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除夕的注意事项
养生注意事项。
身体是智能的载体,是事业的本钱。对自己晚年负责,就不应该对晚年的健康透支。社会的发展让更多人注意到了养生这个话题,没有好的身体,万事事皆休。如何避免关于四季养生的误区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天津除夕的注意事项”,希望对您的养生有所帮助。
天津除夕的注意事项
1、天津除夕的注意事项
1.1、忌倒污水、倒垃圾
据说,随意乱倒污水、垃圾,乱丢杂物,随地便溺的话,不小心就会溅洒到神灵身上,如果神灵恼怒的话,就会降祸到人。
1.2、忌剩下浆糊
腊月里贴窗花、对联剩下的浆糊不能留,一定要处理掉,以免来年的日子越过越糊涂。
1.3、进餐忌讳有人来串门
正式进餐时,非常忌讳别人来打扰的,特别忌讳有人来串门,因为这叫“踩年饭”,会使全家人不得安宁。
1.4、不能动“鱼”
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年饭”,有一家人团聚过年的味道。吃团年饭时,桌上的“鱼”是不能动的,因为这鱼代表“富裕”和“年年有余”,象征来年的“财富与幸运”,它属于一种装饰,是碰不得的。
2、除夕的传说
“大年”和“除夕”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说起它们的来历,有则神奇的传说。
大年除夕的传说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只叫“夕”的妖兽,庞头大面,耸耳长鼻,足有两三头大象那么大,力气大得惊人,法力无边。这家伙每年农历腊月三十,跑到凡间践踏庄稼,吞吃人畜。它来时呼风唤雨,天昏地暗,闹得天下人心惶惶,诸家不安。老百姓找土地爷告状,土地又找庙王汇报,庙王再找灶王爷算账。因为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来专管凡间事的,在每年腊月二十三日回天庭汇报一次下界情况。
从此,天下人过上了安全幸福的日子,为了不忘大年的救命之恩,就把农历正月初一命为“大年”,腊月三十定为“除夕”,成为民间的节日风俗。
3、除夕的习俗
3.1、张贴春联
春联从明初以来方始盛行。明太祖曾亲自撰写春联赐给众臣,所写的大多是脍炙人口的联句。《金陵琐事》中记载,太祖曾经亲笔赐给中山王徐达一联道:“始余起兵于濠上,先崇捧日之心;逮兹定鼎于江南,遂作擎天之柱。”另有一联道:“破掳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
3.2、辞年辞岁
除夕之夜,临睡之前,在家中年纪小、辈分低的要向尊长行礼辞岁,用吉祥话进行祝福,俗称辞年。有人则在年末以酒食相邀,称为别岁。唐宋之时都很盛行,清代京师也颇为重视。除了在家叩拜尊长,有官职的人在除夕还要穿蟒袍补褂走亲访友,称之为辞岁。
除夕吃年夜饭的原因
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农历除夕(每年最后一天)的最后一餐。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一家相聚,共进晚餐。一年一度的团圆饭表现出中华民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亲密。
除夕之夜,无论相隔多远,工作有多忙,人们总希望回到自己家中,吃一顿团团圆圆的年夜饭。有时实在不能回家时,家人们也总是为他留一个位子,留一副碗筷,表示与他聚。这年夜饭也叫合家欢,是人们极为重视的家庭宴会。
俗话说得好:打一千,骂一万,三十晚上吃顿饭。按照中国民间的传统习惯,年夜饭的吃食很有讲究,通常有馄饨、饺子、长面、元宵等等。
除夕养生注意这几点
1、吃不要随心所欲
按照传统,过春节每家都会准备充足的美食,我们在吃的方面要格外注意,不要因为贪嘴而让我们的肠胃受苦。如果在操作食品时生熟交叉污染或未烧熟煮透,或是当天吃不完,隔天又未再彻底加热,就可能引起呕吐、腹痛、腹泻为主要症状的食物中毒。
2、喝警惕酒精中毒
过年喝酒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喝酒也一定要注意要有个度,千万不能喝醉了或者酒精中毒。饮酒过多就会导致语无伦次、行动不稳、意志失控等酒精中毒症状或者其他一些“乐极生悲”的不好事情发生。
3、玩之前注意热身
运动散心是如今人们过年的一个主要内容,滑雪更是正当时。但此时气温低,肌肉、韧带的柔韧性较差,对关节的保护力度减弱,容易造成关节损伤。
扩展阅读
广东除夕的注意事项
二、广东除夕的食俗三、除夕的来历
广东除夕的注意事项
1、广东除夕的注意事项
1.1、长辈给晚辈添饭加菜,如果吃饱了不想要,不能说“不要”,而是说“有了”;如果个别茶果吃完了,要说“吃兴了”或“太多了”,而不是直接说“没有了”
1.2、年夜饭就餐前,必须要先要准备供品祭祀祖先。请祖灵之前,家庭成员和物品必须齐全,否则就是说人不团圆、财不完整。祖灵请来之后,供桌两旁的座位,任何人不得占用,意为不能与祖先争座位;不得吵闹,更不准骂人;大祭祖灵时,不得高呼小孩的名字,造成小孩夭折。正式进餐时,特别忌讳有人来串门,因为这叫“踩年饭”,会使全家人不得安宁。
1.3、吃完年夜饭后,有除夕守岁的风俗。全家欢聚一堂。同时,要遵守一些守岁的禁忌,禁忌大声喧哗,以免惊醒恶魔;禁忌照镜子,以免见“恶魔”;禁忌将灯油泼地;禁忌打碎器物,意谓着这年会有“破运”,补救方式是用红纸包起,口中念“岁岁平安”等吉祥话。
1.4、除夕是去旧迎新的时候,尤其是惧怕疫病与恶鬼
2、除夕的风俗
2.1、吃年夜饭:年夜饭是除夕的一大特色,也是在外打拼的游子最期待的场景之一,因为年夜饭的时候就是象征着一家人幸福团圆的时刻。
2.2、说吉祥话:在除夕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说话要注意分寸,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要和和气气,大人对孩子也要和颜悦色,不要谩骂,以便求得新年的和睦,而一些不吉利的字眼
2.3、扫屋除尘:扫屋除尘也是纯洁非常重要的习俗之一,到了除夕的这一天不论谁都要动起来,把家中打理的窗明几净,而且一定要在除夕夜之前完成,这样既能够保持整洁的面貌来迎接新年,也能够扫除晦气和霉运,迎接美好和吉祥。
2.4、贴春联和“福”字:贴春联和“福”字绝对是除夕当日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贴春联主要是企盼新的一年红红火火,能够讨一个吉利,而在家门口贴上“福”字则是因为“一福压百祸”的说法。
3、除夕和春节的区别
广义的春节包括正月和除夕,过年、大年三十、大年夜、除夕都是指同一天。而特定意义的春节指的是大年初一,也就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
大年夜就是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晚上,通常设在腊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称为大年三十。这一天在古时候称为“岁除”,又叫“除夕”。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往往通宵不眠,俗称守岁。
广东除夕的食俗
广东人对春节时间的界定,一般从农历12月23日至次年的正月16日,统称为过年。团年饭是过春节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意头。吃团年饭前先祭祖或拜神,香烛烧完才开饭。
席上一般有鸡(寓有计)、鱼(寓年年有余)、蚝豉(寓好市)、生菜(寓生财)、腐竹(寓富足)、蒜(寓会计算)等以求吉利。此外还有红豆馅糯米皮的炸油角、炸煎堆、炒米糕。小吃果品类如芋头糕、糖莲子、炒粉皮、芝麻酥、花生酥。
广东除夕年夜饭吃潮汕大盆菜:大盆菜象征着“百鸟归巢”、团圆富贵,企盼来年国泰民安、五谷丰登,是逢年过节的一道特色菜品。今年黄鳝世家、潮皇食府推出盆菜菜式别具特色,荟萃百菜百味,共冶一炉,基本原则是“和味”。
除夕的来历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夕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经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这年,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这时,村外来了个半大的孩子,这小孩子来到村东头见着一位老婆婆问起大家为何惊慌。老婆婆无奈告诉孩子夕又来做乱,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夕兽,那孩子笑道:我的名字叫做年,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夕’兽撵走。半夜时分,夕闯进村。
它发现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朝婆婆家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夕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狼狈逃蹿了。第二天,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除掉夕的这一天叫做除夕。
青岛除夕的注意事项
青岛除夕的注意事项
1、青岛除夕的注意事项
1.1、灯长开不关
除夕晚上睡觉的时候,是不能关灯的,只能到年初一天亮才能关灯。除夕夜的灯火,通宵不熄,俗称“光年”。不论是否守岁,屋里的灯都不要关,要彻夜不灭,寓意来年前途光明。
1.2、忌吃药
正在服药的病人,如果可能,最好是暂时停药,家里年前煎过的药渣也倒掉,不要留下;据说这样才有利于来年的身体健康。
1.3、不汲水
过年有“不汲水”的禁忌,家有水井的人家要在除日黄昏前“封井”,给水井加上木盖,供奉糕点以后焚香拜祭,三日后方可开盖复用。
2、除夕要给压岁钱的原因
压岁钱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帮助小孩平安过年,祝愿小孩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平平安安。
压岁钱的风俗源远流长,它代表着一种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它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
最早的压岁钱也叫厌胜钱,或叫大压胜钱,这种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是为了佩带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有的正面铸有钱币上的文字和各种吉祥语,如千秋万岁、天下太平、去殃除凶等;背面铸有各种图案,如龙凤、龟蛇、双鱼、斗剑、星斗等。
3、除夕放鞭炮的由来
传说,很多很多年前,森林里有种非常凶恶的野兽,叫做“年”。每年夏历腊月除夕那天,它都要出来大吼大叫,专门吃人和牲畜。当时没有人能够制服它。为了躲避“年”的灾难,人们都要在除夕那夭杀猪宰羊敬供年,让它胀满肚子,才不伤害人畜。
有年腊月除夕这天,人们忘了杀猪宰羊来敬“年”,“年”一来就大吼大叫,要想吃人。人们没法只好关上大门,爬到竹楼上去躲着。“年”从这家走到那家,到处转来转去找东西吃。它见到处空空荡荡的一无所得,不由气得发疯嚎叫。这时,邻近一家的竹楼失火了,火势很大,烧得竹子“劈劈啪啪”地乱响。“年”听到这突如其来的响声,吓得逃回森林去了。
除夕的风俗习惯
1、挂灯笼
中国的灯笼又统称为灯彩。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除夕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除夕之夜守岁,门口挂着红灯笼,堂屋燃着熊熊的红火,点着蜡烛或油灯,一家人围桌而谈。
2、燃爆竹
中国汉族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3、贴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除夕要注意的饮食方式
1、饮食不要过急
越是在过节的时候,人们越是激动,以至于饮食变得狼吞虎咽,没有一点节制,这样容易导致体内食物堆积,肠胃超负荷,肠道蠕动速度减缓。长此以往,容易因消化不良而导致各种肠道疾病的发生。而细嚼慢咽,有助于让食物更好的被消化和吸收,不至于停留在肠道中造成堵塞。
2、不要暴饮暴食
一家子在一起吃饭自然离不开大鱼大肉以及酒等,这就易出现暴饮暴食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吃饭方式是对身体健康有害的,更何况是过节期间的饭菜。人的消化器官的活动有一定规律,吃东西时,胃、小肠、胆囊和胰腺分泌出各种消化液,使食物中的营养素易被人体吸收。如果突然吃得太饱,或喝得太多,就需要更多的消化液来进行消化,可是消化液的分泌量有一定限度,加上胃胀得很大,肠胃蠕动困难,影响了正常的消化机能,情况严重的话,可导致急性胰腺炎、肠胃炎,或肠胃溃疡等。
吉林除夕的注意事项
吉林除夕的注意事项
1、吉林除夕的注意事项:包饺子摆饺子的禁忌
除了馒头之外,饺子是更重要的春节美食。除夕夜包饺子、摆饺子的禁忌,分别对应什么呢?其实,摆放饺子寓意四通八达,因此更有诸多讲究。一要横竖成行,不可杂乱无章,以示新年财路四通八达,忌摆圆圈,认为这是像蚕一样作茧自缚,在人际交往上是个“死门子”;二忌一个一个数饺子,如果要真统计包多少饺子,也只能一五一十计算个大概数,或用多少面,多少馅或几盖帘来计算。
2、吉林除夕的注意事项:贴“福”字的禁忌
如今的春节,城市人家很少在门上贴门神,但斗大的“福”字则是必不可少的。贴“福”字的传统由来已久,而且人们喜欢贴倒“福”,取其谐音“福到了”的寓意。
鲜为人知的是,贴“福”字可是有“讲究”的,尤其是门上不能贴倒“福”。这是为什么呢?吉林省民俗学家给出了答案,他说:“福,要贴在固定的地方,门是活动的,门上贴倒福,俗以为会把福倒腾出去。”知道了这个民俗,今年春节,你家门上的福字,还会倒着贴吗?
3、吉林除夕的注意事项:不能动“鱼”
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年饭”,有一家人团聚过年的味道。吃团年饭时,桌上的“鱼”是不能动的,因为这鱼代表“富裕”和“年年有余”,象征来年的“财富与幸运”,它属于一种装饰,是碰不得的。
4、吉林除夕的注意事项:长夜开灯
除夕晚上睡觉的时候,是不能关灯的,只能到年初一天亮才能关灯。除夕夜的灯火,通宵不熄,俗称“光年”。不论是否守岁,屋里的灯都不要关,要彻夜不灭,寓意来年前途光明。
除夕的由来
除夕是春节的前夜,又叫年三十。有一种传说:是古时候有个凶恶的怪兽叫夕,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知道夕最怕红色和声响,于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贴红春联,燃放爆竹来驱除夕兽,以求新的一年安宁。这种习俗从此流传下来,年三十晚上便称为除夕了……年三十,也就是“除夕”。这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
关于年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在远古时候,我们的祖先曾遭受一种最凶猛的野兽的威胁。这种猛兽叫“年”,它捕百兽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时,还会闯入村庄,猎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终日。人和“年”斗争了很多年,人们发现,年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于是在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这天夜里,“年”闯进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听见震天的响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夜过去了,人们互相祝贺道喜,大家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庆祝胜利。
传统除夕之夜习俗
1、年夜饭
除夕夜的年夜饭也叫团圆饭,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因为正值冬天,北方人常常在饭桌中间设置火锅,因此也称围炉。
2、传统座次
按照老礼,除夕夜传统的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年宴的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如果是请客,首席为地位最尊的客人,主人则居末席。首席未落座,其余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动手,大家都不能动手。
3、饮食特色
北方人年夜饭的菜色中常包括水饺、鱼、年糕、长年菜等。因为水饺状似金元宝,有富贵之意;鱼这道菜不能吃完,因为在汉语中“鱼”和“余”同音,有“年年有余”的吉祥意思;年糕则有“年年高升”之意;吃长年菜则有长寿的意涵。
宁夏除夕的注意事项
宁夏除夕的注意事项
1、除夕的注意事项:忌倒污水、倒垃圾
据说,随意乱倒污水、垃圾,乱丢杂物,随地便溺的话,不小心就会溅洒到神灵身上,如果神灵恼怒的话,就会降祸到人。
2、除夕的注意事项:吃饺子不能说话
到晚上11点左右,开始下饺子。第一锅饺子出锅之后,却不能吃。饺子一出锅,还是和小年夜一样,先得摆供台。与此同时,由长房长孙挑鞭,次子点火,在自家的大门外燃放爆竹。
3、除夕的注意事项:零点必须回家
团圆的年夜饭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吃完,一家人就会围坐在电视机旁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或者到亲戚家串门聊天,但必须在零点前回到家。一到零点,一家人要全部在家“守岁”,当钟表的指针走过12点后,人们就会燃放早已准备好的鞭炮,庆祝新年的到来。
4、除夕的注意事项:忌说没有和不要
长辈给晚辈添饭加菜,如果吃饱了不想要,不能说“不要”,而是说“有了”;如果个别茶果吃完了,要说“吃兴了”或“太多了”,而不是直接说“没有了”。
5、除夕的注意事项:忌说不吉利的话
“破”、“死”、“病”、“输”、“败”等不吉利的字眼不能说。若不慎犯忌,要以吐唾沬、说“童言无忌”等方式化解。
6、除夕的注意事项:忌打针开刀
病人要暂时停药,家里年前煎过的药渣一定要倒掉,不要留下;忌看病,打针,开刀。据说这样才有利于来年的身体健康。
除夕的习俗
1、年夜饭
除夕夜的年夜饭也叫团圆饭,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因为正值冬天,北方人常常在饭桌中间设置火锅,因此也称围炉。
2、传统座次
按照老礼,除夕夜传统的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年宴的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如果是请客,首席为地位最尊的客人,主人则居末席。首席未落座,其余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动手,大家都不能动手。
3、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属于楹联的一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
这副世界上最早的春联,三阳始布,四序初开记载在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上,撰联人为唐人刘丘子,作于开元十一年(723年)。百姓春节贴春联的民俗从明代才开始盛行,潮流发源地是南京。现在江南地区百姓讲究在大年三十上午贴春联。
4、贴福字
春节贴福字,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春节贴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福字究竟该怎么贴没有统一的标准。
除夕吃什么
1、馄饨
新年吃馄饨取其开初之意。传说盘古氏开天辟地,使“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结束了混沌状态,才有了宇宙四方。
2、饺子
是中国的传统食品之一。也称作扁食或煮饽饽。古来只有馄饨而无饺子。后来将馄饨做成新月形就成饺子了。在唐代吃饺子的习惯已经传到中国的边远地区了。除夕夜,十二点钟声一敲响,就开始吃饺子,因此时正是子时,取其新旧交替,子时来临之意。
3、长面
也叫长寿面,新年吃它,预祝寿长百年。古代的一切面食都叫做饼,所以汤面起初也叫汤饼,开始的面片不是擀成或压成的,而是将和好的面,用手往锅里撕片片,和北方吃的“乌鸦头”、“猴耳子”等的做法差不多。
4、年糕
春节食年糕的风俗,兴于宋代,盛于明代。吃年糕,由“年年(粘粘)高(糕)”的吉祥如意之意,演绎为年年高升之意。
除夕养生的注意事项
除夕养生的注意事项
1、除夕养生的注意事项
1.1、喝—警惕酒精中毒
过年喝酒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喝酒也一定要注意要有个度,千万不能喝醉了或者酒精中毒。饮酒过多就会导致语无伦次、行动不稳、意志失控等酒精中毒症状或者其他一些“乐极生悲”的不好事情发生。
1.2、玩—运动之前注意热身
运动散心是如今人们过年的一个主要内容,滑雪更是正当时。但此时气温低,肌肉、韧带的柔韧性较差,对关节的保护力度减弱,容易造成关节损伤。
2、除夕的由来
关于年的由来,有一个传说。相传在远古时候,我们的祖先曾遭受一种最凶猛的野兽的威胁。这种猛兽叫"年",它捕百兽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时,还会闯入村庄,猎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终日。
人和"年"斗争了很多年,人们发现,年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于是在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这天夜里,"年"闯进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听见震天的响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夜过去了,人们互相祝贺道喜,大家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庆祝胜利。
3、除夕的传统习俗
3.1、除夕不汲水
过年有“不汲水”的禁忌,家有水井的人家要在除日黄昏前“封井”,给水井加上木盖,供奉糕点以后焚香拜祭,三日后方可开盖复用。
3.2、除夕给压岁钱
古人对压岁钱非常讲究。所用铜钱要大钱、新钱,再用红绳穿成各种形状。有的穿上百枚铜钱,取其“长命百岁”之意;有的则穿成鲤鱼、如意、龙形等吉祥形状,取“钱龙”、“钱余”之意,以期带来吉祥如意。
除夕的传统美食
1、馄饨
新年吃馄饨取其开初之意。传说盘古氏开天辟地,使“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结束了混沌状态,才有了宇宙四方。再则取“馄饨”与“浑囤”的谐音,意思是粮食满囤。
2、饺子
是中国的传统食品之一。也称作扁食或煮饽饽。古来只有馄饨而无饺子。后来将馄饨做成新月形就成饺子了。在唐代吃饺子的习惯已经传到中国的边远地区了。除夕夜,十二点钟声一敲响,就开始吃饺子,因此时正是子时,取其新旧交替,子时来临之意。
3、长面
也叫长寿面,新年吃它,预祝寿长百年。古代的一切面食都叫做饼,所以汤面起初也叫汤饼,开始的面片不是擀成或压成的,而是将和好的面,用手往锅里撕片片,和北方吃的“乌鸦头”、“猴耳子”等的做法差不多。到唐代以后开始用案板擀面,才逐渐有了长面、短面、干面、素面、荤面、挂面。
除夕放鞭炮的寓意
鞭炮起源于古代的爆竹。爆竹也叫“爆仗”、“炮仗”,唐代时写作“爆竿”,南方各地又称之为“纸炮”、“响炮”。如果把许多单个的爆竹联结成串,则叫作“鞭炮”、“响鞭”、“鞭”。
鞭炮的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鞭炮与桃符、春联一样,最早是用来驱除邪魔鬼怪的。到了南北朝时期,人们过年时候燃放爆竹就已经形成了习俗。《荆楚岁时记》中就记载了这个习俗:“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燃草,以辟山魈恶鬼。”这也是后来人们在春节燃放鞭炮的由来。由此可见,“爆竹”一词的本意是焚竹而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