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

2019-10-12

冠心病安什么穴位

冠心病运动养生。

“养生孰为本,元气不可亏;养生孰为先,养心须乐观。”社会发展,人们越来越接受养生的理念,勿以善小而不为,养生的“善”在于平日的积累。中医养生这方面的知识您掌握多少呢?以下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收集整理的“冠心病安什么穴位”,希望对您的养生有所帮助。

冠心病安什么穴位

1、点按内关穴治疗冠心病

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之合穴,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旁络三焦,其经络循行路线起于乳旁,外走上臂内侧,下行至中指指端。中医学认为,心经为本经,心包络经则与心经互相联络,心脏有邪,心包络直受其过,若心脏有病,可以反映于心包络经,内关是手厥阴心包络经的重要合穴,所以能治冠心病等心脏病。当心绞痛、心律失常发作时,用力不停点按内关穴,每次3分钟,间歇1分钟,能迅速止痛或调整心律。

2、揉灵道穴治疗冠心病

灵道为手少阴心经的经穴,位于小指内侧腕关节上1寸(指中医的同身寸法)处。有人发现,约91%的冠心病患者,左侧灵道穴有明显的压痛。冠心病犯病时,可用拇指先轻揉灵道穴1分钟,然后重压按摩2分钟,最后轻揉1分钟,每天上下午各揉1次,10天为一疗程,间歇2~3天,可进行下一疗程。经观察,揉按治疗后心绞痛症状明显减轻,心电图亦有改善。

3、按摩手部治疗冠心病

3.1、拇指推按少府穴1~3分钟,以感觉酸胀为宜。此法能够宁心调神、清热通络,对冠心病及其引发的心悸、胸痛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3.2、拇指掐关冲穴1~3分钟,以感觉酸胀为宜。此法可宣肺补气、舒经活络、清热泻火,缓解胸痛等冠心病常见症状。

3.3、拇指按揉手部心反射区3~5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力度适中,以舒适为宜。按摩此反射区能改善一心肌微循环以及心肌缺血、缺氧状态,防治冠心病。

3.4、拇指按揉手部肾反射2~3分钟,以感觉透热为宜。此法对心肾阳虚导致的冠心病有很好的疗效。

4、按摩足部治疗冠心病

4.1、拇指按揉照海穴l~3分钟,以感觉酸胀为宜。此法有滋肾清热、通调三焦之功,能够补充体内精气,促进血液循环,有效缓解冠心病的各种症状。

4.2、拇指点按足部心反射区3~5分钟。按摩此反射区能促进体内微循环,加速血液回流,可对冠心病起辅助治疗的作用。

中医针灸治疗冠心病

至阳:部位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

方法:俯卧位,全身放松,医者先轻轻揉按穴区1分钟左右,使局部发热。常规消毒,用28号1.5寸毫针,针尖略向上斜刺0.8~1.2寸深,用捻转手法使之得气。捻转时采用小幅度、快频率,其限度在1/2转,其频率为每分钟140次,尽量使针感向胸前扩散,如此方法持续3分钟。然后留针30~40分钟,留针期间每隔10分钟运针1次。每日1次,15次为1个疗程。

心俞:部位在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取穴。

方法:俯卧位,常规消毒,用30号1.5寸毫针,针尖向脊柱方向斜刺0.8~1.2寸深,用捻转手法使之得气,再行刮针柄法;持续操作2~3分钟,留针20~30分钟,留针期间,每隔10分钟运针1次。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注意:掌握好针刺角度与深度,不宜直刺太深,以防发生气胸。

冠心病的西医治疗方法

1、心脏移植手术治疗冠心病

对于以下情况:冠心病发展至晚期,经药物治疗无效;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无法矫治、修复、疏导;出现顽固的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反复发作,危及生命,估测1年内死亡风险极高,均应及早施行心脏移植手术冠心病治疗。

2、再灌注治疗冠心病

再灌注冠心病治疗的方法是采取办法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恢复心肌灌注,挽救缺血心肌,缩小梗死面积,从而改善血液动力学,恢复心脏的血液供应。

3、药物冠心病治疗

药物治疗是治疗冠心病的基础方法,主要是根据病情,在医师的指导下应用药物进行治疗。药物治疗冠心病可以缓解症状和稳定病情,某些药物也可以延缓或减轻冠状动脉硬化的发展进程,积极控制引起血管硬化的危险因素,可达到既治疗又预防的作用。

相关阅读

冠心病的饮食 冠心病吃什么好


冠心病是一种让人非常困扰的疾病。那么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关注哪些注意事项呢?冠心病患者的饮食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详细了解一下冠心病患者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哪些问题。

冠心病患者多伴有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糖尿病与肥胖,冠心病的发病和饮食营养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所以注重合理饮食,是防治发生冠心病的主要措施之一。

一、豆类

豆类食物特别是黄豆含有大量的亚麻二烯酸,能降低胆固醇和血液的粘滞性。把黄豆泡上一夜,然后晾干放在塑料袋中冰冻起来,随时可做各种菜,如煮豆、炒豆、豆汤等。此外经常吃些豆芽、豆腐以及豆制品可保护心脏。

二、纤维类食物

纤维与降低胆固醇的药物有着同样作用,特别能保护心脏。

三、海产品

能够降低胆固醇,但吃鱼时,要限制玉米油、葵花子油和豆油的摄入,因为这些油会抵消鱼对细胞的保护作用。

四、茄子

它能够限制人体从油食中吸取胆固醇,并能把肠内过多的胆固醇裹在一起带出体外。

五、大蒜

蒜是保健食物,它能带走有损心脏的胆固醇;蒜能降低引起心脏病的物质低密度脂蛋白;还能够降低血小板的粘滞性,阻止血液的凝固,预防血栓的形成。每天至少吃1至3瓣大蒜,最好是未经加工或未除蒜味的大蒜,这对冠心病有预防作用。

六、洋葱

具有降低胆固醇的效能,不论是生吃、油煎、炖或煮,洋葱永远是心脏的“朋友”。对心脏有益的食物有全麦、燕麦、糙米、扁豆、洋葱、蒜头、菇、茄子

七、水果类

1、苹果,富含纤维物质,可补充人体足够的纤维质,降低心脏病发病率,还可以减肥。

2、香蕉,钾元素的含量很高,这对人的心脏和肌肉功能很有好处。

3、樱桃,能帮助人保护心脏健康在对心脏有益的食物中,核桃排在首位。对心脏有益的食物有:全麦、燕麦、糙米、扁豆、洋葱、蒜头、菇、茄子。

4、柚子,可防心脏病吃苹果可以预防心脏病。

5、杏仁露,能保护心脏杏仁具有这么大的保健作用,主要归功于其中含量颇高(达68%)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它的作用是保持对人体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降低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从而减少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常喝杏仁露就是您最好的选择。喝一瓶大约250毫升的杏仁露,相当于吃50粒左右的杏仁。

冠心病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

冠心病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是大家得把握的,正确的把握冠心病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才能够帮助大家积极的恢复健康,避免疾病危害的发生,下面就是专家对冠心病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做出的分析。

控制总热量,维持正常体重糖在总热量中的比例应控制在55%~60%,单糖及双糖等应适当控制,尤其是高脂血症和肥胖者更应注意。宜多吃些粗粮,以增加复杂的糖类、纤维素、维生素的含量。应多选用玉米、燕麦、荞麦、高粱、大豆、麦麸、大麦、小米、标准粉、糙米等。限制脂肪。

脂肪的摄入应限制在总热量的25%以下,以植物脂肪为主。适当吃些瘦肉、家禽、鱼类,如瘦猪肉、牛肉、鸡、鸭、兔、鱼、海参、海蜇头。海鱼的脂肪中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它能够影响人体脂质代谢,降低血清胆固醇和血清甘油三酯,从而保护心血管,预防冠心病。控制胆固醇的摄入,胆固醇的摄入量每天应少于300毫克一个鸡蛋中的胆固醇接近于300毫克,当患有冠心病时,应每日半个鸡蛋或每两日一个鸡蛋,另外要限制动物的内脏、脑等。适量的蛋白质。

每日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以每公斤体重不超过1克为宜,应选用牛奶、酸奶、鱼类和豆制品,对防治冠心病有利。饮食宜清淡、低盐。对合并高血压者尤为重要,食盐的摄入量每天控制在3-6克以下。可随季节活动量适当增减。夏季出汗较多,户外活动多,可适当增加盐的摄入量。冬季时,出汗少,活动量相应减少,应控制盐的摄入。

综合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知道冠心病的治疗与饮食注意什么了吧,如果您是冠心病患者,一定要尽早的治疗,不要等到病情严重了在治疗,这样会增加治疗的难度。心脉重建疗法是治疗冠心病的理想的选择,能针对病因治疗,所以治疗效果显著,是大家不错的选择。

上述是对冠心病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做出的分析,大家一定要积极的把握,当然大家在把握了冠心病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之后,大家还一定要积极的咨询相关专家的建议,以得出准确的治疗办法。、

结语:通过小编对冠心病饮食的相关介绍,相信朋友们对冠心病饮食方面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最后小编想说的是在生活中也要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这对冠心病的缓解也是很有帮助的。

冠心病


冠心病我们常说,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及人的生命。冠心病很是可怕,每年都有很多人死于这类疾病,那么冠心病的临床表现是怎么样的呢,病发的时候有没有什么预兆,能不能及时有效的治疗呢。下面大家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有时也叫缺血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冠状动脉是唯一供给心脏血液的血管,其形态似冠状,故称为冠状动脉。这条血管也随同全身血管一样的硬化,呈粥样改变,造成供养心脏血液循环障碍,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即为冠心病。

病因诊断

心脏剖图素与冠心病发病密切相关,这些因素被称之为冠心病易患因素(也称之为危险因素):

年龄: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人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可始于儿童,而冠心病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性别:男性较多见,男女发病率的比例约为2∶1。因为雌激素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故女性在绝经期后发病率迅速增加。

家族史: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家族史者,冠心病的发病率增加。

个体类型:A型性格者(争强好胜、竞争性强) 有较高的冠心病患病率,精神过度紧张者也易患病。可能与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浓度长期过高有关。

吸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吸烟者冠心病的患病率比不吸烟者高5倍,且与吸烟量成正比。吸烟者血中一氧化碳血红蛋白增高,烟中尼古丁收缩血管,以致动脉壁缺氧而造成动脉损伤。

高血压: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病人患冠心病者是血压正常者的4倍,冠心病病人中60%~70%患有高血压动脉压增高时的切应力和侧壁压力改变造成血管内膜损伤,同时血压升高促使血浆脂质渗入血管内膜细胞,因此引起血小板聚积和平滑肌细胞增生,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胆固醇血症(总胆固醇6.76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42mmol/L)者较正常者(总胆固醇5.2mmol/L)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5倍。近年的研究表明,高甘油三酯血症也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对冠心病有保护作用其值降低者易患冠心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总胆固醇之比0.15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价值的预报指标。最近的研究发现血清-脂蛋白[Lp]浓度升高(0.3g/L)也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糖尿病: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比正常人高2倍;女性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比男性患者高3倍且易发生心力衰竭、卒中和死亡高血糖时血中糖基化的低密度脂蛋白增高使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途径的降解代谢受抑制;同时高血糖也使血管内膜受损,加之糖尿病常伴脂质代谢异常,故糖尿病者易患冠心病。

肥胖和运动量过少:①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或110)。②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m)2。超过标准体重20%或体重指数24者称肥胖症。肥胖虽不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那么重要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但肥胖可通过促进这三项因素的发生发展而间接影响冠心病。运动能调节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促使已患冠心病患者其冠脉侧支循环的建立,运动量少易致肥胖,因此应充分认识到治疗肥胖症的紧迫性和增加运动量的重要性

其他:1)、饮酒:长期大量饮高度白酒对心脏、血管、肝脏等脏器的功能有损伤作用,可招致酒精性心肌病、肝硬化、高血压的发生;而适量饮低度数的有色酒(例如葡萄酒)可降低冠心病的危险性,因为饮酒可使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增高 2)、口服避孕药:长期口服避孕药可使血压升高、血脂增高糖耐量异常,同时改变凝血机制增加血栓形成机会。3)、饮食习惯:进食高热量高动物脂肪、高胆固醇、高糖饮食易患冠心病,其他还有微量元素的摄入量的改变等。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而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壁的细胞、细胞外基质血液成分(特别是单核细胞、血小板及LDL)、局部血流动力学环境及遗传等多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故应注意,有冠心病危险因素存在,并不等于就是冠心病。

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是否即发生冠心病,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血管腔狭窄的程度。病理学上常按狭窄最严重部位的横断面,采用四级分类法:Ⅰ级,管腔狭窄面积25%;Ⅱ级,管腔狭窄面积为26%~50%;Ⅲ级,为51%~75%;Ⅳ级,为76%~100%。一般Ⅰ~Ⅱ级粥样硬化并不引起明显的冠状动脉血流量的减少,除冠状动脉痉挛外对冠心病发病并无直接影响。因此,虽然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但临床可无冠心病的表现,或虽有冠心病表现却并非冠心病所致。Ⅲ级以上狭窄者则与冠心病的发生有直接关系。

近年研究表明有无冠心病表现,除与冠脉狭窄程度有关外,更重要的取决于粥样斑块的稳定性。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时,特别在老年人和严重斑块处容易有大量钙盐沉着,而正常的动脉不会发生钙化;虽然钙化程度与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特别是狭窄程度不成比例,但从血管超声中可观察到钙化斑块通常都相对稳定的。问题是部分无钙化的斑块,或者当斑块发展为厚的钙化帽与邻近区内膜间的应力增加时,这些情形易造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出血和随后血管腔内的血栓形成,导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出现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猝死。病理可见斑块破裂常发生在钙化与非钙化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交界处。

不引起症状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可能在生命的很早期就已出现但一旦病变斑块迅速扩大,则可导致急性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生这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斑块扩大尤其在伴有冠心病危险因素(例如高胆固醇血症等)的人群中会更快,因此,积极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是防治冠心病的重要措施。

在部分病人,冠心病的发生是冠状动脉痉挛所致不过,此种情况下大多同时伴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冠脉痉挛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神经因素:冠状动脉有丰富的受体交感神经兴奋、运动、冷加压试验均可以诱发冠脉痉挛;其次,通过毒蕈碱受体,迷走神经兴奋也可诱发冠脉痉挛,遇此情形可用阿托品对抗。

2、体液因素:①前列环素(pGI2)与血栓素(TXA2)的平衡也直接影响着冠脉的舒缩状态:pGI2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有明显的扩血管作用,TXA2为血小板聚集时所释放,有强烈收缩血管作用,当pGI2降低和(或)TXA2增高时,均可导致冠脉痉挛。②血小板聚集时释放的5-羟色胺等缩血管物质,在冠脉收缩或痉挛的发生中也起一定作用。③血清钙镁离子的作用:钙离子增多、氢离子减少时,钙离子更多地进入细胞内,增加冠脉张力而发生冠脉痉挛;过度换气、静滴碱性药物造成血液碱中毒可诱发冠脉痉挛;镁缺乏也可引起冠脉收缩。

3、粥样硬化的血管对各种缩血管物质的收缩反应性明显亢进,此为胆固醇促进细胞外钙离子流向细胞内所致。此外,内皮损伤时除pGI2合成减少、TXA2增多外,正常内皮细胞合成的内皮源性松弛因子下降从而对抗ADp、5-羟色胺、凝血酶等缩血管物质的收缩血管作用降低。最近的研究还观察到,乙酰胆碱使有正常内皮功能的冠脉松弛,而使有粥样硬化的血管发生收缩。

总之,冠脉痉挛的发生机制是多方面的目前认为内皮损伤是冠脉痉挛的最重要的诱发因素。

冠心病发病的病理生理基础

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基础上,心肌供氧和需氧量的失衡,是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导致冠心病发生的病理生理基础。

1、心肌耗氧量的决定因素:心肌自冠状循环中摄取可利用的氧占所需氧分的75%,用于产生高磷酸化合物。心肌氧耗量的多少主要由心肌张力、心肌收缩力和心率三个要素决定,其他三个次要因素是基础代谢、电激动和心肌纤维缩短。动脉收缩压心率与射血时间的三乘积与左室压力曲线收缩面积与心率,即张力-时间指数密切相关;但临床上常采用更为简单的方法即收缩压与心率的二乘积作为心肌氧耗量指标,例如观察劳累型心绞痛的阈值时常用该项指标。

2、心肌供氧量的决定因素:心脏的肌肉即心肌从其所构成的房室腔所包容的血液中直接摄取的氧分量仅25%左右,心肌所需的氧分主要靠冠状动脉的血流供给因此冠状动脉血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流量是影响心肌供氧最主要的因素。人在休息状态下,心肌从冠脉血液中摄取的氧分已接近最大值,当需氧量增加时已难从冠脉血液中更多地摄取氧,只能依靠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液量来提供。正常情况下冠脉循环储备力大剧烈运动、缺氧时冠脉扩张,其血流量可增至休息时的4~7倍;而冠脉粥样硬化狭窄和堵塞则成为限制氧化血液传送至心肌的最主要原因。此外,心脏收缩与舒张的机械活动心肌细胞的代谢、神经体液及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均参与冠脉血流量的调节。

3、心肌供氧和需氧量的失衡:任何原因导致心肌供氧和(或)需氧量超过机体代偿范围时,都将招致心肌氧的供需失衡从而导致心肌缺血的发生。其中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冠心病心肌缺血最为常见。因此应注意临床上所谓的心肌缺血虽以冠心病最常见但并不等于冠心病;冠心病与缺血性心脏病则为同义词。

4、心肌缺血对心脏的影响:心肌缺血时,糖酵解成为ATp的主要来源。故此时心肌除乳酸量增加外因能量不足而使得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受到影响。当心肌缺血较重(包括急性心肌梗死病灶周围急性严重缺血或冠脉再灌注后尚未发生坏死的心肌)且持续时间较长时,心肌发生可逆性损伤,随血供恢复,心肌结构、代谢和功能缓慢恢复,需时数小时数天甚至数周,处于该种状态的心肌称为心肌顿抑 (stunned myocardium)在冠心病病人,为适应血流量低于正常的状况,某些心肌可自动调低耗氧量,以保证心肌氧的供需在新的水平达到平衡心肌功能随血供恢复而恢复,像这种既不发生心肌梗死、又无缺血症状的存活心肌被称为心肌冬眠(hibernating myocardium)一般认为这是心肌的一种保护性机制,一旦供血改善则心肌功能可完全恢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产生心肌缺血时,代谢产物等可刺激冠脉扩张,以增加血流量这种反应性充血反应现象随狭窄程度增加而逐渐减弱,直至冠脉狭窄程度90%时完全消失。同时,慢性缺血可促使侧支循环的建立。这些代偿机制均有利于保持心肌氧的供需平衡病人在较长时间内可无心肌缺血的表现。只有当心肌耗氧量明显增加,冠脉血流量和侧支血流不足以维持这种平衡时,才出现心肌缺血的表现。在粥样硬化基础上,迅速发生的斑块破裂和(或)出血、痉挛及完全性或不完全性血栓性堵塞等急性病变,引起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临床表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

临床表现

由于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变化的不同,冠心病有不同的临床表现。目前把冠心病分类两大类:急性冠脉综合征、慢性冠脉病。其中前者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后者包括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冠脉正常的心绞痛(如X综合征)、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和缺血性心力衰竭。

之所以把冠心病分类两大类,是因为其两者的临床表现及预后、治疗手段均不相同,这是因为两者的病理生理、病理解剖学不同所导致。比如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因为冠脉内不稳定斑块所导致,而慢性冠脉病的版块则为稳定性或并非斑块所导致。

无症状性冠心病

也称隐匿性冠心病,包括症状不典型、真正无症状以及有冠心病史但无症状者。人群中,无症状性冠心病的发生率不清。Framingham研究中,约1/4心肌梗死者发病前无临床症状。虽然这些病人无症状但静息或负荷试验时有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包括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等。病理学检查心肌无明显组织形态学改变。预后与症状性冠心病患者无明显区别,其预后取决于心肌缺血严重性及左室功能受累程度。

心绞痛型冠心病

患者临床上有心肌缺血引起的发作性心前区疼痛病理学检查心肌无组织形态改变。参照世界卫生组织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法及诊断标准,结合临床特征将心绞痛分为下列几型。

劳累性心绞痛:常在运动、劳累、情绪激动或其他增加心肌耗氧量时,发生心前区疼痛而在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迅速缓解。

①初发型心绞痛:亦称新近发生心绞痛即在最近1个月内初次发生劳累性心绞痛;也包括有稳定型心绞痛者,已数月不发作心前区疼痛现再次发作时间未到1个月

②稳定型心绞痛:反复发作劳累性心绞痛,且性质无明显变化,历时1~3个月心绞痛的频率、程度时限以及诱发疼痛的劳累程度无明显变化,且对硝酸甘油有明显反应。

③恶化型心绞痛:亦称增剧型心绞痛即原为稳定型心绞痛在最近3个月内心绞痛程度和发作频率增加、疼痛时间延长以及诱发因素经常变动,常在低心肌耗氧量时引起心绞痛提示病情进行性恶化。

自发性心绞痛

心绞痛发作与心肌耗氧量增加无明显关系,疼痛程度较重和时间较长,且不易被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所缓解。心电图常出现一过性ST-T波改变,但不伴血清酶变化

①卧位型心绞痛:常在半夜熟睡时发生,可能因做梦、夜间血压波动或平卧位使静脉回流增加,引起心功能不全,致使冠脉灌注不足和心肌耗氧量增加。严重者可发展为心肌梗死或心性猝死

②变异型心绞痛:通常在昼夜的某一固定时间自发性发作心前区疼痛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程度重,发作时心电图示有关导联ST段抬高及相背导联ST段压低,常伴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或房室传导阻滞。

③中间综合征:亦称冠脉功能不全心绞痛状态或梗死前心绞痛患者常在休息或睡眠时自发性发作心绞痛,且疼痛严重,历时可长达30min以上,但无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和血清酶变化。

④梗死后心绞痛:为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1~3个月内重新出现的自发性心绞痛。通常是梗死相关的冠脉发生再通(不完全阻塞)或侧支循环形成,致使不完全梗阻尚存活但缺血的心肌导致心绞痛。也可由多支冠脉病变引起梗死后心绞痛。

初发型、恶化型和自发性心绞痛统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

混合性心绞痛

休息和劳累时均发生心绞痛,常由于冠脉一处或多处严重狭窄,使冠脉血流突然和短暂减少所致。后者可能是由于一大段心外膜冠脉过度敏感、内膜下粥样硬化斑块处张力增加、血小板血栓暂时阻塞血管、血管收缩和阻塞合并存在和小血管处血管张力变化。

心肌梗死型冠心病

为冠心病的严重临床表现类型。其基本病因是在冠脉粥样硬化病变基础上发生斑块破裂、出血,血管痉挛,血小板黏附、聚集,凝血因子参与,致血栓形成和血管腔阻塞,引起心肌缺血性坏死。临床表现有持久的心前区剧烈疼痛伴有典型心电图和血清酶浓度序列改变。根据心电图表现,可将急性心肌梗死分成穿壁性、Q波心梗和内膜下非穿壁性、无Q波心梗。前者表现为异常持久的病理性Q波或QS波以及ST段线性背向上抬高。后者表现为无病理性Q波但有ST段抬高或压低和T波倒置。有时心前区疼痛可很轻微甚至缺如,而以其他症状为主要表现如心衰、休克晕厥、心律失常等。

在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某些患者可呈现自发性胸痛,有时伴有心电图改变,如伴血清酶再度增高,则可能为急性心肌梗死扩展如无新的血清酶变化,其中某些病例可诊断为梗死后综合征,某些为自发性心绞痛。其他方面的诊断方法有助于建立确切诊断。心梗急性期抬高的ST段迅速明显下降或恢复期病理性Q波自行消退,提示梗死有关冠状动脉再通,在心室功能受损较小。相反,急性心肌梗死2周后ST段抬高常示梗死区室壁活动严重异常或梗死区膨出室壁瘤形成。

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冠心病

又称心肌硬化型冠心病。本型冠心病是由于心肌坏死或长期供血不足,使纤维组织增生所致。其临床特点是心脏逐渐增大,发生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通常被称为缺血性心肌病。必须指出,绝大多数缺血型心肌病患者有心梗史和心绞痛症状,说明这些患者存在严重冠脉病变。仅极少数患者可无明显的心绞痛症状或心梗史,对这些患者需冠脉造影确诊。

猝死型冠心病

指自然发生、出乎意料的死亡。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发病后6h内死亡者为猝死多数作者主张定为1h,但也有人主张发病后24h内死亡者也归于猝死之列。约半数以上心性猝死是由于冠心病所致。在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痉挛或冠状循环阻塞导致急性心肌缺血,造成局部心电不稳定和一过性严重心律失常(特别是心室颤动)。由于本型病人经及时抢救可以存活,故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将本型称为原发性心脏骤停冠心病为妥。

并发症

冠心病可有心脏性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缺血性心肌病、二尖瓣脱垂等并发症。

(1)心脏性猝死:心脏性猝死由冠心病引起最多,占3/4以上在所有冠心病死亡者中50%~70%为猝死。美国Lown报告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每年心脏性猝死者40万,平均每分钟即有1例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生心脏性猝死,其中80%是冠心病引起。不少冠心病患者平时无任何症状,猝死为首发的临床表现约占冠心病猝死的20%左右。在国内一般北方省市的冠心病患病率、猝死率均明显高于南方。

(2)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可以是缺血性心脏病的惟一症状。可以出现各种快速和缓慢性心律失常。但临床多见的冠心病心律失常主要有期前收缩(房性和室性)、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及传导系统障碍导致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和束支传导阻滞。

(3)心力衰竭:主要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造成的心肌血供长期不足、心肌组织发生营养障碍和萎缩产生散在的或弥漫性心肌纤维化以及心室发生重构所致。患者大多有心肌梗死病史或心绞痛史,逐渐发生心力衰竭,大多先发生左室衰竭然后继以右心衰,为全心衰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4)二尖瓣脱垂:二尖瓣脱垂综合征在冠心病中的发病率中较高。理化分析76例,14例(18.4%)临床有此综合征。主要由于供应前外乳头肌或后内乳头肌的动脉狭窄后,产生前外或后内乳头肌供血不足及收缩无能引起。

诊断方法

病史、症状

典型的症状为劳力型心绞痛,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出现心前区压榨性疼痛,部分患者向左肩部或/和左上臂部放散,一般持续5~10分钟,休息或含服硝基甘油等药物可缓解。部分伴有胸闷或以胸闷为主,严重者疼痛较重,持续时间延长,休息或睡眠时也可以发作。病史提问要注意诱因、疼痛的部位、持续时间,有无放散,伴随症状及缓解方式。

实验室检查

一般早期无明确的阳性体征,较重者可有心界向左下扩大,第一心音减弱,有心律失常时可闻及早搏、心房纤颤等,合并心衰时两下肺可闻及湿罗音,心尖部可闻及奔马律等。

冠心病的生化学检查根据不同的临床类型而不同。一般有:

1、血清高脂蛋白血症的表现(胆固醇、甘油三酯、LDL-C增高);血糖增高等。

2、如出现心肌梗死可出现血清心肌酶检查的异常(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增高;尤其CK-MB增高;LDH1/LDH21等)有诊断价值。

3、心肌梗死时血清肌红蛋白、肌钙蛋白都可增高。

鉴别诊断

冠心病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故需要鉴别的疾病较多。

1、心绞痛型冠心病要与食管疾病(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裂孔疝、弥漫性食管痉挛);肺、纵隔疾病(肺栓塞自发性气胸及纵隔气肿)及胆绞痛、神经、肌肉和骨骼疾病等鉴别

2、心肌梗死型冠心病要与主动脉夹层、不稳定心绞痛、肺栓塞、急性心包炎急腹症、食管破裂等疾病鉴别。

治疗

冠心病类型繁多,不同类型治疗不尽相同。读者可进一步阅读相关词条。

增加冠状动脉血供和减少心肌氧耗使心肌供氧和耗氧达到新的平衡,尽最大努力挽救缺血心肌减低病死率。可选用钙通道阻滞剂,硝酸脂类药物,转换酶抑制剂进行治疗,心率较快者可选用受体阻滞剂,以缓释剂为好。可加用肠溶阿斯匹林100-325mg1/d,注意对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治疗如降压治疗、调脂治疗、治疗糖尿病、戒烟、禁酒等。还可选用极化液和硝酸脂类药物静滴。合并心衰及心律失常时需加用纠正心衰及抗心律失常的治疗(详见心衰及心律失常篇),必要时可行冠心病的介入治疗(ptca+支架术),严重者可考虑进行外科搭桥手术。

冠心病的药物治疗

1、硝酸酯类制剂:其有扩张静脉、舒张动脉血管的作用减低心脏的前、后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同时使心肌血液重分配有利于缺血区心肌的灌注。代表药为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醇酯等。

2、受体阻滞药:可阻滞过多的儿茶酚胺兴奋受体,从而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及速度,减低血压,故而达到明显减少心肌耗氧量;此药还可增加缺血区血液供应,改善心肌代谢,抑制血小板功能等,故是各型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患者的常用药物。同时受体阻滞药是目前惟一比较肯定的急性心肌梗死作为二级预防的药物,已证明受体阻滞药使梗死后存活者的心脏病病死率猝死率与再梗死发生率均降低。

3、钙拮抗药:通过非竞争性地阻滞电压敏感的L型钙通道,使钙经细胞膜上的慢通道进入细胞内,即减少钙的内流抑制钙通过心肌和平滑肌膜,从而减低心肌耗氧量、提高心肌效率;减轻心室负荷;直接对缺血心肌起保护作用同时此药可增加缺血区心肌供血、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内源性一氧化氮的产生及释放等多种药理作用。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冠心病的重要药物。

4、调脂药、抗凝和抗血小板药:则从发病机制方面着手,达到减慢或减轻粥样硬化的发生和稳定斑块的作用,最终也是使心肌氧供增加。

5、其他冠状动脉扩张药:如双密达莫、吗多明、尼可地尔等。

以上药物的具体应用剂量和方法详见各型冠心病的治疗。

结语:对于这类死亡率极高的病症,我们平时就要做好积极预防的准备,不能等到病发,造成严重后果才后悔莫及。而且猝死型冠心病好发于冬季,患者年龄一般不大,可在多种场合突然发病。半数患者生前无症状,大多数病人发病前无前驱症状部分病人有心肌梗死的先兆症状,所以大家都要关注这类疾病。

冠心病是什么


冠心病是常见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该病多与季节变化,情绪激动,暴食,大量饮酒等原因有关,冠心病的发病率在现代社会还是很高的,冠心病可导致心绞痛,出现不定期的憋闷感,给患者的身体带来严重伤害,医学上治疗冠心病的方法有很多,例如:药物治疗等。

冠心病的表现症状有哪些,会不会引发其它更严重的疾病呢?传统的方法能不能彻底的治疗冠心病呢?其实冠心病是特别严重的一类疾病,如果治愈不当,还会引起死亡的可能,一起来看下冠心病的症状吧。

症状

典型胸痛因体力活动、情绪激动等诱发,突感心前区疼痛,多为发作性绞痛或压榨痛,也可为憋闷感。疼痛从胸骨后或心前区开始,向上放射至左肩、臂,甚至小指和无名指,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胸痛放散的部位也可涉及颈部、下颌、牙齿、腹部等。胸痛也可出现在安静状态下或夜间,由冠脉痉挛所致,也称变异型心绞痛。

需要注意 一部分患者的症状并不典型,仅仅表现为心前区不适、心悸或乏力,或以胃肠道症状为主。某些患者可能没有疼痛,如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

猝死 约有1/3的患者首次发作冠心病表现为猝死。

其他 可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出汗、惊恐、恶心、呕吐等。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可出现

以上就详细介绍了冠心病的表现症状,生活中,要有正确的生活习惯,多吃清淡食物,积极锻炼身体,增强抵抗能力,防治疾病的再次产生,冠心病的产生如同一个定时炸弹,时刻困扰着冠心病患者,该患者一定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争取尽早康复。

什么是冠心病


导读:什么是冠心病?冠心病是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疾病,那么什么是冠心病?下面就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冠心病吧。

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的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脏病,又称为缺血性心脏病。此病在国内平均患病率约为6.49%,且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多发于40岁以后的心脏病。临床表现突然出现胸前区憋闷疼痛,气短、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患者被迫停止活动,轻者能够在数分钟内自行缓解并休息后逐渐恢复正常。

冠心病的发病机理目前不是完全清楚,当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造成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在此基础上合并痉挛,血栓形成加重管腔阻塞,引起营养心脏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缺血、缺氧或发生梗死的一种心脏病。它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冠状动脉血管狭窄,或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它原因导致冠状动脉痉挛而使供应心肌的血液减少,使心肌缺血缺氧而产生的心脏病。冠状动脉是由主动脉根部发出的一支专门供应心脏血液的血管,它的病变直接影响着心脏。

由于在临床上粥类物质的沉积是一个缓慢而长期的过程,所以一旦出现冠心病,表明已沉积多年了。必须立即进行治疗,防止病情的加重。所以冠心病的预防也是一个既早而又长期的行为过程,因此要牢固树立预防第一和持之以恒的观念。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要如何预防冠心病呢?如何预防冠心病,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如何预防冠心病

1、掌握季节变化,注意保暖。

老年人可以因季节的变化如寒冷、酷热和气压过低易使心肌耗氧量增加而加重心肌的缺血、缺氧。在寒冷季节里,应把老人安排在向阳的房间居住,穿着要保暖,避免因受凉、感冒引起呼吸道感染。在高温季节,对阳光照射的窗外吊挂竹帘子或百叶窗帘,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在适宜的环境下,有利于老年人休息。

2、树立信心,保持乐观情绪。

只要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积极治疗,是可以控制病情的。患冠心病的老年人一样能保持一定的生活和工作能力。因此,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乐观情绪是十分重要的。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按个人的兴趣多听一些悦耳的音乐或戏曲节目,对调整大脑功能、消除疲劳、促进血压和心律的稳定有利。

3、保持大便通畅。

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避免排便时用力,过度用力会增加腹部压力,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绞痛。尤其是患有心肌梗塞,突然的用力会造成意外的发生。最好每日扫F便1次,否则就应采取措施如口服缓泻药,或开塞露2040ml注入肛门内软化粪便,或小量灌肠。

4、注意用药与观察。

不要随意增加或减少药物剂量。脉率低于60次/分,出现脉搏快、慢不匀或有恶心、头晕、眼花时,考虑是药物不良反应,暂停服药,与医生联系后决定是否再用药。老年人如排尿多,可以增加含钾高的饮料及食物,如橘子汁、香蕉、西红柿、蘑菇等,防止低钾。当老年人出现乏力、食欲不振、恶心、腹胀时,考虑为药物的不良反应,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以上就是一些冠心病的相关知识,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冠心病的内容,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冠心病吃什么水果好? 什么食物治疗冠心病


在医学界,有关专家研究表明,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这种疾病主要是指由于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在动脉内膜一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白色斑块,称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对于冠心病来言,有哪些水果可以缓解这些斑块渐渐增多造成动脉腔狭窄的症状呢,避免血流受阻,导致心脏缺血,产生心绞痛呢?那么,让小编告诉你,一起来看看吧。

1、苹果

苹果主要含大量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少量的脂肪和蛋白以及微量元素等。苹果中的纤维素可以促进胆汁酸的排泄,对于冠心病、高血压及动脉硬化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2、猕猴桃

猕猴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有机酸,对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高血压、冠心病有较好的治疗与预防作用。

3、香蕉

香蕉富含碳水化合物、各种维生素,适于高血压及心脏病病人食用。尤其对大便秘结病人更为适用,可以减少冠心病的诱发因素。

4、山楂

对于山楂来说,大家对山楂应该很熟悉吧。山楂中含山楂酸、柠檬酸、胡萝卜素、维生素等,有较明显的降压作用,还可以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对心肌缺血有一定的作用。

另外,山楂还有较强的降血脂的作用,能较好地预防冠心病的发作。

5、樱桃

对于樱桃而言,樱桃可以有效的帮助人保护心脏健康,它是对心脏有益的食物中,核桃排在首位,大家千万不要错过这个哦。

6、西瓜

西瓜含有大量的氨基酸、果糖、葡萄糖、蔗糖、盐类、维生素C等,能降低血压,对冠心病的防治大有益处。

冠心病吃什么食物好

一、豆类

豆类食物特别是黄豆含有大量的亚麻二烯酸,能降低胆固醇和血液的粘滞性。

把黄豆泡上一夜,然后晾干放在塑料袋中冰冻起来,随时可做各种菜,如煮豆、炒豆、豆汤等。此外经常吃些豆芽、豆腐以及豆制品可保护心脏。

二、纤维类食物

纤维与降低胆固醇的药物有着同样作用,特别能保护心脏。

三、海产品

能够降低胆固醇,但吃鱼时,要限制玉米油、葵花子油和豆油的摄入,因为这些油会抵消鱼对细胞的保护作用。

四、茄子

它能够限制人体从油食中吸取胆固醇,并能把肠内过多的胆固醇裹在一起带出体外。

五、杏仁露

能保护心脏杏仁具有这么大的保健作用,主要归功于其中含量颇高(达68%)的单不饱和脂肪酸。

它的作用是保持对人体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降低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从而减少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常喝杏仁露就是您最好的选择。喝一瓶大约250毫升的杏仁露,相当于吃50粒左右的杏仁。

六、洋葱

具有降低胆固醇的效能,不论是生吃、油煎、炖或煮,洋葱永远是心脏的“朋友”。对心脏有益的食物有全麦、燕麦、糙米、扁豆、洋葱、蒜头、菇、茄子。

七、大蒜

蒜是保健食物,它能带走有损心脏的胆固醇;蒜能降低引起心脏病的物质低密度脂蛋白;还能够降低血小板的粘滞性,阻止血液的凝固,预防血栓的形成。

每天至少吃1至3瓣大蒜,最好是未经加工或未除蒜味的大蒜,这对冠心病有预防作用。

通过以上介绍,大家对冠心病的人适合吃那些水果是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呢?大家知道这些水果均具有什么的功效是否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呢?大家在平时要适当使用这些水果,保持我们身体的健康。

冠心病安什么穴位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