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肿瘤运动养生 > 导航 > 中医养生标志

中医养生标志

2019-10-12

肿瘤标志物

肿瘤运动养生。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那些健康而长寿的人,他们在养生方面都有自己的心得。生活质量高的人,一般都是懂得养生的人。如何进行中医养生呢?下面是由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肿瘤标志物”,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肿瘤标志物

1、肿瘤标志物是什么

肿瘤标志物可存在于细胞表面、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外(血液,体液中)。肿瘤标志物的分类和命名尚未完全统一,体液中的肿瘤标志物一般分为,胚胎抗原类、糖链蛋白类、激素类、酶和同工酶类及癌基因产物类等。

2、肿瘤标志物到底查什么

肿瘤标志物通俗地说就是人体内一种异于正常人群的,可科学检测的标志物,主要与肿瘤相关。部分肿瘤标志物有预警作用(如EB病毒抗体与鼻咽癌、乳头瘤病毒与宫颈癌)。部分肿瘤标志物可反映肿瘤存在,有助于临床辅助诊断和监测肿瘤的治疗效果。

据了解,目前在体检中比较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包括甲胎球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CA125、EB壳抗原免疫球蛋白A(VCA/IgA)、EB早期抗原免疫球蛋白A(EA/Ig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等。

3、肿瘤标志物报告怎么看

在普通体检中,肿瘤标志物的结果一般只会“定性”。所以报告单上通常只有“阴性”或“阳性”。

“阴性”者,多数没有肿瘤发生。而对于“阳性”者,医生往往会建议复查。可疑“阳性”结果的复查宜用“定量”检测。定量检测值分两种情况。

轻度升高(超过正常参考值不是太多),发生肿瘤的可能性比较低,可考虑进一步检查,或者动态观察,不要紧张也不要掉以轻心。

中重度升高或多项指标持续升高,提示肿瘤发生的可能性很高,必须尽快做医学影像学和细胞病理学的检查。

肿瘤发生的原因

1、外界因素

烷化剂,如有机农药、硫芥、乙酯杂螨醇等,其生物学作用类似X射线,可致肺癌及造血器官肿瘤等。

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如煤烟垢、煤焦油、沥青等,与该类物质经常接触的工人易患皮肤癌与肺癌。近年来认为内源性胆蒽类物,如胆酸及类固醇激素的化学结构与之很相似,经细菌作用后的脱氧胆酸钠有可能转变为致癌物甲基胆蒽。

氨基偶氮类化合物,易诱发膀胱癌、肝癌。其致癌性是由于其体内代谢产物。

亚硝胺类,与食管癌、胃癌和肝癌的发生有关。

真菌毒素和植物毒素,如黄曲霉素易污染粮食,可致肝癌、肾癌、胃与结肠的腺癌;苏铁素、黄樟素及蕨类毒素也可致肝癌。

其它,如金属(镍、铬、砷)可致肺癌等,氯乙烯能诱发人肝血管肉瘤,二氯二苯基、三氮乙烷(DDT)和苯可致肝癌。

2、物理因素:

电离辐射,如由于X线防护不当所致的皮肤癌、白血病等,一度成为放射工作者的职业病;此外,吸人放射污染粉尘可致骨肉瘤和甲状腺肿瘤等,也属医源性致癌的原因之一;

紫外线,可引起皮肤癌,尤对易感性个体(着色性干皮病病人)作用明显;

其它,如烧伤深瘢痕长期存在易癌变,皮肤慢性溃疡可能致皮肤鳞癌,石棉纤维与肺癌有关,这些可能是局部物理刺激作用所致。

预防肿瘤吃什么好

海产品:可用作恶性肿瘤病人的治疗食品。海藻类有效成分主要是多糖物质和海藻酸钠。海藻酸钠能与放射性锶结合后排出体外。常吃海带、紫菜等食品对身体有益。鲨鱼的软骨能抑制肿瘤生长,鱼翅有抑制肿瘤向周围浸润的能力。鱼类中含有丰富的硒、锌、钙、碘等无机盐类,对抗癌也是有益的。

真菌食品:含有多糖物质和干扰素诱导剂,能抑制肿瘤。香菇对胃癌、食道癌、肺癌、宫颈癌有一定的疗效。金针菇也具有同样的功效,对肿瘤有抑制作用。猴头菇对胃癌有疗效,可延长病人的生存期,提高免疫力。银耳对癌瘤有抑制作用。近年发现茯苓中90%的B茯苓聚糖可增强免疫功能,有抗癌瘤的作用。

果品:杏仁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细胞癌变。它对口腔干燥等症状有缓解作用,但对口:腔有炎症、溃疡以及鼻出血的病人不宜食用。乌梅也有抗癌作用,枣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无花果的提取物可治疗胃癌、咽喉癌、宫颈癌、膀胱癌等。苹果中含有果胶多,可与放射性元素结合,促使其排出。木瓜能阻止癌瘤扩散、发展。

yS630.Com相关推荐

肿瘤标志物检测方法


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方法

1、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方法

放射免疫分析法(radioimmunoassay,RIA)是利用特异抗体与标记抗原的竞争结合反应,通过测定放射性复合物来计算出非标记抗原量的一种超微量分析技术。它是学者在研究胰岛素的抗体时发展起来的。液体芯片检测技术 随着蛋白质组学的发展,蛋白质芯片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物样品的核酸序列检测和蛋白质的研究中。液相悬浮芯片技术是今年来刚刚兴起的一种新的检测技术。免疫放射分析法(immunoradiometricassay,IRMA)是由学者在1968年首先提出。所用标记物是抗体。

2、肿瘤标志物的特点

敏感性高,能早期检测出肿瘤患者;特异性好,能准确鉴别肿瘤/非肿瘤患者;器官特异性,方便对肿瘤的定位;血清中水平与肿瘤体积大小、临床分期相关,用以判断预后;半衰期短,可反映肿瘤的动态变化,监测治疗效果、复发和转移。测定方法精密度、准确性高,操作方便。

3、肿瘤标志物的应用

肿瘤普查、筛选项目的应用;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疗效与预后判断;生物特点和疾病阶段的判定;手术、化疗、放疗的监测;确定不知来源的转移肿瘤的原发肿瘤;多项肿瘤标志物的联合应用,提高检测效率。

肿瘤标志物阳性不一定就是患癌症

1、“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如果能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90%~95%的肿瘤是可以治愈的。而早发现是解决癌症防与治的关键中的关键。”专家说。然而遗憾的是,目前即使是最先进的检查技术和手段也只能发现直径0.5厘米以上的肿块。当无症状的肿块渐渐长到为自身所觉察的大小时,部分肿瘤已经处于中晚期,有的肿瘤已经发生了转移,很多病人已经丧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期。

2、目前,癌症检查的常用手段主要是生物物理检查和组织细胞学检查。生物物理检查主要包括b超、内腔镜、ct、mri及x光、核素显像等,这些检查方法一般只能发现直径1~2厘米的肿瘤。而一个肿瘤细胞倍增到如此大小的团块,至少需要5年甚至更长时间。这个时候,细胞大约已经有109个;组织细胞学检查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但一般是在生物物理检查之后,才可通过刮片、穿刺或手术活检取得标本。

肿瘤标志物不是恶性肿瘤所特有的

1、随着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的逐年升高,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严重危险人民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与之相对应,近些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循证医学理念的深入研究,又使得恶性肿瘤的治疗手段、治疗方法越来越多种多样,越来越科学严谨,恶性肿瘤的治疗疗效也越来越明显提高,恶性肿瘤的生存期被显着的延长,恶性肿瘤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不治之症”,而如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成为可控、可治的“慢性病”。

2、一般在正常上限的2倍以内的,一般意义不大,可以对患者进行结合其他化验检查以及ct、彩超以及磁共振等检查进行比较分析,如果能除外肿瘤等占位性疾病,则可以指导患者进行临床随诊,其次,对于肿瘤标志物水平升高,尤其是指标超过2倍以上的患者,需要对肿瘤标志物进行加密随诊。

消化道肿瘤标志物的种类


消化道的肿瘤标志物指的是肿瘤细胞产生和释放的一些物质,主要是一些激素,一些酶,或者是抗原类的代谢的物质,通过对这些肿瘤标记物的检查,就能够发现一些原发性的肿瘤,对一些肿瘤高危人群进行筛查,都有着比较高的临床意义,消化道肿瘤标志物的种类比较多,比如说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等。

消化道肿瘤标志物的种类

1、甲胎蛋白(AFp)

(1)原发肝癌80%AFp400ng/ml,近20%AFp正常。AFp可早于影像学6-12月出现异常,为肝癌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建议肝硬化患者定期复查AFp。(2)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绝大部分AFp400ng/ml。(3)内胚层癌、畸胎瘤、睾丸癌、卵巢癌、胃癌等伴肝转移者AFp可升高。(4)妇女妊娠3个月后,AFp开始升高,7-8个月时达高峰,一般在400ng/ml以下,分娩后3周恢复正常。妊娠期AFp异常升高,要排除胎儿神经管缺损、畸形可能。

2、癌胚抗原(CEA)

(1)CEA升高主要见于结/直肠癌、胃癌、肝癌、肺癌、胰腺癌、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及子宫颈癌、泌尿系肿瘤等,其他恶性肿瘤也有不同程度的阳性率。(2)肝硬化、肝炎、肺气肿、肠道憩室、直肠息肉、结肠炎等良性病CEA可升高。(3)癌症越晚期,CEA越高,阳性率越高;腺癌敏感,其次是鳞癌和低分化癌,分化程度越高阳性率越高。(4)正常人吸烟者CEA升高。(5)癌症病人的胸、腹水、消化液、分泌物中的CEA常升高。

3、糖类抗原125(CA125)

(1)卵巢癌血清CA125升高,阳性率61.4%;治疗有效CA125下降;复发CA125升高先于症状;CA125是判断疗效和复发的良好指标。(2)其他非卵巢恶性肿瘤也有一定的阳性率:如宫颈癌、宫体癌、子宫内膜癌43%,胰腺癌50%,肺癌41%,胃癌47%,结/直肠癌34%,乳腺癌40%。(3)其他非恶性肿瘤,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阳性率较低: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卵巢囊肿、胰腺炎、肝炎、肝硬化等。(4)在许多良性和恶性胸、腹水中发现CA125升高。(5)早期妊娠,也有CA125升高。

4、糖类抗原15-3(CA15-3)

(1)乳腺癌患者CA15-3升高,乳腺癌初期的敏感性60%,乳腺癌晚期的敏感性80%。(2)其他恶性肿瘤也有一定的阳性率:如:肺癌、结肠癌、胰腺癌、卵巢癌、子宫颈癌、原发性肝癌等。(3)肝脏、胃肠道、肺、乳腺、卵巢等非恶性肿瘤性疾病,阳性率一般10%。

5、糖类抗原19-9(CA19-9)

(1)胰腺癌、胆囊癌、胆管壶腹癌,CA19-9明显升高,尤其胰腺癌晚期的阳性率可达75%,是重要的辅助诊断指标,但早期诊断价值不大。(2)胃癌的阳性率50%,结/直肠癌的阳性率60%,肝癌的阳性率65%。(3)其他恶性肿瘤也有一定的阳性率:如:乳腺癌、卵巢癌、肺癌等。(4)某些消化道炎症CA19-9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如:急性胰腺炎、胆囊炎、胆汁淤积性胆管炎、肝炎、肝硬化等。

6、糖类抗原72-4(CA72-4)

(1)胃癌的阳性率65-70%,有转移者更高。(2)结/直肠癌、胰腺癌、肝癌、肺癌、乳腺癌、卵巢癌也有一定的阳性率。

肿物和肿瘤一样吗?


大多数人经常把肿物和肿瘤联系在一起,也很容易将两者混为一谈,认为肿物和肿瘤是一种,其实肿块不一定是肿瘤和癌症,但是在癌症之前肯定就是肿块,其实我们平时如果只要细心观察,自己通过触摸就可以判断出肿块的好与坏,不过如果想要确诊疾病,最好是去医院做相关的检查。

摸到身体有肿块最有可能就是四种常见的浅表肿块:脂肪瘤、淋巴结肿大、各种囊肿、皮肤癌。在临床上常从位置、大小、硬度、压痛、边界等方面去大致判断肿块的性质。

脂肪瘤

质地柔软分布广

“脂肪瘤是由增生的成熟脂肪组织形成的良性肿瘤,对生命没有影响。”王主任介绍,脂肪瘤的质地柔软,呈圆形或分叶状,位于皮下,可以推动;而且瘤体大小不等,小的如黄豆大,用手摸方能触知,大的如鸡蛋大,可隆起皮面,但表面皮肤正常。脂肪瘤分单发或多发,见于体表的任何部位,以肩、背、腹部为多见,一般无自觉症状。

位于皮下组织内的脂肪瘤,不与表面皮肤粘在一起,皮肤表面完全是正常的,肿块的下面深部基部较广泛。检查时以手紧压脂肪瘤基底部,可见分叶形态,也就是像花瓣一样周围是有分界的而中间连在一起。

而多发性脂肪瘤,多见于30~40岁年轻男性患者,较一般脂肪瘤稍微硬一点,比较大一些的压迫时会出现疼痛,因而也称为痛性脂肪瘤或多发性脂肪瘤。临床发现这类患者伴有高脂血症或血液黏稠度明显增高,而且家族中有很多人有这些类似情况,分析可能由于长期吃油腻饮食。

“虽然这种肿块发展很缓慢,大多数对身体无严重不良影响,变为恶性的情况很少。但脂肪瘤不仅会影响外表美观,而且脂肪瘤长大会压迫神经造成疼痛,影响机体正常功能。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做针吸穿刺细胞学检查明确诊断,然后手术切除大一些的肿块,小的可通过调整饮食习惯,口服药物控制。”王主任提醒。

淋巴结肿大

有好有坏得细分

“正常人浅表淋巴结很小,直径多在0.5厘米以内,表面光滑、柔软,与周围组织无粘连,亦无压痛。”王主任介绍,良性淋巴结包块质地偏软,周围光滑,可滑动,有炎症时会有疼痛感。但恶性淋巴结肿块质地偏硬,边界不清晰,不光滑,早期也不会疼,只有压痛感,位于单侧。比如像其他恶性肿瘤转移到淋巴处的包块,通常是单个的。

因此,平时可多摸自己的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自检淋巴结。如果发现有不痛、硬的、固定的、粗糙的淋巴结包块就应引起重视了。一般而言,小孩容易发生急性淋巴结炎,比如感冒时头颈部位的淋巴结会肿大。不过身体没感染时,也易出现淋巴结肿大。临床对这种患儿进行穿刺等检查,发现就是普通的淋巴结炎,可不用管它。

而年轻人突然出现淋巴结肿大,就可能是结核杆菌感染。如果肺部有感染,就是肺结核,应注意避免传染。如果只是单纯的淋巴结核,就不具传染性。

出现在腋窝、肘关节的淋巴结肿大,尤其是有鸡蛋大小时,就很可能是患了猫抓病,即一种细菌感染,在之前被猫或狗抓伤过手或上肢。这种病应给予及时地治疗,不然会拖大半年才会好,而从心理上产生恐慌。

王主任指出,除了淋巴结炎外,淋巴结肿大还可能是恶性淋巴瘤和其他恶性肿瘤转移到淋巴结处。尤其是中老年人要特别警惕。不过,良性淋巴结肿大与恶性淋巴结肿大还是有区别的。

脂腺囊肿

美颜杀手尽早除

对于各种囊肿来说最多见的就是皮脂腺囊肿,主要是由于皮脂腺排泄管受到阻塞,皮脂腺囊状上皮被逐渐增多的内容物膨胀所形成的潴留性囊肿,其好发部位包括脸、腋窝、腹股沟等。

皮脂腺囊肿突出于皮肤表面,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肿物呈球形,单发或多发,中等硬,有弹性,高出皮面,与皮肤有粘连,不易推动,表面光滑,无波动感,其中心部位可能为浅蓝色,有时在皮肤表面有开口,挤压可出豆腐渣或面泥样内容物,若并发感染可出现红、肿、热、痛炎性反应。

“虽然各种囊肿的特点,就是缓慢增长的良性病变,但也可能影响功能或美观。所以还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进行正确的治疗。”王主任提醒。

脸上长的痤疮就是毛囊发炎形成的囊肿;腱鞘囊肿可能就是经常打游戏或受过伤,或老人经常抱小孩都容易出现;坐骨结节囊肿就是臀部坐骨处有一肿块,多见于较瘦的老年人长期坐硬板凳所致。“还有皮样囊肿,生长缓慢。我就曾切除过重达7斤的臀部巨大皮样囊肿,长达30多年,术前患者的正常生理功能比如行走、坐立等都受到了不少的影响。”王主任说。

皮肤癌

质地较硬挺凶险

“基底细胞癌其实就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癌。”王主任说,皮肤癌通常指原发于皮肤的恶性肿瘤,常见的有鳞癌、基底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其他还有原位癌、湿疹样癌、特发性出血性肉瘤等。皮肤癌的主要表现有皮肤溃疡、结节、肿块、丘疹、疣状突起物、色素异常等,但很多患者并未重视。

基底细胞癌早期一般在皮肤形成结节或肿块,质地较硬,可无症状或伴刺痒,逐渐增大,随着病情发展往往会溃破形成溃疡。在临床上,皮肤鳞癌、基底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等均可由皮肤结节、丘疹、疣状物、黑色素痣等破溃发展而来。

男性衰老有哪些标志


衰老标志脱发:

如今,脱发正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一项对万余名男性的调查显示,有60%的男性脱发者早在25岁之前就出现脱发现象,而在30岁以前出现脱发的比例也很高。

衰老标志肺:

从30岁开始,男性的肺功能开始下降,如果能每天做几次深呼吸,坚持下去,到了70岁,肺活量下降就不是通常的60%-70%,仅仅是20%左右。

衰老标志失眠:

30岁的男人如果不按时、定量进餐,可能使肠胃受损而影响情绪与睡眠。所以,在饮食中应有意识地多吃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并注意均衡摄取多种营养素,这样才可使精力充沛。

疲劳身体需要恢复体力和精力的正常反应,同时,也是人们所具有的一种自动控制信号和警告。如果不按警告立即采取措施,那么人体就会积劳成疾,百病缠身。

男性从30岁开始身体机能及健康状况便开始滑坡,因此,建议每年至少做1次全身体检,包括血压、化验胆固醇、甲状腺激素、血糖、肝功能,每半年到1年做1次牙科检查。这一年龄段的男性还应该着手预防肾脏疾病,每天喝8到10杯水。另外,要多补钙,多吃乳制品、豆制品等。同时,30岁的已婚男性如果还没有要孩子的话,最好趁早。

女人有哪些健康标志


下面向大家盘点女性健康状况的7大标志,大家平时可以多留意一下。

1、比较清澈的尿液。

如果你每天都要小便几次,而且尿液呈淡黄色,而不是深色,说明身体水分充足,肾脏健康;完全没颜色的尿液说明身体水分过多,会使身体流失重要的盐分和电解质。

2、正常的大便。

尽管大便形状、颜色各异,但只要不带血、特别稀或异常坚硬,就没啥大问题。如果排便很规律、顺畅,说明饮食中摄入了足够的纤维素,消化系统运转良好。

3、体重保持稳定。

除了过瘦和过胖的人外,体重恒定是健康的重要标志。体重发生重大变化,无论是增加还是减少,都要咨询医生。

4、伤口修复迅速。

如果小伤口、轻度烧伤需要长时间痊愈,或者轻微的压力导致难以解释的皮肤淤青,那就要看医生了。如果伤口很容易好,说明血液凝固的能力、白细胞杀菌能力以及血管的健康状况都很好。

5、头发和指甲无病变。

包括头发和指甲在内的皮肤系统是维生素缺乏状况的指示灯。硬度不够、易弯折的指甲,大片脱落的头发都要去医院查明原因。而头发卷曲、分叉通常和健康无关。

6、月经周期正常。

经期症状正常是生殖系统健康的标志。疼痛难忍、不规律、出血持久,出血量过多的都要咨询医生。

7、睡觉十分香甜。

很多人睡眠不足,偶尔出现失眠,这很正常。如果在熟睡中没有夜间盗汗的症状,不会被想上厕所的欲望弄醒,睡醒后感觉十分轻松,说明睡眠质量还不错。

男性衰老的10个标志


一、视力,眼球晶状体随年龄增长不断变厚,男子50岁以后会逐渐出现明显视力衰退和聚焦不准。

二、随着年龄的增加,男性头皮上毛囊的数量日益减少,头发越来越稀,头发的生长速度也越来越慢,歇顶的男性越来越多。

三、心脏功能,男子20岁以后心脏在剧烈运动时的调节能力越来越低。一个20岁的小伙子运动时每分钟心率最快可达200次,30岁时减少至140次,以后每增加10岁,心脏每分钟最快跳动次数减少10次。

四、鼓膜变厚,耳道萎缩变窄,对音调的辨别能力尤其是高频声音的辨别越来越困难。这种状况在60岁后变得日益明显。

五、供氧及耐力,一个70岁男子的体力只及20岁男子的一半。

六、胸腔骨骼越来越僵硬,控制呼吸的肌肉负担越来越重。呼吸时有更多的有害物质残留在肺部。

七、男子在25-75岁之间,体内脂肪组织的比例增加将近1倍,且增加的脂肪大多堆积在肌肉和器官组织里。

八、频度性冲动次数减少不可避免。据统计,25岁左右平均每年可达104次性高潮,50岁为52次,70岁时为22次左右。

九、30-50岁间男子勃起角度比年轻时略低,50-70岁间则明显降低,心血管病是其中主要原因。

十、发达的肌肉逐渐萎缩软弱,骨骼发生退行性变化。

顶叶肿瘤


【概述】

顶叶肿瘤发生率较额、颞叶者低,肿瘤多为胶质瘤,约占颅内胶质瘤的8.52%;其次为脑膜瘤,约占颅内脑膜瘤的6.50%;再其次为转移瘤。好发于成年人。顶叶功能甚为复杂,它主要是分析、综合各种感觉信息,借以分辨和确定刺激性质和部位。因此,顶叶肿瘤的损害主要表现为对侧半身的感觉障碍,多数病人均可出现肯定的症状和体征,尤其伴有局限性感觉性癫痫发作,则更有定位诊断价值。经过几十年来对顶叶的失结构症、偏瘫感觉无知症、失定向症、Gerstmann综合征等的研究,人们对顶叶症状的认识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根据病人出现的症状和体征,均能作出较为准确的定位诊断。但确有少数病例,特别是生长缓慢的脑膜瘤,即使累及大部顶叶,也可无明显的症状出现。

【临床表现】

顶叶肿瘤时引起的损害主要表现为病灶对侧的感觉障碍,并累及视觉和语言等功能。

1.感觉障碍 感觉障碍分一般感觉障碍和皮层感觉障碍。顶叶肿瘤所致的一般痛、温觉障碍多不明显,即使出现,也都发生在肢体远端,呈非常轻微的手套或袜子型的感觉障碍。这是由于丘脑也接受部分痛、温觉的冲动所造成的。皮层感觉障碍主要表现为病变对侧肢体位置觉、两点分辨觉、触觉定位及图型觉的障碍。如病人在闭眼情况下,对手里所握持的物体,虽然能感觉到,但不能判断该物体的重量、大小、形状、质地等,甚至在皮肤上写简单的数字也不能认知,因此,不能完成对物体的综合分析,称为实体觉丧失,这是中央后回顶上小叶广泛破坏而引起的结果。皮质感觉障碍还可表现为感觉忽略症,当刺激患侧肢体时,感觉可完全正常或稍减退,如同时刺激两侧肢体,则只引起健侧肢体的感受,而患侧肢体全然被忽略。当触觉刺激患侧肢体的因素已经除去之后,病人在一段时间内仍感到有受该刺激的感觉继续存在,称为触觉滞留现象。

2.体象障碍 病人对自体结构的认识发生困难,这种现象尤其右侧顶叶病变多见,产生的机理,目前尚未得到充分的了解。临床表现甚多,如病人对自己的偏瘫漠不关心,不注意,好象与已无关,毫无焦虑之意,称为偏瘫失注症。病人对自己的偏瘫全然否认,甚至当将瘫痪的肢体提示给病人时,坚决否认是自己的肢体,有时认为是别人的手或脚,或以无关的理由来解释肢体不能活动的原因,此种现象称偏瘫不识症。有的病人出现失去肢体的感觉,认为自己的肢体已不复存在,瘫痪的肢体并非是自己的,自己的肢本已丢失。另一种表现是感觉到肢体多出了一个或数个,这种表现称为幻多肢症。另外还有病人出现手指失认症,身体左右定向障碍、自体遗忘症等。

3.失结构症 失结构症也叫作结构失用症。系指对空间物体结构排列、建筑、绘画、图案等涉及空间的关系,不能进行正确的认识和辨别,不能组合,不能理解彼此之间的关系,不能正确地使用工具进行工作,致使生活感到困难。临床可用绘画、搭积木等方法进行检查,病人虽然可模仿,且各个构成部分似尚在,但缺乏布局能力及比例关系,或上下左右倒置,排列过于拥挤或分散,失去原物的形状,没有空间的概念,缺乏立体的关系。失结构症产生的机理,目前尚未取得一致的意见。

4.Gerstmann综合征 见于顶叶后下部的角回、缘上回以及顶叶移行于枕叶部位的病变时,其临床表现主要以手指失认症、左右失定向症、失写、失算为主。手指失认症最多见,常为两侧性,嘱病人出示指定的手指,则手指辨认不能,对手指使用混乱,尤其以拇指、小指、中指最为严重,手指失认症是Gerstmann综合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左右失定向症不仅对自体而在辨认他人肢体时也不能分辨左右,但对周围环境的左右定向却不一定有影响。失写症,主要表现为写字发生困难,但阅读或抄写时可以不出现障碍。失算症以笔算障碍明显。

5.失读症 左侧大脑半球顶枕叶病变时常致失读症,即阅读能力丧失,同时伴有书写能力障碍。失读症可分为两种:

(1)皮质下失读症:病人不能读懂书写或印刷的文字和不能读音,但自发的书写和抄写不受障碍。病人可依靠书写表达自己的思维,但不能读懂自己所写的文章或书信。皮质下失读症常伴有偏盲。

(2)皮质性失读症:病人除不认识和不能读懂文字外,还常伴有失写,且不能听写、抄写和自发性书写。

6.癫痫发作 顶叶肿瘤所致之癫痫发作多为局限性发作,且常为感觉性,表现为病灶对侧发作性感觉异常,首发部位以拇指和食指多见,但足部开始者也并非少见,以阵发性麻木、触电样感觉或疼痛为主,向固定方向扩展,但也可为运动性呈局限性肌痉挛或阵挛,或先以感觉症状开始继以运动性症状发作,甚至演变为癫痫大发作。发作后常有两点辨别觉。实体觉、位置觉等一过性感觉障碍。

7.偏瘫或单瘫 顶叶肿瘤时常出现病变对侧肢体的偏瘫或单瘫。瘫痪并非顶叶本身的症状,是肿瘤向前侵及运动区所致。与瘫痪症状出现的同时,可以见到深层反射亢进,但肌张力增高却不明显。

8.其它 顶叶肿瘤时,有时还可出现病变对侧肢体的肌萎缩、视物变形产生的视错觉、对侧下1/4盲或同位性偏盲,以及对地理环境关系认识方面的障碍等。

【辅助检查】

1.颅骨平片 顶叶肿瘤与大脑半球其它部位的肿瘤一样,根据肿瘤性质的不同,有些肿瘤也可引起颅骨不同程度的改变,如脑膜瘤可引起小范围的颅骨内板的骨质增生或破坏等。

2.超声波 顶叶肿瘤的超声波检查多见有中线波向对侧移位。

3.脑电图 顶叶肿瘤的脑电图检查表现特点是:局限性波或波的出现范围较广,一般以病侧顶部为主,扩散到枕、颞后、颞前、额后、顶下等部位,特别是顶部大脑镰旁肿瘤时,慢波的出现范围更广,往往不易与颞枕肿瘤区别。波局限于顶部或顶枕时,有顶叶肿瘤的可能性较大。顶叶深部肿瘤,局限性波一般不明显,多显示5~7次/秒局限性散在性或连续性波和懒波。顶叶肿瘤容易引起病侧半球(约30%)或两侧半球(约10%)的广泛性散在性慢波,有时显示广泛性棘慢波,且病例或两侧背景波常有紊乱。

4.脑血管造影 顶叶肿瘤的脑血管造影特点是:在前后位像上大脑前动脉呈平行侧移位,大脑中动脉凸面分支向下移或部分分开。侧位像上中动脉主干下压,肿瘤所在部位的血管受压。

(1)顶叶大脑镰旁肿瘤:前后位像示前动脉向对侧移位,为直线形,远端移位显著。侧位像示肿瘤偏前时,胼周动脉及其分支呈弧形;肿瘤偏后时胼周动脉末端被压向前下或胼周动脉被推挤向前弯曲,末端分支变直或呈弧形。中动脉组向前推挤稍下移,或其末梢分散等现象。

(2)顶叶矢状窦旁肿瘤:前后位像示前动脉向对侧移位,上端明显,胼周动脉分支下压呈弧形,大脑镰征阳性。大脑中动脉组均受压变低。侧位像见中动脉组向下移位,胼周动脉略下移或平直,因此处多为脑膜瘤,故常示大脑前动脉及中动脉纡曲增粗。

(3)额顶肿瘤:前后位像示大脑前动脉呈弧线形向对侧移位。大脑中动脉组轻度压低移位。整个血管变化无○字型表现。侧位像示大脑中动脉主干受压变平较明显,额顶升支动脉改变较其它部位肿瘤显著,表现为受挤压、拉直、分支相互分开等现象。

5.脑室造影 因侧脑室体后部及三角区与顶叶相对应,故顶叶肿瘤多示侧脑室体下压,透明隔、第三脑室呈斜线向对侧移位。肿瘤偏后接近枕部,即顶枕区肿瘤,可致三角区及枕角皆下移。

6.脑CT检查 CT对颅内肿瘤,特别是幕上肿瘤的诊断,比其它辅助诊断技术有更多的优点,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检查诊断方法。

【鉴别诊断】

(一)慢性硬膜下血肿 顶叶慢性硬膜下血肿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以中、青年多见。其临床经过与脑瘤相似,但都有头部外伤史,其伤情多较轻微,故常被病人所遗忘而不主动诉说,甚至追问病史时也记不清。经数月甚至年余才逐渐出现临床症状。早期症状多为头痛、头晕,亦可查出局限性感觉性癫痫或偏身感觉障碍,仔细检查可以发现一些顶叶损害的症状和体征。颅骨平片检查可有慢性颅内压增高表现,通常无骨折线。超声波检查发现中线波移位(双侧性可能无移位)。脑电图检查可有局限性慢波出现。颈动脉造影常示无血管区可明确诊断。

(二)脑脓肿 顶叶脑脓肿的发生率较颞、额叶不见,多为血源性感染,急性期多有全身性表现(高热、周围血像多形核白细胞增多)和急性颅内压增等,腰穿显示脑脊液有化脓性改变,很容易与脑瘤鉴别诊断。但顶叶慢性脑脓肿,病程较长,其临床症状与顶叶肿瘤相似,多数难以鉴别,只有手术探查时才能明确诊断。

(三)脑血管病变 在脑中动脉病变时,如血管畸形、动静脉瘘、动脉瘤、动脉硬化等,可出现顶叶征候群。大脑中动脉供血的顶、颞、枕叶接合部容易发生缺血性软化。优势半球角回软化时有失写、失读与Gerstmann综合征出现,应注意仔细检查与肿瘤鉴别。

额叶肿瘤


【概述】

额叶肿瘤是颅内常见肿瘤,其发生率居幕上各部位肿瘤的首位,约占颅内肿瘤总数的1/5。常以胶质瘤为最多,约占颅内胶质瘤总数的25.57%;其次是脑膜瘤,约占颅内脑膜瘤总数的11.45%;另外先天性肿瘤、转移瘤等,也常在此部位发生。额叶肿瘤多见于成年人,性别方面无明显差异。此肿瘤虽属常见,但对额叶的解剖结构、神经生理功能了解的还不够完善。在最近20多年以来,随着神经外科学、神经生理学、神经精神病学的不断进展,对额叶的神经生理功能及额叶病变引起的症状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仍缺乏更深入的全面了解,特别是右额叶常被认为是哑区或静区。这类病人在早期多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也很少出现显著的功能障碍,因此给早期诊断带来较大的困难,对治疗效果和预后造成一定的影响。

【临床表现】

额叶肿瘤一般生长缓慢,病史较长,早期症状不明显,在病程发展过程中,除有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颅压高症状外,其主要临床症状与精神、情感、运动、言语、小脑协调运动等方面有关。

1.精神症状 精神症状可见于颅内其它部位的肿瘤,但额叶肿瘤所致的精神症状更为突出且出现较早,发生率也较高,尤其当两侧额叶受损时更为明显。额叶肿瘤的精神症状主要表现为记忆力障碍和人格的改变,此类情况更常见于额叶前部及额叶底部肿瘤。病人早期症状常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和理解力减退,尤其是近记忆力的减退明显,而远记忆力保存。随着病情的逐渐发展,思维和综合能力明显丧失,远近记忆力均渐消失,丧失自知力和判断力,出现对时间和地点的定向力障碍,病人逐渐变为痴呆。人格的改变亦甚多见,主要表现为智能障碍,表情淡漠,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不知整洁,生活懒散。有些病人表现抑制能力的丧失,易激动,脾气暴躁,情绪欣快,诙谐,行为幼稚,童样痴呆,轻浮、愚蠢,令人生厌的开玩笑,甚至强哭强笑,有时表现热情奔放甚或狂怒发作,如毛发竖立、血压上升、瞳孔散大并伴有攻击动作等。

额叶肿瘤所致的精神症状常为缓慢发展,明显的精神症状较易检查出,但在疾病的早期,轻微的精神改变常不引起人们的注意而被忽略,多仅在详细追问病人亲属时始能发现,额叶肿瘤精神症状的发生率一般在60%左右。颅内各部位肿瘤在病程发展的某一阶段上,均可发生精神症状,精神症状除可见于大脑半球各叶病变外,幕下病变以及颅压增高病人也可以出现,因此对额叶肿瘤的诊断,单凭精神症状这一点还是不够的。

2.癫痫发作 额叶肿瘤时,癫痫发作常是首发症状,其发生率约为33.3%,其中4/5属于无先兆的癫痫大发作,1/5为局限性癫痫。肿瘤侵及额叶前部大脑皮质6区和8区时,癫痫发作多有意识丧失,头与眼转向病灶的对侧,病灶对侧上下肢抽动,上肢明显,少数病人的发作仅至此为止,但多数继之发展为全身性大发作。额底部肿瘤,尤其靠近底部中线附近时,由于肿瘤向两侧发展,可出现全身性痉挛发作,多由于颅内压增高引起。肿瘤侵及中央前回时也可出现局限性癫痫发作,依中央前回受累部位不同,而出现病变对侧肢体相应部位的抽动,如果先从拇指或食指开始出现抽动,则证明病变位于中央前回的下部;如自口角开始者,则病变位于中央前回的最下方,相当于外侧裂的附近,从足部或 趾开始者极为罕见,如果出现则应考虑病变位于旁矢状窦内侧部。仔细观察局限性癫痫的进展过程,对肿瘤的定位诊断有很大帮助。另外应注意,如果从局限性癫痫最后导致全身性发作者,多为器质性病变,如果病人在癫痫发作之前就已有瘫痪,癫痫发作后可以暂时性的使瘫痪加重;以前没有瘫痪而在癫痫发作之后出现瘫痪且为一过性暂时瘫痪者称为Todd麻痹,这种情况临床上并不少见。此外,个别病人还可表现为某些肌群的反复动作,如连续眨眼、躯体扭转等特殊发作。

3.锥体束损害症状 额叶肿瘤时病灶对侧腹壁和提睾反射的减弱消失以及同时出现强直性跖屈反射,常为早期症状,随着肿瘤的继续增大及对运动区的侵犯程度,病灶对侧可出现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同时往往伴有踝阵挛、膑阵挛和腕阵挛等,最后可出现病灶对侧的不同程度的瘫痪,Babinski征是皮质脊髓束病变的一种有代表性的重要体征,额叶皮质运动区任何部位的肿瘤都可以出现。解剖上由于面部的皮质运动投影区斜向前突出,极易受损,故额叶肿瘤时常有病灶对侧的中枢性面瘫,发生率达44.8%,这一体征尤其在谈笑时更为明显,因此,被认为是额叶肿瘤的重要体征之一。另外由于额叶肿瘤容易通过大脑镰压迫或侵犯对侧半球,因此可以出现双侧锥体束征或病灶同侧锥体束征。

4.运动性失语 右侧半球优势病人如肿瘤侵及左侧额下回后部Broca区时,可致远动性失语。其临床特点是,病人的唇和舌能自由运动,能理解他人的语言,但不能用言语与人对话,构音器官的活动并无障碍,有的虽能发音但不能构成语言。损害较轻的病人常为不完全性的运动性失语,病人尚能发出个别的语音,但不能从语音构成词名,也不能把它们排成必要的次序,说话缓慢,常说错字或出现语言停顿、口吃现象,因而这些能发出的个别语音也是杂乱无章,不能令人理解。严重时完全失去说话能力。

肿瘤累及优势半球额中回后部时,可致书写不能,病人能说话,能听懂,能看懂,但丧失书写能力。临床上常遇到完全性运动性失语病人,不但丧失说话能力,同时还伴有书定不能。

5.额叶性共济失语 额叶肿瘤所致的共济失调,系由于额-桥脑-小脑束受损而引起的。解剖上额叶纤维到达桥脑后,经桥脑横行纤维到对侧小脑中脚,达小脑齿状核,由此发出纤维,多数止于红核,少数由红核到丘脑腹外侧核再抵达运动区,此即所谓皮质小脑-皮质回路,因此额叶肿瘤时可以出现类似小脑源性的共济失调。额叶肿瘤的早期,特别是额极肿瘤,如果不伴有颅压增高,并不产生运动障碍,也不会出现瘫痪。但可出现复杂的精巧的高级运动障碍,如绣花、穿针和连续从事一种动作时,出现笨拙而不协调,言语与动作矛盾,如嘱病人去拿一件物品时,病人嘴里可以清楚地说出,但行动却相反,或笨拙或错误等语言和行动脱节现象。病灶对侧手部出现震颤,下肢有轻微的共济失调,一般观察不易发现,当嘱病人作快步行走或作快速转弯动作时可以出现。有人认为额叶受损病人约半数可发生共济失调,当两侧额叶明显受损时,病人步态摇晃蹒跚,一侧明显受损时,病变对侧下肢表现显著的笨拙,走路时常过度地向外踏下,但这类病人辨距不良和连续运动功能不良常不显著,且多无眼球震颤。

6.强握反射的摸索运动 额叶肿瘤损害额后部尤其是额上回靠近中央前回时,由于对随意运动失去控制能力,当物体触及病灶对侧手指及手的掌面时,引起手指及手掌的屈曲并抓住物体紧握不放的现象,称为强握反射;病人手掌被物体接触时,手和上肢皆移向该物体,如连续接触其手掌,即可使其上肢向各方探索,直至其触及此物而握住此物,称为摸索运动。强握反射和摸索运动同时发生在一侧,常是诊断额叶肿瘤的重要依据。

7.其它症状 额叶肿瘤位于或靠近额底部时,可影响或压迫嗅神经,导致嗅觉丧失,肿瘤向后压迫一侧视神经可出现病侧视神经原发性萎缩,对侧神经则因颅压增高而出现视神经乳头水肿(Foster-Kennedy综合征)。额叶内侧肿瘤病人有时出现尿失禁或排尿紧迫感,以致出现不择地点的慌张排尿,甚至大便失禁。双额叶肿瘤或肿瘤侵及中央前回,有时可出现吸吮反射或咂嘴反射。额叶深部肿瘤偶可出现锥体外系症状,可见有对侧肢体轻微震颤。另外额叶肿瘤偶可出现木僵状态,病人可较长时间维持于固定状态而不疲劳;少数病人可出现贫食、性功能亢进等。

8.额叶各部位肿瘤的临床特点

(1)额叶前部肿瘤 头痛或精神症状常为首发症状,颅内压高症状及精神症状明显,而肢体运动障碍很少见,癫痫常为无先兆的全身大发作。当肿瘤侵犯两侧额叶时,则精神智力障碍尤为明显。病人可仅有颅压增高,而无定位体证。

(2)额叶中部肿瘤 临床表现介于额前部及后部之间。颅内压增高较明显,精神症状常见。癫痫发作具有全身性和局限性发作两种形式。运动障碍及锥体束征较前额部为多,而较额后肿瘤少见。

(3)额叶后部肿瘤 首发症状常为局限性癫痫或肢体力弱。肢体运动障碍及锥体束征明显。颅内压增高症状较额前、中部肿瘤为轻,精神症状较少见,左额后肿瘤还常伴有运动性失语症。

(4)额叶底部肿瘤 胶质瘤少见,多为脑膜病。病人除颅压增高症状常见外,多伴有定位体征,如嗅觉障碍、视力障碍、视野缺损,病侧视神经萎缩,对侧视乳头水肿,称为福斯特-肯尼迪(Foster-Kennedy)综合征。

【辅助检查】

1.颅骨平片 颅骨平征检查,对某些额叶肿瘤可以作定位或定性诊断,如少突胶质细胞瘤有时可出现钙化斑,其特点多呈索带状、斑点状或团状,相互交错的钙斑;星形细胞瘤,钙化多发生于肿瘤的囊壁或瘤体,钙化影多呈弧形、索条状、片状或斑点状;室管膜瘤好发于侧脑室,常见有斑点状钙化影。脑膜瘤钙化多呈现较大团块,密度较高,轮廓清楚,以砂粒型脑膜瘤钙化最为常见。额叶脑胶质瘤、脑膜瘤、转移瘤等靠近颅骨时,可以颅骨吸收、变薄、破坏和缺损,另外脑膜瘤亦常见有颅骨增生者。额叶肿瘤导致颅压增高时,可见有脑回压迹增多,颅缝裂开,蝶鞍部骨质的改变形和移位。

其主要特点如下:

(1)额叶底部肿瘤

1)前后位像:可见侧脑室向健侧移位,移位多不显著;病侧脑室分野不清,前角底被压上升。

2)侧位像:可见前角向后上方或上方移位;变窄、底部变平出现弧形压迹或团块;侧脑室前端变平或呈弧形压迹。第三脑室充盈良好,可见其下部变扁并向后下方移位。中脑导水管和第四脑室无异常。

(2)额极肿瘤

1)前后位像:前后位像上病侧脑室分野不清,乃因肿瘤导致前角封闭或狭窄所致;侧脑室向健侧移位;透明隔与第三脑室呈直线状移向对侧;肿瘤侵及两侧则移位轻或无异位。

2)侧位像:侧位像上,可见前角封闭,侧脑室前端有弧形压迫或充盈缺损,并向后下方移位,压迹于上方重下部轻,前角变短、变窄并向后移位。第三脑室前下部常变扁平并向后下移位。中脑导水管及第四脑室无异常。

(3)额叶矢状窦旁肿瘤

1)前后位像:前后位像上见同侧侧脑室顶受压明显下移且变平,外上角变钝亦下移;透明隔和第三脑室亦多呈上多下少的斜形移向对侧。同侧胼胝体沟和扣带回沟亦变扁、下移并随之向对侧移位。

2)侧位像:侧位像上可见前角及体前部向下移位,顶部被压变平,出现弧形压迹或有块状影突入;变窄或封闭。第三脑室下前部变扁并向下后方移位。中脑导水管及第四脑室无变化。

(4)额叶下部肿瘤

1)前后位像:前后位像上见同侧侧脑室变小,常明显向对侧移位。透明隔和第三脑室多呈弧形移向对侧。

2)侧位像:侧位像上侧脑室前角及体前部一致向下移位;前角底部与下角尖端之顶可被压变平。如向后生长,则下角变窄,并向后下移位。第三脑室前下部可变扁并向后下方移位。中脑导水管及第四脑室无变化。

3.颈内动脉造影 额叶肿瘤时主要导致颈内动脉突上段、大脑前动脉前2/3及中动脉起始段。与额顶升动脉发生不同方向和不同程度的血管移位和变形。

其主要表现特点如下:

(1)额叶底部肿瘤

1)前后位像:前后位像上大脑前动脉水平段和上行段近侧向外上明显移位,呈凹弧形抬高,此弧形轮廓可示肿瘤的上界。因前动脉垂直段下部已向外上移位,故见其相对上移和缩短。肿瘤偏于一侧者,向对侧位较明显;位于中线或累及两侧者,可无中线移位或移位较轻微。

2)侧位像: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向下向后移位,使虹吸弯受压变扁。颈内动脉分支向后移位。肿瘤靠近中线,则前动脉垂直段及膝段牵直,向后上移位。脑外肿瘤多呈弧形,可描绘出肿瘤轮廓。肿瘤偏外,则前动脉无上述变化,可使中动脉侧裂段向下移位,额顶升动脉牵直且向后下方移位。肿瘤居中线或累及两侧,可影响两侧颈内动脉及大脑前动脉。

3)静脉期:可见视丘纹状静脉和隔静脉牵直并向上后方移位。大脑内静脉前段向后上移位且弯曲度增大,静脉角亦向上移位。这些改变的出现与肿瘤大小有关。

(2)额极肿瘤

1)前后位像:大脑前、中两动脉水平段牵直、变长、轻度下移。前动脉垂直段呈弧形向对侧移位,与中动脉间距加大,侧裂段稍回外移,以上血管改变形成一上边开口的圆环状。额极动脉常被牵直。

2)侧位像:大脑前动脉垂直段及膝段向后移位,且弧度变钝;肿瘤愈大,愈靠后,则此种变化愈明显。额顶升动脉变直、且向后下方移位;肿瘤愈接近中线,则中动脉侧裂段前部向下移位变化愈小、愈轻。

视丘纹状体静脉与透明隔静脉可下移,静脉角变锐后移。大脑内静脉变短后移,曲度增大,呈驼峰状。

(3)额叶矢状窦旁及镰旁肿瘤

1)前后位像:大脑前动脉向对侧移位,以上段较明显。胼周动脉下移。矢状窦旁肿瘤多见大脑镰征阳性。大脑镰旁肿瘤大脑镰征为阴性。胼周动脉上行分支移向对侧且牵直或呈弧形向同侧外下方移位。起于大脑镰游离缘的肿瘤可使同侧胼周动脉和大脑前动脉上行段向同侧外下移位,或两侧胼周动脉和大脑前动脉上行段彼此分离和下移。

2)侧位像:胼周动脉和胼缘动脉前段下移,走向变直,而胼胝体膝段曲度变锐。肿瘤偏前者,前动脉上行段膝部受压下移。胼缘动脉及其分支受压向下或向后移位,各分支呈弧形或牵直。肿瘤偏后者,胼周动脉近段和中段下移,胼缘动脉和胼周动脉分支各向前、后方移位,常呈弧形包绕肿瘤。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和曲管上臂以及大脑中动脉水平段、侧裂段和额顶升动脉可向后下或下方轻度移位。静脉角变小和大脑内静脉向后下或下方移位。

(4)额叶中部和后部肿瘤

1)前后位像:大脑前动脉大多数呈轻度圆弧形或方形向对侧移位。额极征可为阳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和大脑前动脉水平段下移。中动脉水平段呈伸展状也向下移。侧裂段可向下外侧移位。肿瘤向内侵犯基底节时,豆纹动脉变直并向内侧移位。

2)侧位像: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向下移位,虹吸弯变扁。大脑中动脉水平段下移。侧裂段明显向后下或下移位。肿瘤位于额中部者,额顶升动脉前组分支,即眶额支和中央前回支明显向下或下后移位;后组分支,即中央回支和顶前支可拉直。肿瘤位于额叶后部者,前组和后组分支分别向前下和后下移位。侧裂动脉三角变扁且下移。肿瘤侵及基底节时,豆纹动脉各枝僵直。大脑内静脉向对侧移位,其前段及静脉角可向后上移位。基底静脉向下向内移位。

4.超声波 额叶肿瘤超声检查时,中线波可见有中等度向健侧移位。额极、额底肿瘤及双额肿瘤时,中线波无移位,但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肿瘤病理波。肿瘤压迫空间孔引起梗阻性脑积水,可显示脑室波幅增大,侧脑室波与中线波间距离变大,可以此推测脑积水的程度。

5.脑电图 额叶肿瘤脑电图检查表现有下列特点:(1)局限性波的出现率较高约83%;(2)40%的呈现一侧性或双侧性阵发性单一节律性波,特别是额叶内侧面或基底面肿瘤较多;(3)单侧额叶肿瘤约有1/3对侧额部也有传播性波,但一般波幅较低,往往成为混合性波;背景的波,在1/3的病例中表现正常,一般情况下,肿瘤位置愈靠前,的异常就愈轻;(4)双侧额叶肿瘤,在双侧额部出现相互独立的多形性波为特点,肿瘤较大的一侧更明显。波、懒波出现范围较广。

6.脑CT检查 CT主要通过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密度对比和正常结构(如脑室)的移位和变形诊断颅内肿瘤。额叶肿瘤常见为胶质瘤和脑膜瘤,一般显示密度较高;侧脑室前角常见受压变形。

【鉴别诊断】

额叶肿瘤一般病情发展比较缓慢,早期临床症状轻微,随着肿瘤的不断增大,其临床状逐渐增多加重,在详细询问病史、仔细全面检查的基础上,应注意同其能引起与额叶肿瘤类似症状的其它颅内疾病相鉴别。

(一)硬膜下血肿 额叶硬膜下血肿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可见于任何年龄,多有明显的外伤史,在伤后不久或数月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局限性体征不明显,但精神症状较明显,少数病人可有癫痫发作。特别是慢性或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根据临床表现较难与肿瘤鉴别,常需借助于造影检查和CT检查方能明确诊断。额叶硬膜下血肿作颈动脉造影时,在前后位像上,大脑前动脉向对侧弧形移位,大脑中动脉下压并向内侧有不同程度的移位,并可见血管与颅骨内板间常有一半月状无血管区。CT对血肿的定位十分有用。

(二)额叶脓肿 额叶脓肿与肿瘤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相同,但脑脓肿多继发于身体其它部位的感染病灶,起病急,多有发热史,周围血像和脑脊液多形核白细胞增高。颈动脉造影的微血管-静脉期约有50%的脑脓肿可显示其壁呈现一均匀的不透光区,可视为脑脓肿的特征性改变。脑脓肿CT检查显示边缘清楚的低密度区。而肿瘤一般为高密度区,容易鉴别。但确有少数脑脓肿术前难以与肿瘤相鉴别,到手术探查时才能确诊。

(三)颅咽管瘤 颅咽管瘤多见于学龄儿童和20岁以前的青年,很少见于成年人。而额叶肿瘤多见于成年人。颅咽管瘤首发症状多见于内分泌功能障碍,儿童常见于生长发育迟缓,成年人多见于性功能减退。而额叶肿瘤无上述症状,其早期症状多为精神障碍,而颅咽管瘤病人精神症状少见且表现较轻。额叶肿瘤多引起视乳头水肿,早期无视力障碍,晚期视神经继发性萎缩时,则出现视力障碍。而颅咽管瘤多见视神经原发性萎缩,而较早期则伴有视力障碍。颅咽管瘤在鞍上或鞍内常有蛋壳样钙化并伴有蝶鞍形状及骨质的改变,而额叶肿瘤很少有钙化,而少数有钙化的肿瘤,其钙化斑的部位及表现形状没有颅咽管那样典型。

(四)垂体肿瘤 垂体腺瘤多见于成年人,其主要症状是垂体功能障碍,双颞侧偏盲,头痛、视神经呈原发性萎缩。有的病人表现肢端肥大症,蝶鞍多呈球形扩大,诊断不难。但当肿瘤巨大向鞍部发展时,病人可出现精神症状、癫痫发作。当肿瘤影响内囊、大脑脚或压迫大脑前动脉、大脑右动脉影响其血液循环时,可出现偏瘫。应注意与额叶肿瘤相鉴别。另外额底部肿瘤常有视力、视野变化,亦应注意与垂体肿瘤鉴别。

(五)嗅沟脑膜瘤 嗅觉障碍和精神异常是嗅沟脑膜瘤的主要临床特征,另外头痛、视力减退、癫痫发作也是常见的症状。额叶肿瘤除少数额叶底部肿瘤外,很少出现嗅觉障碍和视力障碍。嗅沟脑膜瘤的颅骨平片常发现颅前窝骨质异常或肿瘤钙化,双侧颈动脉造影,血管移位双大脑前动脉为主。侧位像上大脑前动脉呈弧形向上方移位,血管与颅前窝底线距离加宽,额极动脉呈弓背向上为弧形。大脑中动脉移位不明显,甚至接近正常。颈内动脉鞍上段稍向后倾,有时可向后下移位,致使虹吸段变偏。在侧拉像上常见到眶顶动脉受压向下移位。根据上述特点不难与额叶肿瘤相鉴别。

(六)鞍结节脑膜瘤 其首发症状多为视力障碍,次为头痛。晚期可出现内分泌障碍,亦可出现嗜睡、幻嗅、嗅觉丧失等症状。凡成年人出现单眼或双眼颞侧偏盲,视神经呈原发性萎缩,蝶鞍无明显改变,皆应怀疑鞍结节脑膜瘤,应注意与额叶底部肿瘤鉴别。

(七)侧脑室肿瘤 侧脑室肿瘤比较少见。其临床症状因肿瘤位置和大小而异。其首发症状多为头痛,性质为间歇性或阵发性加重,严重时可出现恶心、呕吐,视力障碍。病人亦常有癫痫发作和肢体运动障碍。颅脑超声波检查和脑电图检查90%有一侧大脑半球占位性病变表现,脑室造影和脑血管造影有定位、定性价值,易于额叶肿瘤鉴别。

(八)额叶结核瘤 额叶是结核瘤的好发部位之一。其临床症状与额叶肿瘤极相似。结核瘤多有结核病史,低热,血沉加快,少数病人因伴发结核性脑膜炎而使脑脊液有特征性改变。但仍有不少额叶结核瘤在手术探查时才能确定其性质。

(九)脑血管疾病 额叶血管性疾病常见有脑血管畸形和颅内动脉瘤。

1.额叶脑血管畸形 多分布于大脑中动脉及大脑前动脉供应区。出血和癫痫发作常为脑血管畸形的首发症状,头痛、进行性神经功能障碍和智力减退亦常见,少数病人在眼部或前额部可听到颅内血管杂音。CT检查,普通扫描病变常为等密度,周围有低密度区。有颅内出血可见到相应的高密度区。有蛛网膜下腔出血时,亦可显示。造影剂加强后,病变血管区可呈高密度,有时可见到其供应动脉及引流静脉。脑血管造影是脑血管畸形和颅内肿瘤鉴别诊断的主要依据。

2.颅内动脉瘤 多发生在脑底动脉环及其主要分支。位于前半环颈内动脉系统的占85%。约有90%的动脉瘤的病人是以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表现为突然的剧烈头痛,同时伴有恶心、呕吐、畏光、面色苍白、颈项强直、克匿格氏征阳性等。严重病人可出现意识障碍或精神症状,另一些病人则由于出血深入到一侧半球,而出现一侧的轻瘫,且逐渐加重。有些患者由于出血量较大而使蛛网膜粒的再吸收障碍,于出血后颅内压慢慢上升,头痛长期不缓解,视乳头水肿逐渐明显。这些病人都应该作进一步检查(脑电图、超声波、甚至脑血管造影或CT扫描),以排除肿瘤出血或血肿形成之可能。

(十)颅内寄生虫病 额叶寄生虫病常致癫痫发作和精神症状。临床上类似肿瘤,但根据流行病学、寄生虫接触史、身体其它部位有寄生虫存在、阳性皮肤试验及血和脑脊液补体结合试验等检查,不难与额叶肿瘤鉴别。

肿瘤标志物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