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 导航 > 木瓜的作用与功效与作用

清水半夏的功效与作用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饮食贵在节,读书贵在精,锻炼贵在恒,节饮食养胃,多读书养胆,喜运动延生!生活中经常流传这些关于养生的名句或者顺口溜,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需要掌握相关养生知识。中医养生这方面的知识您掌握多少呢?下面的内容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清水半夏的功效与作用,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清水半夏听名字会觉得非常好,但其实这属于中药,而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首先可以对健脾开胃,祛除湿气,止咳化痰,缓解呕吐有着很好的作用,同时还能治疗肿瘤,心脑血管的问题,很多人出现的生育功能性的问题,也有着很好的调节功效,所以清水半夏的功效是很多的。

半夏的简单介绍:

常说的半夏为旱半夏,来源于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性温,味辛,有毒。功能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主治痰湿水饮、胸膈胀满、恶心呕吐、痰多咳喘等病症。

半夏的功效与作用:

半夏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半夏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半夏主治:用于湿痰咳嗽,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瘿瘤痰核,痈疽肿毒。

半夏的作用:

1、抗肿瘤作用

2、改善心血管功能

3、止咳作用

4、抗生育作用

5、中药半夏既燥湿以化痰,又善和胃降逆止呕,对多种呕吐均可应用。

半夏加工后的品名与功效:

法半夏,又称法夏、黄法夏、京法夏、京夏、京半夏。为生半夏用白矾、甘草、石灰加工炮制后入药者。毒性低,化痰作用强。法半夏燥性较和缓,除可燥湿化痰外,尚有调脾和胃之功,常用于脾虚湿困、痰饮内停之证,取其清痰化饮、理脾和胃之效。

姜半夏,又称姜夏、姜夏片。为生半夏经水浸泡,漂至口尝仅有麻辣味,与鲜姜、白矾同煮至透,取出晾至六七成干,闷润后切片晾干入药。姜半夏毒性已减,性偏温燥,具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之功,适用于脾虚痰涎涌盛作呕或寒痰咳逆者。

清半夏,又称清水半夏、清夏、清夏片。为生半夏用白矾加工炮制后入药者。清半夏毒性及辛燥之性降低,化痰作用增强,宜用于体弱多痰、寒湿较轻者。

仙半夏,又名仙露半夏。为生半夏用甘草、五味子、青陈皮、枳壳、枳实、川芎、沉香等14味中药煎汁浸泡,待药汁吸干,再烘干入药者。

青盐半夏,又称盐半夏。为清半夏用青盐水浸拌,晒干入药者。青盐半夏毒性降低,清热化痰作用增强。多用于治疗瘰疬痰核、梅核气等病症,可收消痰散结之功。

竹沥半夏,为清半夏用鲜竹沥淋洒拌匀,待竹沥被吸尽,晒干入药者。竹沥半夏清热化痰止咳作用增强。宜用于胃热呕吐,或肺热咳痰、黄稠而黏,或痰热内闭、中风不语等证。

苏半夏,又称苏夏。为清半夏再经加生姜、朴硝、甘草、皂角在水中浸泡取出,再用甘草、青盐、党参、川贝等进一步加工,晾干入药。苏半夏降气化痰平喘作用增强,适用于脾胃不和,夜卧不安,或小儿食滞痰阻、咳喘呕逆。

扩展阅读

木半夏的功效与作用


木半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种中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非常的重要,但是对于木半夏的功效和作用,有些人不是很了解,所以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了解下。

【别名】四月子、野樱桃(《纲目》)。

【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 木半夏 的 果实 。

【原形态】木半夏,又名:枣皮树、骆驼花、多花胡颓子。

【生境分布】分布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四川、河北、河南、山东筹地。

【性味】苏医《中草药手册》:"淡涩,温。"

【功能主治】①《中国药植图鉴》:"收敛。治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附方】治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木半夏果三至八钱,煎服。(苏医《中草药手册》)

【摘录】《*辞典》

通过上面文章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木半夏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药材,但它的药性和作用还有很多,因此希望大家在与自身情况结合的基础上再食用。

半夏饮子的功效与作用


半夏饮子是人们还算比较熟悉的一款方剂,半夏饮子的作用有很多,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强人体的某些功能等,今天就向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半夏饮子如何吃最好。

【处方】制半夏12克 厚朴(炙)人参 白术 生姜(切)大枣各9克 粳米10克 橘皮6克

【制法】上八味,细切。

【功能主治】益气补中,降逆止呕。主胃反,饮食吐逆,水谷不化。

【用法用量】用水800毫升,煎取40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羊肉、饧。

【摘录】《外台秘要》卷八引《万全方》

【处方】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黄耆1两,人参1两(去芦头),黄芩半两,麦门冬1两(去心),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妊娠7-8月,或因惊恐,或是伤寒烦热,腹肚满胀,气促腰重。

【用法用量】每服半两,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葱白1寸,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六

【处方】制半夏8分,厚朴(炙),人参6分,白术6分,生姜(切)6分,枣6分,粳米2合,橘皮4分。

【制法】上切细。

【功能主治】胃反,饮食吐逆,水谷不化。

【用法用量】以水2大升,煎取1升,去滓,分温4服,空肚服2服。

【注意】忌羊肉、饧。

【摘录】《外台》卷八引《万全方》

通过上文我们知道半夏饮子对人的身体非常有好处,又是纯中药制剂,无副作用,但如果没有需要还是不建议滥服的。

竹沥半夏的功效与作用


竹沥半夏这种中药材也许很多人在平常的生活中都是没有见过的,但是这种中药材的功效和作用上面其实是相当丰富多彩的,最多见的就是这种中药材是有很好的降压作用的,如果是经常服用的话就可以让人们血压升高的情况得到一个相当好的缓解作用的,另外还可以起到一个凝血作用的。

炮制品的药理作用

清半夏(按中国药典85年版制法)水煎液200%浓度26.5ml/kg预防给药时,对氯化钡诱发的大鼠室性心律失常有明显的对抗作用(p0.05)。小鼠ip60g/kg对自发活动有明显的影响(p0.05)。Ip15g/kg或30g/kg可显著增加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剂量的睡眠率(p0.05)。并有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大剂量对电惊厥有轻微的对抗趋势。30ml/kg剂量ig,可明显抑制(p0.05)硝酸毛果芸香碱5mg/kg对唾液的分泌作用。

其它作用

降压作用:

半夏浸膏对离体哇心和兔心呈抑制作用。Iv对犬、猫和兔有短暂降压作用,具有快速耐受性。煎剂ig时小鼠肾上腺皮质功能有轻度刺激作用。若持续给药,能引起功能抑制。

凝血作用:

半夏蛋白也是一种植物凝集素,它与兔红血球有专一的血凝活力,浓度低至每1ml2μg仍有凝集作用。除免红细胞外,对羊、狗、猫、豚鼠、大鼠、小鼠和鸽的红细胞亦有凝集作用。但不凝集人、猴、猪和鸡、鸭、鹅、龟、蟾蜍、鳝的红细胞。半夏蛋白是目前已知的唯一只与甘露糖而不与葡萄糖结合的一种具有凝集素作用的蛋白质。

除红细胞外半夏蛋白亦凝集其它细胞,对小鼠脾细胞、人肝癌细胞(QGY7703-3和7402)、艾氏腹水癌和腹水型肝癌细胞均能被半夏蛋白凝集,但它不凝集大鼠附睾和猪大网膜脂肪细胞,虽然它能和这两种细胞结合。提示半夏蛋白的细胞凝集作用不仅具有动物种属专一性并存在细胞类别专一性。

促细胞分裂作用

半夏蛋白的促细胞分裂作用亦有动物种属专一性,它促使兔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但不促使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分裂。

生半夏的功效与作用


大家如果不是学中医的话,应该没有听过或者对于生半夏没有过多的了解的话,对于生半夏的功效和作用肯定不是了解的很多。而生半夏在功效和作用方面可是发挥着很大的作用的,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古代还没有西药的时代,人们生病都是喝中药治疗,虽然说中药见效慢,但是却能彻底治好疾病。

疾病本来就和我们的生活很近,可是当我们生病时我们第一去看的就是西医,西药虽然见效快,但是却不能治根,以后还是会复发。

半夏的功效: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主治:咳喘痰多;呕吐反胃;胸脘痞满头痛眩晕;夜卧不安;瘿瘤痰核;痈疽肿毒

半夏的作用:

1. 用于痰多咳嗽:

半夏性燥而功能化痰,其所化之痰,以脾不化湿,聚而成痰者为主,为治湿痰的要药,适用于痰湿壅滞、咳嗽气逆等症,常与陈皮、茯苓等配伍;治痰多咳嗽,又常与贝母配伍应用。因其性温,故又可用治寒痰,宜与白芥子、生姜等同用;因其化痰力佳,故亦可治热痰与风痰,治热痰可与瓜蒌、黄芩等配伍;致风痰,宜与天南星等同用。

2. 用于胸脘痞闷,胸痹,结胸等症:

半夏功能辛散温通、化痰、燥湿,故可用于痰内阻、胸脘痞闷病症,可配陈皮、茯苓等同用;如寒热互结,有可配黄芩、黄连、干姜等同用,可收辛开苦降、散结除痞的功效(如半夏泻心汤)。此外,又常用于胸痹疼痛,配瓜蒌、薤白等同用;治结胸症可与瓜蒌、黄连等同用。

3. 用于瘿瘤瘰历、疮疡肿痛、梅核气等症:

半夏又能化痰散结,可用以治疗痰湿结聚所致的瘿瘤、瘰历痰核、阴疽肿痛,或痰气互结的梅核气等病症。用治瘿瘤瘰历痰核,可与海藻、黄独、贝母等配用。痈疽未溃者可用生半夏配生南星等同研,调醋外敷,有散结消肿的功效。用治梅核气,可配厚朴、紫苏等同用。

4. 用于胃气上逆、恶心呕吐:

半夏有良好的降逆止呕功效,可用于多种呕吐症候,在使用时应根据不同的症状而予以不同的配伍。如治胃寒呕吐,可配合生姜或藿香、丁香等品;治胃热呕吐可配合黄连、竹茹等药;治妊娠呕吐,可配合灶心土等品;治胃虚呕吐,可配人参、白蜜同用。

这些都是关于生半夏的功效和作用,当然如果是要服用中药治病的话,还是要看过中医后再决定吃哪种中药。不要自己盲目抓中药吃,我们还常说是药都有三分毒,乱吃药不仅不能治好自己的病,还有可能会让自己病的更加严重。

半夏圆的功效与作用


由于现代人的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变化,疾病的发生也越来越频繁,带来的影响非常不好,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大家的免疫力抵抗疾病呢?其实除了防治各种病外,还可以通过饮食进行调理,中医给大家推荐了一款食疗方剂半夏圆,一起来看看吧。

【处方】白矾(枯过)十五两,半夏(汤洗去滑.姜汁罨一宿)三斤。

【炮制】上捣为细末,生姜自然汁为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肺气不调,咳嗽喘满,痰涎壅塞,心下坚满,短气烦闷,及风壅痰实,头目昏眩,咽膈不利,呕吐恶心,神思昏愦,心忪而热,涕唾稠粘,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十圆,加至三十圆,食后,临卧时生姜汤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半夏圆属于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使用的主要是一些中药材和制而成的。对于人们的身体上的一些疾病具备不错的治疗效果。

半夏汤的功效与作用


疾病发生的时候真的是很可怕的,人们总是为自身的健康状况担忧,所以很有必要在平时积累一些医药知识以备不时之需,中药方剂由于对人体的副作用极小,成为了首选。半夏汤就是这样的一种,你对它了解吗?

【别名】半夏秫米汤(《兰台轨范》卷七)。

【处方】半夏10克 秫米15克

【功能主治】化痰和胃。主痰饮内阻,胃气不和,夜不得卧。

【用法用量】上二味,以流水600毫升,煮取360毫升,每次服180毫升,一日二次分服。

【摘录】《灵枢》卷十

【处方】半夏(洗)4两,茯苓4两,橘皮3两,白术3两,生姜5两,槟榔10颗。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上气。

【用法用量】以水1斗,渍1宿,煮取2升7合,分3服。更加甘草3两,人参2两,前胡2两,紫苏1两。

【注意】忌羊肉、桃李、雀肉、醋物。

【摘录】方出《外台》卷十引《必效方》,名见《普济方》卷一八三

【处方】半夏(汤洗7遍,焙)3分,人参3分,柴胡(去苗)3分,麦门冬(去心,焙)3分,赤茯苓(去黑皮)半两,竹茹半两,桂(去粗皮)半两,芦根(锉)半两,甘草(炙,锉)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上焦壅热,食饮不下,呕吐,两胁痛。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5片,同煎至8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三

【处方】半夏(汤洗7遍)5两,白术3两,赤茯苓(去黑皮)2两,人参2两,桂(去粗皮)2两,甘草(炙)2两,附子(炮裂,去皮脐)2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留饮不除,胸中痰冷。冷痰癖饮,胸膈痞满,呕逆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加生姜半分(切),同煎取1盏,去滓温服,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三

【处方】半夏(汤洗7遍,姜汁制,焙)1两,前胡(去芦头)1两,紫菀(去苗土)1两,人参3分,诃黎勒(煨,取皮)3分,杏仁(去皮尖双仁,炒)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咳嗽呕吐,心胸满闷,不下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1枣大(拍碎),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六

【处方】半夏(汤洗7遍去滑)1两,干桑叶6两,干姜(炮)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上气,呕逆不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加生姜5片,浆水1盏,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七

【处方】半夏(汤洗7遍去滑,焙)3分,白术1两,人参1两,桂(去粗皮)半两,甘草(炙,锉)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上气呕吐,不能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5片,大枣3个(擘破),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七

【处方】半夏(陈者,汤洗去滑,焙干)1两,葶苈(纸上炒)1两,麦门冬(去心,焙干)2两,芦根(锉碎)3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脾积,冷气痞结,胸满痰逆,四肢怠堕。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小麦净淘半合,生姜半枣大(切),同煎至8分,去滓,空心、日午、夜卧各1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一

【处方】半夏(汤洗7遍,焙干)1两半,桑根白皮(炙,锉)1两半,细辛(去苗叶)1两半,前胡(去芦头)1两半,桔梗(炒)1两,甘草(炙,锉)1两,贝母(去心)1两,柴胡(去苗)1两,人参1两,诃黎勒(微煨,去核)1两,白术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肺积,息贲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大枣3个(擘破),生姜半分(拍碎),煎至7分,去滓温服,食后、夜卧各1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一

【处方】半夏2两(汤洗去滑,炒黄),桂(去粗皮)3两,干姜(炮)1两,蜀漆1两半,甘草(炙,锉)半两,人参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脚气冲上入腹,腹急,气上胸膈,真气欲绝。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空腹、日午,晚间各1次。初服稍停药力,恐气上不得下,宜减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二

【处方】半夏1升,生姜1升,芍药3两,茯苓3两,桂心3两,橘皮3两,五味子3两,附子5两,白术4两,甘草2两,大枣30个,大麻仁1升(熬研为脂)。

【功能主治】温中下气。主脾寒,言声忧惧,舌本卷缩,嗔喜无度,惛闷恍惚,胀满。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斗2升,煮取3升,去滓,下大麻脂,更上火1沸,分3服。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合《近效》白术附子汤、桂枝汤、二陈汤三方,但加麻仁、五味以滋术、姜、半夏之燥,而风毒化脾寒散矣。

【摘录】《千金》卷八

【处方】半夏1升,桂心8两,干姜5两,甘草2两,人参2两,细辛2两,附子2两,蜀椒2合。

【功能主治】脚气上入腹胸,急上冲胸,气急欲绝。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斗,煮取3升,分为3服。初稍稍进,恐气冲上,格塞不得下,小小服,通人气耳。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脚气用补,乃证治之变。此以病久正气伤惫,浊邪亢剧,不得已而用四逆加人参汤,更加半夏、蜀椒、桂心、细辛专散入腹冲胸浊阴之气为急,若兼攻外毒,则救里势分不能克济专攻矣。观方后服法,一以元气式微,难胜骤补;一以病气悍逆,虑其格塞;一以药力峻温,恐其僭上,所以只宜小小服之,以通人气,非洗心体会,不知谅人元气之奥。

【摘录】《千金》卷七

【处方】半夏1两(汤洗去滑)。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脚气。

【用法用量】以生姜汁1升,煎取4合,空心顿服。间日服1剂。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四

【处方】半夏(汤洗去滑,切,焙)1升,槟榔仁7枚。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脚气冲心,烦闷气急,坐卧不安。

【用法用量】以水7升,煮取2升,去滓,分温3服,如人行4-5里1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二

【处方】半夏8两,宿姜8两,茯苓3两,白术3两,杏仁3两,竹叶(切)1升,橘皮4两,芍药4两,大枣20个。

【功能主治】承气,泄实热。主脾劳实,四肢不用,五脏乖反胀满,肩息,气急不安。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斗,煮取3升,分4服。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脾劳津耗则浊气逆满不安,故以橘、半、苓、术涤痰,宿姜、大枣安中,杏仁、竹叶泄热,芍药收敛阴气。

【摘录】《千金》卷十五

【处方】白术3钱,生姜3片,半夏8分,茯苓1钱,泽泻8分。

【功能主治】中气亏败,以致津液凝聚成痰,阻塞经络,妨碍升降,以致水液不能回渗,独流大肠,而为溏泄,小便短少。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熟,空心服。

【摘录】《杏苑》卷四

【处方】陈皮(去白,盐水炒)1钱,半夏(姜制,炒黄)1钱,茯苓1钱,子芩(酒炒)8分,枳壳(麸炒)8分,紫苏8分,甘草(炙)5分。

【功能主治】妊娠2月,气血不足,胎气始盛,逆动胃气,恶心呕吐,饮食少进。

【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水1钟,煎7分,食远服。

【摘录】《叶氏女科》

【处方】半夏1钱,茯苓1钱,炙甘草3分,桑白皮1钱,广皮1钱,泽泻7分,白术1钱。

【功能主治】水逆而喘。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古今医彻》卷二

【处方】半夏1钱,茯苓1钱,厚朴5分,炙甘草3分,广皮1钱。

【功能主治】妊娠阻恶不食。

【用法用量】加竹茹1团,生姜3片,熟砂仁末7分,水煎服。

【摘录】《古今医彻》卷四

【处方】半夏1两(汤洗7遍),葛根2两,桂心1两,麻黄(去节)1两,芍药1两,甘草半两(炙)。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太阳与阳明合病,不利但呕者。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加生姜、大枣,煎5分,热服。

【摘录】《医方类聚》卷五十三引《神巧万全方》

【处方】半夏(汤洗7遍,炒干)1两,桂(去粗皮)半两,甘草(炙)1分,槟榔(锉)3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后上气,咽喉不利,胸膈多痰,气逆。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用水1盏半,加生姜1分(拍碎),同煎至8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四

【处方】半夏、干姜各等分。

【功能主治】干呕吐逆痰沫出者。

【用法用量】以浆水1升半,煮取1半,顿服之。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一九引《王氏集验方》

【处方】半夏(为末,生姜汁和作饼,晒干)1两半,酸枣仁1两半,黄芩(去黑心)半两,远志(去心)1两半,山栀子(去皮)1两半,赤茯苓(去黑皮)1两半,秫米3大合。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胆实热,口苦,冒冒气满,食饮不下,咽干心胁痛,不能转侧,头目连缺盆皆痛。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5片,生地黄半分(切),煎至8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二

【处方】半夏(汤洗7遍去滑,切,焙)3两,人参2两,赤茯苓(去黑皮)4两。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霍乱,心下痞满。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1枣大(拍碎),煎至6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

【别名】小茯苓汤

【处方】半夏1升,生姜1斤,茯苓5两,桂心5两。

【功能主治】逆气,心中烦闷,气满呕吐,气上。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小半夏茯苓汤”。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金匮》小半夏加茯苓汤治心下痞,膈间有水气,眩悸。《千金》祖《胡洽方》加桂一味,上摄虚阳,下导水逆,岂但治呕吐而已哉。

【摘录】《千金》卷十六

【处方】半夏(汤浸去滑7遍)2两,射干1两,干姜(炮)1两,紫菀(去苗土)1两,桂(去粗皮)1两,当归(切,焙)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独活(去芦头)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咽喉生疮,嗽唾如鲠,语声不出。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三

【处方】半夏(汤洗7遍,切,焙)1两,人参3分,甘草(炙,锉)3分,栝楼根(锉)3分,桂(去粗皮)3分,石膏1两1分,小麦1两半,赤小豆1分,吴茱萸(汤洗,焙干)1两半。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咽喉中如有物妨闷。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3片,大枣2个(擘破),同煎至8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四

【处方】半夏(汤洗去滑,生姜汁制,晒干)1两,人参1两半,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半,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细辛(去苗叶)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槟榔(锉)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妇人数经分娩,血风委积,肌体羸瘦,面无颜色。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半分(切),同煎7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

【处方】半夏(汤洗7遍)2两,麦门冬(去心,焙)2两,甘草(炙,锉)1两半,当归(微炙)1两半,黄耆(锉)1两半,阿胶(炙令燥)2两,人参1两,黄芩(去黑心)1两,旋覆花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卒下血不止,腹痛,手足寒热,腰背酸疼。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葱白2寸,生姜半分(切),同煎至7分,去滓,空心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五

【处方】半夏半两(生姜汁淹浸1宿,切,焙),贝母(去心)1两,柴胡(去苗)1两,猪牙皂荚(炙,去皮)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产后咳嗽痰壅。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5片,同煎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四

【处方】半夏(汤洗去滑,切,焙)1两,白薇(炒)2两,干姜(炮)半两,甘草(炙,锉)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乳石发热,干呕烦热。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空心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四

【处方】半夏(汤浸7遍,焙),黄芩(去黑心)2两,土瓜根2两,赤茯苓(去黑皮)3两,桂(去粗皮)枳壳(去瓤,麸炒)1两,白术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乳石发,体黄瘦,不能饮食,心腹痞结,起居腰背急痛,嗜卧。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两盏,加生姜1枣大(拍碎),大枣2枚(擘),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四

【处方】半夏(好者)1两,(汤浸洗7次,切,焙干),陈粟米3分(陈粳米亦得)。

【功能主治】脾胃虚寒,吐泻,及有冷痰。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1大盏,加生姜6片,煎至4分,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

【处方】半夏(汤洗7遍,焙)2两,甘草(炙)1两,人参1两,前胡(去芦头)1两,桂(去粗皮)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霍乱气厥,呕哕不得息。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1分(切),豉50粒,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

【处方】半夏(汤泡7次)、白术、茯苓(去皮)、人参、橘皮(去白)、附子(炮,去皮脐)、木香(不见火)、桂心(不见火)、大腹皮、甘草(炙)各等分。

【功能主治】肉虚极,体重,胁引肩背不可以动,动则咳嗽,胀满,留饮痰癖,大便不利。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五○引《济生》

【处方】半夏1升,生姜8两,前胡4两,茯苓5两,甘草1两,黄芩2两,人参2两,杏仁3两,枳实3两,白术5两(一方用栀子仁2两)。

【功能主治】胸中客热,心下烦满,气上,大小便难。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9升,煮取3升,分3服,胸中大热者,沉冷服之。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胸中客热,良由风热内陷所致,故以前胡、黄芩、杏仁开提于上,枳实、半夏、生姜疏豁于中,参、术、苓、甘护持正气,不使伤犯津液,自然胃气安和,二便如常矣。

【摘录】《千金》卷十六

【处方】半夏(汤洗去滑,焙干为末,以姜汁和作曲,焙干)2两,杏仁(去皮尖双仁,麸炒,研)2两,木香半两,桂(去粗皮),陈橘皮(去白,炒)2两,甘草(炙,锉)1两,干姜(炮)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消食,温胃,止逆。主冷痰。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四

【处方】半夏曲半两,茯苓半两,白术半两,淡桂1钱半,甘草(炙)2钱半。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霍乱转筋,吐泻不止。

【用法用量】渴者凉水调下,不渴者温水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保命集》卷中

【处方】半夏曲1两半,桂7钱半(去皮),大黄5钱,桃仁30个(去皮尖,炒)。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胎衣不下,或子死腹中,或血冲上昏闷,或暴血下,及胞干而不能产者。

【用法用量】先服四物汤2-3服,次服半夏汤3钱,加生姜3片,水1盏,煎去3分。食后如未效,次服下胎丸。

【摘录】《保命集》卷下

【处方】半夏(汤洗7次)1两,白茯苓1两,青皮(去白)1两,陈皮(去白)1两,枳壳(去瓤,炒)1两,桔梗(炒)1两。

【制法】上为锉散。

【功能主治】消痰逐饮。主疟疾,暑毒。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半,加生姜10片,煎至7分,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一九八引《卫生家宝》

【处方】半夏(汤洗)2钱半,藿香(洗,去梗)2钱半,羌活2钱半,川芎2钱半,黑牵牛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痰疟,头痛,才食即吐。

【用法用量】每服2钱半,食后熟汤调下,和滓服。以吐涎为度;未吐更进1服。

【摘录】《续易简》卷三

【处方】南星4两,半夏4两,生姜半斤,皂角2挺。

【功能主治】痰饮。

【用法用量】上以白水淹过得药1寸许,同煮干,仍用温水浴过,锉片,晒干为末,加丁香、缩砂各半两,甘草1两半,再入熟粟米粉半升,空心,沸汤点服。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五引罗监税方

【处方】茯苓2两,白术2两,杏仁(麸炒,去皮尖)2两,橘皮2两,芍药2两半夏(汤浸7遍)4两。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脾劳实热,四肢不和,五脏乖戾,胀满肩息,气急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7片,大枣2个,煎7分,不拘时候服。

【摘录】《三因》卷八

【处方】当归2两,防风2两,黄耆2两,柴胡半斤,细辛1两,麻黄(去节)1两,人参1两,杏仁50粒,桂心3两,半夏1升(洗),大枣20枚,生姜5两,黄芩1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上气,五脏闭塞,不得饮食,胸中胁下支胀,乍去乍来,虚气结于心中,伏气住胃管,唇干口燥,肢体动摇,手足疼冷,梦寐若见人怖惧。

【用法用量】以水1斗,先煮麻黄1沸,去上沫,更入水1升及诸药,煮取5升,分为5服,日3夜2。

【注意】忌羊肉、生葱、生菜、饧等。

【摘录】《外台》卷十引《古今录验》

【处方】半夏(汤洗去滑7遍)4两,厚朴(去粗皮,姜汁炙)3两,赤茯苓(去黑皮)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霍乱,心下逆满,吐逆。冒闷。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1枣大(拍碎),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九

【处方】半夏1升,桂心4两,生姜8两。

【功能主治】胸满有气,心腹中冷。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7升,煮取2升,1服7合,日3次。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以姜、半开胸中痰满,桂心散腹中冷气。

【摘录】《千金》卷十六

【处方】半夏(汤洗7遍,炒令干),陈橘皮(汤浸,去白,焙)3分,白术3分,枳壳(去瓤,麸炒)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痞满呕哕,心下悸,不能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1分(拍碎),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五

【处方】半夏(汤洗7遍,焙)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桔梗(炒)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柴胡(去苗)1两,防风(去叉)1两,前胡(去芦头)1两,细辛(去苗叶)1两,白芷1两,紫菀(去土)1两,款冬花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半,枳壳(去瓤,麸炒)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胃热肠寒,冷热不匀,善食数饥,入腹胀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3片,煎至1盏,去滓,稍热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处方】半夏1升,生姜1两,黄芩1两,茵陈1两,当归1两,前胡2两,枳实2两,甘草2两,大戟2两,茯苓3两,白术3两。

【功能主治】酒僻荫胸,心胀满,骨肉沉重,逆害饮食,乃至小便赤黄。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斗,煮取3升,分3服。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茯苓丸治胸中寒饮,故用蜀椒、干姜;半夏汤治胃中热痰,故用黄芩、生姜。此方中前胡、甘草则前方杏仁之意,此方中大戟即前方甘遂之意,其余则两方并用,总皆健运中气之品,中气健运虽根本,虚劳药无不应,酒疸无容留之患矣。

【摘录】《千金》卷十

【处方】半夏1升,生姜5两,桂心5两,橘皮4两。

【功能主治】逆气心腹满,气上胸胁痛,寒冷心腹痛,呕逆及吐不下食,忧气结聚;亦治霍乱后吐逆腹痛。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7升,煮取3升,分4服,日3夜1。人强者,作3服。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此方专以破气为主,故于七气汤中除去人参、甘草,易入橘皮以破滞气。

【摘录】《千金》卷十七

【处方】半夏(汤洗7遍,切,焙)2两,桂(去粗皮)1两半,槟榔(锉)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脚气冲心,烦闷气急,坐卧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半分(拍碎),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以微利为度。

【摘录】方出《圣惠》卷四十五,名见《圣济总录》卷八十二

【处方】齐州半夏7枚(炮裂,4破之),皂角(去皮,炙)1寸半,甘草1寸,生姜2指大。

【功能主治】急下涎,定喘下痰。主

【用法用量】水1碗,煮去半,顿服。

【摘录】《苏沈良方》卷五

【处方】半夏21个(每个切作4块,煨),姜1块(煨),甘草1寸(煨),皂角1寸(煨,无虫蛀者,去皮)。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嗽。

【用法用量】水2碗,煎1碗服。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五

【处方】制半夏1两,茯苓2两。

【功能主治】呕逆,寒在上焦,脉缓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1两,水1盏,加生姜7片,煎至一半,去滓食后服。不呕吐者止,不止者再服。

【摘录】《云歧子脉诀》

【处方】半夏1两(汤洗7遍,炒干),白茯苓(去黑皮)1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人参半两,白术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后胃气逆冷,食已呕哕,即欲吐。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1分(拍碎),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五

【处方】半夏曲1两,神曲1两(微炒),麦糵半两(炒),甘草2两,生姜6两(去皮,湿纸裹,慢火煨熟,切作片子,烂研,同上4味捏作饼子),杏仁1两半,丁香半两(焙),陈皮,盐4两(炒)。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痰饮不利,胸膈痞闷,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2钱,沸汤点之。

【摘录】《普济方》卷一六五

【处方】半夏1升(洗),生姜5两,茯苓4两,厚朴4两。

【功能主治】妇人胸满,心下坚,咽中贴贴如有炙腐,咽之不下,吐之不出。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6升,煮取3升,分3服。

【摘录】《千金翼》卷五

【处方】半夏3两(洗),麦门冬3两(去心),酸枣仁2两,甘草2两(炙),桂心3两,黄芩2两,萆薢2两,人参2两,茯苓4两,远志半两,秫米1合,生姜半分。

【功能主治】虚劳,闷不得眠。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三三

【处方】五苓散加生姜、半夏。

【功能主治】小儿吐泻发搐,觉有痰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吐了痰,泻亦止,惊自退。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五

【处方】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人参1两(去芦头),厚朴2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脾胃痰滞,伤寒4日呕哕频烦,头疼大渴。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九

【处方】半夏(汤洗去滑,姜汁制)2两,黄芩(去黑心)2两,旋覆花3分,赤茯苓(去黑皮)2两,麦门冬(去心)2两,桑根白皮2两,大腹(连皮子,锉)5颗。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江东脚气,始脚胫酸重,恶心,头旋呕吐,腹中刺痛,胸中塞闷,时憎寒壮热如疟状。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大枣2个(擘破),生姜1分(拍碎),煎取7分,去滓,空腹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四

【处方】半夏8个,棘刺(西者)半升,麦门冬半两,人参1两,甘草(炙)1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咽喉不利乳。

【用法用量】水3升,煮1升,稍稍服。

【摘录】《以上就是本文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半夏汤的一些小常识,希望大家可以在平时生活中运用起来,也不要忘了分享给朋友哦。

法制半夏的功效与作用


法制半夏是一种中药方剂,看起来并不怎么好看,但是法制半夏却有很多的功效,下面就来看看吧。

【处方】半夏250克(汤洗四十九遍,用酒浸一日,焙干)白矾120克 丁香皮(为末)90克 草豆蔻(去皮,为末)75克

【制法】上药四味,同入酒内浸,春、夏七日,秋、冬半月,候日满,只取半夏,于温汤内浴过,焙干。

【功能主治】化痰利膈,下气和中。主寒痰咳嗽,胸脘痞满,呕恶食少。

【用法用量】不计时候,嚼下3~5粒,用腊茶或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四

【处方】半夏(拣大者)5斤,明矾1斤4两(捣碎),生姜1斤4两(捣碎)。

【制法】上用泉水共浸7日,擦去半夏皮,加朴消2斤8两,换水浸7日;加猪牙皂角(切片)1斤4两,浸7日;此后用泉水,每日一换,至49日,捞起晒干,为末。

【功能主治】一切痰嗽,或呕吐冷饮酸水,风痰痰癖,胸膈痞闷,喘促。

【用法用量】每用2钱,煎萝卜汤调下。小儿量减之。

【摘录】《医灯续焰》卷五

【处方】大半夏1斤(石灰1斤,滚水7-8碗入盆内,搅晾冷,澄清去滓,将半夏入盆内,手搅之,日晒夜露7日足,捞出,井花水洗净3-4次,泡3日,每日换水3次,捞起控干。用白矾8两,皮硝1斤,滚水7-8碗,将矾、硝共入盆内,搅晾温,将半夏入内浸7日,日晒夜露,日足取出,清水洗3-4次,泡3日,每日换水3次,日足取出,控干入药),甘草4两,南薄荷4两,丁香5钱,白豆蔻3钱,沉香1钱,枳实3钱,木香3钱,川芎3钱,陈皮5钱,肉桂3钱,枳壳5钱,五味子5钱,青皮5钱,砂仁5钱。

【制法】甘草等14味切片,滚水15碗晾温,将半夏同药共入盆内泡14日,日晒夜露,搅之,日足取出药,与半夏用白布包住,放在热坑,用器皿扣住3炷香时,药与半夏分胎,半夏子收用。

【功能主治】化痰。主壮人痰火有余之症。痰饮、痰厥、寒痰呕恶,冷哮、肝胃厥气,久疟,小儿寒闭,酒湿,痰迷痴癫,寒湿疝气。

【用法用量】《外科传薪集》有茯苓、半夏,无枳实。用法为:老年积痰,陈皮茯苓汤服;中风痰厥,羌活前胡汤服;寒痰呕恶,生姜陈皮汤服;冷哮痰饮,苏子陈皮汤服;肝胃厥气,青蒿陈皮汤服;三阴久疟,生姜汤服;小儿寒闭,前胡陈皮汤服;酒湿,砂仁汤服;痰迷痴癫,石菖蒲叶冲汤服;寒湿疝气,荔枝核炙灰冲汤服。

【摘录】《回春》卷二

【处方】半夏1两(汤洗7次,去其涎水)。

【制法】用生姜1两取自然汁,银石器内用文武火同熬,汁尽为度。

【功能主治】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嚼1粒,食后生姜汤下;含化亦得。

【摘录】《御药院方》卷五

【处方】半夏8两(圆白者,切2片),晋州绛矾4两,丁皮3两,草豆蔻2两,生姜5两(切成片)。

【制法】半夏洗去滑,焙干;后3味粗锉,以大口瓶盛生姜片,前药一处用好酒3升浸,春、夏21日,秋冬1月,却取出半夏,水洗,焙干,余药不用。

【功能主治】开胃健脾,止呕吐,去胸中痰满,兼下肺气。主

【用法用量】每服1-2枚,细嚼,不拘时候。服至半月,咽喉自然甘香。

【摘录】《遵生八笺》卷十三

【处方】半夏1斤,明矾6两,硝石4两。

【功能主治】消饮化痰,壮脾顺气。主

【用法用量】先将矾硝煮水6碗,却将半夏先以水洗净,入药水内浸3宿,又取入清水内浸7日,取出切片,加薄荷4两,甘草2两任用。

【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以上是关于法制半夏怎么吃的相关介绍,希望大家看完这篇你文章后能够对法制半夏有一定的认识,这样有助于在生活中更好的运用它。

法半夏的功效与作用


药对治疗疾病有着很关键作用,很多人在出现疾病的时候,都是需要立即的选择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使得疾病得到改善,那治疗疾病的时候,也是需要注意,不能随意的选择药物治疗,这样对患者身体健康,也是没有任何帮助作用,那法半夏的功效与作用都有什么呢,对此很多人也不是很了解。


法半夏也是一个治疗疾病很好选择,它对治疗人体各方面疾病上,效果也是非常不错,所以它也是一个疾病治疗最佳之选,那法半夏的功效与作用具体都有什么呢?

法半夏的功效与作用:

半夏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半夏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半夏主治:用于湿痰咳嗽,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瘿瘤痰核,痈疽肿毒。

半夏的作用:

1、抗肿瘤作用

2、改善心血管功能

3、止咳作用

4、抗生育作用

5、中药半夏既燥湿以化痰,又善和胃降逆止呕,对多种呕吐均可应用。

半夏加工后的品名与功效:

法半夏,又称法夏、黄法夏、京法夏、京夏、京半夏。为生半夏用白矾、甘草、石灰加工炮制后入药者。毒性低,化痰作用强。法半夏燥性较和缓,除可燥湿化痰外,尚有调脾和胃之功,常用于脾虚湿困、痰饮内停之证,取其清痰化饮、理脾和胃之效。

姜半夏,又称姜夏、姜夏片。为生半夏经水浸泡,漂至口尝仅有麻辣味,与鲜姜、白矾同煮至透,取出晾至六七成干,闷润后切片晾干入药。姜半夏毒性已减,性偏温燥,具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之功,适用于脾虚痰涎涌盛作呕或寒痰咳逆者。

清半夏,又称清水半夏、清夏、清夏片。为生半夏用白矾加工炮制后入药者。清半夏毒性及辛燥之性降低,化痰作用增强,宜用于体弱多痰、寒湿较轻者。

仙半夏,又名仙露半夏。为生半夏用甘草、五味子、青陈皮、枳壳、枳实、川芎、沉香等14味中药煎汁浸泡,待药汁吸干,再烘干入药者。仙半夏毒性降低,理气化痰作用增强。

青盐半夏,又称盐半夏。为清半夏用青盐水浸拌,晒干入药者。青盐半夏毒性降低,清热化痰作用增强。多用于治疗瘰疬痰核、梅核气等病症,可收消痰散结之功。

竹沥半夏,为清半夏用鲜竹沥淋洒拌匀,待竹沥被吸尽,晒干入药者。竹沥半夏清热化痰止咳作用增强。宜用于胃热呕吐,或肺热咳痰、黄稠而黏,或痰热内闭、中风不语等证。

苏半夏,又称苏夏。为清半夏再经加生姜、朴硝、甘草、皂角在水中浸泡取出,再用甘草、青盐、党参、川贝等进一步加工,晾干入药。苏半夏降气化痰平喘作用增强,适用于脾胃不和,夜卧不安,或小儿食滞痰阻、咳喘呕逆。

通过以上介绍,对法半夏的功效与作用也是有着一些了解,因此在选择它的时候,也都是可以放心进行,不过要注意的是,选择法半夏疾病治疗,都是需要按照正确的方式进行,尤其它的使用数量上,都是不能自己随意安排,否则会危害到身体健康。

半夏散的功效与作用


半夏散,大家应该都听说过这种药用价值很丰富的中药方剂吧。那么,你对半夏散有多少了解呢?你知道半夏散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吗?它又有哪些营养价值呢?如果不是太了解的话,那就接着往下看吧。

【处方】紫菀(去苗.净洗)、五味子(捡净)、半夏(汤泡七次)、甘草(炙),各五两;肉桂(去粗皮)、细辛(去苗),各二两半。

【炮制】上件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小儿咳逆上气,心胸痰壅,不欲乳食。

【用法用量】三岁儿每服一钱,水一盏,入生姜一片,煎至五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加减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半夏(汤洗七遍去滑)45克 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香熟)30克 赤茯苓30克 紫苏叶30克 诃黎勒皮45克 枳壳(麸炒微黄,去瓤)90克

【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行气散结,化痰利咽。主气郁痰结,咽喉中如有炙脔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250毫升,入生姜4克,煎至15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五

【处方】半夏(汤洗七遍去滑)30克 射干30克 牛蒡子(微炒)30克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22克 羚羊角屑22克 桔梗(去芦头)22克 昆布(洗去咸味)22克 槟榔22克 枳壳(麸炒微黄,去瓤)15克 赤茯苓22克 甘草(炙微赤,锉)15克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宜肺理气,化痰软坚。主气郁痰凝,结成瘿气,咽喉肿塞,心胸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12克,以水250毫升,入生姜4克,煎至15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五

【处方】半夏(汤洗七遍去滑)60克 吴茱萸(汤洗七遍,焙干,微炒)15克 桂心30克 人参(去芦头)30克 白术30克 当归30克 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45克 枳实(麸炒微黄)15克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温中,降逆。主中焦虚寒,胃气上逆,喘息短气,不得安卧,胸满肠鸣者。

【用法用量】每服15克,以水250毫升,入生姜4克,煎至15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二

【处方】半夏60克

【制法】上一味,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一切癣。

【用法用量】以陈酱汁调和如糊,涂摩患处,一日二三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七

【别名】破棺散(《世医得效方》卷十)。

【处方】半夏(汤洗七次去滑,不拘多少)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开窍苏醒。主魇寐突然死亡;诸物所压,水溺,金疮,卒致闷绝,产妇恶血冲心,诸暴绝证。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吹鼻中,即活。但心头温者,一日可治。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

【处方】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赤芍药1两,前胡半两(去芦头),黄芩半两,人参1两(去芦头),知母1两,麦门冬半两(去心),栝楼根半两,黄耆1两(锉),赤茯苓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热病7日,烦躁而渴,胸中痰热。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粳米、小麦各100粒,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七

【处方】半夏2两(汤洗7遍去滑),人参1两(去芦头),柴胡2两(去苗),黄芩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栝楼根2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10余日不解,往来寒热,发如疟,胸膈满闷。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四

【处方】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前胡1两(去芦头),紫菀1两(去苗土),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人参3分(去芦头),诃黎勒皮3分,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咳嗽呕吐,心胸满闷,不下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六

【处方】半夏3分(汤浸7遍去滑),赤茯苓1两,人参1两(去芦头),紫苏茎叶1两,前胡1两,桂心3分,槟榔1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脚气,烦闷呕逆,心胸壅闷,不能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淡竹茹1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五

【处方】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桂心1两,赤茯苓1两,人参3分(去芦头),白术1两,细辛3分,甘草3分(炙微赤,锉),干姜3分(炮裂,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胸中冷痰饮,气满,不欲食饮。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一

【处方】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黄芩3分,前胡3分(去芦头),芎藭半两,防风半两(去芦头),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紫苏茎叶1两,羚羊角屑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旋覆花半两,赤茯苓1两,石膏2两,桑根白皮3分(锉),独活3分,槟榔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脚气上攻,心胸痰壅,头痛目眩,背膊烦痛,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五

【处方】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桂心半两,赤茯苓1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人参半两(去芦头),白术半两,大腹皮3两(锉),桔梗3分(去芦头),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腹虚胀,两胁妨闷,喘促,不思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三

【处方】麝香、雄黄、半夏、巴豆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蛇咬。

【用法用量】敷之。

【摘录】《普济方》卷三○七

【处方】半夏2两(汤洗7遍去滑),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桂心1两,人参1两(去芦头),白术1两,当归1两,厚朴1两半(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枳实半两(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气上奔,胸中逆满,喘息短气,不得安卧,腹中冷气,肠鸣相逐。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二

【处方】半夏(汤浸去滑,焙干为末,姜汁和作曲,焙干)2两,杏仁(去皮尖双仁,麸炒,研)2两,木香半两,桂心(去粗皮)1两,陈橘皮1两(汤洗浸),甘草(炙,锉)1两,干姜(炮)3分。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消食,温胃止逆。主冷痰。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3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一六七

【处方】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黄连半两(去须),黄芩1分,干姜半两(炮裂,锉),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人参半两(去芦头),当归半两(锉,微炒),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霍乱后,吐泻不止,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处方】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赤茯苓1两,人参1两(去芦头),白术3分,木香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消渴、饮水腹胀,烦热呕吐,不思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竹茹1分,大枣2个,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三

【处方】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木通1两(锉),桂心1两,赤茯苓2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槟榔2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五膈气,噎闷,饮食不下。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

【处方】半夏1钱,南星1钱,白僵蚕(直者)1钱。

【制法】用巴豆7粒(去皮油),合上药为细末。

【功能主治】胙腮。

【用法用量】用少许生姜自然汁调涂外面肿处。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九

【处方】半夏3分(生),黄葵子1分,防风1分,远志1分,款冬花1分,桂心1分,前胡1分,干姜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儿吃食大多,伤脾,即不食吐逆。

【用法用量】每服1钱,空心米饮调下。服之立效。

【注意】乳母不可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二

【处方】半夏1两(汤浸7遍去滑),前胡1两(去芦头),紫苏子1两(微炒),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桂心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赤茯苓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上气,胸心满塞,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二

【处方】半夏5钱(酢煮),赤茯苓(去皮)2钱,甘草(生)2钱,陈粳米50粒。

【制法】上锉,焙。

【功能主治】暑伏热生痰,呕吐中痞。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不止,调姜茹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四

【处方】生半夏、杏仁各等分。

【制法】上捣烂,与白面等分,新汲水调膏。

【功能主治】消肿止痛。主

【用法用量】涂之。

【摘录】《仙拈集》卷四

【处方】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白茯苓2两,泽泻1两,桂心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麦门冬2两(去心)。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反胃,呕哕吐食,渴欲饮水。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七

【处方】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人参1两(去芦头),白术1两,厚朴2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沉香1两,桂心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七气,脏腑虚冷,心胸气上,劳乏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稍热服。

【摘录】《圣惠》卷四十二

【处方】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前胡1两(去芦头),射干1两,白术1两,桂心1两,人参1两(去芦头),枳壳1两(裁炒微黄,去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胸痹噎塞,心下烦满。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5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二

【处方】半夏1两(汤洗7次去滑),干姜1两(炮),丁香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冷痰饮,胸膈气满吐逆,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姜汤、粥饮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方出《圣惠》卷五十一,名见《普济方》卷一六七

【处方】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白术半两,人参1两(去芦头),桂心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厚朴2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上气呕吐,不能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5分,去滓温服,日3-4次。

【摘录】《圣惠》卷四十二

【处方】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前胡3分(去芦头),槟榔3分,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癖黄。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五

【处方】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麻黄1两(去根节),细辛1两,枳实2两(麸炒微黄),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前胡2两(去芦头),泽泻2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理中,通膈,破寒。主上焦虚寒,短气不续,膈间厌闷,饮食先吐而后下。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七

【处方】半夏1两(汤浸7遍去滑),前胡2两(去芦头),白术1两,甘草3分(炙微赤,锉),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赤茯苓1两,黄芩1两半,当归3分(锉,微炒),茵陈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酒癖,宿食不消,胸心胀满,呕逆,不纳饮食,小便赤黄。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九

【处方】半夏3分(汤浸7遍去滑),桔梗1两(去芦头),大腹皮1两(锉),前胡1两(去芦头),鳖甲1两半(涂醋炙令黄,去裙襕),枳壳1两(麸炒微黄),人参3分(去芦头),槟榔1两,赤芍药1两,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痃癖气,急硬满胀。心肋多痛,不能食物,气攻胸背壅闷。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九

【处方】半夏2两(汤洗7遍去滑),桔梗3分(去芦头),前胡1两(去芦头),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人参3分(去芦头),槟榔7枚,鳖甲1两半(涂醋炙令黄,去裙襕),枳壳2分(麸炒微黄,去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胁肋下有癖急硬,气满不能饮食,胸背疼闷。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九

【处方】半夏1两半(汤洗7遍去滑),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桂心1两,前胡1两(去芦头),京三棱1两(炮,锉),当归1两(锉,微炒),青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鳖甲1两半(涂醋炙令黄,去裙襕),槟榔1两,诃黎勒皮1两,木香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伏梁气,心下硬急满闷,不能食,胸背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八

【处方】半夏(汤浸7次去滑)1两,桂心1两,赤茯苓3分,白术3分,枳实(麸炒黄)3分,木香3分,陈橘皮3分,甘草1分(炙微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胸痹,心下坚痞,胸背缓急疼痛,不能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半分,去滓温服。

【摘录】方出《圣惠》卷四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一八七

【处方】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赤茯苓1两,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人参3分(去芦头),前胡3分(去芦头),紫苏茎叶1两,木通半两(锉),木香半两,白术3分,槟榔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上气腹胀满,不能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二

【处方】半夏(汤洗7遍)2两,白蔹2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铁棘竹木,诸鲤在喉中不下,及刺在肉中拆不出,箭镞毒药在内不出。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匕,酒调下,日3次。半夏戟人喉,以生姜汁解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四

【处方】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细辛3分,桔梗半两(去芦头),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麻黄3分(去根节),桂心2两,前胡半两(去芦头),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紫菀半两(洗去苗土),桑根白皮半两(锉),贝母半两(煨令微黄),柴胡半两(去苗),甘草1分(炙微赤,锉),木通半两(锉),诃黎勒皮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肺脏外伤风冷,声嘶言不能出,胸膈气滞。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注意】忌生冷、热面。

【摘录】《圣惠》卷六

【处方】半夏1两(汤浸7遍去滑),白术2两,赤茯苓1两,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陈橘皮2两(汤浸,去白瓤,焙),赤芍药1两,柴胡1两(去苗),大腹皮2两(锉),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木香1两,诃黎勒1两半(煨,用皮)。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脾劳实,四肢不举,五脏不调,胀满气急。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注意】忌饴糖、苋菜。

【摘录】《圣惠》卷二十六

【处方】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白术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高良姜半两(锉),桂心半两,人参3分(去芦头)。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伤寒后脾胃不和,不思食饮,心膈痰逆。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2个,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三

【处方】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黄芩3分,人参3分(去芦头),干姜3分(炮裂,锉),黄连3分(去须,微炒),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不经发汗后成狐惑,下利,腹中愊坚,干呕肠鸣。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三

【处方】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人参半两(去芦头),木香3分,枳实半两(麸炒微黄),木通半两(锉),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百合1两,桑根白皮3分(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百合病,久不愈,大小便涩,腹满微喘,时复痰逆,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三

【处方】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黄芩1两,百合3两,干姜半两(炮裂,锉),黄连1两(去须微炒),甘草1两(炙微赤,锉),人参1两(去芦头)。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百合病,下利不止,心中愊坚而呕。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大枣3个,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频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三

【处方】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前胡3分(去芦头),诃黎勒皮3分,赤芍药3分,桂心半两,人参3分(去芦头),木香半两,槟榔半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心腹胀满疼痛,胸膈壅滞,或呕哕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二

【处方】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人参3分(去芦头),枳实半两(麸炒令黄),前胡半两(去芦头),诃黎勒1两(用皮)。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伤寒后呕哕,心胸不利,头目昏重,不下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频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一

【处方】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人参半两(去芦头),葛根半两(锉),麦门冬3分(去心),枇杷叶半两(拭去毛,炙微黄)。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干呕,不纳饮食,心神虚烦。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一

【处方】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芦根1两(锉),赤茯苓3分,泽泻3分,桂心半两,甘草1分(炙微赤,锉),麦门冬3分(去心)。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伤寒呕吐,烦渴欲饮水。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

【处方】半夏3分(汤浸7遍去滑),柴胡1两(去苗),黄芩半两,赤芍药3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桂心半两,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大腹皮3分(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热病,腹胃虚胀,心膈壅滞,呕哕不能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去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八

【处方】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枳壳3分(麸炒,去白瓤),赤茯苓3分,前胡3分(去芦头),木通3分(锉),人参3分(去芦头)。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后脚气,心烦满闷,不下饮食,呕逆痰唾。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四

【处方】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前胡1两(去芦头),人参3分(去芦头),赤芍药2分,枳实3分(麸炒微黄),细辛3分,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肝劳实热,易怒,精神不守,恐畏不能独卧,目视不明,胸中满闷。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空腹温服,晚食前再服。

【注意】忌饴糖、羊肉、生菜。

【摘录】《圣惠》卷二十六

【处方】半夏(汤洗7遍去滑)1两,柴胡(去苗)1两,黄耆(锉)1两,赤芍药1两,人参(去芦头)1两,桂心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1两,大腹皮(锉)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时气,腹胁虚胀,心膈壅滞,呕逆不能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五

【处方】半夏(洗)、桂枝(去皮)、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3味,各别捣筛已,合治之。

【功能主治】少阴病,咽中痛。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白饮调下,日3次。

【各家论述】《伤寒集注》:方有执曰,此以风邪热甚,痰上壅而痹痛者言也。故主之以桂枝祛风也,佐之以半夏消痰也,和之以甘草除热也。

【摘录】《伤寒论》

【处方】半夏(洗,焙干)。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伤寒病啘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生姜汤调下。

【注意】忌羊肉、饧。

【摘录】《外台》卷二引《深师方》

【处方】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红豆蔻3分(去皮),茅香花3分,人参1两(去芦头),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白术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脾胃气虚弱,见食呕吐。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

【处方】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木香半两,人参1两(去芦头),槟榔3分,桔梗半两(去芦头),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前胡1两(去芦头),赤茯苓2两,桂心半两,旋覆花半两,麦门冬1两(去心),枇杷叶3分(拭去毛,炙微黄),细辛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枳壳2两(麸炒微黄,去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肺脏久积痰毒于胸膈不散,少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注意】忌炙煿、热面、猪犬肉。

【摘录】《圣惠》卷六

【处方】半夏1两(汤浸7遍去滑),川乌头半两(炮裂,去皮脐),防风半两(去芦头),旋覆花1两,前胡1两(去芦头),赤茯苓1两,桂心1两,白术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肾脏虚损,上热下冷,心胸壅滞,痰毒结实,唾如筋胶,饮食减少。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七

【处方】半夏1两(水煮1伏时,晒干),泽泻1两,桂心1两,干姜1分(炮裂,锉),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伤寒2日,痰逆头疼,四肢壮热。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和滓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九

【处方】半夏2两(汤洗7遍去滑),葛根1两(锉),

半夏丸的功效与作用


生病吃药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对于吃药的时候我们还是需要先了解一下这些药物的功效和一些注意事项等,以免出现问题,那么下面我们就了解一下半夏丸这种中药方剂。

【处方】半夏(汤洗七遍去滑)150克 白矾(烧令汁尽)90克 朱砂(细研,水飞过)90克 黄丹60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都研令匀,以粟米饭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化痰安神。主积痰不散,上冲心脏,变为风痫者。

【用法用量】每次服20丸,以人参煎汤送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二

【别名】止嗽丸(《普济方》卷一五七)。

【处方】白矾(枯过)450克 半夏(汤洗去滑,姜汁罨一宿)1500克

【制法】上药捣为细末,生姜自然汁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化痰止嗽。主肺气不调,咳嗽喘满,痰涎壅塞,心下坚满,短气烦闷;及风壅痰实,头目昏眩,咽膈不利,呕吐恶心,神思昏愦,心忪而热,涕唾稠粘。

【用法用量】每服20丸,加至30丸,食后与临卧时生姜汤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

【别名】瓜蒌半夏丸(《医门法律》卷五)。

【处方】瓜蒌子(去壳,别研)半夏(汤泡七次,焙,取末)各30克

【制法】上药和匀,生姜自然汁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清肺化痰,止咳宽胸。主肺脏蕴热,咳嗽痰多,脚膈塞满。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后用姜汤送下。

【备注】《医门法律》瓜蒌半夏丸用汤浸蒸饼为丸,治证与《济生方》半夏丸同。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半夏(生用)60克 赤茯苓(去皮)枳壳各30克 风化朴消4.5克

【制法】上药前三味,锉碎,焙,为末,入乳钵内,同朴消杵匀,用生姜自然汁煮糯米粉为糊,丸绿豆大。

【功能主治】化痰破气,泻火通便。主小儿惊搐后风涎潮作。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仍以淡姜汤食后、临睡送下。儿小者,丸如粟米大。

【备注】本方组成与《百一选方》卷五治痰饮臂痛的"治痰茯苓丸"组成相同,但枳壳用量不同。可参阅。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

【别名】猪苓丸(《普济方》卷三十三)。

【处方】半夏 猪苓

【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燥湿利水。主湿热下注,小便白浊。

【用法用量】每服7丸,加至20丸,空腹时用米汤送下。

【摘录】《丹溪心法》卷三

【处方】半夏(汤洗7遍去滑,晒干)2两。

【制法】上为末,生姜自然汁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湿脚气,痰壅头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生姜汤送下,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三

【处方】半夏6两(去脐,浆水5升、生姜半斤薄切,甘草、桑白皮1两,锉,银石铫内慢火煮1复时,只取半夏,余药不用),郁李仁1两(去皮尖,焙),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分,木香1分,槟榔(锉)1分。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豌豆大。

【功能主治】化痰涎,止咳嗽。主胸膈热壅。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稍加至20丸,食后、临卧淡生姜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处方】半夏(用生姜同捣烂作饼子阴干)2两,山芋1两,矾石(飞过)2两。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上膈痰滞,吞酸吐沫,涕唾稠粘,胸膈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10-20丸,食后、临卧生姜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处方】半夏5分,细辛5分,干姜2分,人参3分,附子1分。

【制法】上为末,苦酒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患心常痛,不能饮食,头中疼重,卒心痛。

【用法用量】每服5丸,酒送下,日3次。

【摘录】方出《肘后方》卷一,名见《圣济总录》卷五十五

【处方】半夏3分,诃黎勒皮1两,紫菀1两,附子1两,枳壳1两,杏仁1两,黄耆1两,陈橘皮(去瓤)1两,肉桂半两,人参3分,甘草(炙赤)3分,款冬花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嗽,痰滞呕吐,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生姜汤送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一七引《神巧万全方》

【处方】半夏(汤洗去滑)1两,人参1两,白茯苓1两,麦门冬(去心)1两,酸枣仁(微炒)1两,甘菊花1两,朱砂3分(研入),龙脑1分(研入)。

【制法】上药除别研药外,同杵罗为末,入研了药,再研和匀,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肝实热上攻,头目昏眩,风痰。

【用法用量】每服1丸,乳香汤嚼破;薄荷汤送下亦得。

【摘录】《医方类聚》卷十引《神巧万全方》

【处方】半夏2两(汤浸去滑,焙干),丁香半两,干姜1分(炮裂)。

【制法】上为末,以生姜自然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上焦冷气,吞酸吐沫,呕逆,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5丸,煎木瓜盐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三引《简要济众方》

【别名】皂荚丸

【处方】半夏半分(生姜汤洗7遍去滑),皂荚子仁半两。

【制法】上为末,用生姜汁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脾热,乳食不下,胸膈多涎。

【用法用量】皂荚丸(《普济方》卷三六二)。

【摘录】《圣惠》卷八十九

【处方】半夏2两(汤洗7遍去滑),干姜1两(炮裂,锉),白矾1两(烧令汁尽),草豆蔻1两(去皮)。

【制法】上为末,以生姜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痰结实不消,见食欲呕。

【用法用量】每服10丸,以姜、枣汤送下,日3次,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二

【处方】半夏1两(汤浸7遍去滑),木香1两,枳壳2两(麸炒微黄,去瓤),羚羊角屑1两,桂心1两半。

【制法】上为末,以生姜自然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噎,心膈短气,烦闷不能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煎木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

【处方】大半夏1斤。

【制法】泉水浸7日,逐日换水,搅动渐去其涎,晒干,再以芒消、文蛤、大黄各5钱,甘草、明矾各1两,姜4两,煎汤2碗,再入半夏,缓火煮干,晒燥为末,另研丁香5钱,茯苓末4两和匀,水法为丸。

【功能主治】痰饮停滞,胸膈呕吐恶心,吞酸嗳腐,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钱5分,开水送下。

【摘录】《医级》卷八

【处方】半夏(汤洗7遍去滑,麸炒)1两,牵牛子4两(一半生,一半炒),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木通(锉)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疏风转气,下痰。主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40丸,夜卧时淡生姜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七

【处方】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薯蓣1两,干姜半两(炮裂,锉),甘草1分(炙微赤,锉),黄丹1两(炒令黄)。

【制法】上为末,入黄丹同研令匀,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膈气,痰结气逆,不能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煎人参生姜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五十

【处方】半夏(汤浸去滑,生姜汁制,切,焙)紫菀(去苗土)1两,桑根白皮(锉)1两,款冬花3分,射干3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焙)3分,百部3分,五味子3分,细辛(去苗叶)半两,赤茯苓(去黑皮)3分,贝母(炒,去心)3分,皂荚(酥炙黄,去皮子)3分,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1两半。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上气咳嗽,喉中作声,坐卧不得。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煎灯心、生姜、枣汤送下,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七

【处方】半夏(汤浸去滑7遍)1两,人参2两,枳实(去瓤,麸炒)半两,诃黎勒(煨,去核)3分。

【制法】上为末,用生姜自然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产后短气。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生姜、紫苏熟水送下,日3次,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三

【处方】半夏(汤洗7遍去滑,捣罗为末,用生姜自然汁和作饼,焙干)3两,前胡(去芦头)1两,赤茯苓(去黑皮)半两,槟榔(锉碎)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诃黎勒皮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人参半两,桔梗(炒)半两,五味子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

【制法】上为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脏壅塞,唾液不休,心胸痞闷。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食后温生姜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三

【处方】圆白半夏、老生姜各等分(捣如泥,焙干)。

【制法】上为末,煮姜汁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下痰涎。主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生姜汤送下。

【摘录】《直指》卷七

【处方】半夏(汤洗去滑,生姜汁制,焙干)半两,芎藭半两,蜀椒(去目及闭口者,炒出汗)1分,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贝母(去心,微炒)半两,桑根白皮(锉碎,炒)半两,款冬花(去枝梗,焙)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紫菀(去苗土,焙)1两,干姜(炮裂)半两,钟乳(研)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研细)半两。

【制法】上药先将前十味捣罗为细末,与钟乳、杏仁同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上气胸满,昼夜不得卧。

【用法用量】每服3-5丸,粥饮送下,日3次,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七

【处方】半夏4两(以醋1升煮,候醋干为度),甘草1两。

【制法】上为细末,姜汁煮糊为丸。

【功能主治】头风吐痰。

【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以米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四十六引《十便良方》

【处方】半夏1两(汤洗,切),雄黄(研)3钱。

【制法】上为细末,生姜汁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因伤风而痰作喘逆,兀兀欲吐,恶心欲倒。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生姜汤送下。小儿丸如黍米大。

【摘录】《保命集》卷下

【处方】藿香叶1两,白薇1两,白术1两,人参1两,半夏1两,干姜1分,甘草1分,丁香1钱。

【制法】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阻病,心中愦闷,恶闻食臭,食则呕逆,怠堕少力,头眩嗜卧。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沸汤煮3-5沸,用人参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鸡峰》卷十六

【处方】半夏1两,南星(皂角煮)1两,白矾1分,川乌头(炮)1分。

【制法】上为末,生姜自然汁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久嗽,痰吐,头疼。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生姜汤送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六引丁时发方

【处方】大萝卜1个,半夏半两,朱砂1钱,雄黄1钱。

【制法】大萝卜一个开小窍成罐,入半夏在内,好醋煮透赤色,取出,细研萝卜、半夏如泥,入别研朱砂、雄黄各1钱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痰鸣涎响,咳嗽喘逆。

【用法用量】每服5-7丸至10丸,生姜汤送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六引丁时发方

【处方】半夏2两(汤洗7遍,入猪苓4两,锉,同炒令猪苓紫色,去猪苓,用半夏)。

【制法】上为末,酒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除痰,利胸膈。主梦泄。

【用法用量】每服15丸,空心温粥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五

【处方】半夏7枚(圆大者,汤洗7遍,切。生姜汁浸1宿,焙),定粉(研)1钱,白矾(烧令汁尽)1钱。

【功能主治】小儿痰嗽。

【用法用量】上为末,面糊为丸,如麻子大。每服3-5丸,食后浓煎白茅根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五

【处方】半夏(生姜汁洗去滑,晒干)1分。

【制法】上为末,用酒面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腹中卒痛,啼呼闷绝。

【用法用量】1月及100日儿,每服3丸,用薄荷汤送下;半年至1岁儿,每服5丸,日3-5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

【处方】天南星4两,半夏4两。

【制法】上为细末,生姜半斤,研细拌作大丸子,以楮叶裹缚于草中,罨如罨面之状,候干入橘皮、香附子4两,并为末,姜汁煮神曲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痰。

【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食后生姜汤送下。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二

【处方】半夏(汤洗7遍去滑)2两,桔梗2两,桂(去粗皮)1两半,木香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

【制法】上为末,生姜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心胸噎塞壅闷,食不下。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木瓜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一

【处方】圆白半夏(刮净,捶扁,以生姜汁调和飞白面作软饼,包揜半夏,慢火炙令色黄,去面,取半夏为末)。

【制法】上为末,米糊为丸,如绿豆大,晒干。

【功能主治】消宿瘀。主吐血下血,崩中带下,喘急痰呕,中满虚肿。

【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温热水送下。

【摘录】《直指》卷二十六

【处方】半夏(汤洗去滑,生为末)5两,白矾(生为末)2两,丹砂(研)1两,铅丹(研)1两。

【制法】上为末,以粟米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痫痰盛瘈疭,口吐涎沫。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生姜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五

【处方】半夏(洗)、乌头(炮)、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寒下,下利色白,食不消者。

【用法用量】每服3丸,饮送下,日2次。

【注意】忌猪、羊肉、海藻、菘菜、饧。

【摘录】方出《外台》卷二十五引《肘后方》,名见《普济方》卷二一一

【处方】半夏1分(削去皮,熬),甘草(炙)4分,远志(去心)4分,干姜2分,桂心2分,细辛2分,椒(去目,炒出汗)2分,附子(炮)2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胸痛达背,膈中烦满,结气忧愁,饮食不下。

【用法用量】每服5丸,先饮酒,用粳米饮送下,日3次。稍增至10丸。

【注意】忌海藻、菘菜、羊肉、饧、猪肉、冷水、生葱、生菜。

【摘录】方出《外台》卷八引《古今录验》,名见《普济方》卷二○四

【处方】半夏2斤(去皮,河水洗6-7度,完用),白矾1斤(末之),丁香4两,甘草4两,草豆蔻4两,川升麻4两,缩砂4两(粗捣)。

【制法】上7味,以好酒1斗与半夏拌,和匀同浸,春、冬3-7日,夏、秋7日,密封口,日足取出,用冷水急洗,风吹干。

【功能主治】大人、小儿咳逆上气。

【用法用量】每服1粒,嚼破,用姜汤送下,或干吃。候60日干,方得服。

【摘录】方出《千金》卷五,名见《医部全录》卷四二二

【处方】半夏随多少(微火炮)。

【制法】上为末,酒和为丸,如粟米粒大。

【功能主治】小儿暴腹满欲死。

【用法用量】每服5丸,日3次。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半夏一味专涤顽痰,火炮酒服治腹痛,全在炮治得宜。

【摘录】《千金》卷五

【处方】半夏1两(汤浸7遍去滑,微炒),白矾2两(烧令汁尽),干姜半两(炮裂,锉)。

【制法】上为末,都研令匀,用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痰脾胃冷气,吐逆不止,食饮不下。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煎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

【处方】半夏半两,天南星半两,干蝎半两,乌头半两(去皮脐)。

【制法】上药并生为末,以黑豆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急风吐涎,四肢拘急,腰背强硬。

【用法用量】每服10丸,以温生姜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二

【处方】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白矾2两(烧令汁尽),朱砂3两(细研,水飞过),黄丹3两。

【制法】上为末,都研令匀,以粟米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积痰不散,上冲心脏,变为风痫,不问长幼。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人参汤送下,不拘食前后。

【摘录】《圣惠》卷二十二

【处方】半夏2分(汤洗7遍去滑),诃黎勒皮1两,款冬花3分,桂心半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紫菀1两(去苗土),人参3分(去芦头),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甘草3分(炙微赤,锉),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研如膏)。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咳嗽痰滞,呕吐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六

【处方】半夏(汤洗7遍,焙)5两,皂荚5挺(去皮子,捶碎,水1升煮,焙),生姜(切,焙)5两。

【制法】上为末,入生姜汁,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膈痰结实,胸中痞闷,咳嗽喘急。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炮皂荚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四

【处方】白矾(枯过)15两,半夏(汤洗去滑,姜汁罨1宿)3斤。

【制法】上为细末,生姜自然汁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肺气不调,咳嗽喘满,痰涎壅塞,心下坚满,短气烦闷,及风壅痰实,头目昏眩,咽膈不利,呕吐恶心,神思昏愦,心忪而热,涕唾稠粘。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止嗽丸”。

【摘录】《局方》(续添诸局经验秘方)卷四

【处方】半夏曲(炒)2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干姜(炮)半两,丁香半两,矾石(熬令汁枯)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生姜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肺胃有寒,咳嗽呕吐。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温米饮送下,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六

【处方】瓜蒌子(去壳别研)1两,半夏(汤泡7次,焙,取末)1两。

【制法】上为末,和匀,生姜自然汁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肺脏蕴热,痰嗽,胸膈塞满。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医统》引作“瓜蒌半夏丸”。

【摘录】《济生》卷二

【处方】栝楼(肥实大者,割开,子净洗,捶破,括皮细切,焙干)、半夏49个(汤洗10遍,捶破,焙干)。

【制法】上为末,用洗栝楼熟水并瓤同熬成膏,研细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利胸膈。主痰嗽。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生姜汤送下。

【摘录】方出《证类本草》卷八引杨文蔚方,名见《御药院方》卷五

【处方】半夏(汤洗7遍,焙)1两,伏龙肝1两,白矾(煅令汁枯)3分,铅丹(研)3分。

【制法】上为末,生姜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胃反,呕逆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生姜、橘皮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处方】生半夏1个。

【制法】上为末,葱白半寸,捣和为丸。

【功能主治】乳痈初起。

【用法用量】绵裹塞鼻,左乳病,塞右鼻;右乳病,塞左鼻。1夜即愈。

【摘录】《仙拈集》卷三

【处方】半夏不拘多少(香油炒)。

【制法】上为末,粥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湿痰喘急,亦治心痛。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生姜汤送下。

【摘录】《济阳纲目》卷二十四

【处方】半夏4两(1两18者,泡7次,姜制),猪苓4两(去皮为末,用一半,将半夏银石器内,微火同炒,于地铺纸出火毒,去苓不用),破故纸(酒浸干,同芝麻炒爆,去芝麻不用)1两,沉香1两(与半夏,故纸为末)。

【制法】上用无灰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次日将所存一半苓末,银石器慢火炒干,依前法与苓炒,出火毒,同苓末收。

【功能主治】宽胸膈,化痰饮,降心火,补肾水真阴,进饮食,健行步,黑髭发,明耳目。主心火狂燥,肾水虚羸。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酒送下。

【摘录】《袖珍》卷一

【处方】半夏21粒,蓖麻子21粒,巴豆(去油)5两,杏仁7枚,牛蒡子1钱,鸡内金7个,皂角子7粒。

【制法】上为丸。

【功能主治】小儿齁(鼻段)。

【用法用量】生姜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七

【处方】半夏1两6铢,赤石脂1两6铢,蜀椒1两,干姜1两,吴茱萸1两,当归1两,桂心1两,丹参1两,白蔹1两,防风1两,雚芦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因与夫卧起,月经不去或卧湿冷地,及以冷水洗浴,或疮痍未愈,便合阴阳,及起早作劳,衣单席薄,寒从下起,至妇人怀中十二疾:经水不时、经来如清水、经水不通、不周时、生不乳、绝无子、阴阳减少、腹苦疼如刺、阴中寒、子门相引痛、经来冻如葵汁状、腰急痛。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心酒送下。不知,稍加,以知为度。

【摘录】《普济方》卷三二七

【处方】半夏1两,干姜半两。

【制法】上为末,白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吐不止。

【用法用量】以陈皮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二○六

【处方】半夏5两,白矾(枯过)1两2钱半,人参1两。

【制法】上为末,生姜自然汁糊为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风壅痰盛,咽膈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临卧生姜汤送下。

【摘录】《得效》卷十一

【处方】半夏(生用)2两,赤茯苓(去皮)1两,枳壳(同土制)1两,风化朴消2钱半。

【制法】上药前三味锉,焙为末,入乳钵,同朴消杵匀,用生姜自然汁煮糯米粉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痰证,惊搐后风涎潮作。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食后、临睡以淡姜汤送下。儿小者,丸如粟米大。

【摘录】《活幼心书》卷二

【别名】半仙丸

【处方】半夏1两。

【制法】上为末,水为丸,如豆大。

【功能主治】五绝:自缢、墙压、溺水、魇魅、产乳。

【用法用量】半仙丸(《济阳纲目》卷一○二)。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五引南岳魏夫人方

其实用半夏丸治疗一些疾病时也是有一些讲究的,希望大家能够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服用。

清水半夏的功效与作用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