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专家提醒:低钠盐并非人人都适合
【www.ys630.com - 中医养生都包括什么】
“养生乃长寿之伴侣,健康是长寿的朋友。”但凡长寿健康之人,一般都很注重养生,养生关系着你、我、他的生活质量。对于中医养生您想了解哪方面的知识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中医专家提醒:低钠盐并非人人都适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现在一些厂家出产了低钠盐,以期望减少氯化钠的摄入量。低钠盐中氯化钠少了,添加了其它什么成分呢?氯化钾。有些低钠盐中氯化钾含量竟高达20-35g/100g。低钠盐是不是对大家都有益呢?不是的。中医专家提醒:低钠盐并非人人都适合。
大家都知道人离不开食盐,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钠摄入过多又会诱发高血压,导致冠心病、脑梗塞、肾功能障碍、视网膜病变等多种疾病,严重影响大家生活质量甚至寿命。现在一些厂家出产了低钠盐,以期望减少氯化钠的摄入量。低钠盐中氯化钠少了,添加了其它什么成分呢?氯化钾。有些低钠盐中氯化钾含量竟高达20-35g/100g。低钠盐是不是对大家都有益呢?不是的,一些病人若长期食入不仅不利于健康反而有可能会危及生命。
专家介绍,因为对低钠盐的大力宣传,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它更健康。但是,有位肾病患者来,大夫让他少吃盐,于是他就买低钠盐回来吃。其实,这却是不对的。
健康专家号召人们少吃盐,主要是为了让大家少摄入盐里的钠。现在人们大多吃得咸,而且肉吃得多、菜吃得少、许多包装食品里还暗藏隐形盐。这样很容易造成高钠低钾的问题,引发高血压等许多疾病。从这个角度来说,低钠盐确实是健康盐。低钠盐用钾代替了部分钠,因此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钠的摄入,增加钾的摄入,对维持人体钠钾平衡很有帮助。
钾在人体细胞内大量存在,主要由肾脏排出,如存在急慢性肾功能衰竭、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低肾素性低醛固酮症、肾小管性酸中毒等疾病,肾脏排钾能力下降;或长期使用心脏病常用药受体阻断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保钾性利尿药,肾脏排钾减少;或者因剧烈运动、感染、大面积烧伤、创伤、酸中毒、肿瘤接受大剂量化疗,癫痫持续状态,细胞内钾大量释放入血,此时如果再摄入过多的钾盐,很可能会导致或加重高钾血症。
所以,对肾病患者来说,低钠盐却没有特别的健康功效。肾脏是维持血液中钾平衡的重要器官。肾脏病人如果摄入钾太多,就不能有效排出体外,堆积在体内会造成高血钾,容易导致心律不整,甚至有心脏衰竭的危险。
高钾血症可导致疲乏无力、动作迟钝、嗜睡、肢体麻木、心跳间歇、心脏乏力,严重的甚至心脏停搏。因此,上述人群应慎换低钠盐,主要注意饮食中少加盐。
相关阅读
注意 川贝枇杷膏 并非人人适合
人们常会出现嗓子干、咳嗽等不适。此时,不少家庭都会备些润喉止咳药,如川贝枇杷膏、喉宝等。在许多人看来,这些药是中药制剂,时不时吃上一些,可以起到有病治病、没病防病的保健作用。
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中药系教授、主任医师常章富在接受《生命时报》采访时指出,润喉药物不能随便吃,如果没有对病情进行诊断就擅自服药,可能会越服病越重。
人们常用的止咳润肺药物是川贝枇杷膏,这种药的主要作用是润肺化痰、止咳平喘、护喉利咽、生津补气、调心降火。用于伤风咳嗽、痰稠、痰多气喘、咽喉干痒及声音嘶哑。常章富说,它的主要成分是川贝母、枇杷叶、南沙参、茯苓等,主要用于风热感冒引起的燥热咳嗽,此时痰黏色黄、鼻塞有黄涕。但咳嗽若是因为风寒引起的,再服用川贝枇杷膏,则会导致病情加重。
三类人群在服用川贝枇杷膏时要尤其注意。
一、是糖尿病病人禁服,因为川贝枇杷膏中含有蜂蜜、麦芽糖和糖浆,可能引起血糖升高。
二、是患有肝病、肾病、肺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否则可能影响病情。
三、是正在服用某些药物的患者要注意药物间的反应。
川贝枇杷膏的主要成分是川贝类,属于反乌头药物,如果与乌头类中药,如川乌、草乌、附子等同服,会药性相克。
喉宝也是常见的润喉药,有些人甚至将其当零食随身带着。常章富表示,这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疏风清热,适用于干燥灼热、声音嘶哑等症。但如果咽喉炎是由于病毒引起的,吃了它会刺激黏膜,使得有害菌乘虚而入,引起合并感染。长期吃润喉片,还可能扰乱口腔内环境,造成局部菌群失调,从而诱发口腔溃疡等疾病发生。
因此,常章富提醒大家,吃润喉止咳药物前一定要先查明病因,按时按量服用,同时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如果服用一周病情无改善,或服药期间症状加重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火疗虽好,并非人人适宜
火灸疗法已经听不少了,相信大家觉得神奇又不可思议。火疗是中国独特的针灸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医学中的奇葩。它基于中医理论:调动人体体身气血,疏通人体全身经络,活化人体全身细胞,激活人体全身机能,调节生理功能,医疗保健,美容瘦身,它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特别是对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有特殊疗效,是日常保健的首选方法。聚文化、休闲、保健、美容、塑身于一体。
火疗方法通过高温加热,让皮肤上敷着的药物渗透到体内,可以治疗气血不活、筋骨疼痛,同时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达到止痛、恢复机体功能的目的。
但火疗用的是明火,对操作者而言经验和技术至关重要,稍有疏忽就有可能烫伤皮肤,所以从事火疗技师的资质是很重要的。
不少商家都说火疗适应范围很广,对各类人群都有有病治病,无病健身的作用。这种用火烧出健康的方法是否真的谁都可以尝试呢?
专家说:因为是外用疗法,所以只要操作得当应该不会对健康造成太大的危害。但从中医角度来讲,火灸的方式只适合风寒性体质及阳虚的人,热征、阴虚者,则由于体内火旺,做火疗的话可能会加重内热而导致上火。一般来说,常常手脚心发热、怕热的人属于阴虚,肯定是不宜做火疗的。而阳虚的人正相反,手脚发凉又怕冷,这类人可以做火灸。另外,皮肤敏感或是长有疖子、皮肤破损以及患有易出血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紫癜等)的人也不适合做火疗。
建议,想做火疗的人最好先到中医院进行相关咨询,对自己的体质有个基本的了解后再做,并且对火疗不要抱有真正治病的希望,它只起到一种保健作用。
夏桑菊清凉 并非人人均宜
夏天又来了,不少人为了祛暑降温会到药店买些夏桑菊冲剂,用水冲了当凉茶喝。但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内科主任医师王泽民日前告诉记者,任何事物都有其适用和不适用两方面,对证的人喝夏桑菊冲剂确实有好处,但不对证的人喝了反而会损害健康。
实热体质可以适当喝
夏桑菊冲剂主要含有三种中药成分即夏枯草、桑叶、菊花。它的作用包括清肝明目、疏风散热、除湿痺、解疮毒,主要用于风热表证包括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等症状以及高血压引起的头晕耳鸣和疖疮肿毒。
王泽民介绍,一般来说,在夏季,实热体质的人可以适当地喝一些夏桑菊沖剂。这种体质的人从外表看,面色红润,爱吃凉的食物、喝冰的饮料,说话声音也很洪亮。对于这类人,适量喝夏桑菊冲剂就像喝凉茶一样,具有清热祛暑的作用。然而,实热体质的人如果饮用过量,也会伤脾胃,出现胃痛、腹泻等症状。因此,必须按照夏桑菊沖剂说明书上的量饮用,人一旦出现胃胀、腹部不适等症状,就要立刻停饮。
虚寒体质喝了易疲倦
由于夏枯草、桑叶、菊花都是辛凉的中药,因此虚寒体质的人就不能喝这种冲剂。王泽民解释说,这种体质的人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面色苍白、手脚冰凉,他们特别怕冷,吃凉的东西还会加重寒冷的症状。 如果体质虚寒的人长期饮用夏桑菊沖剂,会损伤人体的阳气和脾胃,容易疲倦、多汗,还易感冒以及出现脉弱无力等脾肺气虚的症状。
5岁以下儿童不能饮用
小孩是否能喝夏桑菊沖剂?王泽民认为,孩子喜欢冷食说明其实热体质者较多。当孩子经常出现嗓子疼、口舌生疮、眼睛红赤时,可以适当饮用夏桑菊沖剂,但不能多喝,否则易导致孩子体内菌群失调;而且,只有5岁以上的孩子才能喝。他说:从中医角度来说,5岁以下的孩子五脏六腑还没发育成熟,过度喝凉茶会伤及脾胃,干扰营养的吸收利用,适得其反。
王泽民还说,有的儿童易感冒咳喘,一个月甚至生病三四次,其中不少儿童就是因为在婴幼儿期间,过量饮用了性味苦寒的凉茶,从而损伤脾肺之气所致。
总之,饮用夏桑菊冲剂要注意体质,因人而宜。
专家提醒:你适合刮痧吗?
一、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全身浮肿者。因为刮痧会使人皮下充血,促进血液循环,这会增加心肺、肝肾的负担,加重患者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二、孕妇的腹部、腰骶部禁用刮痧,否则会引起流产。 三、凡体表有疖肿、破溃、疮痈、斑疹和不明原因包块处禁止刮痧,否则会导致创口的感染和扩散。
四、急性扭伤、创伤的疼痛部位或骨折部位禁止刮痧,因为刮痧会加重伤口处的出血。 五、接触性皮肤病传染者忌用刮痧,因为这会将疾病传染给他人。 六、有出血倾向者,如糖尿病晚期、严重贫血、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患者不要刮痧,因为这类患者在刮痧时所产生的皮下出血不易被吸收。 七、过度饥饱、过度疲劳、醉酒者不可接受重力、大面积刮痧,否则会引起虚脱。中医刮痧法都适合哪些病症者
刮痧是中国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经常刮痧,可起到调整经气,解除疲劳,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刮痧是根据中医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遵循急则治其标的原则,运用手法强刺激经络,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从而起到醒神救厥、解毒祛邪、清热解表、行气止痛、健脾和胃的效用。刮痧施术于皮部对机体的作用大至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预防保健作用,二是治疗作用。
儿科病症:
营养不良、食欲不振、生长发育迟缓、小儿感冒发热、腹泻、遗尿等病症。
五官科病症:
牙痛、鼻炎、鼻窦炎、咽喉肿痛、视力减退、弱视、青少年假性近视、急性结膜炎、耳聋、耳鸣等病症。
妇科病症:
痛经、闭经、月经不调、乳腺增生、产后病等。
保健:
预防疾病、病后恢复、强身健体、减肥、美容等。
内科病症:
感受外邪引起的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呕吐、腹泻以及高温中暑等,急慢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哮喘、心脑血管疾病、中风后遗症、泌尿系感染、遗尿症、急慢性胃炎、肠炎、便秘、腹泻、高血压、眩晕、糖尿病、胆囊炎、肝炎、水肿,各种神经痛、脏腑痉挛性疼痛等,诸如:神经性头痛、血管性头痛、三叉神经痛、胆绞痛、胃肠痉挛和失眠、多梦、神经官能症等病症。除慎用症和禁忌症以外的各种病症,包括一些疑难杂症均可用全息经络刮痧法治疗。
外科病症:
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各种外科病症,如急性扭伤,感受风寒湿邪导致的各种软组织疼痛,各种骨关节疾病,坐骨神经痛,肩周炎,落枕,慢性腰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椎、腰椎、膝关节骨质增生,股骨头坏死,外科如痔疮、皮肤搔痒症、荨麻疹、痤疮、湿疹、脱发等病症。
中医专家提醒 要谨记吃姜五大禁忌
姜中含有姜醇、姜烯、水芹烯、柠檬醛等油性的挥发油,还有姜辣素、树脂、淀粉和纤维等,所以民间流传着生姜治百病之说。因为。所以,姜可缓解疲劳乏力、厌食失眠、腹胀腹痛等症。孰不知吃姜也有很多的禁忌,中医专家提醒 要谨记吃姜五大禁忌。
生姜还有健胃增进食欲的作用。气候炎热时,唾液、胃液的分泌会减少,因而影响人的食欲,如果在吃饭时食用几片生姜,可增进食欲。
姜的吃法很多,例如喝姜汤,吃姜粥,炒菜热油时放点姜丝,炖肉、煎鱼加姜片,制扁食、水饺馅时加点姜末,既能使味道鲜美,又有助于醒胃开脾,提神,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和有助胃肠对营养成分的吸收。
不过,姜既然有药理作用,就应该注意它的一些用法和禁忌,以下几个问题是应该注意的:
1.不要去皮。有些人吃姜喜欢削皮,这样做不能发挥姜的整体功效。鲜姜洗干净后即可切丝分片。
2.凡属阴虚火旺、目赤内热者,或患有痈肿疮疖、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胃溃疡、胆囊炎、肾盂肾炎、糖尿病、痔疮者,都不宜长期食用生姜。
3.从治病的角度看,生姜红糖水只适用于风寒感冒或淋雨后有胃寒、发热的患者,不能用于暑热感冒或风热感冒患者,也不能用于治疗中暑。服用鲜姜汁可治因受寒引起的呕吐,对其他类型的呕吐则不宜使用。
4.不要吃腐烂的生姜。腐烂的生姜会产生一种毒性很强的物质,可使肝细胞变性坏死,诱发肝癌、食道癌等。那种烂姜不烂味的说法是不科学的。
5.吃生姜并非多多益善。夏季天气炎热,人们容易口干、烦渴、咽痛、汗多,生姜性辛温,属热性食物,根据热者寒之原则,不宜多吃。在做菜或做汤的时候放几片生姜即可。
专家点评 按摩并非越痛越有效
一般的保健按摩正常的感觉是有一定的酸胀感,如果令人出现刺痛或疼痛到难以忍受甚至大叫出来,都是不正常的,极有可能已经造成软组织的挫伤以及皮下出血,当时可能看不到症状,可是第二天症状就会显示出来。
镜头一:王女士出现颈椎移位家住上海杨浦区的王女士,几天前,她觉得自己的脖子又酸又痛,就去了一家按摩馆。开始王女士还觉得很舒服,可是按摩师傅使的劲越来越大,掐得王女士痛得叫出声来,这个师傅却说:感觉越痛越好,痛就表示穴位通了。
王女士半信半疑地回了家,却发现自己整个后颈高高肿起,又红又热,连扭头都十分困难,晚上睡觉更是苦不堪言,只能趴着睡。第二天去医院检查,被诊断为颈椎移位。
镜头二:赵老师出现大片淤斑家住上海宝山区的赵老师,今年43岁。去年初经医院检查发现患子宫肌瘤,6月份施行手术切除后反复出现感染,下体流血难止,几经住院医治后情况虽有好转,但由此落下周身疼痛的毛病。
赵老师以为是神经痛、风湿之类的小病症,便找了个洗头店进行按摩。按摩过程每隔几分钟,赵老师就能品尝到火辣辣滋味,浑身也被她敲得像散了架似的。结果虽然身体的疼痛缓解了,但浑身竟出现大片淤斑,继而高热不退,出现生命危险。
家属赶紧把赵老师送进医院,经详细检查发现,赵老师血液中止血、凝血因子严重缺乏。按摩不仅治不了她的病,还引发了严重的内脏出血。
镜头三:陈先生出现肩部肿块家住上海虹口区的陈先生,前些天睡觉落枕,感到脖子有些不舒服。经朋友介绍,他来到了附近一家规模庞大的美容保健中心,想利用这里的招牌项目按摩来疏通一下筋骨、缓解自己的病症。
花了40元,经过1个小时的按摩治疗后,他却发觉,不但自己的脖子比原来更加酸痛了,而且就连原来好好的肩膀也开始隐隐发痛。按摩小姐让陈先生别担心,回家睡一觉就会好的。可是,第二天起床后,陈先生发现自己整个右肩又麻又痛,头颈根本不能上下转动,甚至连梳头都不好梳。
吓坏了的他急忙赶到医院,从医生的口中才知道,原来因为那天享受的不规范指压,使他的病情不但没有缓解,而且还雪上添霜,造成了颈肩部斜方肌肉软组织损伤,整个右肩部肿起了一大块,需要及时进行正规的推拿治疗。
专家点评:按摩并非越痛越有效
不正规的按摩所产生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尤其是所谓的放松按摩。在经过卫生部门审批发牌的医疗机构里,按摩属于中医科的治疗项目。患者筋骨方面出现了问题,首先要经过医生的诊断,配合照 X光片确定发病部位后才会加以按摩治疗,正规医生绝不会在没有精确诊断的情况下就胡乱为患者按摩。
专家支招三常见病按摩方法
生活中的头疼脑热是常见的疾病,这些常见疾病困扰着不少人群,治疗这些常见疾病不妨试试下面几个按摩方法,只要按对穴位,就能立即挥别疼痛。
1、头痛:百会穴能解大部份头痛
户外高温炎热令人头晕,一进到室内低温的冷气房,原本扩张的血管、肌肉瞬间收缩,更令人头痛难耐。
按摩方法:此时可以按压头顶的百会穴(两耳往上交会至头顶),能让全身气血通畅。手腕的神门穴(仰掌、握拳,手掌缘靠近小指侧,腕横纹上的凹陷即是穴位)则有镇定放松的效果。大家熟知的太阳穴(在眉尾和眼角之间的凹陷处),可以缓解侧边头痛的困扰。
如头痛偏在前额,试试按摩合谷穴(将大拇指第一指节的横纹,贴放在另一手的虎口,大拇指的指尖处往下压,就是合谷穴)。如果是后脑疼痛,可将双手抱头按压风池穴(位于后颈部两侧,发际与脊椎外侧筋处,是颈部肌肉起点),舒缓症状。
2、眼睛疲劳:顺着眼框骨按摩眼部周围至感觉酸胀
长时间盯着电脑、电视、看书、看文件,眼睛酸涩难受,可按压眼部四周的穴位缓解。
按摩方法:循着眼眶骨,由双眼内上眼角往外,轻轻按压眉毛内侧的缵竹穴、眼睛内侧的睛明穴、眼睛下缘落泪处的承泣穴、额头两侧的太阳穴等,直到感觉酸胀即可,能改善眼部的血液循环,并且刺激整个眼部周遭肌肉,舒缓不适。
贴心提醒:眼压高、青光眼、高血压者或眼睛有红肿热痛时,切忌按摩穴道。
3、过敏性鼻炎、咳嗽:迎香治鼻炎、少商平咳嗽
有过敏体质的人夏天待在冷气房症状将更明显。低温会刺激鼻腔、气管,尤其藏污纳垢的冷气滤网蓄积大量尘螨,容易诱发呼吸道问题,不停流鼻水、打喷嚏、咳嗽。
按摩方法:过敏性鼻炎的症状缓解可刺激迎香、印堂穴。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的法令纹处,印堂穴则在两眉头中间,两个穴道都能散鼻部郁热,按压至感觉发热即可解决困扰。至于喉咙痛或咳嗽,试试天突穴及少商穴。天突穴位于胸骨柄上缘中部微凹处,是气息出入的要塞,可平喘、化痰、理气。少商穴属肺经,位于大拇指指甲根部内缘,是治疗咽喉症状的特效穴,能缓减咽喉疼痛。
专家:夏季养生之全方位提醒
夏季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季节,人体的新陈代谢十分旺盛,好多人在炎热的夏天常常出现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容易出汗、头晕、心烦、昏昏欲睡等症状,甚至被中暑、呕吐、腹痛、腹泻等疾病所困扰。为了安度炎夏,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清淡饮食,但也不能拒绝荤菜
由于夏季人的胃酸分泌减少,加之饮水较多,冲淡胃酸,导致机体消化功能较弱,故饮食应清淡一些。应多吃营养丰富、气味清淡之品,忌食油腻、煎炸及热性的食物。但是,清淡不等于素食,因为素菜中虽然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及丰富的维生素,但缺乏人体必需的蛋白质,长期吃素容易导致营养失衡。
所以即使在炎炎夏日也不要拒绝荤菜,可适当摄入一些瘦肉、蛋、奶、鱼以及豆制品,关键是在烹调时多用清蒸、凉拌等方法,不要做得过于油腻。如可取鲜嫩碧绿的荷叶,用开水略烫后,用来包鸡、包肉,蒸后食用,风味别致、清香可口、有增进食欲之效。
-保证睡眠充足
夏季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觉疲劳,因此夏季保持充足的睡眠对于促进身体健康、提高工作、学习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保证充足的睡眠,首先应做到起居有律;其次应注意卧室通风、凉爽;第三要保持平静的心境,力求“心静自然凉”;第四要有适当的午睡时间,夏季午睡可使大脑和身体各都得到放松,有利于下午的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
-苦味宜多食
中医认为,凡有苦味的,大多具有清热的作用,因此,营养学家建议,夏季经常吃些苦菜、苦瓜等苦味,能起到解热祛暑、消除疲劳等作用。如素有“菜中君子”美称的苦瓜,苦中带甘,略含清香,食之回味隽永。夏天常食苦瓜汤或苦瓜菜肴,能调和脾胃,清除疲劳,醒脑提神,对中暑、胃肠道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苦菜也是一味药食同源的,具有清凉解毒、消毒排脓、去瘀止痛、防治胃肠炎等功能,食用苦菜时,将它的根、叶洗净,可拌可炒可做汤,味道苦中带香,是解暑开胃的佳肴,而且对肠炎、痢疾等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夏季出汗较多,不妨喝点带苦味的饮料,啤酒、绿茶、苦丁茶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游泳注意安全
酷热难耐的夏天,如能在碧水清波中一展身手,不仅使人暑热顿消,而且还能锻炼身体,增添生活情趣。游泳时需注意以下问题:首先要选择一个水质较好的游泳场所,一般来说,清澈见底或呈浅蓝色的水是比较干净的,为了安全起见,要选择没有礁石、淤泥、漩涡以及没有水草的地方游泳。最好到海滨浴场或游泳池中去,那儿比较安全。其次,做好下水前的准备活动,避免进入水中后发生手足抽筋的现象。再次要注意游泳卫生,患有肝炎、皮肤病、眼病的人不宜进入公共游泳场所,以防污染水质。最后,身体疲倦、腹中空空以及过饱时都不宜游泳,妇女在经、产、孕期,也不宜游泳。
-体内不能缺水
夏季气候常较闷热,出汗较多,一定不要等到口干舌燥时才喝水,特别是中老年人更要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即口不渴时也要进行“必须的”喝水,这是因为中老年人对失水的口渴反应减低、显得耐渴。当体内发出口渴“信号”的时候,已经处于比较严重的缺水状态了。失水是早衰和夭寿的主要原因,人体在缺水时全身血容量会减少、心脏灌注压下降、心肌缺血,容易造成心肌损害,此外,体内缺水时,汗液和尿液会相对减少,这样就会影响体内代谢产物的排泄,造成有害物质在体内蓄积,使人体出现慢性中毒。因此,水的摄取既要适时,又要适量。
一般来讲,少量多次喝水比较好,一次大量饮水会对人体产生许多危害,严重者会导致体内水和电解质平衡的紊乱,甚至出现水中毒。因此,平时一定要养成主动饮水的习惯,在清晨起床后、上午10点左右、下午3~4点、晚上就寝之前这四个“最佳饮水时间”要饮用1~2杯白开水,在出汗较多、运动或洗澡后也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此外多吃和水果也是补充水分的好方法,既补充了水分,又提供了必要的矿物质和其他营养素,可谓一举多得。
专家提醒艾灸次数不宜太频繁
【导读】艾灸是许多人青睐的养生方式,冬季用正好防夏病,不过中医专家提醒艾灸次数不宜太频繁,艾灸温度不宜太高,时间不宜过长,以半小时内为佳,且要坚持做才能看到效果,下面就为介绍专家提醒艾灸次数不宜太频繁。
专家提醒艾灸次数不宜太频繁
艾灸操作起来方便简单,我平时都在家里用艾灸材料自己操作来活血通气。广州市民李女士认为,艾灸需要坚持,做多了治疗效果就会明显。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对身体的养生保健,其中中药艾灸成为许多市民推荐的养生方式。那么艾灸真的有功效吗?艾灸操作应该注意些什么?武警番禺医院中医师张小泉表示,艾灸是利用艾条、艾叶通过温热作用刺激皮肤血管达到温经通络、活血的作用,可治疗疾病,养生保健,但是每天使用次数不宜过多,时间不能过长,还要避免被艾条灰烫伤。
据武警番禺医院中医专家张小泉介绍,所谓艾灸,就是利用艾条、艾叶等艾灸材料通过温热作用来刺激人体的皮肤血管,以热传导的作用温经通络、活血,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艾灸可以治疗感冒,对于治疗寒性疾病比较有效果,也适用于气虚的人群。艾灸对于手术前后的身体治疗有很大帮助,尤其是手术后,艾灸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帮助身体康复。
专家提醒艾灸次数不宜太频繁
艾灸虽然方便,但是操作时要小心,由于艾灸温度很高,会烫伤皮肤,所以做艾灸时要注意艾条等艾灸材料与皮肤的距离,不能离皮肤太近。在艾灸过程中,要避免艾条等艾灸材料的灰掉到身体上烫伤皮肤,大家可以拿袋子或者盆接灰。做艾灸次数不能太频繁,每天一到两次为宜,时间不能过长,半个小时以内为佳,而且,艾灸需坚持,做多了效果才会明显。另外,中医讲究的是辨证治疗,艾灸也要因人而异,要根据人的身体情况和其对温度的承受能力再对症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