疣状型胃炎中医治疗
冬季养生保健的中医治疗。
“养生孰为本,元气不可亏;养生孰为先,养心须乐观。”社会的发展让更多人注意到了养生这个话题,生活中睿智的人,一般都是对养生颇有心得的人。有效的中医养生是如何做的呢?以下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收集整理的“疣状型胃炎中医治疗”,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我们都知道胃炎是一种特别容易发作的疾病,即使治好之后也比较容易反复,所以一些人在治疗胃炎的时候就会采取中医的治疗方法,伴随着按摩针灸外加中药调理,这样就能够使疾病在短时间内快速好起来,而且中药调理对身体的伤害还比较小,那么疣状型胃炎中医是怎么治疗的呢?
1 基本简介
疣状胃炎又称痘疱状胃炎或慢性糜烂性胃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胃炎。其特点是再发生或持续性胃多发性糜烂,原因不明。糜烂呈特征性的疣状,多数分布于幽门腺区和移行区范围,少数可见于整个胃。其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大多小于10毫米,高约2毫米,亦有呈条状的,多数隆起中央有陷糜烂,色淡红或覆有黄色薄膜。胃镜下见到多数同质性疣状病损的典型病例,诊断一般并不困难,但如遇到单个或两个呈不规则隆起的病损时,须与II型早期胃癌,息肉,假性淋巴瘤相鉴别。另外,浅表性胃窦胃炎也可出现糜烂,一般为平坦型糜烂,但也可呈隆起型糜烂,此时与本病鉴别有一定困难。不过,一般浅表性胃窦炎常有胆汁返流,幽门螺杆菌感染,或服用过非甾炎的消炎镇痛药,且糜烂灶数量少。一般数天,数周至3个月可消退。对疣状胃炎的诊断,主要依赖内镜检查。本病与目前已知的慢性胃炎的原因无关,较早研究认为是过敏机制,自然病程较长,各个个体各不相同,有的几个月消退,有的持续多年,无有效治疗方案,如有临床症状,可按消化性溃疡治疗。
2 临床特点
疣状胃炎多见于30-60岁,男性多见。其病程较长,有的几个有内自行消退(未成熟型),有的可持续多年(成熟型),少数发生恶变。临床上检出的疣状胃炎有明显的上消化道症状,多为上腹痛,其次为反酸、腹胀、食欲低下、恶心、呕吐、上消化道出血及体重下降等。体征主要为上腹压痛,少数患者有消瘦及贫血。
3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有上腹痛,以隐痛,胀痛多见无规律性。其次是上腹胀,暖气,泛酸。有三分之一病例有上消化道出血(表现呕血、黑便)。少数病例可无症状。虽然形态学和组织学上有独特改变,但临床表现和普通型慢性胃炎无区别。经过治疗或除掉病因,则病变可消退。少数病变发展到肠上皮化生阶段,则丘状隆起不易消退,但预后仍然良好。
其特点是再发性或持续性胃黏膜多发性疣状隆起病灶,圆形或不规则形,多数散布于胃窦部,也可见于胃体部,有时沿皱襞连成串珠样,亦可为胃窦孤立的单个隆起或少数几个病灶,直径约5~10毫米,高约2~3毫米,活动期常见隆起中央糜烂、凹陷,可有血痂、污秽苔覆盖其表面。
扩展阅读
中医治疗调养慢性胃炎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其实是比较费劲的,慢性胃炎其实是指有很多问题所造成的胃粘膜慢性炎症。由于人们生活饮食的极大不平衡,暴饮暴食的问题使得我们国家慢性胃炎的患病率特别高,但是不少人会说,慢性胃炎只是炎症,在没有大事。中医治疗调养慢性胃炎,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1.最常见的是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和 隐痛、嗳气、泛酸、恶心、呕吐等。病程缓慢,反复发作而难愈。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其中有一个方案是按摩治疗:具体的为双手食、中指相叠,用双手食指罗纹面同时按揉两侧足三里穴1-2分钟。此穴在外膝眼直下三寸(约四横指),距胫骨约一横指处。足三里穴是全身性强壮要穴。又是足阳明胃经之合穴。合有会合之义,经络气血流行至此穴,好像江河之水流入大海一样,汇合深广。
2.中医治疗慢性胃炎按摩足三里穴中医治疗调养慢性胃炎可以调动并促使胃经的气血运行,不仅能理脾胃、调中气,和肠消滞、疏风化湿,治疗胃痛、腹痛、急慢性胃肠炎等疾病,并且有扶正培元、祛邪防病、强身健体之功效。
大部分浅表性胃炎可逆转,少部分可转为萎缩性。萎缩胃炎随年龄逐渐加重,但轻症亦可逆转。因此,对慢性胃炎治疗应及早从浅表性胃炎开始,对萎缩性胃炎也应坚持治疗。
总之得了慢性胃炎要及早治疗,中医和西医的治疗角度方案都不一样,二者可以结合起来,互相配合,相互补充这样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中医治疗胃炎的方法很多,以上所讲的按摩方法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慢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如今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越来越多,追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在平时的生活中不注意保养造成的,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小编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下治疗慢性胃炎偏方、慢性胃炎的症状表现、还有就是慢性胃炎怎样调理。相信大家在看完之后就会有所了解。
慢性胃炎的症状表现
慢性胃炎可有慢性不规则的上腹隐痛、腹胀、嗳气等,尤以饮食不当时明显,部分患者可有反酸,上消化道出血,此类患者胃镜证实糜烂性及疣状胃炎居多。上腹痛、消化不良、呕血、黑便。常常症状为反复发作,无规律性腹痛、疼痛经常出现于进食过程中或餐后及多数位于上腹部、脐周、部分患者部位不固定,轻者间歇性隐痛或钝推、严重者为剧烈绞痛。
治疗慢性胃炎偏方
益中活血汤
原料
黄芪30克,肉桂8克,吴萸10克,丹参15克,乳没各8克,生蒲黄13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川芎12克,乌药10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补气温中,活血散瘀,消肿生肌。
疏肝和胃汤
原料
柴胡10克,瓜蒌仁15克,川连10克,枳壳10克,木香15克,青皮10克,陈皮10克,草豆蔻10克,半夏15克,榔片10克,莱菔子10克,黄芩10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疏肝理气,和胃散寒。
养胃理气汤
原料
炒白芍15克,乌梅肉15克,北五味15克,佛手10克,丁香10克,苏子10克,苏梗10克。理气,养阴。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3个月为1疗程间休息3-7天。
慢性胃炎怎样调理
1、有胃病的人饭后不宜运动, 休息一下等胃部的食物消化得差不多了再开始工作,或者慢步行走,也对消化比较好,总之,餐后不宜工作。
2、一般,胃消化功能不好的人,症状是吃一点点就会饱,稍微多吃一点就会胃胀,特别在晚上多吃的话,还会因为胃部滞胀而影响入睡。因此入睡前两三个小时都 不要吃东西,否则容易影响入睡,如果觉得肚子空可以多喝水。
3、从生活作息上做起,最起码一天三顿要定时定量, 给自己设定一个时间表,然后严格遵守。这同时会对睡眠时间产生影响,因为一些晚睡晚起的人是早中餐一块吃的,这种习惯必须要改,并不是说晚上吃夜宵可以弥补过来的,因为人的生物钟虽然可以前后移动,但总是在一定范围内,不可能产生太大的差别。
结语:以上这些就是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在平时的生活中如果你被慢性胃炎所困扰,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你就可以通过以上这方法零食有效的帮助你们治疗,从而让你的胃重新恢复健康。
脾胃虚寒型胃痛中医治疗偏方
本文导读:脾胃虚寒型胃痛主要表现为喜欢吃温热食物、空腹胃痛,进食后疼痛缓解,下面我们来看看脾胃虚寒型胃痛中医治疗偏方。
胃痛是日常常见的小疾病,中医认为,胃痛多见于病邪阻滞、气机不利和营血凝涩,嗜生冷食物、饮食不规律、肚子有蛔虫等都会引起胃痛。另外,胃痛和精神、脾胃虚寒、气滞等也有关系。
中医认为,气滞、脾胃虚寒、血瘀类型的胃痛多属于慢性胃痛,而上面介绍的嗜冰冷食物、饮食不规律、肚子有蛔虫引起的胃痛多为急性胃痛,急性胃痛应该说比较好调理,只要注意少吃生冷食物、饮食卫生,给肚子驱蛔虫就可以了,但是,慢性胃痛则需要比较长时间的调理。
脾胃虚寒性胃痛,主要表现为空腹时疼痛,进食后疼痛缓解,喜欢吃温热的食物,手脚冰凉、舌淡,大便稀。这种类型的胃痛要温胃健脾,今天就为大家介绍脾胃虚寒型胃痛的治疗偏方。
一、二宝粥
材料:大米50克,芡实和淮山各15克,陈皮1/4个
做法:先将芡实和淮山捣碎,然后与陈皮、大米一起煮成粥就可以了。
功效:补脾健胃、祛湿止泻。
二、胡椒绿豆猪肚汤
材料:红枣12颗,白胡椒20粒,猪肚1个,绿豆1汤匙
做法:材料洗净,把红枣、绿豆、白胡椒都放进猪肚里,加适量水,文火炖到烂熟后加盐,调匀即可食用。
功效:对虚寒型胃痛有较好治疗效果。
三、按摩足三里穴位
位置:位于外膝眼下面四横指、胫骨边缘的地方
取穴方法:先找外膝盐。弯曲小腿,这个时候可以看到膝关节外侧有个突显的骨头,骨头上方的凹陷处就是外膝眼。然后从外膝眼直下四横指的地方就是足三里穴位了。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或者中指进行按摩足三里穴位,每次大约5-10分钟,按压时应该有发热酸胀的感觉。
功效:能行气活血,改善肠胃不适的症状。(99健康网(.cn)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热敷熏洗法
夏季三伏天高热,阳气旺盛,根据"冬病夏治"的原理,应用芳香化湿、温阳散寒的药物进行穴位贴敷,较易祛除脾胃阴寒之邪,对于慢性胃炎的治疗及转归十分有利。
【热敷熏洗法】
热敷法1:
用"热敷膏"治疗。取葱汁150克,姜汁150克,蒜汁150毫升,凤仙花汁50毫升,米醋150毫升,面粉30克,牛皮胶60克。先将葱汁、蒜汁、姜汁、凤仙花汁及米醋放入锅内煎煮,煎成浓汁后再加入牛皮胶及面粉,继续煎至膏状为止。用时取适量药膏摊涂在5厘米x5厘米贴敷纸中心部(药膏直径1.2厘米、厚约0.3厘米),贴敷于患者大椎、踊俞、脾俞、内关、足三里、阳陵泉穴上。贴敷的时间以每年"头伏"、"中伏"、"末伏"的第1天为佳,每天换药1次,7天为1个疗程,共贴3个疗程,一般连续贴治3年。
此方法具有温经活血、散寒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胃炎。
热敷法2:
用"热敷散"治疗。取麦麸皮1500克,食醋250克。将麦麸皮1500克在铁锅内炒糊后,再加食醋250克,速搅拌均匀后,装入自制布袋内,然后放置在胃脘痛部位,布袋上加热水袋热敷,用被子盖好保暖。
此方法具有祛风活血、行气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胃炎。
热敷法3:
用“姜葱软膏”治疗。取生姜120克,葱子120克,川乌18克,麻黄18克,北细辛18克,白芷18克,羌活24克,肉桂20克,后6味药共为细末,生姜、葱子共捣成茸,用酒水各半调匀,炒热分装两个布袋,轮番熨敷胃脘部,每次热敷1小时,以局部微微出汗为度,每天1~2次。
此法具有温中和胃、理气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胃炎。
中医治疗肠胃炎的方法
随着中医在很多领域的突破,现在又有很多人开始选择相信中医了,胃肠炎通常因微生物感染引起,也可因化学毒物或药品导致,对于健康成人,胃肠炎通常只会引起不适感及生活上的不便,并不会导致严重后果,但是对于老年人来说就会受不了了,老年人更是相信中医治疗,为了老年人的健康我们介绍几种中医治疗肠胃炎的方法。
中医药治疗
(1)外邪犯胃:发热恶寒,胸脘闷满,甚则疼痛,恶心呕吐,或大便泻泄,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疏邪解表,化浊和中。
方药:藿香15克,紫苏10克,白芷6克,大腹皮5克,桔梗、茯苓、橘皮、白术、厚朴、半夏曲各Io克,大枣2枚。
中成药:藿香正气胶囊。
(2)饮食停滞:脘腹胀满拒按,嗳腐吞酸,得食愈甚,吐后症减,泻下臭秽,舌苔厚腻,脉滑实。
治法:消食导滞。
方药:山楂15克、神曲Io克、半夏10克、茯苓12克、陈皮12克、连翘10克、炒莱菔子10克。
中成药:加味保和丸。
(3)痰热内阻:脘痞恶主,吐泻频作,其气臭秽,心烦口渴,可伴发热,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和中止泻。
方药:厚朴6克、黄连9克、半夏6克、石菖蒲6克、豆豉9克、山栀9克、芦根30克。
中成药:加味香连丸。
(4)淤血阻络:胃脘疼痛频作,持续不减,或痛如针刺,痛有定处,呕血黑便,舌质紫暗或有淤斑,脉弦涩。
治法:活血化淤,理气止痛。
方药:炒五灵脂9克、当归9克、川芎6克、桃仁9克、红花9克、枳壳6克、丹皮6克、赤芍6克、乌药6克、元胡6克、三七粉6克、炒浦黄10克。
中医只可以治疗肠胃炎的,而且中药还没有副作用,不管哪类人都是可以服用的。不管怎样,如果你现在得了胃肠炎就要多喝水,注意不要脱水,如果你没得胃肠炎,而且也不想的胃肠炎,就要懂得预防,不食不洁净的瓜果、饭前便后洗手。注意餐具卫生,生食和熟食分开放置。现在开始预防,防患于未来。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穴位针灸法
夏季三伏天高热,阳气旺盛,根据"冬病夏治"的原理,应用芳香化湿、温阳散寒的药物进行穴位贴敷、内服,较易祛除脾胃阴寒之邪,对于慢性胃炎的治疗及转归十分有利。
(一)针刺法
针刺法1:
用"老十针"方。取上脘、中脘、下脘、气海、天枢(双)、内关、足三里(双)穴。中脘、下脘穴直刺1-1.5寸,施提插捻转补法,使患者感局部酸胀沉重,胃部有收缩感。内关穴直刺0.5-1.5寸,深刺可透外关,使患者感局部酸胀,有麻电感向指端发散;或向上斜刺1-2寸,使患者感局部酸胀,可扩散至肘、腋胸等,用平补平泻法或提插、捻转补泻法。足三里穴直刺1-2寸,使患者酸胀麻电感向下扩散至足背,有时可向上扩散至膝,用平补平泻法或提插补泻泣。气海、天枢穴直刺1-1.5寸,施提插捻转补法,使针感向小腹或阴部传导。
此方法具有健牌和胃、理气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胃炎。
针刺法2:
用"新十针"方。取中脘、内关(双)、足三里(双)、天枢(双)、公孙(双)、气海血。中脘穴直刺1-1.5寸,施提插捻转补法,使患者感局部酸胀沉重,胃部有收缩感。内关直刺0.5-1.5寸,深刺可透外关穴,使患者感局部酸胀,有麻电感向指端发散;或向上斜刺1-2寸,使患者感局部酸胀,可扩散至肘、腋胸等,用平补平泻法或提插、捻转补泻法。足三里穴直刺1-2寸,使患者感酸胀麻电感向下扩散至足背,有时可向上扩散至膝,用平补平泻法或提插补泻法。气海、天枢穴直刺1-1.5寸,施提插、捻转补法,使针感向小腹或阴部传导。公孙穴直刺0.5-0.8寸,施捻转补法,使患者局部有沉胀痛感。
此方法具有健牌和胃、祛瘀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胃炎。本方能加强脾的助运化功能,促进胃的腐熟水谷作用,有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能促进胃黏膜的修复。
针刺法3:
取足三里、内关、中脘、阴陵泉、脾俞穴。足三里穴针刺时左手按于穴位下方,右手持针略向上斜刺1.5-2寸,施提插捻转补法,使针感向上传导;内关穴针刺时左手按于穴位远端,右手持针向肘关节方向斜刺0.5-1寸,施提插捻转补法,使针感向上传导;中脘穴直刺1.5-2寸,施小幅度提插捻转泻法或刮针法,使患者感局部沉胀,胃有收缩感;阴陵泉穴直刺1.5-2寸,施提插捻转泻法,使患者感局部酸沉及触电感;脾俞穴向脊炷斜刺0.8-1.2寸,使患者感局部沉胀。可在背部脾俞、胃俞穴或腹部"三脘"处针刺加艾炷灸,结束后加拔火罐。
此方法具有温阳通络、散寒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各型胃炎疼痛。
针刺法4:
主穴取中脘、胃俞、巨阙、足三里、公孙、内关穴;配穴取脾俞、丰隆、章门、期门、阳陵泉穴。实热证宜针刺为主,虚寒证则以灸法为主,针刺为辅。中脘穴直刺3寸,施呼吸捻转补泻法:公孙穴进针l寸,内关穴1.5寸,期门、章门穴针尖向正中线方向斜刺5分,勿刺入胸腔,捻入捻出。胃俞、脾俞穴针刺向脊椎方向,进针l寸,施捻转提插法。每天针刺1次,10次为1个疗程。
此方法具有理气止痛、健牌和胃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胃炎。
(二)电针法
电针法1:
取足三里、三阴交、内关、中脘穴。穴位局部常规消毒,足三里穴用5寸毫针直刺0.8-1.2寸,施提插捻转补法,使针感向上传导;三阴交1.5寸毫针向上斜刺,施提插捻转补法,使针感向上传导;内关穴用1.5寸毫针向心斜刺0.5-0.8寸,行提插捻转补法,使针感沿前臂向胃部传导,中脘穴用2寸毫针直刺1.0-1.5寸发施提插捻转补法,使患者感局部酸胀疼痛,胃部有收缩感。各穴得气后接电针治疗仪,电流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留针20分钟,每天l次,7次为l个疗程。
此方炷具有健牌和胃、理气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胃炎。
电针法2:
取脾俞、胃俞、内关穴。穴位局部常规消毒,脾俞、胃俞穴用1.5寸毫针向脊炷斜刺0.8-1.2寸,内关穴用1.5寸毫针向心斜刺0.5-0.8寸,施提插捻转补法,使针感沿前臂向胃部传导;各穴得气后接电针治疗仪,患者能耐受为度,留20分钟,每天l次,7次为l个疗程,间隔3天再进行第2个疗程。
此方法具有健牌和胃、理气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胃炎。
(三)艾灸法
艾灸法1:
取穴分2组,第1组为中脘、内关、梁门、气海、足三里穴,第2组为胃俞、脾俞、肾俞、公孙、内关穴。将艾条点燃,插入灸器之顶孔中,对准选定之穴位,用橡皮带固定左右底袢,使器身与皮肤垂直。调节温度高低,以温热略烫但患者能耐受为宜z;温度平和无效,太高会烫伤皮肤。对胸腹及四肢诸穴,可以嘱患者自行调节。施灸的时间从每年"头伏"、"中伏"、"末伏"的第1天开始,每天l次,7天为1个疗程,休息3天再进行下1个疗程。共灸治3个疗程,一般连续灸治3年。
此方法具有温中健脾、和胃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炎。
艾灸法2:
腹部取上脘、中脘、下脘、梁门穴;背腰部取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选大号温灸盒,点燃1-3段、长6-7厘米的艾条后放置于盒内的铁纱上面,对准穴位或施灸部位,盖好盖子施灸,每次可灸15-30分钟,同时针刺章门、足三里穴。若在施灸过程中,盒内温度过高,患者不能耐受时,应及时将盖子部分打开(热气向上,下面的温度即可下降)。若温度还高,可将盖子拿下。盖盖子时,注意不能全部盖严,要留有一定的缝隙,使空气流通,让艾条充分燃烧。施灸的时间从每年"头伏"、"中伏"、"末伏"的第l天开始,每天1次,7天为1个疗程,休息3天再进行下1个疗程。共灸治3个疗程,一般连续灸治3年。
此方法具有温中健脾、和胃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牌胃虚寒型胃炎。
艾灸法3:
取穴分2组,第1组为中脘、梁门、气海、足三里穴,第2组为胃俞、脾俞、肾俞、公孙、内关穴。用"白芥子饼"灸。取白芥子研为细末,再药末用凉水和好,做成直径2.5~3.0厘米、厚0.3-0.4厘米的药饼,将药饼放在选好的穴位或部位上,将艾炷放在药饼上点燃施灸。灸足三里穴9壮,脾俞、胃俞穴各7壮,中腕穴7壮,梁门穴7壮。施灸的时间以每年"头伏"、"中伏"、"末伏"的第1天开始,每天l次,7天为l个疗程,共灸治3个疗程,一般连续灸治3年。
此方法具有温中和胃、散寒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炎。
艾灸法4:
取中脘、梁门、脾俞、内关、足三里、关元穴。用"隔姜灸"法,灸脾俞穴时患者取俯卧位;灸足三里、关元、内关、梁门、中脘穴时患者取卧位。将鲜姜切成0.3-0.4厘米厚的姜片,上用针扎几个小孔,再将姜放在选好的穴位上,上面放置1.5厘米x2厘米艾炷,用线香点燃,当患者感到灼热时,可将姜片连同艾炷向上稍稍提起,或将艾炷立即去掉,再更换新艾炷继续灸之。施灸的时间以每年"头伏"、"中伏"、"末伏"的第1天开始,每穴灸3-9壮,换艾炷不换姜片。每天1次,7天为1个疗程,共灸治3个疗程,一般连续灸治3年。
此方法具有温中散寒、和胃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牌胃虚寒型胃炎。
(四)耳穴法
耳穴法1:
取耳穴牌脾、胃、口、皮质下、交感、神门。选取0.5寸短柄毫针针次。耳穴局部常规消毒,以左手固定耳部,右手进针。进针深度以穿破软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宜,留针20-30分钟,留针期间,可间隔捻针。或"图钉型"皮内针(即揿针),耳穴局部常规消毒,用镊子持针柄,对准所选穴位,垂直刺入,令环状针柄平整地留于皮肤上,以胶布固定,留针2-3天,埋针期间,每天以拇指、食指按压埋针处2-3次,以加强针感,增强疗效。或取王不留行子,耳穴局部常规消毒,把王不留行子,置于8毫米x8毫米胶布中心,贴敷于所选治疗点上,用拇指、食指相对按压,揉捏至耳穴局部发热、红润、疼痛,留置3-5天,每天按压2-3次。
此方法具有温阳益气、散寒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寒邪犯胃型胃炎。
耳穴法2:
取耳穴肝、胃、交感、艇中、脾。选取0.5寸短柄毫针针刺,耳穴局部常规消毒,以左手固定耳部,右手进针。进针深度以穿破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宜,留针20-30分钟,留针期间,可间隔捻针。或用镊子持皮内针对准所选穴位垂直刺人,以胶布固定,留针2-3天,埋针期间,每天以拇指、食指按压埋针处2-3次,以加强针感,增强疗效。或将中药王不留行子置于8毫米x8毫米胶布中心,贴敷于所选治疗点上,用拇指、食指相对按压,揉捏至耳穴局部发热、红润、疼痛,每天按压2-3次。
此方法具有泻热和胃的功效,用于治疗肝胃蕴热型胃炎。
(五)穴位注射法
穴位注射法1:
用10毫升注射器抽取"黄芪注射液"10毫升,取脾俞、中脘、三焦俞、内关穴,局部常规消毒,刺入穴位,微提插,使患者感穴位有酸胀感且回抽无回血时,注人药液,每穴2.5毫升。隔天l次,每次注射一侧,下次注射另一侧,6次为1个疗程。此法用于治疗慢性胃炎。
穴位注射法2:
用10毫升注射器抽取"复方丹参注射旅"10毫升,取脾俞、内关、公孙、足三里穴,局部常规消毒,刺入穴位,微提插,使患者感穴位有酸胀感且回抽无回血时,注入药液,每穴2.5毫升。隔天l次,每次注射一侧,下次注射另一侧,6次为1个疗程。此法用于治疗慢性胃炎。
穴位注射法3:
用10毫升注射器抽取"当归注射液"10毫升,取脾俞、胃俞、三焦俞、中脘穴,局部常规消毒,刺入穴位,微提插,使患者感穴位有酸胀感且回抽无回血时,注入药液,每穴1.5毫升。隔天l次,每次注射一侧,下方法用于治疗慢性胃炎。
(六)穴位埋线法取脾俞、胃俞、肝俞、中脘、足三里穴。在局部麻醉下,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1厘米,分离肌层,在深部寻找敏感点。出现感传现象时,施用特定的诱导手法,扩大基底面,视病情及体质埋入适当的肠线(羊肠线置75%酒精中漫泡l小时),并与切口成一定角度。埋毕,冲洗消毒,缝合l针,盖无菌纱布,7天拆线。勿损伤较粗血管和神经,6周内禁用抗炎止痛药。此法用于治疗慢性胃炎。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中药内服法
夏季三伏天高热,阳气旺盛,根据"冬病夏治"的原理,应用芳香化湿、温阳散寒的药物进行内服,较易祛除脾胃阴寒之邪,对于慢性胃炎的治疗及转归十分有利。
中药内服法1:
用"消痞汤"。取党参15克,白术15克,积实10克,半夏10克,莪术10克,苦参10克,丹参30克,黄连5克。水煎服,服用的时间从每年"头伏"、"中伏"、"末伏"的第1天开始,每天1剂,早晚分2次温服,7天为1个疗程,休息3天再进行下1个疗程。共服3个疗程,一般连续治疗3年。
此方法具有消痞化积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等。
中药内服法2:
用“安胃汤”。取黄连5克,干姜5克,半夏10克,百合30克,乌药7克,木香7克(后下),丹参30克,白芍30克,炙甘草7克。水煎服,服用的时间从每年"头伏"、"中伏"、"末伏"的第l天开始,每天1剂,分2-3次餐前温服,7天为1个疗程,休息3天再进行下1个疗程。共服3个疗程,一般连续治疗3年。
此方住具有消痞健胃、行气缓中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证属肝气犯胃,湿浊中阻,症见胃院痞满、腹闷、疼痛及嗳气、反酸、纳差等。
中药内服法3:
用"胃友汤"。取黄芪30克,肉挂6克,吴茱萸10克,积壳10克,生姜黄10克,川芎10克,红花10克,桃仁10克,丹参30克,三棱10克,莪术l0克,甘革6克。水煎服,服用的时间从每年"头伏"、"中伏"、"末伏"的第l天开始,每天l剂,早晚分2次温服,7天为1个疗程,休息3天再进行下1个疗程。共服3个疗程,一般连续治疗3年。
此方法具有补气温中、活血化瘀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属脾胃虚寒夹瘀。症见胃院病,腹胀嗳气,遇寒加重,得暖则舒,舌质淡或苔薄白厚腻,脉弦或慢。
中药内服法4:
用"三合汤"。取百合30克,首乌9克,丹参30克,檀香6克,砂仁6克,高良姜6克,制香附9克。水煎服,服用的时间从每年"头伏"、"中伏"、"末伏"的第l天开始,每天1剂,早晚分2次温服,7天为1个疗程,休息3天再进行下l个疗程。共服3个疗程,一般连续治疗3年。
此方法具有活血化瘀定痛、养血益肾健脾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证属虚实寒热夹杂,症见胃脘痛,舌苔白,脉象弦,胃脘喜暖喜按,但又不能重按者。
脾胃主管消化功能,肝属木,脾胃属土,木能克土,如果肝气不疏,就会影响脾胃消化功能,导致消化不好,胃疼、胃胀,另外,血液运行不畅也会导致疼痛,所谓不通则病。因此对胃病的治疗可以从疏肝,养血活血的根本入手。博粹堂祖传的胃痛散由多种中药配成,该散剂中的多种中药成分协同治痛,迅速解除胃酸、胃胀、并且从根本上治疗反复发作。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穴位贴敷法
夏季三伏天高热,阳气旺盛,根据"冬病夏治"的原理,应用芳香化湿、温阳散寒的药物进行穴位贴敷,较易祛除脾胃阴寒之邪,对于慢性胃炎的治疗及转归十分有利。
穴位贴敷法1:
取大椎、膈俞、脾俞、胃俞穴。用"冬病夏治消喘膏"。取炙白芥子21份,元胡21份,甘遂12份,细辛12份,生姜适量。上药烘干,共研细末,过100目筛储瓶备用。用时取生姜适量,洗净浸泡后捣碎取汁,再用生姜汁拌和药粉(药粉和生姜汁的比例大致为10克:10毫升),拌匀调成。药膏直径为1.3厘米、厚约0.3厘米。取适量药膏摊涂在5厘米x5厘敷纸中心部位,贴敷于大椎、膈俞、脾俞、胃俞穴上。成人每次贴敷的时间为4-6小时,儿童相应缩短。如果局部有烧灼感或疼痛,可以提前揭去。如贴后局部有发痒、发热舒适感,可多贴几小时,待药膏干燥后揭去。贴敷的时间以每年"头伏"、"中伏"、"末伏"的第1天中午时分为佳,共贴敷3次,一般连续贴治3年。
此方法具有健牌和胃、理气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胃炎。
穴位贴敷法2:
取膈俞、脾俞、内关、足三里穴。用"天灸膏l方"。取白芥子、斑蝥各等份,共研极细末,用50%二甲基亚矶调成软膏。用时取麦粒大小的药膏,放置于5厘米x5厘米贴敷纸中心,贴敷于膈俞、脾俞、内关、足三里穴上。贴敷时间在每年"头伏"、"中伏"、"末伏",择其中午时分,5天贴敷1次,3次为l个疗程,必要时可连续贴敷2-3个疗程,连续贴治3年。成人每次贴敷的时间为3小时,儿童相应缩短。一般揭去药膏后即起水炮,逐渐干瘪结痂。水泡不可擦破,若破裂,用甲紫涂擦。注意局部清洁,一般不会感染,不留瘢痕。
此方法具有健牌和胃、祛瘀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胃炎。
穴位贴敷法3:
取大椎、心俞、膈俞、内关穴。用"天灸膏2方"。取白芥子、甘遂、麻黄、细辛、半夏、元胡,各药等量烘干,共研为细末,过100目筛储瓶备用。用时取生姜适量,洗净浸泡后捣碎取汁,再用生姜计拌和药面(药面和生姜汁的比例大致为10克:10毫升),拌匀调成膏状。取药膏3克,摊涂于5厘米x5厘米贴敷纸中心,在药膏上面点少许麝香(或冰片),贴敷于大椎、心俞、膈俞、内关穴上。固定3-4小时后取下。每年治疗4次,即"头伏"、"中伏"、"末伏"第l天的当日中午时分各贴敷l次,"末伏"后10天左右再敷贴第4次以巩固疗效,每年4次为1个疗程,连续贴敷治疗3年。
此方法具有温阳通络、健牌和胃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胃炎。
穴位贴敷法4:
取膈俞、脾俞、内关、中脘穴。用"白芥子泥丸"。取白芥子15克,洋金花9克,甘遂9克,细辛9克,麝香(或冰片)0.3-1.5克,鲜生姜适量。将前4味药物烘干,与麝香(或冰片)共研为极细末,和匀,密封备用。临用前取出药末1/3,徐徐加入刚刚挤压出的鲜姜汁(生药末和鲜姜汁的比例大致为10克:10毫升),搅拌制成膏,以能够成形而不散为度,搓成圆炷状,然后切成直径1.3厘米、厚约0.3厘米的小圆饼。取膈俞、脾俞、内关、中脘穴,常规消毒,用毫针点刺不留针,出针后即将药饼分置各穴上,用5厘米x5厘米贴敷纸覆盖固定,贴治(同时休息)3-4小时方可揭去。个别对药物过敏的患者,贴后不久即感烧灼疼痛难忍,可提前揭去。如起疱可按烫伤处理,不宜再用此法治疗。贴敷的时间以每年"头伏"、"中伏"、"末伏"的第1天中午时分为佳,每年贴敷3次。如法连敷治疗3年。第2、第3次贴治时局部皮肤有红晕不影响治疗,但如有破损尚未恢复时可根据辨证另取他穴。
此方法具有健脾理气、活血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胃炎。
穴缸贴敷法5:
取膈俞、脾俞、中脘、丰隆、公孙穴。用"冬病夏治膏l方"。取白芥子3份,元胡l份,甘遂l份,细辛1份,肉挂适量,生姜适量。取前4味药物烘干,共研细粉,过100目筛储瓶备用。再取肉桂适量研为细粉,过120筛储瓶备用。用时取生姜适量,洗净浸泡后捣碎取汁,再用生姜汁拌和(药面和生姜汁的比例大致为10克:10毫升),搅拌调成膏状,药膏的直径为1.3厘米、厚约0.3厘米。取适量药膏摊涂在5厘米x5厘米贴敷纸中心部位,再将肉桂粉少许均匀地撒于药膏之上,贴敷于膈俞、脾俞、中脘、丰隆、公孙穴上。贴敷的时间以每年"头伏"、"中伏"、"末伏"第l天中午时分为佳,贴3次为l个疗程。必要时前3天可各增贴l次,连续贴2-3个疗程,连续贴敷3年。成人每次贴敷的时间为4-6小时,儿童相应缩短。个别对药物过敏,贴后不久即感烧灼、疼痛难忍者,可提前揭去。如起疱可按烫伤处理,注意局部清洁,一般不会感染,不留瘢痕。
此方法具有健牌和胃、化痰祛瘀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胃炎。
穴位贴敷法6:
取脾俞、足三里、中脘、阴陵泉穴。用"冬病夏治膏2方"。取白芥子20克,元胡18克,细辛18克,甘遂20克,麻黄20克,麝香(或冰片)少许,生姜适量。将上述前5味药物烘干,共为细末,过100目筛储瓶备用。用时取生姜适量,洗净漫泡后捣碎取汁,再用生姜计拌和药面(药E面和生姜汁的比例大致为10克:10毫升),搅拌调成膏状,并制作成直径1.1厘米、厚约0.3厘米的药膏。取适量药膏摊涂在5厘米x5厘米贴敷纸中心部位,再点少许麝香(或冰片),贴敷于脾俞、足三里、中脘、阴陵泉穴上。成人每次贴敷的时间为4-6小时,儿童相应缩短。贴敷的时间以每年"头伏"、"中伏"、"末伏"的第1天中午时分为佳,共贴敷3次,一般连续贴治3年。
此方法具有温阳通脉、活血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胃炎。
穴位贴敷法7:
取中脘、心俞、脾俞、丰隆穴。用"冬病夏治膏3方"。取白芥子18克,甘遂18克,元胡10克,细辛10克,半夏8克,生姜适量。取前5味药物烘干,共为细末,过100目筛储瓶备用。用时取生姜适量,洗净浸泡后捣碎取汁,再用生姜汁拌和药面(药面和生姜汁的比例大致为10克:10毫升),拌匀调成膏状,所制药膏的直径为1.3厘米、厚约0.3厘米。取适量药膏摊涂在5厘米x5厘米贴敷纸中心部位,贴敷于中脘、心俞、脾俞、丰隆穴上。贴敷的时间以每年"头伏"、"中伏"、"末伏"的第1天中午时分次为l个疗程;必要时前3天可各贴l次,连续贴2-3个疗程,连续贴治3年。成人每次贴敷的时间为4-6小时,儿童相应缩短。个别对药物过敏,贴后不久即感烧灼、疼痛难忍者,可提前揭去。如起疱可按烫伤,注意局部清洁,一般不会感染,不留瘢痕。
此方法具有理气痰饮、健脾祛湿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胃炎。
穴位贴敷法8:
取脾俞、中脘、内关、足三里穴。用"冬病夏治膏4方"。取白芥子15克,甘遂6克,元胡15克,细辛6克,五味子5克,葱白30克,黄芪100克,蜂蜜适量。将前5味药物烘干,共研为细末,储瓶备用。再将黄芪100克、葱白30克加水200毫升煎取20毫升药液,兑入药粉和适量蜂蜜,共同调成膏状,并制成药膏直径1.3厘米、厚约0.3厘米。摊涂于5厘米x5厘米贴纸中心,贴敷于脾俞、中脘、内关、足三里穴上。取适量药膏贴敷的时间以每年"头伏"、"中伏"、"末伏"的第1天中午时分为佳,连续贴敷3次为1个疗程。必要时前3天可各贴1次,或隔2天贴敷l次,连续贴2-3个,连续贴敷治疗3年。成人每次贴敷的时间为6-8小时,儿童相应缩。如贴后有灼烧或疼痛感,可提前揭去。如局部有发热、发痒等舒适感,可多贴几小时,待药末干燥后再揭去。
此方法具有健牌和胃、通脉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胃炎。
穴位贴敷法9:
取脾俞、膈俞、肾俞、内关穴。用"冬病夏治膏5方"。取白芥子30克,甘遂15克,细辛15克,巴豆20克,轻粉10克,冰片2克,炼蜜50克。将前4味药物烘干,共为细末,过100目筛储瓶备用。用时将药末兑人轻粉和冰片共研,再加炼蜜调成软膏状,药膏直径1.3厘米、厚约0.3厘米。取适量软膏摊置于5厘米x5厘米贴敷纸中心,贴敷于脾俞、膈俞、肾俞、内关穴上。贴敷的时间以每年"头伏"、"中伏"、"末伏"的第1天中午时分为佳,连续贴敷3次为l个疗程。必要时前3天可各贴l次,或膈2天贴敷l次,连续贴2-3个疗程,连续贴敷治疗3年。成人每次贴敷的时间为4-6小时,儿童相应缩短。如贴后有灼烧或疼痛感,可提前揭去。如起疱可按烫伤处理,注意局部清洁,一般不会感染,不留瘢痕。如局部有发热、发痒等舒适感,可多贴几小时,待药末干燥后再揭去。
此方法具有温经通络、活血化瘀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胃炎。
穴位贴敷法10:
取膈俞、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穴。用"冬病夏治膏6方"。取白芥子、甘遂、细辛、丁香、苍术、川芎等,各药等量烘干研末,过100目筛,加入基质,调成糊状,制成直径为1.3厘米、厚约0.3厘米的小圆饼,摊敷于5厘米x5厘米贴敷纸中心部位,贴敷于膈俞、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穴上。贴敷时间在每年"头伏"、"中伏"、"末伏",择其中午时分,5天贴敷l次,3次为1个疗程,必要时可连续贴敷2-3个疗程,连续贴治3年。成人每次贴敷的时间为4-6小时,最长不超过24小时,儿童相应缩短。如贴后有灼烧或疼痛感,可提前揭去。如起疱可按烫伤处理,注意局部清洁,一般不会感染,不留瘢痕。如局部有发热、发痒等舒适感,可多贴几小时,待药末干燥后再揭去。
此方法具有健牌和胃、理气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胃炎。
树枝状角膜炎的中医治疗偏方
这个树枝状角膜炎是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的一种病症,这种眼病如果不能够及时的有效地治疗,很可能会导致非常多的病症,后果很严重。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个树枝状角膜炎的中医治疗偏方,赶紧来看看吧!
现代医学认为,树枝状角膜炎是由单疱病毒Ⅰ型感染所引起的角膜炎症,角膜病变可为树枝状、地图状或盘状,其特点是常反复发作,迁延难愈。本病在中医学属聚星障花翳白陷等范畴,其分型治疗如下。
一、外感风热
症见:病初起,自觉羞明、流泪、涩痛,但充血症状较轻,或兼发热恶寒、咽痛,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则:疏风散热。
方药:新制柴连汤,防风12克,荆芥6克(后下),柴胡15克,蔓荆子10克,龙胆草20克,黄芩12克,金银花12克,大青叶15克,赤芍12克,木通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天1剂,分早晚2次。
加减:如发热、恶寒、头痛、咽痛等风热表证,去龙胆草,加连翘、牛蒡子。
二、外感风寒
症见:病初起羞明流泪明显,角膜出现点状、树枝状混浊,睫状充血,有鼻塞流涕,恶寒头痛,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则:发散风寒。
方药:羌活胜风汤,羌活12克,荆芥6克(后下),防风12克,白芷15克,柴胡15克,川芎12克,黄芩12克,金银花15克,大青叶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天1剂,分早、晚2次服。
加减:有风寒表证明显,加苏叶6克(后下);鼻塞明显者,加苍耳子12克;舌淡纳呆,加白术、枳壳各12克以调和胃气。
三、肝火炽盛
症见:患眼红肿疼痛,畏光流泪加重,角膜树枝状或地图状混浊,或溃疡扩大加深,睫状充血或混合充血明显,胁痛溲赤,口苦,苔黄,脉弦数。
治则:清肝泻火。
方药:龙胆泻肝汤,龙胆草12克,黄芩12克,栀子15克,金银花12克,大青叶12克,车前子12克,柴胡15克,生地黄20克,赤芍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天1剂,分早、晚2次服。
加减:如热毒壅盛,加蒲公英、紫草等清热解毒;畏光流泪,加防风、白芷、羌活祛风散邪;眼红痛严重,加三七、延胡索(打碎)活血止痛;大便秘结,加大黄(后下)、芒硝通下腑热;患处积脓,加生石膏、知母清热排脓;大便通、眼症减轻者去大黄、龙胆草,以免损伤胃气。
树枝状病毒性角膜炎的常识
树枝状病毒性角膜炎是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的一种,是浅层复发感染类型的病毒性角膜炎.具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重症病例增多,对饕物治疗有抵抗等临床特点,成为当前眼科医生最棘手的眼科疾病之一.近年来,由于抗生素及激素类滴眼液的广泛应用,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树枝状病毒性角膜炎发病急,常有畏光、流泪、眼疼、异物感等症状。初起时,角膜表面出现点状浸润,上皮层内出现细小颗粒状小泡,呈点状、线状或星状排列,称树枝状疱疹。
树枝状病毒性角膜炎的形态呈树枝状。病灶大小不一,可单枝也可多支,其末端或分枝处呈结节状膨大,病灶宽1毫米中央微凹陷边缘部呈灰白色增殖性隆起。裂隙灯后部映照法检查,该隆起缘是由细小的灰白色颗粒所组成。病灶区荧光素染色阳性,并可由此逐渐弥散到周围上皮下作业树枝状角膜炎的初期或不典型改变,有小泡性角膜炎、点状角膜炎、星芒状角膜炎和卷丝状角膜炎等改变。
树枝状病毒性角膜炎的病程一般长达数周乃至数月,如无其它合并症,26~27%的病例可自然愈合无瘢痕或遗留少量薄翳。若向深层发展可演变成地图状角膜溃疡或盘状角膜炎,治疗不当月或慢性迁延不愈时还可发展成变性疱疹。
结语:通过这里推荐的几种能够有效治疗树枝状角膜炎的偏方,相信很多的读者朋友们都有了全新的认识以及了解吧!那么,如果你需要这方面的知识的话!就要在医师的建议下赶紧用以上的偏方进行治疗了!
软疣是怎么引起的,中医治疗疗效好
软疣是由传染性软疣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皮肤病。青少年容易感染疾病,发病时间较长,与其他传染性疾病相比,中医能更好治疗。传染性很强,如果去公共浴室沐浴的话,最好采用淋浴的洗法。
由传染性软疣病毒感染引起,传染性软疣病毒属于痘病毒科中的一种DNA病毒,皮损表现为特征性有蜡样光泽的丘疹或结节,顶端凹陷,能挤出乳酪状软疣小体。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患者往往在公共浴室或游泳池中被感染,也可自体接种,还可通过性接触感染。
好发于儿童及青年人,潜伏期14天~6个月。皮损初起为白色、半球形丘疹,逐渐增大至5~10毫米,中央微凹如脐窝,有蜡样光泽,挑破顶端后,可挤出白色乳酪样物质,称为软疣小体。皮损数目不定,或散在,或簇集,一般互不融合。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但最常见于颈部、躯干、下腹部及外生殖器部位。多数情况下6~9个月后皮损可自行消退,一般不留瘢痕。
传染性软疣能治好,中药治本,建议选择中药,而中药治疗的偏方及方法很多,也不是所有中药治疗都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关键在于药效成分,药力及临床实践检验。建议有针对性的中药进行调理治疗,这样就能达到彻底治愈。建议用没副作用的中医中药抗体除疣内调外治的方法可以治愈传染性软疣。由专业医师对疣体进行精确的针对性治疗。内服中药清除体内热毒,提高人体抗病毒免疫力。外用牛黄皮炎灵等药物防止复发。是完全可以治愈的,不留疤,祝早日康复!
如何预防:
避免到公共泳池游泳、使用公共洗浴设施、与他人合用毛巾等,可避免感染。同时尽量避免搔抓,防止自身接种传染。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特别方法是什么?
导读: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特别方法是什么? 慢性胃炎是最常见的胃病,属中医学胃脘痛、痞满、吞酸、嘈杂、纳呆等病范畴。中医认为,慢性胃炎多因长期情志不遂,饮食不节,劳逸失常,导致肝气郁结,脾失健运,胃脘失和,日久中气亏虚,从而引发种种症状。在临床上应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给予辨证论治。
食滞伤胃型患者饮食不节致使脾胃受损,食积胃脘,胀满痞痛,恶心呕吐,嗳腐吞酸,大便秘结有腐败异臭,舌质红,苔厚黄腻,脉象弦滑。证属食滞伤胃、腑气不通,宜健脾和中、消食开胃。药用白术、茯苓各12克,山楂、神曲、鸡内金、麦芽、炒莱菔子各15克,木香、厚朴、半夏、陈皮、枳实、大黄(另包后下)各10克,生姜5片。每日一剂,水煎服。
脾胃虚寒型患者胃脘坠胀不舒,食欲不振,呕吐酸水,隐隐作痛,遇寒加重,得暖则轻,饿时疼甚,进食稍减,大便稀溏,神疲乏力,舌质淡、胖大、边有齿印,苔薄白,脉象沉细弱或浮大无力。证属中气不足、脾胃虚寒,宜补中益气,健脾温胃。药用炙黄芪30克,党参15克,白术、茯苓、山药、扁豆、海螵蛸、煅瓦楞子各12克,陈皮、良姜、香附、吴茱萸、炙甘草各10克。每日一剂,水煎服。
导读: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特别方法是什么? 慢性胃炎是最常见的胃病,属中医学胃脘痛、痞满、吞酸、嘈杂、纳呆等病范畴。中医认为,慢性胃炎多因长期情志不遂,饮食不节,劳逸失常,导致肝气郁结,脾失健运,胃脘失和,日久中气亏虚,从而引发种种症状。在临床上应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给予辨证论治。
胃阴亏虚型患者胃脘灼热疼痛,嘈杂不适,虽饥而纳差,口干口渴,大便艰涩,舌质红有裂纹,舌苔光剥或少苔,脉象弦细数。证属肝脾不和、胃阴亏虚,宜疏肝健脾、益阴养胃。药用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各30克,北沙参、玉竹、白芍、全栝楼各15克,麦冬、花粉、草决明、草石斛、山楂各12克,川楝子、醋元胡各10克,甘草6克,每日一剂,水煎服。
热邪犯胃型患者胃脘灼热疼痛,嘈杂易饥,口苦咽干,泛吐酸苦水,便秘,舌质红苔薄黄,脉象弦细。证属热邪犯胃、中焦郁滞,宜疏利中焦、清热和胃。药用蒲公英、败酱草各30克,白花蛇舌草、白芍各15克,枳壳、佛手、连翘、黄芩各10克,海螵蛸、锻瓦楞子各12克,黄连、吴茱萸6克,每日一剂,水煎服。
肝郁犯胃型患者胃脘痞满隐痛,两胁撑胀疼痛,嗳气频频,时有泛酸,食欲减退,舌质红苔薄白微黄,脉象弦细。证属肝郁气滞、胃失和降,宜疏肝理气、健脾安胃。药用柴胡、白芍各15克,白术、茯苓、香附、醋元胡各12克,当归、川楝子、乌药、枳壳、佛手、苏梗、吴茱萸各10克,黄连、甘草各6克。每日一剂,水煎服。
导读: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特别方法是什么? 慢性胃炎是最常见的胃病,属中医学胃脘痛、痞满、吞酸、嘈杂、纳呆等病范畴。中医认为,慢性胃炎多因长期情志不遂,饮食不节,劳逸失常,导致肝气郁结,脾失健运,胃脘失和,日久中气亏虚,从而引发种种症状。在临床上应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给予辨证论治。
瘀滞伤胃型患者胃脘刺痛或锐痛,痛处拒按,时感胃部灼热嘈杂,纳差,舌质暗紫有瘀斑苔薄黄,脉象涩滞。证属气滞血瘀、郁热伤胃。宜活血化瘀、行气理胃。药用丹参、蒲公英各30克,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各20克,香附、元胡各12克,三棱、莪术、五灵脂、蒲黄、川楝子、乌药各10克,砂仁6克。每日一剂,水煎服。
肝火犯胃型患者因久病脾胃气虚,情志不舒,郁而化火,致使胃脘痞满隐痛,食后疼痛加重,经常烧心泛酸,口苦发黏,便溏,舌质淡红,苔黄腻,脉细数。证属虚实夹杂、肝火犯胃。治宜舒肝理气、清热调胃。药用党参、柴胡、茯苓各15克,半夏、黄芩、栀子、木香、佛手、生麦芽各10克,黄连、吴茱萸、甘草各6克。每日一剂,水煎服。
温馨提示:湿困脾胃型患者胃脘痞闷,纳呆,少食即感胀,口淡无味,渴而少饮,肠鸣辘辘,大便稀溏,身重乏力,困倦懒动,舌质淡胖苔白腻,脉象濡细。证属湿阻脾胃,困遏中焦。宜健脾祛湿、理气醒胃。药用薏苡仁30克,苍术、茯苓、鸡内金各12克,藿香、佩兰、白蔻仁、厚朴、菖蒲、半夏、陈皮、干姜、枳壳、连翘各10克。每日一剂,水煎服。
中医治痤疮五型战痘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肺风粉刺、面疱,好发于青年男女的面部、胸背部,可形成黑头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损害。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工作节奏加快、心理压力加重等因素,导致一些中青年男女发病率增高。
中医学认为:发生痤疮,多与饮食不节,过食辛辣及肥甘厚味,复感外邪,使毛囊闭塞,内热不得透达,致使血热蕴蒸于面部,或肺经蕴热,外感风邪,或脾胃湿热,内蕴上蒸于面部而形成。所以,治疗多以清肺热、祛风热、凉血活血之中药内服。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发生痤疮是由于人体内分泌功能紊乱,雄激素分泌亢进,皮脂腺活性异常,导致皮脂分泌增加,毛囊口角化过度,使其皮脂外流不畅,异常菌群滋生而致病。
中医治疗本病以辨证施治为主,主要分为以下五型:
1.肺经蕴热型(相当于丘疹型痤疮)主要表现:粉刺初起,红肿疼痛,面部瘙痒,可有口干,小便黄,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象浮数。
治疗:以清凉肺血为主,常用枇杷清肺饮,药材为枇杷叶、桑白皮、知母、黄芩、银花、赤芍、生地、生石膏、生甘草等。
2.热毒型(相当于脓疱型痤疮)
主要表现:炎症丘疹与脓疱为主,脓疱多发于丘疹的顶端,周围有红晕,大便秘结,舌红苔黄燥,脉数。治则清热解毒,可用五味消毒饮加黄连解毒汤,主要药物有: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黄连、黄柏、黄芩、栀子。
3. 脾胃湿热型(相当于丘疹型或脓疱型)
主要表现:粉刺发作频繁,可以挤出黄白色的碎米样脂栓,或有脓液,颜面出油光亮,伴口臭口苦,食欲时好时坏,大便粘滞不爽,舌红苔黄腻,脉象弦数。
治疗:以清热利湿为主,常用方剂为芩连平胃散,主要药物有:黄连、黄芩、白术、厚朴、薏苡仁、白花蛇舌草、茵陈、半枝莲、生甘草等。
4. 血瘀痰凝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