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肝胆湿热的中成药有哪些?
生活中的养生常识哪些。
“拿体力精力与黄金钻石比较,黄金和钻石是无用的废物。”社会的发展让更多人注意到了养生这个话题,很多人身体不好,和他们不注重养生有关系。中医养生有哪些好的理念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治疗肝胆湿热的中成药有哪些?”,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肝胆湿热在中医当中是一种病症的名称,主要的病因就是经常喝酒或者经常吃很多辛辣的食物。肝胆湿热的患者最大的特征就是小便的颜色比正常的尿液更黄,颜色更深。中医治疗当中,治疗肝胆湿热往往会用一些中药,那么问题来了,治疗肝胆湿热的中成药都包括哪些呢?
(一)内治法
1.肝胆湿热
证候: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或湿热下注,阴肿阴痒,筋痿阴汗,小便淋浊,妇女湿热带下等。治则: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主方:龙胆泻肝汤加减。方药: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木通、车前草、泽泻、生地、当归、甘草。水煎,取汁200~300毫升,每日1~2剂,温服。
若见呕逆者,加竹茹、黄连、半夏;若见吐衄者,加丹皮、茜草。若阴囊湿疹,睾丸肿痛,或带下黄臭者,加地肤子、黄柏;土茯苓、金银花;若小便频数涩痛,甚或小便点滴不下者,加滑石、沉香。
2.湿热黄疸
证候:阳黄身热,面目、周身黄如桔色,小便黄赤短涩,大便不畅(或秘),腹微满,口渴胸闷,烦躁不安,或有头汗出,别处无汗,苔黄腻,脉滑数。治则:泄热,利湿,退黄。主方:茵陈蒿汤加味。方药:茵陈、栀子、车前子、茯苓、滑石、连翘、赤芍。水煎,取汁200~300毫升,每日1~2剂,温服。
若黄疸加深,嗜睡或昏迷者,宜送服或鼻饲至宝丹、安宫牛黄丸、紫雪丹之类。
3.湿热阻滞肝胆
证候: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胁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治则:和解少阳,内泻热结。主方:大柴胡汤加减。方药:柴胡、枳实、厚朴、黄芩、半夏、大黄、生姜,水煎,取汁200~300毫升,每日1~2剂,温服。
若腹痛剧烈,呕吐蛔虫者,宜先服乌梅丸安蛔,再选用本方;若湿热煎熬成砂石,阻滞胆道者,加金钱草、海金沙、郁金;若胃肠燥热,大便不通,脘腹脓满者,加芒硝(冲服)。
(二)外治法
1.外敷药物
(1)用毛茛、大蒜、白芥子、田基黄,任选1种,选敷合谷、列缺,发泡后,刺破流出黄水(但操作时避免感染,最好在医务工作者的监督下使用此法),用于湿热黄疸。
(2)地肤子、土茯苓,煎水熏洗外阴,用于阴部湿痒,带下黄臭。
2.灌肠疗法
(1)生大黄、马齿苋、黄柏,水煎取汁150毫升,保留灌肠20~30分钟,每日1~2次。
(2)生大黄、败酱草,水煎,取汁150毫升,高位灌肠,保留20~30分钟,每日1次,5~7天为1疗程。
ys630.COm精选阅读
去肝胆湿热的中成药
肝胆湿热是指的长时间不注意饮食,再加上身体的热气和湿气不很好的排解,会导致湿热的情况出现,肝胆湿热长时间会伴有肝脏不舒服,身体有气血循环障碍,危害性相当大,所以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尽量的通过饮食方面合理解决。
肝胆湿热吃什么药
安宫牛黄丸
成份:牛黄、水牛角浓缩粉、人工麝香、珍珠、朱砂、雄黄、黄连、黄芩、栀子、郁金、冰片。
性状:本品为黄橙色至红褐色的大蜜丸或者为包金衣的大蜜丸,除去金衣显黄橙色至红褐色;气芳香浓郁,味微苦。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用于热病,邪入心包,高热惊厥,神昏谵语;中风昏迷及脑炎、脑膜炎、中毒性脑病、脑出血、败血症见上述证候者。
龙胆泻肝汤
组成:龙胆草、栀子、黄芩、木通、泽泻、车前子、 柴胡、甘草、当归、生地。
用法:水煎服,亦可制成丸剂,每服6-9g,日两次,温开水送下。
功用: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
茵陈蒿汤
组成:茵陈、栀子、大黄。
用法: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热,利湿,退黄。
以上就是3款可以治疗肝胆湿热的中成药了,肝胆湿热比起其他的湿热体质更值得重视,这种病症如果不及时调理很容易变成大病,如果你发现自己有肝胆湿热的症状,那么一定要警惕起来。
肝胆湿热最好的中成药
生活中很多人经常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并不仅仅只是一点点的问题,更是会导致我们的肝胆功能失调,甚至可能还会出现各种消化不良,其实不同的情况,严重的会引起胆囊炎,黄疸性肝炎或其他的问题。
肝胆湿热症状
发热、两目皮肤发黄、色泽鲜明、胁痛、恶心呕吐、口渴、食少腹胀、尿黄赤而少等。舌质黄腻、脉弦数。如黄疸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等病可见上述临床表现。
肝胆湿热治疗方法
了解肝胆湿热症状有哪些后,大家一旦发现类似症状,要及时采取有效方法进行治疗。治疗肝胆湿热首选的方法为中药治疗法。
中药方一:龙胆草6g、黄芩9g、木通9g、车前子9g、山栀子(酒炒)9g、泽泻12g、当归(酒炒)8g、生地黄20g、柴胡10g、生甘草6g。
中药方二:白豆蔻、清半夏、木通、黄芩、石菖蒲、连翘、赤芍药、生薏苡仁、茵陈、郁金。
中药方三:龙胆草、黄芩、金银花、野菊花、栀子、茵陈、赤芍药、生地黄、北柴胡、生甘草、车前子、生大黄。
治疗肝胆湿热的方法还有饮食疗法。选择一些凉性的水果食用可有效降肝火,如西瓜、柚子、苹果、梨、葡萄、草莓等,这些水果富含多种维生素以及各种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而且具有清热、宁神、降火的功效,肝火旺盛者食用这些水果对肝火旺盛的调理大有益处;在选用凉性水果的同时,肝火旺盛者还需要了解一下水果中那些属于热心水果,如樱桃、荔枝、桂圆、橘子、石榴、菠萝等,这些水果肝火旺盛者尽量少吃最好不吃。
肝胆湿热吃什么中成药
导读:肝胆湿热吃什么中成药?肝胆湿热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那么肝胆湿热吃什么中成药?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肝胆湿热吃什么中成药
肝胆湿热会让眼睛变黄,同时身体的皮肤也会变黄。身体也变得更怕冷还有怕热,甚至还有可能出现身体发热的情况。除此之外,也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想吐还有胸闷气短、嘴巴发苦的情况。而小便则会变黄或者是变成红色的,舌苔则是发黄,身上的脉象也是显现出浮数。
除了上面介绍的一些肝胆湿热的症状之外,由于这种疾病会导致肝胆功能出现异常,所以阴囊也容易出现湿疹的情况,主要表现为睾丸肿胀、发热以及疼痛,女性则会出现带下黄臭以及外阴瘙痒等等情况,严重影响了我们日常生活还有工作。
对于肝胆湿热的治疗主要是以利湿清热,清肝利胆为主。如果是湿重,就可以使用菌陈五苓散,六一散,平胃散等药物来进行治疗。如果是热重,就可以选用龙胆泻肝汤、连朴饮、茵陈蒿汤。在治疗的时候要看具体是什么病情,就要对症用药。
肝胆湿热患者除用药物治疗外,还可配清热利湿食疗辅助治疗,可用:
1、黄花菜瘦肉汤:黄花菜30克,精瘦肉60克,煮汤服。可治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属肝胆湿热者。
2、黄花菜粥:黄花菜30克,瘦肉末15克,糯米、白糖适量,煲成粥,每日1~2次,能清热凉血,消肿,利尿,止痛,明目,适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慢肝属肝胆湿热型。
3、黄花菜饮:黄花菜(干品)15克。将黄花菜洗净加水适量煎汤,代茶饮。有清热利尿,退黄疸功效。适用于慢性肝炎、肝胆湿热,急性黄疸型肝炎。
4、五汁饮:梨、荸荠(马蹄)、藕、鲜芦根各100克,麦冬50克。上述五味洗净去皮后,使用器械或容器,粉碎绞汁饮用。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泻功效,适用于慢性肝胆湿热型。
5、板蓝根菊饮:板蓝根30克,菊花晶2匙。板蓝根加水煎汤,加入菊花晶饮用,每日1次。有清热疏风,明目解毒功效。适用于慢性肝炎、肝胆湿热。
另外还可以选择一些凉性的水果来进行食用,这能有效的降肝火,比如西瓜、柚子、苹果、梨、葡萄、草莓等,这些水果富含多种维生素以及各种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而且具有清热、宁神、降火的功效。
以上就是一些肝胆湿热的相关知识,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肝胆湿热的内容,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肝胆湿热吃什么中成药有效
肝胆湿热的患者治疗工作一定要注意,西药治疗可能会引起副作用,所以可以通过吃一些中成药进行调理,安宫牛黄丸或者是龙胆泻肝汤正确服用,就能够起到治疗的效果。
1、安宫牛黄丸
成份:牛黄、水牛角浓缩粉、人工麝香、珍珠、朱砂、雄黄、黄连、黄芩、栀子、郁金、冰片。
性状:本品为黄橙色至红褐色的大蜜丸或者为包金衣的大蜜丸,除去金衣显黄橙色至红褐色;气芳香浓郁,味微苦。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用于热病,邪入心包,高热惊厥,神昏谵语;中风昏迷及脑炎、脑膜炎、中毒性脑病、脑出血、败血症见上述证候者。
2、龙胆泻肝汤
组成:龙胆草、栀子、黄芩、木通、泽泻、车前子、 柴胡、甘草、当归、生地。
用法:水煎服,亦可制成丸剂,每服6-9g,日两次,温开水送下。
功用: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
3、茵陈蒿汤
组成:茵陈、栀子、大黄。
用法: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热,利湿,退黄。
以上就是3款可以治疗肝胆湿热的中成药了,肝胆湿热比起其他的湿热体质更值得重视,这种病症如果不及时调理很容易变成大病,如果你发现自己有肝胆湿热的症状,那么一定要警惕起来。
除湿热的中成药有哪些
人的体内经常会有一些湿气,这有可能是天气原因引起的,如果人体内湿气过重,就很有可能长出很多湿疹,想要除掉人体内的湿热就必须采用一些药物治疗,中药除湿热的疗效要比西药好很多,所以最好选用除湿热的中成药。下面就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除湿热的中成药有哪些?
1、除湿热的中草药有荷叶。
主要有清热解暑,升发清阳,散瘀止血的功效。用于暑热烦渴,暑湿泄泻,脾虚泄泻,血热吐衄,便血崩漏。荷叶炭用于出血症和产后血晕。
2、除湿热的中草药有金钱草。
具有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之功效。常用于湿热黄疸,胆胀胁痛,石淋,热淋,小便涩痛,痈肿疔疮,蛇虫咬伤。
3、除湿热的中草药有黄芩。
以根入药,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黄芩的临床抗菌性比黄连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
4、除湿热的中草药有苦参。
为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头和小支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其苦,寒。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之功。
5、除湿热的中草药有白术。
白术有补气健脾、止泻及燥湿利水的功效,生用能燥湿利水,炒用能补气健脾,炒焦用能健脾止泻。可煲汤、煮粥或泡茶饮用,每天取取1~3克生白术泡茶饮用对祛湿有帮助。
6、除湿热的中草药有白茯苓。
白茯苓有健脾胃和利水渗湿之功效,是我国古代中医推荐的除湿之圣药,尤其适合皮肤湿疹患者经常食用,最常见的吃法就是用白茯苓煲汤。
7、除湿热的中草药有茨实。
芡实既能健脾除湿又能收敛止泻,可用于脾虚湿盛或久泻不愈等症的治疗,常与白术、茯苓和扁豆等健脾药物同用,可煲汤或煮粥食用。
8、除湿热的中草药有藿香。
归脾、胃、肺经,有发表解暑之功,煮粥或泡茶饮用对暑湿重症及脾胃湿阻均有良效。
治疗湿热的中成药是什么
湿热最让人难受,湿热厉害的体质,不仅容易长痘痘还会导致一系列疾病的出现,杜绝湿热体质,不少朋友都在寻找治疗湿热的办法,听说有些中成药能治疗湿热,那么治疗湿热的中成药是什么呢?这里针对大家关注的问题就专门为大家讲讲,希望接下来的文章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所谓湿,即通常所说的水湿,它有外湿和内湿的区分。外湿是由于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居家潮湿,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而引起;内湿是一种病理产物,常与消化功能有关。中医认为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若体虚消化不良或暴饮暴食,吃过多油腻、甜食,那脾就不能正常地“运化”而使“水湿内停”;且脾虚的人也易招来外湿的入侵,外湿也常困阻脾胃使湿从内生,所以两者是既独立又关联的。
所谓热,那是一种热象。而湿热中的热是与湿同时存在的,或因夏秋季节天热湿重,湿与热合并入侵人体,或因湿久留不除而化热,或因“阳热体质”而使湿“从阳化热”,因此,湿与热同时存在是很常见的。 湿热的一般表现为:肢体沉重,发热多在午后明显,并不因出汗而减轻;舌苔黄腻,脉数。
治疗湿热的中成药是什么:
湿热体质采用中成药调理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辩证施治才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一般情况下湿重者已化湿为主,可以选用六一散、三妙丸、平胃散等调理;热重者可以选用当归苦参丸、葛根芩连丸等药物治疗。平时,应注意起居环境的改善和饮食调理,不宜暴饮暴食、酗酒,少吃肥腻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避免水湿内停或湿从外入。
治疗湿热的中成药是什么?摆脱湿热体质的人困扰,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条件的话就需要大家积极治疗湿热,相信现在的大家在阅读完上面文章后已经知道怎样治疗湿热了,希望大家能坚持下来,坚持治好湿热体质是确保身体健康的关键!
清肠胃湿热的中成药有哪些
现代社会工作压力大,大家经常会忙于工作而忽略了饮食,早餐都是随便凑和,午餐常常也是在外面不能好好吃,好不容易下了班,又累的不想好好做饭,于是晚餐也被忽略了营养与健康。长期这样,我们的肠胃会堆积很多的毒素,如何通过一些中成药来帮助我们清肠胃呢?
黑矾50克、黑枣50克、核桃仁50克、栀子50克、当归50克、砂仁50克、厚朴50克、三棱50克、穿山甲50克、寸曲50克、麦芽50克、上甲50克、下甲50克、红花30克、海南沉10克、铁胆粉5克、蜂胶10克、蜂蜜100克、蜂蜡适量。
配法:将16味中药经提取有效成分后,放入加热融化后的蜂胶、蜂蜜、蜂蜡混合溶液中,调拌均匀,做成重100克的药饼备用。
用法:成人每次服用如花生米大小一粒,可增可减,最多不超过3粒,每日3次,小儿减量,空腹服用。或者将药饼烘干,粉碎成细面,装入0号胶囊,或者做成水丸,每次3粒,每天3次。
处方:虫草10克、黑矾50克、黑枣50克、核桃仁50克、栀子50克、当归50克、厚朴50克、三棱50克、穿山甲50克、上甲50克、下甲50克、红花30克、海南沉10克、铁胆粉5克、蜂胶10克、蜂蜜100克、蜂蜡适量。
配法:将16味中药经提取有效成分,精炼后加工成细面,放入加热融化后的蜂胶、蜂蜜、蜂蜡混合溶液中,调拌均匀,做成重100克的药饼备用。
用法:成人每次服用如花生米大小一粒,可增可减。或者将药饼烘干,粉碎成细面,装0号胶囊,每次4粒,每天3次.一到三个疗程可以彻底治愈,
相信这篇文章可以帮助一些工作繁忙,压力过大的中年人。建议大家隔一段时间就试着用中成药来清理一下肠胃,保证我们的肠胃功能处在一种健康的状态。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依赖中成药来排毒,平时也要尽量抽出时间来调理我们的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