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眼飘9岁开始有救吗
男性养生与性有关吗。
身体是智能的载体,是事业的本钱。对自己晚年负责,就不应该对晚年的健康透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好注重养生,很多人身体不好,和他们不注重养生有关系。怎样才能实现科学的中医养生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遗传性眼飘9岁开始有救吗”,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遗传性眼漂是指患者的眼睛总是可以看到一些飘忽不定的黑影,有的是一个,有的是两个和无数个,在眼睛前面飞来飞去,很疲倦很无助,像这一种属于飞蚊症,可以通过检查和治疗的方法来促进恢复,早期的治疗恢复都会更好。
飞蚊症是一种特别常见的眼科疾病,这种病的主要特点就是患者眼前会出现黑点而且会随着眼球的转动而飞来飞去,但是又总抓不到、打不着,就好像飞蚊一般,所以医学上称之为飞蚊症。飞蚊症是眼病中很特别也是比较普遍的一种,一般以中老年人有此类症状者居多。
高度近视眼患者,动过白内障手术者,以及其它如眼内发炎或视网膜血管病变患者,也会形成此病。那么飞蚊症的诊断标准是什么呢,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1、
生理性飞蚊症:一点两点的黑影,在眼前飞来飞去,有时候看得到,有时候看不到。当人很累很疲倦的时候,会觉得蚊子移动的特别明显,而年纪大的人有飞蚊现象时,会较中年人的飞蚊现象感觉更强烈和明显。这类飞蚊症是良性的,称生理性飞蚊症。专家认为,大约有80%的飞蚊症由玻璃体纤维之水化形成,属生理性飞蚊症。
生理性飞蚊症不会有失明的风险,通常若无重大问题,医师会建议不要理它,一直到晚年都不会有问题。
2、
病理性飞蚊症:病理性飞蚊症有3个特点:1、有异常闪光。2、短时间内飞蚊数不断增加3、视线有被遮挡的感觉。病理性飞蚊症一般由严重疾病引起,是因玻璃体附近的网膜、视神经、睫状体等构造发生病变而导致玻璃体变化。突然间出现大量的飞蚊、大量的闪光、看东西扭曲变形、直线变歪、脸变扭曲等奇怪现象,蚊子飞舞的方向又不定,黑影遮住视野,视力变差、视野缺损等,都是必须注意的恶兆,表明玻璃体可能正在急性退化,或视网膜已有破洞的危险,要赶快看眼科检查视网膜。如经诊断确实,往往需手术治疗。病理性飞蚊症是疾病的一种表现,多由中高度近视、眼球内部出血、炎症等引起,一般来说,这些原因通过简单检查就能发现,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才能痊愈。而生理性飞蚊症则找不到病因,不用进行特殊治疗。
以上是给大家介绍的飞蚊症的诊断标准,很多飞蚊症长时间存在,终年不变,不影响视力,经过检查也没有眼部器质性病变,临床上没有多大重要性,不必顾虑。有些老年人眼前突然出现一二个黑影而不伴其他症状,往往由于玻璃体后界膜脱离,一般也没有多大危害。希望我的回复能帮助到大家。
ys630.coM延伸阅读
遗传性口气
口气是指的有口臭,这是非常尴尬的一件事情,说话的时候如果太靠近别人会遭人嫌弃,但自己又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去掉口臭,自然在平时也不敢说话,有的人甚至可能还会有遗传性的口气,像这一种也是可以治疗的,要注意做好这些。
有口气是一件十分尴尬的事情,说话靠别人太近会遭人嫌弃,所以很多人会通过一些别的东西掩盖口气,比如嚼口香糖,含茶叶等。但是没有找到引起口气的根本原因,总是治标不治本。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哪些原因可能会引起口气,知道引起口气的原因了,我们才能对症下药。
口干导致口腔异味 1 口干是导致口臭最直接的原因。口干时,口腔内的无氧环境很适于含硫厌氧菌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并会分解产生出硫化物,散发出腐败的气味,这就是口臭的根本原因。一般地,人们晚上睡眠过程中,口腔的功能降低,唾液分泌减少,非常有利于厌氧菌的滋生,因此早上起来就会出现口腔异味。
另外,因为老年人的唾液腺功能降低、妇女在月经期间出现内分泌紊乱而导致唾液分泌减少,则是这两类人出现口臭的原因。
舌头导致口腔异味 2 舌头后部的舌乳头间经常会存在一些分泌物。如果这些分泌物较多,且处于厌氧环境,厌氧菌非常活跃,不断分解产生出硫化物,就会导致口腔异味。目前,医学界的口气研究重点就是要搞清楚到底是什么因素影响了舌苔的成分,以及如何清理舌苔和减少口臭。
疾病导致口腔异味 3 鼻腔疾病如鼻窦炎等臭气通过口腔散发出来。常滴滴鼻净也会出现口臭:长时间滴用滴鼻净会影响鼻咽部黏膜。这些黏膜黏液也会分解产生硫化物,导致口臭。
口腔疾病1.龋齿:以变形链球菌、乳酸杆菌等为主要致病菌;龋洞中存有多种微生物,可散发出一种臭味。
2.
牙龈炎、牙周炎:主要的致病菌有牙龈卟啉菌、梭螺杆菌及其他厌氧菌、微需氧菌。这些病菌本身散发出一种特别气味,口腔中的臭味多数是由此引起的。对于文森氏龈口炎,主要是梭螺杆菌引起牙龈组织坏死而散发出臭味。还有白血病性龈炎、牙龈坏死等。3
.口腔溃疡:黏膜组织坏死,牙龈坏死,导致口腔异味。 消化道疾病,如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等,均能导致口臭。 肺病导致口腔病变,散发出臭味。男性甲亢有遗传性吗?
很多人对甲亢的问题漠不关心,可是当大家知道甲亢可能会存在,有遗传性的时候开始特别的关注,其实甲亢这种疾病是否遗传要看看病情的状态,因为甲亢包括有很多的类型,有的是毒性弥漫,也有的和自身的免疫力有关。
男性甲亢遗传几率多大
在医学上,人类白细胞抗原是遗传的标记,有不少研究发现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患者的某一种或几种人类白细胞抗原明显增加,进一步说明本病与遗传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甲亢一般不会遗传。
甲亢有许多类型,其中最为常见的是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的发病与遗传和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但是否出现甲亢的症状还和一些诱发因素有关。如果避免这些诱发因素有可能不出现甲亢症状,或延迟出现甲亢症状,或减轻甲亢症状。
患甲亢病的母亲,其子女的甲状腺对甲高亢病原体的易感性就较其他人高,虽然他们对甲亢病的易感性较高,但不是每个人都会患甲亢病,得有另外两种因素的参与,才会患甲亢病,一是接触到了甲亢病原体,甲亢的遗传有一定的几率,临床上的甲亢病患者,大多是有家族性的。
还有一种就是因过度疲劳或精神因素等原因,使自身抗病力下降,这三种因素叠加到一起就可引发甲亢病。
免疫学说认为甲亢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近代研究证明:因感染、精神创伤等应激因素而诱发,属于抑制性T淋巴细胞功能缺陷所致的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同属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曾有调查表明,百分之六十的患者家族有甲亢的遗传倾向。
上面的介绍就是关于“男性甲亢遗传吗遗传几率多大吗”的解答,希望对您起到帮助。甲亢虽然说不会遗传,但是它的危害也是我们不能忽视的,如果我们不积极治疗此病的话,那么不仅会让病情变得更加严重,而且也会让我们的生命受到影响,所以及时治疗此病,才能让我们早日恢复健康。
喉癌有家族遗传性吗?
癌症对人体的影响是非常致命的,一般来说癌症带来了痛苦异常强烈,而且治疗过程中会给身体带来二次伤害,因此,得了癌症是令人非常恐惧的,而喉癌是其中比较严重的一种,一般发现后即是晚期,治疗难度非常大,下面就来看看喉癌有家族遗传性吗?希望大家能够了解一下吧。
基本上所有的癌症他都有遗传因素。而且,遗传因素在癌症发病率中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因此,有癌症患者的家庭一定要高度重视。生活当中一定要注意生活细节。少喝酒少吃腌制食物,不要抽烟。定期体检。
我们通常说的喉癌,他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那是因为有一些环境的影响,但是它并没有家族的遗传性。喉癌的发生与长期的饮酒吸烟,或者是食用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有关。
喉癌的遗传基因
20世纪80年代以前,对肿瘤病因的认识侧重于环境因素。近20余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逐渐揭示出大多数肿瘤是遗传-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喉癌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耳鼻咽喉恶性肿瘤的百分之八到百分之三十五。虽然其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但研究初步证实喉癌的发生与染色体畸变、癌基因活化以及抑癌基因的失活有一定关系,由于基因调控信号的异常,造成细胞的生长调控机制紊乱,从而造成细胞恶变。喉癌相关基因的研究结果对理解肿瘤的发生、发展、转归有很大帮助,因此成为喉癌研究的热点。
此外,具有患癌可能性的人并不一定就得癌症,只是得癌症的机会比普通人大些而已。肿瘤医院认为癌症的发生决定于内因和外因,癌症体质只是具备了某种内因,如果再加上外界致癌因素,如放射线、吸烟等的作用,癌症才会发生。
遗传性雀斑能去掉吗
遗传性雀斑是因为遗传的原因导致的一种皮肤疾病,出现遗传性的雀斑不等于不能治疗,虽然,目前的治疗不能改变基因,但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去除雀斑。常见的就是化妆品去雀斑,或者是点疗法祛雀斑,比如说激光,冷冻,火针,药水等方法,都能够有效的去除雀斑,在治疗雀斑的时候,也要了解一些注意事项。
遗传是不是不容易治疗哪?!
是的,我们目前没有改变基因的方法(即使有国家也不让用),就是说从基因链上我们无法治疗雀斑!
但是,我们可以改变基因的表征(表征就是基因变现形式),就是说,单眼皮基因人士,可以通过技术变成双眼皮,矮鼻梁可以变成高鼻梁,同样,雀斑我们也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彻底去除,但雀斑人士的下一代还是有雀斑基因的!
想要去掉雀斑,要先了解雀斑:
第一,雀斑的根在哪里?现在的科技证明,雀斑的根在表皮的基底层!
第二,雀斑存在的形式:在每个雀斑人士的面部都有三种存在形式,分别是:清晰雀斑、模糊雀斑、未长出来雀斑!
遗传性雀斑能去掉吗?
懂得了前面道理我们总结出治疗雀斑的原则是:
第一,改变雀斑人士表征。
第二,治疗雀斑要达到表皮基底层的雀斑根!
第三,必须把,清晰、模糊、未长出来的三种雀斑全部去除,才能彻底去掉雀斑!达到以上三个条件,遗传性雀斑就会根除了!
目前去雀斑方法有哪些哪?
1.化妆品去雀斑,祛斑化妆品有抑制黑色素细胞分泌黑色素的成份,也就是说,用产品,就可以淡化雀斑,不用了雀斑就又长出来了!
2.点疗法:如 Q激光、药水点、冷冻、火针等等按点治疗的方法,因是按点治疗,只能去一部分清晰雀斑,对未长出来雀斑无法治疗,多次治疗后,只能改变雀斑数量,减少一部分雀斑,不能彻底去掉雀斑!
3.化妆品与点疗法结合去雀斑:如6天去雀斑法(点疗加面膜方法),就是清晰雀斑点掉,模糊雀斑、未长出来雀斑,后期用产品控制!
4.光子嫩肤(E光、采光):是根据激光吸收黑色素的原理,当做过一两次后,雀斑颜色很淡了,激光也没把法吸收了,但雀斑的根还在基底层,所以也是淡化雀斑!
5.雀斑分离法:它是一种整脸无缝透皮给药技术,一次把药物渗透到表皮基底层,把三种雀斑形态的根,一次彻底分离出来,就可以保证去掉雀斑了!
遗传性代谢病能治吗
遗传性代谢病是一种因为遗传的原因导致的代谢障碍,身体代谢所需要的多肽和蛋白质组成的酶,以及载体和膜泵生物合成发生遗传缺陷,这就会导致基因发生突变,而造成这种病症,这种病症也被称为先天性代谢缺陷,这种病要及时进行治疗,治疗的方法也比较多。
遗传性代谢病能治吗
1、内科治疗
(1)禁其所忌:早期控制饮食,对一些代谢缺陷病有明显疗效,可阻止病情发展。①苯丙酮尿症:从生后2个月开始给低苯丙氨酸饮食,代以水解蛋白,直至6岁左右。②半乳糖血症:从新生儿开始不喂乳类及含半乳糖食物,代以谷类、水果、代乳粉、肉、蛋类饮食。
(2)去其所余:用药物将体内过多蓄积物排出体外。①肝豆状核变性,可用络合剂D-青霉胺20mg/(kg·d)络合体内过多的铜。②原发性痛风:可用丙磺舒等药,既减少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又使尿酸排出增多。
(3)补其所缺:补充体内缺乏物质。①血友病:给患者补充抗血友病球蛋白、新鲜全血、新鲜血浆。②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口服中性磷酸盐(磷酸二氢钠18g及磷酸氢二钠145g,加水至1000ml,10-20ml,5/d)。
同时口服维生素D,1万-5万IU/d,最大10万IU/d,或双氢速变固醇(DHT),可达2mg/d,2-4周后改为0.5-1mg/d,分次服。也可口服1,25(OH)2D3或25(OH)D31-2μg/d。③酶疗法:采取诱导或补充所缺酶的方法治疗。
酶诱导:Crigler-Najjar综合征和Gilbert综合征都是由于葡萄糖醛酰转移酶缺乏,使间接胆红素不能转化为直接胆红素而发生黄疸。可用苯巴比妥、可拉明等酶诱导剂。
酶补充:如糖原积累症I型可补充。α-葡萄糖苷酶(黑曲霉菌中提取),高雪病补充葡萄糖苷酶(牛脾中提取)。从人尿中提取芳基硫酸脂酶A治疗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等。
2、器官移植
:可用胎肝、胎脑、肾脏、骨髓、肝脏等移植治疗遗传代谢性疾病。3、对症治疗:
有癫癎者抗癫癎治疗,骨骼畸形者手术矫正,白内障作手术摘除,脾大者切脾。遗传性手抖有办法吗
手抖这个症状有时会出现在正常人上,人们通常不会太在意,认为自己是劳累过度或是休息不好造成的。但是现在研究发现,手抖会是遗传导致的。遗传性手抖是特发性震颤的一种,在症状较轻的时候不需要治疗,在严重时可以服用一些普萘洛尔,对于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特发性震颤是最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主要为手、头部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姿位性和运动性震颤。特发性震颤具有相互矛盾的临床本质,一方面这是一种轻微的单症状疾病,另一方面,又是常见的进展性疾病,有显著的临床变异。本病的震颤,在注意力集中、精神紧张、疲劳、饥饿时加重,多数病例在饮酒后暂时消失,次日加重,这也是特发性震颤的临床特征。特发性震颤病因并不清楚,易与其他疾病产生的震颤混淆。
特发性震颤又称为家族性震颤,约60%病人有家族史。在多个特发性震颤家族未发现跨代现象,性别分布平衡,一般认为这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在65~70岁前完全外显,也有报道不完全外显和散发病例,散发者和有遗传者临床特征完全一致,通常认为是同一疾病,但目前尚未确定相关基因异常。特发性震颤发病年龄的双峰特征提示可能存在两个不同的异常基因。家族性震颤发病年龄比散发病例早,提示早发的特发性震颤更强烈地受遗传易感性的影响,遗传易感性能明显影响临床亚型特征。
特发性震颤疾病治疗
大多数特发性震颤病人仅有轻微的震颤,只有0.5%~11.1%病人需要治疗,其中不足50%病人用药物能很好地控制症状,其余病人对药物不敏感,治疗效果不佳,需要肉毒毒素注射或立体定向治疗。
特发性震颤药物治疗
l.乙醇很早发现饮酒可使大部分病人震颤暂时明显减少,即使是小剂量乙醇(酒精)同样会产生戏剧性的效果,但2-4h后震颤又再出现,并且幅度更大。临床发现随时间延长,需要更多乙醇(酒精)才能抑制震颤。长期用乙醇(酒精)治疗特发性震颤会导致酗酒,因此不能以乙醇(酒精)作为长期治疗,而且酒精戒断也会产生震颤。但可以偶尔用乙醇(酒精)控制症状。乙醇(酒精)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作用于小脑部位。
2.肾上腺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对特发性震颤有肯定治疗作用。至今仍未发现其他任何种选择性或非选择性肾上腺β-受体阻滞剂的药效比普萘洛尔更好。大多数报道确认普萘洛尔可以减小手的姿位性震颤幅度,频率不降低。身体其他部位震颤的效果不很理想,甚至完全无效。治疗效果与血药浓度并不相关,原因不清楚。
肾上腺β-受体阻滞剂阻滞了作用于中枢和外周的内源性儿茶酚胺。研究表明普萘洛尔具有较高的脂溶性能透过血脑屏障作用于中枢系统,因此效果最好。根据脂溶性的大小肾上腺β-受体阻滞剂依次是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索他洛尔和阿替洛尔,但对特发性震颤疗效依次是普萘洛尔、索他洛尔、阿替洛尔和美托洛尔。因此肾上腺β受体不只是通过中枢机制起作用,也可通过外周起作用。外周儿茶酚胺受体的位点存在于梭内肌和梭外肌。作用于梭外肌的β2-受体通过缩短颤搐周期起作用,加强姿位性震颤。β2-受体拮抗剂能阻滞这种作用以减轻震颤。
普萘洛尔对特发性震颤疗效较好,但仍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对其反应不理想。症状缓解者有50%~70幅度可以降低50%- 60%,普萘洛尔的治疗效果与剂量呈相关性,虽然个别病人80mg /d已有效,对国外大多数病人来说,120mg/d的剂量仍嫌不足,一般每日需要240~320mg,但更大剂量并不使副作用相应增大。建议普萘洛尔从小剂量开始每日分3次服用,几日后才会见效,每隔2d增加10~20mg,但长期服药会导致耐受。长期服用后撤药要慢(大于l周),以防止心动过速、出汗、震颤和全身不适等戒断反应。
普萘洛尔治疗的相对禁忌证是心功能不全、Ⅱ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哮喘或其他支气管痉挛疾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大多数副作用是相应的肾上腺β受体阻滞作用,脉率降低,但60次以上的心率都能耐受。其他少见的副作用包括疲劳、体重增加、恶心、腹泻、皮疹、阳痿和精神状态改变(如抑郁)。普萘洛尔副作用在治疗一段时间后大多可以耐受。如果是哮喘病人则不适应用β2-受体阻滞剂和普萘洛尔,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如阿替洛尔和美托洛尔可以应用,前者的效果更好。
某些特发性震颤病人,震颤仅发生在可预见的特殊场合.间歇性服用普萘洛尔能很好地控制症状。在将发作前1h服药能有效预防震颤的发生。
3.扑米酮若特发性病人同时存在慢性阻塞性气道疾病、心功能不全或周围血管病,禁忌用普萘洛尔则可首选扑米酮(primidone)治疗。对于幅度大的震颤,扑米酮比普萘洛尔更有效,甚至可以把震颤降至无症状的幅度范围。
扑米酮是常用的抗癫痫药物,在上消化道完全被吸收,3~5h内达到血清峰浓度。扑米酮在体内转化为两个活性代谢产物,一个是非结合型的苯乙丙二酰胺.约占50%,半衰期24~48h,另以产物苯巴比妥约一半是结合型,半衰期120h。苯巴比妥在慢性给药过程中,3周后才达到血清稳态浓度。扑米酮的抗震颤作用并不清楚。苯巴比妥具有GABA样怍用,而扑米酮与卡马西平、苯妥英的药理机制相似,都是作用于神经细胞膜,改变离子的流入。
扑米酮治疗特发性震颤可用125mg每周2次,最大可用250mg每周3次。该剂量无论对从未接受过治疗,还是已用过普萘洛尔的病人都显著减少震颤幅度。扑米酮治疗中1/5病人即使服用极小的剂量也可能出现急性毒性反应,如头昏、恶心、呕吐等。所以起始剂量用62.5mg每日1次。加量要慢,每2d增加62.5mg,直至达到治疗效果好而又无副作用为度。扑米酮治疗震颤,比治疗癫痫的副作用大,首剂的急性反应和大剂量的副作用往往导致治疗中断。恶心、呕吐和共济失调等是肝酶诱导代谢延缓,但是其代谢产物苯乙丙二酰胺没有任何副作用,苯巴比妥也很少有副作用。如果出现不能耐受的副作用,可用苯巴比妥代替,但只有中等效果。
如果单一用药效果不理想,可以尝试普萘洛尔和扑米酮联合治疗。
4.其他药物在小样本的开放性研究中,0.15~0.45mg/d可乐定(clonidine)有效。另外,小剂量氯氮平(clozapine)(18-75mg/d)对大多数病人有效。氯硝西泮(clonazepam)通常对特发性震颤无效,但能碱小以运动性成分为主的特发性震颤。碳酸酐酶抑制剂(methozolamide)对头部和发声震颤高度有效,但也有完全无效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