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的饮食

2019-10-13

手足口病的饮食

糖尿病健康饮食养生的目的。

“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耳。”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养生越来越看重,那些不注重养生的人,必然会遭到生活的报复。中医养生有哪些好的理念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手足口病的饮食”,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手足口病是一种因为我们肠道病毒而到制度一种传染性疾病,这种疾病大部分会发生在婴幼儿身上,在刚开始的时候患者会出现轻微的症状,而这些症状也是极其容易被我们忽视的症状,这种疾病通常的情况下会在夏季发生,通常的情况下3岁的孩子居多,当我们发现患上了手足口病的时候要尽快选择一家正规的医院治疗,我们除了要注意自己的卫生之外,还需要选择一些事物来治疗,那么手足口病的饮食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

在我们的生活中治疗手足口病的食疗方法非常多,我们需要多加详细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尽快摆脱手足口病的伤害。事实上,手足口病是一种危害非常可怕的疾病,对待这种疾病我们一定要重视,千万不能忽视了这种疾病的可怕性,当出现该病症状的时候就一定要尽快治疗。

[方一]、红萝卜1条,白茅根15克,竹蔗1节,生薏仁15克,每日1剂、煎水代茶。以上均为3至6岁儿童1人份剂量,可根据年龄大小酌情增减用量。

[功效说明]:红萝卜健脾和胃、清热解毒、透疹、降气止咳;白茅根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竹蔗清热泻火、解烦;薏仁健脾利湿。此方剂具有补肺健脾、清热化湿的功效,适用于小儿手足口病、麻疹、水痘、幼儿急疹、流感的易感人群。

[方二]、灯芯草5扎 ,蝉蜕3g ,木棉花1朵 ,鸡骨草10g ,瘦猪肉50g, 煲汤饮用 。

[功效说明]:灯芯草利尿通淋,清心降火;蝉蜕疏散风热,透疹止痛;木棉花清热、去湿、解暑、利尿;鸡骨草清热解毒。此方具有疏风清热,化湿解毒的功效。

[方三]、荷叶粥:鲜荷叶2张 ,白米50克 ,将荷叶切碎煮粥吃。

[功效说明]:鲜荷叶理脾活血,祛暑解热。

以上均为3~6岁儿童1人份剂量 可根据年龄大小酌情增减剂量。

[方四]、生米仁10克,扁豆10克,绿豆10克,共同煮粥食用。

[功效说明]:生米仁清利湿热;扁豆健脾和中,消暑化湿;绿豆清热解毒。此粥具有健脾、祛湿、清热的功效。

[方五]、紫草二豆粥:紫草根、绿豆、赤小豆、粳米、甘草各适量,煮粥口服。

[功效说明]:紫草根清热凉血,透疹解毒;甘草补中益气、清热解毒。此粥既香甜可口,又可治疗疾病。

有关手足口病的饮食的问题就讲解到这里,以上的这些食物都是可以治疗此病的食物,这些食物的所需材料也是非常普遍的,而且如果我们没有患上此病的话,那么经常食用这种食物也是可以起到预防手足口病的效果,由此可见,经常食用这些食物对于我们的健康来讲是有着极其明显的帮助的。

扩展阅读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近几年来比较常见的发生在儿童身体上的一种疾病,很多家长都会很重视这种疾病,害怕孩子会被传染上,手足口病是由于肠道的病毒引起的,并且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一般五岁以下的孩子比较容易感染,幼儿园是五岁以下孩子比较聚集的地方,所以要格外谨慎些。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是家长比较关心的问题,一旦发现周围有小朋友得了手足口病,家长都会给自己家的孩子做好各种的防护措施,手足口病在发作的时候可以引起发热,手部脚步和口腔里面的溃疡或者皮疹样的病变,如果严重的话就会引起心肌炎,脑膜炎等疾病的,一旦感染,请立即就医。

1、

学校或幼儿园一旦发现有手足口病的患儿,应当立即向相关机构报告疫情,让家长带着孩子第一时间就诊,同时停止一切集体活动。

2、

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一定要用肥皂洗手,对于带皮的瓜果要削皮后再吃,不喝生水,相互间不混用餐具。

3、

对孩子会接触到的物品每天都要进行一次全面的消毒,像楼梯的扶手、玩具、水杯等等,都要认真消毒。

4、

家长们尽量少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地方,以避免接触到患儿,增加患病的几率。

5、

多开窗,保持室内的通风良好,有太阳的时候把衣服、被子和床垫都拿出来晒一晒,同时给孩子勤换衣服。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并没有特别有效的办法,只能靠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衣服等,并且在饮食上给孩子增加营养,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减少手足口病的发生。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


手足口病是多发生在五岁以下小朋友身上的一种疾病,并且具有传染性,这样很多家长都会格外的注意,尤其是上幼儿园的小朋友,玩的时候不懂得注意,容易交叉感染,所以家长们就更加的不放心了,因为很多家长都不知道这种疾病的具体症状和应对措施,所以我们要好好的了解一下。

其实国家在几年前就已经有了手足口病诊疗指南了,它介绍了这种疾病发生时的症状,病例,治疗等等很详细的情况,如果孩子在幼儿园回来后不像以前那样活泼,病伴有发热,手脚或者口腔有溃疡累的病变,那么家长就一定要高度重视起来,及时带孩子就医,那么我们就了解一下手足口病的诊疗指南吧。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08年版)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重症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多由EV71感染引起,致死原因主要为重症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

一、临床表现

(一)普通病例表现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预后良好。

(二)重症病例表现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病情凶险,可致死亡或留有后遗症。

1.神经系统: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肢体肌阵挛、眼震、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查体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危重病例可表现为昏迷、脑水肿、脑疝。

2. 呼吸系统: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律改变,口唇紫绀,口吐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液(痰);肺部可闻及湿啰音或痰鸣音。

3.循环系统:面色苍灰、皮肤发花、四肢发凉,指(趾)发绀;出冷汗;心率增快或减慢,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血压升高或下降。二、实验室检查(一)血常规

普通病例白细胞计数正常,重症病例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

(二)血生化检查

部分病例可有轻度ALT、AST、CK-MB升高,重症病例可有肌钙蛋白(cTnI)、血糖升高。CRp一般不升高。

(三)脑脊液检查

神经系统受累时可有以下异常:外观清亮,压力增高,白细胞增多,蛋白正常或轻度增多,糖和氯化物正常。

(四)病原学检查

肠道病毒(CoxA16 、EV71等)特异性核酸阳性或分离到肠道病毒。咽、气道分泌物、疱疹液、粪便阳性率较高。应及时、规范留取标本,并尽快送检。

(五)血清学检查

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EV71、CoxA16或其它肠道病毒中和抗体有4倍以上的升高。三、物理学检查(一)胸片

可表现为双肺纹理增多,网格状、斑片状阴影,重症病例可出现肺水肿、肺出血征象,部分病例以单侧为著。

(二)磁共振

神经系统受累者可有异常改变,以脑干、脊髓灰质损害为主。

(三)脑电图

部分病例可表现为弥漫性慢波,少数可出现棘(尖)慢波。

(四)超声心动图

左室射血分数下降,左室收缩运动减弱,二尖瓣或者三尖瓣返流。

(五)心电图

无特异性改变。可见窦性心动过速或过缓,Q-T间期延长,ST-T改变。 四、诊断标准(一)临床诊断病例在流行季节发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多见。

1. 普通病例: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部分病例可无发热。

2.重症病例:出现神经系统受累、呼吸及循环功能障碍等表现,实验室检查可有外周血白细胞增高、脑脊液异常、血糖增高,脑电图、脑脊髓磁共振、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有异常。

极少数重症病例皮疹不典型,临床诊断困难,需结合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做出诊断。

若无皮疹,临床不宜诊断为手足口病。

(二)确诊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具有下列之一者即可确诊。

1.肠道病毒(CoxA16 、EV71等)特异性核酸检测阳性。

2.分离出肠道病毒,并鉴定为EV71、CoxA16或其它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

3.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EV71、CoxA16或其它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中和抗体有4倍以上的升高。

五、鉴别诊断

(一)普通病例:需要与其他儿童发疹性疾病鉴别,如疱疹性荨麻疹、水痘、不典型麻疹、幼儿急疹以及风疹等鉴别。流行病学特点、皮疹形态、部位、出疹时间以及有无淋巴结肿大等可资鉴别,以皮疹形态及部位最为重要。

(二)重症病例:

1.与其它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鉴别

(1)其他病毒所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表现可与重症手足口病相似,皮疹不典型者,应该尽快留取标本进行肠道病毒,尤其是EV71的病毒学检查,结合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做出诊断。同时参照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处置流程进行诊治、处理。

(2)以迟缓性麻痹为主要症状者应该与脊髓灰质炎鉴别。2.与重症肺炎鉴别重症手足口病可发生神经源性肺水肿,应与重症肺炎鉴别。前者咳嗽症状相对较轻,病情变化迅速,早期呼吸浅促,晚期呼吸困难,可出现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痰,胸片为肺水肿表现。

3.循环障碍为主要表现者应与暴发性心肌炎、感染性休克等鉴别。

六、重症病例早期识别

具有以下特征,尤其3岁以下的患者,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有针对性地做好救治工作。

(一)持续高热不退。

(二)精神差、呕吐、肢体肌阵挛,肢体无力、抽搐。

(三)呼吸、心率增快。

(四)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

(五)高血压或低血压。

(六)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七)高血糖。

七、处置流程

门诊医师在接诊中要仔细询问病史,着重询问周边有无类似病例以及接触史、治疗经过;体检时注意皮疹、生命体征、神经系统及肺部体征。

(一)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按照《传染病防治法》中的丙类传染病的要求进行报告。

(二)普通病例可门诊治疗,并告知患者及家属在病情变化时随诊。

(三)3岁以下患儿,持续发热、精神差、呕吐,病程在5天以内应留观。留观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心、肺、脑等重要脏器功能,根据病情给予针对性的治疗。

留观期间出现符合住院病例条件,应立即住院治疗。48小时内病情好转可解除留观。

(四)具备以下情况之一者应住院治疗

1.嗜睡、易惊、烦躁不安、抽搐。

2.肢体肌阵挛、无力或瘫痪。

3.呼吸浅促、困难。

4.面色苍白、出冷汗、心率增快或减慢(与发热程度不相称)、末梢循环不良。

具备上述第3、4条之一者应收入ICU救治。

八、治疗

(一)普通病例

1.一般治疗: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

2.对症治疗:发热等症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二)重症病例

1.神经系统受累治疗(1)控制颅内高压:限制入量,给予甘露醇0.5~1.0g/kg·次,每4~8小时一次,20~30min静脉注射,根据病情调整给药间隔时间及剂量。必要时加用速尿。(2)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总量2g/kg,分2~5天给予。(3)酌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参考剂量:甲基泼尼松龙1~2mg/(kg·d);氢化可的松3~5mg/(kg·d);地塞米松0.2~0.5mg/(kg·d),病情稳定后,尽早减量或停用。个别病例进展快、病情凶险可考虑加大剂量,如在2-3天内给予甲基泼尼松龙10-20mg/kg·d(单次最大剂量不超过1g)或地塞米松0.5~1.0mg/(kg·d)。(4)其他对症治疗:降温、镇静、止惊。(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密切监护。2.呼吸、循环衰竭治疗(1)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2)确保两条静脉通道通畅,监测呼吸、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3)呼吸功能障碍时,及时气管插管使用正压机械通气,建议呼吸机初调参数:吸入氧浓度80%~100%,pIp20~30cmH2O,pEEp 4~8 cmH2O,f20~40次/分,潮气量6~8ml/kg左右。根据血气、X线胸片结果随时调整呼吸机参数。(4)在维持血压稳定的情况下,限制液体入量(有条件者根据中心静脉压测定调整液量)。(5)头肩抬高15-30度,保持中立位;留置胃管、导尿管。(6)药物应用:根据血压、循环的变化可选用米力农、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药物;酌情应用利尿药物治疗。(7)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维持内环境的稳定。(8)监测血糖变化,严重高血糖时可应用胰岛素。(9)抑制胃酸分泌:可应用西咪替丁、奥美拉唑等。(10)有效抗生素防治继发肺部细菌感染。3.恢复期治疗

(1)避免继发呼吸道等感染。

(2)促进各脏器功能恢复。

(3)功能康复治疗或中西医结合治疗。

大家了解了手足口病诊疗指南之后就要在生活上更好的照顾自己的孩子,保持个人卫生,多给孩子增加营养,提高身体的体抗力,孩子免疫力高这种病毒也就不会轻易的感染了,如果不幸感染,千万不要慌张,去正规的医院及时就医就可以了。

手足口病严重吗


手足口病严重吗

1、手足口病严重吗

绝大多数手足口病都是很轻微的,仅仅表现出发热和皮疹,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皮疹的多少没有直接关系,主要取决于是否并发了肺炎、心肌炎和脑炎。最严重的是脑炎,神经源性肺水肿也是严重和致命的。

虽然重症手足口病的患儿数量很少,但是一旦出现就可引起患儿心肺衰竭,留下后遗症,严重的病例可危及生命。

手足口病的患儿,到医院治疗后,按医嘱吃药,涂抹医生开的药膏,大约1周左右就会康复,爸妈不用太担心。

2、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儿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儿可能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损害,引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驰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容易发生死亡。

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大多数不会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和A组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的某些血清型。

3、手足口病传染吗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流行期间,患者是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1—2周自咽部排出病毒,约3—5周从粪便中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即溢出。带毒者和轻型散发病例是流行间歇和流行期的主要传染源。

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

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据国外文献报道,每隔2—3年在人群中可流行一次。

手足口病的症状

1、前驱症状:发疹前可有低热、头痛、食欲减退等。症状重者可以出现高热,体温38℃~40℃。

2、手足损害:主要表现在手、足、指(趾)背或侧缘,尤其是指(趾)甲的周围及足跟的侧缘发生米粒至豌豆大小水疱,圆形或椭圆形,疱壁薄,内容澄清,呈乳白色。水疱偶发于掌跖及指的掌侧,其长轴与皮纹的走向一致,面部可有自发性疼痛或触痛。

3、口腔损害:硬腭、颊黏膜、舌、唇及齿龈等处发生粟粒大小水疱,疼痛,迅速破溃呈灰白色糜烂或浅溃疡,绕以红晕。

4、心脑损害: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脑炎。

5、周围血象淋巴细胞增多。血清学试验柯萨奇病毒抗体滴度升高。

6、病程约为1周,很少复发。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1、吃熟食:注意口腔卫生,进食前后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不要让孩子吃生冷食物。

2、喝开水:不要让孩子吃生水。

3、勤洗手:要勤剪指甲、勤洗手,减少接触病毒的机会。

4、常通风: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家里要经常通风。

5、晒太阳:肠道病毒71型病毒最怕紫外线,多晒太阳能有效消灭病毒。另外,家居物品如衣被等也要勤曝晒。

手足口病喝什么药


手足口病在发生的时候,通常是具有病毒感染性的,所以会导致手和脚上出现一些水泡,还有就是患者的嘴巴里面也会长水泡,这些水泡开始慢慢的变大,最后扩散很有可能会弄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导致感染进一步的加重后会引起许多的危害性并发症,这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饮食保健

一、手足口病食疗方:

1.红萝卜1条,白茅根15g,竹蔗1节,生苡仁15g,每日1剂,煎水代茶。

2.灯芯草5扎,蝉蜕3g,木棉花1朵,鸡骨草10g,瘦猪肉50g,煲汤饮用。

3.荷叶粥:鲜荷叶2张,白米50克,将荷叶切碎,煮粥吃。

以上均为3~6岁儿童1人份剂量,可根据年龄大小酌情增减剂量。

二、手足口病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第一阶段:病初。嘴疼、畏食。饮食要点:以牛奶、豆浆、米汤、蛋花汤等流质食物为主,少食多餐,维持基本的营养需要。为了进食时减少嘴疼,食物要不烫、不凉,味道要不咸、不酸。这里介绍一个小窍门-用吸管吸食,减少食物与口腔粘膜的接触。

第二阶段:烧退。嘴疼减轻。饮食以泥糊状食物为主。举例:牛奶香蕉糊。牛奶提供优质蛋白质;香蕉易制成糊状,富含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和果胶,能提供热能、维生素,且润肠通便。

第三阶段:恢复期。饮食要多餐。量不需太多,营养要高。如鸡蛋羹中加入少量菜末、碎豆腐、碎蘑菇等。大约十天左右恢复正常饮食。也有说法"全素,不动荤腥"。完全吃素,把牛奶、鸡蛋等营养品排除在外,营养质量不够,缺少优质蛋白质,而抗体是一种蛋白质,故全素不妥。

三、手足口病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禁食冰冷、辛辣、酸咸等刺激性食物。

2、治疗期间应注意不吃鱼、虾、蟹。

预防护理

1.父母应该注意:

1.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婴幼儿洗手,不要让婴幼儿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婴幼儿;

2. 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 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 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婴幼儿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 婴幼儿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中医防治手足口病的办法


现实中很多妈妈不能正确认识手足口病,盲目的将分布于手、足、口部位的皮疹认为是手足口病,甚至将单纯的蚊虫叮咬都列入其中。那么手足口病到底是什么样的疾病、有什么症状、如何预防、宝宝患病要如何处理呢?

4月,南方早早地进入了初夏时节,北方也已经渐渐热起来了。每年的晚春都有各种病毒肆虐,手足口就是常见的一种。去年4月,正是手足口病高发的时候,门诊上天天都挤满了带孩子来就诊的家长。有的家长对手足口的认识比较客观,也比较科学,但是也有很多家长,不能科学地看待手足口病,总是过于轻视或者矫枉过正,这样便引起了很多家长的恐慌。

其实,手足口是很常见的小儿传染性疾病,每年春末夏初开始发病,持续到七八月份。因为北方的春天较短,近几年春季气温回升较快,很多初夏才大规模滋生的病毒都提前侵袭人群了。所以,手足口病也成了晚春时节家长要重点防御的传染病,家长要做到科学认识,积极预防。

现实中很多妈妈不能正确认识手足口病,盲目的将分布于手、足、口部位的皮疹认为是手足口病,甚至将单纯的蚊虫叮咬都列入其中。那么手足口病到底是什么样的疾病、有什么症状、如何预防、宝宝患病要如何处理呢?中医在治疗和预防小儿手足口病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下面,针对妈妈们关心的问题,做一下简单的介绍。 什么是手足口病?【小儿手足口病的症状/治疗/预防】

认识手足口 概念 手足口病是由某些病毒感染引起的具有较强传染性的发热性、出疹性疾病,能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A组(5、9、10、16型)、B组(2、5型)、新肠道病毒(71型)以及疱疹病毒、腺病毒等。本病全年都可发生,其中4~8月份为发病高峰。本病多发于10岁以下的儿童,尤多见于5岁以下,其中2~3岁的居多。 症状表现 绝大部分手足口病为轻型病例,临床主要症状为手、足、口、肛周以及手肘、膝关节处有皮疹,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可伴有发热、咽痛、倦怠、乏力等症状,预后良好。仅少数病例由于病毒侵犯重要脏器,如大脑、心肺等,临床表现为脑炎、心肌炎、肺炎和神经源性肺水肿等,此种病例大多病情重、进展快,甚至会出现死亡。

Tips 手足口的病程 手足口病起病一般较急,宝宝常有发热,体温38℃~40℃,热程多为4~7天。发病初期宝宝有流涕、咳嗽、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口腔黏膜疹出现得比较早,起初为粟粒样斑丘疹或疱疹,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破溃后形成小的溃疡,疼痛较剧,年幼儿常表现为烦躁、哭闹、流涎、拒食等。在口腔疱疹后1~2天,可见皮肤斑丘疹,以手掌、足底等远端部位为主。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或迅速转为小疱疹,直径2~4毫米,如米粒大小,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内有混浊液体,周围有红晕,疱疹长轴与皮纹走向一致,临床上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留疤的四不特征。皮疹有时也会出现在手肘、膝关节、臀部和肛周,多呈对称性分布。临床上本病以手、足、口腔疱疹为主要特征,故通称为手足口病,但在同一患儿身上各个部位不一定全部出现皮疹,皮疹通常会在一周內消退。 传播途径 人是肠道病毒的唯一传染源,很多成人可以成为病毒携带者而传染宝宝。手足口病的传播主要也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的。患儿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通过日常接触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也可造成病毒传播。另外,患儿在发病前数天,咽喉部位与粪便中就可发现病毒,此时即具有传染力,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力最强,而患儿的粪便在发病3~5周后仍具有传染力。这也是该病易于传播、流行,预防难度较大的原因。 中医理论认为,本病的病因为外感湿热疫毒。当疫苗湿热之邪伤及肺脾两脏时,造成肺卫失和或毒邪蕴积于脾,使脾主四肢及开窍于口的功能失调,出现上述的临床特征,同时可伴有发热、流涕、微咳等类似夏季感冒的症状或流涎、拒食、烦躁等症。

辨证诊治6方法 在发病的早期和中期,一般多采用清热解毒、化湿凉血疗法,常用的药物有银花、连翘、黄芩、栀子、生苡仁、牛蒡子、蝉衣、紫草、芦根、竹叶、生石膏、黄连、灯芯草等。发病后期,若见手足心热、食少、烦躁不安等,可以加入生地、麦冬、白薇、玉竹等养阴清热之品。 西医对于手足口病的治疗主要以抗病毒为主,相比较而言,中医治疗本病更具特色且素有成效。针对宝宝比较多见的症状,给妈妈们介绍几个小方子,可以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1。如果孩子以手足疱疹为主,可用金银花15克、板蓝根15克、蒲公英15克、车前草15克、浮萍15克、黄柏10克,水煎外洗疱疹处。 2。如果孩子以口腔疱疹为主,可用西瓜霜、冰硼散、珠黄散,任选一种,涂擦口腔患处。 3。如果孩子出现口腔溃疡,疼痛明显伴有烦躁、哭闹、大便秘结,可以用银花15克、淡豆豉9克、竹叶10克、清茶少许,煎水代茶饮。也可服用黄栀花口服液,每次5~10毫升,一日2~3次。 4。出现牙龈红肿者,可用板蓝根、黄苓、白藓片、竹叶、薄荷煎水含漱。 5。手足红肿明显,可用黄苓、黄连、丹皮、板蓝根、白藓片、地肤子、忍冬藤、红花煎水清洗患处。 6。如果孩子出现食欲不振,不必强制进食,可以试一下荷叶薏苡粥。取鲜荷叶一个,洗净切碎,取薏苡仁20克、大米适量,加水适量煮粥食用。 另外特别指出,手足口病大多以发热起病,在宝宝发热时不可急于退热而给宝宝使用激素。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感染,使用激素抑制了孩子的免疫力,却不能清除病毒,会导致病情加重,甚者可能会使宝宝出现生命危险。

手足口病的饮食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