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冬病夏治的原理

冬病夏治的养生思想。

身体是智能的载体,是事业的本钱。对自己晚年负责,就不应该对晚年的健康透支。随着社会的进步,养生不再是一个玄而又玄的学问,很多人生活的不幸,源于没有注意平日的养生。有没有更好的中医养生方法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艾灸冬病夏治的原理”,但愿对您的养生带来帮助。

艾灸冬病夏治的原理

1、艾灸冬病夏治的原理

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而三伏灸的指导思想则是:顺阳补阳。春夏养阳,从而达到冬病夏治的效果。

三伏灸疗法具有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因热下行等作用。

而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三伏灸可促进机体组织毒素吸收,形成非特异性蛋白体,产生免疫调节作用,提高细胞免疫和抑制体液免疫的作用,增强机体代谢机能,改善组织营养状况。

“夏季对于身体虚弱者来说,三伏灸的调理效果是非常好的。如果能在每年最热的‘三伏天’施灸就能增加机体功能,解决久治不愈的多种寒证、虚证、瘀血证等。”

2、什么是三伏灸疗法

三伏灸疗法是利用艾叶制成的艾条(艾绒或者艾柱等相关艾灸产品)燃烧所产生的热力和药物的作用,对腧穴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温熨,刺激穴位,激发经气,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3、三伏灸可以调理哪些问题

3.1、三伏天治妇科病。

经期怕凉、痛经,总感觉小腹凉凉,宫寒不孕,伴有性冷淡、月经错后、稀发,经量少,经色暗,腰部冷痛。

取穴:关元、肾俞、三阴交、血海。

作用:温补肾阳,温宫散寒。

3.2、三伏天治慢性咳嗽。

痰多清稀,面色白,舌淡苔白腻,或滑腻苔,或伴有打喷嚏、流清鼻涕,遇冷则咳嗽哮喘加重,怕冷。

取穴:肺俞穴。

作用:温肺止咳,化痰平喘。

3.3、三伏天治腹泻拉肚子。

脾胃虚弱,经常便溏者,或贪凉太过或饮食不洁,导致寒湿或湿热内生,诱发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消化不良等。

取穴:足三里、天枢、神阙、中脘。

作用:温补脾肾,散寒止泻。

3.4、三伏天美容养颜。

改善眼袋、黑眼圈、眼睑下垂、皱纹松弛等问题。

取穴:合谷、太溪、水分、三阴交、血海、气海、关元、足三里。

作用:加速血液循环、美容养颜。

艾灸养生的禁忌

1、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脸部、颈部、手臂等,都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2、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等也不要灸。

3、艾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艾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以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4、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

5、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同时要注意穴位的准确性,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6、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入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艾灸一次多长时间为好

看灸感!作为指导,这是最重要一条!

如果一个穴位产生明显灸感,则本次艾灸此穴位时间尽量延长,甚至以此为主!

简单讲下灸感,就是艾灸时候产生一些特殊现象,如蚂蚁爬行,热传导,扩散,痒,痛(非灸火过近烤的痛),甚至皮肤表面产生一些花斑,红线等……灸感感传的形式很多,最主要的是热量的传导和扩散。

举两个常见例子: 艾灸腰阳关,常有透热感,热量从后腰逐渐贯穿到小腹,或者如腰带状后后腰缠绕到小腹。

胃痛人艾灸中脘或足三里,可能出现热量沿着艾灸处线状传导到胃部,整个胃都热乎乎。

当产生这些奇特感觉,请一定增加本穴位时间,不要改变,最好是让整个灸感过程自己发生,壮大,衰弱,消失走完全过程。所以,我艾灸向来不看表,都是跟着感觉走。

yS630.Com相关推荐

冬病夏治的艾灸做法


本文导读:冬病夏治,冬病夏治是怎么治疗的呢?冬病夏治艾灸的做法有哪些呢?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冬病夏治艾灸的做法。


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疗法,是反向思维的运用,所谓 冬病夏治 ,是指对一些因阳虚、外感六淫之邪而导致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疾病,在夏季阳气旺盛,病情有所缓解时,辨证施治,适当地内服和外用一些方药,增强抗病、祛邪能力,以预防和减少疾病在冬季来临时再发作,或减轻其症状。即在夏天治疗冬天易患、易发作的疾病。

好发于冬季的疾病一般属于寒邪类疾病,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老年畏寒症以及属于中医脾胃虚寒类等疾病,均在冬病夏治的艾灸治疗范围。下面就来学学怎样做吧:

根据中医理论,夏季万物生长繁茂,阳气盛,阳气在表,夏季养生宜以养阳为主,此时毛孔开泄,运用艾灸方法可使腠理宣通,驱使体内风、寒、湿邪外出,是内病外治、治病求本的方法。

艾灸的疗效用中医观点概括为: 回阳固脱,复脉救急;疏散风寒,调和营卫;活血散血,温通经络;升提中气,固胎止漏;祛风除湿,温寒通痹;固摄冲任,回转胎位;消淤散结,祛腐生肌;引导实热,附火外发;养阴清热,散火祛瘀;培补脾胃,强壮元阳;强身保健,祛病延年 ,所以艾灸冬病夏治效果甚好。


艾条灸中又以悬灸最为安全和有效。悬灸即为悬空施灸,不用针、无接触、无伤害、无副作用。

具体做法:

点燃艾条之顶端,对准应灸部位,距离皮肤1寸左右,施以回旋灸法,灸至皮肤发红,深部组织发热为度(避免烫伤),随时吹掉药灰,保持红火。主穴每穴灸15分钟,配穴每穴灸5分钟。每日1次,每次约一小时。患者可以在家里进行操作,非常方便。

冬病夏治艾灸要注意什么


“冬病夏治”这个词总是以各种形式提到,这种历史悠久的中医疗法越来越受到现代人的尊重。那么,究竟什么是冬病夏治呢?其实,冬病夏治的意思就是,冬天很冷,感冒很容易伤到人的阳气,而冬天的寒冷很容易侵入人体。而到了夏季,由于天气炎热,很容易排出身体邪气。那么,冬病夏治艾灸要注意什么?

1、艾灸之前保持心态平静,大悲、大喜、大怒等情绪上的不稳定,会使艾灸的效果打折扣,过度疲劳、过饱、过饥、酒醉的时候,不要艾灸。

2、并不是夏季才可以艾灸,一年四季均可艾灸,而夏季是艾灸除寒祛湿邪毒补阳气的最好季节,因为夏季体内的寒邪最容易排出。

3、艾灸前最好喝一杯温水,不要在饭前空腹或者刚吃完饭后施灸,艾灸中如果口渴,可以多喝温开水,不可以喝冷水。

4、艾灸后如果想洗澡,最好在半个小时以后现洗,热水洗会使艾灸的效果更好的利用。

5、艾灸尽量选一些优质的艾条或者艾炷,要知道好的艾绒会影响艾灸的效果。对着皮肤穴位直接灸或者给孩子艾灸,要选好的艾条,不伤经络,不燥烈,容易点燃,灸火温和,艾灰不会脱落。

6、对于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面部,不要直接灸,以免形成瘢痕,影响美观,关节部位、大血管处、心脏部位、男女生 殖部位等不要施灸。

7、艾灸过程中,不要因为热喝冷水或者凉水,要注意对艾灸温度的调控,特别对于孩子施灸,父母可用食指和中指放在施灸部位的两侧,这样可以感受到温度大小,防止烫伤。

8、艾灸时应该先灸身体的上部,再灸下部,先灸背部,后灸胸腹,先灸头身,后灸四肢,依次进行。

9、艾灸时应该避免吹到风,最好关上门窗,房间内不要通风,夏天天热艾灸也是这样不可通风不可开空调,但要注意避免中暑。

10、艾灸时要做到灸够灸透,学会在艾灸中积累经验,掌握好艾灸的尺度,不要灸一小会,感觉温热了,就不再施灸了,这样做没有效果没有用。

11、艾灸会有返病现象,但是没有返病现象也很正常,因为人与人的体质、年龄、性别等不一样,返病现象也会不一样,就算同一病症,不同的个体返病现象也会不同。

冬病夏治 中医艾灸显奇效


导读:艾灸大部分都是在冬季的时候做的,但是有些人就想知道。艾灸在夏季是不是也可以做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夏季艾灸效果会加倍。这是为什么呢?

冬病夏治 中医艾灸显奇效

◎ 艾灸与针灸有何不同?

艾灸和针刺在古代称为灸刺学。其实艾灸比针刺要早,而且与针刺比起来,更有优势。首先,针能够杀生人。针刺如果扎错位置或者是扎到血管、神经,就会伤人。比如深刺风府穴,那是非常危险的,一不小心就可能造成过失伤人。而艾灸只是在皮肤上烧灼,或者用艾条温灸,对人体没有伤害,相比针刺来说更加安全。

其次,针刺对穴位刺激的时间较短,出针以后对穴位的刺激便停止了;而艾灸,特别是瘢痕灸,灸完之后会留个瘢印,可以长期对这个穴位形成刺激。比如说灸关元穴,好几天你都可以感觉到肚子里边热乎乎的,就是因为艾灸的效果比较持久。

再次,针刺进行的手法很复杂,对穴位的要求非常准确,如扎哪个穴位是补,扎哪个是泻,手法更加复杂,诸如烧山火、透心凉等。而艾灸的手法主要就是三种,即温灸、回旋灸和雀啄灸,很易于操作。

北宋欧阳修《灼艾贴》:修启,多日不相见,诚以区区。见发言,曾灼艾,不知体中如何?来日修偶在家,或能见过。此中医者常有,颇非俗工,深可与之论权也。亦有闲事,思相见。不宣。修再拜,学正足下。廿八日。

◎ 艾灸疗法与药物疗法相比有何特点?

大家知道,药物吃多了会产生抗药性,这是因为很多药品中含有抗生素,而滥用抗生素,会使人体的病菌产生抗药性,因此国家对于此种药物的使用有严格的限制。而艾灸就不会有这种抗药性的问题了。艾灸的主要作用,是强化人体的功能。中医有句话,叫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把人的身体给强化了,阳气补足了,邪气自然就消除了。再者,艾灸可以慢慢地打通人体的经络,气血流通,则百病不生,所以它针对的并不是疾病,而是人体。人体的功能提高了,就会有自愈能力,也就不会产生抗药性的问题了。

中医讲是药三分毒,经常服用药物,会破坏身体里的正常菌群。药物进入人体之后,不光是对不良的细菌起作用,它对人的正常的细菌也起作用,这样就使得人正常的菌群失调,对人体的正常机能造成不良的影响。而艾灸就不会有这个弊端了,因为它是通过舒通经络气血、培补人体正气来调整人体的,所以不会对人体产生不良的影响。

再有,服药的人一般会对药物产生依赖性。比如说降压药,一旦吃上了,就得长期吃;再比如糖尿病患者依赖上了胰岛素,那么他也得长年使用胰岛素,这就是药物的依赖性。为什么会有这种药物的依赖性呢?因为药物进入人体以后,代替了脏腑本身的功能。比如说胰岛素分泌得少了,服进去的药物就代替了人体本身的这种功能。时间久了,人体相应的功能就不够用,所以他会依赖于这种药物。艾灸则不会出现这种问题。艾灸的作用是提高人体相关脏腑的功能,把人体本身的功能缺陷慢慢给它补足了,使它具有正常的功能,所以艾灸不会使人体产生依赖性,更不会有药物中毒的现象发生。

药物在治疗时虽有见效快的特点,但对于某些慢性疾病,如鼻炎、前列腺病等是较难治愈的。一来药物要先经过胃的消化吸收,再经过气血的运输到达病患部位。也就是说,药物要经过消化、吸收等很多环节才能到达病患部位,就算到达了,功效也会大大减弱。再者,如果病患部位比较隐蔽,药物难以到达,治疗效果就不明显。而艾灸则不然,就拿鼻炎来说,通过灸治上星穴、迎香穴,再配上足三里,对鼻窦的位置很容易就作用到了。灸上星时,灸感可以从头部直接传达到鼻子的里面去,所以它的功效作用在某些方面比药物还要快。

艾灸好疗效 要从灸感找

艾灸治疗的三心二意

想做好艾灸,需要三心二意。哪三心呢?第一个就是爱心。一方面,对被施灸者有爱心,另一方面,对你使用的工具有爱心。你要喜欢它,跟它交朋友,跟它交流。除此以外,尤其像中风症,它是一个长期的病症,有些人已经得了很多年了,所以你在治疗时就要持之以恒。这就是我们说的三心里边的第二心,叫恒心。所以做艾灸不但要有爱心,还要有恒心。只要你坚持,就有可能取得胜利。

以前有个华佗,给曹操治过病。曹操得头风以后,华佗用针刺给他刺好了。但过了一年,曹操的头风病发作了,这时华佗已经被他杀了,他无药可效,最后也死了。后世有个叫窦材的大中医家评论说,华佗给曹操治好了病,如果他要继续再坚持给他做艾灸,曹操的病就不会复发。可见以前艾灸在治疗疾病的时候是去病根的。

再给大家讲个例子,我一个朋友跟我学的艾灸。他三岁的时候得过疝气,结果做艾灸的时候,疝气的症状给灸出来了,也就是他小时候的病根。他坚持灸,结果灸好了,以后可能就不会再发作了,当然前提是还得持续灸。所以有老毛病的,不用怕,有了艾灸这个方法,会对你有很大很大帮助。但不要着急,得慢慢来,也许在灸的过程中,能把你以前的老病根、老毛病都灸出来。那么再继续灸下去,就可以给你灸好了。艾灸以前是干什么用的?是去病根用的。凡是有些老毛病,根治不了的,都适合艾灸。

还有一个心,叫静心。只有你安安静静的时候,才可以感觉到身体里边的变化。我原来学过一段时间针灸,扎过两年针,把针扎进去以后,身体里边会出现针感。如果心不静下来,是感觉不到的,那个感觉是非常微妙的。同样艾灸的时候,艾灸的火力有穿透性。心静不下来,感觉不到。不但自己要静下来,被灸的患者也要静下来,双方都安安静静地去感觉,心与心的默契,是取得艾灸疗效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二意指什么呢?第一是要有真意。什么叫真意?道家的观点咱们可以借鉴借鉴,它认为泛意非意,就是平常咱们脑子想东西,这个不是真正的想,它是一种忧思妄想。什么叫真意?意的的确确是从心里发出的,一发而心空,就是真意。所以给对方做艾灸也好,让对方给自己做的也好,都是要用真意。

再有,就是让双方都满意,应该说尤其是让受灸者满意。怎么才能满意呢?你能够做到有爱心了,在给对方做的过程中能够静心了,发自肺腑的去让对方好,那么对方也就会满意了。所以说艾灸要想效果好,就要做到三心二意。

灸感:体验不一样的感觉

要想在艾灸的时候见效果,就要想办法把里边的感觉找出来,这叫灸感。大家知道,扎针的时候是有针感的,一扎针,里面会有酸、麻、胀、困的感觉。那么艾灸的时也会出灸感。这个灸感的表现形式,有这么几种,一般就是有热、有风,也就是风往外冒;有寒、 有凉;有时候沉重,有时候会觉得疼、酸、麻。这种种感觉就是灸感。

中医艾灸 让冬病夏治不是梦


导读:艾灸大部分都是在冬季的时候做的,但是有些人就想知道。艾灸在夏季是不是也可以做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夏季艾灸效果会加倍。这是为什么呢?

◎ 艾灸与针灸有何不同?

艾灸和针刺在古代称为灸刺学。其实艾灸比针刺要早,而且与针刺比起来,更有优势。首先,针能够杀生人。针刺如果扎错位置或者是扎到血管、神经,就会伤人。比如深刺风府穴,那是非常危险的,一不小心就可能造成过失伤人。而艾灸只是在皮肤上烧灼,或者用艾条温灸,对人体没有伤害,相比针刺来说更加安全。

其次,针刺对穴位刺激的时间较短,出针以后对穴位的刺激便停止了;而艾灸,特别是瘢痕灸,灸完之后会留个瘢印,可以长期对这个穴位形成刺激。比如说灸关元穴,好几天你都可以感觉到肚子里边热乎乎的,就是因为艾灸的效果比较持久。


艾灸关元穴

再次,针刺进行的手法很复杂,对穴位的要求非常准确,如扎哪个穴位是补,扎哪个是泻,手法更加复杂,诸如烧山火、透心凉等。而艾灸的手法主要就是三种,即温灸、回旋灸和雀啄灸,很易于操作。

北宋欧阳修《灼艾贴》:修启,多日不相见,诚以区区。见发言,曾灼艾,不知体中如何?来日修偶在家,或能见过。此中医者常有,颇非俗工,深可与之论权也。亦有闲事,思相见。不宣。修再拜,学正足下。廿八日。

◎ 艾灸疗法与药物疗法相比有何特点?

大家知道,药物吃多了会产生抗药性,这是因为很多药品中含有抗生素,而滥用抗生素,会使人体的病菌产生抗药性,因此国家对于此种药物的使用有严格的限制。而艾灸就不会有这种抗药性的问题了。艾灸的主要作用,是强化人体的功能。中医有句话,叫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把人的身体给强化了,阳气补足了,邪气自然就消除了。再者,艾灸可以慢慢地打通人体的经络,气血流通,则百病不生,所以它针对的并不是疾病,而是人体。人体的功能提高了,就会有自愈能力,也就不会产生抗药性的问题了。

中医讲是药三分毒,经常服用药物,会破坏身体里的正常菌群。药物进入人体之后,不光是对不良的细菌起作用,它对人的正常的细菌也起作用,这样就使得人正常的菌群失调,对人体的正常机能造成不良的影响。而艾灸就不会有这个弊端了,因为它是通过舒通经络气血、培补人体正气来调整人体的,所以不会对人体产生不良的影响。


艾灸比吃药好

再有,服药的人一般会对药物产生依赖性。比如说降压药,一旦吃上了,就得长期吃;再比如糖尿病患者依赖上了胰岛素,那么他也得长年使用胰岛素,这就是药物的依赖性。为什么会有这种药物的依赖性呢?因为药物进入人体以后,代替了脏腑本身的功能。比如说胰岛素分泌得少了,服进去的药物就代替了人体本身的这种功能。时间久了,人体相应的功能就不够用,所以他会依赖于这种药物。艾灸则不会出现这种问题。艾灸的作用是提高人体相关脏腑的功能,把人体本身的功能缺陷慢慢给它补足了,使它具有正常的功能,所以艾灸不会使人体产生依赖性,更不会有药物中毒的现象发生。

药物在治疗时虽有见效快的特点,但对于某些慢性疾病,如鼻炎、前列腺病等是较难治愈的。一来药物要先经过胃的消化吸收,再经过气血的运输到达病患部位。也就是说,药物要经过消化、吸收等很多环节才能到达病患部位,就算到达了,功效也会大大减弱。再者,如果病患部位比较隐蔽,药物难以到达,治疗效果就不明显。而艾灸则不然,就拿鼻炎来说,通过灸治上星穴、迎香穴,再配上足三里,对鼻窦的位置很容易就作用到了。灸上星时,灸感可以从头部直接传达到鼻子的里面去,所以它的功效作用在某些方面比药物还要快。

艾灸好疗效 要从灸感找

艾灸治疗的三心二意

想做好艾灸,需要三心二意。哪三心呢?第一个就是爱心。一方面,对被施灸者有爱心,另一方面,对你使用的工具有爱心。你要喜欢它,跟它交朋友,跟它交流。除此以外,尤其像中风症,它是一个长期的病症,有些人已经得了很多年了,所以你在治疗时就要持之以恒。这就是我们说的三心里边的第二心,叫恒心。所以做艾灸不但要有爱心,还要有恒心。只要你坚持,就有可能取得胜利。

以前有个华佗,给曹操治过病。曹操得头风以后,华佗用针刺给他刺好了。但过了一年,曹操的头风病发作了,这时华佗已经被他杀了,他无药可效,最后也死了。后世有个叫窦材的大中医家评论说,华佗给曹操治好了病,如果他要继续再坚持给他做艾灸,曹操的病就不会复发。可见以前艾灸在治疗疾病的时候是去病根的。

再给大家讲个例子,我一个朋友跟我学的艾灸。他三岁的时候得过疝气,结果做艾灸的时候,疝气的症状给灸出来了,也就是他小时候的病根。他坚持灸,结果灸好了,以后可能就不会再发作了,当然前提是还得持续灸。所以有老毛病的,不用怕,有了艾灸这个方法,会对你有很大很大帮助。但不要着急,得慢慢来,也许在灸的过程中,能把你以前的老病根、老毛病都灸出来。那么再继续灸下去,就可以给你灸好了。艾灸以前是干什么用的?是去病根用的。凡是有些老毛病,根治不了的,都适合艾灸。


艾灸在医用方面用途很广

还有一个心,叫静心。只有你安安静静的时候,才可以感觉到身体里边的变化。我原来学过一段时间针灸,扎过两年针,把针扎进去以后,身体里边会出现针感。如果心不静下来,是感觉不到的,那个感觉是非常微妙的。同样艾灸的时候,艾灸的火力有穿透性。心静不下来,感觉不到。不但自己要静下来,被灸的患者也要静下来,双方都安安静静地去感觉,心与心的默契,是取得艾灸疗效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二意指什么呢?第一是要有真意。什么叫真意?道家的观点咱们可以借鉴借鉴,它认为泛意非意,就是平常咱们脑子想东西,这个不是真正的想,它是一种忧思妄想。什么叫真意?意的的确确是从心里发出的,一发而心空,就是真意。所以给对方做艾灸也好,让对方给自己做的也好,都是要用真意。

再有,就是让双方都满意,应该说尤其是让受灸者满意。怎么才能满意呢?你能够做到有爱心了,在给对方做的过程中能够静心了,发自肺腑的去让对方好,那么对方也就会满意了。所以说艾灸要想效果好,就要做到三心二意。

冬病为何夏治


冬病夏治是中医治疗反复咳喘的一种独特疗法,包含深刻的医学道理,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冬季反复发作的咳喘病,为何要在发作很少的夏季进行治疗呢?这与反复咳喘病的特点有关。

临床上常常见到一些儿童或年老体弱的人,经常在冬季感冒连续不断,发烧、咽痛、咳喘日久不愈,病情逐渐加重,发作的次数和每次患病的天数越来越多;反复感染使呼吸道粘膜屏障功能日趋降低,耐药菌株滋生蔓延,用药越来越难见效,打针输液用的都是最新的抗菌素也不能将其治愈,严重影响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医学界面对的一大难题。

我们认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频繁发作,虽然有病毒和细菌感染的重要因素,但其反复感冒咳喘的根本原因还是患者体质差,全身或呼吸道局部的免疫力低下造成的。曹东义主任医师认为,这类病人往往既有体质虚弱的一面,又有湿痰素成,肺火易炽的一面,在发作期的冬季,补虚则容易助火,清热又易伤正气,难于两全,春末至秋初的几个月中,是呼吸系统疾病发病较少的时期,也是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补虚损,增强体质的大好时机,如能系统而正确地治疗,就有希望彻底根治反复多年的顽固病症。常言说:打鱼之时不能补网天清之后才能修屋,冬病夏治也是这样的道理。

冬天气候干燥寒冷,呼吸道粘膜防御功能降低,人们长时间生活在室内,空气中悬浮的细菌病毒密度大,呼吸道病不易根治。夏季温暖湿润,户外活动增多,长时间不发病,是呼吸道粘膜修复损伤的良好时机,加上适当药物治疗,有希望使炎症造成的呼吸道上皮细胞排列混乱的状况得到纠正,恢复原来的有序排列,从而使其粘膜屏障作用回复到正常水平,从而彻底治愈本病。


什么病适合冬病夏治


有些疾病属于冬病夏治,意思就是说,这种疾病在夏季的时候治疗会起到非常好的治疗结果,而这样的疾病就是呼吸科的疾病,这种疾病在治疗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尤其是老年人,在治疗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谨慎,千万不能出现弄巧成拙的情况,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么就会让我们的健康受到极大的伤害和影响。

事实上,冬病夏治就是因为因为冬季寒冷而产生的一种疾病,这样的疾病在冬季的时候病情会变得更加的严重,像这样的疾病,患者可以选择食用调制和补养的方法来治疗,这样才能让我们达到治愈的效果。那么什么病适合冬病夏治?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

冬病夏治疗法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即选择冬天易发或加重的病症,在夏令三伏天进行调治。因寒冷刺激而诱发或加重的病症,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心绞痛、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中风)、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皮肤属肺所主,也属于广义的呼吸系统。也就是说,吃冰冷的东西或衣服穿少了,会影响呼吸系统的功能。同样的道理,一些长期慢性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遇冷或冬天容易发作。再加上现代人往往用“抗生素”来治疗呼吸道疾病,导致机体脾虚生湿、肾阳虚损,易受风寒外侵,更易反复咳喘。

“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易为邪侵,尤以小儿、老人最易受邪。从肺辨治,根据病情,每个人敷贴选取的穴位各有不同。比如,小儿哮喘重在治脾,老人哮喘重在治肾。主要选大椎、肺俞、膏肓、心俞、肾俞、命门、定喘等穴位贴敷治疗,以皮肤发红,出现似痱子大小的水泡为度。

妇科病:适宜冬病夏治的妇科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不孕等。经过辨证后属于虚寒因素所致的妇科病,冬病夏治会有独到效果。女人月子没坐好,身体会差很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受了寒邪。女性产后,气血两虚,容易受寒邪。如果出汗多,月子坐得不好,就会伤及阴血,建议夏季喝中药汤调养。

冬病夏治,易祛除体内阴寒,舒经通络,温化寒湿,活血祛淤,从而促进妇科病患者的盆腔血液循环,治疗很多慢性妇科疾病。伏灸膏穴位贴敷,是冬病夏治妇科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此外,还有针刺、灸法、穴位埋线、穴位注射、中药熏蒸等。

有关什么病适合冬病夏治的问题就讲解到这里,在我们的生活中适合冬病夏治的疾病非常多,我们需要多加的了解,这些疾病我们一定要正确的对待,最好滴选择在夏季治疗,这样才能起到非常好的治疗结果,是让我们早日脱离疾病伤害的重要因素。

什么是冬病夏治


冬病指的是一些好发于冬季或者是冬季病情加重的疾病,大家比较常见的是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类风湿、风湿性关节炎,还有一些脾胃虚弱的病,这些病到了夏季温度高就会有所缓和,为了彻底根治这些疾病,中国传统医学就有了冬病夏治的理念,现在医院冬病夏治门诊最火。

冬病夏治治疗方法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三伏贴,三伏贴大人孩子都可以用,只要在有关的穴位上贴上三伏贴,就可以达到冬病夏治的目的,非常简单。三伏贴在冬病夏治的方法中最受欢迎。

中医传统贴敷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临床应用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远古时期,先民就已学会了用泥土、草根、树皮外敷伤口止血;最早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

,民间常在夏季喝雄黄酒治疗疾病的方法与本方法相同;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载有许多外敷方剂,用以治疗创伤等疾患。

晋代的肘后备急方载用鸡子、白醋、猪脂、水、蜜、酒等作为外敷药与调和剂外敷;南北朝《刘涓子鬼遗方》用猪胆汁外敷治疗痈肿;唐《食疗本草》用胡桃研泥外敷治疗白发;宋太平惠民方以地龙粪研饼敷在小儿囟门,治疗小儿头热、鼻塞不通;明《普济方》用生附子和葱涎为泥敷涌泉穴治疗鼻渊等等,说明贴敷疗法相沿习用甚久;清代的《理瀹骈文》一书集贴敷疗法之大成,标志着本疗法的临床应用达到了相当完善的水准。

冬病夏治就是利用夏季温度高,人体阳气比较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中医讲究天体万物都存在着阴阳二字,只要阴阳平衡,人体才能不生病,各种疾病都是由于阴阳不平衡造成的,大家比较熟悉的肾阴虚、肾阳虚等。

夏至艾灸可“冬病夏治” 艾灸的十个正确方法


到了夏至节气,人体阳气最为旺盛,除了在饮食方面多以清热解毒为主之外,可以尝试下艾灸疗法帮助祛暑病。中医认为夏至节气艾灸可以起到冬病夏治的效果,但艾灸不当有害健康,一起来看看夏至艾灸的注意事项,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艾灸的十个正确方法。

夏至艾灸正当时

根据中医学天人合一理论,夏至也是人体阳气最为旺盛的时节,故夏至的养生保健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

暑病的发生,是由于冬季寒邪藏伏于体内,至夏而发的伏气温病。而夏至日时节,人体阳气达到顶峰,此时针对暑病行艾灸疗法,可更好地发挥其治疗作用,有效地扶阳避寒邪、祛除冬病根因,使体内阳气得到升发和振奋,外界的风湿暑邪便不易侵犯,从而阻断了发病途径,使得冬季的伏邪不能触发。

艾灸是温壮元阳、激发经络之气、调动与开发机体潜能、健身防病的传统方法。艾灸补充阳气,扶正祛邪,补益强身,能激活提高免疫系统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强内通外,增强处突应激能力。

季节交替阴阳变化之时,正是年老、久病、体弱等人群加重病情、诱发宿疾和易生新病的时期。节气灸则选择各节气对人体脏腑功能有影响的穴位进行艾灸,利用艾绒燃烧产生的药热之气,对穴位进行熏灼、温熨,以激发经络之气,温通气血,调整阴阳,帮助机体顺应自然界的变化,最大限度地调动机体的潜能,以应变环境、抵抗疾病,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夏天由于环境热、人体内热、还有艾灸本身的热度,那么就可以借助特定的穴位、温热的药物进行灸法,艾本身就有温通、活血化瘀的作用,燃烧后,可以使热气内注,把深伏在人体内部的寒邪驱逐体外,使人体阳气充沛,艾灸的作用就是温通经络、扶正驱邪、培补气血。艾灸简单好操作,是常见的保健预防方法。

需要请大家注意的是,灸时可以将整个艾条从中间切开,使切口面积增大,每次每个穴位灸3~5分钟即可,使所灸穴位有些红晕最好。最好选用有烟雾的传统艾条,有一种无烟艾条,临床效果并不很好,因为灸的效果一方面取决它的热度,一方面取决于药物本身的作用,而制成无烟艾条有可能使药本身的作用发生改变。

在使用药艾条时,一定要注意室内通风良好,并选择不易吸入烟雾的体位,必要时戴防护口罩,艾灸后立即开窗通风换气,能移动者立即起床离开有烟雾的环境;购买含砷量在安全范围内的合格药艾条;连续使用药艾条时,每人每次以一根为宜;孕妇、儿童及过敏体质者禁用。一旦出现较为严重的中毒症状,应立即到医院治疗。

温馨提醒,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时,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时,或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5、要防止感染:化脓灸或因施灸不当,局部烫伤可能起疮,产生灸疮,一定不要把疮搞破,如果已经破溃感染,要及时使用消炎药。

6、要掌握施灸的程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7、注意施灸的时间: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

8、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9、防止晕灸晕灸虽不多见,但是一旦晕灸则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甚至发生晕倒。出现晕灸后,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0分钟左右。

10、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示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正确艾灸保健遵守五大原则

1、艾绒质量。选择质量好的艾绒。劣质艾绒,生硬不团聚,燃烧时火力暴躁,易使患者感觉灼痛,甚至熏烤时石粒脱落,灼伤皮肤。

2、环境通风。环境应保持通风,避免艾烟过浓,伤害人体。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特别是哮喘病人慎用艾灸。

3、施灸部位。施灸的部位,妊娠期妇女的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颜面五官、阴部、有大血管分布的部位不宜直接灸;头部、胸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处不可多灸。

4、避免烫伤。施灸时应及时调整灸火与皮肤间的距离。有些患者局部寒气大,初灸时,对艾火的忍耐力强,常常不知不觉将艾火靠近皮肤,结果将皮肤灼痛。实际上,以灸至皮肤发红为度,每次灸1015分钟为宜。

5、注意次数。体质壮、病情轻、病程短者,灸治12次即可;体质差、病情重、病程长者,可灸数月乃至1年以上。初灸时,每日1次;长期灸治者,3次后改为23天1次。

家庭艾灸的十个正确方法

很多朋友喜欢在家里面自己艾灸来保健身体,但是艾灸虽然容易操作而且较为安全,但是稍有不慎,还是容易会对身体造成一些不必要的伤害,那么家庭艾灸,应该注意哪些事情呢?

1、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2、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3、防火: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4、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冬病夏治的好处 最适合冬病夏治的疾病你有吗


冬病夏治在中医上面由来已久,冬天的疾病在夏天治疗好处很多,不仅如此还能帮助我们有效的解决问题。那么冬病夏治的好处有哪些呢?哪些病适合冬病夏治呢?下面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冬病夏治的知识吧!

冬病夏治我们需要格外的重视,因为有很多的误区,如果不能很好的避免这些误区可能会导致疾病更加的严重,所以我们需要重视了,不能大意。

冬病夏治的好处

中医的理论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一体之羸弱,消息皆通于大地”,“天人合一”,因此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生物的阳气相接,季节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人的健康,中医将之概括为“六淫”。其中,寒为“六淫”之首,主指体内阴盛阳衰,抵抗力明显下降,寒邪入侵引发的疾病,其发病时间以冬季为主或在冬季加重。

在中医看来,这类好发于冬季的寒邪类疾病适合在夏季治疗。对其原理进行解释:人体之阳气“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藏于冬”,冬季阴气上升到达顶点,机体容易遭受寒邪侵犯,往往阳气不足。而一旦寒邪积久不散更伤阳气,就会导致内寒。

同样,患者体质在这一时期也处于低潮,接受外界治疗能力处于“不佳时期”,见效缓慢。而春夏,尤其是三伏天,由于气温升高,人体内阳气上升,经络通达,气血充沛。

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治疗某些寒性疾病,能大限度的驱风祛寒,祛除体内沉痼,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预防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并为秋冬储备阳气,令人体阳气充足至冬至时则不易被严寒所伤。

夏季补阳防冬病

中医认为,冬季寒冷而潮湿,风寒湿邪侵入人体,易消耗体内阳气,引起经脉不通、气血不畅,导致肺、脾、肾、经络等发生反复难愈的病症,如咳嗽,哮喘、风湿、感冒、过敏等。

而夏季天气回暖,趁着自然的“温”、“热”特性,如果借以温补阳气、散寒驱邪,经脉和气血都逐渐畅通,能一定程度上减轻疾病发作时的症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可起到疾病预防的作用。

不过,在简单的“冬病夏治”四个字中,可是蕴含了很多学问的,有些大家“想当然”的常识,恰巧是“冬病夏治”的误区。

误区一:所有人都适合冬病夏治

真相:阴虚火旺者不适合冬病夏治

正如上述介绍的那样,冬病夏治并不能包治百病,并且在讲究辨证论治的中医中,同一种疾病也会有不同的证型。就拿咳喘来说,分寒痰犯肺型、肺气虚损型、阴液亏虚型等多种证型,只有寒痰犯肺型的咳喘才适合冬病夏治的方法。

阴虚火旺型的患者,体内的阳气已经很重,若在此基础上还进行温补,不但不利于治疗,反而会对身体造成新的危害。

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冬病夏治,我们需要了解清楚,并不是所有冬病在夏天都能治疗的,所以我们需要了解清楚了。如果我们不能了解清楚的话可能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很大。

误区二:“夏治”有效可不再继续治疗

真相:治疗半途而废或使病情加重

冬病夏治是一个综合性的治疗方法,虽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真正的疗效只有到了冬天才可以看到,并不会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冬病夏治消喘膏治哮喘


支气管哮喘的症状很多,患有此疾病的人对其是很熟悉的,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物也不少,这里小编介绍一个中医偏方给大家。就是服用冬病夏治消喘膏,冬病夏治消喘膏的处方不复杂,只有几味药组合在一起。来看冬病夏治消喘膏的用法!

功能主治

用于缓解期喘息型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

处方组成

炙白芥子、延胡各21克,细辛、甘遂各12克,共研细末,用生姜汗调制成膏。

用法用量

在夏季三伏天贴于背部双侧肺俞、心俞、隔俞穴位4~6小时,每10天贴敷一次,每年贴3次。

病例验证

用此方治疗哮喘,经21年临床观察1074例,其中喘息型支气管炎785例,支气管哮喘289例,治愈率22.8%,总有效率85%。疗效随贴治年限的延长而逐渐提高,以连续贴治3个夏季组疗效最好。

哮喘

哮喘又名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此种炎症常伴随引起气道反应性增高,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和(或)凌晨发生,此类症状常伴有广泛而多变的气流阻塞,可以自行或通过治疗而逆转。

病因

1.遗传因素

哮喘是一种具有复杂性状的,具多基因遗传倾向的疾病。其特征为:外显不全,遗传异质化,多基因遗传,协同作用。

2.变应原

哮喘最重要的激发因素可能是吸入变应原。

室内变应原

屋螨是最常见的,危害最大的室内变应原,是哮喘在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发病因素。常见的有4种:屋尘螨,粉尘螨,宇尘螨和多毛螨。90%以上螨类存在屋尘中,屋尘螨是持续潮湿气候最主要的螨虫。主要抗原为DerpI和DerpⅡ,主要成分为半胱氨酸蛋白酶或酪氨酸蛋白酶。家中饲养宠物如猫、狗、鸟释放变应原在它们的皮毛、唾液、尿液与粪便等分泌物里。

猫是这些动物中最重要的致敏者,其主要变应原成分feldl,存在猫的皮毛及皮脂分泌物中,是引起哮喘急性发作的主要危险因子。蟑螂为亚洲国家常见的室内变应原;与哮喘有关的常见为蟑螂美洲大蠊、德国小蠊、东方小蠊和黑胸大蠊,其中以黑胸大蠊在我国最为常见。真菌亦是存在于室内空气中的变应原之一,特别是在阴暗、潮湿以及通风不良的地方,常见为青霉、曲霉、交链孢霉、分支孢子菌和念珠菌等。其中链格孢霉已被确认为致哮喘的危险因子。常见的室外变应原:花粉与草粉是最常见的引起哮喘发作的室外变应原。木本植物(树花粉)常引起春季哮喘,而禾本植物的草类和莠草类花粉常引起秋季哮喘。我国东部地区主要为豚草花粉;北部主要为蒿草类。

职业性变应原

可引起职业性哮喘常见的变应原有谷物粉、面粉、木材、饲料、茶、咖啡豆、家蚕、鸽子、蘑菇、抗生素(青霉素、头孢霉素)异氰酸盐、邻苯二甲酸、松香、活性染料、过硫酸盐、乙二胺等。

药物及食物添加剂

阿司匹林和一些非皮质激素类抗炎药是药物所致哮喘的主要变应原。水杨酸酯、防腐剂及染色剂等食物添加剂也可引起哮喘急性发作。蜂王浆口服液是我国及东南亚地区国家和地区广泛用来作为健康保健品的食物。目前已证实蜂王浆可引起一些病人哮喘急性发作,是由IgE介导的变态反应。

结语:有关能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偏方药物冬病夏治消喘膏,这里就介绍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冬病夏治消喘膏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了。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比较严重的身体疾病,许多患者都对其深有感触。上述对于病因也简单介绍了些,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艾灸冬病夏治的原理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