黄连花的带根全草。
【原形态】黄连花,多年生草本。根茎匍匐;茎直立,高40-80cm,上部有细腺毛。叶对生,或3-4片轮生,披针形至狭卵形,长4-12cm,宽5-40mm,先端锐尖至渐尖,基部钝可近圆形,上面绿色,近于无毛,下面常事业粉绿色,无毛,仅沿中肋被小腺毛,两面均散生黑色腺点,侧脉通常超过10对,网脉明显。总太花序顶生,通常复出而呈圆锥花序;苞片腺形,密被小腺毛;花梗长7-12mm;花萼5深裂近达基部,裂片狭卵状三角形,边缘有一圈黑色线条,有腺状缘毛;花冠深黄色,长约8mm,5分裂近达基部,裂片长圆形,先端圆钝,有明显脉纹,内面密布淡黄色小腺体;雄蕊比花冠短,花丝下半部合生成筒,密被小腺体,花药中着,卵状长圆形,纵裂;子房无毛,花椎 长4-5mm。蒴果褐色,直径2-4mm。花期6-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五草甸、林缘和灌丛中,垂直分布上限可达海拔2100m。
【性味】味酸;性微寒
【功能主治】镇静;降压。主高血压;头痛;失眠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通过上面文章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黄连花有了一定的了解,黄连花对于人体健康非常的有好处,大家可以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