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痈疽疖疔怎么治
中医夏天怎么养生。
身体是智能的载体,是事业的本钱。对自己晚年负责,就不应该对晚年的健康透支。社会不断发展,养生已经成为了社会性的话题,生活中睿智的人,一般都是对养生颇有心得的人。中医养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中医痈疽疖疔怎么治”,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中医痈疽疖疔怎么治
1、中医治疗湿热型痈疽疖疔
主症:体表散在淡红色丘疹及小脓疱,自觉刺痒、疼痛明显;舌质微红,苔薄白。脉弦。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
方药:银花15克,连翘15克,大青叶10克,蒲公英15克,茯苓10克,薏苡仁15克,防己10克,白鲜皮15克。
方解:方中金银花、连翘、大青叶、蒲公英清热解毒;茯苓、薏苡仁、防己、车前草健脾除湿;白鲜皮、防风疏风止痒;甘草解毒,调和诸药。
2、中医治疗气阴两虚型痈疽疖疔
主证:素体虚弱,面色萎黄,食少纳差,口干舌燥,躯干、四肢散在炎性丘疹或脓疱,痒痛不明显;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或沉缓。
治法:益气养阴,清热解毒。
方药:生芪10克,党参10克,生地10克,天冬10克,麦冬10克,银花15克,连翘15克,野菊花15克,地丁10克,板蓝根10克。
方解:方中黄芪、党参、干生地、二冬养阴益气;金银花、连翘、野菊花、地丁、板蓝根清热解毒。
中成药:连翘败毒丸6克,每日2次;小败毒膏10~20克,每日2次。
外治法:早期可用痈疽膏、芙蓉膏,或用蒲公英、紫花地丁、马齿苋等,洗净捣烂外敷每日1~2次。成脓欲溃则用黑布化毒膏或化毒散软膏。
3、治疗痈疽疖疔的生活偏方
芙蓉叶研粉,凡士林加热熔化,1:4调匀,外敷,日2~3次。可清热凉血。治疮疖、丹毒、脓疱疮等。
黄连3克研末,加凡士林15克,混匀,外敷。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治脓疱疮(黄水疮),丘疹样荨麻疹(水疱湿疮),单纯性疱疹(火燎疮),带状疱疹(缠腰火丹),多发性毛囊炎(发际疮),疖、痈、丹毒等及皮肤烫烧伤。
马料豆、赤小豆各10克,水煎汤。代茶饮。可清热解毒。用治小儿疮疖、脓疱疮。
水煎金银花,饮前分次加适量蜂蜜,搅匀。可清热解毒。用治小儿夏天长暑疖、脓疱疮及痱子合并感染。
猪胆治脓疱疮,枯矾粉30克装入猪胆内晒干,研粉与蛋黄油调糊外涂,日2~3次,治脓疱疮。
痈疽疔疖的鉴别
痈疽疔疖这四种疾病的致病原因是不一样的。痈是由于热毒熏蒸、气血淤滞引起的。疽是由于寒邪郁结、气血凝滞引起的。疔是由于邪毒侵袭、气血凝滞引起的。而疖由于邪毒侵袭、湿热蕴结引起的。
痈疽疔疖这四种疾病的临床症状也是不一样的。痈发病迅速,易脓,易溃,易敛。它是一种高肿而硬的结块,触摸有热感。疽发病初期的症状如栗,不发热胀痛。这种疾病容易向四周扩大,溃烂之后会出现蜂窝状。疔是病情较重的疾病。疔初起的时候出现栗米样小泡。这种小泡随着病情发展会逐渐增大,患者会出现剧烈的疼痛。而疖主要发生在皮肤浅表,发病较慢。这种疾病刚开始会出现局部肌肤红肿,随后会出现一定的灼热疼痛。
痈疽疔疖忌吃食物
鸡肉
鸡肉(尤其是公鸡肉)性温,味甘,肥腻壅滞,为温补食物。《饮食须知》中说它“善发风助肝火”。《随息居饮食谱》也认为其“多食生热动风”。如果痈疖疔毒病人常食、多食鸡肉,则会加重病情。
狗肉
邪热炽盛的痈疖疔毒患者切禁食或少食狗肉。《本草纲目》中也记载:“若素常气壮多火之人,则宜忌之。”痈疖疔毒者都为气壮多火之疾,-切温补食物应忌,否则必加重病情。
糯米
糯米甘温黏滞,若制成糕饼,食之难消化,火毒内盛的痈疖疔毒患者不宜食用。在《饮食须知》中提到:“多食发热,壅经络之气,令身软筋缓,久食发心悸及痈疽疮疖中痛。”
鹅肉
鹅肉为发物性食品,痈疖疔毒患者不宜食用。
螃蟹
螃蟹是诱发病气的发物,凡是痈疖疔毒患者,常食或多食,会加重病情。
虾子
虾子性质温热,味甘咸,能补肾兴阳,同时又是一种发物食品,若多食则容易引起疮疾。
相关阅读
痈疽疔疖怎么预防
痈疽疔疖怎么预防
1、痈疽疔疖怎么预防
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对油性皮肤要经常用肥皂和温水清洗;对干性皮肤则应少用肥皂。在寒冷季节,要经常用润肤剂涂抹皮肤,保持皮肤的弹性和柔软,减少皮肤裂。即使是皮肤有细小的破损,也要及时处理;对已有感染的皮肤要在注意清洁的基础上注意保护,适当进行隔离,防止接触感染;对瘙痒性皮肤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要防止因抓挠引起继发感染;暑天,痱子是皮肤感染的预兆,因此,放痱、治痱至关重要。
头发有保护头皮免受外界刺激的作用,应注意经常修剪,定期洗头,保持头皮的清洁。指甲要经常修剪,并清除甲前端下的污物。
消除与饮食有关的因素,对某些皮肤如湿疹、银屑病、荨麻疹、酒渣鼻、脂溢性皮炎等,应注意限制食用鱼、虾、蟹等海鲜物和辛辣性食物。
同时,增强体质,保持精神愉快,注意锻炼,合理营养,提高肌体免疫力,改善健康状况等也是非常重要的。
2、痈疽疔疖治疗方法
本病证治法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
初起内服仙方活命饮,外用如意金黄散;成脓期则内服透脓散,外治切开引流,继用二宝丹提脓去腐;若成漏者,可用药线引流;脓尽则用生肌散。
疮面深而恶者为疽。是气血为毒邪所阻滞,发于肌肉筋骨间的疮肿。现分为有头疽和无头疽两类。
有头疽系发于体表、软组织之间的阳性疮疡。因其初起患部即有单个或多个白色粟米样的疮头而得名。临证有虚实之分。①实证治宜清热疏风,解毒活血。可内服仙方活命饮,外用金黄膏贴敷;②虚证又有阴虚和气血两虚之不同,前者内服竹叶黄芪汤;后者内服托里消毒散;外治法同实证。
无头疽为发于筋骨之间或肌肉深部的阴性疮疡。包括附骨疽、流痰、肩疽等。多因毒邪深陷,寒凝气滞而成。证见患部漫肿无头,皮色晦暗,病程缠绵,甚至伤筋烂骨,难溃难敛。治宜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为主。内服阳和汤,外用阳和解凝膏。
3、痈疽疔疖诊断要点
一般来说,痈为阳证,患部多红肿热痛,根脚高,寒热交作,来势凶猛。而疽则为阴证,患部多木痛,约2-3天即能收口。痈生于皮肉,疽生于筋骨。痈易消、易溃、易敛;疽难消、难溃、难敛。
疖和疔虽然同是一种类型的疾病,但有区别,不可不辨。
在这里还应指出,须知疖与痈不同,痈不发生于头面,数目单纯,局部顶高色赤,表皮紧张有光,起初无脓头白点,漫肿范围较大,这些应与疖有所区别。
痈疽疔疖的不同之处
痈疽疔疖这四种疾病的致病原因是不一样的。痈是由于热毒熏蒸、气血淤滞引起的。疽是由于寒邪郁结、气血凝滞引起的。疔是由于邪毒侵袭、气血凝滞引起的。而疖由于邪毒侵袭、湿热蕴结引起的。
痈疽疔疖这四种疾病的临床症状也是不一样的。痈发病迅速,易脓,易溃,易敛。它是一种高肿而硬的结块,触摸有热感。疽发病初期的症状如栗,不发热胀痛。这种疾病容易向四周扩大,溃烂之后会出现蜂窝状。疔是病情较重的疾病。疔初起的时候出现栗米样小泡。这种小泡随着病情发展会逐渐增大,患者会出现剧烈的疼痛。而疖主要发生在皮肤浅表,发病较慢。这种疾病刚开始会出现局部肌肤红肿,随后会出现一定的灼热疼痛。
由于痈疽疔疖的致病原因不同,因此它们的治疗方法也是完全不一样的。痈需要使用清热的药物进行治疗。疽需要采用温中散寒的药物进行医治。疔疖这两种由邪毒引起的疾病需要使用清热解毒的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
痈疽疔疖的治疗中药方
1、疔疮二虫散治疗疮
苍耳虫100条,青蒿虫100条,百草霜6克,梅片1克。
将前2虫捣烂,和人百草霜,放在石灰甏中,吸去水分,使之干燥后研细,再加入梅片研匀。置膏药中
贴患处,或敷患处用纱布覆盖;橡皮膏固定。
止痛消散,拔毒提脓。用治疗疮初起,肿痛较剧,或疔毒走黄,肿势散漫者。
2、金银紫花汤治疔疮
金银花、野菊花各12克,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各6克。
煎15-30分钟,取汁约200毫升。日服3次,黄酒为引,每日1剂。
治疔毒、痈疮。
痈疽疔疖怎么根治
痈疽疔疖怎么根治
1、痈疽疔疖怎么根治
体质好的人,该病完全可以自愈,使用药物治疗可以促进自愈。比如在高热、疼痛的时候用新鲜的蒲公英、菊花、败酱草捣烂外敷;可以加快疾病康复,但是痈如果生长在体内,就比较危险了,轻则器官腐烂,重则脓毒入血扰心,所以痈疽治疗必须及时、妥当。比起西医的手术,中医治疗似乎更佳恰当有效。中医是治疗皮肤病最佳的方法。
2、痈疽疖疔的饮食禁忌
2.1、狗肉
邪热炽盛的痈疖疔毒患者切禁食或少食狗肉。《本草纲目》中也记载:“若素常气壮多火之 人,则宜忌之。”痈疖疔毒者都为气壮多火之疾,-切温 补食物应忌,否则必加重病情。
2.2、糯米
糯米甘温 黏滞,若制成糕饼,食之难消化,火毒内盛的痈疖疔毒患者不宜食用。在《饮食须 知》中提到:“多食发热,壅经络之气,令身软筋缓,久食发心悸及痈疽疮疖中痛。”
2.3、鲢鱼
鲢鱼性温 ,味甘,有补中暖胃、健脾益气作用。但痈疖疔疮患者切勿服食鲢鱼。清代食医王 孟英指出:“多食令人热中,动风,发疥。疮家忌之。”
2.4、带鱼
带鱼性温 味甘,能补气暖胃,也是一种海腥发物。病者食之,易加重病势,尤其是外科病症 ,如疔疖疮疡,食之令加速化脓。
3、痈疽疖疔的特征
痈、疽、疔、疖,是四种发生于体表各有不同病理变化和形状特征的外科疾患。
痈是感染毒邪,气血壅塞不通而致的局部化脓性疾病。发病迅速,易脓,易溃,易敛。初起局部光软无头,很快结块,表皮焮红肿胀、疼痛,逐渐扩大高肿而硬,触之灼热。
疽是为毒邪阻滞而致的化脓性疾病。其特征是初起如栗,不发热胀痛,易向四周扩大。溃烂之后,状如蜂窝,发于肌肉之间,凡皮肤厚而坚韧的地方都可发生,但多发于项后及背部。
疔,名疔疮,发病迅速,而且病情较重,因其坚硬而根脚如钉,故名。疔疮发无定所,随处可生,一般以头面及四肢较为多见。其命名亦随所生部位不同而异,如生于人中的,名人中疔;生于口角而口不能张开的,名锁口疔;生于手指各处的名指疔,生于足趾的名趾疔。疔初起有栗米样小泡,形如钉状,其根较深,或痒或麻,或焮赤肿痛,然后肿势逐渐增大,四周浸润明显,疼痛剧烈,约经5-7天,溃出脓栓,肿消痛止。
痈疽疖疔的鉴别
痈疽疔疖这四种疾病的致病原因是不一样的。痈是由于热毒熏蒸、气血淤滞引起的。疽是由于寒邪郁结、气血凝滞引起的。疔是由于邪毒侵袭、气血凝滞引起的。而疖由于邪毒侵袭、湿热蕴结引起的。
痈疽疔疖这四种疾病的临床症状也是不一样的。痈发病迅速,易脓,易溃,易敛。它是一种高肿而硬的结块,触摸有热感。疽发病初期的症状如栗,不发热胀痛。这种疾病容易向四周扩大,溃烂之后会出现蜂窝状。疔是病情较重的疾病。疔初起的时候出现栗米样小泡。这种小泡随着病情发展会逐渐增大,患者会出现剧烈的疼痛。而疖主要发生在皮肤浅表,发病较慢。这种疾病刚开始会出现局部肌肤红肿,随后会出现一定的灼热疼痛。
痈疽疖疔的中医治疗
1、赤小豆围法(《中医简易外治法》) 赤小豆粉60g,花粉末60g,陈醋200g。上药混匀调和成糊,敷于疮疡四周,留出疮孔。功能清热解毒。主治疗疮初起。
2、蛋清围法(《中医简易外治法》) 白芷粉60g,鸡蛋清1个,陈醋6g。上药搅匀捏成长条,围于患处周围,将疮孔留出。功能清热解毒,活血散瘀。主治痈疽初起,毒势蔓延不收。
3、箍疔散(《中国民间疗法》) 槐子(炒黄)、陈石灰石各等份,共为细末,以鸡蛋清调匀,外敷于患处,留疮口令毒外出。
疔疖怎么治疗
疔疖怎么治疗
1、疔疖中药治疗方法
1.1、三花二石汤
金银花、野菊花各30克,红花10克,生石膏、寒水石各60克。
水煎服,每日1剂(重者2剂),日服3~6次。二煎后以药渣煎汁,以纱条浸渍后敷患处,日换2次。
清热泻火,清营解毒,活血和络。
若形寒发热等表证者,加苏叶15克;发热口渴者,加知母、黑山栀各10克;腋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者,加桃仁、牛膝各10克;大便秘结者,加番泻叶5克。
1.2、芩连消毒饮
黄芩10克,黄连6克,生山栀10克,制川军9克,野菊花、半枝莲各10克,金银花12克,赤芍9克,连翘、紫花地丁各15克,生甘草6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3次。
清热凉血,解毒护心。
颜面疔疮,每易动风,加草河车、僵蚕合野菊花有入肝经、熄肝风之效;脓成者,加苍耳子、桔梗、皂角刺透脓泄毒;便燥腑结改用生大黄、全瓜蒌通腑泄热;邪热伤阴,去芩连苦寒,加沙参、麦冬、芦根甘寒清热;神识昏糊,加神犀丹1粒冲服,紫雪散4.5克分3次吞服,或安宫牛黄丸2粒,分2次化服;热毒炽盛,加广犀角15克,鲜生地60克凉血解毒;咳吐痰血,加象贝母、天花粉、藕节炭、鲜茅根;高热痉厥,加羚羊角粉、钩藤、龙齿。
2、疔疖的针刺疗法
2.l.针刺法
治法:清热解毒,行气和血。
处方:身柱/灵台/合谷/委中
方义:督脉统率诸阳,故泻身柱、灵台以疏泄阳邪火毒,两穴为治疗疗疮之经验穴;阳明多气多血,取合谷以清泻阳明火毒;委中为“血郄,刺血以清泻血热。
操作:毫针刺,用泻法。每日l次,每次留针30分钟。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2.2、挑治法
选穴:脊柱两旁寻找丘疹样阳性点,或取心俞、脾俞等。
方法: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或粗针挑取白色纤维样物。每次取2~4穴。
3、疔疖的艾灸疗法
隔蒜灸法
选穴:阿是穴
方法:将蒜片置于疖肿上,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灸之,每一疖灸3~10壮,每日l次,10次为l疗程。轻者灸3~4次痊愈,为防止复发应灸完l个疗程,重者一般需2个疗程。
疔疖的食疗方
1、疔疮初起伴有发热者:菊花晶l匙或菊花15克,冲饮。可常用。本方具有清热消炎的功效。
2、疔疮初期肿痛明显者糯米30克,蒲公英30克,或鲜品倍量。先将蒲公英加水煎汤,弃渣取汁,与糯米同煮为粥服食。本方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
3、疔疮初期疼痛甚者南瓜蒂适量,焙焦存性,研细末,用温开水冲服,每次5克,每日2次。并可用醋调外敷。本方具有消炎止痛的功效。
4、疔疮中期伴发热、口干苦、苔黄腻者绿豆30克,米仁30克。加水烧汤饮。本方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
5、疔疮痛不可忍者苦瓜叶晒干,研细末,用米酒送服,每次10克,每日3次。本方具有消炎止痛的功效。
疔疖治疗注意事项
疔初起如粟,根深形小,状如针,顶白而痛,因邪毒侵袭、气血凝滞而致。疖浅表局限,形小而圆,红肿热痛不甚,易溃易敛,反复发作,因湿热蕴结所致。
使用箍围药消肿解毒时,范围必须大于肿势范围,注意保持湿润。使用拔脓祛腐药时,注意有无过敏,过敏者禁用。
清热解毒药煎熬时间宜短,一般武火煮沸后15—20分钟,并宜凉服;脾胃虚弱者,宜温服。
颜面疔疮者中药汤剂宜偏凉服,忌服发散药。
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富营养为原则。宜食流质和半流质饮食。如水果汁、蔬菜汤、绿豆汤等,鼓励多饮水。禁食酒类、辛辣、煎烤、生冷硬物、鱼腥、肥甘之品。颜面疔疮患者应减少咀嚼活动。
治痈疖疽疔偏方
二、治痈疖疽疔要注意什么三、痈疖疽疔的发病原因
治痈疖疽疔偏方
1、治痈疖疽疔偏方
1.1、香油治疗疖子
香油大家都知道吧,但是它可以治疗疖子这个就不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了,这是老人流传下来的治疗方法。用铝勺子装一勺的香油放在火上烤,熟了以后放凉。以后每天早晚都用香油涂抹患处,如果有条件中午也可以涂一次,涂的次数越多就好的越快。正常坚持涂3天左右,疖子就会有明显的好转。一勺的香油可以涂好久。
1.2、金霉素眼膏治疗疖子
金霉素眼膏对于一些炎症是有很好的效果。大家可以到药店买一盒金霉素眼膏或者是拔毒膏,家里准备一块白布,把药膏放在白布的中间,用火烤一下,然后贴在患处。如果患处严重就会拔出脓水,如果不是很严重会很快消肿,这个方法很简单,治疗的效果也很好。
2、什么是痈疖疽疔
疖是人体皮肤单个毛囊或皮脂腺因细菌感染(一般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在人体的头、面、颈、腋和臀等部位尤易发生。疖在初患时红肿热痛,成熟后其中央出现黄白色小脓头,待自行破溃,脓栓排空即愈。但若处理不当,如胡乱挤压会使细菌随血液进入颅脑(海绵窦或脑膜),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则病情就十分危险。
另外,营养不良、抵抗力较弱的小儿会有病情缠绵多发,此起彼伏,以致进入疖病期的情况,给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疖子,中医认为是热毒侵入皮肤而发病,属于疮疡热证,所以又称“热疖”。细小如钉而反应较重的疖子,则称为“疔疮”。疖子以头、面、颈、背、臀等处最为多见;疔疮主要见于颜面及手指、足趾。疖子虽小,但也不可忽视对它的预防和治疗。
3、治痈疖疽疔的方法
局部药敷。上面我们介绍了痈是什么病,其治疗方法有很多,局部药敷是常见的治疗方法。痈患者早期,患处面积并不大,可用硫酸镁溶液或用中药草捣碎涂在患处,能够有效防止患处扩大。如果痈出现在脸部,要避免大幅度的脸部活动。
服用药物。早期治疗除了局部药敷,还要进行大量的药物治疗,预防患处进一步扩散感染。常用的治疗药物是抗生素,包括红霉素、头孢抗生素等,具体使用哪种抗生素根据病情而定。
手术治疗。如果常规的治疗方法无法控制病情,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目的是直接把坏死的组织切除,刀口深度应直达患处根部,减少复发的可能性。
治痈疖疽疔要注意什么
1、调整饮食
平时应少食辛辣刺激之品,忌饮烈性酒,以防辛辣之品损伤脾胃致使肠胃积湿生热而诱发本病或加重病性应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2、防止潮湿
尤其是暑天,天气炎热,常因工作环境差或工作繁忙而汗湿衣襟,加之更换内衣不勤,容易发生本病因此,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经常更换内衣,淋浴。
3、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卫生
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如毛囊炎、疖肿、湿疹等,细菌性皮肤病防止搔抓,无论是颈部、腋部、脐部或是身体其他部位皮肤有破损或有湿疹都应积极对症治疗,避免用力搔抓,因搔抓后可继发感染而形成脓肿。
痈疖疽疔的发病原因
1、中医病因:
以局部红肿热痛,根浅、脓出即愈为主要表现的疮疡类疾病。是一种生于皮肤浅表的急性化脓性疾患,随处可生。
2、西医病因:
致病菌大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人体皮肤的毛囊和皮脂腺通常都有细菌存在,但只有在全身或局部抵抗力减低时才引起感染。局部皮肤擦伤、不清洁,经常受到摩擦和刺激,都可导致疖的发生。
疔疖反复发作怎么治疗
疔疖反复发作怎么治疗
1、疔疖反复发作怎么治疗
中药治疗:
1.1、三花二石汤
【来源】贾美华,《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金银花、野菊花各30克,红花10克,生石膏、寒水石各6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重者2剂),日服3~6次。二煎后以药渣煎汁,以纱条浸渍后敷患处,日换2次。
【功用】清热泻火,清营解毒,活血和络。
【方解】红丝疔多因热毒瘀结,毒流经脉而成。方中生石膏、寒水石清热泻火;金银花、野菊花清营解毒;红花活血和络。方以大剂,药简效宏,且头二煎内服,三煎外敷,使药力内外并行。腠理开,经脉通,热泄毒解瘀行,故能很快获效。
1.2、挑治法
选穴:脊柱两旁寻找丘疹样阳性点,或取心俞、脾俞等。
方法: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或粗针挑取白色纤维样物。每次取2~4穴。
1.3、隔蒜灸法
选穴:阿是穴
方法:将蒜片置于疖肿上,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灸之,每一疖灸3~10壮,每日l次,10次为l疗程。轻者灸3~4次痊愈,为防止复发应灸完l个疗程,重者一般需2个疗程。
2、疔疖形成的原因
2.1、疔疮大多是由于外伤因素引起的,由于外伤怕引起感染,不易于清洗,导致肌肤不干净,铁木刺伤而妄施针挑挤压,以致火毒乘隙侵袭,邪热蕴结肌肤。所以我们要尽可能的保持皮肤的干净。
2.2、疔疮也有可能是由饮食因素导致的。由于长期酗酒,导致内脏热毒内发,如果热毒内盛则流窜经络内攻脏腑则属危证。这是很严重的一种症状了,我们要特别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适量喝酒,以免疾病摆放。
2.3、引起疔疮的最重要一个因素是细菌的感染。多为葡萄球菌的感染导致的急性化脓性的炎症。这是会引发其他病症的,我们要引起重视,如果身体有不适,就要及早就医,不要耽误治疗的最佳时机。
3、疔疖的症状
3.1、颜面部疔疮
颜面部疔疮是指发生在颜面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颜面部疖、痈。其特征是疮形如粟,坚硬根深,状如钉丁之状。该病病情变化迅速,易成走黄危证。
3.2、手足疔疮疔
毒发生于指甲两旁,形如蛇眼者,称“蛇眼疔”,其临床特点为初发病限于指甲一侧边缘的近端,有轻微的红肿疼痛,一般2~3天成脓。
3.3、红丝疔
该病好发于前臂及小腿的内侧。先在原发病灶处有红肿热痛,继则有红丝一条,由前臂或小腿迅速向躯干方向走窜,上肢导向肘部而及腋窝,下肢导向膝部而及腹股沟,使腋窝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压痛,伴有轻重不同的全身症状,如恶心、发热、头痛、食欲不振、周身无力、苔黄、脉数等。
治疗疔疖的偏方
1、治疖子初起
用葛蔓烧灰,水调敷涂。
2、疖子的治疗便方
用一商陆根捣烂搽涂患处,药干即换。此方亦治湿疮、石痈。
3、小儿热疖
用伏龙肝末、生椒末等分,和醋调敷。
4、鳜鱼
释名 计鱼、石桂鱼、水豚。气味 (肉)甘、平、无毒。
主治:补虚劳,益脾胃。尾治小儿软疖,胆治骨鲠在喉。
5、头上软疖
用孵出小鸡后的蛋壳,烧存性,研为末,加轻粉少许,清油调敷。
6、热疖肿毒
用芸薹子、狗头骨,等分为末,调醋敷涂。
疗疔疖的望珍
1、痈
红肿高大,根盘紧束,伴有焮热疼痛者为痈,属阳证。多由温热火毒内蕴,气血瘀滞,热盛肉腐而成痈。其特点是未脓易消,已脓易溃,脓液稠粘,疮口易敛。
2、疽
漫肿无头,肤色不变或晦黯,局部麻木,不热少疼者为疽,属阴证。多由气血虚而寒痰凝滞,或五脏风毒积热,深窜入里,流滞于筋骨及肌肉深处所致。其特点是未脓难消,已脓难溃,脓液稀薄,疮口难敛。
3、疔
初起如粟如米,根脚坚硬而深,犹如钉丁之状为疔。初起局部顶白,麻痒相兼,继而红肿热痛。多生于头面手足。疔毒多由火热毒邪,阻于皮肤,留于经络而成。
疔毒较一般疮疖为重,若患处起红线一条,由远端向近端蔓延,称红丝疔,或曰“疔毒走黄”,是火热毒邪流窜经脉,有内攻内陷之势。
4、疖
发于皮表,形小而圆,红肿热痛不甚,容易化脓,脓溃即愈为疖。多由外感热毒或脏腑湿热蕴结,发于肌肤而成。
面部疔疖治疗
面部疔疖治疗
1、面部疔疖治疗
1.1、清热解毒汤:双花30克,连翘30克,菊花15克,桑叶12克,黄芩12克,桔梗12克,公英30克,地丁30克,败酱草30克,夏枯草15克,黄柏12克,苦参15克,生地30克,大黄5克,石膏30克,甘草6克,水煎服。热炎宁、败毒丸口服。
1.2、清暑化湿汤:藿香10克,佩兰12克,薄荷12克,苏叶10克,桑叶12克,菊花12克,黄芩15克,黄连10克,栀子12克,胆草12克,苦参12克,泽泻15克,滑石20克,茅根30克,竹叶15克,虎杖15克,甘草6克,水煎服。藿香丸、栀子丸口服。
1.3、扶正解毒汤:黄芪30克,黄精12克,党参12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当归15克,川芎12克,生地20克,丹皮12克,元参15克,麦冬12克,丹参30克,双花20克,连翘20克,黄芩12克,公英20克,地丁15克,浙贝母12克,全蝎6克,甘草6克,水煎服。珍珠丸、化毒丸口服。
2、疖疔的饮食禁忌
2.1、狗肉
邪热炽盛的痈疖疔毒患者切禁食或少食狗肉。《本草纲目》中也记载:“若素常气壮多火之 人,则宜忌之。”痈疖疔毒者都为气壮多火之疾,-切温 补食物应忌,否则必加重病情。
2.2、糯米
糯米甘温 黏滞,若制成糕饼,食之难消化,火毒内盛的痈疖疔毒患者不宜食用。在《饮食须 知》中提到:“多食发热,壅经络之气,令身软筋缓,久食发心悸及痈疽疮疖中痛。”
2.3、鲢鱼
鲢鱼性温 ,味甘,有补中暖胃、健脾益气作用。但痈疖疔疮患者切勿服食鲢鱼。清代食医王 孟英指出:“多食令人热中,动风,发疥。疮家忌之。”
2.4、带鱼
带鱼性温 味甘,能补气暖胃,也是一种海腥发物。病者食之,易加重病势,尤其是外科病症 ,如疔疖疮疡,食之令加速化脓。
3、疖疔的鉴别
疔是病情较重的疾病。疔初起的时候出现栗米样小泡。这种小泡随着病情发展会逐渐增大,患者会出现剧烈的疼痛。而疖主要发生在皮肤浅表,发病较慢。这种疾病刚开始会出现局部肌肤红肿,随后会出现一定的灼热疼痛。由于疔疖的致病原因不同,因此它们的治疗方法也是完全不一样的。疔疖这两种由邪毒引起的疾病需要使用清热解毒的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
疖疔的症状表现
1、发病人群:儿童及成人均可见。
2、好发部位:好发于头面、发际、颈项部及臀部等。发生于面部的疖,尤其鼻孔及上唇者,因面部有丰富的淋巴管及血管网,且和颅内血管相通,故易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败血症甚至脑脓肿。
3、皮损特点:初起为与毛囊一致的圆锥形炎性小结节,基底明显浸润,逐渐增大,呈鲜红或暗红色硬性结节化脓坏死,中心可形成脓栓。破溃后排出脓液、脓栓和坏死组织,肿胀消退,结痂而愈。
4、症状:局部皮肤伴有红、肿、热、痛等症状。重者可伴有畏寒、发热及全身不适,周围淋巴结肿大。
5、病程及预后:本病可反复发作,严重者可引起败血症。
疖疔的预防
1、要讲究皮肤的清洁卫生。
2、疖要如何防治?避免皮肤破损,特别要保护硬领、腰带等皮肤易损区。皮肤被蚊虫叮咬后不可搔抓,否则细菌入侵最易生疖。
3、及时治疗瘙痒性皮肤病,如湿疹、痱子和足癣等。洗澡时,不要用碱性大的肥皂,以免破坏皮肤表层的弱酸性环境,而降低其天然抗病能力。
4、饮食宜清淡,不要吃油腻和辛辣食品,可在医生指导下内服六神丸、牛黄解毒丸等清热消炎药,以清除体内的“火毒”。
痈疽疮疡怎么治
痈疽疮疡怎么治
1、痈疽疮疡怎么治
1.1、患部制动 防止炎症扩散,减轻疼痛。唇痈病人可取头高卧位休息,给予流质饮食,减少说话,严禁挤压。
1.2、早期应用抗生素 尽早应用抗生素,有利于制止脓毒血症的发生。其原则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有效抗生素,联合用药,剂量充足,疗程充分,以静脉给药途径为佳。在药敏试验结果未出之前,可根据脓液涂片和革兰染色结果选用抗生素,通常可首选青霉素、红霉素加庆大霉素,或第1代头孢菌素。
1.3、对症治疗 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处理;疼痛剧烈、情绪烦躁不安者可给予止痛药和镇静药物。
1.4、支持治疗 宜进食易消化、高能量的流质饮食或软食,每天补充维生素C2~3g。重症者可吸氧、输注新鲜血或血浆、复合氨基酸、脂肪乳剂等。
2、痈疽疮疡的治疗偏方
2.1、组成:于姜、米醋各适量。
用法:将干姜炒紫研为细末,用米醋调如泥状,敷于四周留头,药干则换新药。
主治:外痈初起。
2.2、组成:生葱、蜜糖各适量。
用法:上药适量,捣如泥状敷患处,用敷料或绷带固定,每日1 次,10 天为1 疗程,或至愈为止。
主治:痈肿。
2.3、组成:葱白一把。
用法:捣烂作饼,贴于患处,外加厚布数层,以热水袋熨之。颜面部勿用。
主治:外痈初起。
2.4、组成:大蒜适量,艾炷。
用法:大蒜切成薄片,贴于疮头上,艾炷置于蒜片上,点燃灸之,蒜坏则换之,以痛者灸之不痛,不痛灸之痛为度。颜面部勿用。
主治:外痈初起。
3、痈疽疮疡的临床表现
3.1、内痈疽生于脏腑(如胃脘痈、心痈、小肠痈等),虽同属痈证,但在辨证论治上与外痈多有不同。
3.2、外痈疽系指发于体表的痈疽。初起无头,局部红肿热痛,界限分明,易肿、易脓、易溃、易敛。重者可有身热、口渴、脉数等。
3.3、无论哪一种致病因素引起的疮疡,均能导致局部和全身一系列病理反应。当上述各种致病因素侵入人体后,就会破坏这种生理功能,引起局部气血凝滞,营卫不和,经络阻塞,产生肿痛症状。如人体抗病能力低下,以及病邪不能及时控制,则进一步形成热胜肉腐,肉腐为脓,从而导致脓肿的形成。
痈疽疮疡怎么护理
1、一般护理
1.1、按中医外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1.2、保持皮肤清洁,做好口腔护理。
2、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2.1、注意观察疮形、肿势、色泽、疼痛及体温的变化,记录脓液的色、质、量。
2.2、高热烦燥者,宜卧床休息,多饮清热利湿解毒的确饮料或遵医嘱给予清热利湿解毒中药代茶饮。
3、给药护理
3.1、外敷膏药宜紧贴患部,箍围药宜注意干湿度,掺药粉宜散布均匀。
3.2、药物降温汗出较多时,及时更换被服,嘱患者多饮温开水。
4、饮食护理
4.1、饮食宜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
4.2、忌食辛辣、鱼腥、生冷、肥腻之品。
痈疽疮疡怎么预防
1、在易于发生脓皮病的单位(如某些工厂、农机站、小学校等)中广泛进行有关防治化脓性皮肤病的宣传教育工作,定期进行预防检查,尽可能消灭一切发病因素。
2、注意皮肤卫生,加强身体锻炼,增进皮肤的抵抗力。
3、保持皮肤机能的完整性。对于皮肤病,尤其是瘙痒性皮肤病,应及时进行合理治疗。防治皮肤损伤,避免搔抓及皮肤摩擦等刺激。
4、衣帽、毛巾、面盆等禁止公用,防止接触传染,对患者适当进行隔离。患者所用敷料及接触物要严格消毒或焚毁。在患病期间,除应用药液清洗皮损外,禁止用自来水洗涤患部,以防扩延。
疖疔的治疗方法
疖疔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疖的治疗方法
对早期炎症结节可用热敷或物理疗法(透热、红外线或超短波),也可外敷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已有脓头时,可在其顶部点涂石炭酸。有波动时,应及早切开引流。对未成熟的疖,不应挤压,以免引起感染扩散。
以下情况应系统用抗生素:
毛囊炎位于鼻周、鼻腔或外耳道内。
大的或复发性疖。
皮损周围有蜂窝织炎。
皮损局部治疗无反应。
应给予青霉素、头孢类、大环内酯类和克林霉素等对致病菌敏感的药物。
2、疔的治疗方法
局部治疗
早期用热敷或超短波治疗,外敷鱼石脂软膏(并不是唯一可使用药物,视患者病情情况而定)等。除面部外,也可用2%的碘酒外涂,若有波动时,应行手术切排。
中医治疗
内服中药:银花、连翘、紫花地丁、蒲公英、野菊花、马齿苋各15克煎水服用。外敷可用新鲜马齿苋60克,或用败酱草60克或用蒲公英60克加食盐少许捣烂后外敷患处,每日换2-4次。
3、疖疔的外用药方
拔脓清毒方
组方:金银花20g、野菊花15g蒲公英15g、紫花地丁15g、紫背天葵子15g、、半边莲15g、半枝莲15g、芙蓉花叶15g、白花蛇舌草15g、
功效: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排脓
主治:疔、疮疡、疖、痈、无名肿毒、蜂窝织炎、甲沟炎、深部脓肿,发无定处,未化或已化,或走黄者。
用法:水煎后取煎好的浓缩药水浸药纱布外敷患处,一天多次加药水湿润纱布,直到红肿束到一起箍穿脓头后排脓。如脓肿部位深可制成纱条用作疮口引流。重症者可同时结合此药方水煎二次,一日一剂,早晚饭后服。
注意事项:阴疽、阴疮者不可用。脾胃虚寒者慎用。
疖疔的内服药方
1、三花败毒汤治化脓性疔疮
金银花30克,菊花12克,槐花6克,黄芩9克,赤芍9克,连翘12克,紫地丁9克,板蓝根30克,丹皮9克,甘草6克。
水煎服,每日1剂。
清热、凉血气解毒。用治疔疮(局部化脓性感染)。
2、黄连消毒饮治疔疮
黄连10克,黄芩15克,黄柏12克,连翘12克,生地黄10克,苏木10克,当归12克,羌活10克,独活10克,汉防己10克,知母12克,桔梗10克,甘草3克,防风10克。
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
清火解毒,和营散结。用治疔疮初起,红肿明显,寒热麻痒等证。
3、芩连消毒饮治颜面疔疮
黄芩9克,黄连3克,生山栀9克,制川军9克,野菊花9克,草河车9克,银花12克,连翘12克,赤芍9克,生甘草3克,紫地丁15克。
先将上药用水浸泡15分钟,再煎20分钟,每剂煎2次,每日1剂,分2次服。
用治颜面疔疮,头面丹毒等。
疖疔的症状表现
疔,名疔疮,发病迅速,而且病情较重,因其坚硬而根脚如钉,故名。疔疮发无定所,随处可生,一般以头面及四肢较为多见。其命名亦随所生部位不同而异,如生于人中的,名人中疔;生于口角而口不能张开的,名锁口疔;生于手指各处的名指疔,生于足趾的名趾疔。疔初起有栗米样小泡,形如钉状,其根较深,或痒或麻,或焮赤肿痛,然后肿势逐渐增大,四周浸润明显,疼痛剧烈,约经5-7天,溃出脓栓,肿消痛止。
疖,名疖疮,发于皮肤浅表,随处可生,多生于头、面、颈、项及臂臀等处。疖初起局部肌肤红肿,继则灼热疼痛,突起无根,肿势局限,有黄白色脓头,随后疼痛增剧,自溃,流出脓水,肿痛逐渐减轻或结块无头,红肿疼硬,根盘较大,寒热甚微,来势缓慢。
痈疽怎么治疗
痈疽怎么治疗
1、痈的中医辨证施治
本病证治法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初起内服仙方活命饮,外用如意金黄散;成脓期则内服透脓散,外治切开引流,继用二宝丹提脓去腐;若成漏者,可用药线引流;脓尽则用生肌散。
2、疽的中医辨证施治
疮面深而恶者为疽。是气血为毒邪所阻滞,发于肌肉筋骨间的疮肿。现分为有头疽和无头疽两类。
有头疽系发于体表、软组织之间的阳性疮疡。因其初起患部即有单个或多个白色粟米样的疮头而得名。临证有虚实之分。实证治宜清热疏风,解毒活血。可内服仙方活命饮,外用金黄膏贴敷;虚证又有阴虚和气血两虚之不同,前者内服竹叶黄芪汤;后者内服托里消毒散;外治法同实证。
无头疽为发于筋骨之间或肌肉深部的阴性疮疡。包括附骨疽、流痰、肩疽等。多因毒邪深陷,寒凝气滞而成。证见患部漫肿无头,皮色晦暗,病程缠绵,甚至伤筋烂骨,难溃难敛。治宜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为主。内服阳和汤,外用阳和解凝膏。
3、痈疽中医方剂
3.1、透脓汤
生黄芪12克,当归身、白芍、皂角刺各9克,忍冬藤12克,炙甲片4克,甘草节5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托毒透脓。
3.2、疏气消肿汤
炒柴胡、川芎、赤芍各4克,当归、青皮、炒枳壳各6克,忍冬藤12克,制香附9克,全蝎1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理气和络,活血散结。
若局部皮肤微热,或舌苔燥腻,脉见弦劲,为郁久化火之兆,势将酿脓,此时宜加丹皮6克,焦山栀9克,龙胆草2克,茯苓12克以清泻郁火,力求内消。
3.3、和营托毒汤
生西芪9克,川桂枝4克,炒当归9克,赤白芍9克,炙甘草6克,忍冬藤12克,陈皮6克,白茯苓9克,炙僵蚕12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益气和营,托里消肿。
痈疽民间偏方
鲜杨桃叶,捣烂敷患处,治跌打肿痛,痈疽肿毒,能止血止痛,却热拔毒。
用油菜煮汁食,或捣烂绞汁温服一小杯(约三十毫升),一日三次,疗程三天;并用鲜油菜叶捣烂敷患处,一日更换三次,治痈疽,丹毒,乳痈,无名肿毒等症。
章鱼捣烂,调少量冰片敷患处,治痈疽肿毒。
鹿角尖,水磨取其浓汁,每次3克,黄酒调服,治痈疽恶疮,骨疽,瘘管。
远志100克、米酒1000毫升。用法:远志用米泔水浸洗,捶去心,为末,每取100克,入米酒1000毫升浸1~2日,取上清液,每温饮1盏。急用可每取药末10克,温酒1盏调,澄少顷,饮其清液,以渣敷患处。主治:痈疽发背疮毒。
红藤30克、紫花地丁30克、酒适量。用法:午前将红藤以水酒2碗煎至1碗服,卧之,午后用地丁如前法服,以服后痈渐止为效。主治:痈疮。
痈疽症状表现
痈和疽症状大不相同,应予区别。一般来说,痈为阳证,患部多红肿热痛,根脚高,寒热交作,来势凶猛。而疽则为阴证,患部多木痛,约2-3天即能收口。痈生于皮肉,疽生于筋骨。痈易消、易溃、易敛;疽难消、难溃、难敛。
痈好治,疽难疗,《外科全生集》以阴阳分之。人身所有者,气与血耳。一但气血失调,便产生疾病,痈疽也不例外。痈疽的产生,是病邪侵袭机体后,使气血运行不畅,气血滞留凝聚,则生壅肿;日久不散,则血肉腐败而成脓。痈与疽虽都是由气血凝滞所生,但二者是有区别的。痈属阳性,局部具有红肿热痛,是易脓、易溃、易敛的急性疮疡。疽为阴性,分有头疽与无头疽两种。有头疽:发于肌肉,初起即有粟粒状脓头,以后腐烂,形如蜂窠。无头疽:发于筋骨之间,初起无头,漫肿色白,根脚散漫,酸多痛少。疽是难消、难溃、难敛的疮疡。
痈疽疔疮怎么治疗
痈疽疔疮怎么治疗
1、痈疽疔疮治疗方剂
五味消毒饮
金银花30克,野菊花30克,蒲公英30克,紫花地丁30克,紫背天葵子15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3次,或煎后加酒1~2匙和服。药渣可捣烂敷患处。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热毒疮疡、疔疮,红肿焮热疼痛,或有发热,舌红脉数。可用于疔疮、多发性疖肿、蜂窝组织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乳腺炎、败血症、急性肾炎、大叶性肺炎、心内膜炎、慢性骨髓炎、牛皮癣、痢疾、产褥热、赤带、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胆囊炎、急性阑尾炎、肺部感染、预防手术后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细菌性肝脓肿、疱疹性口内炎、急性湿疹、化脓性胆管炎、肺脓疡以及其他感染疾病等病症。
蟾酥丸
蟾酥6克,轻粉15克,枯矾3克,寒水石3克,煅铜绿3克,乳香3克,没药3克,胆矾3克,麝香3克(后入),雄黄6克,蜗牛21个,朱砂9克。
上药共研细末,制成丸如绿豆大。内服:每服3~5粒,日服2~3次,温开水送服。外用:以米醋烊化,敷于患处。
解毒消肿,活血止痛。痈疽、疔疮,初起红肿热痛。可用于疔疮、痈疽、化脓性淋巴结炎、乳腺炎、化脓性骨髓炎、肌肉深部脓肿等多种外科急性化脓性炎症等病症。
2、痈疽疔疮外用药方
疔疮二虫散
止痛消散,拔毒提脓。用治疔疮初起,肿痛较剧,或疔毒走黄,肿势散漫者。
苍耳虫100条,青蒿虫100条,百草霜6克,梅片1克。
将前2种虫捣烂,和入百草霜,放在石灰甏中,吸去水分,使之干燥后研细,再加人梅片研匀。置膏药中贴患处,或敷患处用纱布覆盖,橡皮膏固定。
三黄蜂房散
黄柏、黄连、黄芩各2克,野蜂房1个。
将前三味研末,将野蜂房烧存性(烧至外皮黑褐色,里面黄褐色为度,不可烧成灰烬)。研末,与三黄末混匀调茶油敷患处。若敷上药不干脱,则不必换药。
用此方治疗疔疮患者(其发病部位均在面部)60例,一般在敷药后2天内出脓,至第3天即可结痂痊愈。在使用本方期间,未配合任何药物治疗,均治愈。
3、痈疽疔疮针灸治疗
刺灸法
治则:清热解毒,行气和血。督脉统率诸阳,故泻身柱、灵台以疏泄阳邪火毒,两穴为治疗疔疮之经验穴;阳明多气多血,取合谷以清泄阳明火毒;委中为“血郄”,刺血以清泄血热。
随证配穴:根据患部所属经脉,循经取穴。生于面部属阳明经者—商阳、内庭;属少阳经者—关冲、足临泣;属太阳经者—少泽、足通谷;发于手者,可取足部同名经腧穴;发于足者,取手部同名经腧穴;高热—十宣或十二井穴点刺出血;神昏—人中、中冲、内关;红丝疔可从红丝止点沿红丝向起点点刺,泄恶血。
操作:毫针刺,泻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30分钟。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预防和治疗痈疽疔疮单方
为了预防和治疗疔疮肿毒、疮,疖,可以单独使用蒲公英泡水喝,方法是:将蒲公英洗干净,晒干,切成细末,每次用20克左右,水煎或用开水冲泡5分钟,每日3-4次,为了改善口感,也可以适当加入白糖。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作用,对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支气管炎、疮疡肿疖都有良好的效果。
对于一些急性化脓感染、膀胱炎、急性胆囊炎、尿道炎等必须加大量剂量,一般需在100克左右。
痈疽疔疮症状
痈
红肿高大,根盘紧束,伴有焮热疼痛者为痈,属阳证。多由温热火毒内蕴,气血瘀滞,热盛肉腐而成痈。其特点是未脓易消,已脓易溃,脓液稠粘,疮口易敛。
疽
漫肿无头,肤色不变或晦黯,局部麻木,不热少疼者为疽,属阴证。多由气血虚而寒痰凝滞,或五脏风毒积热,深窜入里,流滞于筋骨及肌肉深处所致。其特点是未脓难消,已脓难溃,脓液稀薄,疮口难敛。
疔
初起如粟如米,根脚坚硬而深,犹如钉丁之状为疔。初起局部顶白,麻痒相兼,继而红肿热痛。多生于头面手足。疔毒多由火热毒邪,阻于皮肤,留于经络而成。
疔毒较一般疮疖为重,若患处起红线一条,由远端向近端蔓延,称红丝疔,或曰“疔毒走黄”,是火热毒邪流窜经脉,有内攻内陷之势。
疖
发于皮表,形小而圆,红肿热痛不甚,容易化脓,脓溃即愈为疖。多由外感热毒或脏腑湿热蕴结,发于肌肤而成。
中医怎么治蛀牙?
蛀牙是我们平常生活中高发的一种口腔疾病,患者往往会因为蛀牙疼痛吃不下饭。而且,蛀牙的继发性很高,如果不及时治疗,那么可能蛀牙周围的牙齿都会跟着受影响,甚至腐烂等。想要治疗蛀牙,日常一定要避免食用糖分高的食物,此外,还可以采用下面的中医疗法。
蛀牙的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
若齿龈红肿热痛或有寒热,口有秽臭,或齿孔出脓,苔黄腻,脉弦数者,为风热实火,治以清泄阳明实热。方用:生石膏30克、竹叶6克、生山栀9克、银花16克、连翘15克、赤芍10克、胡黄连9克、黄芩9克,水煎服。
及时补牙
蛀牙可通过及时补牙来控制感染和杜绝再感染,补牙前一般要对牙齿的腐蚀组织进行杀菌处理,再然再进行填充,让其回复正常的功能和状态。补牙不仅能防止牙齿被细菌感染,也能避免牙齿进一步腐坏。
拔牙
这种方法主要针对重度蛀牙,这往往是由于患者对蛀牙的危害缺乏足够的认识,蛀牙就会从蛀牙发展到牙髓炎、根尖周炎,甚至最终牙冠全部被龋蚀只剩下残根。这时不仅需要拔牙,还要进行镶牙才能恢复一颗完整的牙齿。
根管治疗
就是先将蛀牙顶端钻孔,然后通过医用的根管将蛀坏的死牙髓抽出,再用根管进行消毒、杀菌,最后再用根管填充材料进行填充。使蛀牙恢复正常的形态与基本的功能。而且也避免了外界细菌的进一步侵蚀。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在磨除龋坏的基础上,应用药物抑制龋病发展的方法,适用于恒牙尚未成洞的浅龋,乳前牙的浅、中龋洞。常用药物包括氨销酸银和氟化钠等。
牙冠治疗这也是应用于治疗成人蛀牙的一种方法之一。因为,通过根管治疗后,很多时候,牙齿因为经过一番折腾,所以变得比较脆弱。因此,专家往往会建议用牙冠戴上,这样不仅是使真牙处于一种固定状态,并且,也使得牙齿外面形成了一层保护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