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春季养生保健穴 > 导航 > 人体四大养生穴

人体身上的“特效保健穴”

【www.ys630.com - 春季养生保健穴】

“活动有方,五脏自和。”那些健康而长寿的人,他们在养生方面都有自己的心得。养生关系着你、我、他的生活质量。您是否正在关注中医养生呢?以下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人体身上的“特效保健穴””,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内关穴:心脏的保护伞

适宜症状:绝大多数心脏疾患,如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冠心病心绞痛、心律不齐等。尤其对预防心梗发作具有最突出的效果。

内关穴是心包经的络穴,它自古就是中医用来治疗心脏疾病的核心用穴。几乎所有与心脏异常有关的症状均可使用。

内关穴位于前臂掌面的下段,曲泽穴与大陵穴的连线上,大陵穴(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按揉内关穴,不论时间地点,随时可做,以感觉酸胀为度,常常按揉时会感到一种莫名的刺激感沿着前臂内侧传至心脏,此为较好的刺激效果,但注意适可而止不要用力过度。除此之外,还可以用三指拿捏法拿捏内关穴处的表皮。

坚持操作一个月后,患者就可以感到呼吸憋闷、心烦心悸等感觉明显减轻或消失了。

太溪穴:慢性肾病的良药

适宜症状:绝大多数肾脏疾病,如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特别是对患有慢性肾病,同时表现为浮肿、腰酸腿冷、浑身乏力的患者效果最为明显。

太溪穴是足少阴肾经之输穴,古代又称其为回阳九穴之一,重在补肾,具有明显提高肾功能的作用。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用对侧手的拇指按揉,也可以使用按摩棒或光滑的木棒按揉,注意力量柔和,以感觉酸胀为度,不可力量过大以免伤及皮肤。

对于肾炎病人,按揉后可使高血压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尿蛋白明显减少。按摩虽然有很好的效果,但是仍然需要配合药物治疗。

足三里穴:效如参茸的滋补品

适宜症状:一切虚损性疾病,如治疗营养不良引起的贫血、产后术后、大病初愈、久患消耗性疾病等。是强壮身体,延年益寿的良穴。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为强壮及保健的要穴。具有扶正培元,调理阴阳,健脾和胃,通经活络之功。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面的上部,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中指)处。

用同侧的拇指按揉或用光滑木棒按揉,也可以用艾条灸。因为小腿部皮肤较厚,力量可以适当大些。但用力时不可以憋气,否则容易引起血压上升。操作不限时间和场地,但注意每天都要按揉,持之以恒才能有效。

合谷穴:抗击疼痛的自然疗法

适宜症状:各种疼痛,无论外伤还是内科疾病引起的疼痛,均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尤擅缓解晚期癌症病人的恶性痛。此外,还可以治疗头晕、恶心等各种异常症状。

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具有疏风止痛,通络开窍之功。中医认为,合谷穴能够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坚持按揉刺激该穴,可以获得自然治愈疾病的功效。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1掌骨间隙之中点处,或第2掌指关节与阳溪穴之间的中点处,稍靠近食指侧。

用对侧拇指按揉即可,也可用三指拿捏合谷穴处皮肤,随时随地都可以操作。力量可以大些,没有副作用和危险。以感到酸胀且能够忍受为度。

关元穴:恢复老人青春活力

适宜症状:各种生殖系统疾病。尤其擅长治疗不孕不育、阳痿、遗精早泄、痛经、月经不调等症。

中医认为,关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临床上多用于泌尿、生殖系统疾患。现代研究证实,按揉和震颤关元穴,主要是通过调节内分泌,从而达到治疗生殖系统疾病的目的。

关元穴位于腹下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3寸,耻骨联合上2寸处。

常用的方法是按揉法或震颤法。震颤法是双手交叉重叠置于关元穴上,稍加压力,然后交叉之手快速地、小幅度地上下推动。操作不分时间地点,随时可做。注意不可以过度用力,按揉时只要局部有酸胀感即可。

中脘穴:治疗胃病的专家

适宜症状:绝大多数的胃及十二指肠疾病,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下垂等。尤其对缓解胃痛和治疗消化不良十分有效。

中脘穴是四条经脉的会聚穴位,同时号称胃的灵魂腧穴。具有健脾和胃,补中益气之功。主治各种胃腑疾患。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处。

常用的方法是按揉法或摩揉法。摩揉,即是双掌重叠或单掌按压在中脘穴上,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缓慢行圆周推动。注意手下与皮肤之间不要出现摩擦,即手掌始终紧贴着皮肤,带着皮下的脂肪、肌肉等组织做小范围的环旋运动。使腹腔内产生热感为佳。操作不分时间地点,随时可做,但以饭后半小时做最好,力度不可过大,以免出现疼痛和恶心。

Ys630.com相关知识

角孙穴各类咳嗽特效穴


角孙穴属于手少阳三焦经,是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手阳明大肠经的交会穴;

角孙穴的准确位置

位于头部,折耳廓向前,当耳尖直上入发际处。

角孙穴的功效与作用

角孙穴具有清热消肿散风止痛的功效

角孙穴有清头明目、疏风活络作用。

角孙穴有清热散风作用,系三焦、小肠和胆三经之会穴,主治耳呜,目赤肿痛,龈肿,齿痛,痄腮。

角孙穴主治病证

角孙穴主要用于口齿、耳目疾患等:如齿龈肿痛、耳肿痛、目痛、目翳等。

角孙穴主治颊肿、目翳、齿痛、项强。

角孙穴主治耳部肿痛,目赤肿痛,目翳,齿龈肿痛,唇燥,唇吻强,颊肿,项强,头痛

角孙穴主治耳部红肿,目赤肿痛,目翳,颊肿,齿痛等。

现代又多用角孙穴治疗腮腺炎、视神经炎、视网膜出血及偏头痛等。

头面五官科疾病:腮腺炎,牙龈炎,视神经炎,视网膜出血,眼疾目痛,头痛项强。

人体特效穴位的神奇作用


导读:穴位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理论之一,是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现、总结出来的,是古人馈赠给我们的珍贵的健康遗产。它传承千年,但并不高深莫测,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用穴位来为自己诊病治病,养生保健。

一、脸颊、前额上老长痘痘,而且颜色偏红,口气重,肚胀,有时还有便秘

( 痘痘,口臭、便秘这些恼人的现象,只要坚持每天刺激双侧内庭、天枢3分钟,就可快快消除掉。)

这是胃火旺造成的。"火性炎上",胃火沿着胃经上传至脸颊、前额,所以这些部位长痘;胃火沿着食道向上,所以会有口气;胃以通降为和胃火向上走,意味着胃的功能失常,食物不能消化,会引起肚胀;火气大了,灼烧津液,水分自然减少,久而久之,肠道干燥,两便不通。

改善的方法就是按内庭穴、天枢穴!

内庭:足阳明胃经的荥穴,《黄帝内经》有"荥主身热",所以内庭主泻胃火。

内庭在两脚背上第二和第三趾结合的地方。要每天用手指肚向骨缝方向按200下,力量要大,依据个人的承受能力,以能接受为度,早上7-9点最佳,因为此时胃经经气最盛。

天枢:是胃经的穴位,同是又是大肠经的募穴。所谓募穴就是脏腑之气在胸腹的聚集地,相当于大肠经气在小腹驻扎的营地。所以天枢穴不仅调胃经经气还能调整大肠功能,促进排便,让痘痘、口臭很快消失。好比家里的排水管,下水道通了,沉积在水池里的脏东西很快就下去了。

天枢距离肚脐两个大拇指的宽度,肚脐左右各一个。要用大拇指指肚按天枢穴,力量稍微大点,按在空位上轻轻旋转。

操作方法:早上起床,选用大拇指点按两侧内庭2分钟,泻胃火,再按揉两侧天枢2分钟,通便。饭后半小时,再按揉天枢穴1-2分钟。这种刺激不拘季节,每天都可以用。

另外要多喝温的白开水,促进排毒。

饮食建议:少吃肥厚油腻之品,比如各种油炸食物、肉类,尤其是牛羊肉;多吃蔬菜。

二、不用唇彩,双唇仍然鲜亮

(每天睡前灸神阙、关元各10分钟,再刺激血海穴3分钟,完全可以让您抛掉唇彩,而嘴唇依然如草莓一般鲜嫩红润。)

嘴唇发暗,甚至偏紫色,冬天或者淋了雨,着了凉之后更明显。手脚老是冰冰的,特别冷的时候手也变成暗紫色,像"猪肝"一样。

这是寒凝血瘀。中医讲,寒主凝滞,体内太寒,血液流动减慢,就会形成血瘀,就跟冬天河水结冰、水流变慢一个道理。血行变慢,新鲜的血液,也就是动脉血不能及时补充,所以会表现出静脉血的颜色。初中的生物课上就讲过,动脉血是鲜红色的,静脉血是暗红色的。所以受寒后的女性嘴唇,四肢末端会发暗。

其实,现在很多女性体质天生就偏寒,所以手脚发闵、痛经很常见。但是好些人为了减肥,只吃寒性的青菜水果,再加上现在流行露脐装、低腰裤、超短裙总之,女人本身就怕寒,但是老在无意中把自己变得更寒。

要红色寒就要温阳,要点燃身体内的小火炉。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灸神阙、关元穴。

灸神阙的肚脐正中,就是咱们说的肚脐眼儿的地方。它是任脉的一个穴位,出生前我们就靠它从母亲体内汲取营养,出生后我们用它来振奋体内的元阳。阳气足了,寒邪自然一扫而光。可以取少量的食盐放在肚脐内,上面放一块硬币大小的生姜片,再放满艾绒,点燃。注意:感到很烫的时候,把姜片拿起来,绕着肚脐上、下、左、右移动。每天睡前灸,因为这时阳气最少,正是该"生炉子"的时候。

关元穴在肚脐正下方四横指的地方,它既是任脉上的穴位,也是小肠募穴和足三阴会穴,能温补元气。长期灸关元穴的人,能感觉到后腰明显地发热,这股热气从关元穴斜向两侧上方,暖融融的,很舒服。每天要灸10分钟,可以隔姜灸,也可以只用艾条灸。

除了温阳,还要配合活血。这时血海穴就大派用场了。它是用脾经上的穴位,脾统血,管理着血的运行,刺激血海可以活血去瘀。用左手掌抵住右膝盖,大拇指下可以摸到肌肉的缝隙,这里就是右侧血海穴所在,左侧血海一样的找法。先试试哪边的血海穴比较疼,要重点刺激疼的那个。用大拇指点按或者按揉,每天坚持,直到按下去不怎么疼为止。

操作方法:每天睡前灸神阙穴、关元穴各10分钟,然后点按或者点揉两侧血海穴3分钟。等到身体暖融融的,血海穴不怎么疼了,体内的寒气和瘀血就消散了。

饮食建议:多吃牛羊肉、虾仁、生姜、韭菜、红枣、糯米酒、樱桃之类温性的东西;少吃冰淇淋,不要喝太凉的东西,尤其是月经期间,像银耳、柠檬、笋什么的也要少吃;随时注意保温,多喝热饮。

另外,不要老在空调房里坐着,多晒太阳,多运动;也不要只要风度不要温度,注意小腹、后腰和脚的保温。因为寒从肢下生,而小腹和后腰里面是女人的生殖区。


三、祛斑竟是如简单

(太冲、合谷和血海,人体自生的祛斑法宝。每晚睡前坚持按揉三穴位3分钟,祛斑彻底,即使您素面朝天,自信依然满满。)

脸上突然发现斑斑点点的,尤其是鼻梁和颧骨。平时工作压力在,老郁闷,感觉胸口气不顺,爱受气,好想长长也口气,好像能把积压在心里的郁闷排也去似的,偶尔内脏会有针扎一样的疼痛,疼的地方也不定,但是很快就能好。

这是肝郁气滞血瘀。肝主疏泄,负责疏通能力退化,长期郁郁寡欢,情绪不能发泄,就会使肝的疏通能力退化,气运行的管道就会越来越堵。所以感觉胸口憋着一团气,老想把这团气给"叹"出来。气为血帅,是推动血行的动力,气不走了,那血也走不动了。河流缓慢,淤泥会变多,血行缓慢,脸上这些星星点点的色素沉淀也就多了。所以游走不定的,瘀血不定发生在什么地方,所以内脏会突然有小疼痛,但是没什么大问题,身体很快就能调整过来。

这时要祛斑,光靠往脸上抹东西是不够的,"相由内里心生",要调整内环境才行,这就是要恢复肝的疏导功能,外加活血化瘀。

肝的"出气筒"在太冲穴上,也就是脚背大拇趾的和第二趾结合的地方向后,在脚背最高点前的凹陷处。用手指或者头钝的东西按压都可以。还要配合合谷穴,中医称合谷为"开四关",它能调全身的气机。将食指拇指并拢,合谷就在手背后肌肉最高点。每天睡觉前各刺激两穴位3分钟,闷气就都出去了。

活血化瘀的穴当然非"血海"莫属,每天坚持点揉两侧血海3分钟。

饮食建议:坚持每天早餐前空腹喝一大杯温水。平时用玫瑰花、月季花泡水吃饭,或者熬粥时放些花瓣进去,因为玫瑰、月季能疏肝角郁。每天喝一杯西红柿汁或者多吃西红柿可以预防雀斑。

介绍一道食疗菜谱:用当归12克,石决明30克锤碎,用纱布包好,红枣6枚,生姜5片,羊肉做主料,放入砂锅中,加入清水,中火煲3小时,用精盐调味即可。

外洗方:每晚用胡萝卜加牛奶涂在脸上,第二天早上洗去。

番茄汁,加入适量蜂蜜和少许面粉调成膏状,涂于面部20-30分钟。

红花、桃花各10克用水浸泡后洗脸。

心病还需心药医,最重要的还是保持心情愉悦。多参加户外活动,与周围人保持良好的沟能这,心情好了,斑才祛得快。

春季预防风疹的特效穴——血海穴


春风既能带来温暖,也会带来风邪。风疹是风邪引起的最常见疾病之一。风疹最大的特点就是痒,如果不注意控制,会从一两个部位发展到全身。春季防风疹可以通过点按血海穴来治疗。

春风得意时,最需防风疹

春季草木开始发芽,气温逐渐回暖,但是料峭春寒时候的春风须得多多防范。春风得意时,稍不注意,风邪就会侵入人体。

有没有风,我们只要看看树木就知道了。那么,风邪侵袭了人体,我们怎么知道呢?“风者,善行而数变。”(《黄帝内经·素问》)中医认为,风邪变化无定,病变多样,在表可稽留于皮毛之间,在里可游走于经络之中。风邪侵犯肌表,就会出现风疹。

风疹的特点——痒

如果风邪藏留于皮毛或肌肉腠理之间,就会引发瘙痒难忍的风疹疙瘩,也叫荨麻疹。风疹最大的特点就是痒。但这种痒和平时的痒不一样。我们知道风最明显的特点是吹来吹去,不会固定在一个地方。风疹的痒也有相似的特点,它不局限在一个地方,你刚在这地方挠舒服了,过不了一会儿,那个地方又起了疹……往往一开始是一两个部位发痒,后来逐渐蔓延,发展到最后可能全身都痒起来,瘙痒难忍。

风疹是由风邪引起的,所以,遇到出风疹的孩子,有经验的老人都会说,要待家里,不要出去,不要吹风。大夫也会嘱咐说,多穿点儿衣服,别让风吹着。

需要注意的是,过敏体质的人特别容易发生风疹,要更加注意防范。

防风疹就按摩血海穴

血海穴,顾名思义,是血很多的地方。的确,这个地方就是气血的海洋,是一个多气多血的地方。皮肤瘙痒,其根源就在于血不润肤。所以,不光是风疹引起的瘙痒,老年人气血不足导致的皮肤瘙痒一样可以通过按摩血海穴来缓解。

此外,血海穴是足太阴脾经上的穴位,对于一切与血有关的疾病都有很好的调理效果。因此,不仅是皮肤瘙痒,女性的月经不调等问题也可以通过按摩血海穴来调理。

血海穴怎么找、怎么按

血海穴位于大腿内侧,膝盖附近。先找到膝盖的内侧缘,也就是髌骨内侧缘。髌骨是一个倒立的三角形,把同侧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无名指中部紧贴髌骨内侧缘向上丈量,食指指缘中间的位置就是血海穴。血海穴左右腿各一个。

操作要领:血海穴处的肌肉较厚,可用拇指用力按压、揉动

身上就有“解酒穴”


喝酒过量后,如果感到头痛、胃难受等不适,不防试试穴位按摩的方法。

缓解头痛可以按压百会穴和天柱穴。

百会穴在头顶部,脑袋左右耳连线中间点就是百会穴,用拇指轻轻刺激即可。

天柱穴位于脑后颈椎两侧约两指宽的地方,是一个凹陷处,同样用拇指按揉即可。

缓解胃部不适可按内关、历兑穴和期门穴。

内关穴位于手腕内侧,腕横纹上两指处,两筋之间,按压时有较强的酸麻感。

历兑穴位于第二脚趾根部,靠边缘中间两毫米处就是,同样用大拇指揉捏即可。

期门穴位于乳头正下方与肋骨下相交处,可用食指、中指、无名指从下向上轻轻推一下就行了。

如果酒后疲乏,比较好的按摩穴位是足三里和三阴交穴。

足三里位于下肢外侧膝关节下方3寸;

三阴交穴位于肋骨内侧缘,距内踝三指宽处就是。

按压穴位应该注意力度,以感到稍麻即可。

少泽穴急性扁桃体肿大的特效穴


少,小的意思。泽,润泽的意思。本穴内的物质是小肠经体内经脉的外输湿热水汽,但因为它从体内出体表后,水液气化散去了较多的热量,所以,成为天部水湿之气后的温度并不高,对于天部中的金性之气来说是吉祥之事,故名。

【取穴位置】

少泽穴位于手背,在小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 ,取穴时掌面向下,以另手轻握手指指尖,弯曲大拇指,指尖所到达的小指指甲外侧下缘处即是。

【功能主治】

清心泄热,开窍通罗

咽喉痛、昏迷、热病、中风初期

用指甲掐按此穴可立即解除喉痛。中风初期、昏沉、不省人事,亦可用指甲掐按此穴,可使气血流通,促使快速苏醒。头痛、目翳、咽喉肿痛、乳腺炎、乳汁分泌不足、短期、肋间神经痛、前臂神经痛、颈项神经痛、耳聋等,长期按掐此穴有很好的保健调理功效。

【理疗方案】

1、按摩

一只手的掌背向上、掌面向下。用另一只手轻握,大拇指弯曲,用指甲尖端垂直下压。穴位处轻轻掐按此处,有强烈的刺痛感。每次掐按1-3分钟。

2、艾灸

每日1次或隔日1次,每次20分钟左右

3、气功

治耳聋、耳鸣。

双手反向对握,对拇指及食指压对侧手小指少泽穴处,双手放于丹田下,聚集精神,意念通过气血呼吸使全身气血通过丹田上于肩、臂、肘、腕、手尖;又循环上于腕、肘、臂、肩回到丹田,感受双手麻热,胀感,并向全身发展,然后意守全身,观想穴位处有麻、胀、热感,

补阳特效穴有哪些


补阳特效穴有哪些

1、补阳特效穴有哪些

申脉穴--体贴身寒多病者的纯阳大药。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布有腓肠神经和外踝动脉网,有补阳益气、疏导水湿之功效。

公孙穴--摆平痛经及脾胃疾患的温阳大穴,痛经的女性,经常有不明腹痛、心痛、胃痛、胸痛的人。

公孙穴在人的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基底的前下方。或于第一跖骨基底前下缘,赤白肉际处取穴,距太白穴后1寸。或在第一跖骨基底之前内侧下缘凹陷中,赤白肉际处取穴。

2、补阳营养原则

总的营养原则为温补阳气,包括温阳、壮阳、通阳。

宜选择温阳的食物。温阳为温补全身的阳气,可以包括温肾阳、心阳、脾阳以及温中散寒等

宜选择通阳的食物。通阳是指温通阳气,适用于肢体经脉寒冷疼痛

宜选择壮阳的食物。壮阳一般指提高性机能。

在温阳基础上,辅以养阴,并兼顾脾胃。

3、补阳的注意事项

在补阳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尽量避免熬夜。

少吃辛辣或者刺激性食物。

积极参加户外运动,放松心情。

合理安排性生活次数,避免纵欲过度。

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学会合理减压。

补阳吃什么食物好

1、刀豆

刀豆温脾补肾,是可以补阳虚的食物,拥有能为阳虚人可以经常吃一些。

2、生姜

生姜对于那些精力不够旺盛,倦乏怕冷的阳虚体质有着很好的补阳效果。生姜能适当的补充阳气,保持体内阳气的充足对于身体健康很重要。

3、羊肉

羊肉性温,味甘,为温补佳品,有温中暖下、益气补虚的作用。阳虚之人宜在秋冬以后常食之,可以收到助元阳、补精血、益虚劳的温补强壮效果。

4、胡椒

胡椒是补阳气十分好的食物,生活当中可以经常吃一些的哦。胡椒性热,味辛。《本草经疏》亦云:“凡胃冷呕逆,心腹冷痛,大肠虚寒,四肢如冰等,诚为要品”。“胡椒比之蜀椒,其热更甚,凡因火衰寒入,治皆有效。”中医理论认为,火衰与寒入是有区别的,火衰乃指人体本身阳气衰少,而寒入当指寒邪侵袭。胡椒散寒力强而温阳力逊,诚如黄宫绣所云:“胡椒止有除寒散邪之力,非同桂、附终有补火益元之妙。”然而,阳虚之人,寒邪易犯,故食之亦宜。

5、韭菜

韭菜对男性来说是大补之物。韭菜又叫做起阳草,就是说男性的阳虚的人,容易性功能差一些,这类人群吃韭菜有明显的改善作用。韭菜有很多作用,它温阳、壮肾阳,活血的作用也不错,还有,有的大便秘结的人,吃韭菜也有通便的效用,但是重要的养生调理功能,还是它温阳的作用。

补阳喝什么粥好

神仙粥

原料:山药30克,芡实30克,韭菜30克,粳米100克。

用法:将韭菜切成细末,将芡实煮熟去壳,捣碎,将山药捣碎后,一同与粳米相和,文火煮成粥。空腹食,食后饮少许热酒,效果更佳。

功效:壮阳补虚,益气强志。适用于脾肾阳虚气弱,劳赢瘦,气短乏力,精神委靡,泄泻日久等。

韭菜粥

原料:粳米100克,韭菜550克。

用法:先将韭菜洗净切碎备用。将洗净的粳米倒人锅内,加水煮熟,再加入韭菜,稍煮片刻便可食用。早、晚随量服用。韭菜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和糖类及蛋白质和钙、磷、铁等物质,性热助阳,且有调味杀菌等作用。

功效:经常食用韭菜粥可助阳缓下、补中通络。适合背寒气虚、腰膝酸冷者食用。

牛肾粥

原料:牛肾1个,阳起石30克,粳米100克,生姜3片,葱白2根。

用法:将牛肾去筋膜细切;阳起石布裹后入水煎,去渣取汁。粳米、牛肾同人药汁中,兑水煮粥,粥将熟时入葱白、生姜、食盐,再煮沸即可。每日或隔日1料,5-7料为1疗程,间断再服。

功效:牛肾补气、益肾,与粳米等台用,具有益肝壮阳的功效。

人体身上的“特效保健穴”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