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艾灸哪里
艾灸养生。
“中医养生之道,不在求仙丹灵药,而首在养心调神,养心养性可称是养生之道的“道中之道”!”社会在发展,养生也逐渐成为很多人的关注焦点,养生的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践行的并不多。中医养生有哪些好的理念呢?下面是由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月经艾灸哪里”,但愿对您的养生带来帮助。
月经艾灸哪里
1、月经艾灸三阴交穴
灸三阴交穴小腿内侧,内裸尖直上4横指,胫骨后缘处,左右各一。取穴时,可以在小腿内侧,骨侧突出处上方量出约4横指的骨骼后侧边缘就是,按压时会稍微感觉疼痛。施灸方法:温和灸。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每日灸1次,每次灸10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2、月经艾灸合谷穴
灸合谷穴取穴方法:一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施灸方法:温和灸。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每次灸10-20分钟,一般每周灸3-4次。艾灸时间:月经前7天开始艾灸,等月经结束后再艾灸5天。
3、月经艾灸子宫穴
子宫穴位于下腹部,脐下一横掌处(脐下4寸)正中。左右旁开四横指(旁开正中线3寸)的距离各有一点即是此穴。点揉子宫穴,刺激子宫穴是直接针对女性生殖器的调理手法,疗效显着,具有活血化淤、理气止痛的作用。用双手食指、中指按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酸胀为度,操作5分钟,以腹腔内有热感为最佳。
4、月经艾灸太冲穴
脚大趾与第二趾之间。具有明显疏肝止痛的作用,不仅可以治疗痛经,还可以治疗其他妇科疾病。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1分钟。
5、月经艾灸八髎穴
八髎穴对泌尿生殖系统方面的疾病有治疗和预防作用,尤其针对女性生殖系统,按摩八髎有运行气血,活血化瘀的效果,痛经时使用按揉及按压的手法,效果都不错。
月经期饮食养生方法
痛经怎么办?一些流传下来的土办法往往能解一时之需。今天,我们为您介绍的这些办法,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堪称“姥姥级”,无论是安全性还是有效性,都令人信服。
1、红糖适量,生姜1块;将生姜洗净,连皮切3大片备用。将生姜、红糖一同放入杯中,用开水冲泡,代茶饮。此方疏风散寒,改善痛经症状。
2、将500克食盐放在锅内,大火烧热之后用布包好,热敷小腹以及腰骶部。
3、取葱、食盐各250克,鲜姜125克,将三者共同捣碎、炒热,装入布袋内,热敷肚脐下气海穴处,每日3次,每次1小时,连用4天。
4、当归、芍药、延胡索各9克,制香附、益母草各12克,用水煎服,每天喝1次即可。
5、睡觉之前准备一杯牛奶,加一勺蜂蜜,趁热喝下。YS630.cOm
6、食盐15克,艾叶20克,加2000毫升水煮沸大约半小时,取浓汁浴足,洗的时候要保持水的温度稳定。每日2次,每次半小时。
月经期不能做哪些事情
1、不适宜有性生活
月经期因子宫腔内膜剥落,表面形成创伤面,如果发生性生活,容易将细菌引入,使其逆行而上,进入子宫腔内,引起子宫内的感染。
2、不适宜吃太咸
过咸的食物,会使体内的盐分和水分贮留增多,在月经来前,很容易发生头痛、情绪激动和容易生气等症状。
3、不适宜喝浓茶、咖啡
这类饮料中咖啡因含量很高,容易刺激神经和心血管,以致产生月经疼痛、经期延长和经血过多等不适症状。
4、不适宜吃生冷的蔬菜水果和冰冷的饮料
过份生冷的食物,会降低血液循环的速度,进而影响子宫的收缩,及经血的排出,致经血排出不利,引起月经痛。
yS630.Com相关推荐
头昏艾灸哪里
很多人对艾灸十分熟悉,在中医上来说艾灸也是一种安全无副作用的治疗方法,对于很多亚健康问题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也算是一种保健。身体不同部位的疼痛要进行不同穴位的艾灸,那么头昏艾灸哪里的穴位呢?百会、足三里、风池是几个比较常用的穴位,每天可进行大约十五分钟的治疗。
1、眩晕灸哪里
治疗眩晕时选取百会、足三里、风池、神阙穴等艾灸。一般来说,每天早晨或晚上灸一次即可,每次15分钟。10天为一个疗程,想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至少要坚持一个月。
2、眩晕症吃什么水果好
眩晕症可以多吃橘子类的水果。因为柑橘类的食物能够有效的缓解焦躁和紧张不安的症状,而且对头痛和头晕也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但是一定要引起注意了,吃太多的橘子很容易发生拉肚子的现象,所以千万不能过量。
眩晕症可以多吃草莓。因为草莓对胃肠道和贫血都有一定的滋补作用,草莓除了可以预防坏血病以外,而且还能够预防冠心病之类的疾病,所以平时可以适当吃一些草莓,对眩晕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3、造成眩晕症的根本原因
我们知道,不仅仅脑瘤,高血压让人容易有眩晕。而且压力和紧张情绪也可导致眩晕。低血压病比较严重的时候,那么也会引起发作。这个疾病其实也和白细胞减少症是息息相关的。
耳源性的眩晕,其实是因为耳朵发炎给引起的。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啊,这个时候眩晕病人不可以喝酒。眩晕发作期中,患者应自选体位卧床休息。
眩晕症有哪些典型症状
真性眩晕有明显的自身或他物旋转感、倾倒感或视物摇晃不稳。症状发作呈阵发性,伴有眼震、平衡失调、站立不稳、指物偏斜及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脉搏血压改变等植物神经症状。头昏常为头重脚轻、眼花等,并无外境或自身旋转的运动幻觉,可由心血管系统疾病、全身中毒、代谢性疾病、眼病、贫血等疾患引起。
头晕多伴发其他症状,如耳鸣、听力下降,恶心、呕吐,共济失调,眼球震颤等。耳源性眩晕常伴有耳鸣和听力减退,常见于美尼埃病、急性迷路炎、内耳损伤、鼓膜内陷或受压及耳石和前庭终末感受器病变(如颅脑外伤、噪音性损伤、药物中毒及椎一基底动脉缺血引起的半规管壶腹的退行性变等);小脑桥脑角病变伴有Ⅴ、Ⅶ、Ⅸ、Ⅹ脑神经和锥体束等症状;前庭神经元炎多有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诱因,而无听力改变;椎一基底动脉短暂缺血发作多因头位改变诱发,同时伴有复视、视物变形、头面和肢体麻木感、晕厥、猝倒等症状;眩晕性癫痫发作时,可伴有意识丧失、癫痫大发作或其它癫痫症状占位病变、炎症、变性和脱髓鞘病变所致中枢性眩晕,常伴有脑干、小脑或顶颞叶损害体征。
气虚艾灸哪里
气虚艾灸哪里
1、气虚艾灸哪里
艾灸本身就是补益阳气的,适合体质阳虚、气虚的人做。如果体质不对,乱灸很容易出问题。中医用艾灸来补阳气,最常用的两个穴位是关元穴和气海穴。这两个穴位都位于腹部,肚脐往下四个手指并拢的距离,就是关元穴。关元和肚脐之间正好一半的地方就是气海穴。这两个穴位如果温灸,温阳的作用非常好。
2、气虚的相关病机有哪些
肺主一身之气,肺脏娇弱,又为华盖之脏,外邪侵入,最易犯肺,五脏之虚,常由肺始,肺虚渐及脾、肾等。脾主气,运化水谷,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肾为气之根,先天之本,父母之精气的盛衰,决定着子代禀赋的厚薄强弱,因此气虚体质的形成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先天、自然环境、情志、饮食、生活起居、久病等因素共同作用,造成肺卫不固,脾胃功能失调,肾气不足,气血精津生成不足,终致气虚体质的形成。
3、气虚的自我诊断
3.1、气虚体质的人通常形体消瘦或偏胖。
3.2、苔白、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虚。
3.3、季节交替时因温差变化较大,极易引发感冒等病症,且病后康复缓慢。
3.4、多汗且多出虚汗,运动后更甚。
3.5、食欲不振或极佳。气虚体质通常有两种极端的必须,一种为没食欲,消化不良,经常腹胀,便秘。另一种为食欲好,吃饭速度快,同时饭后有明显的腹胀感,极易无力。
3.6、气虚体质的人内脏下垂,平素抵抗力弱,极易患感冒,面色萎黄或呈淡白色,头发没有光泽。
3.7、肌肤松软,因脾主管肌肉和四肢,所以脾气虚,就易造成四肢肌肉松软无力,脸、眼皮、肚皮、屁股等部位极易下垂。
气虚的症状
1、气虚阳虚
气虚可见面色晃白,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神疲乏力,甚则晕厥。阳虚除气虚症状外,兼有畏寒肢冷、自汗,脉沉缓或迟而无力,舌质胖淡舌苔白。
气虚可见面色晃白,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神疲乏力1.1、心气虚,除上述气虚症状外,再加心悸、气短、胸闷等。
1.2、脾虚或中气下陷,兼有纳少,腹胀,便溏,气短,乏力等。
1.3、肾阳虚有身寒肢冷,动则气短,或五更泻等。
2、气阴两虚
除上述气虚症状以外,尚有阴虚表现。如口干、五心烦热、便秘、尿少、乏力,舌红苔少脉弦细等症状。
2.1、心气阴两虚可见心悸、气短、胸闷等。常用生脉饮,炙甘草汤。
2.2、肾阴阳两虚,常有:头晕、眼花、耳呜、耳聋、腰酸、腿软、神疲、健忘等症状。
缓解气虚的食物
1、粳米
性平,味甘,能补中益气。早在《别录》中即有主益气的记载,唐代食医孟诜亦云:粳米温中,益气。清·王孟英还把粳米粥誉之为贫人之参汤,他说:贫人患虚症,以浓米汤代参汤。气虚者宜常食之。
2、牛肉
性平,味甘,有益气血、补脾胃、强筋骨的作用。名医《别录》中说:牛肉安中益气,养脾胃。《韩氏医通》还说:黄牛肉,补气,与绵黄芪同功。足见牛肉补气之力,尤为显着,故气虚者宜常食之。
3、狗肉
性温,味咸,能补中益气,对气虚兼有脾虚或肾虚或肺虚或阳虚者更宜。《日华子本草》云:狗肉补胃气,暖腰膝,补虚劳,益气力。《医林纂要》中还说,狗肉补肺气,固肾气。尤以秋冬季食之为佳。
老人气虚要怎么治疗?不妨试试这几种药膳
4、鸡肉
性温,味甘,有温中、益气、补精、养血的功效。无论气虚、血虚、肾虚,皆宜食之。民间对气虚之人,有用黄芪煨老母鸡的习惯,更能增加补气作用。
5、人参
大补元气,中医最常用的有力的补气中药。气虚体质者,可以每天吃一点,时间吃长一点。如果吃了以后有上火症状,就减量。
湿热艾灸哪里
湿热艾灸哪里
1、湿热艾灸哪里:肺俞穴
湿热体质偏于湿热内蕴,表现为痤疮、口臭的可以选用肺俞穴。肺俞穴中的肺就是指的肺脏,俞就是输的意思。所以,肺俞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指肺脏的湿热水汽由此外输膀胱经。肺俞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取穴时一般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对清肺经的湿热疗效显着。操作时,用食、中二指端在穴上按揉,约揉15-30次,艾灸大概20分钟左右,以皮肤潮红为好。
2、湿热艾灸哪里:中脘、足三里、阴陵泉
可以和胃健脾,促进脾胃运化水湿,阴陵泉是脾经的合穴,也可以健脾除湿。这三个穴位也都比较适合湿热体质的人进行艾灸。
3、湿热艾灸哪里:八髎穴
取穴方法:位于骶椎之上,分上次中下,左右共八个穴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合称“八穴”。
做法:可每天艾灸1次,每次20分钟
功效:八髎穴有清热利湿的作用,适用于湿热体质偏于湿热下注的人。
4、湿热艾灸哪里:曲泉穴
取穴方法:屈膝时,膝内侧横纹端上方凹陷中。
做法:以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10~20分钟为宜。
功效:该穴可清利湿热,重在通调下焦,另外还可调经止带,适用于湿热体质人艾灸。
湿热体质有什么表现
湿热体质的一般表现
湿热体质的表现常见于肢体沉重,发热多在午后明显,并不因出汗而减轻;舌苔黄腻,脉数。具体表现因湿热所在不同的部位而有差别:在皮肉则为湿疹或疔疱;在关节筋脉则局部肿痛。但通常所说的湿热多指湿热深入脏腑,特别是脾胃的湿热,可见脘闷腹满,恶心厌食,便溏稀,尿短赤,脉濡数;其他如肝胆湿热表现为肝区胀痛,口苦食欲差,或身目发黄,或发热怕冷交替,脉弦数;膀胱湿热见尿频、尿急,涩少而痛,色黄浊;大肠湿热见腹痛腹泻,甚至里急后重,泻下脓血便,肛门灼热、口渴。
湿热体质的型体特征
形体偏胖或消瘦;常见体征:面垢油光、多有痤疮粉刺、常感口干口苦、眼睛红赤、心烦懈怠、身重困倦、小便赤短、大便燥结或黏滞、男性多有阴囊潮湿、女性常有带下增多。病时上述征象加重;舌象:舌质偏红怠黄腻;脉象:多见滑数;心理特征:性情急躁、容易发怒;适应能力:不能耐受湿热环境。常见的皮肤病:痤疮、湿疹、银屑病、汗疱疹,湿癣、脂溢性皮炎、酒糟鼻等。易患黄疸、火热症、痈疮和疖肿等病症。
湿热体质怎么调理
精神调养
湿热体质的人情绪长于阴虚者相近。性情较急躁,外向好动活泼,常心烦易怒。截至七情过极,舒缓情志,心态稳定。
饮食调养
应多食用具有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薏苡仁、莲子、茯苓、紫菜、红小豆、绿豆、扁豆、鸭肉、鲫鱼、冬瓜、葫芦、苦瓜、黄瓜、系挂、芹菜、白菜、空心菜、卷心菜、莲藕等。禁忌辛辣燥烈,大热大补的食物和饮品。
起居调理
湿热体质以湿热内蕴为主特征,平常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长期熬夜,或者过度疲劳。要保持二便通畅,防止湿热郁聚。注意个人卫生,预防皮肤病变。居室环境宜通风情节,清爽舒服。改正不良嗜好,如戒烟限制酒。
运动锻炼
湿热体质是以清浊内蕴、阳气偏盛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适合做大强度、大运动量的锻炼,如中长跑、游泳、爬山、各种球类、武术等。可以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排泄多余的水分,达到清热除湿的目的。可以将力量联系和中长跑结合进行锻炼。
药物保健
湿热体质从临床辨证分型来看,又可分为湿重于热,热重于湿和湿热并重。湿重的化湿为主,常用药如滑石、生甘草、杏仁、薏苡仁、白寇仁、茅根等。热重以清热为主,可选用金银花、蒲公英、野菊花。紫地丁、黄岑、黄连、葛根等。
阳虚艾灸哪里
阳虚艾灸哪里
1、阳虚艾灸哪里
1.1、神阙:即肚脐。有温补元阳,健运脾胃,复苏固脱之效。操作:取0.2~0.4厘米厚的鲜姜一块,用针穿刺数孔,盖于脐上,然后置小艾炷或中艾炷于姜片上点燃施灸。最好每晚9点钟灸之。每次以灸至局部温热舒适,灸处稍有红晕为度。
1.2、关元:位于肚脐正下方3寸的位置,关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元阴元阳在此交汇,揉按此穴能够调节阴阳平衡。操作:用手掌按揉和震颤关元穴。震颤法是双手交叉重叠置于关元穴上,稍加压力,然后交叉之手快速地、小幅度地上下推动。操作不分时间地点,随时可做。注意不可以过度用力,按揉时只要局部有酸胀感即可。
1.3、气海:人体气海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中下1.5寸。本穴如同气之海洋,故名气海。此穴有培补元气,补益阳气,延年益寿之功。操作:艾灸,以艾灸条在穴位上旋转施灸,灸到皮肤发红即可。
2、阳虚体质是如何导致的
2.1、饮食不得当
酷爱冷饮,尤其是在夏季爱吃雪糕喝冷饮。这些冷性食物进入胃部后会直接降低胃的温度,使得身体内部阴气盛行,反伤了阳气。同样的,冬季吃西瓜、冷饮等一样会损耗阳气,导致阳虚。
2.2、生活起居无规律
其实,熬夜不仅伤阴,更伤阳。因为夜间是我们体内阳气聚集的时候,此时只有按时入睡,阳气才能正常升发,如果休息不当,阳气无法升发,自然会导致阳虚。此外,长期呆在温度低、过冷的房间里也会导致阳虚。
2.3、滥用抗生素也会导致阳虚体质
因为抗生素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均为苦寒之性,口服之后,最伤脾胃。脾胃是后天之本,一旦脾胃功能不能正常运转,人体的生命力就会减弱,阳气也会减少,导致阳虚。
3、阳虚体质的表现
3.1、总体特征: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
3.2、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脉沉迟。
3.3、心理特征:性格多沉静、内向。
3.4、发病倾向:易患痰饮、肿胀、泄泻等病;感邪易从寒化。
3.5、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耐夏不耐冬;易感风、寒、湿邪。
阳虚体质的预防保健
1、饮食上要多吃些令身体温暖的食物:粮食类的面粉、高粱、糯米等;肉类的羊肉、牛肉、鸡肉、狗肉、鹿肉、麻雀、公鸡等;鱼类的草鱼、鲫鱼等;菜类的韭菜、芥菜、香菜、南瓜、生姜等;坚果类的核桃、松子、腰果、花生;水果类的荔枝、龙眼、桃子、大枣、核桃、桔子、樱桃等。也要适当吃些熟萝卜、白菜、芹菜、青菜,以免进补过度而上火。单独吃青菜的时候需要用些热性的调料,如:生姜、大蒜、胡椒等。黄芪、枸杞可以作为炖菜煲汤的配料。身体虚弱的老人可以用虫草、人参少量多次补养。
2、“动则生阳”,加强体育锻炼,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和强度,如选择瑜伽、太极拳、五禽戏等活动。
3、避免受风寒湿邪,生活起居有规律,戒烟酒,舒情志、少烦忧。
4、常用艾条灸命门、关元、中脘、足三里以温补脾肾,强壮身体。
调理阳虚体质的茶类
1、杜仲茶
杜仲叶12克,红茶3克。将杜仲叶切碎,与茶叶一同入茶杯内用沸水冲泡10分钟,即可饮服。
此方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兴阳事之功效,适用于治疗肾肝阳虚引起的腰膝酸痛、阳痿早泄、尿频尿急以及高血压、心脏病、肝硬化等。长期饮用具行抗衰防老、延年益寿之功效。
2、核桃蜜茶
核桃仁10克,红茶15克。共捣成细末,加蜂蜜适量人茶杯中用沸水冲泡后即可饮服。
此方有温肾纳气、充旺元阳、止遗、兴阳事之功效,多用于男子房事低下、滑精早泄,以及长期阳痿者有良好效果。
3、虾米茶
虾米10克,红茶3克。将两者同放人杯中,沸水冲泡15分钟后即可饮服。
虾米茶为渔民所爱喝的茶饮,有温肾壮阳之功效,可治疗阳痿滑精,肾虚腰痛等。虾米茶经反复饮用,淡而无味后,可连虾米、茶叶吃掉。
咳嗽艾灸哪里
咳嗽艾灸哪里
1、咳嗽艾灸哪里
主穴:肺俞、大椎、风门、天突。
配穴:痰多加脾俞、丰隆;脾肾两虚加脾俞、肾俞、足三里;肺气虚加肺俞、太渊、膏盲;外感引起的加身柱、风池。
灸法:
温和灸:每穴10~20分钟,每日2~3词,5~7次为一疗程;
隔姜灸:艾炷如枣核大,每穴5~7壮,隔日1次,10天为一疗程;
隔蒜灸:艾炷如枣核大,每穴5~7壮,隔日1次,急、重症每日1次,10天为-疗程;
发泡灸:用斑鳌粉如米粒大,置于肺俞、脾俞、肝俞上,以胶布固定,约12~24小时揭去胶布,即见小水泡,任其自然吸收。如已溃破,则涂以龙胆紫,此法适用于慢性咳嗽发作期。
2、咳嗽的病因
吸入物
吸入物分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两种。前者如尘螨、花粉、真菌、动物毛屑等;非特异性吸入物如硫酸、二氧化硫、氯氨等。职业性咳嗽的特异性吸入物如甲苯二异氰酸酯、邻苯二甲酸酐、乙二胺、青霉素、蛋白酶、淀粉酶、蚕丝、动物皮屑或排泄物等,此外,非特异性的尚有甲醛、甲酸等。
感染
咳嗽的形成和发作与反复呼吸道感染有关。在咳嗽患者中,可存在有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的特异性IgE,如果吸入相应的抗原可激发咳嗽。在病毒感染后,可直接损害呼吸道上皮,致使呼吸道反应性增高。有学者认为病毒感染所产生的干扰素、IL-1使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的组胺增多。在乳儿期,呼吸道病毒(尤其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表现咳嗽症状者也甚多。由于寄生虫如蛔虫、钩虫引起的咳嗽,在卫生环境较差的地区可见到。
3、咳嗽怎么检查
由于咳嗽是许多疾病的一种非特异性症状,临床上进行确诊时必须详细询问病史、全面查体、做胸部X线或CT、气道反应性测定、肺功能、心电图、纤维支气管镜及一些特殊检查以排除一些可以引起慢性、顽固性咳嗽的其他疾病。
普通的X线摄片能检查出多数肺部病灶,根据病灶的部位、范围和形态有时也可确定其性质,如肺炎、肺脓肿、肺囊肿、肺结核、肺癌、尘肺等。对深部的病变用X线体层摄片,CT,MRI检查,CT扫描的优越性在于横断面图像无影像重叠,能够发现X线胸片未能显示的病灶。
咳嗽如何预防
1、加强锻炼:多进行户外活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2、气候转变时及时增减衣服:防止过冷或过热。
3、少带小儿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感染机会。
4、经常开窗,流通新鲜空气:家人有感冒时,室内可用醋熏蒸消毒,防止病毒感染。
5、及时接受预防注射:减少传染病发生。
6、感冒流行期间可服中药预防:配方是:贯众12克,防风12克,荆芥10克,每日一帖,连服2—3天。
7、防咳先防感:防止咳嗽预防感冒非常关键,所以孩子平时要注意锻炼身体,提高御“邪”能力,避免外感,以防加重病情。
咳嗽食疗方
1、萝卜葱白治风寒咳嗽
做法:萝卜1根,葱白6根,生姜15克,用水三碗先将萝卜煮熟,再放葱白、姜,煮成一碗汤,连渣一次服。
适用:宣肺解表,化痰止咳。治风寒咳嗽,痰多泡沫,伴畏寒,身倦酸痛等。
2、红糖姜枣汤治伤风咳嗽
做法:红糖30克,鲜姜15克,红枣30克。以水三碗煎至过半,顿服,服后出微汗即愈。
适用:驱风散寒。治伤风咳嗽,胃寒刺痛,产后受寒腹泻,恶阴等。
3、芫荽汤平伤风咳嗽
做法:芫荽(香菜)30克,饴糖30克,大米100克。先将大米洗净,加水煮汤。取大米汤三汤匙与芫荽,饴糖搅拌后蒸10分钟,趁热一次服,注意避风寒。
适用:发汗透表,治伤风感冒引起的咳嗽。
呕吐艾灸哪里
呕吐艾灸哪里
1、呕吐艾灸哪里
1.1、外邪犯胃型呕吐艾灸。主要症状:突然呕吐,兼有发热恶寒,头疼身痛,胸腹满闷,苔白。
艾灸疗法:灸中脘,内关,足三里,胃俞,中府,大椎,风门穴。
取穴体位:患者仰卧屈膝,取中脘,内关,足三里穴,于仰卧位加灸中府,于俯卧位加灸大椎,风门穴。
1.2、饮食停积型呕吐。主要症状:呕吐酸腐,脘腹胀满,嗳气厌食,吐后则舒,苔厚腻。
艾灸疗法:灸中脘,内关,足三里,建里,神阙,阴陵泉,脾俞穴。
取穴体位:患者仰卧屈膝,取中脘,内关,足三里穴,于仰卧位加灸建里,神阙,阴陵泉,与俯卧位加灸脾俞穴。
1.3、肝气犯胃型呕吐。主要症状:呕吐吞酸,嗳气频作,胸胁满闷,胀痛不舒,苔薄。
艾灸疗法:灸膻中,中脘,足三里,阳陵泉,太冲穴。
取穴体位:患者仰卧屈膝,取膻中,中脘,足三里,阳陵泉,太冲穴。
2、呕吐按摩哪些穴位
2.1、足三里
位置:在胫骨外侧,膝盖下方约3个指幅处。
治疗:患者仰卧,治疗者分别指压左右足部穴位。若患者自己指压,坐在椅子上较易进行。对一般的消化系统疾病引起的呕吐、胃积食或肝脏、胆囊病症等症状有效果。
2.2、百会
位置:连接两耳之问直线与眉间中心的直线的交点,即头顶处。
治疗:治疗者两手包住患者头部,左右拇指缓慢轻轻指压穴位。对于缓和宿醉引起的头痛、头重效果明显,且能抑制晕车呕吐时的心神不宁。
2.3、天枢
位置:距离肚脐两侧约2个指幅外侧。
治疗:让患者仰卧,治疗者分别将两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指压到腹部的脂肪轻度凹陷程度。如此,可促进消化系统机能。或在心窝到本穴位范围之间轻轻按摩即可。
3、呕吐的原因
3.1、胃肠道疾病: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直至空肠回肠结肠及直肠在内的任何部位的病变都有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的症状,其中以食管狭窄食管癌贲门失弛缓贲门癌胃窦部嗜酸性肉芽肿胃窦部巨大溃疡或癌肿十二指肠溃疡或郁积症多种原因。
3.2、肝脏胆道及胰腺疾病:恶心呕吐是急性病毒性肝炎的早期症状常与食欲减退厌油腻食物及上腹部饱胀,同时出现随着护肝治疗及适当的休息之后恶心与呕吐可逐渐消失。
3.3、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包括各种原因所致的脑炎、脑膜炎、脑肿瘤脑寄生虫病脑血管病及颅脑外伤等病变均可引起颅内压力增高而导致恶心呕吐。
呕吐后喝什么好
1、喝水
一般,呕吐之后喝些温开水是必须要做的事,在呕吐之后,要及时用温开水漱口,之后再适当喝一些温开水。在呕吐的实施,会有大量液体流失,要注意及时喝些温开水来补充体液。特别是体质较弱的人,更是如此。
2、姜汁
中医认为姜汁可以温胃止呕,历来是治疗呕吐的圣药。呕吐后可取鲜姜榨汁后用温开水调服,这样不仅能够温中、暖胃、止呕,及时缓解呕吐所带来的胃部不适,并且其祛风散寒的特性尤其适合因感受风寒而引起的呕吐症状。
3、甘蔗汁
甘蔗可以治疗因热病引起的伤津,反胃呕吐等,还可以解酒精中毒。所以,酒后呕吐可以喝些甘蔗汁,这样可以缓解呕吐,还可以醒酒。但要注意,甘蔗性凉,畏寒呕吐的人不适合喝甘蔗汁。
呕吐的食疗秘方
1、马铃薯生姜橘子汁
制法:以马铃薯100克洗净去皮、生姜8克洗净、橘子肉15克共榨汁去渣饮用。
功效:对于胃神经官能症之食欲不振、胃痛恶心、呕吐反胃,治疗效果良好。
2、白扁豆粥
制法:鲜白扁豆120克,粳米150克,红糖适量。扁豆与干净的粳米一同下锅煮粥。
功效:健脾止泻,消暑化湿。此方适用于脾胃虚弱,慢性腹泻以及恶心呕吐的症状。
3、佛手粥
制法:干佛手10-20克,水煎取汁,加入粳米100克同煮粥,用冰糖和香葱适量调味食用。
功效:有行气止痛,健脾和胃作用。适用于胸闷气滞胃痛,嗳气呕吐恶心,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小腹胀疼等症。
上火艾灸哪里
对于很多养生的人们来说,艾灸都是非常受人青睐的,它不仅仅对身体很有好处,而且还能预防一些疾病,对于病痛也有很好的治疗,但是艾灸也会有副作用,比如说上火的情况,所以配合医生的治疗就会慢慢的恢复,很多人在用了艾灸后,可能会有身体的不适,或者口渴这些都要注意。
艾灸可以活血,对于很多注重养生的人来说都非常青睐。它对身体是很好的,可以预防一些疾病,对于一些病痛还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是艾灸也有很多的副作用,比如上火等等。艾灸上火怎么办?像医生讲明情况,配合医生治疗就会慢慢康复。
有很多人用了艾灸之后,可能会有很多副作用产生,比如说他们会身体不适,有些人会上火,表现为口渴,经常想喝水,但是频繁的喝水之后用要去厕所,所以造成了很烦恼的现象,他们不知道应该怎么样解决。
也有一些人用完了艾灸之后,可能还会出现类似过敏的现象,他们不知道怎么引起的,他们也很苦恼,一直找不到答案,这也许就是有艾灸引起的。所以大家要注意虽然艾灸有很多的好处,但是给我们也带来了许多的麻烦。
艾灸做了以后,还可能会引起失眠的现象,用了艾灸之后,有些人会发现自己晚上怎么样都睡不着,这样影响第二天的工作和学习的状态,他们可能缺少睡眠,在工作中没有精神,让很多人苦恼,那么你可以停止服用一段时间,然后再用。
艾灸虽然是我国流传已久的天然治疗方法,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所以艾灸也一样要把握度,切记过犹不及,每个人的体质不同,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用艾灸的,所以想要使用艾灸治疗疾病或是达到养生的效果还要找专业人士进行才可以。
落枕艾灸哪里?
在生活中,睡一宿之后起床发现自己脖子特别疼,有的时候甚至连转头都会变得非常困难,疼痛难忍,这种情况就是所谓的落枕。有的朋友认为落枕就应该通过按摩的方式来治疗,可是不专业的按摩反而容易加重病情,所以一定要谨慎。那么问题来了,落枕艾灸哪个穴位最有效果呢?
落枕艾灸穴位:
1、大杼穴
艾灸大杼穴具有强筋骨,通经络,调气血的作用。
2、肩外俞穴
艾灸肩外俞,能够舒筋活络,祛风止痛,治疗肩背疼痛。
3、京骨穴
艾灸京骨穴可以舒筋通络,治疗项强。
4、大椎穴
正坐低头时,人体颈部下端最高点,即第七颈椎棘突,其下凹陷处。
5、天柱穴
艾灸小贴士:
1.艾灸取穴不必分毫不差。
艾灸作用的是以一个穴位为中心的一个小区域,是一个面,不止是穴位那一个点,所以取穴的时候不必过于追求精准,不用像针刺疗法那样严格定位。艾灸前找穴位的时候,如果在按压穴位时,感觉到了酸胀、麻木、疼痛,或者对应穴位的病症有了缓解,就证明您找对地方啦!
艾灸适宜人群:
1、寒性体质(手脚冰凉、精力不济、易受寒、怕冷、腹泻等)
2、少年、青年、老年,男性、女性、甚至刚出生的婴幼儿都可以艾灸,只要是寒性体质就可以,或者是要治疗因为受到湿寒或寒邪而导致的病痛。
艾灸不适宜人群:
1、热性体质(口腔溃疡、脓包、怕热不怕冷、便秘等)人群。
2、原则上女性例假期间不建议艾灸,但其实我也灸过,为了调理月经。
艾灸哪里驱寒
艾灸哪里驱寒
1、艾灸哪里驱寒
清代吴仪洛着《本草从新》中记载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意思说:艾绒制成的艾柱,冬季艾灸能使热气内注,温煦气血,透达经络,并且艾灸一些具有补益强壮作用的穴位,故而能够达到扶正祛邪,强身保健的作用。
神阙穴:神阙是气和,气舍,气具之穴,是任脉在此会和,此穴为任脉上部经脉气血的重要来源,在中焦部位起到沟通上下之功效。
取穴:在脐窝正中,该穴位于人体的腹中部,脐中央。
2、艾灸最佳时间
中医专家指出,最适合进行中医艾灸疗法的季节就是夏季。因为夏天穿衣少,即便不去医院,自己在家艾灸也非常方便,不像冬天在家脱了衣服施灸容易受凉。而且天气热,人体对温度就比较敏感,不容易被烫伤。最重要的是夏天施灸符合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
中医认为,阳虚、气虚人群更适合进行针灸疗法。生病的人大多属于阳虚体质。艾叶是温性的,属于纯阳之物。艾灸能够温通经络,祛除寒湿,补益人体阳气。夏天又正好是自然界阳气最重的时候,两者的阳热合在一起,温补的作用更强。所以在夏季大自然阳气最盛的时候艾灸,补益的效果能够达到最佳。
3、艾灸最佳灸量
艾灸应该考虑天时、地理、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来定灸量,如冬天灸量宜大,才能祛寒通痹,助阳回厥;夏季宜少灸或轻灸,才不会造成上火伤阴。北方风寒凛列,灸量宜大;南方气候温暖,灸量宜小。
不同的年龄、体质和性别,其阴阳气血的盛衰及对灸的耐受性也是不同的。老年或体弱的人使用保健灸,灸量宜小,但须坚持日久;
而壮年者随年龄由小至大而递增壮数。
驱寒的小妙招
1、改掉上述不良习惯
平时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其实就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改善寒气入体的情况,寒邪淤在体内,降低内脏活力和新陈代谢,便不断堆积脂肪,并且无力排泄毒素,乱七杂八的东西都堆在一起形成肥胖,要想驱寒首先就要改掉上述不良习惯。
2、食疗驱寒
想要驱除体内的寒气,我们可以使用食疗的方法驱寒,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生姜绝对是个驱寒的好东西,能温通生发脾胃之气。但它有生、干之分,生姜辛散善于清理清理经络脏腑中的阴浊之气,而干姜则擅长温化脾胃去寒湿。用干姜、红糖各三克,开水闷泡十分钟,一周喝上两三次。但您记住了,上床萝卜下床姜,所以尽量上午早晨喝哦。
3、推揉腹部
一般我们受寒的部位经常的会是小腹的部位,经常的腿肉腹部,可以驱除寒气,身体的寒以小腹为中心,所以聪明人一定知道擒贼先擒王,只要想办法保持小腹温暖,寒气就无藏身之地了。
驱寒的食疗方
姜羊肉汤:
配方:当归3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
做法:当归、生姜清水洗净顺切大片备用,羊肉剔去筋膜,洗净切块,入沸水锅内焯去血水,捞出晾凉备用。砂锅内放入适量清水,将羊肉下入锅内,再下当归和姜片,在武火(大火)上烧沸后,打去浮沫,改用文火(小火)炖1.5小时至羊肉熟烂为止。取出当归、姜片,喝汤食肉。
功效:温中,补血,散寒。
红杞田七鸡:
配料:枸杞子15克,三七10克,母鸡1只,姜20克,葱30克,绍酒30克,胡椒、味精适量。
做法:活鸡宰杀后处理干净,枸杞子洗净,三七4克研末,6克润软切片,生姜切大片,葱切段备用。鸡入沸水锅内焯去血水,,捞出淋干水分,然后把枸杞子、三七片、姜片、葱段塞入鸡腹内,把鸡放入气锅内,注入少量清汤,下胡椒粉、绍酒;再把三七粉撒在鸡脯上,盖好锅盖,沸水旺火上笼蒸2小时左右,出锅时加味精调味即可。
功效:补虚益血。(其性温和,老年人及久病体虚,产后血虚者均可食用。)
口臭艾灸哪里
口臭艾灸哪里
1、口臭艾灸哪里
艾灸是可以去口臭的。口臭大多属于胃经郁热所致。还有一种口种异味,指的是口中感觉有异常味道,比如觉得口中发甜、发黏,或口中发酸、发苦等。虽然自觉有这些异常感觉,但是并没有口臭,也就是别人不会闻到你嘴里自觉的气味。这种情况一般属于脾虚或者肝胆热证。口臭主要是灸上巨虚穴,辅助治疗平时所说的口臭,也就是口中有异味。艾灸位置:肝俞穴、胆俞穴、中脘穴、足三里穴、太冲穴。将点燃的艾条在距离穴位2厘米处施灸,以局部感到温热为度,局部皮肤可有发红的现象。每穴依次灸10-15分钟,每日灸1次,10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3日。
2、口臭的病因有哪些
不注意口腔卫生,不刷牙、不漱口,口内食物残渣长期积存,在细菌的作用下发酵腐败分解,产生吲哚硫氢基及胺类等物质,发出一种腐烂的恶臭。有些戴假牙的人不注意假牙的清洁,口腔内也会有气味,这是最常见的口臭原因。龋坏的牙齿中的腐物,牙周疾病使牙龈经常处于炎症状态,脓肿出血,溃烂流脓,也易产生一种腐败的恶臭气味。吸烟人的口腔中也有一种特殊的臭味。有人特别爱食用大蒜,大葱等,口,胃中都会有令人不快的气味。有些口臭是由于身体其他部位的疾病引起,如消化不良,化脓性支气管炎,肺脓肿等,都会经呼吸道排出臭味,表现为口臭,此外,邻近器官的疾病,如鼻咽部及鼻腔疾病,如化脓性上颌窦炎,萎缩性鼻炎等,也可导致口臭。
3、口臭的症状有哪些
口臭主要分为两大类型,一是免疫.脏腑功能失调口臭病;二是单纯性口腔口臭病。免疫脏腑功能失调口臭病症状表现为除口臭这一明显标志之外,还会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分别出现以下单个症状或者以下多个症状表现:舌苔厚腻,口干,口苦,气短,胸闷,肠胃不适,腹账,尿频,便秘,便溏,腰膝酸软,肢体麻痛,容易上火(女性则经期易上火),手脚心易出汗,身体常发热,易于疲劳,易感冒,烦躁,失眠,精神不振,头昏,头发干枯,耳鸣等症状。单纯性口腔口臭病症状表现为除明显有口臭之外,口腔牙龈肿,痛,局部发热等,单纯性口腔口臭病:非脏腑原因,主要是由单纯的龋病(俗称蛀牙)和牙周病(牙龈炎和牙周炎)等口腔病引起。
口臭的改善方法
1、平时保持口腔清洁养成饭前饭后漱口的习惯,特别是注意剔除残留在牙缝中的残留食物,含蛋白质较高的食物最易引起口臭。
2、改善肠道,食物主要以清淡为主,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
3、每天要喝一定量的水,保持口腔湿润,嘴里比较干也会引起口臭。
4、空腹时间不宜过长,长时间空腹易导致口臭。
5、有顽固性口臭的人,应坚持每顿饭后刷牙。
6、保持良好的睡眠,按平常的8小时睡眠时间,不要时间过长或者过断,否则也容易引起口臭。
7、在两餐之前,吃些维生素丰富的含水分的水果可有助于避免或减轻口臭。
去口臭的偏方
1、山楂茶。山楂所含的解脂酶能促进脂肪类食物的消化,促进胃液分泌和增加胃内酶素等功能。用山楂煎汤当茶喝,用于治疗口臭有良好效果。
2、蔬菜水果。蔬菜含有大量纤维质,可帮助消化、防治便秘。蔬菜和水果中含的维生素还可帮助牙龈恢复健康,防止牙龈流血,排除口腔中过多的黏膜分泌物及废物。
3、桔皮甘草白糖茶。将桔皮、甘草、白糖按照1:1:1的份量,用开水冲服,日常可代茶饮,长期饮用去除口臭效果佳。
4、柠檬水。长期不喝水会令口腔干燥、唾液分泌减少,饮用柠檬水,一方面保持口腔湿润,另一方面柠檬能刺激唾液分泌,减少口腔内厌氧细菌造成的口臭。
崩漏艾灸哪里
二、治疗月经崩漏的偏方三、崩漏患者在饮食方面的宜忌
崩漏艾灸哪里
1、崩漏艾灸哪里
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发现艾炷直接灸隐白穴治疗崩漏,疗效甚佳。
取穴:双侧隐白。
操作:患者取坐位或卧位,以艾绒制成枣核大的艾炷直接置于隐白穴上,点燃后当患者感觉穴下热而不能忍受时将艾炷取下,连续灸5壮。日1次,7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多数患者于治疗5~7次后血止,血止后再巩固治疗2~3次。
2、月经崩漏的危害
会造成女性会有贫血的情况,而且长期这样子宫出血,会导致阴道正常的弱酸性环境,给细节还有病毒造成有入侵的机会,要是一直这样的话是会造成阴道感染,引起腹痛,分泌物异常等一些妇科疾病。
会导致女性不孕,因为崩漏会造成不排卵或者是黄体功能性不足,在加上这个情况会引起很多妇科疾病,所以很容易会有这个情况的发生,左右在有这个情况的时候一定要去医院看下是什么问题会比较好。
3、月经崩漏是什么原因
女性肾气不足所导致的,像早婚,多产,或者是方式不节制,手术的损伤等都会引起肾气不足的情况,导致崩漏的情况出现。
内伤的原因,经期产后淤血未尽,或者是新血不得归的情况,一般出现这些情况也会导致漏崩的情况。
治疗月经崩漏的偏方
1、方一:
乌梅肉15克,红糖适量。将上二味加水。5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渣。日内分2次服。
本方适用于虚热之崩漏。
2、方二:
豆腐250克,好醋120克。将豆腐与醋同煮,煮熟即成,一次顿服,可连服数剂,血止后停服;要忌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本方适用于血热崩漏。
3、方三
狗头骨1个,煅龙骨、棉花籽、百草霜各18克,黄酒适量。将猪头骨烧存性,龙骨煅,棉花籽炒与百草霜共研为细末,混合均匀即成。每次服24克,用黄酒送下,微见出汗为好。
本方适用于肾阳虚的崩漏。
4、方四
鲜藕、鲜白萝卜、鲜旱莲草各800克。将上药洗净共捣烂,用净纱布包裹取汁,冰糖适量,不拘多少,频频饮服。
本方适用于肾阴虚之崩漏。
5、方五
麦麸1000克,百草霜30克,红糖250克。将麦麸、百草霜、红糖加开水揉和成每个重100克的饼,将饼放笼屉上蒸熟,每日早晚空腹白开水送服1个。
本方适用于脾虚之崩漏。
崩漏患者在饮食方面的宜忌
1、宜
1.1、宜食营养而易于消化的食物,多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如肝等动物内脏、乌骨鸡、黑木耳、桂圆肉、菠菜等新鲜菜、水果等。
1.2、属实热者,宜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和低脂食物,包括牛奶、豆浆、蛋类、瘦肉、肝汤、荠菜、乌骨鸡、柿饼、藕粉、马齿苋、西瓜汁、梨、荸荠、山楂、鲫鱼、黑木耳、韭菜等。
1.3、补益心脾以稻米、小米、小麦、扁豆、山药、芝麻、莲子、大枣、桂圆等为好;补肝肾以小米、小麦、山药、芝麻、栗子、核桃等为好。热证宜选用小米、小麦、赤小豆、绿豆;寒证宜选用稻米、高粱、扁豆、干果。禽、畜之类,补益之力较强,虚证者宜食,实证者也不忌。特别是猪、牛、鸡肉、乳、蛋类性平,无论寒热均可食用。水牛肉补血止崩尤为适宜。
2、忌
2.1、属虚而偏寒,选食应注意在补益之品中,用其偏温者即可,不宜大温大热,如椒,芥,姜、桂之属,实证、热证,温热之品更禁忌。
2.2、羊肉、狗肉、雀肉偏温,热证者慎用。
2.3、姜、椒、蒜之类,血多时应有所避忌。
高烧艾灸哪里
高烧艾灸哪里
1、高烧艾灸哪里之大椎穴
大椎穴为“诸阳之会”,具有统率和督促全身阳经的作用,既然是老大,必然有其调和阳气的作用,可补阳气,也可泄气,退热灸它最是适合。
方法:手持艾条温和灸,2岁以内的孩子,每穴艾灸5分钟左右,用手感应热度,温热潮红即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艾灸时间可以适当延长。成人一般每穴15分钟左右。
2、高烧艾灸哪里之神阙穴
神阙(肚脐)属任脉经,又名脐中。艾灸神阙穴,有温补元气,健运脾胃,固脱复苏之功效。
方法:每穴大约5-10分钟。每天视情况艾灸1-2次。
注意:第一次灸,看宝宝承受能力,一般要坚持到15分钟,你会发现宝宝熏的部位都是汗,这汗出来就好,如果发烧马上就能降温,只要够15分钟即可,擦干汗,盖好被子。
3、高烧艾灸哪里之身柱穴
身柱灸可以预防和治疗感冒,对于小叶肺炎、肺门淋巴结核、初期肺浸润、胸膜炎、哮喘、支气管炎等,是必不可缺的灸穴。每日灸身柱穴,能宣通肺气,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
取穴方法:身柱穴在背部,脊柱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时首先定大椎穴,低头时颈项部最突出的棘突就是大椎穴,再往下数3个椎体即为第3胸椎棘突,其下方凹陷处就是身柱穴。
4、高烧艾灸哪里之风门穴
艾灸风门穴即可起到祛风寒的作用,风门为风邪出入之门户,主治风疾,故名风门,是驱风最常用的穴位之一。
艾条灸该穴位具有调理感冒、伤风、咳嗽、发热头痛、颈椎病、胸背痛、肩膀酸痛等病证的功效。
取穴方法: 取穴时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风门穴位于背部,从朝向大椎下的第2个凹洼(第2胸椎与第3胸椎间)的中心,左右各2厘米左右之处(或以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此两处就是风门穴。
高烧的食疗药膳
1、发烧口渴时可吃莲藕
新鲜的莲汁对于治疗出血、咳嗽及发烧口喝效果显着。
先把莲藕洗净,剥去外皮,用纱布过滤挤汁。若加入梨子汁,效果更好。可将莲藕汁及梨子汁各半掺杂成一杯饮用。
2、伴随喉咙痛的发烧可用牛蒡的种子
牛蒡的种子有解热的作用,在汉药上也称为牛蒡子、大力子,自古沿用至今。牛蒡种子所煎之汁对于消炎、咽喉炎等。
3、大蒜粥对于发烧也极具疗效
因发烧而感觉口渴时,可配萝卜干一起吃,效果不错。
4、菊花茶
具有暖和身体的效果,对于会畏寒颤抖的发烧也有疗效。摘取开花期的花,晒干放入茶叶滤网中,再注入热开水。一次的份量大概是干燥菊花5--7克左右即可。
5、蒲公英开花前的草
在6--8月时采其茎叶,阴干后,以10克的茎叶加400克的水,煎成半量,一日饮用两次。另外可搓揉其叶子,贴在太阳穴,可治疗头疼、发烧。
高热患者的护理
1、要采取退热降温措施药物退热:使用药物退热必须注意:一不可盲目滥用,因为发热是不同疾病诊断的参考依据,擅自用药掩盖病情,二是要遵医嘱用药,不可擅自加大用量和缩短使用时间,这样易发生大汗淋漓,导致虚脱,特别对年老体弱者及婴儿患者更要注意。
2、物理降温冷敷降温。将冰块砸碎,装入热水袋中,在冰块放至袋子约1/2时,加入少量凉水,以填充冰块间的空隙,排出袋中的空气,盖紧袋口,检查有无漏水。冰袋放置的部位一般是在前额,也可枕于头下,或放于颈部、双侧腋窝等处。每次放置时间不应超过20分钟,以免发生局部冻伤。
3、用作物理降温的酒精浓度为30%左右。具体配制方法为:95%的酒精100ml加凉水200ml。在待擦浴的部位下面铺上干净的厚毛巾,其余部位需盖上床单。开始擦浴时,先上肢后下肢,一侧擦完再换另一侧,最后擦腰背部。一般每侧肢体擦5分钟,全部擦毕约30分钟,擦浴结束后,用干毛巾将全身擦干,让病人感到凉爽和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