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大便辨疾病
如何通过运动养生。
“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围绕养生有非常多的名句流传,要作生活的主人,我们必须注意养生。如何在中医养生方面行稳致远呢?为此,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如何通过大便辨疾病》,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通过大便的形状、颜色、味道可判断疾病,可以大致了解下患病位置或者疾病严重程度,那么如何通过大便判断疾病?以下从大便的形状、颜色、味道三方面为大家介绍。
一、通过大便的形状判断疾病
球形硬便,见于习惯性便秘,老年排便无力。
细铅笔状便,多见于肛裂、痔、直肠癌。
扁平带状便,多见于食入矿物油,结肠紧张亢进,肠道狭窄。
粘液便,见于肠壁受刺激或发炎时,如痢疾、急性血吸虫病、肠套叠、结肠炎、回肠炎。
粘液脓血便,见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结肠肿瘤、肠结核、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血吸虫病、致病性大肠杆菌性肠炎。
米泔样便,见于重症霍乱、副霍乱。
水样便,见于食物中毒、婴幼儿腹泻、急性肠炎、急性肠道传染病。
胶冻状便,见于肠易激综合征。
二、通过大便的颜色判断疾病
大便呈鲜红色,见于结肠息肉、结肠癌、肛裂及痔疮等出血。
黑色大便,见于上消化道出血(柏油样),服用活性碳、铋、铁剂等。
灰白色大便(白陶土样),见于梗阻性黄疸、服用硫酸钡。
(暗)绿色大便,见于婴幼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服用甘汞、食大量含叶绿素的植物性食物等。
三、通过大便的味道判断疾病
恶臭味:粪便恶臭且呈碱性时,乃因未消化的蛋白质发生腐败所致。多见慢性肠炎、胰腺疾病、消化道大出血、结肠或直肠癌溃烂等。
鱼腥臭味:见于阿米巴性肠炎。
酸臭味:当脂肪及糖类消化或吸收不良时粪便呈酸臭味。
食入肉类食品过多时,可产生大量靛基质、粪臭素,出现强烈的粪臭;多进食蔬菜时则臭味较小。
ys630.coM延伸阅读
中医如何从观察耳朵色泽来辨疾病?
耳朵暗藏哪些健康秘密呢?人体的各个部位都可以在耳朵上找到相应的位置。当身体出现问题时,耳朵的相关区域也会出现反应。中医早就有通过观察耳朵的色泽、形态的变化来辅助诊断及鉴别病症的方法。看中医如何从观察耳朵色泽来辨疾病?
在《黄帝内经》中就有 视耳好恶,以知其性的说法。中医早就有通过观察耳朵的色泽、形态的变化来辅助诊断及鉴别病症的方法。
耳朵暗藏哪些健康秘密呢?人体的各个部位都可以在耳朵上找到相应的位置。当身体出现问题时,耳朵的相关区域也会出现反应。
正常人耳朵红润而有光泽,这是先天肾精充足的表现;耳朵干枯没有光,泽,可能是由于机体肾精不足;耳朵颜色淡白的人,多怕冷恶风,手脚冰凉;耳朵红肿,多是上火的表现,常见于肝胆火旺或湿热;耳廓干枯焦黑,多发于传染病后期或糖尿病。在耳朵的某些局部呈点状或片状红晕、暗红、暗灰等,则有可能是胃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的表现。
如果耳朵局部有结节状或条索状隆起、点状凹陷,表示有慢性器质性疾病,如肝硬化、肿瘤等。耳朵局部血管过于充盈、扩张,可见到圆圈状、条段样等改变的,常见于有心肺功能异常的人,如冠心病人、哮喘病人等。
望耳只是中医望诊 的一部分,判断身体健康状况、诊断疾病,应当结合全身的其他表现。即使平日里自己观察,也不可盲目照书诊断,杞人忧天。
通过饮食有效防治疾病
1、苦瓜
苦瓜以其苦味博得人们的特别喜爱。
苦瓜的营养保健特点是:首先它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维生素B1以及生物碱;其次,是含有的半乳糖醛酸和果胶也较多。苦瓜中的苦味来源于生物碱中的奎 宁。这些营养物质具有促进食欲、利尿、活血、消炎、退热和提神醒脑等作用。现代科学研究发现,苦瓜中的多肽-p物质是一种类胰岛素,有降低血糖的作 用。西安医科大学已从苦瓜中提取出口服类胰岛素。美国科学家还发现,苦瓜中含有一种蛋白脂类物质,具有刺激和增强动物体内免疫细胞吞食癌细胞的能力,它能 同生物碱中的奎宁一起在体内发挥抗癌作用。
苦瓜虽苦,但食用时味苦性凉,爽口不腻,在夏季食用备感清爽舒适,有清心开胃的效果。而且它不会把苦味传给别人,如用苦瓜烧鱼、焖鱼,鱼块绝不沾 苦味。所以苦瓜有菜中君子的别称。如将苦瓜泡制成凉茶在夏日饮用,可使人顿觉暑清神逸,烦渴皆消。有的地区将苦瓜切开,用盐稍腌,减少一些苦味,当蔬 菜吃;有的将苦瓜切成圈,用肉糜、蒜头、豆豉炖煮,做佳肴吃。
2、番茄
据说几百年前,番茄还是默默无闻的。后来,秘鲁有个姑娘,患了贫血症,加之失恋的痛苦,她就想吃一种有毒植物来自尽,谁知她吞吃了番茄果实以后,脸色泛红 了,再吃,就更加红润啦,她不但没死,反而恢复健康,变得更漂亮了。这是什么原因?原来番茄果实含有十分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炯酸、胡萝卜 素、维生素B1、B2、C等,其中能够美容的维生素C的含量相当于西瓜的10倍,简直是一个维生素的仓库。它还含有促进青少年生长发育的钙、磷、铁等矿物 质,以及抑制细菌生长的番茄素。有了这一切,秘鲁姑娘不长健康、漂亮才怪哩!
近几年来,科学家发现,番茄中还含有一种抗癌、抗衰老的物质谷胱甘肽。临床测定,当人体内谷胱甘肽的浓度上升时,癌症的发病率就明显下降,所以多 吃番茄,可预防子宫癌、卵巢癌、胰腺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等,同时还可推迟某些细胞的衰老,可降低血压,预防夜盲症、牙龈出血等。
由于食番茄有这么多好处,欧美发达国家几平每个家庭都吃番茄,目的是为了防癌、抗病、美容。
食番茄时,要讲究吃法。生吃不抗癌、不抗病,因为番茄中含有番茄素,它和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周围还有纤维素包裹,很难出来,要加温到一定的程度才释放出来。所以番茄炒鸡蛋、番茄蛋汤、番茄烧豆腐、番茄炒肉、炸番茄就是营养丰富的美味佳肴了。
3、南瓜
在食物短缺的年代,南瓜曾经当饭大显身手,但时至今天的小康社会,为什么南瓜还这么俏呢?原因有三:一是南瓜甜美可口;二是南瓜含有极其丰富的维生素A, 能够强化黏膜,预防感冒,同时防止皮肤粗糙,有美容、健身的效果,还可预防角膜干燥症、夜盲症等;三是现代医学发现,南瓜中含有微量元素钴、锌、铜和果胶 等,能促进人体胰岛素的正常分泌,因而南瓜能有效地防治糖尿病、高血压以及肝脏和肾脏的一些病变,能增强抗贫血、抗癌的能力,可清除体内细菌毒性,减少结 肠癌的发病危险,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中医辨验齿龈 可知身体疾病
窥一斑,知全豹。这在中医理论中多有体现,比如看指甲、面色、唇色等都能帮助辨病,而除了这些比较常见的方法,观察牙齿及牙龈情况,也有类似的作用。
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齿乃骨之余。齿与龈和肾﹑胃及大肠都密切相关,因此观察齿和龈可以初步测知肾和肠胃的病变。中医学里的温病学派就对辨验齿龈十分重视。
牙齿稀疏或齿根外露,可能肾气亏
牙齿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如果一个人牙齿发育不好,通常肾也不好。如成人牙齿稀疏、齿根外露或伴有牙龈淡白出血、齿黄枯落、龈肉萎缩等问题,多为肾气亏乏,同时要警惕有无肾脏方面的疾病。
牙龈红肿,胃炎或疲劳
中医认为,牙龈与胃肠相关。如出现单纯的牙龈红肿,多是胃火上炎所致,也可能与胃炎有关;如果红肿的同时,还伴有牙齿松动、强烈口臭等症状,多为牙周病。患此病的原因,除了钙质摄取不足或刷牙刷得不干净外,也与过度疲劳造成免疫力降低有关。
牙龈出血,肠胃消化不好
牙龈容易出血的情形不仅会发生在牙龈炎或牙周病患者身上,肠胃不好的人也有这种倾向,应少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如牙缝变宽伴随牙龈出血,在糖尿病、甲亢等疾病中常见;如在生病过程中,出现牙齿变黑或有寒冷感、牙齿变长而污垢、齿瓣变黄如豆瓣色,多预示着疾病变得严重,应提高警惕。
牙齿松动,骨质疏松的标志之一
牙齿松动脱落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牙槽骨不坚固,而牙槽骨的不坚固多由骨质疏松导致。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提早预防,如提早服用钙片,进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并经常叩齿。另外,牙齿松动脱落和牙齿不洁可能意味着潜在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有调查显示,掉牙多的老年人中风的风险很高。因此,多做咀嚼,可帮助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而反过来说,心脏本就不太好的人,也更要养成饭后漱口的习惯。
别害羞!中医教你通过分泌物辨病
人有很多分泌物,比如说痰涎、呕叶物、带下、鼻涕、耳垢、汀液等等。我们不要小看它们,它们能帮助我们辨别疾病,古人说:“凡病必察其下”,也就是说,医生看病不但要查病人的“五脏”、“六腑”,也必须观察病人的大小便。古人的经验已得到了现代医学的承认。现在的医生通过化验病人大小便诊断疾病,在医疗过程中已成为一种常用的诊察手段。其实,不仅是大小便,人的其他很多分泌物、排泄物,如痰涎、呕叶物、带下、鼻涕、耳垢、汀液、气味等等,都能反应出人体的健康状况,只要留心观察它们的变化,就能对自己或别人的健康状况,做到胸中有数。
汗液
汀液是皮肤汀腺分泌的液体,全身汀腺每天可分泌汀液约500~lOOOml。汀中950/以上是水分,小部分含有尿素、尿酸、乳酸、无机盐等,基本成分与尿液相似。汀与人的生理、病理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可以调节体温、体液。排泄体内的废物,同时使皮肤表而保持酸性,防止些细菌对人体的
侵袭。中医认为“血汗同源”,汀也是人体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内经》明确指出:“汗为心液”,通过汗可以了解病情,对症下药。现代医学认为,无汀或出汀不正常都是疾病的一种表现。
一、无汗
此种病人常常感到身体某部位或全身皮肤异常干燥,终年不见汀液,有白色皮屑脱落,秋冬季节可见皮肤干裂现象,无汀症多继发于某些全身疾病或皮肤病(如鱼鳞病、银屑病、硬皮病,还见于维生素缺乏,粘液性水肿),有极少数病人是先天性异常所致,也有因药物(如阿托品等)引起的。
十指连心 教你如何从手指变辨疾病
我们常常会听到人们说“十指连心”,这表示手指和我们的心有着不可分的关系,而中医认为人体的器官都是想通的,手指与人体的五脏想对应着,所以想要身体健康那么不能忽视手指上的小疼痛,因为不同的手指疼痛预示着身体可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疾病。
拇指疼痛 心脑血管疾病和头部疾病
拇指鼓槌状,容易患先天性心脏病或支气管扩张等胸部疾病。
拇指第一节较短,且过于坚硬不易弯曲,易患中风、头痛及心脏疾病。
拇指第一、第二节散乱多纹,指节纹散乱不清,易患头部疾病。
拇指过于薄弱,且出现弯曲现象,易出现神经衰弱、头痛失眠、纳差等症状。
当大拇指感到酸痛时,就说明这些身体器官累积了过多压力,除了要戒烟戒酒、补充睡眠之外,还可以通过按摩大拇指指尖和指甲边缘两侧来进行治疗。
老人由于肢体末梢神经感觉较差,对这类疼痛不敏感,还需要观察是否有咳嗽、气喘、胸部胀满、心慌、心烦等状况,可经常按压双手拇指,刺激心肺经络,缓解症状。
12345中医诊幼儿疾病 观指纹辨寒热
中医诊病,靠的是望、闻、问、切,四诊结合。在给幼儿诊断疾病时,有一种特殊的方法,就是望指纹。
指纹其实是指小儿食指掌面靠拇指一侧的一条青筋。看指纹是传统中医诊断小儿疾病寒热虚实的手段之一,一般用于3岁以下的孩子。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郝宏文对《生命时报》记者解释说,想要通过指纹辨别疾病,先要了解虎口三关。正常孩子的指纹,颜色应该是红黄相间,隐隐见于皮肤之中。生病以后,指纹的颜色、部位、浮沉,都会随疾病而产生相应的变化。
浮在表浅病轻,反之病重。如果指纹清晰,孩子的病情就比较轻;若指纹已沉到肌肤之内,说明病情较重。比如孩子刚感冒,指纹是清晰可见的,如果已发展到气管炎、肺炎,指纹就可能看不太清楚了。
纹色辨寒热。如果孩子外感风寒,指纹鲜红而表浅;若指纹淡红而沉于内,则为脾胃虚寒。指纹呈现紫色,病属热。若指纹紫暗而沉于肌肤之内,则显示邪热郁滞于体内。指纹紫黑为热邪深伏,郁闭血络,病情危重。
轻推指纹看虚实。指纹色淡,用手推后消失,过一会儿才出现的孩子,多是肺虚、脾虚,孩子可能表现为食欲不振、大便稀或便秘。推一下指纹,没有明显变化,多为实证,或病邪停留在体内。
指纹长短反映病情轻重。病情较轻,指纹较短,一般仅见于风关。若指纹到了气关,说明病情较重。如果命关也见到了指纹,甚至指纹穿过命关,向指尖延伸,中医称之为透关射甲,预示疾病已到了十分危险的阶段。
如何通过按摩壮阳?
按摩疗法是中医的一大特色,它可以疏通经络,补肾助阳,通过对特定部位的按摩,可达到治疗阳痿之目的。其方法简单易学,患者或其配偶均可去做,现介绍如下:
(1)下腹部摩擦:临睡前,将一只手放在脐下耻骨上小腹部位;另一只手放在腰上,然后一面按住腰,一面用手在下腹部由右向左慢慢摩擦,以自觉腹部温热感为度。
(2)腹股沟按摩:临睡前,将两手放于两侧腹股沟处(大腿根部)。以掌沿斜方向轻轻按摩36次,可每周按摩数次。对增强性欲,提高精力有一定作用。
(3)摩揉睾丸:将双手揉热,先用右手握住两睾丸,使右侧睾丸位于手掌心,左侧睾丸位于拇指、食指及中指罗纹面上,然后轻轻揉动,向右转30~50次,再向轻揉按。亦可用摩法操作,即先用一手拉紧阴囊,固定外肾,用另一手掌心处置于星丸上,而后轻轻摩擦,以睾丸微热为度。此法又名“兜囊外肾”法,为历代中医养生家所推崇。
(4)摩擦双耳:晨起时,用指尖或罗纹面在双侧对耳轮体等耳部轻轻环形摩擦,或点压揉按,以局部微胀痛有热感为度。此法具有调和阴阳,疏通气血,健肾固精之效。为历代养生家所倡导。
(5)攀足固肾:取仰卧位。两手从膝盖上拉到髓关节,经前胶窝线上行至头上,两手十字交叉,手心向上,两脚蹬直,两手从上直线下落,手向前伸,上身前弯,两手搬足心涌泉穴处,脚用力蹬直,手与脚用力相反,松手使肌体恢复仰卧状。如此反复10次,或根据能力而决定次数。本法具强壮腰膝,补肾固精之效。
(6)摩击肾府:双手掌放于同侧腰部,从上向下往返摩擦,约2分钟,以深部微热为度,或双手握拳,用双手背平面交替击打腰部,力度适中,每例击打100次左右为宜。腰为肾之府,摩击肾府,又名“擦精门”。具健肾壮腰益精、疏通经络的作用。
病从口入 这些疾病会通过碗筷传播
本文导读:中国人的用餐方式与西方不同,菜摆在桌上,都是一起夹着吃的,而有些疾病会通过碗筷传播,会传染给他人。
大部分中国家庭都没有食用公筷的习惯,食物放在桌上,大家都使用各自的筷子来夹,家里来了客人,为了表示热情,还会为他人夹菜,但是,有些疾病会通过碗筷传播,这样共餐,其实会有一些健康隐患。
这些疾病会通过碗筷传播
从医学角度来说,疾病传染需要三个条件,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者缺一不可。可能因混用碗筷传染的,主要是通过消化道传播的疾病。
1、甲肝、戊肝
很多人对肝炎避之不及,事实上,不同肝炎的传播途径是不同的。比如乙肝病毒通过血液传播,其唾液中的乙肝病毒一般很少,不具备传染性,所以与乙肝病毒携带者同桌吃饭,无需过度紧张。甲肝和戊肝的传播途径主要为粪口传播,其病毒易在空气中传播,因此长期和这些人共用杯子、碗筷等,病毒有可能通过唾液等,传染到健康人的身上。
2、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其传播途径多为感染者的鼻、咽分泌物或粪便。6岁以下孩子处于 生理性免疫功能低下状态 ,所以相对于成年人来说,更易因共用碗筷等受到病毒交叉感染。因此,家里如果有手足口病的患儿,家长应注重饮食及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多开窗通风,在幼儿园时应尽量专碗专用,防止儿童间相互传染。
3、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是众多胃病的罪魁祸首,其感染途径主要是口口和粪口传播,且具有家庭聚集性的特点,即家人如果有一人感染,其他人感染的几率也会相对较高。这是因为感染者的牙菌斑和唾液中会有幽门螺杆菌,在不分餐的情况下,筷子就很可能成为病菌的传播媒介。
4、伤寒病
伤寒病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也以 病从口入 的方式传播。有些病情痊愈的患者,因体内病毒未排清,仍具有传染性。饮食卫生状况差,水源受污染等情况都有可能传播该病,因此,伤寒病患者的生活用品应尽量与家人分开使用。
重视个人卫生的行为值得肯定,但生活中,疾病传染的可能途径有很多,不能简单地归咎于混用碗筷。只要平时注意对餐具进行消毒,定期将碗盘、筷子、筷子筒等放入沸水中蒸煮3~5分钟,就能起到不错的杀菌、防传染效果。饭前用热水烫碗筷的做法,则杀菌效果有限。
分餐、公筷是对健康负责
分餐是世界公认的先进、卫生的就餐方式,尤其对于中餐来说,更有必要宣传分餐、公筷意识,推广分餐行动。他呼吁,分餐、公筷制是安全、健康、卫生的用餐方式,是防范 病从口入 的一项有效措施,同时还可以减少食物浪费。他建议,在当下分餐尚未普遍推行的情况下,在外就餐时,可以在每盘菜刚上桌时,先用未用过的筷子拨出来一些放到自己的碟子里慢慢食用,之后不要再夹盘子里的菜,这样做既避免口水交叉,又控制了食量,是对自己健康的负责,也是对他人的尊重。
使用公筷,最大的作用,是防止可能的疾病从自己身上传染出去。比如一家三口中,有人有乙肝,那么,并非每人都要用,才能切断传染,而是只要乙肝患者使用,即可切断传染。所以,使用公筷,并不是防范他人的表现,而是保护他人的表现。
碗筷如何消毒
1、煮沸消毒
煮沸餐具成效最可靠,办法最简便。将餐具浸没在水里,水烧开后10分钟就行了。要是是肝炎病人用过得餐具,应先煮沸消毒10分钟,取出后洗干净再煮沸10~15分钟。剩余食 品应煮沸30分钟后倒掉。
2、药物消毒
可用在餐具消毒得药物非常多,必须得要选择有卫生部门批准文号得。可按使用说明中得比例配置消毒药,水量以浸没待消毒得餐具为宜,消毒浸泡时间约5分钟。
3、洗碗机消毒
洗碗机是一种清洗、消毒一体机,便利实用。需要小心得是,必须得要严格照着消毒得时间和温度进行,这么才可以确保消毒成效。
消毒柜有臭氧和远红外线等种类。将餐具放入消毒柜,打开按钮,15~20分钟后关机冷却就行了。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会通过碗筷传播的一些疾病,病从口入的道理我们都知道,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还是推荐大家使用公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