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肚脐出水是为什么
让你养生是为什么。
“不怕工资低,就怕命归西。不怕挣钱少,就怕死得早。”养生已经成为一个热度越来越高的话题,很多人生活的不幸,源于没有注意平日的养生。关于中医养生有哪些知识需要掌握呢?以下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收集整理的“艾灸肚脐出水是为什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艾灸肚脐出水是为什么
1、那排出来的湿气,不用怕,你可以灸肚脐眼,灸关元,或脐上脐下的其他穴都行,一样可以排痰,排完了就好了,我以前流了十几年臭臭的东西,灸了一个月就好了,你会发现你肚子变小了,变软了。
2、艾灸肚脐出水,说明是好现象的!说明体内湿气比较大,然后排湿气的表现喔!!继续加油坚持艾灸吧!
艾灸肚脐的方法
1、灸肚脐专用器具,其设计独特肚脐炉灸专门针对肚脐做艾灸。每次灸20~35分钟,每日1次,连灸10次为1疗程。秋冬季施灸效果更佳。因体质素虚而出现的胃肠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等疾病用此法防治效果较好。
2、艾炷神阙隔姜灸。把姜片上穿刺数孔,覆盖于脐上,点燃艾炷在姜片中啄灸,以感温热且舒适为度。每次灸15~20分钟,隔日1次,每月灸10次,冬至开始灸最好。此法对寒邪引起的消化不良、腹痛诸症有预防作用。
3、随身灸,使用随身灸,利用配套布带将随身灸器固定于脐部位置,调节风门,以控制施灸温度,以能接受温度为宜,每次灸20~35分钟(随身灸配套的一支艾条一般可使用30-40分钟),每日1次,连灸10次为1疗程。全年可不定时灸3~5个疗程,秋冬季施灸效果更佳。
4、陈年艾条直接灸。将燃烧的艾条直接悬在脐中上方(1厘米左右)施灸,以觉得有温热感为度。每次灸15~30分钟,每日1次,连灸10次为1疗程。全年可不定时灸3~5个疗程,秋冬季施灸效果更佳。因体质素虚而出现的胃肠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等疾病用此法防治效果较好。
艾灸肚脐的作用
1、健脾和胃,生清降浊
脐疗可增强脾胃机能,使升阳得升,浊阴下降,以健脾止泻,和胃降逆。用于胃痛、反胃、痞满、呕吐、泄泻等。
2、通调三焦,利水消肿
脐疗能激发三焦的气化功能,使气机畅通、经络隧道疏通,能促进代谢,缩减脂肪。用治小便不利、腹水、水肿、肥胖等。
3、调理冲任,温补下元
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督带与生殖及妇人的经带、胎、产息息相关,故药物温脐可以调理冲任,理气养血,固经安胎。临床用于妇女月经不调、痛经、带下、崩漏、不孕及黄褐斑、面色萎暗等证。
4、通经活络,行气止痛
脐通百脉,温热药贴脐后,能够通经活络,理气和血,达到“通则不痛”。适用于肠麻痹、痹症,手足麻木及诸酸痛证。
5、敛汗固表,涩精补虚
脐疗能收敛人体的精、气、神、津,调节脏腑阴阳平衡,调整体质,使气血调畅,营卫通利,帮助入睡。临床常用于治疗自汗、盗汗、带下、久泄、梦遗、滑精、惊悸、失眠等。
艾灸肚脐后的排病反应
1、灸后上火,表现为口干舌燥、牙龈红肿、头晕等,秋冬季艾灸更为易于上火。艾灸所擅长的是扶阳,灸后体内阴阳暂时被打破,阳气上延,即表现为上火的症状,一般为正常现象。
2、灸时出水汽,灸后起泡,有水泡和脓泡,大都是灸到一定程度寒邪外排所致,很多是灸后自己不知不觉起的(不小心烫伤除外)。泡破邪出,说明灸的有效果了。可以用针刺破,每天手拿艾条悬灸下,艾灸可以杀菌消毒,促进愈合,一般不用包扎。期间可能不断有水排除,痊愈时间因人而异,一般一个星期到两个星期之间,期间泡处不要见水。
3、灸时、灸后皮肤奇痒,开始灸出现这种情况说明寒邪在体表,有的是灸了一段时间出现的说明寒邪比较深,都是灸的有效果的表现,坚持灸即可缓解。
4、皮肤灸出花斑或红点,花斑的皮肤会红一块白一块,红点的可能带有痒的感觉。花斑的多见些,为体内寒湿重所致,一般灸段时间都会消失,消失的同时,体质大都能感觉到改善。红点的大多是体内寒湿过重,大都是灸一段时间后才出的,出红点后,不易用随身灸来灸,需要烟力直接些的灸法,大都会逐步缓解。
yS630.Com相关推荐
艾灸肚脐出水痒怎么办
艾灸肚脐出水痒怎么办
1、艾灸的朋友基本上都有出水痒,不用慌张,出水痒是艾灸中很正常的现象,是我们体内排毒的过程,可以坚持继续艾灸。出水痒说明你体内湿气较重,如果水痒是无色的,说明是寒湿,如果水是黄色的,说明有郁热的表现,如果水是血水样,说明体内湿毒很盛!艾灸的地方发痒,是该部位是有风邪的表现,其实艾灸是一个很好的东西,可以帮助您去风去寒去湿,提高正气!
2、这个现象是正常的,不用担心。那排出来的痰,不用怕,你可以灸肚脐眼,灸关元,或脐上脐下的其他穴都行,一样可以排痰,排完了就好了,我以前流了十几年臭臭的东西,灸了一个月就好了,你会发现你肚子变小了,变软了。
3、这是正常的现象,局部发热引起的出汗,艾灸适合于体虚,怕冷等患者,不适合出血,发热的阴虚火旺的患者。
艾灸肚脐的作用
1、健脾和胃,生清降浊
艾灸肚脐可增强脾胃机能,使升阳得升,浊阴下降,以健脾止泻,和胃降逆。用于胃痛、反胃、痞满、呕吐、泄泻等。
2、通调三焦,利水消肿
艾灸肚脐能激发三焦的气化功能,使气机畅通、经络隧道疏通,能促进代谢,缩减脂肪。用治小便不利、腹水、水肿、肥胖等。
3、调理冲任,温补下元
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督带与生殖及妇人的经带、胎、产息息相关,故艾灸肚脐可以调理冲任,理气养血,固经安胎。临床用于妇女月经不调、痛经、带下、崩漏、不孕及黄褐斑、面色萎暗等证。
4、通经活络,行气止痛
脐通百脉,温热药贴脐后,能够通经活络,理气和血,达到“通则不痛”。适用于肠麻痹、痹症,手足麻木及诸酸痛证。
5、敛汗固表,涩精补虚
艾灸肚脐能收敛人体的精、气、神、津,调节脏腑阴阳平衡,调整体质,使气血调畅,营卫通利,帮助入睡。临床常用于治疗自汗、盗汗、带下、久泄、梦遗、滑精、惊悸、失眠等。
6、防病驻颜,养生延年
脐为先天之命蒂,后天之气舍,是强壮保健的要穴。脐疗可增强人体抗病能力,有活化细胞、润肤驻颜、紧致肌肤的作用。具有补脾肾,益精气,抗老驻颜之功。用于虚劳诸疾,神经衰弱和预防保健,回春延年。
艾灸肚脐注意事项
1、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2、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3、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4、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5、要防止感染:化脓灸或因施灸不当,局部烫伤可能起疮,产生灸疮,一定不要把疮搞破,如果已经破溃感染,要及时使用消炎药。
6、要掌握施灸的程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7、注意施灸的时间: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
艾灸肚脐的方法
1、艾炷直接灸。将燃烧的艾炷直接悬在脐中上方(1厘米左右)施灸,以觉得有温热感为度。每次灸15~30分钟,每日1次,连灸10次为1疗程。全年可不定时灸3~5个疗程,秋冬季施灸效果更佳。因体质素虚而出现的胃肠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等疾病用此法防治效果较好。
2、神阙隔姜灸。把姜片上穿刺数孔,覆盖于脐上,点燃艾炷在姜片中啄灸,以感温热且舒适为度。每次灸15~20分钟,隔日1次,每月灸10次,冬至开始灸最好。此法对寒邪引起的消化不良、腹痛诸症有预防作用。
艾灸肚脐时出水要擦吗
艾灸肚脐时出水要擦吗
1、什么是艾灸
艾灸,是利用菊科植物艾叶作原料,制成艾绒、艾柱或艾条,在一定的穴位上,用各种不同的方法燃烧,直接或间接地施以适当温热刺激,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而达到防病治病和养生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在中国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用中医的话说,它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可以广泛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犹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
2、艾灸肚脐的最佳时间
最适合进行中医艾灸疗法的季节就是夏季。因为夏天穿衣少,即便不去医院,自己在家艾灸也非常方便,不像冬天在家脱了衣服施灸容易受凉。而且天气热,人体对温度就比较敏感,不容易被烫伤。最重要的是夏天施灸符合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中医认为,阳虚、气虚人群更适合进行针灸疗法。生病的人大多属于阳虚体质。艾叶是温性的,属于纯阳之物。艾灸能够温通经络,祛除寒湿,补益人体阳气。夏天又正好是自然界阳气最重的时候,两者的阳热合在一起,温补的作用更强。所以在夏季大自然阳气最盛的时候艾灸,补益的效果能够达到最佳。
关于时间方面,艾灸没有特别固定的时间。什么时间都可以灸。饭前饭后,早晚皆可,饭前只要不是太饿就行,饭后半小时至一小时就可以灸,太饱太饿都不能灸。
如果是按疗程艾灸,前三次最好每日连续灸,每个穴位15—20分钟,以后可以隔日一灸10天为一个疗程。小孩子和老人艾灸的时间要短些。
3、艾灸肚脐时出水要擦吗
3.1、艾灸是属于温热性质的,是通过热量渗透到皮肤组织经络、穴位来起到治疗作用的。此时的肚子的皮肤发湿很大程度上是和温度升高皮肤出汗有关系的。此时皮肤发湿的部位可以适度的用纸巾或是毛巾擦拭一下,另外艾灸的时间不要太长,也不要长时间固定在一个部位。艾灸完后人体往往会有口渴的情况,可以适度的喝些水缓解口渴。
3.2、艾灸出来的是体内的寒湿之气,有寒湿之气就会出水,这种情况是正常的。艾灸有自行调整的作用,哪里有寒湿,哪里就会出水。
3.3、说明体内有寒湿,建议平时注意腹部保暖勿受寒,饮食注意清淡细软温热易消化,忌生冷的食物,多喝些生姜红糖水和热汤粥,腹部上上热敷。
艾灸肚脐的作用
1、健脾和胃,生清降浊
艾灸肚脐可增强脾胃机能,使升阳得升,浊阴下降,以健脾止泻,和胃降逆。用于胃痛、反胃、痞满、呕吐、泄泻等。
2、通调三焦,利水消肿
艾灸肚脐能激发三焦的气化功能,使气机畅通、经络隧道疏通,能促进代谢,缩减脂肪。用治小便不利、腹水、水肿、肥胖等。
3、通经活络,行气止痛
脐通百脉,温热药贴脐后,能够通经活络,理气和血,达到“通则不痛”。适用于肠麻痹、痹症,手足麻木及诸酸痛证。
4、敛汗固表,涩精补虚
艾灸肚脐能收敛人体的精、气、神、津,调节脏腑阴阳平衡,调整体质,使气血调畅,营卫通利,帮助入睡。
5、调理冲任,温补下元
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督带与生殖及妇人的经带、胎、产息息相关,故艾灸肚脐可以调理冲任,理气养血,固经安胎。
6、防病驻颜,养生延年
脐为先天之命蒂,后天之气舍,是强壮保健的要穴。脐疗可增强人体抗病能力,有活化细胞、润肤驻颜、紧致肌肤的作用。具有补脾肾,益精气,抗老驻颜之功。
艾灸肚脐的方法
艾灸神阙穴有几种方法。可以平躺着,用艾灸罐直接灸肚脐眼,以增强人的先天之力,也就是免疫力。有过敏性鼻炎的,艾灸神阙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还可以隔姜灸。就是削一块姜,扎几个窟窿眼,上面用艾条的细末捻成黄豆大的一团,点着就行。隔姜灸是温里通气的,有人肚子里特别胀,大便老下不来,这样的人只要不是热性体质,属于虚寒无力的,都可以用此法。
也可以把葱、盐炒热了,分别包在两个布袋里,交替温热神阙。盐有温里的作用,葱能通窍,这两个交替一弄,肚子就舒服了,一会儿就会放屁,便意也来了。
艾灸肚脐不出水怎么回事
艾灸肚脐不出水怎么回事
灸感是在做艾灸时客人自我所感知的一种气的变化。这种气的变化根据不同的体质可以表现为:酸、麻、胀、痛、痒、冷、热、风、寒、凉十种灸感。这些灸感出现时是多样化的,有时象蚁爬,有时像流水,有时象冷风吹,有时忽隐忽现。根据这灸感的不同变化,可以总结为在施灸过程中的不同时期所表现的三种不同效果。
第一时期为灸火循经:多表现为透热、扩热、传热三种热感现象,这表明为体内的经气被激活推动循环起来了;
第二时期为正邪相搏:多表现为酸、麻、胀、痛、痒的灸感,这表明为体内的经气被激发自动与病灶的邪气相搏斗。
第三时期为开门驱邪:多表现为风、寒、凉、冷的灸感,这表明为体内的经气充足,开始将病气驱除体外了。所以灸感的出现与否,标志着施灸效果的好坏,而灸感的出现主要与被施灸者的正气强弱有关,又与施灸者的操作手法有着密切的关系,还与施灸的环境有关。
1、艾灸出水表示身体寒湿过重,有於堵,另一方面也说明身体灸感还不错,坚持下去你会看到更好的效果。一开始可以早晚灸两次,好转后每周2-3次即可。艾灸患处出汗,出水,应该是在排寒湿。艾灸后,和艾灸器件出汗,应该是病邪在找通路,艾灸患处有出汗应该是好消息,有可能是寒湿,在这里找通路。如果艾灸出汗,自我感觉很好,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表示邪去症安,是好现象。如果艾灸出汗,自我感觉很累,很乏力,表示正不胜邪,此时应该结合一点食疗,吃一点补气血的食物或药物。
2、艾灸不出水,可能表示体内没有湿毒,或者艾灸时间短,病邪还没有找到通路,长时间艾灸就可以了。
几种常见的艾灸排病反应
1、与排风寒有关的反应
大量实践表明大多数患者在艾灸后都有风寒外排的反应,多以打喷嚏、流鼻涕、浑身肌肉骨节酸痛、全身乏力加重等反应形式出现,或从头顶,四肢末梢往外冒冷气,更有甚者全身或半身发冷,盖两床厚被都无济于事,量体温还正常,反应持续时间多为一两天或三五天不等。
2、与排郁气有关的反应
郁气的外排以烦躁易怒,看谁都不顺眼,悲伤或委屈易哭等情绪变化为主,多伴有打嗝,肛门排气等反应。特别是性格内向而又心胸狭窄的女性病人多此类反应,反应持续时间一般数小时至1-3天,少数患者可达数月之久。
3、与排痰湿有关的反应
排痰湿多以咳吐,呕吐,痰涎或腹痛,腹泻,泄水样稀便,胶凉样粘稠大便。头面、四肢浮肿,半侧身体浮肿,乃至全身浮肿,排尿困难或小便频数浑浊刺鼻,局部或全身冷汗、粘汗。有一肝炎病人重灸后,吐痰持续一个月,每天吐痰少则几十口,多则上千口,每天平均咳吐50-150毫升痰涎。病体痊愈后,灸感由最初的迟钝型转变成敏感型。
4、排火热邪毒有关的反应
排火热邪毒多以疮痒,痈肿,发烧,类似湿疹伴奇痒,或大小便火烫灼热等反应形式外排。曾有一心脏病人连续了5次九宫灸法之后,浑身除头面手足之外大部分皮肤起湿疹,奇痒无比,全身被挠的血迹斑斑,持续了三个半月方止。
5、与排淤血有关的反应
淤阻在体表经络之中的淤血,以瘀斑方式排出瘀阻在胃肠则多以深褐色或酱黑色大便排出,瘀阻于心肺则多以痰中带血丝血块为主外排,瘀阻于胞宫的多随经血外排,甚至里面有组织包块或烂肉。
6、与睡眠有关的反应
绝大多数人灸疗后睡眠状况都会发生变化,有的重灸后先是浑身无力,嗜睡,之后连续失眠数天,一般失眠时也没有疲乏无力,头脑昏沉,不思饮食的感觉。有的先失眠十来天之后转入一天到晚都想睡。最后的结果都是睡眠恢复正常。
7、发热反应
发烧反应属于全身综合性的剧烈反应之一。多在自身康复机能完全发挥作用后出现,表示气血旺盛,体质增强,是机体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折点。一般发高烧反应,体温在39-40度,反应持续时间一周左右,少数低烧患者,体温在37、5度至38度之间时,反应持续十几天甚至一至两个月。
8、其他反应
曾经患过的疾病都可能会复发多次,虽说是复发,但感受一般不会比以前犯病时强烈。曾患有痔疮的也会发作,而且会有内痔变为外痔,大约十天半个月即可自愈。
艾灸的禁忌和注意事项
1、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2、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3、防火: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4、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5、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6、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示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7、注意施灸的时间: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
艾灸肚脐出水泡怎么办
艾灸肚脐出水泡怎么办
1、正常现象。
艾灸的朋友基本上都有出过水泡,不用慌张,出水泡是艾灸中很正常的现象,是我们体内排毒的过程,可以坚持继续艾灸。
2、水泡出现后。
一般有轻微疼痛,有的人则没有任何痛感。遇到水泡后,不用害怕,可以继续在水泡的位置施灸,数次后水泡就会自行溃破。溃破后仍然可以继续施灸知道结痂,结痂后还可以施灸,这时会有液体状的物质从痂体下渗透出来。以上的种种表现均为艾灸后的排病反应,而流出来的液体状物质也大多为人体瘀滞的废物,这些废物的不断流出会加速身体的康复。所以是件好事。
3、禁忌。
水泡出现后也不会化脓,所以一般不需要消炎药水消毒。如果盲目消炎,反而为画蛇添足之举。此时应当相信你身体的自愈能力,所以不久,水泡破裂后会很快结痂,基本上不会出现化脓发炎。但是患者伤口如果接触了不干净的物质或在不洁的环境中活动,那就另当别论了。
常用艾灸脐两法
1、第一法。
艾炷直接灸。将燃烧的艾炷直接悬在脐中上方(1厘米左右)施灸,以觉得有温热感为度。每次灸15~30分钟,每日1次,连灸10次为1疗程。全年可不定时灸3~5个疗程,秋冬季施灸效果更佳。因体质素虚而出现的胃肠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等疾病用此法防治效果较好。
2、第二法。
神阙隔姜灸。把姜片上穿刺数孔,覆盖于脐上,点燃艾炷在姜片中啄灸,以感温热且舒适为度。每次灸15~20分钟,隔日1次,每月灸10次,冬至开始灸最好。此法对寒邪引起的消化不良、腹痛诸症有预防作用。
对女性有效的艾灸治疗
1、脸上痘痘长得成片的女性。
往往有严重的带下病,“清热解毒”往往没有任何效果,因为她们的这种热往往是虚热,而不是实热,补充阳能尚且不逮,何况雪上加霜。所以艾灸是最佳的选择。
2、脸上长有黄褐斑的女性。
往往肝肾亏虚,体质严重偏于酸性,用艾灸治疗,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3、虚胖的女性。
并不是营养过剩,但营养过剩不过是西医上的一个概念,中医里面没有这样的说法,如果哪个中医也这样瞎嚷嚷,那肯定个半吊子。即使是肥胖的小孩子,也往往并不是营养过剩,而是阳能不足,往往是因为在怀孕期间,父母还有不少的性生活,导致孩子先天不足,肝肾机能失衡,脾脏运化无力。虚胖女性则往往有崩漏暗疾,失血过多。太过肥胖往往是因为脾肾阳虚,太过瘦弱,则往往是肝肾不足。
4、乳头过早地颜色变暗淡,或者乳头凹陷的女性。
往往严重肝肾亏虚,冲脉,任脉虚寒,有的甚至还有咳嗽的毛病。这些问题艾灸都有很好的效果。
5、热敏灸治疗女性黄褐斑。
热敏灸治疗女性黄褐斑的方法:在阳白、颧髎、曲池、血海、太冲、膈俞等穴区,采用热敏灸Ⅲ号艾条,将其点燃,距离皮肤5厘米左右,当探及穴位热敏化反应时,即在其上进行悬灸,每穴艾灸时间以上述热敏化现象消失为度。每日1次,10日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每个疗程间休息3~5天。
6、女性体寒。
夏秋之季,我几乎每周都要艾灸关元穴三次,将艾柱点燃,对准关元穴熏灸,使局部有温热感,灸至局部皮肤红晕为止。关元在下腹部,身体的正中线上,脐下3寸的位置。对女性来说,这个穴位主要是蓄血之用,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与任脉交会于此,艾灸之下,凡所过经脉之病,都会有改善。
女性尤需要注意灸关元穴,因为女性为阴,腹部为中央脾土,先天的阳气不足,什么脾胃功能、消化功能、肝气不舒、血液瘀滞、肚腹冷痛、痛经等问题都是常见毛病,灸关元则可以补肾壮阳、温通经络、理气和血、补虚益损,壮一身之元气。
艾灸肚脐为什么拉肚子
艾灸肚脐为什么拉肚子
1、艾灸肚脐拉肚子的原因
人体阳气提升,在体内运行,肠胃功能开始恢复,大肠的蠕动也会加强,阳气将脏腑以及经脉中的寒邪化开,被排出体外,这种方式可能是出汗,或者腹泻,或者排尿增多,如果腹泻则一般说明肠胃有问题,阴邪化开之后就会以腹泻的方式表现出来,这就像雪化成水寻找一个正常的排泄途径一样。
2、艾灸肚脐后拉肚子的处理方法
艾灸神阙,关元、足三里,培补元气,增强正气,使寒湿等外邪尽快排出体外。若因腹泻出现虚脱,同时伴有呕吐等其他症状,就需要配合一些药物调理。如果是脱水的话,就要喝点糖盐水,在温水中加入适当精盐、白糖。
3、艾灸有很强的温通作用
艾灸有很强的温通作用,气血通畅以后可能会有寒热相搏然后腹泻的情况,个人觉得很正常。 很多人艾灸腹部以后会觉得翻江倒海,也是这个道理。您可以继续艾灸神阙,然后加上中脘,足三里来调理脾胃功能就比较好了。
4、艾灸后胃部或肚子胀气处理方法
应一边按摩胃部或肚子,一边继续灸。直至体内废气排出,胀气减轻或消失。
艾灸肚脐的作用
1、健脾和胃,生清降浊
脐疗可增强脾胃机能,使升阳得升,浊阴下降,以健脾止泻,和胃降逆。用于胃痛、反胃、痞满、呕吐、泄泻等。
2、通调三焦,利水消肿
脐疗能激发三焦的气化功能,使气机畅通、经络隧道疏通,能促进代谢,缩减脂肪。用治小便不利、腹水、水肿、肥胖等。
3、调理冲任,温补下元
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督带与生殖及妇人的经带、胎、产息息相关,故药物温脐可以调理冲任,理气养血,固经安胎。临床用于妇女月经不调、痛经、带下、崩漏、不孕及黄褐斑、面色萎暗等证。
4、。通经活络,行气止痛
脐通百脉,温热药贴脐后,能够通经活络,理气和血,达到“通则不痛”。适用于肠麻痹、痹症,手足麻木及诸酸痛证。
5、敛汗固表,涩精补虚
脐疗能收敛人体的精、气、神、津,调节脏腑阴阳平衡,调整体质,使气血调畅,营卫通利,帮助入睡。临床常用于治疗自汗、盗汗、带下、久泄、梦遗、滑精、惊悸、失眠等。
6、防病驻颜,养生延年
脐为先天之命蒂,后天之气舍,是强壮保健的要穴。脐疗可增强人体抗病能力,有活化细胞、润肤驻颜、紧致肌肤的作用。具有补脾肾,益精气,抗老驻颜之功。用于虚劳诸疾,神经衰弱和预防保健,回春延年。
艾灸肚脐的注意事项
1、温灸时先灸左方,再灸右方。
2、温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3、艾灸不可离脐部太近,否则易烫伤。
4、刚吃完饭或空腹不宜灸脐,温灸后要喝比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有助于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5、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禁灸,过饥、过饱、酒醉禁灸,孕妇禁用,脐部有损伤或发炎者,禁止使用艾灸等。艾灸肚脐并非人人适宜,以上提到的禁忌人群,一定要禁用或慎用。
艾灸肚脐的方法
1、炷直接灸。将燃烧的艾炷直接悬在脐中上方 1厘米左右施灸,以觉得有温热感为度。每次灸15~30分钟,每日1次,连灸10次为1疗程。全年可不定时灸3~5个疗程,秋冬季施灸效果更佳。因体质素虚而出现的胃肠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等疾病用此法防治效果较好。
2、神阙隔姜灸。把姜片上穿刺数孔,覆盖于脐上,点燃艾炷在姜片中啄灸,以感温热且舒适为度。每次灸15~20分钟,隔日1次,每月灸10次,冬至开始灸最好。此法对寒邪引起的消化不良、腹痛诸症有预防作用。
艾灸肚脐出水臭臭的怎么回事
艾灸肚脐出水臭臭的怎么回事
1、那排出来的痰,不用怕,你可以灸肚脐眼,灸关元,或脐上脐下的其他穴都行,一样可以排痰,排完了就好了,我以前流了十几年臭臭的东西,灸了一个月就好了,你会发现你肚子变小了,变软了。
2、做完艾灸不会引起肚脐眼酸臭的,我分析估计你以前没注意,可能以前就有,如果酸臭明显,而且又有分泌物,这连做脐茸,就是断脐带的时候没有愈合好,经常有分泌物渗液造成的,需要手术处理,如果不明显,可以观察,用水清洗,不要老是弄他。
艾灸肚脐的作用
1、健脾和胃,生清降浊
脐疗可增强脾胃机能,使升阳得升,浊阴下降,以健脾止泻,和胃降逆。用于胃痛、反胃、痞满、呕吐、泄泻等。
2、通调三焦,利水消肿
脐疗能激发三焦的气化功能,使气机畅通、经络隧道疏通,能促进代谢,缩减脂肪。用治小便不利、腹水、水肿、肥胖等。
3、调理冲任,温补下元
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督带与生殖及妇人的经带、胎、产息息相关,故药物温脐可以调理冲任,理气养血,固经安胎。临床用于妇女月经不调、痛经、带下、崩漏、不孕及黄褐斑、面色萎暗等证。
4、通经活络,行气止痛
脐通百脉,温热药贴脐后,能够通经活络,理气和血,达到“通则不痛”。适用于肠麻痹、痹症,手足麻木及诸酸痛证。
5、敛汗固表,涩精补虚
脐疗能收敛人体的精、气、神、津,调节脏腑阴阳平衡,调整体质,使气血调畅,营卫通利,帮助入睡。临床常用于治疗自汗、盗汗、带下、久泄、梦遗、滑精、惊悸、失眠等。
6、防病驻颜,养生延年
脐为先天之命蒂,后天之气舍,是强壮保健的要穴。脐疗可增强人体抗病能力,有活化细胞、润肤驻颜、紧致肌肤的作用。具有补脾肾,益精气,抗老驻颜之功。用于虚劳诸疾,神经衰弱和预防保健,回春延年。
艾灸的常用穴位
1、灸身柱穴
身柱穴属督脉,在项后第三胸椎与第四胸椎之间。身柱有理肺气,补虚损,解疗毒,宁神志的功效。灸身柱能温补元阳,调和气血,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现代研究认为,灸身柱可以调节人的神经系统,可以防止神经衰弱,失眠症,头痛的发作,可以防止疲劳,促进肌体体力的恢复。灸身柱对小儿的胃肠道疾病,如消化不良,吐乳,泄泻,食欲不振等有防治作用。此外,对精神萎靡、夜哭,呼吸系统的哮喘、气管炎、百日咳、感冒、肺炎等都有防治作用。《养生一言草》载:小儿每月灸身柱、天枢,可保无病。
2、灸大椎穴
大椎穴属督脉,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大椎穴又名百劳穴,是督脉、手足三阳经、阳维脉之会,有“诸阳之会”和“阳脉之海”之称。此穴有解表、疏风、散寒,温阳、通阳、清心、宁神、健脑、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强壮全身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大椎穴,可增加淋巴细胞的数量,提高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和E一玫瑰花环形成率,具有提高机体细胞免疫的功能。艾灸此穴,可用于老年人项背畏寒,用脑过度引起的疲劳、头胀、头晕,伏案或低头过度引起的项强不适、颈椎病,血管紧张性头痛等。大椎穴还有明显的退热作用,艾灸大椎穴,能防治感冒、气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还可用于肺气肿、哮喘的防治。
3、灸中脘穴
中脘穴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甲乙经》载:“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中脘主之,亦取章门。”又载:“伤忧思气积,中脘主之。”《玉龙歌》说:“黄疽四肢无力,中脘、足三里。”艾灸中院有利于提高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和增强人的抵抗力,对于胃脘胀痛、呕吐、呢逆、吞酸、食欲不振等有较好疗效。
肚脐眼出水是怎么回事
肚脐眼出现出水的现象最主要是两种原因,一种是肚脐发炎,另外一种可能是肠道脐带漏的原因造成的,所以说出现这种情况,应该及时到医院检查,如果是第一种情况,可以使用一些外用药物,内服药物来进行治疗,如果是第二种情况,治疗起来比较麻烦,应该引起警惕。
肚脐眼流水有臭味怎么回事
根据描述,考虑两种情况,一种是单纯的脐炎,治疗处理都比较单纯;另外一种可能考虑是否存在肠道脐带瘘,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处理起来也比较复杂。
建议到外科进行详细的检查,以排除肠道脐带瘘的可能,如为单纯的脐炎,只需用双氧水消毒,再涂抹碘伏或抗生素治疗后短期即可治愈。但如果是脐带瘘的话,可能需要住院进行肠道造影检查,确诊的话,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如何护理肚脐
1、注意个人卫生
在进行脐部清洗的时候,尽量选择棉签或毛巾代替,千万不要用双手直接清洗,这样会容易弄破肚脐壁,还会增加细菌感染几率,而且流汗之后一定要注意清洗脐部,因为身上的污垢很容易随着汗液进入肚脐眼而沉积,每天用温热的清水加中性沐浴液擦洗脐周及脐眼,以清除污垢,防止病菌滋生。
2、注意受凉
很多美眉偏爱肚脐装,因为肚脐是我们身体中很性感的一个部位,但是肚脐在中医上被称为神厥,是一个暴露的穴位,所以注定了它很脆弱,还因为脐周是肠胃部位的聚集,所以很容易受凉,谷雨时节之后雨水就会增多,虽然温度有所上身升,可是空气中的湿气也比较重,湿邪容易入侵,威胁健康,睡眠时应在腹部盖上薄物或使用护脐带。
3、意外防护
脐部暴露在空气中,如果衣服再穿的比较少,无法保护脐部,往往会遭到意外损伤,如烫伤、擦伤、划伤等,所以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药注意防护。
4、不要纹身
纹饰在很多人看来可以增加脐部的性感指数,甚至纹饰永久性的图饰,爱美的同时,我们是否忘记了,隐藏的健康隐患,因为纹饰中会有很多细菌以及对人体有害的化学成分,甚至会引发一些炎症,可能引起湿疹、汗疹等皮肤病,如在营业场所纹饰,共用纹针还有可能罹患传染病,所以为了脐部的健康,还是要谨慎纹饰。
肚脐眼经常会有污垢,但是它是保护内脏的防护门槛,不能用力抠,想要去掉这些污垢的话,可以用沾湿的棉签轻轻的擦。
艾灸肚脐后肚脐痒是怎么回事
艾灸肚脐后肚脐痒是怎么回事
1、艾灸肚脐后肚脐痒的原因
艾灸肚脐后肚脐痒是排毒反应,开始灸出现这种情况说明寒邪在体表,有的是灸了一段时间出现的说明寒邪比较深,都是灸的有效果的表现,坚持灸即可缓解2、皮肤灸出花斑或红点,花斑的皮肤会红一块白一块,红点的可能带有痒的感觉。花斑的多见些,为体内寒湿重所致,一般灸段时间都会消失,消失的同时,体质大都能感觉到改善。红点的大多是体内寒湿过重,大都是灸一段时间后才出的,出红点后,不易用随身灸来灸,需要烟力直接些的灸法,大都会逐步缓解。
2、艾灸肚脐的排毒反应
2.1、灸后失眠或嗜睡,灸后失眠大多出现在艾灸的某个时段,大多是寒邪外排所致,有的会一休不眠,说不出的难受,不过过后,大都能感觉的已有问题的好转。灸后嗜睡比较常见,灸后阴阳重新建立,体内正气和邪气会互相斗争,而睡眠可以提供一个很好的战场,有助于身体恢复,此时注意适当休息,不要晚上艾灸太晚。
2.2、灸后身体某个部位冒凉风,以脚心、腿上多见,也有头部的等,此为寒邪外排,说明灸的有效果了,坚持灸即可,大都可以缓解。
2.3灸后便秘,此是腹部灸的有点过了,可以适当减少时间和火力,另外注意多喝水,可以加上天枢、大肠腧来调理。
2.4、灸后出现问题加重,腰腿有问题的越灸越感觉腰酸腿疼,或是妇科越灸肚子越疼等,此在中医范畴兼为排病反应,此时需要坚持灸,不然会功亏一篑。
3、艾灸肚脐后的反应
艾灸肚脐的时候可以治疗腹泻,腹痛,同时还有壮阳的效果,但对于便秘是没有什么效果的,在艾灸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温度不要太高,如果太高的话很容易引起皮肤受到损伤,严重的可能还会导致出现水泡的现象。艾灸本身属于一种非常好的保健治病的方式,属于一种自然疗法。适当采取正确的艾灸方法,可以对人体有很多好处,能起到温经散寒,行气通络,扶阳固脱,升阳举陷,拔毒泻热,防病保健的效果。
艾灸肚脐的方法
1、灸肚脐专用器具,其设计独特肚脐炉灸专门针对肚脐做艾灸。每次灸20~35分钟,每日1次,连灸10次为1疗程。秋冬季施灸效果更佳。因体质素虚而出现的胃肠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等疾病用此法防治效果较好。
2、艾炷神阙隔姜灸。把姜片上穿刺数孔,覆盖于脐上,点燃艾炷在姜片中啄灸,以感温热且舒适为度。每次灸15~20分钟,隔日1次,每月灸10次,冬至开始灸最好。此法对寒邪引起的消化不良、腹痛诸症有预防作用。
3、随身灸,使用随身灸,利用配套布带将随身灸器固定于脐部位置,调节风门,以控制施灸温度,以能接受温度为宜,每次灸20~35分钟(随身灸配套的一支艾条一般可使用30-40分钟),每日1次,连灸10次为1疗程。全年可不定时灸3~5个疗程,秋冬季施灸效果更佳。
4、陈年艾条直接灸。将燃烧的艾条直接悬在脐中上方(1厘米左右)施灸,以觉得有温热感为度。每次灸15~30分钟,每日1次,连灸10次为1疗程。全年可不定时灸3~5个疗程,秋冬季施灸效果更佳。因体质素虚而出现的胃肠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等疾病用此法防治效果较好。
艾灸肚脐的注意事项
1、温灸时先灸左方,再灸右方。温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2、艾灸不可离脐部太近,否则易烫伤。
3、刚吃完饭或空腹不宜灸脐,温灸后要喝比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有助于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4、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禁灸,过饥、过饱、酒醉禁灸,孕妇禁用,脐部有损伤或发炎者,禁止使用艾灸等。
5、脐部有损伤、炎症者及孕妇禁用。
6、刚吃完饭或空腹不宜灸脐。
7、艾炷直接灸。将燃烧的艾炷直接悬在脐中上方(1厘米左右)施灸,以觉得有温热感为度。每次灸15~30分钟,每日1次,连灸10次为1疗程。全年可不定时灸3~5个疗程,秋冬季施灸效果更佳。因体质素虚而出现的胃肠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等疾病用此法防治效果较好。
8、神阙隔姜灸。把姜片上穿刺数孔,覆盖于脐上,点燃艾炷在姜片中啄灸,以感温热且舒适为度。每次灸15~20分钟,隔日1次,每月灸10次,冬至开始灸最好。此法对寒邪引起的消化不良、腹痛诸症有预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