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实用:居家自助刮痧疗法
生姜养生疗法。
“拿体力精力与黄金钻石比较,黄金和钻石是无用的废物。”那些健康而长寿的人,他们在养生方面都有自己的心得。养生和养性必不可分,它带给我们的是健康。就中医养生话题,您是如何看待的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超实用:居家自助刮痧疗法》,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导读:刮痧通过对体表的良性刺激,能起到祛除邪气、疏通经络、驱风散寒、排毒、增强免疫力等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进行特色刮痧,是不错的养生方法。 1、刮手脚,行气通络 女性经常出现手脚冰凉的症状,中医认为这主要和机体阳气不足或气血运行不畅有关。 建议:先用刮痧板的面刮拭手掌,手掌发热后用刮痧板上的凹槽刮拭手指的四面,从根部到指尖,每个方向刮5~10次,能行气通络。再用同样的方法刮拭双脚。刮手脚 行气通络
2、刮腹部,能通便 长期便秘不但会影响消化吸收功能,还会使机体吸收毒素。 建议:可用刮痧板的面在腹部自上而下,从左向右依次刮拭。需要注意的是,如有内脏下垂现象,应由下向上刮拭。 3、刮眼周,能明目 大家都做过眼保健操,对其中的几个穴位也非常熟悉。而以刮痧代替手指的按揉,能对穴位形成更有效的刺激。 建议:先用刮痧梳点按睛明穴(在鼻梁两侧,距内眼角约半分的地方),然后以睛明穴为起点,外眼角为终点,分别从上眼眶和下眼眶两个方向刮拭。这样能改善眼睛周围的经络气血运行,缓解视疲劳。
刮痧疗法
4、刮颈部,舒筋活血 颈肩不适是伏案工作者的职业病,刮痧可以舒筋活血,改善局部气血淤滞状态。 建议:选择三条路线,即从后发际中点向大椎穴(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以及从后发际两个外角上缘分别向左右肩部方向刮拭。另外,感冒时刮拭这个部位还具有疏风散邪的效果。
5、刮胁肋,疏肝解郁 焦虑、抑郁、烦躁,长期的精神压力会导致整个身体机能的紊乱。中医认为,正常的情志活动依赖于气机的调畅,而肝脏能疏通气机,因此能调节情志。 建议:人体两侧的胁肋部有肝经分布,刮拭这个区域能疏肝解郁,重点是两乳头连线和第六肋间交点的期门穴。刮拭时,动作要慢,寻找并刮拭疼痛或有结节的部位。
刮痧疗法
6、刮脚底,缓解失眠 失眠症患者可以在晚上临睡前刮拭脚底,有助于促进睡眠,缓解头痛。 建议:先从脚掌向脚后跟方向全脚底刮拭,刮热后再用刮痧板单角刮拭脚心的涌泉穴。
ys630.COm精选阅读
家庭自助刮痧未病先防
导读:难道养生只能去中医馆吗?难道养生就要花打钱吗?不是的。养生其实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在家里花一点小钱就能够做到了。今天,小编就教你怎样不用花大钱就能在家里进行刮痧养生。达到未病先防的效果。童鞋们,快一点学起来吧!
刮痧前的准备 1、刮痧板 最好使用专门的刮痧板刮痧,一般在医疗器械商店可以买到。家庭可用水牛角刮痧板。水牛角本身就是一味名贵的中草药,有清热解毒、活血化淤的功效,是一种上好工具。 2、刮痧油 刮痧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促进新陈代谢、排毒驱邪、消炎止痛等作用。 除头部刮痧外,刮其他皮肤部位时都需先涂抹刮痧油后再进行刮痧。如果没有刮痧油用香油也可以,但如果要长期刮痧,还是使用专门的刮痧油为好。
刮痧养生
小贴士: 刮痧时一定要使用刮痧油,最好不要用红花油等代替。很多人都以为红花油可以活血化瘀,其实红花油里很多辅药对皮肤有刺激,比如辣椒素,辣椒素对治疗跌打损伤有益,但用作刮痧就会增加对皮肤的刺激,使皮肤会变得粗糙、过敏、起疹子、出现黑斑。 保健刮痧步骤 1、头部保健刮痧 取穴:百会穴及四神聪、头维穴至风池穴、太阳穴 刮拭顺序:先刮百会及四神聪,再刮头维至风池,重刮头维、风池,然后点按太阳穴。 刮拭方法:平补平泻 方义:头为诸阳之会,头部刮痧能促进头部血液循环,使头脑清醒,有利于增强记忆力。
家庭刮痧养生 2、颈肩部刮痧 取穴:风池穴至肩井穴、风府穴、大椎穴、肩髃穴 刮拭顺序:从上至下依次刮拭。 刮拭方法:补泻兼施。 方义:长期坚持刮拭上述穴位可清除机体代谢产物,起到疏通经络、调整脏腑之功能,使之保持阴平阳秘的平衡状态,达到强身健体,缓解疲劳的目的。
刮痧养生
白癜风刮痧疗法
刮痧疗法治疗白癜风,是以经络学说为主要理论依据。通过刮痧治疗,达到疏经通络、活血祛瘀、行气补氧的作用。使白斑病灶得到营养和氧气的补充,从而恢复人体自身的愈病能力。
刮痧疗法除对白癜风局部病灶有直接治疗作用外,还可通过经络的作用,达到治疗白癜风的目的。因肺为肾之母,主皮毛和白色;肾为膀胱相表里,所以刮痧治疗时,取肺俞、大肠俞、肾俞、膀胱俞,以及肺经的侠白穴;肾经的复溜穴;大肠经的上廉、下廉穴;膀胱经的合阳穴。
一、适应证
刮痧疗法适宜治疗Ⅳ度瓷白色的白癜风。色度Ⅳ度白癜风,一般病程长久,白斑皮肤增厚,梅花针较难叩打到治疗深度,更难叩打到轻轻出血程度,外涂药也较难渗透。用刮痧治疗,可改善白斑局部的血液循环,可使白斑处增厚的皮肤999皮肤网变薄或变柔软,黑色素也可获得再生。
二、刮痧药液的配制
刮痧时需用滑而不腻的刮痧液,其目的是,保护皮肤、渗透药液等。治疗白癜风所用的刮痧液一般常用活血化瘀、行气祛风的药物,如红花、当归、姜虫、全虫等。将其浸泡在植物油内24小时,用温火煎至药物变黄,把药捞出,即可使用。
三、刮痧方法
先将刮痧液轻薄的涂在白斑处的皮肤上,使其均匀的覆盖白斑,又不能流到它处,用右手持刮痧板,使刮痧板与皮肤呈45 角,用适当力量由上往下刮,直至表皮有红色或暗红色痧点出现为止。若无刮痧板,也可用边缘圆滑的铜线,或用瓷勺边缘刮。
刮痧手法的轻重,应视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身体健壮无其他脏器疾病者,用重刮;皮肤999皮肤网表面可见红色或暗红色痧点,并可融合成大片,5~7天 痧点消失,可每周1次,一般7次为一疗程。体弱多病者可轻刮;每天轻轻梳刮白斑表皮,表皮不见痧点,1日可刮数次。
四、注意事项
术前应检查刮痧板边缘,如边缘不圆滑,或有缺损便不能用来刮痧。术前应对白斑病灶及器具进行常规消毒。刮时用力应均匀,不得刮破皮肤。外伤型白癜风,应慎用或不用刮痧疗法,尤其不能刮破白斑以外的正常皮肤,以免发生同形反应。孕妇忌用刮痧疗法。
刮痧疗法发展
中国刮痧健康法是在传统刮痧疗法的基础上的继承发展,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刮痧工具外部构造、表面光洁度等方面更加适合人体各部位刮痧的需要,而且以水牛角为材料的刮痧板更加体现了绿色生态自然之法的特点,而且亦避免了金属类器械所造成的疼痛、易伤皮肤、产生静电等不良反应,亦避免了瓷器类、生物类器械易碎、不易携带等因素,还避免了现代化学用品如塑料制品给人体皮肤可能造成的危害。
中国刮痧健康法不仅在刮痧工具上选择更为合理,而且更在刮痧手法上结合按摩、点穴、杵针等手法,使刮痧成为不直接用手的按摩、点穴疗法,不用针刺入肉的类杵针样的针灸疗法,不用拔罐器的拔罐疗法。
由于以上特点,中国刮痧健康法的治疗范围得到的扩大,已能治疗内科、妇科、男科、儿科、外科、皮肤 科、伤科、眼科等十一大类400种病症。在理论方面,中国刮痧健康法以中医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指导,比传统刮痧疗法的经验方法有系统地提高。
刮痧疗法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已由原采粗浅直观单一经验的治疗方法发展到今天有系统中医理论指导,有完整手法和改良工具,适应病种广泛既可保健又可治疗的一种绿色生态自然疗法。中国刮痧健康法以其易学、易会、简便易行、疗效明显的特点必将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刮痧治疗法
刮痧 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反复刮动,摩擦患者某处皮肤,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刮痧所揭示的中西文化差异令不少人沉思不已,那么,作为一个中国人,你知道什么是刮痧吗?
刮痧原理
是根据中医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遵循急则治其标的原则,运用手法强刺激经络,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从而起到醒神救厥、解毒祛邪、清热解表、行气止痛、健脾和胃的效用。
刮痧的部位
人体可以刮痧的部位很多,常用的有第七颈椎上下左右四处,喉骨两旁,两臂弯,两腿弯,脊椎两旁,前胸肋骨间,后背肋骨间,两足内外踝后的足跟肌腱处,左右肋下肝脾区,以及两肩胛岗上和岗下等处。背部刮痧取俯卧位,肩部取正坐位。刮拭后会出现青紫色出血点。
刮痧的工具
刮痧的工具很多,过去民间有用光滑的铜钱、铜勺柄、瓷汤匙等,这些工具,使用既不卫生,也不便于消毒,现多用有由水牛角制成的专门的刮痧板,形状为长方形,边缘钝圆,医药商店有售。
刮痧的适应症
感冒、发烧、中暑、头痛、肠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肌肉惊挛、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
刮痧的过程
先将准备刮痧的部位擦净,用刮痧板的边缘蘸上刮痧油或按摩油,在确定部位进行刮痧。 刮痧要顺一个方向刮,不要来回刮,力量要均匀合适,不要忽轻忽重。如有痧症,连刮两臂弯十几下,即出现暗紫色的条条痧痕。按上述刮痧部位,一般每处可刮20下。如患有头痛或喉痛,则取坐位;头晕眼花或胸腹疼,则取仰位;如肩背腰骶等处疼,则取俯卧位。
一般是按照前面介绍的刮痧部位,如能依次刮完,病人立即感到轻松,可让病人休息几分钟,在前胸、后背肋间、颈椎上下,或两肩肿岗上岗下,再每处刮动十余下,再饮糖姜水或白开水,病人会异常舒畅。
刮痧的注意事项
1.刮痧治疗时应注意室内保暖,尤其是在冬季应避寒冷与风口。夏季刮痧时,应回避风扇直接吹刮试部位。
2.刮痧出痧后30分钟以内忌洗凉水澡。
3.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进行再次刮试出痧。再次刮痧时间需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标准。
4.刮痧出痧后最好饮一杯温开水(最好为淡糖盐水),并休息15-20分钟。
肥胖的刮痧疗法
肥胖以形体肥胖,肌肉松弛,嗜睡倦怠,动则气短为特点。
人的体重增加,与诸多因素有关,其中脂肪组织的堆积过多是一个重要原因。除此之外,组织或体腔中水分过分潴留,以及肌肉发达等,也可使体重增加。一般来说,超过标准体重的10%,称为超重,而超过20%,就属于肥胖了。肥胖又根据超过标准体重的程度而分为轻度肥胖(超重20%)、中度肥胖(超重30%)和重度肥胖(超过50%)。
一、刮痧治疗
(一)症状
本病主要为形体肥胖,嗜睡倦怠,动则气短或乳房肥大,腰酸腿软,女子月经不调,男子阳痿、早泄,舌淡而胖。
(二)治法
(1)选穴膻中,中脘上下部位、脐周、天枢、关元、肾俞、三阴交、丰隆、足三里。(见图9-3-l、图9-3-2、图9-3-3、图9-2-1)
(2)定位膻中:位于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问,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中脘: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天枢:脐中旁开2寸。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肾俞:在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l_5寸。
三阴交:在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后缘。
丰隆: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胫骨前嵴外二横指处。
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3)刮拭顺序先刮背部肾俞,然后刮胸部膻中,再刮腹部中脘上下、脐周、天枢、关元,刮下肢内侧三阴交,最后刮足三里至丰隆。
(4)刮拭方法补泻兼施。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背部肾俞穴,由上至下,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再刮拭腹部正中线中脘上下、关元,应一次到位,中间不宜停顿,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腹部脐周穴和天枢穴,不宜重刮,30次,出痧为度。最后重刮下肢外侧足三里穴至丰隆穴,用刮板角部,重刮,30次,可不出痧。
二、病案
董某,女,38岁。诉五六年来形体逐渐肥胖,并伴眩晕、闭经,漏乳等症,体重增至88千克。患者形体呈均匀性肥胖,眩晕耳呜,步履不实,时欲倾跌,肢体重滞不利,手握不紧,心悸间作,咳吐大量白色稠黏细沫痰,痰出则神清气爽,口干欲饮。月经常延期或闭,舌苔腻,脉象沉滑。取膻中、中脘上下部位、脐周、天枢、关元、肾俞、三阴交、丰隆、足三里穴,在涂抹刮痧油之后,行刮痧治疗,隔日1次。2周后,形肥减,腹围小,眩悸均轻,大便三四日一行。4周后体重已降至76.5千克,肢体灵活,两手伸摄自如,体力增加。
刮痧疗法与禁忌
一 刮痧疗法
刮痧是传统中医疗法之一,是结合中医经络学说的原理,通过刮试皮肤,达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功能,扶正祛邪,清热解毒,开窍醒神为目的一种物理性外治法。它具有疗效显着,治疗安全的特点。 二 刮痧的机理 1.刮试刺激皮肤穴位、经络,可激发经络之气,通过经络传导,调整脏腑的功能,平衡机体阴阳,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2.药物介质的作用,可通过皮肤穴位吸收,渗透进入人体血液循环,发挥较好的药理作用。 三 刮痧的操作 手持刮痧板利用腕力、臂力、柔和用力,刮痧板边缘与皮肤呈45度夹角为宜,刮时出现痧点、紫斑即可。 四 刮痧的注意事项 1.刮痧用具必须常规消毒。 2.刮痧3小时之内不易洗澡。 3.刮痧过程中若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晕、心悸、心慌、四肢发冷、神昏坐等症状为晕刮,应停止刮痧,让患者平卧,饮温开水,严重者可点刺百会、人中、内关、足三里穴为。 五 刮痧禁忌症 1.皮肤过敏、外伤溃疡处禁刮。 2.有出血倾向疾病的患者禁刮,如;血小板减少,白血病、过敏性紫癜。 3.月经期下腹部慎刮,妊娠期下腹部及合谷穴禁刮。 4.过于疲劳者禁刮。 六 痧点的特点 1.痧的颜色有:鲜红色、暗红色、紫色激情黑色。 2.痧的形态有:散在、密集或板块状,湿邪重者多出现水疱样。刮痧疗法的起源
刮痧疗法的雏形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人们患病时往往会本能地用手或石片抚摩、捶击体表某一部位,有时竟使疾病获得缓解。通过长期的发展与积累,逐步形成了砭石治病的方法。砭石是针刺术、刮痧法的萌芽阶段,刮痧疗法可以说是砭石疗法的延续、发展或另一种存在形式。
随历史之发展,刮痧未能像针灸等疗法一样得以系统发展,而是流于民间。
清代《痧胀玉衡》王庭《序》中所说:先是乡人用粪秽感痧,例制用钱蘸油而刮,然行之大都为妇人,为名医所不及。
刮痧最初适应证仅为痧证,痧证的记载较早见于宋代王荣《指述方瘴疟论》称之为挑草子。元代医学家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对痧证的描述:((/乙腹绞痛、冷汗出,胀闷欲绝,俗谓搅肠沙。
在明代医书中,多沿用了危氏的说法,但将沙字变为了痧。如明代张凤逵在《伤暑全书》中载有绞肠痧一症。清(康熙年间)郭右陶《痧胀玉衡》使痧病的证治始备,在痧病病源方面《痧胀玉衡痧原论》中指出;症先吐泻而心腹绞痛者,痧从秽气发者多;先心腹绞痛而吐泻者,从暑气发者多;心胸昏闷,痰涎胶结,从伤暑伏热发者多;遍身肿胀,疼痛难忍,四肢不举,舌强不言,从寒气冰伏过时,郁为火毒而发痧者多。
《痧胀玉衡》将痧病分为遍身肿胀痧、闷痧、落弓痧噤口痧、角弓痧、扑鹅痧、伤风咳嗽痧、痘前痧胀等4 5种痧病痧病主要由于气候因素如夏日暑气炎蒸,燥气炽灼,间或淫雨诌绵,忽而烈日蒸晒,所酿不正之疠气,流于天地间,人在气交之中,触其毒者,无论男女老幼皆可能染病。痧病的盛行季节,以夏、秋为最,春次之,冬极少见。
痧病主要特征有二: 一是痧点,二是酸胀感。
痧病主症多现头昏脑胀,胸烦郁闷,全身酸胀,倦怠无力,四肢麻木,甚则厥冷如冰。入气分则作肿作胀,入血分则蓄为瘀;遇食积痰水,结聚而不散,则脘腹痞满,甚则恶心呕吐。
痧病治疗方面《痧胀玉衡刮痧法》指出:背脊颈骨下、及胸前胁肋、两背肩臂痧,用铜钱蘸香油刮之。头额腿上痧,用棉纱线或麻线蘸香油刮之。大土腹软肉内痧,用食盐以手擦之。清代论述痧病的专著日渐增多如叶桂《温热湿痧三种》,陈延香《中暑痧症疗法》,韩凌霄彻痧要编》,王凯《痧症全书》,沈金鳌《痧症燃犀照》,王士雄《吊脚痧证》、《绞肠痧证》,欧阳调律《痧法备旨》,胡风昌《痧症度针》等数十种专著。
刮痧疗法的发展
刮痧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确切的发明年代及发明人,难以考证。较早记载这一疗法的,是元代医家危亦林在公元1337年撰成的《世医得效方》。痧字从沙衍变而来。最早沙是指一种病证。刮痧使体内的痧毒,即体内的病理产物得以外排,从而达到治愈痧证的目的。因很多病症刮拭过的皮肤表面会出现红色、紫红色或暗青色的类似沙样的斑点,人们逐渐将这种疗法称为刮痧疗法。
《痧胀玉衡》记载刮痧的方法有:
刮痧法背脊颈骨上下及胸前胁肋两背肩臂痧症,用铜钱蘸香油刮之,或用刮舌子脚蘸香油刮之。头额腿上之痧,用棉纱线或麻线蘸香油刮之。大小腹软肉内之痧,用食盐以手擦之。
淬痧法在头额和胸胁出现小出血点或小充血点,用纸捻或大个的灯草蘸上少量香油点燃, 然后用火头直接粹到痧点上,火头爆出一声响即熄灭, 再点燃去粹烧其他痧点。
放痧法在委中穴或在十指尖放血,就是放痧法,也叫刺血疗法或放血疗法。
搓痧法用手指撮拧、拿捏、提拉患者的皮肉,使局部充血或现出血点,此法若用于治疗痧症,则叫撮痧法。
民间刮痧法没有明确的理论指导选取刮拭部位,基本上采取哪疼刮哪的阿是穴取穴方法,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发热、中暑、急性胃肠炎、其它传染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初起,肩、背、臂肘、腿膝疼痛等一类症证。刮痧法作为一种简便易行的外治法,以其有立竿见影的疗效,既在民间流传不衰,也被医家广泛重视。
斑秃的刮痧疗法
斑秃是一种以头部毛发突然发生局限性斑状秃落,局部皮肤正常的皮肤病。
本病以头皮突然出现圆形、椭圆形脱发为特征,边界清楚,脱发区为一个或多个,病区皮肤光滑而柔软。脱发区边缘的毛发比较牢固,不易拔出,说明病情已基本稳定,周围发根松动,用手抓一抓掉下几根,说明病情还会有所发展,秃块可逐渐增大,数目也逐渐增多。多数患者在发生斑秃前是没有预兆的,但也有部分患者在脱发前头皮局部有异常的感觉,如灼热、刺痛、压迫感、麻木感、蚁走感、瘙痒感。本病临床分为风盛血燥、气滞血瘀、气血亏虚3型。
一、风盛血燥
(一)症状
临床特点为局部脱发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大小不等,边界明显,局部皮肤平滑、柔软,伴头晕口干。
(二)治法
(1)选穴大椎、大杼、肺俞、膈俞、脾俞、肝俞、胆俞、肾俞、外关、血海、合谷。
(2)定位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大杼:在背部,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肺俞: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膈俞:在背部,当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肝俞:在背部,当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胆俞:在背部,当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脾俞:在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肾俞:在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外关:在手背腕横纹上2寸,尺桡骨之间,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
血海:屈膝,在髌骨底内侧缘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合谷:在手背,第一、第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3)刮拭顺序先刮颈部大椎及背部大杼,然后刮背部从肺俞至肾俞,再刮前臂外关、合谷,最后刮下肢血海。
(4)刮拭方法 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颈后高骨大椎穴及背部大杼,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以出痧为度。然后刮背部肺俞至肾俞穴,由上至下,一次到位,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最后重刮上肢外侧外关穴、手部合谷和和下肢内侧血海,用刮板角部,重刮,各30次,出痧。
二、气滞血瘀
(一)症状
特点为毛发干枯少泽,情志抑郁或易怒,两胁胀痛,暖气则舒,舌紫黯有瘀点。
(二)治法
(1)选穴大椎、大杼、肺俞、脾俞、肝俞、胆俞、肾俞、行间、太冲、阳陵泉、三阴交。(见图9-1-2、图9-1-3、图9~1-4、图9-2-1)
(2)定位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大杼:在背部,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肺俞: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肝俞:在背部,当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胆俞:在背部,当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脾俞:在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肾俞:在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行间:第一、第二趾问,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太冲:第一、第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阳陵泉:位于人体的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之腓骨小头稍前凹陷中。
三阴交:在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后缘。
(3)刮拭顺序先刮颈部大椎、背部大杼,再刮背部从肺俞至肾俞,然后刮下肢内侧三阴交,刮下肢外侧阳陵泉,最后刮太冲至行间。
(4)刮拭方法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颈后高骨大椎穴及背部大杼,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以出痧为度。然后刮背部肺俞至肾俞穴,由上至下,一次到位,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然后重刮下肢内侧三阴交穴、外侧阳陵泉穴,用刮板角部重刮,各30次,出痧。最后刮足部太冲至行间穴,重刮,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
三、气血亏虚
(一)症状
特点为毛发干枯,面色白光白,体倦乏力,舌质淡。
(二)治法
(1)选穴大椎、大杼、肺俞、脾俞、肝俞、肾俞、足三里、气海、关元。
(2)定位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大杼:在背部,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肺俞: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肝俞:在背部,当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脾俞:在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肾俞:在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气海: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心悸的刮痧疗法
心悸是指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瘀血阻滞,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引起以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本病多呈阵发性,也有呈持续性者,可伴胸闷胸痛,气短喘息,或头晕失眠等症,古籍中据临床表现及病因病机不同而分别命名为惊悸、怔忡。本病多见于现代医学的心神经官能症及风湿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等引起的心律或心率失常。
心悸的基本证候特点是发作性心慌不安,心跳剧烈,不能自主,或一过性、阵发性,或持续时间较长,或一日数次发作,或数日一次发作。常兼见胸闷气短,神疲乏力,头晕喘促,甚至不能平卧,以至出现晕厥。其脉象表现或数或迟,或乍疏乍数,并以结脉、代脉、促脉、涩脉为常见。临床一般分为心气虚弱、胆怯易惊及心脾两脏虚损2型。
一、心气虚弱,胆怯易惊
(一)症状
除主症外,可兼见气短自汗,神倦乏力,苔薄白,脉细弦。
(二)治法
(1)选穴心俞、膻中至巨阙、问使、神门、胆俞、大椎。
(2)定位心俞:在背部,当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膻中:位于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问,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巨阙: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6寸。
间使: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神门:位于手腕部位,手腕关节手掌侧,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胆俞:在背部,当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大椎: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3)刮拭顺序先刮颈部大椎,再刮背部心俞、胆俞,然后刮前胸的膻中至巨阙,最后刮上臂的问使、神门。
(4)刮拭方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颈后高骨大椎穴,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以出痧为度。然后刮背部,从心俞穴一直到胆俞穴,宜用刮板角部从上向下刮拭,应一次到位,中间不要停顿,出痧为度。再刮拭腹部正中线,从膻中穴向下刮至巨阙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出痧为度。最后刮拭双侧上臂,由问使穴刮至神门穴,出痧为度。
二、心脾两脏虚损
(一)症状
除主症外,可兼见面色百光白,头晕乏力,纳少,脉弱。
(二)治法
(1)选穴心俞、巨阙、膈俞、脾俞、足三里。
(2)定位心俞:在背部,当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巨阙: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6寸。
膈俞:在背部,当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脾俞:在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足三里:膝盖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
(3)刮拭顺序先刮背部心俞、膈俞、脾俞,再刮前胸巨阙,最后刮下肢足三里穴。
(4)刮拭方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背部,从心俞穴经膈俞穴一直到脾俞穴,宜用刮板角部从上向下刮拭,应一次到位,中间不要停顿,出痧为度。再刮拭腹部正中线巨阙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用力轻柔,出痧为度。最后重刮足三里穴,30次,不出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