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红酒保健养生 > 导航 > 增加红细胞的食物

红细胞平均体积

红酒保健养生。

“静能养生,静能开悟,静能生慧,静能明道。心静则清,心清则明,心明则灵,心灵则聪慧清醒。”养生,很多人只是听说但并未真正力行,只有作好了平日的养生,生活才能更加幸福!有没有更好的方式来实现中医养生呢?请您阅读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红细胞平均体积》,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说到了了关于红细胞平均体积的高低问题,很多朋友并不了解这是什么原因所导致的。其实红细胞平均体积偏高的症状是非常常见的,除了与营养不良,或者恶性的贫血,甚至是肝硬化等有关系之外,还与一些肠胃性的疾病有关。那么到底红细胞平均体积偏高应该怎么治疗呢?

其实对于红细胞平均体积偏高患者,平时应该更加注重日常的饮食的习惯,多吃一些含铁的食物等,另外还要注意多吃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果蔬等,这样有助于缓解和预防红细胞平均体积过高。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除了使用血红蛋白这个指标判断贫血外,还要参考红细胞数量,如二者比例失调,则需进一步参考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及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因不同病因引起的贫血,可使红细胞产生形态的变化,检查红细胞形态特点可协助临床寻找病因。

红细胞平均体积偏高

见于营养不良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营养不良;吸收不良;胃切除术后、肠病、裂头绦虫等寄生虫病;及恶性贫血、混合缺乏、叶酸、B12、癌;遗传原因)。酒精性肝硬化、胰外功能不全、获得性溶血性贫血、出血性贫血再生之后和甲状腺功能低下。

辅助治疗:加强营养,增加含铁丰富的食品。贫血一般表现为面色萎黄、指甲苍白、气短、乏力、心悸、头发枯黄、头晕目眩、月经量少色淡等。贫血者日常饮食中应注意多吃富含高蛋白,维生素B和维生素C的食品及含铁丰富的饮食。有益的水果有苹果、大枣、荔枝、香蕉等。此外还应多食用黑木耳、香菇、黑豆、芝麻等食品。

生理学变异

1.升高: 新生儿升高约12%,妊娠约高5%。饮酒约升高4%,吸烟约升高3%。口服避孕药约升高1%。2.降低:激烈的肌肉活动约降低4%,6个月以前的儿童约降低10%。

药物影响

1.升高:可引起巨幼红细胞贫血的药物有巴比妥酸盐、鲁米那(叶酸代谢障碍)、导眠能、苯妥英钠、非那西丁(偶尔)、氨苯喋啶、雌激素、降糖灵(致叶酸或vitB12缺乏)、呋喃类、新霉素、异烟肼、环丝氨酸、氨基苯甲酸(诱致消化道吸收障碍所致)、氨基水杨酸、氨甲喋呤、秋水仙碱(伴vitB12缺乏),其中抗惊厥药约升高3%。2.降低:新双香豆素可发生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关于红细胞平均体积偏高的病因和治疗的方法,相信大家已经有所了解了。其实红细胞平均体积偏高是完全可以预防和治疗的,除了需要加强自身的营养吸收之外,不妨多吃一些含铁丰富的食品,例如:黑木耳,红枣,香菇等食品,另外还需要加强体育锻炼,这样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

相关阅读

红细胞积压


红细胞积压是用来判断一个人的血液粘稠度的重要指标,它在临床上有偏高或者是偏低两种可能性,如果是偏低的话,一般表现为贫血,如果是偏高的话,则会导致血液过于粘稠,从而很有可能会导致中风或者血栓的情况发生。因此,不管是偏高还是偏低,都希望各位朋友可以注意。

如果说您检查出红细胞积压不正常的话,一定要做一下详细的身体检查,看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然后根据原因来进行红细胞积压的治疗,让红细胞积压可以恢复到正常的范围值之内。

如果是红细胞积压偏低的话,可以根据病情应用补血药物调理试试,平时注意常吃水果蔬菜,适当吃点红枣、枸杞等。预防的方法是从孩子从下个月起,就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由于蛋黄中的铁易于被吸收利用,所以蛋黄必不可少,,还可以吃些绿色蔬菜泥。可给孩子再加碎肉、肉松、动物血、肝泥等。含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汁有利于促进孩子对铁的吸收。

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比容):指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健康成年人为全血标本 中0.37-0.5、即37%-50%,女子低于男子。运动时红细胞数量的变化直接影响到红细胞压积 的变化。其红细胞压积值的变化基本与红细胞数的变化相一致。

红细胞压积偏高其实是血粘稠度过高的表现,人的血液在血管中循环流动,血液过于黏稠,血流速度必然减慢,严重时可影响人体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引发心脏病和中风。红细胞为主要参数稍微偏高(其他为红细胞的辅助参数),可能与血液浓缩有关系,最好就进行化验血流变、血脂全套、量一量血压、做心电图。

要防止或是控制血粘稠,首先要注意饮水量,早晨起床后、三餐前(饭前1小时)和就寝前,最好饮水200毫升。低盐饮食,多吃具有稀释血液功能的食物。

医学家推荐以下具有血液稀释功能的食物: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的有黑木耳、洋葱、柿子椒、香菇及草莓、菠萝、柠檬等;具有类似阿司匹林抗凝作用的食物有西红柿、红葡萄、橘子、生姜;具降脂作用的有香芹、胡萝卜、魔芋、山楂、紫菜、海带、玉米、芝麻等。

知道了红细胞积压过低或者是过高的调整方法,如果说您的红细胞积压不正常的话,一定要根据上述的方法来进行合适的调整,尤其是当红细胞积压偏高的时候,要注意进行调整,否则导致中风等疾病的话,危害可是相当严重的。

红细胞压积


红细胞压积的现象可以帮助人们去了解红细胞在身体上的增多和减少的状况,当不一样的原因所引起的红细胞本身的绝对值增高的时候,红细胞压积其实也是会发生了相应的增加。可是我们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之后,究竟需要怎么样进行治疗呢。

红细胞压积处理后,其实也是经过了离心的模式,将血液分为两大部分,这就是血浆、血细胞两种类型。要是我们将血液放在了一个十分特殊的试管之内的话,且此时按照规定的时间以及规定的速度进行离心,最终的结果,就是会将红细胞完全压实在人们的试管底端。

红细胞之间互相接触密切,尽可能排除所有血浆,此时血浆会全部被挤出到血细胞的上面,这时红细胞所占全血的百分比就是我们所要得到的红细胞压积,即压实的红细胞所占的体积数(或百分比),也叫红细胞比积或红细胞比容。测定红细胞压积还可用毛细管法和血细胞计数仪法测定。红细胞压积通常缩写为HCT或Ht,测定单位现在多用每升血液中红细胞占有多少升来表达(L/L)。

红细胞压积的测定有助于了解红细胞的增多与减少,当各种原因所致的红细胞绝对值增高时,红细胞压积也会有相应的增加。血液浓缩时红细胞压积可达50%以上,临床上常用于了解脱水病人的血液浓缩程度,作为计算补液量的参考。红细胞压积降低与各种贫血有关,因红细胞体积大小的不同,红细胞压积的改变并不与红细胞数量平行,需同时测定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浓度,并用于计算红细胞各项平均值才有参考价值。

红细胞压积的情况,属于关系到人们身体健康的一种模式,所以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上,建议大家对红细胞压积的现象有所认识和理解,才可以将身体上的身体上不良的现象,尽早的发现,尽早的治疗痊愈起来的。我们要意识到这些。

红细胞偏低的偏方


红细胞在我们的血液甚至身体里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我们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是最多的,它是给血液输送氧气的主要媒介,同时还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了免疫功能,但是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很多人说血红细胞减少甚至偏低,这样一来,我们身体的健康就受到了很大的威胁。

治疗红细胞偏低的民间偏方:

偏方一:

配方:甜米酒酿适量,猪皮150克。

制作:加水同煮,待猪皮炖烂后加少许食用油。

疗效:酒酿能活血化淤,猪皮能降低血管脆性,对红细胞减少、血管脆性强所致的出血有良效。

偏方二:

配方::龙眼肉15克,连衣花生30克,鸡蛋1枚。

制作:同炖汤饮食,每日1次。

疗效:龙眼性温,益血宁心,花生衣增补红细胞,故对红细胞偏低患者较合适。

偏方三:

配方:鲜羊肝40克,海带15克。

制作:同烧汤,入少量淀粉,加蒜、醋、酱油调味,每天早晨服。

疗效:冬天更适宜,能补血清热。

上面的偏方可以治疗红细胞偏低。红细胞偏低如果只是一时的问题倒没什么大的问题,如果长期以往,那么就不得不引起重视了。当血液中的红细胞偏低的时候,氧气进入人体之后的搬运能力就会下降很多,这样下来,我们往往就会出现缺氧状态,容易产生贫血。

红细胞压积偏高


红细胞压积偏高大家知道是怎么回事吗,一般能够引起这一心想的原因就是我们的血液的粘稠度增高了,这样的现象是很危险的,能够导致血梗塞的现象,也能够有很大的几率会出现中风的现象,如果有这样的现象在我们平时的饮食上就要重视了,一定要以清淡为主,适当的去做一些运动。

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一些人在平时就爱吃肉,特别是男性朋友,经常大吃大喝,就会对身体有影响,血液的粘稠度也会增加,就会引起红细胞压积偏高,如果不重视后果是很危险的。

诊断条件:①有发生休克的病因;②意识异常;③脉搏快超过100次/min,细或不能触及;④四肢湿冷,胸骨部位皮肤指压阳性(压后再充盈时间大于2秒),皮肤花纹,粘膜苍白或发绀,尿量小于30ml/h或无尿;⑤收缩压小于10.64kpa(80mmHg);⑥脉压小于2.66kpa(20mmHg);⑦原有高血压者收缩压较原有水平下降30%以上。凡符合①,以及②、③、④中的二项,和⑤、⑥、⑦中的一项者,即可成立诊断。

(一)休克早期病人神志清醒,但烦躁不安,可焦虑或激动。面色及皮肤苍白。口唇和甲床略带青紫。出冷汗,肢体湿冷。可有恶心、呕吐。心跳加快,脉搏尚有力。收缩压可偏低或接近正常,亦可因儿茶酚胺分泌增多而偏高,但不稳定;舒张压升高,故脉压减低。尿量亦减少。

(二)休克中期临床表现随休克的程度而异。一般中度休克时,除上述表现外,神志尚清楚,但软弱无力、表情淡漠、反应迟钝、意识模糊。脉搏细速,按压稍重即消失,收缩压降至10.6kpa(80mmHg)以下,脉压小于2.7kpa(20mmHg),表浅静脉萎陷,口渴,尿量减少至每小时20ml以下。重度休克时,呼吸急促,可陷入昏迷状态,收缩压低于8kpa(60mmHg)以下,甚至测不出,无尿。

(三)休克晚期在此期中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广泛的心脏器质性损害。前者引起出血,可有皮肤、粘膜和内脏出血,消化道出血和血尿较常见;肾上腺出血可导致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胰腺出血可导致急性胰腺炎。可发生心力衰竭、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脑功能障碍和急性肝功能衰竭等。

红细胞压积偏高的鉴别诊断:

1、红细胞增多:红细胞增多是指单位容积血液中红细胞数高于正常值高限。一般认为经多次检查成年男性红细胞600万/mm3,成年女性550万/mm3,就属红细胞增多。相对性增多见于血液浓缩;绝对性增多见于高原生活、胎儿及新生儿、剧烈的体力劳动、严重的心肺疾患以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2、红细胞增多-高粘滞度:红细胞增多症-高粘滞度综合征是新生儿期较常见的一种疾病,由于红细胞增多、血液粘滞、血流缓慢,易致组织灌注不良和缺氧以及损伤心、脑、肾等多脏器,部分能影响神经系统的远期预后。

3、嗜红细胞综合征:嗜红细胞综合症(hemophagocyticsyndrome,HpS)亦称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又称噬血细胞性网状细胞增生症(hemophagocyticreticulosis),于1979年首先由Risdall等报告。是一种多器官、多系统受累,并进行性加重伴免疫功能紊乱的巨噬细胞增生性疾病,代表一组病原不同的疾病,其特征是发热,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

通过介绍大家应该知道红细胞压积偏高是怎么回事了,它表明我们体内的血液已经很粘稠了,如果没有及时的去治疗,就会有很大的几率引起痛风的症状,没有及时的去治疗还会引起一些严重的并发症,例如高血压,脑梗,要及时的避免这样的现象,经常做体检。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骨髓活动普遍亢进的血液病。本世纪初开始确定为一种独立的疾病。本病的发病率不高,但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如不经治疗可于1~2年内因血栓形成、出血、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而致死亡。部分病人可在晚期转变为急性白血病。西医治疗副作用较大,有一定的难度。譬如静脉放血,有些患者往往不愿接受;放射性核素对肝、肾有较严重的损害;造血抑制性药物可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等。

本病属于中医学中的蓄血证、瘀证和症积等范畴。古代也有类似本病的记载,如《温疫论补注蓄血》云:邪热久羁,无由以泄,血为热搏,留于经络,败为紫血。与现代临床所见颇为相似。

现代中医对本病的报道始见于70年代初,但大多数则见于80年代以后。由于本病发病率不高,国内报道本来就不多,而以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报道则更少。到1990年上半年为止,临床文章仅22篇,其中有15篇均为个案报道,病例数在2例以上的报道仅7篇,累计病例共67例。中医药治疗本病有一定疗效,且没有明显的副作用。

对中医药治愈本病的机理研究尚未得到重视,实验室研究亦不多见。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研究所率先开展了这项工作,他们以活血化瘀作为治疗原则,从微循环变化、血液动力学、血液流变学、骨髓中异常红系祖细胞、骨髓间细胞的变化等各个角度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做了深入而细致的工作,为进一步探讨本病的病理机制、治疗规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综合20年来发表的20多篇临床报道来看,本病的病因主要有嗜酒和恣食肥甘等。其主要病机为血瘀,而导致血瘀的因素,各家的临床所见、认识也不相一致,但归结起来无外痰热、肝火、热毒诸方面。

痰热 嗜酒及恣食肥甘,痰湿偏盛,与热搏结,化燥灼津,以致血行不畅,脉络受阻而成瘀血。

肝火 肝气郁结,肝阳上亢,血受熏灼,凝结瘀塞,津液亏耗不能载血运行;肝郁化火,火灼津液致瘀证,肝热与血瘀互结而成。

热毒 热毒火邪,蕴伏营血,阳明热盛,弥漫三焦,津液被劫,营阴受损,肝风内动,导致气血两燔之候。

除上述以外,临床上还可见有气虚、阴虚等兼证之病例。

从20多篇临床文章来看,虽然在临床论治上大致都从瘀血入手,但各家对本病的辨证角度不尽相同,认识有所偏重,可归纳为以下二型。

1.肝火血瘀 头晕,目眩,目赤,口苦胁痛,口渴引饮,肢体麻木,齿鼻时衄。舌暗红,有瘀斑,苔黄,脉弦涩。

2.热毒血瘀 面色潮红,目赤神烦,口干不欲饮,胸闷,便秘,皮肤有灼热感,颈胸部皮肤有红丝赤缕。脉洪数,苔黄起刺,舌质红绛。

临床上主要以上述两型多见。此外,还有湿热血瘀及气虚血瘀诸型,但不多。除头身红紫夹有瘀斑外,湿热血瘀型兼有头昏作胀,大便不畅,纳差,苔黄厚腻,舌红绛,脉滑数等证;气虚血瘀型兼有眩晕,身困乏力,精神倦怠,脉象沉细等证,临证时应注意鉴别。

1。疗效标准

全国尚无统一的疗效标准。现根据临床所见,疗效标准定为以下三级:

显效:症状及体征(紫绀、粘膜充血等)基本消失。血象检查,主要指标(如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等)降至正常值范围,而其他指标如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尚未降至正常。

好转: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血象检查,主要指标有部分明显下降,接近或达到正常值范围,其他指标可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未降至正常值范围。

无效:症状、体征及各项指标检查均无明显改善,甚至病情加重,趋于恶化。

2.分型治疗

(1)肝火血瘀

处方: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生地、泽泻、木通各10~15克,甘草10克,鸡血藤15克,青黛12克(后下)。

加减:瘀血明显加桃仁、红花、川芎;重度瘀血加三棱、莪术;阴虚加玄参、麦冬;气虚乏力加黄芪、党参;大便干结加大黄(泡茶饮);口渴烦躁加金银花、地丁草、草河车;治疗后红细胞下降而白细胞仍高加草河车、连翘、白花蛇舌草。

用法:每剂药除青黛外,其他药先煎2次,去渣,然后混合2次药液,加入青黛,再煎15分钟左右,约30O毫升,1日内分3次服,每次100毫升,每日1剂。

疗效:共有9例患者,经上方治疗后,显效6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为100%。

常用成方:龙胆泻肝汤、当归龙荟丸、大黄?虫丸等加减。

(2)热毒血瘀

治法:清热凉血解毒,活血化瘀。

处方:当归15克,赤芍10克,丹皮15克,生地15克,红花12克,桃仁10克,金银花30克,大黄10克,青黛10克,甘草6克。

加减:热盛伤阴加玄参、麦冬;热毒甚加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蒲公英;兼有湿热加川朴、佛手、半夏、茯苓;热人营血,紫斑较重加广角(或水牛角)、黄连、栀子、黄芩;腹部痞块(脾脏肿大)加鳖甲、柴胡、穿山甲。

用法:每日1剂,水煎,早晚2次分服。

疗效:用上方或类似上方加减治疗本型患者共11例,均为个案,结果都获满意疗效。

常用成方:清瘟败毒饮、桃红四物汤、卷柏鳖甲煎等。

至于湿热血瘀一型,可用桃红四物汤加清热利湿之品(如银花、萆解等);气虚血瘀可用香砂六君子汤加活血化瘀之品(如大黄、丹参、赤芍等)治疗,均有满意疗效。

3.专方治疗

(1)降红汤

组成:白花蛇舌草30克,知母30克,半枝莲25克,赤芍25克,川芎20克,虎杖20克,漏芦50克,丹参50克,黄柏15克,三棱15克,莪术15克,黄药子15克,青黛5克,雄黄粉1克(分冲)。

用法:每日1剂,水煎,早晚2次分服。

疗效:共治疗2例,一例共服药近100剂,临床症状缓解。半年后,连续4次血象检查均属正常范围,随访5年,病情稳定。另一例治疗3个月后,连续3次复查血象,各项指标均属正常范围,随访2年,病情稳定。

(2)加味四物汤

组成:当归15克,生地15克,赤芍15克,桃仁15克,川芎15克,红花10克,?虫10克,水蛭3克(研末冲服)。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疗效:本方治疗1例,共服药约50剂,症状明显好转,实验室检查,除白细胞略高外,余皆属正常范围。随访3年,未复发。

(3)卷柏鳖甲煎

组成:鳖甲10克,甲珠10克,瘙虫10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红花m克,柴胡10克,当归10克,桂枝10克,厚朴10克,枳壳10克,卷柏30克,青黛10克,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疗效:本方治疗1例,共服药48剂,另加牛黄解毒片3片,每日2次,每周用2日。随访10个月以后,血象检查均属正常范围。

4.经验

郭士魁医案

宋,男,47岁,1年来头痛眩晕,口干内热,齿鼻时衄,面色红赤,血压逐渐增高(由80/60毫米汞柱至130/100毫米汞柱左右)。舌质紫黯,舌苔黄褐厚腻,脉沉弦而数。查:红细胞613万/mm3,血色素20.5克%,骨髓相增生明显活跃。中医辨证为肝热上冲,瘀血内滞。治以清肝凉血,化瘀消滞。

处方:龙胆草、黄芩、泽泻、川芎各15克,藕节、白茅根、鸡血藤各30克,栀子、桃仁、红花各9克,三棱、莪术各18克,银柴胡12克,银花25克,丹皮5克,芦荟2克,青黛3克(冲)。

连服23剂,头痛眩晕显减,出血已止,血压降为99/60毫米汞柱,红细胞降为490万/mm3,血色素降到17.9克%,但出现便溏,乏力,脉转沉细。前方减龙胆草,去芦荟,续服3个月,症状消失,血象及血压保持在正常范围。

按:本病进展期多属肝热血瘀的实热证,宜寒凉直折,务使大便变稀通畅,实热外泄方可取效。如不泻,可加大黄。但如出现脾虚之象,则需减苦寒药之量,酌加党参。青黛凉血泄火效佳,但临床使用时,应后下另煎(即先煎它药,去渣后,加青黛再煎15分钟)效果可靠。出现血色素下降而白细胞增高时,宜加清热解毒之剂,如地丁草、蚤休、白花蛇舌草等。

5.用药规律

我们对所有发表的、且可资统计的组方用药(包括个案)共14首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表:

药 物

11~20

6

黄芩、青黛、栀子、当归、甘草。

2~5

龙胆草、鸡血藤、柴胡、泽泻

5~10

4~9

丹皮、红花、川芎、黄柏。

1~2

芦荟、黄连、木通、木香。

2~4

3~4

桃仁、知母、丹参、白花蛇舌草、水牛角、黄芪、鳖甲、桂枝、大黄、双花。

2

半枝莲、三棱、莪术、牛膝、山甲、紫草、地龙、瘙虫、白术。

1

黄药子、虎杖、漏芦、雄黄。

1

1

白芍、狗舌草、马兰根、扳兰根、石斛、女贞子、旱莲草、天花粉、生牡蛎、白薇、葛根、厚朴、枳壳、卷柏、半夏、茯苓、生姜、大枣、天麻、陈皮、菖蒲、菊花、僵蚕、胆星、蒲公英、玄参、水蛭、生蒲黄、五灵脂、夏枯草、茵陈、藕节、白茅根、银柴胡、羚羊角、萆薢、玉泉散、人中白。

从表中可见:共设计81味药物,目前中医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以清肝泻火、活血化瘀为主。清肝泄火用当归龙荟丸,活血化瘀用桃红四物汤为主。而破瘀力较强的三棱、莪术、水蛭、蟅虫等药虽也有人使用,但相对较少。

6.其他疗法

针灸

体针

取穴:①复溜、阴谷;②大敦、太冲;③足三里、太白;④行间。

操作:均取双侧穴位。第一组针刺用补法;第二组针刺用泻法;第三组用艾条灸。按子午流注纳子法,每日戍时(19~21时)治疗1~3组穴位,每日1次。并嘱患者每晚丑时(1~3时)用木圆针,自疗行间穴5分钟,用泻法。

疗效:针刺治疗1例。本例患病7年余,曾用多种西药及放血治疗,效果不明显,针灸治疗4个月后,病情好转,续治3个月,诸症悉除。血常规检查:红细胞550万/mm3,白细胞8700/mm3,血小板19。6万/mm3,红细胞压积50毫升,血尿酸1.7毫克%。经随访2年,病未复发。

7.其他措施

静脉放血:每1~3天放血200~500毫升。对老年及有心血管病或血栓形成病史,每次不超过200~300毫升。

有高尿酸血症者应嘱多饮水、利尿,服别嘌呤醇及碱性药物;有血栓形成者,选用抗凝药。

红细胞增多的偏方


红细胞是人体中比较重要的物质,它存在血液当中,是用来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对于人体的正常身体代谢是有很大的帮助。如果红细胞出现了增多的情况,可能会影响到血液中红细胞对物质的运输,形成恶性的竞争,所以对于红细胞增多这种情况,患者可以采用一些党参等药材去治疗它。

偏方一

主治: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方药:党参10克,紫草20克,赤芍15克,当归20克,川芎15克,桃仁15克,丹参15克,木香15克,远志15克,甘草3克,水蛭15克。若胸部闷痛,四肢麻木,去远志、木香加瓜蒌15克。

偏方二

治法:清泻肝火。

方药:紫草20克,卷柏60克,龙胆草15克,生大黄15克,栀子10克,黄芩15克,柴胡15克,白芍20克,丹参20克,当归20克,水蛭15克,泽泻15克,枳壳15克。(3)血热妄行:治法:清热凉血,引血归经.

方药:青黛、山豆根、葛根、莪术等,清热凉血,清肝去毒。又如血可舒5~10克,1日3次。

升红细胞的药有哪些?


造成红细胞偏低的原因非常多,比如在生活中,女人们容易出现贫血,贫血就会导致红细胞数量减少,另外患有骨髓瘤或者白血病等疾病的时候,红细胞也会不同程度的下降,因此对于患者来说,要及时找到红细胞偏低的原因,这样才能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下面介绍能够快速提升红细胞水平的药物。

升红细胞的药有哪些?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

药品规格:2000IU/支、3000IU/支、4000IU/支、10000IU/支

适应症:

1.肾功能不全所致贫血包括透析及非透析病人;2.外科围手术期的红细胞动员;

3.治疗非骨髓恶性肿瘤应用化疗引起的贫血;

不用于治疗肿瘤病人由其它因素(如铁或叶酸盐缺乏溶血或胃肠道出血)引起的贫血

用量用法:

肾性贫血→治疗量:血液透析100-150u/kg;非血液透析75-100u/kg;皮下注,每周三次;维持量:为治疗量的2/3。

围手术期→150u/kg,皮下注,每周三次,术前10天+术后4天;

化疗引起的贫血→起始剂量150u/kg,皮下注,每周三次;如经8周治疗,不能有效地减少输血需求或增加红细胞比容,可增加剂量至200IU/公斤体重/次。当总体血清红细胞生成素水平200mu/ml时,不推荐使用本品治疗。

注意事项:

1.定期检查红细胞压积(初期每周、维持期每两周一次),红细胞压值在30-33%,不超过36%;2.本品调整时应以25%的剂量减量;3.可能会引起血钾轻度升高;4.对有心、肺、脑梗塞慎用;

5.治疗期间,每日补充铁剂、叶酸或维生素B;严重铝过多也会影响疗效;

不良反应

1.一般反应:可出现头痛、低热、乏力等;

2.过敏反应:初次使用或重新使用时,可先使用少量,确定无异常后,再注射全量;

3.心脑血管系统:血压升高,甚至可引起脑出血;治疗期间应注意并定期观察血压变化,必要时应减量或停药并调整降压药的剂量;

4.血液系统:红细胞压积增高,血液粘度可明显增高,注意血栓形成;5.肝脏:偶有GOT和GpT的上升;

6.胃肠:有时会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的情况发生。禁忌

1.重度高血压未控制;2.过敏及对人血清白蛋白过敏者;3.合并感染者,宜控制感染后再用

总结:50kg计,7500u/kg,皮下注,每周三次;使用指征(化疗):当总体血清红细胞生成素水平200mu/ml时,不推荐使用本品治疗;定期(每周)检查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压值在30-33%可停用。

畸形红细胞血尿的原因是什么


畸形红细胞血尿的其实也会对健康产生很多不良的影响,所以必须了解原因,常见的是急性肾小球肾炎或者是慢性肾炎,以及泌尿系统结石都可能会引起这种,血尿的症状。

常见的血尿原因有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急性肾盂肾炎、泌尿系结石。结核、肿瘤、外伤等。如单纯出现大量血尿则结石的可能性最大。

1.畸形红细胞标准

Birech报告畸形红细胞分类 红细胞大小不等,形态异常多样,归为以下7种[6]:①酵母菌样红细胞:在红细胞外膜有小泡突出或细胞呈霉菌孢子样改变。②炸面包卷样红细胞:红细胞膜呈明显的内外两圈、四周肥厚、形似炸面包卷。③古钱样红细胞:形似中国古钱币。④膜缺损红细胞:红细胞膜不完整,部分血红蛋白(Hb)丢失。⑤大红细胞:细胞体增大,中心淡,无双盘凹陷感。⑥小红细胞:胞体小,外膜增厚,折光增强。⑦手镯样红细胞:胞体较大,呈明显内外两层膜改变。

2.均一型红细胞标准

红细胞大小一致,变化均一,图相在两种以内,多数为正常及桑椹样红细胞,部分可出现影子红细胞。此型多属于非肾小球性血尿。

3.混合型红细胞标准

根据畸形和均一型红细胞所占比例的不同,可分为畸形为主的混合型红细胞血尿(畸形红细胞50%)和以均一型红细胞为主的混合型红细胞血尿(均一型红细胞所占50%)两种。

4. 判定界限

畸形红细胞占80%以上为肾小球性血尿;畸形红细胞20%,均一型红细胞80%以上为非肾小球性血尿;畸形红细胞20%、80%,为混合型血尿。

5.畸形红细胞形态变化与肾小球性血尿

畸形红细胞各种变化形状分为7~8种。肾小球性血尿,绝大多数为畸形红细胞,占80%以上;非肾小球性血尿绝大多数为均一型红细胞,占80%以上;以及以畸形红细胞为主(50%)的混合型和以均一型红细胞为主(50%)的混合型。以上畸形红细胞、均一型红细胞和混合型红细胞3型结果均有趋向性,不存在可逆行,当然结合临床症状观察更为客观。

附红细胞体病有哪些症状


附红细胞体病,是因为由附红细胞体寄生在人体的红细胞里面,从而导致的一种传染疾病,这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患病以后患者会出现身体发热,身体乏力,容易出现盗汗的现象,经常会出现昏睡的症状,比较严重的会导致患者出现贫血,引起黄疸,造成肝脾肿大,造成淋巴结肿大。

临床表现

潜伏期2~45天。多数患者在感染附红体后不会出现临床症状,只有受感染的红细胞比例达到一定水平时才表现为附红体病。因此,人附红体病轻重不一,临床表现多样。

其轻重程度主要取决于感染者的免疫功能强弱和受到附红体感染的红细胞比例的多少。如果免疫力较强,只能感染较少的红细胞(小于30%),这时,病原体仅会潜伏在体内,不发病,经过一段时间后自行消除。但在免疫功能低下者或儿童体内,附红体有可能会感染较多的红细胞(30%~60%),这时才会引起临床症状。如果体内有60%以上的红细胞受到附红体的感染,就会出现较严重的临床症状,甚至会导致死亡。

主要临床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1.发热

体温一般在37.5℃~40℃,并伴有多汗、关节酸痛等。

2.贫血

贫血为本病最常见的表现,严重者可出现巩膜及皮肤黄染,并有全身乏力、嗜睡及精神萎靡等症状。

3.淋巴结肿大

有些患者出现浅表淋巴结肿大,常见于颈部。

4.其他

尚有皮肤瘙痒、肝脾肿大、腹泻(小儿多见)、脱发等。

治疗

主要是对症治疗和病原治疗。

常用抗生素有:①四环素,6~12小时1次。(儿童、孕妇及肾脏功能不全者不宜使用)。②强力霉素,12小时1次。(8岁以下儿童不宜)。③庆大霉素,肌肉注射,12小时1次。④丁胺卡那霉素,肌肉注射,8小时1次。⑤左旋氧氟沙星,静脉点滴,12小时1次。

红细胞平均体积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