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三各地习俗对比
三伏三养生。
“中医养生之道,不在求仙丹灵药,而首在养心调神,养心养性可称是养生之道的“道中之道”!”人类的发展历史中,养生观念不断更新,养生已经不再是养身,同时也是养心。日常生活中关于四季养生我们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年初三各地习俗对比”,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导读:年初三各地习俗对比!中国的春节习俗多种多样,但是大年初三这一天很多地方的习俗都是不同的,各有各的特色。那么, 大年初三各地习俗有什么不同呢?一起来看看下面介绍的年初三各地习俗对比吧。
云南傣族:象脚鼓比赛
在云南傣族初二、初三,一些村寨将举行象脚鼓比赛,选手们精神振奋、击鼓不停,谁的动作优美、鼓声好即获奖。春节期间,小伙子和姑娘们互相投掷糠包,看谁投得准,看谁接得着。玩到一定的时候,姑娘们就悄悄抢走小伙子身上佩的腰刀、包头布或拴着的马,跑回家去。假如小伙子有情就追随而来。父母见到女儿拿着头布、牵着骏马回来,便设宴款待。
广东:赤口
年初三俗称 豕日,豕是猪的意思,广东人把这一日称之为赤口,寓意初三这天人们会像猪一样哄叫不停。后来又逐步演变为初三容易吵架,或是惹官非的说法,所以初三这一天人们一般不会出门拜年,多数呆在家中,近年来越来越多人选择外出旅游来打发赤口这一天。初三还有一种说法,那就是车公诞(车公是一位能改变运程的神仙),信众都到车公庙去上香祈福,占卜问卦,并且转动庙里的风车,以求时来运转。
福建:竹竿舞
在福建闽南漳浦,在初三当地的畲族同胞会用喜庆的竹竿舞来迎接八方来客。竹竿舞一般是有3对或者5对手持竹竿一边敲过去上面的舞者就是要一边跳还要一边作出各种优美的动作出来,当地从初三开始,用这种载歌载舞的方式来庆祝新年。
因为在闽南初一是要互相拜年,初二是女婿日,女儿女婿都要回娘家,所以畲族人非常好客,他们从初三开使用这样的竹竿舞表达欢乐的心情,竹竿舞有坐着也有蹲着也有站着三种姿势,还在互相变化,增加难度,边跳还要边做动作,竹竿舞它之前最早还有一个用处是什么,就是当地的畲乡小伙子大姑娘相对象的一种方式,就是说之前跳竹竿舞大家都会出来看,如果说谁跳在上面谁的姿势好,谁的动作比较敏捷的话,就更加容易得到异性的青睐。
厦门:不拜年
正月初三,厦门的习俗为丧家清新愁(即烧新床)之日。凡在初一、二未到过之友家,是日应勿往访,访即为不敬。有谚语曰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饱,意思是初三日无客登门,晚起无妨。那么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呢?
相传,明朝嘉靖年间,倭寇占领厦门外岛浯屿。一年除夕夜晚,官兵忙于过年而疏于守备,大股倭寇乘机攻城,军民奋起抵抗敌人,激战二日三夜,倭寇才败退,但城内军民伤亡极重。初三日,百姓各自收埋亲友,吊丧亡灵,哭声震天,无暇到别家登门拜年。第二年初三日,厦门居民把此日作为忌日,久而久之,成为惯例。
江浙:接灶神
在江浙嘉兴、湖州,初三是被叫做小年朝,是接灶神日子,意为迎接灶君自天上回归。在杭州旧时候,初三需要进行开井仪式。古人初一初二的时候,让劳累一年的井绳休息,就用红纸条把井口封住,大家不能取井水。初三这一天要举行一个很特殊的仪式,把封条揭去。
山东烟台:回娘家
在山东多数地方都是初二回娘家,但是在烟台、莱芜、聊城等地出嫁的女儿一定要等到初三回娘家,因为在这些地方的习俗里头,大年是包括初一和初二两天的,直到初二傍晚的时候人们才会通过放鞭炮等形式把年三十那天傍晚迎接回来请到家里供养的家堂送回去,在这期间出嫁的女儿就一定要待在公婆家绝不能看到娘家供奉家堂的桌子,否则就会不吉利。
这个说法一直沿袭下来,就形成了这些地方初三才能回娘家的习俗,差异其实就在于,这些地方和内陆地区他们过年的天数是不一样的,等到真正要回到娘家的时候,习俗是一样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给父母带的礼物数量一定要是双数的,女方父母家里也会准备好丰富的酒菜来招待女儿女婿。
东北:扫帚日
每年的正月初三,不仅是吉林省,在北方很多老百姓都称之为扫帚日,因为这天老百姓可以把大年初一、初二这两天的垃圾集中清理掉,拿起自家的扫帚打扫房间了,因为在除夕,也就是每年的腊月三十,今年腊月二十九,当地的人们都会把自家所有的屋子和院落打扫干净,而初一、初二各家会让扫帚休息一下,不能动用扫帚,免得把财气扫出去了,而把扫帚星引来。
这两天家家户户也不往外泼水,倒垃圾,担心因此而破财,因此有的民俗专家也把初一称为扫帚日正是取其反义,意思是初三这一天可以把初一、初二家里积攒的垃圾清理了,而且在打扫院落的时候,当地还有这样一个说法,就是要从外往里扫,这表示聚财的意思。
甘肃:送灶神
在西北农村的大部分地方, 初三这天是要送灶神的:从小年也就是腊月二十三请回灶神爷贴在灶台中间,并摆放供品,每天上三次香供奉,寓意保佑家里面五谷丰登,来年庄稼有好收成,全家人丰衣足食,年年有余。而到了正月初三就要把灶神爷送走。
陕西省宝鸡:剪纸迎财神
在陕西省宝鸡的凤翔县,大年初三这天是不能出门的,因为家家户户都要举行非常隆重的五色剪纸迎财神的仪式。在大年初一初二人们走亲串友,可到了大年初三,家家户户都会在家里干同一件事情,就是剪纸。剪纸是为了迎接五路财神,所以大家在剪纸的时候要把剪纸染成五种颜色,就是五色剪纸了。剪纸剪好之后接下来就要贴窗花了,贴窗花可是有讲究的,就是要贴在六六三十六格的窗户上,象征着六六大顺。但是窗户的四个角上要贴上红色的,象征一年四季红红火火。
山西古交:盘辈数
初三上午,全族相聚共祭祖先,晚辈给长辈叩头,俗称盘辈数,然后欢聚一堂,食用供品。下午,送神幛于村口,面向祖茔,焚香叩头,鸣放爆竹,俗谓送神。隔年捞饭之俗与晋阳多有不同,年终日用小米半碗煮熟,捞在碗内,上摆核桃一枚,供于皂君神位,一直到过了二月初二,方倒出晒干,搅在粪内,俗言可以虫灾。
相关阅读
大年初三习俗
导读:大年初三习俗,中国的春节习俗是多种多样的,有贴春联、放爆竹、发红包、穿新衣、守岁等习俗。那么大年初三有哪些习俗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大年初三习俗吧。
大年初三(农历),这一天的汉族传统年俗有回娘家,烧门神纸,谷日忌食米饭等。大年初三通常不会外出拜年,因赤口,所以希望避免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为防招惹口舌是非,各人均不出外向亲友拜年,只留在家中祭祀神明。如一定要外出拜年,可放一道化口舌符袋于身上,以化解口舌。有一些农村和城市,有大年初一至初三不动刀或剪刀的习俗。
大年初三习俗
1、安睡迟起
因为自大年三十除夕夜到初二期间大伙大多都守夜劳累,所以到了初三这天便可以安睡迟起,好好调理调理身体,养足精神,以备新年里精神抖擞。
2、烧门神纸
古代的人们到了大年初三这天会把过节的松柏枝及所挂的门神等一起焚化,表示年过完了马上要开始经营生意了。所以有句俗谚说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3、老鼠娶亲
根据我国古代的传说,大年初三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所以相传入夜后,就必须早早熄灯就寝,让老鼠家族们举行婚礼,并在家中各处撒盐与米,意思是要与老鼠分钱。
4、谷子生日
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位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5、小年朝
即天庆节。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6、羊日
正月初三是女娲造羊的日子,故称羊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羊,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羊会养得很好,养羊的人家会有个好收成。
全国各地大年初三的风俗
1、东北 扫帚日
每年的正月初三,不仅是吉林省,在北方很多老百姓都称之为扫帚日,因为这天老百姓可以把大年初一、初二这两天的垃圾集中清理掉。而且在打扫院落的时候,还有这样一个说法,就是要从外往里扫,这表示聚财的意思。
2、山东 初三初四回娘家
过完年,回娘家是春节的传统习俗,在大部分地方,回娘家的时间都安排在正月初二;但在山东烟台、莱芜、聊城等地,却是初三、初四才回娘家。需要注意的是给父母带的礼物数量一定要是双数的,女方父母家里也会准备好丰富的酒菜来招待女儿女婿。
3、甘肃 送灶神
在西北农村的大部分地方,初三这天是要送灶神的。从小年也就是腊月二十三请回灶神爷贴在灶台中间,并摆放供品,每天上三次香供奉,寓意保佑家里面五谷丰登,来年庄稼有好收成,全家人丰衣足食,年年有余。而到了正月初三就要把灶神爷送走。
4、江浙 接迎灶神 开井
在江浙嘉兴、湖州,初三是被叫做小年朝,是接灶神日子,意为迎接灶君自天上回归。在杭州旧时候,初三需要进行开井仪式。古人初一初二的时候,让劳累一年的井绳休息,就用红纸条把井口封住,大家不能取井水。初三这一天要举行一个很特殊的仪式,把封条揭去。
5、闽南 竹竿舞
在福建闽南漳浦,在初三当地的畲族同胞会用喜庆的竹竿舞来迎接八方来客。当地从初三开始,用这种载歌载舞的方式来庆祝新年。因为在闽南初一是要互相拜年,初二是女婿日,女儿女婿都要回娘家,所以畲族人非常好客,他们从初三开使用这样的竹竿舞表达欢乐的心情。
以上就是大年初三的一些习俗,是不是很有趣呢?
年初三初四各地菜谱
导读:年初三初四各地菜谱盘点!虽然全国都过春节,但不同地方都有其代表的特色菜哦。年初三初四的菜又与年夜饭不同。那么,年初三初四各地有什么特色菜谱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一、年初三各地特色菜谱:
广东:响螺煲鸡汤
材料:老鸡一只,冰鲜响螺二只, 老姜一块,淮山、杞子、沙参、玉竹 共三两。
做法:
1、老鸡买回来清洗干净,切成粗块。响螺清洗一下,切成片老姜切数片。
2、药材用清水略洗。取一大汤煲,柱满清水煮滚,把所有材料放在煲中。
3、水滚后转小火续煮2-2.5个小时,最后用盐调味即可。
京津地区:合子
合子是中华面食中的一种,是中国北方,尤其是在京、津地区流行的一种面食。它是一种薄皮的小馅饼,属于馅饼类,圆形,两层薄皮内只有一层馅,需用饼铛烙制。面,要和得比较软,皮儿薄如纸且有弹性。
韭菜合子做法:
1、韭菜洗干净沥干水分,切成末。鸡蛋锅中放油滑散切末,木耳热水焯好剁碎,虾皮洗净备用。将步骤2与韭菜混合,调入食用油、盐香油。调匀备用。
2、中筋面粉加入适量温水先用筷子滑散再揉成均匀的面团,保证面团较软。饧面二十分钟。将饧好的面揉匀,切成大小均匀的面剂子。
3、擀成约2毫米厚的圆形,比饺子皮要大一些。在面皮一边放入馅料。对折,将边捏紧。将捏紧边的合子托在手中,用大拇指侧面向前压起花形,一个压一个即为小花边。不沾锅刷一层薄油,中小火烙至金黄即可。
定安:菜包饭
菜包饭是定安特有的过年美食,每年的大年初三,家家户户都会备上一顿菜包饭。包的不是白米饭,是金银财宝,预示新的一年财源广进喽!。
做法:
1、虾仁剔除沙肠洗净,切成小粒,鸡蛋打散成蛋液,胡萝卜去皮和香肠一起切成小丁,大蒜切碎末;生菜洗净,将叶片剥下,用剪刀裁剪成直径约12厘米圆形片备用。
2、炒锅倒入少许油,烧热后倒入蛋液炒成蛋碎,随后放入虾丁、香肠丁和蒜末炒香,再放入胡萝卜丁、甜玉米粒和青豆一起拌炒片刻后盛出。
3、炒锅再倒入少许油,放入米饭炒散,再放入之前炒好的菜丁拌炒均匀,加入蚝油、香油、胡椒粉和盐炒匀;吃的时候用生菜叶包入一大匙米饭即可。
二、年初四各地特色菜谱:
北京:折箩
所谓折罗,就是把初一到初三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做成的大杂烩。
《北京土语辞典》解释为:酒席吃罢,剩下的菜肴,不问种类,全倒在一块儿也叫折箩菜。过去人们不富裕,头天的剩菜剩饭舍不得倒,第二天折到一起烩食,残羹剩饭有一种特殊的味道,有人喜食。
北方:烙饼卷鸡蛋
北方有句俗语: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转,初四烙饼卷鸡蛋,大年初四,烙饼当主角,麦香、油香、葱香、肉香,带着饼铛的炙热一起散出,冬日升起的微烟颇有腾云驾雾之感,初四烙饼炒鸡蛋,小烙饼也有大美味。
做法:把面糊在饼铛中摊成饼,受热均匀快成型时,将摊好的鸡蛋迅速倒在饼上。
不过,烙饼除了面里的营养外,其他营养素都严重不足。即使加上鸡蛋,也达不到饮食多样化及营养均衡的标准。所以,吃烙饼时,可以切几片酱牛肉,加把豆腐丝。还可以加点菜进去,如黄瓜丝、胡萝卜丝等。
定安:腌粉
海南安定大年初四还有吃粉的习俗。又细又长的粉代表老人新年更长寿更健康,年轻人事业更进一步。大年初四走在定安的集市,到处可以听到卖粉吆喝声。这也是海南粉集体亮相的时间。
做法:把手工制作海南粉放在碗里,顺次加入油炸花生米、炒芝麻、豆芽、葱花、肉丝、香油、酸菜、香菜、勾芡等而成。
看了以上的介绍,现在你知道年初三初四各地的特色菜谱是什么了吧,有空不妨做来试试哦。
大年初三有哪些习俗
大年初三有哪些习俗
1、大年初三有安睡迟起的习俗
因为自大年三十除夕夜到初二期间大伙大多都守夜劳累,所以到了初三这天便可以安睡迟起,好好调理调理身体,养足精神,以备新年里精神抖擞。
2、大年初三有烧门神纸的习俗
古代的人们到了大年初三这天会把过节的松柏枝及所挂的门神等一起焚化,表示年过完了马上要开始经营生意了。所以有句俗谚说“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3、大年初三有老鼠娶亲的习俗
根据我国古代的传说,大年初三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所以相传入夜后,就必须早早熄灯就寝,让老鼠家族们举行婚礼,并在家中各处撒盐与米,意思是要与“老鼠分钱”。
4、大年初三有小年朝的习俗
即天庆节。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5、大年初三有羊日的习俗
正月初三是女娲造羊的日子,故称“羊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羊,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羊会养得很好,养羊的人家会有个好收成。
春节养生吃什么
1、春季吃葱可补维C
葱中的维生素C含量比苹果高10倍,比柑橘高2倍。葱还含有葱蒜辣素,有较强的杀菌之作用。大蒜250克,葱白500克,切碎加水2000毫升煎煮,日服3次,每次一茶杯,可预防流感;若是胃痛、胃酸过多,消化不良的人可将大葱头4个捣烂,调入红糖200克,连服数日有效。
2、春季杀菌可吃大蒜
大蒜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据最新研究发现,大蒜还具有一定补脑作用,富含维生素B1能抵制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危害。不可空腹生食;肾、肝、膀胱有疾者在治疗期间应免食;心脏病和习惯性便秘者应注意少食;不可与蜂蜜同食。
3、春节养生吃山药
山药尤宜于春季食用,它营养丰富,具有健脾益气,可防止春天肝气旺伤脾;可以补肾益精,可增强人体抵抗力。大米煮成粥,加入白糖和蒸熟捣烂的山药泥搅匀,可健脾补肺,强身健体,滋肾益精,非常适合体弱多病者和中老年人食用,若再加入红枣煮,则滋补效果更好。
4、春节养生吃大枣
大枣性味甘平,尤宜春季食用。对于身体较虚弱、胃口不好的人,平时可多吃点枣米饭:即以大米为主,配上点红枣,色泽鲜艳,爽口润甜。
春节习俗吃什么
1、春节习俗吃年夜饭
年夜饭要吃得愈慢愈好,每样菜都要吃一口。有几道菜肴 , 因含有吉祥意味,在年夜饭中是不可少的,如:[长年菜](芥菜)要一根一根从头吃到尾,年首才能长长久久;[菜头]表示好彩头;[全鸡]象征全家福([鸡]与[家] 谐音) ;吃[蚶]与[胖]谐音 ,取其发福之意;吃鱼丸、虾丸、肉丸,乃指[三元及第]之意(即状元、会元、解元)。餐桌上唯有鱼不能吃,表示[年年有余]之意。
2、春节习俗吃饺子
正月初一吃饺子,在我国北方,几乎家家如此。这一顿饺子与一年中的其他饺子不一样。这顿饺子要求除夕晚上包好,半夜十二点开始吃。吃饺子就是为了取“更岁交子”的意思。这个风俗开始于明朝初年,原来“交子”的谐音便演变为“饺子”。初一破晓,北方人家家户户吃饺子,为了讨吉利,北方人往往把硬币、糖、花生仁、枣子和栗子等和肉馅一起包进新年的饺子里。吃到硬币的人,象征新年发财;吃到糖的人表示来年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仁的象征健康长寿等。
3、春节习俗吃年糕
全国各地几乎都用江米面和黍子黏面做成黏糕(也叫年糕),寓意“年年高”。春节吃的食物大部分是节前准备好的,北方人大多吃馒头。南方是头几天淘米,名叫“万年粮米”,意思是年年有余粮。年糕也是汉族过新年的必备食物。做年糕的谷物有多种,各地作法不尽相同。其中以江南的水磨黏糕最为着名。北方则吃白糕或黄米黏糕,西南少数民族习惯吃糯米粑粑。
大年初三赤口的习俗
大年初三赤口的习俗
1、大年初三赤口的习俗
在中国南方,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贴“赤口”(禁口),认为这一天里易生口角,不宜拜年。所谓“赤口”,一般是用约长七八寸、宽一寸的红纸条,上面写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话(格式:“公元一九九四年岁次 甲戌正月初三日当对神前香火前门钉断四方男女赤口贼盗火星一切祸灾归天大吉大利”),贴在前门和后门的门顶上,另外有一张是放在垃圾上面挑出外面倒掉。这些垃圾是初一初二两天积下来的,一定要到初三才一起清理倒掉,否则,等于把家中的金银财宝向外流一样。总之,贴“赤口”,是使人们心理上觉得一年到头都能 出入平安,不与人发生口角或各种不幸的灾难,家中多多招财进宝,万事如意。
2、赤口是什么
赤口亦为“赤狗日”,是一个不吉利的日子。汉族民间传说中赤狗是“熛怒之神”,会带来不吉,故此农历正月初三是凶日,不宜外出及宴客;另外,“赤”字含“赤贫”之意,外出冲犯赤狗会带来贫穷。如一定要外出拜年,可放一道化口舌符袋于身上,以化解口舌。
汉族民间传说初三晚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故当晚一般人都会提早睡觉,以免骚扰鼠辈亲事。当晚亦会有“老鼠分钱”的习俗,在家中角落洒盐、米、糕饼供鼠辈们享用,这些给老鼠的食物称为“米妆”,寓意于新一年间与老鼠共享收成。
不同地方于赤口日有不同的习俗:清代期间,闽南人有“出郊展墓”的习俗,即到祖坟祭祀;在香港,不少人会到车公庙祈福,亦有人会到郊外远足或参与赛马活动。
3、大年初三是什么
农历正月初三,又称为“猪日”。 自秦汉以来,传统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汉族民间传说这是因为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2] 到了大年三十,家家都会去寺庙烧香拜佛,向佛祖祈求保佑。
大年初三的禁忌
1、赤口日:又称“赤狗日”忌拜年,是一个不吉利的日子,赤狗是熛怒神,遇之则有凶事。所以人们一般在这天足不出户,留在家中,以免遇上凶煞,因此不宜外出也不宜拜年,不管是亲戚还是朋友家都不可以。
2、忌点灯:这日是“老鼠娶亲”的日子,入夜后必须早早熄灯就寝,以让老鼠家族举行婚礼;并在家中各处撒盐与米,称为“老鼠分钱”。
3、不许摔坏东西:年下不许摔坏东西,摔了赶紧说:“碎(岁)碎(岁)平安。”这是提醒人们过年别得意忘形,也应小心翼翼、以求吉利。
4、要说好话,忌骂孩子不能说粗口不雅之言,有些地区万一小孩说溜了嘴,大人会马上跟着说:“孩童之言,百无
5、禁忌摔破东西:若是不小心摔破了东西,就会说”打发打发“ (发财之意)。
6、忌打扫,忌将垃圾扫出门外
7、忌跟还在睡觉的人拜年
8、忌跟还在睡梦中人拜年,须等到对方起床后再拜年,否则会让对方一整年都在病床上。
大年初三的习俗
1、赤狗日:年初三又称赤狗日,是一个不吉利的日子,赤狗是熛怒之神,遇之则有凶事。所以老一辈的居民,在这天足不出户,留在家中祭祀神明。如一定外出,可放一道化口舌符袋于身上,以化解口舌。
2、不外出拜年:因”赤口“,正月初三一般人们不会外出拜年,以此避免与人发生口角争执。
3、安睡迟起:经历了除夕和初一的热闹不免劳累,所以到了初三这天便可以早睡迟起,不宜外出或宴客,必须早点熄灯睡觉,好好调理身体,以备新年里精神抖擞。
4、烧门神纸:古代的人们到了大年初三这天会把过节的松柏枝及所挂的门神等一起焚化,表示年过完了马上要开始经营生意了。所以有句俗谚说”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5、老鼠娶亲:民间传说:初三晚上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灯睡觉,以免骚乱了鼠辈,并在屋角洒落一些米粒、糕饼,供老鼠食用,称为【老鼠分钱】,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丰收。
大年初三走亲戚的习俗
大年初三走亲戚的习俗
1、大年初三走亲戚的习俗
初三起大家普遍开始走亲戚,所以这时候去走亲戚一定要注意好时间的安排,首先是确认主人在家否,其次,登门的时间不宜选择大早上或者晚上,早上容易影响到主人休息,让人措手不及,晚上的话如果逗留时间一长就会打扰主人休息。
主人早已忙和好了酒菜,待客人已坐定,酒菜马上满桌。紧接着,主陪会说的不会说的总要客套几句,然后书归正传,慢慢的酒场的争斗进入白热化。酒是好东西,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人们热情洋溢,推杯换盏,亲情表达无微不至。一杯下去算是表达多日不见的想念,两杯则恭喜各自的发财,三杯则期望来年更上一层楼,四杯则邀请互相多来往多交流,五杯下肚说不定就搂在一块感情表达不尽。
最后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作客逗留时间一般以半小时至40分钟为宜,这样,既不失礼貌,又不影响主人接待其他客人。
2、大年初三贴赤日的传说
传说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在中国南方,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贴赤口(禁口),贴在前门和后门的门顶上,另外有一张是放在垃圾上面挑出外面倒掉。这些垃圾是初一初二两天积下来的,一定要到初三才一起清理倒掉,否则,等于把家中的金银财宝向外流一样。
总之,贴赤口,是使人们心理上觉得一年到头都能出入平安,不与人发生口角或各种不幸的灾难,家中多多招财进宝,万事如意。
3、春节走亲戚的禁忌
忌叫他人名字催人起床、忌倒污水、垃圾、扫地、忌掏取他人口袋、忌向人讨债等等。
各地过年期间都会有一些忌讳,例如:忌叫他人名字催人起床、忌倒污水、垃圾、扫地、忌掏取他人口袋、忌向人讨债等等。所以我们过年走亲戚的时候一定我十分的留意这些,以免触了忌讳,徒生尴尬。
大年初三的禁忌
大年初三又称赤狗日忌拜年,是一个不吉利的日子,赤狗是熛怒神,遇之则有凶事。所以人们一般在这天足不出户,留在家中,以免遇上凶煞,因此不宜外出也不宜拜年,不管是亲戚还是朋友家都不可以。万一以后这家出了什么不好的事情,会怪你一辈子的。
江西有些地方讲究的是初一的儿,初二的郎,初三初四拜四方,也就是初一在父母家,初二在丈人家,初三初四出去给别人拜年;不过如果家里当年有亲人去世了的,则不能去给别人拜年,也不接受别人来拜年。
春节走亲戚的伴手礼
1、一般先去舅家 、舅爷家 ,这些亲戚去的时候相对礼物要重一些。
在传统习俗中,春节走亲戚的伴手礼可是一门学问。一般先去舅家 、舅爷家 ,这些亲戚去的时候相对礼物要重一些,必须拿礼条(一条4斤左右的猪肋肉),再配把粉条或点心,返回时娘家不能稍别的礼物,一定要给老姑娘带回几个腊月二十三炕的火烧馍,也算是让吃了娘家的饭。
其次才是走姑家、姨家及其他亲戚,礼物一般两包点心(一种油炸的甜食品,也叫果子)就行了,下午返回时,亲戚家会给带点炸的麻叶(油炸的菱形面叶)、点心、饼干等。
2、一般走亲戚的话应适当带点礼物,礼物不宜太昂贵豪华。
一般走亲戚的话应适当带点礼物,礼物既不宜太昂贵豪华,又应能拿得出手,能够表示自己的心意,最好能够投其所好的送一些礼物。如果亲朋家里有小孩子,还要准备好压岁钱,装在大红封套里,可写上祝愿语。拜年礼物还应讲究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