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春季养生穴 > 导航 > 春季养生穴

春季养生穴

2019-10-12

肩井穴在哪里_肩井穴的准确位置图

春季养生穴。

“善养生者慎起居,节饮食,导引关节,吐故纳新。”社会不断发展,养生已经成为了社会性的话题,养生除带给我们好的身体,更有心灵的健康。如何进行中医养生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肩井穴在哪里_肩井穴的准确位置图”,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导读:肩井穴在哪里?提高性欲望按摩肩井穴,那么肩井穴在哪里?肩井穴的准确位置图,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肩井穴在哪里

肩井穴是足少阳胆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前直对乳中。

穴名解析

肩,指穴在肩部。解,散也。肩解名意指胆经的地部经水在此散解分流。本穴物质为胆经上部经脉下行而至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经水一是循本穴的地部孔隙流入地之地部,二是未能流入地之地部的经水循地之表部溢流胆经之外,经水在此如同散解一般,故名肩解。

肩井穴的准确位置图

取穴方法

取穴时一般采用正坐、俯伏或者俯卧的姿势,肩井穴位于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三中点,肩部最高处)。

生理解剖

有斜方肌,深层为肩胛提肌与冈上肌;有颈横动、静脉分支;布有腋神经分支,深层上方为桡神经。

穴位解剖

有斜方肌、肩胛提肌;浅层布有锁骨上神经及颈浅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深层有颈横动、静脉或属支和肩胛背神经的分支。

功用

祛风清热,活络消肿。

主治

肩背痹痛,手臂不举,颈项强痛,乳痈,中风,瘰疬,难产,诸虚百损、肩酸痛、头酸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耳鸣、高血压、落枕等。

穴位配伍

配足三里穴、阳陵泉穴治脚气酸痛;治疗乳腺炎特效穴。

操作方法

刺灸法:直刺0.5~0.8寸,深部正当肺尖,慎不可深刺;可灸。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肩颈部软组织疾患、乳腺炎等。

穴位养生

1、腰酸背痛认准肩井穴

按摩肩井穴能够直接治疗或辅助治疗肩膀酸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耳鸣、高血压、落枕等。很多老人年事已高,常常会感到腰酸背痛。怎么帮父母放松呢?陶雪芬说,拿肩井就是不错的好办法。具体的操作方法是,被按摩者坐姿,按摩者立于被按摩者身后,双手虎口张开,四指并拢,自然搭在被按摩着双肩并部位,四指与拇指相对用力作有节律的拿捏动作。如果再用空心拳帮老人捶捶后背,效果会更好。

2、提高性欲望按摩肩井穴

肩井穴位于的肩膀之上,颈到肩端的中部位置。和子宫的收缩息息相关,具有提高性欲望的功能。用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按摩左肩的肩井穴,用力按压5秒之后慢慢放开,重复十次之后换左手。用左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按摩右肩的肩井穴,依然是重复十次。

3、预防乳腺炎按摩肩井穴

单取肩井穴进行点按,对急性乳腺炎的治疗有一定效果。也可掌握点按肩井穴的手法,提前预防急性乳腺炎。在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肩井穴为足少阳胆经之腧穴,肝胆相表里;肩井穴又与足阳明胃经相交会,点按肩井穴具有疏导水液的作用,故点按肩井穴既能疏泄肝经之郁结,又能解胃经之积热。

相关论述

1、《备急千金要方》:难产,针两肩井入一寸泻之,须臾即分娩。

2、《针灸大成》:主中风,气塞涎上不语,气逆,妇人难产。

以上就是肩井穴的一些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经络穴位,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扩展阅读

天枢穴在哪里_天枢穴的准确位置图


导读:天枢穴在哪里,天枢穴的准确位置图。天枢穴是调理肠胃的好帮手,那么天枢穴在哪里?天枢穴的准确位置图,下面一起来看看。

天枢穴在哪里

天枢穴在腹中部,距脐中2寸。

穴名解析

天枢。天星名,即天枢星,为北斗星的北斗一,其左连线为北斗二天璇星,右连线为北斗四天权星。该穴之名意指本穴气血的运行有二条路径,一是穴内气血外出大肠经所在的天部层次,二是穴内气血循胃经运行。本穴气血物质来自二个方面,一是太乙穴、滑肉门穴二穴传来的风之余气,其二是由气冲穴与外陵穴间各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胃经上、下两部经脉的气血相交本穴后,因其气血饱满,除胃经外无其它出路,因此上走与胃经处于相近层次的大肠经,也就是向更高的天部输送,故名。

天枢穴的准确位置图

取穴方法

患者采用仰卧的姿势,天枢穴位于人体中腹部,平脐中,距脐中2寸(肚脐向左右三指宽处)。

穴位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九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十肋间神经分支(内部为小肠)。

功用

具有疏调肠腑、理气行滞、消食的功效。

主治

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泄泻,痢疾,月经不调,腹胀、腹泻、脐周围痛、腹水、肠麻痹、消化不良、恶心想吐等症。

穴位配伍

1、配上巨虚,有解毒清热化湿的作用,主治急性细菌性痢疾。

2、配足三里,有和中止泻的作用,主治小儿腹泻。

3、配上巨虚、阑尾穴,有理气活血化瘀的作用,主治急性阑尾炎。

4、配大肠俞、足三里,有温通气机,调理肠腑的作用,主治肠炎。

5、配中极、三阴交、太冲,有疏肝理气,调经止痛的作用,主治月经不调,痛经。

操作方法

刺灸法:直刺1~1.5寸。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阑尾炎、肠麻痹、细菌性痢疾、消化不良。

相关论述

1、《千金方》:小便不利灸天枢百壮。天枢,主疟振寒,热盛狂言。天枢,主冬月重感于寒则泄,当脐痛,肠胃间游气切痛。

2、《针灸大成》:妇人女子症瘕,血结成块,漏下赤白,月事不时。

穴位养生

现代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经常受到消化不良和排泄不畅的困扰,如胃胀、便秘、腹泻、腹痛等等,不但对身体健康不利,情况严重的还会影响到工作、学习。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按摩天枢穴。

天枢穴能够有效刺激并调整肠胃的蠕动,对肠胃的改善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对女性朋友治疗月经不调、痛经也有帮助。不仅如此,按揉天枢穴还能起到一定程度的减肥作用,每天早晚各按1次,每次只需揉按3分钟即可达到效果。

按摩方法:取坐位,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用中指指腹按压左侧天枢穴,以产生酸胀感为宜,按压约10分钟,再以同法按压右侧天枢穴。

以上就是天枢穴的一些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经络穴位,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曲骨穴在哪里_曲骨穴的准确位置图


导读:曲骨穴在哪里,曲骨穴的准确位置图。按摩曲骨穴治前列腺炎,那么曲骨穴在哪里?曲骨穴的准确位置图,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曲骨穴在哪里

曲骨穴在下腹部,当前正中线上,耻骨联合上缘的中点处。在我们的小腹部,由肚脐从上往下推,会触摸到一个拱形的骨头,这块骨头就是耻骨,在这个拱形边缘的中点的位置就是曲骨穴。

别名

骨端,耳骨,回骨,尿胞。

出处

《针灸甲乙经》:曲骨,在横骨上中极下一寸,毛际陷者中,动脉应手,任脉足厥阴之会。

穴名解析

1、曲骨。曲,隐秘也。骨,肾主之水也。该穴名意指任脉的水湿在此云集于天之下部。本穴物质为会阴穴提供的阴湿水气,至本穴后,水湿之气聚集于天之下部,如隐藏于天部的肾水一般,故名。

2、骨端穴。骨,水也。端,顶端也。骨端名意指任脉的天部水湿吸热上行后在本穴达到了天部的最高点。本穴物质为会阴穴传来的水湿之气,在运行至本穴的过程中是吸热而上行,至本穴后则达到了其所能上行的天部最高点,故名骨端。屈骨端名意与骨端同,屈为亏缺之意,指任脉经气由此开始冷缩下行。

3、耳骨穴。耳,肾之主也。骨,水也。耳骨名意指穴内气血为天之下部的寒湿水气。

4、回骨穴。回,回来也。骨,水也。回骨名意指任脉下行至会阴穴的经水气化后又回流而上。

5、尿胞穴。尿胞,膀胱腑也。尿胞名意指本穴为膀胱腑水液的聚集之地。本穴与膀胱募穴中极穴相邻,中极穴募集的膀胱尿液主要由本穴提供,故名尿胞。

曲骨穴的准确位置图

取穴方法

仰卧位。在前正中线,耻骨联合上缘的中点处取穴。

穴位解剖

在腹白线上;有腹壁下动脉及闭孔动脉的分支;布有髂腹下神经分支。

功用

调经启阳,通利下焦。

主治

赤白带下,小便淋漓,阳痿,遗尿,遗精等。

穴位配伍

1、配肾俞穴、志室穴、大赫穴、关元穴、命门穴治阳痿、遗精(肾气虚型)。

2、配膀胱俞穴、肾俞穴、次髎穴、阴陵泉穴、蠡沟穴治阳痿、遗精、癃闭、淋症、阴痒、湿疹、带下(湿热下注)。

3、配中极穴、关元穴、肾俞穴治肾虚、遗尿、小便不利。

4、配关元穴、命门穴、阴交穴(针补法或灸)治宫寒不孕、痛经。

操作方法

刺灸法:直刺0.5-1.0寸,穴位内为膀胱,故应在排尿后进行针刺,孕妇禁针,可灸。

临床运用

近年来有报道曲骨临床用于前列腺炎、尿潴留、遗精、尿路感染等症的治疗。

穴位养生

每天按摩曲骨穴50~100次,可以很好地缓解前列腺的压力,解决尿频尿急等小便问题。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这个穴离膀胱很近。所以,最好排空小便再来按摩,力度可以相对大一点,刺激到位。

1、身体方面:缓解治疗阴部瘙痒、下腹坠胀、月经不调、痛经、少腹胀满、小便淋沥、遗尿、疝气、遗精、前列腺、阳萎、赤白带下等。

2、皮肤方面:缓解治疗妊娠斑、子宫性肝斑、处女性肝斑、暗疮等。

3、治疗前列腺时点按曲骨穴,有时阴茎会自动勃起,不要理会,这说明气血贯通了,效果很好。

以上就是曲骨穴的一些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经络穴位,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乳中穴在哪里_乳中穴的准确位置图


导读:乳中穴在哪里,乳中穴的准确位置图。按摩乳中穴,能够治疗性冷淡。那么乳中穴在哪里?乳中穴的准确位置图,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乳中穴在哪里

乳中穴在胸部,当第4肋间隙,乳头中央,距前正中线4寸。只作胸腹部腧穴的定位标志--两乳头之间作8寸。

别名

乳首,当乳。

出处

《针灸甲乙经》:乳中,禁不可刺灸。

穴名解析

乳,乳房也。中,正也。首,头也。当,正对也。乳中、乳首、当乳名意皆指本穴为乳头标志,无它意。

乳中穴的准确位置图

取穴方法

乳中穴位于人体的胸部,当第4肋间隙,乳头中央,距前正中线4寸。

功用

男子为定位标志,女子为喂乳之用。

主治

产后按摩产妇乳中穴、乳根穴能有效促进乳汁分泌,且方便实用。

操作方法

刺灸法:此穴不针不灸,只作定位标志。

穴位养生

乳指乳房,中的意思是正。乳中穴就是指此处穴位在乳头的正中之处。这个穴位的主要功效:一是经常按揉此穴位,能够治疗目瘤。朱丹溪认为,乳房,胃经经气所经,乳头,肝经经气所经,肝开窍於目,所以能够治疗目瘤;二是按摩乳中穴,还可以治疗癫痫,对月经也有调理作用;三是按摩乳中穴具有隆乳健胸的作用;四是按摩乳中穴,还能够治疗性冷淡,在夫妻行房事的时候,是前戏调情的重要穴位。

自我取穴按摩时,要正坐或仰卧,用大拇指或者食指,轻捏乳头揉转,或者用食指的指腹按压乳头,会有一种又麻又痒的感觉,同时按揉左右两乳头,每次轻揉1~3分钟。

注意

乳中为乳汁外出之处,乳汁为液态物,而乳头在人体坐标系中位处高位,何以人体的液态物能从高位而出?这是因为人之乳汁为精血所化,精血性热,在体内的运动变化是气化过程,气化之气由地部升至天部,此气上升天部后又冷却液化,液化之乳则在人体系统的内部高压作用下外出乳头(乳孔在张开的情况下致使内外存在压差),此即是乳汁能从属气的层次外出体表的原因。

以上就是乳中穴的一些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经络穴位,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带脉穴在哪里_带脉穴的准确位置图


导读:带脉穴在哪里,带脉穴的准确位置图。按揉带脉穴健脾渗湿,那么带脉穴在哪里?带脉穴的准确位置图,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带脉穴在哪里

在侧腹部,章门下1.8寸,当第11肋骨游离端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

出处

《灵枢癫狂》:不满,灸之挟项太阳,灸带脉于腰,相去三寸。

穴名解析

带脉为奇经八脉之一,在人体的腰部围一圈,是一条横向的经脉。人体上其他的经脉都是纵向的,这条经脉状如束带对所有的经脉起着约束的作用,所以称为带脉。带脉循行起于季胁,斜向下行到带脉穴,绕身一周。

带脉穴的准确位置图

取穴方法

侧卧,在第11肋骨游离端直下与脐相平处取穴。

简易取法

腋中线上,与通过脐中的水平线相交处是穴。

穴位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浅层布有第9、10、11胸神经前支的外侧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第9、10、11胸神经前支的肌支和相应的动、静脉。

功用

清热利湿,调经止带。

主治

主治的病症为月经不调、闭经、赤白带下、腹痛、疝气、腰胁痛。现多用于子宫内膜炎、附件炎、盆腔炎、带状疱疹等。

穴位配伍

配白环俞、阴陵泉、三阴交,主治带下病;配中极、地机、三阴交,主治闭经、痛经;配血海、膈俞,主治月经不调。

操作方法

1、刺灸法:直刺0.5-0.8寸。

2、灸法:

(1)艾条温和灸:每次灸10-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连续灸3-6个月。

(2)艾炷直接灸:每次10-15壮,隔日或3-5日1次。1个月为1疗程,连灸1-3个疗程。

临床运用

临床用于月经不调,盆腔炎,闭经,睾丸炎,精索静脉曲张的治疗。

穴位养生

按揉带脉穴健脾渗湿,用双手手指指端垂直按压此穴位。每日2次,每次2分钟。

以上就是带脉穴的一些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经络穴位,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前顶穴在哪里_前顶穴的准确位置图


导读:前顶穴在哪里,前顶穴的准确位置图。按摩前顶穴有效缓解鼻炎,那么前顶穴在哪里?前顶穴的准确位置图,下面一起来看看。

前顶穴在哪里

前顶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3.6寸(百会穴前0.5寸)。

穴名解析

前,前部也。顶,挤顶也。该穴名意指前面督脉的上行之气在此被顶撞而不能上行。本穴物质来自于百会穴传来的天部阳气和囟会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之气,百会穴传来的阳气至本穴时是散热冷缩的变化,而囟会穴的水湿之气在上行至本穴时则是吸热蒸升的变化,二气在本穴相会后,降行的气血顶住了上行的气血,故名。

前顶穴的准确位置图

取穴方法

正坐或仰靠,在头部中线入前发际3.5寸处取穴。

穴位解剖

前顶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腱膜下疏松组织。布有额神经,左、右颞浅动、静脉及枕动、静脉吻合网。

功用

前顶穴有清头目、潜肝阳作用。

主治

前顶穴主治头面疾患等。如头痛、目眩、头风、顶中痛、面赤肿、小儿惊癫、瘈疭及高血压、鼻炎等。

穴位配伍

1、前顶穴配百会、后顶治头顶痛;配太阳、太冲治头晕目眩;配迎香、合谷治鼻炎。

2、前顶配后顶、颔厌,有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眩晕,偏头痛。

3、前顶配攒竹、人中,有熄风镇静,清热宁神的作用,主治小儿急惊风。

4、前顶配百会,有清热泻火的作用,主治目暴赤肿,头痛、眩晕。

操作方法

1、刺灸法:前顶穴平刺0.5-0.8寸

2、艾灸法:前顶穴艾条灸5-10分钟。

临床运用

现代临床用于感冒,鼻炎等症的治疗。

医书记载

《普济》:大肿极,即以三棱针刺之,绕四方1寸以下,其头肿痛立瘥。覆以盐末,生麻油揩发际下。

穴位养生

按摩前顶穴有效缓解鼻炎。用中指指腹按揉前顶穴并做环状运动,注意按压时力度要适中,每次按摩2分钟或者根据需要而定。

以上就是前顶穴的一些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经络穴位,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太冲穴在哪里_太冲穴的准确位置图


导读:太冲穴在哪里,太冲穴的准确位置图。足浴加按摩太冲穴可治感冒,那么太冲穴在哪里?太冲穴的准确位置图,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太冲穴在哪里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压,压至能感觉到动脉映手,即是此穴。

穴义

肝经的水湿风气由此向上冲行。

穴名解析

太冲。太,大也。冲,冲射之状也。该穴名意指肝经的水湿风气在此向上冲行。本穴物质为行间穴传来的水湿风气,至本穴后因受热而胀散化为急风冲散穴外,故名。大冲名意与此穴同。

太冲穴的准确位置图

取穴方法

取太冲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压,压至能感觉到动脉映手,即是太冲穴。太冲穴在母短伸肌腱的外侧;浅层布有足背静脉网,足背内侧皮神经等。深层有腓深神经和第一趾背动、静脉。

穴位解剖

在拇长伸肌腱外缘;有足背静脉网,第一跖背侧动脉;布有腓深神经的跖背侧神经,深层为胫神经足底内侧神经。

功用

燥湿生风。

主治

1、消化系统疾病:腹痛腹胀,咳逆纳差,大便困难或溏泻。

2、心血管系统疾病:心绞痛,胸肋胀痛。

3、神经系统疾病:高血压,头痛头晕,失眠多梦。

4、五官科疾病:目赤肿痛,咽痛喉痹,青盲,耳鸣,耳聋。

5、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收缩不全,遗尿,癃闭,淋病,阴缩,泌尿系感染。

6、外科疾病:疝气,乳痈,肠炎,颈淋巴结核。

7、其他疾病:肝炎,血小板减少症,四肢关节疼痛,肋间神经痛,下肢痉挛,各种昏迷。

穴位配伍

配大敦治七疝;泻太冲、补太溪、复溜治肝阳上亢之眩晕;配合谷为开四关又治四肢抽搐;配肝俞、膈俞、太溪、血海穴治贫血、羸瘦;配间使、鸠尾、心俞、肝俞治癫狂痫。

操作方法

刺法:1、向上斜刺0.5-1.0寸,局部酸胀或麻向足底放射。2、向外下斜刺1.0-1.5寸,有时出现麻电感向足底放散。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穴位养生

足浴加按摩太冲穴可治感冒,在感冒初起,有流涕、咽痛、周身不适等感觉时,按摩脚上的太冲穴减轻感冒带来的不适,甚至可以使感冒痊愈。

具体方法是:先用温水浸泡双脚10-15分钟,而后用大拇指由涌泉穴向脚后根内踝下方推按,连续推按5分钟,然后,再用大拇指按摩太冲穴(大脚趾与二脚趾缝上1.5分处)由下向上推按,双脚都按摩,每侧按摩5分钟。按摩后,即刻会感到咽痛减轻,其他症状也会随之减轻;甚至痊愈。

以上就是太冲穴的一些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经络穴位,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辄筋穴在哪里_辄筋穴的准确位置图


导读:辄筋穴在哪里,辄筋穴的准确位置图。按摩辄筋穴具有缓解治疗肩臂痛、呕吐、喘息等作用。那么辄筋穴在哪里?辄筋穴的准确位置图,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辄筋穴在哪里

辄筋穴在侧胸部,渊液前1寸,平乳头,第4肋间隙处。

别名

神光。

出处

《针灸甲乙经》:辄筋在腋下三寸。

穴名解析

1、辄筋。辄,古指车箱左右板上端向外翻出的平板,其作用是防止车轮之泥水的飞溅,此指胆经气血在此的变化为冷降下行。筋,肝胆所主的风气也,此指穴内气血为水湿风气。辄筋名意指胆经的湿冷水气在此吸湿后冷降归地。本穴物质为渊腋穴传来的湿冷水气,至本穴后,因散热吸湿而从天部降至地部,气血的变化如同飞溅的泥水被挡下一般,故名辄筋。

2、神光。神,与鬼相对,指穴内气血为天部之气。光,明亮之意。神光名意指胆经气血在此冷降,天部气血虚少并变得明亮清晰。理同辄筋名解。

辄筋穴的准确位置图

取穴方法

在渊液前1寸,当第4肋间隙,侧卧取穴。

穴位解剖

在胸大肌外缘,有前锯肌,肋间内、外肌;有胸外侧动、静脉;布有第4肋间神经外侧皮支。

功用

降逆平喘,疏肝和胃。

主治

胸胁痛,喘息,呕吐,吞酸,腋肿,肩臂痛。

穴位配伍

配阳陵泉、支沟,主治胸胁疼痛;配肺俞、孔最、定喘,主治喘息不得卧。

操作方法

1、刺灸法:辄筋穴斜刺0.5-0.8寸,局部酸胀。

2、艾灸法:辄筋穴艾条灸3-5分钟,辄筋穴艾炷灸1-3壮。

临床运用

临床用于支气管哮喘,溃疡病的治疗。

以上就是辄筋穴的一些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经络穴位,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不容穴在哪里_不容穴的准确位置图


导读:不容穴在哪里,不容穴的准确位置图。按揉不容穴治疗慢性胃炎,那么不容穴在哪里?不容穴的准确位置图,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不容穴在哪里

在上腹部,当脐中上6寸,距前正中线2寸。

出处

《针灸甲乙经》:呕血不容主之。

穴名解析

不容,胃经的气血物质本穴不为容纳也。本穴位处乳之下部,所受气血乃胃经上部区域脾土中的外渗水液,至本穴后因无外界之热使其气化转变,其运行只是单纯的循经下传,故名。

不容穴的准确位置图

取穴方法

不容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当脐中上6寸,距前正中线2寸。

简易取法

肚脐向上直量两个4横指,(前正中线)任脉旁开2寸处是穴。

穴位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探层为腹横肌;有第七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上动、静脉;当第七肋间神经分支处。

功用

调中和胃,理气平喘。

主治

腹胀,呕吐,胃痛,食欲不振,咳喘,呕血,心痛,胸背胁痛。

穴位配伍

配中脘、公孙,主治胃痛、腹胀。

操作方法

刺灸法:直刺0.5~0.8寸。

临床运用

临床用于神经性呕吐,支气管哮喘,肋间神经痛,胃炎,消化不良的治疗。

穴位养生

按揉不容穴治疗慢性胃炎,多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胃下垂等疾病。用双手手指端按压此穴,并做环状运动。力度较轻。每次3分钟左右,每日2次。

以上就是不容穴的一些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经络穴位,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渊腋穴在哪里_渊腋穴的准确位置图


导读:渊腋穴在哪里,渊腋穴的准确位置图。经常捏捏渊腋穴可以缓解胸部胀闷现象,那么渊腋穴在哪里?渊腋穴的准确位置图,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渊腋穴在哪里

在侧胸部,举臂,当腋中线上,腋下3寸,第4肋间隙中。

别名

泉腋,渊液。

出处

《灵枢经脉》: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

穴名解析

渊液。渊,深渊也。腋,指穴位所在的部位为腋部也。渊腋名意指胆经的地部经水在此循胸侧肋部从上落下。本穴内物质为肩井穴溢流而至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水液在地球重力场的作用下由胸侧上部直落腰侧下部,经水如同落入无底深渊一般,故名渊腋。泉液、涧渊名意与渊腋同。

渊腋穴的准确位置图

取穴方法

侧卧,当腋中线上,于第4肋间隙,举臂取穴。

穴位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前锯肌肋间外肌。浅层布有第3、4、5肋间神经外侧皮支、胸长神经和胸外侧动、静脉。深层有第锄间神经和第4肋间后动、静脉。

功用

化痰散结,清热降逆。

主治

胸满,胁痛,腋下肿,臂痛不举。

穴位配伍

配膻中、章门,主治胸满、胁痛。

操作方法

刺灸法:斜刺0.5-0.8寸。

临床运用

临床用于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腋淋巴结结核的治疗。

穴位养生

胸胁胀痛常捏腋窝渊腋穴。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除了洗澡,很少有人刻意去触碰腋窝。但有关专家表示,从防病治病、保健养生角度来说,经常捏一捏腋窝,益处很多。尤其是胸胁易胀痛的女性,更应经常捏捏腋窝。

因为,腋窝是手少阴心经和手太阳小肠经经过的地方。经常捏腋窝,可以调和气血、宁心安神,对缓解心痛、心悸,改善睡眠,均有一定的作用。此外,由于小肠经的存在,经常捏捏腋窝,还可增进食欲,提高消化能力。

捏腋窝时,可以用左手捏右腋窝、右手捏左腋窝,每次各捏3分钟左右,早晚各1次。

如果经常感到胸部胀闷、两胁疼痛、胳膊抬不高的话,还可以在捏腋窝的同时,配合腋窝间的另一个穴位渊腋穴,左右各点揉1分钟,就可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

以上就是渊腋穴的一些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经络穴位,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库房穴在哪里_库房穴的准确位置图


导读:库房穴在哪里,库房穴的准确位置图。按摩库房穴治疗咳嗽气喘,那么库房穴在哪里?库房穴的准确位置图,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库房穴在哪里

库房穴位于人体的胸部,当第1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出处

《针灸甲乙经》:浊沫脓血,库房主之。

穴名解析

库房,储物之仓也,地面建筑之物也。该穴名意指胃经气血中的五谷精微物质在此屯库。本穴物质为气户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因胃经经水有缺盆穴的溃散、气户穴的水液气化,流至本穴的地部经水较为干枯,经水中所含的脾土微粒则因无水的承载运化而沉积于胃经所过之处,如在库房穴存积一般,故名。

库房穴的准确位置图

取穴方法

在乳中线上第1肋间隙中,仰卧取穴。

穴位解剖

在第一肋间隙有胸大肌、胸小肌,深层为肋间内、外肌,有胸肩峰动、静减及胸外侧动、静脉分支;布有胸前神经分支。

功用

理气宽中,清热化痰。

主治

咳嗽,气逆,咳唾脓血,胸胁胀痛。

穴位配伍

配肺俞、尺泽、孔最,主治咳嗽、咯血。

操作方法

1、灸法:向内斜刺0.5-0.8寸;可灸。

2、艾条灸5-10分钟,库房穴艾炷灸3-5壮。

临床运用

临床用于肋软骨炎,肋问神经痛,肺炎,支气管炎,哮喘,胸膜炎的治疗。

以上就是库房穴的一些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经络穴位,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阳陵泉穴在哪里_阳陵泉穴的准确位置图


导读:阳陵泉穴在哪里?阳陵泉穴的准确位置图。按摩阳陵泉穴有疏肝利胆、舒筋活络的作用。那么阳陵泉穴在哪里?阳陵泉穴的准确位置图,下面一起来看看。

阳陵泉穴在哪里

阳陵泉穴为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该位于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之腓骨小头稍前凹陷中。

穴名解析

阳,阳气也。陵,土堆也。泉,源源不断也。该穴名意指胆经的地部经水在此大量气化。本穴物质为膝阳关穴飞落下传的经水及胆经膝下部经脉上行而至的阳热之气,二气交会后,随胆经上扬的脾土尘埃吸湿后沉降于地,胆经上部经脉落下的经水亦渗入脾土之中,脾土固化于穴周,脾土中的水湿则大量气化,本穴如同脾土尘埃的堆积之场和脾气的生发之地,故名。阳陵名意与阳陵泉同。

阳陵泉穴的准确位置图

取穴方法

采用仰卧位或侧卧位取穴,仰卧时对下肢微屈,在腓骨小头前下凹陷中取之。

穴位解剖

阳陵泉穴下皮肤、皮下组织、小腿深筋膜、腓骨长肌、腓骨短肌。有膝下外侧动、静脉。当腓总神经分为腓浅及腓深神经处。皮肤由腓肠外侧皮神经分布。腓总神经在窝上角由坐骨神经分离以后,沿着窝外侧壁到腓骨小头的后下方穿腓骨长肌,分为腓浅、深神经。腓浅神经的肌支支配腓骨长、短肌。

功用

阳陵泉有疏肝利胆、舒筋活络的作用。

主治

半身不遂,麻木,脚气,胁肋痛,口苦,呕吐,黄疸,小儿惊风,破伤风。

腰痛、膝盖疼痛、脚麻痹、消化不良、关节筋迟缓或痉挛肿痛、抽筋、麻痹、腰腿疲劳、胃溃疡、坐骨神经痛、胆囊炎、高血压、遗尿等。

穴位配伍

1、阳陵泉配环跳、风市、委中、悬钟,有活血通络,疏调经脉的作用,治半身不遂,下肢痿痹。

2、阳陵泉配阴陵泉、中脘,有和胃理气止痛的作用,主治胁肋痛。

3、阳陵泉配人中、中冲、太冲,有祛风镇静解痉的作用,主治小儿惊风。

操作方法

1、刺法

直刺或斜向下刺1~1.5寸;可灸。

2、灸法

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10~20分钟。

临床运用

现代又多用阳陵泉治疗肝炎、胆囊炎、胆道蛔虫症、高血压、肋间神经痛、舞蹈病、坐骨神经痛、肩关节周围炎、下肢疼痛、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等。

穴位养生

1、用两手大拇指分别按压两小腿的阳陵泉穴。

2、两手掌心、掌根、指端一起用力,上下揉50下。防治膝关节炎、膝冷痛、鹤膝风、老寒腿、下肢不遂、瘫痪等。

文献摘要

1、《甲乙经》:胁下支满,呕吐逆,阳陵泉主之。

2、《铜人》:治膝伸不得屈,冷痹脚不仁,偏风半身不遂,脚冷无血色。

3、《大成》:主膝股内外廉不仁,偏风半身不遂,脚冷无血色,苦嗌中介然,头面肿。

4、《图翼》:主治偏风,半身不遂,足膝冷痹不仁,无血色,脚气筋挛。

以上就是阳陵泉穴的一些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经络穴位,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后顶穴在哪里_后顶穴的准确位置图


导读:后顶穴在哪里,后顶穴的准确位置图。按摩后顶穴可以缓解头痛,那么后顶穴在哪里?后顶穴的准确位置图,下面一起来看看。

后顶穴在哪里

后顶穴属于督脉穴位,位于人体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5.5寸(脑户穴上3寸)。

穴名解析

后,指本穴所处之位为头之后部。顶,挤顶也。该穴名意指督脉的上行阳气中滞重水湿在此冷缩下行。本穴物质为强间穴传来的阳热风气,在运行至本穴的过程中是散热吸湿,至本穴后,滞重的水湿冷缩并循督脉下行,本穴如同有挤顶督脉气血上行的作用,故名。

后顶穴的准确位置图

取穴方法

正坐活俯伏,在后发际中点上5.5寸,或当前、后发际连线中点向后0.5寸取穴。

穴位解剖

后顶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腱膜下疏松组织。布有枕大神经及枕动、静脉和颞浅动、静脉的吻合网。

功用

后顶穴有清头明目、安神定志的功用。

主治

后顶穴主要治疗头目及神志等疾患:如头昏目眩、癫痫及头项强急、历节汗出、烦心等。

穴位配伍

1、后顶穴配百会、前顶、太冲治巅顶痛。

2、后顶穴配百会、合谷治头项俱痛。

3、后顶穴配丰隆、人中、内关、风池、中脘治癫、狂、痫症。

4、后顶配外丘,有疏经通络的作用,主治颈项痛,恶风寒。

5、后顶配涌泉,有滋阴降火的作用,主治眩晕。

操作方法

1、刺灸法:后顶穴沿皮刺0.5-0.8寸。

2、艾灸法:后顶穴艾条灸5-10分钟。

临床运用

现代多用以治疗感冒、偏头痛、神经性头痛、精神病等。

穴位养生

按摩后顶穴具有缓解治疗头痛、脱发、目眩、失眠、健忘、癫痫等疾病。用中指指腹按揉后顶穴并做环状运动,注意按压时力度要适中,每次按摩2分钟或者根据需要而定。

以上就是后顶穴的一些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经络穴位,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肩井穴在哪里_肩井穴的准确位置图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