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的刮痧疗法
肩周炎的运动养生疗法。
千保健,万保健,心理平衡是关键。千养生,万养生,心理平衡是“真经”。自有人类文明以来,长生不老是很多人的目标,养生在于平日一点一滴的积累,而非一蹴而就!如何在中医养生方面行稳致远呢?下面是由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耳鸣的刮痧疗法”,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耳鸣是听觉异常的一种临床症状,病人自觉一侧或两侧耳朵听到一种声响,或如蝉鸣,或如水涨潮声等,声时大时小或不变,有碍正常听力。临床中多种疾病均可出现此症,实际上此种声音不存在的,只是病人的一种自觉症状,在安静环境中感觉更明显。
耳鸣的临床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有刮风似的呼呼声,有机器响似的隆隆声,有蝉鸣般的唧唧声,或有的似虫鸣、鸟叫、流水声,以及哨声、铃声等。耳鸣有的发生在一侧耳,称为单耳鸣;有的发生在双侧耳,称为双耳鸣。有的耳鸣断断续续,称为间歇性耳鸣;有的耳呜昼夜不停,称为持续性耳鸣。轻者安静时可昕到,重者无论工作、学习时都可以听到。本病临床上分虚实两型。
一、虚证
(一)症状
耳鸣伴有头晕、目眩、腰痛等症。
(二)治法
(1)选穴肝俞、肾俞、听宫、听会、耳门、太溪、三阴交
(2)定位肝俞:在背部,当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肾俞:在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听宫:位于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听会:耳屏间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张El有凹陷处。
耳门:位于面部,当耳屏上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凹陷处。
太溪: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3)刮拭顺序先刮头部耳门、听宫、听会,再刮背部肝俞至肾俞,然后刮下肢内侧三阴交,最后刮太溪。
(4)刮拭方法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头部耳门、听宫、听会,因为面部出痧影响美观,因此手法要轻柔,以不出痧为度,且面部不需涂抹活血剂,通常用补法,忌用重力大面积刮拭,方向由内向外按肌肉走向刮拭,可每天1次。再刮拭背部肝俞至肾俞穴,宜用刮板角部从上向下刮拭,应一次到位,中间不要停顿,出痧为度。然后刮下肢内侧三阴交穴,由上至下,中间不宜停顿,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最后重刮足部太溪穴,用刮板角部,重刮,30次,出痧。
二、实证
(一)症状
临床特点为耳中暴鸣如钟鼓。
(二)治法
(1)选穴耳门、听宫、听会、翳风、外关、风池、曲池、合谷。
(2)定位听宫:位于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听会:耳屏问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耳门:位于面部,当耳屏上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翳风:在耳垂后,当乳突与下颌骨之间凹陷处。
ys630.COm精选阅读
耳鸣的刮痧治疗方法
导语:耳鸣是指人们在没有任何外界刺激条件下所产生的异常声音感觉,常常是耳聋的先兆,因听觉机能紊乱而引起。由耳部病变引起的常与耳聋或眩晕同时存在。由其他因素引起的,则可不伴有耳聋或眩晕。下面介绍下耳鸣的刮痧治疗。
一、实证
(一)症状
临床特点为耳中暴鸣如钟鼓。
(二)治法
(1)选穴耳门、听宫、听会、翳风、外关、风池、曲池、合谷。
(2)定位听宫:位于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听会:耳屏问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耳门:位于面部,当耳屏上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翳风:在耳垂后,当乳突与下颌骨之间凹陷处。
外关:在手背腕横纹上2寸,尺桡骨之间,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
风池: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问的凹陷处。
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合谷:在手背,第一、第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3)刮拭顺序先刮面部耳门、听宫、听会,再刮头部翳风、风池,然后刮前臂曲池至外关,最后刮合谷。
(4)刮拭方法补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面部耳门、听宫、听会,因为面部出痧影响美观,因此手法要轻柔,以不出痧为度,且面部不需涂抹活血剂,通常用补法,忌用重力大面积刮拭,方向由内向外按肌肉走向刮拭,可每天1次。再刮拭颈后部翳风穴至风池穴,可重刮,出痧为度。重刮上肢外侧曲池穴至外关穴,由上至下,中间不宜停顿,一次刮完,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最后重刮手部合谷穴,30次,可不出痧。
二、虚证
(一)症状
耳鸣伴有头晕、目眩、腰痛等症。
(二)治法
(1)选穴肝俞、肾俞、听宫、听会、耳门、太溪、三阴交
(2)定位肝俞:在背部,当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肾俞:在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听宫:位于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听会:耳屏间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耳门:位于面部,当耳屏上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凹陷处。
太溪: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3)刮拭顺序先刮头部耳门、听宫、听会,再刮背部肝俞至肾俞,然后刮下肢内侧三阴交,最后刮太溪。
(4)刮拭方法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头部耳门、听宫、听会,因为面部出痧影响美观,因此手法要轻柔,以不出痧为度,且面部不需涂抹活血剂,通常用补法,忌用重力大面积刮拭,方向由内向外按肌肉走向刮拭,可每天1次。再刮拭背部肝俞至肾俞穴,宜用刮板角部从上向下刮拭,应一次到位,中间不要停顿,出痧为度。然后刮下肢内侧三阴交穴,由上至下,中间不宜停顿,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最后重刮足部太溪穴,用刮板角部,重刮,30次,出痧。
肥胖的刮痧疗法
肥胖以形体肥胖,肌肉松弛,嗜睡倦怠,动则气短为特点。
人的体重增加,与诸多因素有关,其中脂肪组织的堆积过多是一个重要原因。除此之外,组织或体腔中水分过分潴留,以及肌肉发达等,也可使体重增加。一般来说,超过标准体重的10%,称为超重,而超过20%,就属于肥胖了。肥胖又根据超过标准体重的程度而分为轻度肥胖(超重20%)、中度肥胖(超重30%)和重度肥胖(超过50%)。
一、刮痧治疗
(一)症状
本病主要为形体肥胖,嗜睡倦怠,动则气短或乳房肥大,腰酸腿软,女子月经不调,男子阳痿、早泄,舌淡而胖。
(二)治法
(1)选穴膻中,中脘上下部位、脐周、天枢、关元、肾俞、三阴交、丰隆、足三里。(见图9-3-l、图9-3-2、图9-3-3、图9-2-1)
(2)定位膻中:位于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问,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中脘: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天枢:脐中旁开2寸。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肾俞:在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l_5寸。
三阴交:在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后缘。
丰隆: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胫骨前嵴外二横指处。
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3)刮拭顺序先刮背部肾俞,然后刮胸部膻中,再刮腹部中脘上下、脐周、天枢、关元,刮下肢内侧三阴交,最后刮足三里至丰隆。
(4)刮拭方法补泻兼施。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背部肾俞穴,由上至下,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再刮拭腹部正中线中脘上下、关元,应一次到位,中间不宜停顿,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腹部脐周穴和天枢穴,不宜重刮,30次,出痧为度。最后重刮下肢外侧足三里穴至丰隆穴,用刮板角部,重刮,30次,可不出痧。
二、病案
董某,女,38岁。诉五六年来形体逐渐肥胖,并伴眩晕、闭经,漏乳等症,体重增至88千克。患者形体呈均匀性肥胖,眩晕耳呜,步履不实,时欲倾跌,肢体重滞不利,手握不紧,心悸间作,咳吐大量白色稠黏细沫痰,痰出则神清气爽,口干欲饮。月经常延期或闭,舌苔腻,脉象沉滑。取膻中、中脘上下部位、脐周、天枢、关元、肾俞、三阴交、丰隆、足三里穴,在涂抹刮痧油之后,行刮痧治疗,隔日1次。2周后,形肥减,腹围小,眩悸均轻,大便三四日一行。4周后体重已降至76.5千克,肢体灵活,两手伸摄自如,体力增加。
刮痧疗法的起源
刮痧疗法的雏形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人们患病时往往会本能地用手或石片抚摩、捶击体表某一部位,有时竟使疾病获得缓解。通过长期的发展与积累,逐步形成了砭石治病的方法。砭石是针刺术、刮痧法的萌芽阶段,刮痧疗法可以说是砭石疗法的延续、发展或另一种存在形式。
随历史之发展,刮痧未能像针灸等疗法一样得以系统发展,而是流于民间。
清代《痧胀玉衡》王庭《序》中所说:先是乡人用粪秽感痧,例制用钱蘸油而刮,然行之大都为妇人,为名医所不及。
刮痧最初适应证仅为痧证,痧证的记载较早见于宋代王荣《指述方瘴疟论》称之为挑草子。元代医学家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对痧证的描述:((/乙腹绞痛、冷汗出,胀闷欲绝,俗谓搅肠沙。
在明代医书中,多沿用了危氏的说法,但将沙字变为了痧。如明代张凤逵在《伤暑全书》中载有绞肠痧一症。清(康熙年间)郭右陶《痧胀玉衡》使痧病的证治始备,在痧病病源方面《痧胀玉衡痧原论》中指出;症先吐泻而心腹绞痛者,痧从秽气发者多;先心腹绞痛而吐泻者,从暑气发者多;心胸昏闷,痰涎胶结,从伤暑伏热发者多;遍身肿胀,疼痛难忍,四肢不举,舌强不言,从寒气冰伏过时,郁为火毒而发痧者多。
《痧胀玉衡》将痧病分为遍身肿胀痧、闷痧、落弓痧噤口痧、角弓痧、扑鹅痧、伤风咳嗽痧、痘前痧胀等4 5种痧病痧病主要由于气候因素如夏日暑气炎蒸,燥气炽灼,间或淫雨诌绵,忽而烈日蒸晒,所酿不正之疠气,流于天地间,人在气交之中,触其毒者,无论男女老幼皆可能染病。痧病的盛行季节,以夏、秋为最,春次之,冬极少见。
痧病主要特征有二: 一是痧点,二是酸胀感。
痧病主症多现头昏脑胀,胸烦郁闷,全身酸胀,倦怠无力,四肢麻木,甚则厥冷如冰。入气分则作肿作胀,入血分则蓄为瘀;遇食积痰水,结聚而不散,则脘腹痞满,甚则恶心呕吐。
痧病治疗方面《痧胀玉衡刮痧法》指出:背脊颈骨下、及胸前胁肋、两背肩臂痧,用铜钱蘸香油刮之。头额腿上痧,用棉纱线或麻线蘸香油刮之。大土腹软肉内痧,用食盐以手擦之。清代论述痧病的专著日渐增多如叶桂《温热湿痧三种》,陈延香《中暑痧症疗法》,韩凌霄彻痧要编》,王凯《痧症全书》,沈金鳌《痧症燃犀照》,王士雄《吊脚痧证》、《绞肠痧证》,欧阳调律《痧法备旨》,胡风昌《痧症度针》等数十种专著。
刮痧疗法的发展
刮痧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确切的发明年代及发明人,难以考证。较早记载这一疗法的,是元代医家危亦林在公元1337年撰成的《世医得效方》。痧字从沙衍变而来。最早沙是指一种病证。刮痧使体内的痧毒,即体内的病理产物得以外排,从而达到治愈痧证的目的。因很多病症刮拭过的皮肤表面会出现红色、紫红色或暗青色的类似沙样的斑点,人们逐渐将这种疗法称为刮痧疗法。
《痧胀玉衡》记载刮痧的方法有:
刮痧法背脊颈骨上下及胸前胁肋两背肩臂痧症,用铜钱蘸香油刮之,或用刮舌子脚蘸香油刮之。头额腿上之痧,用棉纱线或麻线蘸香油刮之。大小腹软肉内之痧,用食盐以手擦之。
淬痧法在头额和胸胁出现小出血点或小充血点,用纸捻或大个的灯草蘸上少量香油点燃, 然后用火头直接粹到痧点上,火头爆出一声响即熄灭, 再点燃去粹烧其他痧点。
放痧法在委中穴或在十指尖放血,就是放痧法,也叫刺血疗法或放血疗法。
搓痧法用手指撮拧、拿捏、提拉患者的皮肉,使局部充血或现出血点,此法若用于治疗痧症,则叫撮痧法。
民间刮痧法没有明确的理论指导选取刮拭部位,基本上采取哪疼刮哪的阿是穴取穴方法,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发热、中暑、急性胃肠炎、其它传染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初起,肩、背、臂肘、腿膝疼痛等一类症证。刮痧法作为一种简便易行的外治法,以其有立竿见影的疗效,既在民间流传不衰,也被医家广泛重视。
斑秃的刮痧疗法
斑秃是一种以头部毛发突然发生局限性斑状秃落,局部皮肤正常的皮肤病。
本病以头皮突然出现圆形、椭圆形脱发为特征,边界清楚,脱发区为一个或多个,病区皮肤光滑而柔软。脱发区边缘的毛发比较牢固,不易拔出,说明病情已基本稳定,周围发根松动,用手抓一抓掉下几根,说明病情还会有所发展,秃块可逐渐增大,数目也逐渐增多。多数患者在发生斑秃前是没有预兆的,但也有部分患者在脱发前头皮局部有异常的感觉,如灼热、刺痛、压迫感、麻木感、蚁走感、瘙痒感。本病临床分为风盛血燥、气滞血瘀、气血亏虚3型。
一、风盛血燥
(一)症状
临床特点为局部脱发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大小不等,边界明显,局部皮肤平滑、柔软,伴头晕口干。
(二)治法
(1)选穴大椎、大杼、肺俞、膈俞、脾俞、肝俞、胆俞、肾俞、外关、血海、合谷。
(2)定位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大杼:在背部,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肺俞: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膈俞:在背部,当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肝俞:在背部,当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胆俞:在背部,当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脾俞:在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肾俞:在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外关:在手背腕横纹上2寸,尺桡骨之间,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
血海:屈膝,在髌骨底内侧缘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合谷:在手背,第一、第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3)刮拭顺序先刮颈部大椎及背部大杼,然后刮背部从肺俞至肾俞,再刮前臂外关、合谷,最后刮下肢血海。
(4)刮拭方法 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颈后高骨大椎穴及背部大杼,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以出痧为度。然后刮背部肺俞至肾俞穴,由上至下,一次到位,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最后重刮上肢外侧外关穴、手部合谷和和下肢内侧血海,用刮板角部,重刮,各30次,出痧。
二、气滞血瘀
(一)症状
特点为毛发干枯少泽,情志抑郁或易怒,两胁胀痛,暖气则舒,舌紫黯有瘀点。
(二)治法
(1)选穴大椎、大杼、肺俞、脾俞、肝俞、胆俞、肾俞、行间、太冲、阳陵泉、三阴交。(见图9-1-2、图9-1-3、图9~1-4、图9-2-1)
(2)定位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大杼:在背部,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肺俞: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肝俞:在背部,当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胆俞:在背部,当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脾俞:在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肾俞:在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行间:第一、第二趾问,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太冲:第一、第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阳陵泉:位于人体的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之腓骨小头稍前凹陷中。
三阴交:在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后缘。
(3)刮拭顺序先刮颈部大椎、背部大杼,再刮背部从肺俞至肾俞,然后刮下肢内侧三阴交,刮下肢外侧阳陵泉,最后刮太冲至行间。
(4)刮拭方法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颈后高骨大椎穴及背部大杼,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以出痧为度。然后刮背部肺俞至肾俞穴,由上至下,一次到位,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然后重刮下肢内侧三阴交穴、外侧阳陵泉穴,用刮板角部重刮,各30次,出痧。最后刮足部太冲至行间穴,重刮,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
三、气血亏虚
(一)症状
特点为毛发干枯,面色白光白,体倦乏力,舌质淡。
(二)治法
(1)选穴大椎、大杼、肺俞、脾俞、肝俞、肾俞、足三里、气海、关元。
(2)定位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大杼:在背部,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肺俞: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肝俞:在背部,当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脾俞:在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肾俞:在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气海: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