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暑养生

2019-10-11

谨防阴暑伤人

夏季之暑宜养生。

“不怕工资低,就怕命归西。不怕挣钱少,就怕死得早。”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养生这种件越来越关注,养生除带给我们好的身体,更有心灵的健康。日常生活中关于养生保健我们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的内容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谨防阴暑伤人,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导读:几天前,老王睡觉时用风扇吹了一个晚上,第二天起床后就出现了头痛、流清涕、咽喉红肿

几天前,老王睡觉时用风扇吹了一个晚上,第二天起床后就出现了头痛、流清涕、咽喉红肿、咳嗽等症状。开始以为是夏天体内内火太大,就随意买些药来吃。但用药后病情并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还发起低烧。在医院中医科,医生告诉老王,他其实是中了阴暑。

中暑是夏令季节常见病,中医学认为,伤暑有阴、阳之分,动而得之者为阳暑,我们平时所指的中暑大多指此。患者多因在烈日下劳作或长途行走,或长时间处在高温、通风不良、湿度较高的环境下而引发。人们对阳暑的预防较为重视,但对阴暑往往认识不足,正如《时病论》所说:暑热逼人者,畏而可避,可避者犯之者少。阴寒袭人者,快而莫知。莫知则犯之者多,故病暑者,阴暑居其八九。

阴暑发病多是因为夏日过于避热贪凉引起,即所谓静而得之者为阴暑。如夜间露宿室外,或坐卧于阴寒潮湿之地,或乘凉时间过长,或运动劳作后立即用冷水浇头冲身,或大量喝冷水或冰镇饮料,或睡眠时被电扇强风对吹,均可导致风、寒、湿邪侵袭机体而引发阴暑。明代大医张景岳指出:阴暑者,因暑而受寒者也故名阴暑。换而言之,阴暑的致病原因不单纯是暑邪,而兼有寒和湿。因湿邪黏滞,故阴暑病程比较长,不像阳暑那样发病急骤且病势重。现代医学认为,在炎热的气候条件下,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体力消耗大,抵抗力减弱,当遇到气候突然转凉或突然受到寒冷刺激后,病原微生物就会乘虚而入,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或呕吐腹泻,甚至造成口眼歪斜、诱发中风及半身瘫痪等阴暑病症。

预防阴暑要注意不能过于贪凉,不要露宿或通宵达旦地使用电扇、空调,节制生冷饮食,忌大汗之后冷水淋浴。一旦患阴暑,治疗宜用辛温解表之法,可选用中成药六一散、藿香正气丸(水)内服。或用中药香薷、桔梗、杏仁、陈皮、藿香、淡豆豉,水煎温服,每日两次。或选用香薷、厚朴、扁豆花、苏叶、佩兰、陈皮、茯苓,水煎温服,每日两次。头重如裹者,可加羌活、蔓荆子;寒邪犯胃,致胃气当降不降,症见腹部胀满、纳食不香者,加草豆蔻、法半夏、神曲。

ys630.coM延伸阅读

初秋时节慎防“阴暑”


导读:虽然立秋已过,但8月26日以来,广西晴热少雨,其中31日广西有45个气象站点,出

虽然立秋已过,但8月26日以来,广西晴热少雨,其中31日广西有45个气象站点,出现37℃以上高温酷热天气。这些天,广西区人民医院和广西医科大一附院等门诊因感冒就医的患者成倍增长。炎热的秋老虎令不少人都怀疑,这是秋天吗?中医内科专家指出,立秋之后,出现了又一次中暑的高峰。不过,与炎热夏季的阳暑不一样,这个时候中的大都是阴暑。

大夫,这几天我总觉头疼发烧,我吃了止痛药、退烧药都不好使,好像还越来越严重了。这是怎么了?孙大爷面色很黄,说话有气无力的。孙大爷回忆说,前几天一个午后,他吃完饭就和一位朋友在太阳底下摆起了棋阵。早晨还挺凉快,哪成想近午时分会这么热。杀完了五盘之后,孙大爷满脸是汗,回到家后,我赶忙冲了个凉水澡,第二天就这样了。

28岁的小樊,体型偏胖,比较怕热,原以为进入秋天后,日子能好过一些,但是面对秋老虎的威力,小樊依旧每天吹空调、喝冰水、睡凉席,近日他发现,自己身体出现了不适,流鼻涕、鼻塞、浑身发冷,吃了很长时间的药也没好转。

上海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教授说,小樊和孙大爷这是中了阴暑。阴暑 是咋回事呢?原来,在中医上,中暑有阴、阳之分,阳暑是在烈日下劳作或因在高温、通风不良、湿度较高的环境下长时间劳作所引发的,而阴暑是过于避热贪凉引起的。由于暑热湿盛,毛孔张开,人们睡眠、午休和纳凉之时,如果过于贪凉,如夜间露宿室外,或运动劳作后立即用冷水洗头洗澡,甚至立即喝大量冷水或冰镇饮料,或睡眠时被电扇强风对吹,均可引发阴暑。而当前躲避秋老虎之时,虽然白天气温很高,但往往昼夜温差加大,一热一凉更加大了中阴暑的可能。 站

防阴暑,重在莫贪凉

中医专家认为,预防阴暑,应做到早预防,早防范。重点注意以下几点:

1.在睡眠和纳凉之时,不要过于避热趋凉。特别是睡眠时要合理使用电扇,不对头直吹。空调温度保持在26℃以上,空调一般开2-3小时应停半小时后再用。

2.不要久卧阴寒潮湿之地,在树荫下乘凉时间过久。

3.注意饮食与休息。高热身体不适时应多饮水,保持饮食清淡,可常喝些稀饭、淡菜、菜汤、豆浆、水果汁等。

4.不要用冷水急速降温。从事体育运动或烈日下劳作回屋后,只需将身上的汗液擦干即可,等皮肤温度降下后再用温水洗澡;更不要快速饮用凉开水或冰镇饮料。

不论症状轻重,患者都需在饮食上有所注意,如多饮水;常喝稀饭、淡茶、菜汤、豆浆、果汁;常吃些清热、生津、养阴的食物,如萝卜、茅根、荸荠、西红柿、豆腐、菱角、莲藕、蜂蜜、瘦肉、木耳、黄花鱼、银耳、百合、核桃、乌梅、芝麻及其他新鲜水果和蔬菜等。不吃或少吃辛辣、燥热、油腻的食物,少饮酒。

中医认为,阴暑并不等同于感冒,是因体内暑热、暑湿、寒湿、湿热未能得以清理的缘故,服用解热镇痛药、抗炎药均无效。

对于阴暑的治疗,首推香薷饮与藿香正气水。这两个方子均来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历经1000多年的临床验证,久用不衰,堪称我国医学宝库中不可多得的千古良方。

中医专家指出,生姜具有温中散寒,发汗解表的作用,用生姜泡茶对预防和治疗 空调病、冰箱病之类的阴暑都非常有效。生姜茶怎么做呢?每次取生姜3-5片,用沸水沏开即可。如果想要生姜的效力发挥更强一些,可以在沸水中煮5分钟,生姜茶一定要趁热喝才能驱散体内的寒气。喝姜茶的最佳时段是晚上,可以除去一整天的寒气,帮助身体在夜间恢复。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头顶正中的百会穴能增强人体阳气,预防和祛除风寒湿邪,可防治阴暑的发生。生姜有生发阳气、疏风散寒的功效,贴在百会穴则功效更强。取0.5厘米厚的生姜一片,贴在头顶正中,还可配合摩擦头顶正中的头皮,15分钟后去掉,每日2次,连续2天即可。

除此之外,刮痧也是中暑的克星之一。民间的刮痧最主要就是针对阴暑的,小时候,我们遇到中阴暑的情况,奶奶、外婆或者母亲首先想到的是捏痧,即用食中两指屈曲后沾水,在人的前额印堂处,项后风池下,及颈部依次捏来,声音叭叭地响,然后一道道的红紫从捏处沁出,大人都说,这痧被捏出来了,然后躺下休息后就舒服了。有发热恶寒、腹泻腹痛、恶心呕吐、身重疼痛、神疲倦怠等症状的阴暑患者,除了在后背膀胱经刮痧外,还应按摩腹部的神阙、关元等穴位。刮痧手法要轻,时间一般每个部位刮3-5分钟,最长不超20分钟。对于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以患者感到舒服为原则。

盛夏高温酷热,谨防孩子过“暑”假


导读:三伏天来了,妈咪怎么让孩子过好暑假?盛夏来临,熬过六月的期末考,小朋友们终于迎来了他们喜爱的……

三伏天来了,妈咪怎么让孩子过好暑假?

盛夏来临,熬过六月的期末考,小朋友们终于迎来了他们喜爱的漫漫长假。夏季高温酷热,极易中暑、生病,一不小心可就真的让小朋友们过上了暑假。那么如何让自家的宝贝安然度过一个健康愉快的夏天呢?身为已育一对儿女的妈咪,给各位妈咪们支几招。

妈妈们需要知道,每个小朋友的体质不同,应对的方法也不同。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人的体质可分平和质、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特禀质、气郁质九种类型。因此,弄清楚小朋友属于什么样的体质,是第一步。

贪睡宝易疲乏,不爱动

有些小朋友不爱运动,特别嗜睡,偶尔运动一下就容易疲乏、气短出汗。这种体质属于典型的气虚体质,是夏天最需要注意的易中暑的体质,也极易感冒。妈妈们平时要加强防护,室内空调温度不宜过低,多给小朋友吃瓜果蔬菜、山药、大枣、莲子等食物,增强身体免疫力。同时不宜进行强体力运动,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适当锻炼。

贪吃宝体微胖,消化弱

有些小朋友似乎天赋异禀,极具吃货潜质,只要是吃的(或者看着、闻着像吃的)就会往嘴里放。这样的宝宝一般都肉肉哒,不爱动弹,而且吃多了还容易消化不良,妈妈们需注意,宝宝不是贪吃而是痰湿体质。

痰湿体质的形成和先天遗传密不可分,主要特征就是肥胖。这样的小朋友,饮食宜以清淡为主,多吃丝瓜、、黄瓜、苡米、海带、白果等食品,少吃肥肉和甜食。进入夏季,不能让小朋友吃过于寒凉的食物,以防感染肠胃导致腹泻,更不能暴饮暴食。

贪耍宝多动症,爱冷饮

小朋友好动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是这一类小朋友实在太好动,一个个瘦精精的像个猴儿,每天窜上跳下,而且,还特别爱吃冷饮,就连喝的水都要是冰的才OK;这类宝贝还说不得,脾气暴躁的就像一颗炸雷。这一到夏天还容易容易口舌生疮,上火真是苦煞了做父母的。

对于这样的小朋友,家长们也不用苦恼,其实有这样表现是因为阴虚体质造成的,而绿豆粥或者赤小豆粥便是这类孩子夏季最好的零食,另外,在孩子饮食方面一定要忌辛辣燥热的食物,多吃银耳、百合等滋阴润燥的食物!

贪湿宝没精神,易湿疹

有一类小朋友一到夏天浑身都湿黏黏的,懒懒的,不想动;而且一到夏天,完全就是家长的备战期,因为,往往这个时候,小朋友们就会得湿疹,娇嫩的小身板上满是小红疹,看着都心疼。

这往往是湿热体质引起的,家长在此时一定要控制孩子对于甜食和油炸食品的摄入,同时要配以清淡排湿的食物给孩子:如绿豆冬瓜排骨汤,零食可以用西瓜等水果来代替。

夏季要防中暑 也要防阴暑


1、避免中暑重在预防

三伏天是一年里最热的时候,气候闷热,人易产生头晕、恶心、冒虚汗等症状,这样就可能是中暑了。

老中医提醒:预防中暑在饮食上,要以清淡为宜,多食绿豆汤、苦瓜、冬瓜汤等清火润肺的食物。尽量不要在白天高温时外出,若在白天出门最好打伞、戴帽子。

另外,室温要适宜,不要贪凉快,长期躲在空调房内吹冷风;要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在衣料的选择上以棉、麻、丝为首选;可随身准备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以备不时之需。

2、中暑以后怎么办

若发生了中暑情况,要尽快离开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并适量饮用含盐分的饮料。若出现血压降低、虚脱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医生提醒:有些人在出汗后喜欢马上用凉水冲澡,还有些人则选择大量喝冷饮,更有甚者,干脆在地上铺上凉席就躺下了。

其实,如果这样不在意的话,很可能会导致阴暑,在临床上,时常碰到这样的病人。一般的人都知道夏天要防中暑,但是对阴暑症却往往认识不足。

阴暑其实也是中暑的一种。阴暑的致病原因不单纯是暑邪,而是兼有寒和湿的入侵,症状不像常见的中暑那样明朗化和发病急骤。所以,在消暑时别太贪凉,要预防阴暑的发生。

中医讲起来,身体要适四时之法常,让身体顺应炎热的天气,才不会出现过激反应。暑热时节,昼长夜短,人们的睡眠普遍受到影响。但是,这时节更应早睡早起,保证休息时间。有条件的,中午最好午睡半小时,让大脑和肠胃都休息一下。

情志过激 伤人正气


导读:中医典籍《内经》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

中医典籍《内经》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也就是说,自然界的寒暑伤人,主要是伤人体的皮毛筋骨,而情绪伤人,直接伤五脏。可见,情绪过激致病,不容小看。

喜怒哀乐忧思悲恐,是人体正常的情志,中医称之为七情,是人体本来应有的生理现象,是人体对于外界各种信息的正常反应,也是人类进化后获得的高级生命成果,一般不引起人体产生疾病。但是,七情之中任何一种情绪失去控制,就可能引起人体生理功能的失调,从而产生疾病,中医称之为七情致病。也就是说,如果情志太过,引起人体产生疾病,就转化为致病的邪气。 站

当然,情志是否引起疾病,也是事后推定的,而事前是难于预料的。当破涕为笑、泪飞顿作倾盆雨的时候,过激的情志竟然成了化解内部气机郁结的良药;本来可以致病的过激情绪,却成了治疗疾病的措施,邪与正的转化正如古人所说,处处充满了神机。

怒则气上

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人生气、发怒之后,面红耳赤,气喘吁吁,瞪眼立目,这就是怒则气上的表现。怒气上冲,则血液也随之而上行,有人就出现头痛、血压升高、耳鸣眩晕等症状。

思则气结

忧愁思虑的时候,人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不言不语,沉默叹息,脘腹胀满,这就是思则气结的现象。如果气结过久,气机无法舒展,就可能产生严重的疾病。这种气结郁久化热,也可以使人转化为狂躁暴怒。这是因为,思虑伤脾,脾气不舒,影响肝气的疏泄,肝气横逆,爆发为怒。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这是说内在的情志郁结,与外在的邪气侵犯一样,都可导致人们产生严重的疾病,甚至会让人丧失生命。

惊则气乱

一个人如果突然之间遭受了意外打击,完全没有思想准备,就会心慌意乱,六神无主,反应失常。这是因为,人的思虑、谋略、情志、神态,都是受人体正气的支配,突发的外来打击,让人体的正气发生混乱,人就不可能集中精力去应对这突然的事变,而出现手足无措的一系列现象。严重的时候,惊吓可以造成精神失常,可以影响人一生。

恐则气下

与惊相似,恐也是害怕。但是,惊是突发事件,毫无准备;而恐则可以缓慢发生,可以长久存在,一般是从内心里产生的感觉。恐慌的时候,人体可以出现尿裤子,可以大小便同时失禁。不少人一遇到紧急事件,或者是要上考场的时候,频繁地去厕所,这就是中医说的恐则气下。

惊与恐在不太严格的情况下,可以混称互换而不需要区分。

肾司二便,惊恐伤肾,所以人遇到惊恐的时候,会出现经常想去厕所,或者二便失禁,或者阳痿滑精。这都是惊恐伤肾的表现。

喜则气缓

我们说一个人的欣喜情绪是好现象,但是,也有的人控制不住情绪,经常大笑不止,别人认为完全不值得笑的事情,他也笑个不停,甚至眼泪都笑出来,这也是一种病态。

中医认为,过喜伤心,大喜的过程之中,心神不宁,难以把持人的精神状态。也可以见到一般人,在大笑之后,浑身没了力气,软绵绵的。这就是中医所说的喜则气缓。气缓之后,散漫难收,自然不会集中体力。

悲则气消

悲伤过度也可以耗伤正气,引发疾病。过度悲伤,肺的呼吸节律也发生改变,抽泣不仅会影响当时的呼吸,甚至在事过很长时间之后,还会发生抽泣。有的孩子在睡梦里,也要抽泣几次。

严重的悲伤情绪,往往使人胸阳不展,经常要深吸气才能继续维持正常的呼吸,这也是悲伤伤气的表现。

提防!伤人的高跟鞋


◎超高跟的高跟鞋 伤人指数:

你最好对7厘米以上高跟的鞋子敬而远之。它们会造成你的腿部肌肉、腰部肌肉紧张,会导致你足跟疼痛,甚至容易导致骨盆结构改变。医生建议,最合适的鞋跟是3-4厘米。

◎细跟的高跟鞋 伤人指数:

尖细鞋跟的高跟鞋,会让你的身体处于失衡状态,造成行走时超级不稳,很容易出现脚踝扭伤的情况。

◎尖头高跟鞋 伤人指数:

曾经一度超流行这种鞋头尖得仿佛船头似的高跟鞋。要注意哦,这种鞋让五个脚趾受到明显的挤压,久之会导致拇指向外倾斜,而形成拇外翻畸形。

◎楔形高跟鞋 伤人指数:

这种看起来比较“老实”的跟实际上并不真的“老实”。医生认为,这种高跟鞋与细跟的高跟鞋没什么区别,它的高度并不因为它的楔形跟而减少一分。

◎厚底高跟鞋 伤人指数:

前脚掌加了厚底,这些鞋子实际的高度因为这个厚底而稍微减少了一些。但这种鞋仍然会引起身体重心的前移,使前脚掌受力增加,容易出现前脚掌的痛疼,也可以使前脚掌局部皮肤增厚,形成脚垫,加重前脚掌的痛疼。

专家解答哪种洗涤用品不伤人?


今年2月,浙江余姚的张先生不慎坐在了洗涤剂的喷口上,流出的液体把他的臀部烧出了5厘米大小的创面。随后,创口面积出现蔓延趋势,据当地医生诊断称,这是洗涤剂刺激了皮肤,并引发了过敏性皮炎。

记者以“洗涤剂的危害”为关键词在百度上搜索,仅用0.032秒,就搜得相关网页13.7万个。其中,不乏与张先生“同病相怜”的人,另外也有很多因洗涤剂气味或残留引发身体不适的事件。几乎天天都要接触的洗涤剂竟有那么强的“杀伤力”,该如何使用才能最大限度消除危害?为此,记者采访了洗涤和化工方面的专家。

安全性能大比拼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名誉会长石计祥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洗涤清洁用品的需求量也在增长,截至2007年,我国合成洗涤剂累计生产179.98万吨。其中,织物洗涤剂、去污剂和杀菌消毒剂成为老百姓最常使用的三类。

织物洗涤剂。

石计祥告诉记者,目前最常见的有洗衣皂、皂粉、洗衣粉和洗衣液。“在这几种产品中,洗衣皂对人体的危害最小。”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院长万平玉介绍说。洗衣皂属肥皂的一种,主要成分是脂肪酸钠,是由天然油脂经皂化反应制成,不仅去污能力强,而且对人体无毒副作用。洗衣粉则是健康隐患最大的一种。它是一种碱性的合成洗涤剂,溶解在水里的洗衣粉,可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人体内,长期积累易损害肝脏功能。天津药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李红珠指出,人手经常接触洗衣粉,容易使皮肤角化和皴裂,如果漂洗不净,还容易刺激皮肤,皮肤敏感的人甚至会患上过敏性皮炎。“介于两者之间的是皂粉和洗衣液,其中也添加了化学合成成分,虽然比洗衣粉温和,但也不宜长期接触皮肤。”李红珠说,手洗衣服最好用洗衣皂;机洗时,皂粉是不错的选择。

去污剂。

多用于厨房,主要有洗洁精、去污粉、喷剂和去污巾。李红珠说,去污巾不用洗涤剂,只需用水就能擦去油污,是最天然最健康的去污产品。而对健康威胁最大的就是去污喷剂,擦抽油烟机通常都会遇到,它们多属于强溶剂或易溶剂,并且为了冲淡刺鼻的味道而添加了芳香剂等成分。长期或频繁使用喷剂,容易对呼吸道产生刺激,出现鼻干发痒、打喷嚏、咽喉烧灼感和异物感、声哑等症状。万平玉指出,去污粉的危害仅次于喷剂,颗粒过于粗糙,含有较多碱性物质,长期使用易腐蚀水池、器具等,也会使手部出现干燥、脱皮的现象。“洗洁精中也含有表面活性剂,残留也容易引发疾病。”李红珠说,洗洁精中的表面活性剂进入人体,就会干扰正常代谢。

杀菌消毒剂。

“一般家庭中最常使用的不外乎84消毒液、高锰酸钾和人体消毒剂。”万平玉指出,人体消毒剂是相对比较安全的广谱杀菌剂,通常用于衣物消毒。相比较而言,84消毒液和高锰酸钾就有一定的局限了。其中,84消毒液早期用于医疗器械消毒,属高效消毒液,刺激性和腐蚀性较强。而高锰酸钾的浓度一般难以把握,如果缺乏专业知识,则容易造成衣物或器具的损坏。

清洁剂使用四大误区

使用清洁剂和杀菌消毒剂时,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一套“心得”。对此,石计祥指出,有些使用行为过于随意,有些则过于“矫情”,这都是使用过程中的误区。

误区一:先放衣服后放清洁剂和消毒剂。

“很多人都习惯先把衣服放进洗衣机或盆中,然后再注入水和清洁剂,这是最常犯的错误。”石计祥解释道,这会让衣服局部黏附上过多的清洁剂或杀菌剂,容易使衣服局部花白,色彩深浅不一。同时,某一局部清洁剂浓度过高,容易漂洗不彻底,刺激皮肤。

误区二:清洁剂、消毒剂放得越多越好。

石计祥说,清洁剂达到一定浓度后,去污效果就饱和了,不会再增强了。如果用量太大,一会造成水和清洁剂的浪费,二会容易产生残留。此外,英国一项研究发现,如果消毒剂放得过多,就会降低人体正常的免疫能力,使人更容易被外界病菌所打倒。

误区三:清洁剂和消毒液混合使用。

中央电视台某节目曾经报道,一位主妇为了更彻底地去污,将洁厕灵、洗涤剂、洗洁精等混合使用,结果产生了大量氯气,导致该主妇氯中毒身亡。最近,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也发出警告,千万不要混用清洁剂和消毒剂。

误区四:清洁剂和消毒剂能无限期使用。

大多数人买清洁剂和消毒剂很少看保质期。对此,石计祥说,其实,清洁剂和消毒剂都有保质期,过了保质期,其有效成分就逐渐失效了,根本起不到应有的去污和消毒作用。

怎么使用最安全

有专家称,与过去几十年相比,现在我国儿童患癌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而医院皮肤科的湿疹患者也在增多,这些都与人们大量、错误地使用清洁剂不无关系。因此,正确使用清洁剂和消毒剂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能少用就少用,能不用就不用。”李红珠表示,在刷餐具时,如果没有油污,就用清水冲刷;如果有少许油污,可用开水烫;如果油污过重,可以先用餐巾纸擦去油污,或者取少量食用碱,干着擦油污处,再用水漂洗干净。另外,在刷洗灶台、水池等地方时,可以将小苏打溶于水,用抹布用力擦洗即可。在冲洗马桶时,倒些可乐也能起到清洁作用。如果清洁下水道等藏污纳垢的地方,可以先用毛发刷将头发勾出来,再用橘子皮水冲洗。

如果无法避免使用清洁剂和消毒剂,就尽量少用,并使用接近天然成分的。首先,使用织物洗涤剂上,小件衣服和薄衣服尽量用肥皂手洗;机洗衣物用皂粉严格按照产品推荐使用表上的用量添加。另外,漂洗时,手洗漂2遍,机洗则要在甩干后再漂洗3分钟。而且,不要每次洗衣服都加消毒剂,阳光中的紫外线是最好的杀菌剂。

其次,使用去污剂时,一定要戴上胶皮手套,如果气味刺鼻,应戴好口罩。在使用喷剂时戴上眼镜,以防液体溅进眼内。尽量在短时间内将污垢清理干净,并开窗通风,让气味尽快散去。洗洁精只适于清洗餐具和果蔬,如果浓度过高,必须稀释后再使用。

最后,使用消毒液时,最好也戴上橡胶手套。需要提醒的时,84消毒液不适于消毒铝、铜和碳钢制品,会对其产生一定腐蚀作用。

警惕 熬夜不仅伤人还有这些危害


或许,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节奏也是越来越快了。有的人习惯在晚上忙于工作,有的人喜欢在晚上娱乐等常常从事一些熬夜的事情。其实,长期这样下去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是非常有危害的了。有哪些危害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熬夜的四大坏处

1.肌肤状态越来越坏

谁都知道女人的美丽肌肤都是靠睡眠睡出来的了,如果你的睡眠质量差,那么你的肌肤状态也是非常的糟糕了。据专家介绍,保养肌肤的最佳时间实在晚上10点到下午2点,也就是说在这个时间段你没有好的睡眠,那么身体的内分泌就会遭到破坏了,肌肤也就会变得越来越差了。

2.视力变差

很多人都有这种经历,在经过长期的熬夜后就会出现熊猫眼,其实,此时,你的眼睛状态并不只有黑眼圈那么简单了,此时,眼睛处于非常的疲劳状态,没有得到很好地休息,视力就会减弱,有干涩等症状出现,长期以来就会诱发视网膜炎、视力模糊等问题。

3.免疫力低下

睡眠不足也会使我们的身体健康状态下降了,长期以来身体的免疫力也就会急剧的下降,这个时候就很容易受到疾病的侵扰了。

4.记忆力越来越差

其实我们的神经都是在夜晚处于休息的状态了,白天比较兴奋,如果熬夜的话,就会相反了,那么长期以来,我们的记忆力就会下降,头痛等情况就会出现了。

通过上面为大家带来的有关“熬夜的四大坏处”的内容介绍,想必大家在看完上面的内容后对于“熬夜”这个话题有了更多的了解了吧!工作再忙也要休息好了,俗话说的好,有了好的身体才有了一切。经常熬夜对我们的健康是非常不利的了,所以希望大家也一定要引起注意哦。

牛皮癣不传染 偏见更伤人


养生导读:银屑病俗称牛皮癣,常被认为会传染,生活中人们对牛皮癣患者避而远之。到底牛皮癣传染吗?为了解除这个误解,今天小编带大家了解牛皮癣,看看牛皮癣是否传染。最重要的是要学会预防牛皮癣,同时患者要及时治疗,生活中注重护理细节。

牛皮癣传染吗?

银屑病,也就是牛皮癣,是一种会在皮肤任意区域引起凸起红肿斑块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它属于多基因遗传的疾病,可由多种因素如创伤、感染、药物等诱发。据统计,目前全球约有1.25亿人患有银屑病,而国内的流行病学调研显示我国约有650万银屑病患者。

目前,人们对于银屑病的认知存在很多误解与偏见。例如认为银屑病具有传染性,日常生活中刻意避免与银屑病患者交往,并且经常用牛皮癣这一含有贬义色彩的词汇形容银屑病患者身上的皮损。

其实银屑病不具传染性。即使接触最密切的夫妻之间,共同生活几十年也无感染病例。尽管银屑病不会致命,不具有传染性,但可以损毁外貌,造成伤残。同时,银屑病具有慢性且易反复发作的特点,这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同时,许多银屑病患者由于就医心切和对正规治疗方法了解不足,误听、误信一些散布在大街小巷的牛皮癣治疗小广告和偏方,延误了病情。

牛皮癣的危害大。牛皮癣可导致皮肤大量的脱屑。而这些皮屑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维生素和叶酸。若牛皮癣迁延多年不遇或大面积扩散,患者就会出现营养不良,并可以伴有乏力、倦怠、面色苍白等症状,甚至可出现低蛋白血症或营养不良性贫血。

从身体的伤害说,牛皮癣的危害的主因活性氧,是肌体代谢的有害产物,渗杂在血液细胞间质中,导致肌体内环境污染,血液纯质的改变。出现血热、血燥、血瘀,蕴积滞阻过多导致瘟毒发于肌肤。牛皮癣是一种得病原因复杂很难治愈的疾病,由于它的反复发作患者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牛皮癣患者不及时治疗严重危害身体,牛皮癣疾病还会导致患者的关节损害和引起继发性的感染和心理衰竭等伤害,牛皮癣疾病使患出现关节肿大疼痛,活动受到限制或者是积液变性等类风湿关节炎疾病的症状发生,该病患者甚至可因肝、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综上所述,牛皮癣疾病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皮肤顽疾,如果患者不及时治疗,牛皮癣给患者的造成的伤害是很大的。银屑病临床上分为四型,最常见的、90%以上患者是寻常型银屑病,是比较轻的一种,此外还有脓疱型、关节病型、红皮病型。轻的银屑病通过药物、紫外线照射等方法治疗后看起来是痊愈了的,虽然可能在一些诱因存在时还会复发,如果治疗得当,轻型的不一定会发展为重型的。如果寻常型的银屑病患者由于治疗不当,比如使用了禁止使用的激素药物以后可能好了,但再复发时会转为脓疱型或者红皮病型的银屑病。

牛皮癣不传染,偏见更伤人

牛皮癣的病因

1、代谢障碍。在正常人的表皮内有四种酶,而在牛皮癣患者的皮损内则缺少其中二种,皮损治愈后,其中两种酶又重新出现。牛皮癣的皮损内缺乏环磷腺甘,这是一种表皮抑素可抑制表皮细胞分裂,保持细胞生长和消失之间的平衡。另一方面环磷腺甘有激活磷酸化酶的作用,因而也影响糖原的代谢。

2、遗传。根据临床所见,本病常有家族史,并有遗传倾向。双亲之一患牛皮癣,其后裔发病率较健康者子女高3倍之多,若双亲皆患牛皮癣,其后裔发病率更高。

3、免疫功能障碍。牛皮癣患者存在多种局部或系统性免疫功能异常,本病与HLAB13、B17等抗原表达高度相关等均提示本病也是一种免疫性疾病。牛皮癣皮损的真皮层有活化的T细胞浸润,这些细胞释放-干扰素,诱导表皮细胞合成肿瘤坏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6细胞因子等,吸引中性粒细胞在表皮浸润,导致真皮血管扩张,引起皮肤炎症。

4、感染。牛皮癣的发病与上呼吸道感染和扁桃腺炎有关。有6%的牛皮癣患者有咽部感染史。我们发现很多儿童的牛皮癣与扁桃腺炎有密切关系。这也是常见的牛皮癣的病因。

5、内分泌障碍。牛皮癣与激素的关系,早已受到人们的重视。本病与妊娠,分娩,哺乳期,月经期有关。我们在临床上观察到,部分牛皮癣患者在妊娠期皮疹减轻或消退。

警惕银屑病的症状

1、明显的鳞屑表现:鳞屑是常见的银屑病的症状,在皮损上覆盖有很厚的灰白色或灰黄色的鳞屑,一般头部银屑病严重更为多见,并且鳞屑容易脱落,多有瘙痒感觉。

2、点状出血现象:银屑病初期有点状出血,即轻刮薄膜处,可见红斑面涌出粟粒大小的血珠或针眼样的出血点,这是常见的银屑病的症状。

3、界限清楚的点疹:银屑病初期症状开始为粟粒大至黄豆大的红色点疹,随着病情的发展,点疹会逐渐扩大增多,甚至互相融合成片,底部浸润明显,边缘清楚,周围有炎症红晕,呈点滴状、钱币状、地图状等银屑病的症状。

4、薄膜现象:银屑病初期鳞屑容易被刮下,刮除鳞屑后,露出一层淡红色半透明的发亮的薄膜,称为薄膜现象。

怎样预防牛皮癣的发生?

预防牛皮癣,从以下五方面考虑:

1、卫生洁净:因为每天需要脱落大量的鳞屑,牛皮癣患者的身上、床铺上都会有鳞屑,此时我们应该保持床单被褥应保持清洁,及时清扫皮屑。要勤换内衣。

2、去除诱因:感冒、发烧、上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等都是引发牛皮癣的主要原因之一,患者应多加避免。

3、用药禁忌:外用药中大多数都含有激素成分,我院专家不建议牛皮癣患者随意使用,避免引起病情的反跳,导致病情的加重。

4、饮食调节:重症牛皮癣急性期的患者,表皮大量脱落蛋白大量丢失,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纤维素的饮食,比如每天多吃12个鸡蛋补充丢失的蛋白营养,这样才能保证重症牛皮癣患者的营养均衡。

5、皮肤护理:做好创面护理对防止继发感染至关重要,要及时防止皮损发生感染,而使牛皮癣症状更加的严重。牛皮癣患者的皮肤应保持干燥,进行输液或测量血压时,止血带、袖带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皮肤,以免加重皮肤剥脱。重症牛皮癣患者皮肤严重搔痒,应避免抓挠,以免引起感染。

春天警惕牛皮癣

风寒感冒是诱因

春天,气温忽高忽低,在这样干燥、多风的日子里,人很容易感冒。而风寒感冒不但会诱发牛皮癣,还会让曾经得过牛皮癣的人复发,使正在患病的人病情加重。

专家指出:在日常门诊中常会见到牛皮癣病人的病情因为感冒而加重,尤其是有咽喉疼痛症状的人更明显。调查发现,细菌尤其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容易诱发点滴型、关节病型及红皮病型牛皮癣,在青少年牛皮癣病人中尤为突出。细菌的一些产物,成为超抗原,可以激活T细胞(淋巴细胞的一种),使其产生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作用于角质细胞,促进角质细胞过度增生,使病人的病情加重。所以,牛皮癣病人在感冒好发的季节一定要加强预防措施,增强机体对细菌、病毒的免疫力。尤其是儿童,由于体质比较弱,各方面发育还不健全,很容易受凉出现感冒、咽喉感染,从而引发牛皮癣,因此家长要引起注意。

心理调节很重要

在牛皮癣的各种诱发因素中,精神、心理因素对病情的发生和发展起重要作用。另外,患病后对疾病的恐惧和焦虑,沉重的思想负担或精神压力,也会引起牛皮癣的发生或加重。

专家提醒:要避免牛皮癣的发生,应注意各种诱发因素,若能避免可减少或避免牛皮癣的发生和复发。首先,患者应以坦然的心态面对疾病,因为牛皮癣通过科学的治疗是可以治好的,并不会危及生命,也不影响人体的重要生理功能。其次,努力使自己乐观开朗,保持良好的心情。

保持良好的心情

日常生活应注意

除了心理要及时调节外,科学饮食也很重要。在临床上经常会碰到一些由于饮食不当而使牛皮癣复发或加重,饮食合理使牛皮癣得以缓解病情的例子。因此对牛皮癣患者来说,正确地选择各种食物尤为重要,一般原则如下:

1、治疗期病人应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葱、蒜等;少吃或不吃油炸香燥食物,如油条、油饼等;少吃或不吃鱼腥发物,如海鲜、鲫鱼、牛羊肉、狗肉等。

2、禁饮酒,包括白酒、啤酒、米酒、葡萄酒等。

3、要根据病情需要合理给予某些食物,如皮损鳞屑较多,脱屑明显者,应多食高蛋白的食物,如皮损鳞屑病应多食茄子、丝瓜、马齿苋、赤小豆、冬瓜等。

4、平常应多吃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A的食品,如新鲜绿叶蔬菜、西红柿、胡萝卜、瘦肉、水果,以利于病情的缓解和皮损的康复。

入秋谨防“情绪疲软”


秋季天气变化很大,但是却很容易让人秋困,精神不集中,乏力,也就是俗称的悲秋,和情绪疲软,那么怎么才能避免或者缓解秋乏,使自己精力充沛呢?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下关于秋乏和秋季养生的一些知识。

天气凉爽了,但许多人却犯困、精神疲乏。专家表示,前段持续高温,导致人体能量消耗透支,现在必须小心情绪疲软.

悲秋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秋季里有些人容易呢?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在人体大脑底部,有一种叫松果体的腺体,它能够分泌褪黑素.这种激素能促进睡眠,但分泌过盛也容易使人抑郁,气温的变化对其分泌会产生间接影响,尤其是在冷热交替的换季时节。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七情六欲与五行学说和四季变化存在着相应的联系。以五行学说中金、木、水、火、土的金为例:五脏中的肺属金,七情中的悲属金,四季中的秋也属金。因此在秋天,尤其是秋雨连绵的日子里,人们除了容易秋燥,有时也容易产生的情绪。

注重养心和养肝,多喝玫瑰花或菊花茶、莲子茶,因为它们有清肝解郁的作用,长期喝对于抑郁很有帮助。

多吃莲藕、莲子、小麦、甘草、红枣、龙眼等,这些食物有养心安神的作用,对焦虑、抑郁很有帮助。核桃、鱼类等含有较多磷质,也会帮人们消除抑郁。

克服情绪低落7法

1、参加锻炼:体育锻炼能使人体产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和变化,较适宜的运动项目有慢跑、户外散步、跳舞、游泳、练太极拳等。

2、改善营养:维生素B有助于改善情绪,这样的食品有全麦面包、蔬菜、鸡蛋等。

3、走亲访友:找知心的、明白事理的亲友,向其倾吐心里话。

4、乐观,有些人遭受了一点,凡事总往坏处想。克服的方法是,宁作乐观的,不作消极的猜度。

5、奋发工作,一旦潜心,把精力集中到工作上,便能使人忘记忧伤和愁苦。

6、旅游和外出:烦闷时,看看青山绿水,看看袅袅炊烟,疲劳、苦闷之感顿消。

7、看电影:抑郁时,看个喜剧片,这种移情效应是很明显的。

秋季四类人必须远离大蒜

人们常吃大蒜不但能健胃消食,还能起到调节血脂、降低胆固醇、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及提高身体免疫力的作用。然而,大蒜虽好却并非适合所有人食用。专家告诉我们,以下这四类人就不宜吃大蒜。

大蒜是一种健康食品。临床研究发现,大蒜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及钙、磷、铁、硒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人们常吃大蒜不但能健胃消食,还能起到调节血脂、降低胆固醇、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及提高身体免疫力的作用。

然而,大蒜虽好却并非适合所有人食用。专家告诉我们,以下这四类人就不宜吃大蒜。

一、眼病患者:

中医认为,长期大量地食用大蒜会伤肝损眼.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患有青光眼、白内障、结膜炎、麦粒肿、干眼症等眼病的人若长期大量地食用大蒜,会出现视力下降、耳鸣、头昏脑涨、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因此,眼病患者应少吃大蒜。

二、肝炎患者:

很多人认为吃大蒜能预防肝炎,甚至有人在患了肝炎后仍然大量地吃蒜。这种做法是错误的。首先,大蒜并不能杀死肝炎病毒。其次,大蒜中的某些成分能刺激人的胃肠道,抑制消化液的分泌,会使肝炎患者恶心、腹胀的症状加重。另外,大蒜中的挥发性成分可使人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数量减少,这不利于肝炎患者的康复。因此,肝炎患者应避免吃大蒜。

三、非细菌性腹泻患者:

大蒜具有杀菌的作用,生吃大蒜可以用来预防和治疗细菌性腹泻。不过当人们患的是非细菌性腹泻时,就不宜再生吃大蒜了。这是因为此类患者若生吃大蒜会刺激肠道,使肠黏膜发生充血和水肿,从而可加重病情。

四、正处于服药期间的病人:

中医认为,大蒜味辛辣。它能抑制某些药物的有效成分,甚至可以与某些药物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毒素。因此,正处于服药期间的人不宜吃大蒜。

秋季千万别吃这十种有毒蔬菜

随着食品的多样化,食物中毒的可能性又增加了许多,因而有必要提醒人们注意:这十种可能导致中毒的食物千万别吃。

一、鲜木耳

鲜木耳中含有一种光感物质,人食用后,会随血液循环分布到人体表皮细胞中,受太阳照射后,会引发日光性皮炎。这种有毒光感物质还易被咽喉粘膜吸收,导致咽喉水肿。

医生提示:鲜木耳中含有一种光感物质,人食用后,会随血液循环分布到人体表皮细胞中,受太阳照射后,会引发日光性皮炎。这种有毒光感物质还易被咽喉粘膜吸收,导致咽喉水肿。

二、鲜黄花菜

又名金针菜。鲜黄花菜中含有毒物质秋水仙碱。这种物质进入人体后,会使人嗓子发干、口渴,胃有烧灼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专家指制作方法要正确:黄花菜未经加工的鲜品含有秋水仙碱,成年人如果一次食入0.1~0.2毫克的秋水仙碱(相当于鲜黄花菜l~2两),即可引起中毒。如果一次食入20毫克的秋水仙碱可致人死亡。为预防鲜黄花菜中毒,每次不要多吃,而且吃时应先将鲜黄花菜用开水焯过,再用清水浸泡两小时以上,捞出后用水洗净再吃。

三、青西红柿

未成熟的西红柿含生物碱,人食用后可导致中毒。

据其介绍,青西红柿含有生物碱甙(龙葵碱)其形状为针状结晶体,对碱性非常稳定,但能够被酸水解。所以,未熟的青西红柿吃了常感到不适,轻则口腔感到苦涩,严重的时候还会出现中毒现象。特别是当青西红柿开始腐烂时,其龙葵碱就会被破坏。而青西红柿变红以后,就不含龙葵碱了。

四、发芽土豆

发芽的土豆会产生大量的龙葵素,人食用后会中毒。使用发芽土豆时,应先将芽和芽根及土豆表皮变绿的部分挖去,放于清水中浸泡2小时以上。

五、鲜蚕豆

有的人体内缺少某种酶,食用鲜蚕豆后会引起过敏性溶血综合征。症状为全身乏力、贫血、黄疸、肝肿大、呕吐、发热等,若不及时抢救,会因极度贫血而死亡。

六、未炒熟的四季豆

未炒熟的四季豆中含有皂甙,人食用后会中毒。炒熟的四季豆无毒。

专家建议,食用四季豆一定要把全部豆煮熟焖透。食用新鲜猫儿豆前,则要先连角皮煮熟,剥去有毛的表皮,再将角皮内角质化的一层内皮除去,连籽一齐放在冷水内浸泡3昼夜,每日换水两次;干猫儿豆更需浸泡5至8昼夜。这样处理后才能煮熟食用。

七、姜

腐烂的生姜会产生一种叫黄樟素的致癌物质,可诱发肝癌、食道癌。

八、腐烂蔬菜

在强菌作用下,腐烂蔬菜中的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这种物质进入人体后,可使血液失去携带氧气的功能,造成人体缺氧,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跳加快、抽筋等症状。

九、鲜扁豆

鲜扁豆中含有皂甙和生物碱,有毒,但遇热后会溶解。食用前应用沸水焯透或过油,或干煸至变色后食用。

专家指点,扁豆的加工方法是要以破坏这种有毒物质为原则,比如把扁豆均匀加热至100度,再小火煮10分钟,也可在93度加热30到75分钟,或121度加热5到10分钟,均可有效破坏其中的有毒物质。

专家同时提醒,因为扁豆所含的毒性物质能被持续高温破坏,所以炒菜时不要贪图脆嫩,应充分加热,使扁豆颜色全变,里外熟透,吃着没有豆腥味,这样就能避免中毒。特别是集体用餐单位如建筑工地食堂、机关学校集体食堂、接待会议或宴会的饭店招待所,这些场所是扁豆中毒的高发区,必须掌握完全熟透的原则。

十、变质白木耳

腐烂变质的白木耳会产生大量的酵米面黄杆菌,食用后胃部会感到不适,严重者可出现中毒性休克。

秋季是养生的佳季,我们需要选择对的食物进行食补,千万不能选择那些有毒的蔬菜。平日,还能煲一些汤品,糖水滋润温暖一整个秋天,健康美味又养生。

错误习惯最伤人 易个头矮消化差


现代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些“毛病”,如肠胃不好,适应能力差等,却怎么也找不到“病因”,殊不知,这些问题多半都与儿时养成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专家为您解读,哪些祸害健康的小习惯,是小时候埋下的病根。

睡不够,个头矮

近些年,国人的身高节节蹿升。但仍有很多人发愁自己的个子不高,找工作、谈恋爱都受影响。其实,除了营养外,身高还受遗传、疾病、睡眠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儿科主任医师表示,睡眠是影响身高的关键因素,尤其表现在幼儿时期,因为促进人体长高的生长激素在一天中呈脉冲式分泌,会在入睡约2小时后达到高峰,此时分泌的生长激素几乎占到一天分泌量的一半,是长个的黄金时间。

美国埃默里大学学者进行跟踪研究后发现,婴儿在身高增长48小时前,都会出现连续两天日均增加4个半小时睡眠的贪睡情况。贪睡的婴儿每多一次睡眠,身高增长可能性增加43%;每多1小时睡眠,这种可能性增加20%。而且,小时候是睡眠模式养成的关键期,一旦作息习惯固定,长大后再纠正就难了。因此,建议1岁以下婴儿每天睡16小时;1~3岁幼儿每晚睡12小时,白天两三个小时;3~6岁儿童每天睡10~12小时;小学生则是9~10小时。

吃饭快,代谢乱

风卷残云、狼吞虎咽都是对吃饭快的形象描述,人们的用餐时间确实在急剧“缩水”。调查显示,2743人中,有43.31%的人“每天最短一餐”仅用5分钟,这种“加速”进食在不知不觉中伤害着身体。消化科医师表示,在就诊患者中,很多都有吃饭快的习惯。常常是食管还来不及蠕动就又被塞满,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反酸、烧心等症状。

专家指出,吃饭过快,会使大脑还来不及提醒胃肠接收食物,胃就一下子被塞满,不仅易导致肥胖,还会带来消化代谢功能紊乱等疾病。专家建议,吃饭时别催孩子,别跟孩子比谁吃得快,要纠正他们吃饭不专心的行为。可根据孩子的饭量规定一个较合适的用餐时间,如半小时,帮他们控制吃饭速度,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老吃凉,消化差

发表在《美国胃肠病学杂志》上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持续炎热的天气里,胃肠道疾病发病率较高。瑞士研究人员对2001年至2005年17次热浪来袭时消化道疾病的发病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气温升高后胃肠道疾病的发生率每天增加接近5%,这与热天吃得太凉脱不了关系。专家表示,特别是儿童时期最需要注意,因为孩子的胃肠道比较娇弱,冷热适应能力差,过多进食冷饮或水果会使胃黏膜血管收缩,时间久了,容易导致肠道功能紊乱。

专家指出,爱吃冷饮的孩子,一般看起来面黄肌瘦,抵抗力较差。因此,建议家长不要把买冷饮当作对孩子的宠爱,即使是冰箱里的水果和酸奶,也要取出后放1小时,等凉气散后再给孩子食用;凉性的东西包括秋梨膏、绿豆汤、西瓜汁等,也要适量食用。

吃零食,慢性胃炎

我国肠胃病患者约有1.2亿,是“胃病大国”,其中以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较为常见,发病率分别为30%和10%。专家指出,很多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是让胃经常“闹情绪”的主因,比如吃零食,几乎每个孩子都喜欢,但吃不对、吃不好就是导致慢性胃炎的因素之一。

非营利性机构“爱地球”在一项调查中指出,中国1/10的儿童每天食用含添加剂零食3次以上,6%的儿童每天饮用饮料超过3瓶。对此,专家指出,零食热量较高,能够让孩子产生饱腹感,该吃饭的时候不想吃,饭后饿了又拿零食充饥。长此以往,三餐的生物钟被打乱,长大后得慢性胃炎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几率大大增加。因此,专家建议,要吃零食也得选健康的,比如营养麦片、水果、奶酪、酸奶等,而方便面、火腿肠、果冻、速溶奶茶等最好不吃。另外,吃零食的时间也很重要,最好固定在两餐之间,即上午10点和下午3点左右,不影响正常的三餐;吃的时候最好坐在桌子前,养成好习惯。

玩pad,颈椎病

据统计,颈椎病近些年发病率明显增多,并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目前国内最小的颈椎病患者仅7岁。其实,颈椎问题不是短期内形成的,而是长时间的不良习惯导致,甚至从娃娃阶段就埋下了病根。

现在,手机、平板电脑、游戏机成了孩子的新宠,家庭聚餐时,原本玩闹嬉戏的活宝们变成了各自抱着电子产品的小小“低头族”。骨科专家表示,脊柱各段间均有一定的生理曲度,起缓冲作用。对着电脑,颈部长时间不活动,会使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刺激椎管内神经或血管,容易发展成颈椎病。

相关调查也表明,每天用电脑超过4小时的人,81.6%的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脊柱侧弯。专家表示,虽然让孩子完全与手机、电脑隔绝并不现实,但不让4岁以下的孩子接触这类用品和严格控制接触时间(一天不超过半小时)是必要的。看电脑、手机等时,眼睛要与屏幕保持适当距离,不能坐姿不正或总保持同一姿势。

爱任性,血压高

两句话不对就撂挑子,没按自己意思来就大发雷霆,遇上点挫折就一蹶不振……很多人在生活中被情绪左右,这些问题与成长环境、家庭教育都有很大的关系。

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总是忽略别人的需要和意愿。心理卫生协会教授指出,长大后的性格问题多半是家庭教育不当造成的。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一味迁就会使其很难适应社会,也更易遇到挫折和障碍。同时,任性对身体的影响很难避免。

美国爱荷华大学一项心理研究发现,遇挫和受压会促进体内应激激素皮质醇分泌,长此以往,会导致体重增加、血压升高。因此,专家建议,家长要及时纠正孩子的任性行为,让他多和同龄人在一起。孩子间不会一味迁就,可以让他明白以自我为中心是无法和别人相处愉快的,从而慢慢学会妥协、让步和放弃,渐渐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观团队合作意识。

夏日谨防游泳病


烈日炎炎,到游泳馆游泳消暑的人渐渐增多。对此,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复康医院院长、主治医师王平提醒说,游泳馆是公共场所,如果卫生设施不达标,可能造成一些疾病的交叉感染,所以游泳爱好者在游泳前有必要采取一些防范措施,谨防游泳病。

王平说,游泳病大多因游泳池水受污染而引起,受污染的池水会对皮肤黏膜和眼角膜造成损害,还可能传播其他疾病。如果游泳后双眼出现发红现象,第二天不仅没有消失,反而红肿、疼痛、畏光等,就是患了红眼病。另外,接触不洁池水有可能染上体癣,而足癣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公用拖鞋或在泳池边赤脚走路时由真菌感染引起。

王平说,出于对自身健康的考虑,游泳爱好者最好去池水循环、消毒较好的正规游泳馆游泳;不要将贴身衣物直接放在公用衣柜里,要用衣架挂放,或用塑料袋包好;尽量少用公用浴具,应自备毛巾、拖鞋、浴巾等;儿童尽量去通风好、清洁度高的场馆游泳,以避免泳池消毒所用的含氯产品刺激呼吸道;游泳时最好戴泳镜,游泳前后可用氯霉素眼药水点眼,不要用手揉眼或用不清洁毛巾擦眼.

染发剂“伤不起”,黑色更伤人


导读:哪个少女没有染过发?相信屈指可数!而对于大部分女性而言,染发的目的自然是为了美丽.曾经有一段时间,头发染色成为了一种时尚……

哪个少女没有染过发?相信屈指可数!而对于大部分女性而言,染发的目的自然是为了美丽.曾经有一段时间,头发染色成为了一种时尚潮流,走在大街上看到各样颜色的头发。

现在虽然依然流行着染发,但已再没从前的缤纷色彩,染发剂除了能将头发染成五颜六色之外,还可以将东方人的发色还原为黑色,这一点受到了不少中老年人的青睐。但你知道,为了这样的美丽,你的身体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吗?

据英国媒体近日报道,一位名叫朱莉麦凯布的女士在使用欧莱雅染发剂数分钟后,突然倒地不起并且呼吸停止。据估计,染发剂的主要成分对苯二胺(ppD)可能是导致昏迷的元凶。

染发剂中对人体损伤最大的通常为苯类有机物和重金属盐,尤以黑色染发剂中含量最多。苯类有机物通常指对苯二胺,具有一定的毒性,经过加热后,通过接触头皮进入毛细血管,随着血液循环到达骨髓,如长期反复地作用于造血干细胞,会引起白血病。

此外,对苯二胺还易诱发皮肤癌、膀胱癌等疾病。而重金属盐进入人体后,难以排出体外,在体内蓄积,引起中毒,使人出现头昏、头痛、倦怠乏力、四肢麻木等中毒症状,并可能进入肝肾和大脑,破坏这些器官的功能。

染发应注意以下事项:

1.孕妇和哺乳期女性不适合接触化学染剂产品。

2.染发前48小时做皮肤敏感测试。方法是将染发剂滴在手腕内侧,等待自然干燥。如果出现红肿、发痒,就不能使用该产品,并尽快到皮肤科就诊。如果在染发过程中,染发者头皮出现轻微的不良反应,应立即除去染发剂。

3.头皮有抓伤不要染发。染发前一周不要做焗油等护理,并在前一天清洗头发,一是头皮分泌的油脂对头皮有保护作用,二是清洁的同时还可以避免洗发过程中不小心抓伤。

4.染发前应该先在发际、耳后涂抹乳液,以防染发剂沾到皮肤造成伤害。

5.染发时,最好不要把头发罩着或包起来,务必让头发自由散开。

6.三个月内不应重复染发。

谨防密闭鞋柜传染脚气


脚气一般都因真菌感染所致,其传染性很强。因此,医生总叮嘱患者不要共用拖鞋、洗脚盆、擦脚巾等,其实,如果不注意鞋柜的卫生,同样会造成脚气反复发作,甚至连累家庭其他成员传染上脚气。

如果家中有人患脚气,被真菌污染的鞋子在阴暗不通风的鞋柜中,很容易使真菌大量繁殖。而且,散落在鞋柜里的皮屑也带有很多真菌。本来很干净的鞋子如果放在这样的鞋柜里,就可能沾染上带菌的皮屑和被邻近的“脏鞋”所污染,感染真菌。如果穿了这样的鞋子,就可能患上脚气或灰指(趾)甲。

因此,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皮肤科宋坪大夫提醒说,脚气治疗不应只停留在用药上,平时要注意清洁鞋袜,还要特别注意的是,鞋柜也要经常通风、晾晒;如果鞋柜不能移动,应定期用消毒液擦洗或是放入干燥剂祛除潮气。

清洁鞋柜的同时别忘用干抹布把鞋子擦拭干净,并在鞋内塞入一些用香料、茶叶、竹炭做成的除臭包,以消除病菌、异味。另外,选择鞋柜时注意别挑选向里斜放式的,因为这种设计很不利于清洁,而向外斜放式的鞋柜易拿易清理。

鞋柜里存放的鞋,最好以家庭成员分出不同的鞋区,如男用、女用、儿童用等区域,也可以按常用和不太常用来区分,以避免相互间传染。

脚气患者每晚临睡前,还可以用醋泡泡脚,或是在洗袜子的水里倒入少许白醋,泡一会儿,再用清水洗净,这样不但可以除臭味,还能起到杀菌的作用。脚趾缝间经常瘙痒、起水疱的患者最好选择五指分开的袜子,并经常更换。

换季病来袭 谨防中招


导读: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凉,随着天气转凉,不少人还没适应过来,腹泻、感冒的明显增多。医生特意提醒,市民要谨防换季……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凉,随着天气转凉,不少人还没适应过来,腹泻、感冒的明显增多。医生特意提醒,市民要谨防换季病。

夜里孩子开始呕吐,折腾了一晚上。李先生5岁的儿子感冒加腹泻,软绵绵地倒在他怀里。在福建省立医院,记者遇到不少生病的孩子。急诊科的林医生说,最近几天,患呼吸道疾病、过敏性疾病以及腹泻病的小病号比例明显增加。

不光孩子感冒腹泻的多,成人患病的也明显增多,不少年轻人也前来就诊。天气转凉,不少年轻人都还没把夏天的饮食习惯改过来,还是喜欢喝冰镇饮料、冰啤酒。一些女孩子都还是盛夏打扮,病毒容易乘虚而入。

在此,相关医生特意提醒,外出旅行时,要根据气温实际变化,适当增减衣服。聚会时要避免暴饮暴食,防止肠道疾病发生。

此外,秋季各类病毒多发,小孩子不适合去封闭的人多密集场所,要勤洗手,多增加户外活动,增强抵抗力。老年人要预防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突然发作。

谨防阴暑伤人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