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养生保健 > 夏季养生冬病夏治 > 导航 > 治未病及养生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夏季养生冬病夏治。

天下只有养生之道,没有长生之药。社会在发展,养生也逐渐成为很多人的关注焦点,不注意平日的养生,好比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面对养生保健纷繁的话题,我们如何正确认识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但愿对您的养生带来帮助。

出自: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译文:

圣人不治已发生的疾病,而是治疗未萌生的疾病。

解析:

圣人治己病治未病,这就好比治理国家,要在动乱还没有发生时预先加以防范,使群众安居乐业而内无乱民,国家富强而外患不起,即“不治已乱治未乱”。至于“已病”则须对症下药,“已乱”则要拨乱反正,这当然是必要的,但终究不如治未病、治未乱为上。

养生智慧:

“治未病”的三级预防策略

“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三方面内容,如果我们能够做好这三级预防,那么我们就能让自己的身体不生病。

第一级预防:中医认为,要想保持身体健康,不得疾病,必须先增强体质,防患于未然。另外,还要注意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等,这样才能达到有效防病的效果。

第二级预防:除了预防疾病的产生之外,未病先防的另外一层意思是如果已经得了疾病还要预防发生恶化。治疗疾病越早越好,在疾病发生的早期进行治疗可以使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也就可能从根本上得到治愈。

第三级预防:对于不能彻底治愈的慢性病(如冠心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病等),要尽量使其长期保持稳定状态,保持生活能力、工作能力,勿使发展到残疾和不可控制。

温馨提示:

有病不可怕,如果我们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任何疾病都可以消灭于尚未露头之前。

Ys630.com相关知识

治未病 看看10款防治感冒茶


在唐代就有了“药茶治百病”之说,时下感冒流行,出现了很多防治感冒的药茶方,针对当下流行性感冒、伤风性感冒等各种症状进行防治,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中医专家为大家推荐的10款防治感冒的药茶方吧。

1、核桃葱姜药茶:

核桃仁5克、葱白25克、生姜25克、红茶叶15克,主治感冒、发热、恶寒、头痛等。用法是将上述诸药捣烂,与红茶叶一起放入砂锅内,加水煎煮,去渣取汁,每日—剂,温服汤汁,并盖被卧床,待汗出,避风。其原理是葱白发表、通阳,生姜辛温解表,均属辛温之品,含有较多的挥发油。现代研究证实,葱白所含的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蒜素,它对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及链球菌有抑制作用,核桃仁以滋补肺肾、配合生姜加强其作用,共治风寒感冒。

2、板蓝根青叶药茶:

取板蓝根、大青叶各50克,野菊花、金银花各30克。同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代茶频服。对预防性感冒、流行性脑炎及流行性呼吸道感染有较好疗效。

3、苍术贯仲药茶:

苍术、贯仲各等份,预防流行性感冒。用法是将上述两味药共碾细末,用布包扎,每包30克,沸水冲泡,代茶频饮。其原理是苍术对感冒有预防作用,贯仲煎剂对各种流行性感冒病毒有抑制作用。

4、紫苏叶药茶:

紫苏叶16克,加红糖适量,主治感冒初期。用法是将干紫苏叶揉成粗末,沸水冲泡,入糖令溶,代茶频饮。其原理是紫苏叶味辛,性温,归脾、肺经,具有发表散寒,行气宽中的作用,故适用于感冒风寒的初期。

5、蒲公英药茶:

蒲公英20克,主治病毒性、流行性感冒。用法是将开花前的蒲公英晒干切碎,水煎,代茶饮,每日—剂,连用3~5天。其原理是蒲公英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流行性感冒病毒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6、姜糖药茶:

取生姜3片、红糖适量。以开水冲泡,每日1~2次,随时温服。适用于风寒感冒、发热、头痛、咳嗽或恶心、呕吐、腹胀、胃痛等症。

7、桑菊杏仁药茶:

桑叶、黄菊花、杏仁各10克,白砂糖适量,主治感冒咳嗽。用法是将上述三味药共煎取汁,调入白砂糖,代茶饮。其原理是桑叶性苦,味甘,入肺、肝经,能疏风清热,清肝明目。黄菊花性微寒,味甘、苦,入肝、肺经,功如桑叶,能解毒。杏仁性微温,入肺、大肠经。白砂糖甘寒凉润,共奏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之功。

8、生姜苏叶药茶:

取生姜、苏叶各3克。放入杯内以开水冲泡10分钟,代茶饮用,分早晚2次温服。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等感冒症。

9、贯众板蓝根药茶:

取贯众、板蓝根各30克,甘草15克。以上3味中药用开水冲泡后,代茶饮用。有较强的抗流感病毒的疗效,且清热解毒功效良好。

10、葱头姜片药茶:

葱头10克,生姜3克,红糖适量。将葱头、生姜洗净及切片,与红糖同放入砂锅,加水适量,煎沸10分钟。取汁趁热饮用,饮后宜盖被取微汗。可发汗解表,主治外感风寒,头痛,畏寒,鼻塞流清涕等症。

夏季保健注重未病先防


夏季保健注重“未病先防”

5月20日为今年小满节气。小满是指麦类等夏熟作物灌浆乳熟,籽粒开始饱满。但还没有完全成熟,故称为小满。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作为夏季的第二个节气,而夏季是阳气最盛的时期,从这时候起就要调整我们的日常饮食起居,才能健康平安的度过炎热的夏季。

1、重点防风诊

小满节气正值五月下旬,气温明显增高,如若贪凉卧睡必将引发风湿症、湿性皮肤病等疾病。在小满节气的养生中,我们要特别提出“未病先防”的养生观点。

医生强调,就是在未病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在未病先防的养生中仍强调: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和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病理观。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外界环境也是息息相关的,并提出人类必须掌握自然规律,顺应自然界的变化,保持体内外环境的协调,才能达到防病保健的目的。

中医学还认为疾病的发生,关系到正气与邪气两个方面的因素。邪气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而人体的正气不足则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原因和根据,但不否定外界致病因素在特殊情况下的主导作用。因此,“治未病”应该从增强机体的正气和防止病邪的侵害这两方面入手。

2、适时添衣,保证午睡

小满后气温明显升高,雨量增多,但早晚仍会较凉,气温日差仍较大,尤其是降雨后气温下降更明显,

提醒,要注意适时添加衣服,尤其是晚上睡觉时,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受风而患感冒。同时也应当顺应夏季阳消阴长的则律,早起晚睡,但要保证睡眠时间,以保持精力充沛。

3、心境平和,防止情绪中暑

小满时气温升高,人们也易感到烦躁不安,此时要调适心情,注意保持心情舒畅,胸怀宽广,以防情绪剧烈波动后引发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等心脑血管病。气温不断升高,人们往往喜爱用冷饮消暑降温,但冷饮过量会导致腹痛、腹泻等病症。

此时可多参与一些户外活动如下棋、书法、钓鱼等怡养性情,同时也可在清晨参加体育锻炼,以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为宜,不宜做过于剧烈的运动,避免大汗淋漓,伤阴也伤阳。

进食生冷饮食易引起胃肠不适而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由于小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健全,老人脏腑机能逐渐衰退,故小孩及老人更易出现此种情况。因此,饮食方面要注意避免过量进食生冷食物。

4、饮食宜清淡

另外,小满后不但天气炎热,汗出较多,雨水也较多,饮食调养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常吃具有清利湿热、养阴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黄瓜、黄花菜、水芹、荸荠、黑木耳、胡萝卜、西红柿、西瓜、山药等。

忌吃膏粱厚味、甘肥滋腻、生湿助湿的食物,当然也可配合药膳进行调理,还可以常饮些生脉饮以益气生津。

忌食高粱厚味,甘肥滋腻,生湿助湿的食物,如动物脂肪、海腥鱼类、酸涩辛辣、性属温热助火之品及油煎熏烤之物,如生葱、生蒜、生姜、芥末、胡椒、辣椒、茴香、桂皮、韭菜、茄子、蘑菇、海鱼、虾、蟹各种海鲜发物、牛、羊、狗、鹅肉类等。
.

人算天算不如吃个大蒜“治未病”


食品医药网FDA消息:从辩证的角度,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甲流也是不可能游离于这个逻辑之外的,在人们严阵以待进行防控的时候,大蒜价格悄然借甲流上位,造就了一批富翁。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自从甲流暴发后,山东大蒜价格已较去年同期上涨了40倍。23日京华消息,新发地市场信息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从7日到现在,大蒜的价格一直在6.9元/公斤和6.7元/公斤之间波动,而去年同期大蒜的价格只有0.53元/公斤。新闻晨报24日提到,业内人士透露有5000万元温州游资进入北方大蒜市场,投资人来自各行各业,例如皮鞋、五金、房地产。民间有蒜疯子葱傻子之论,极言其价格之不靠谱。但这种涨法还是让人眼花缭乱。大蒜历来被当做“消毒菜”,但它对甲流真的那么有用吗?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公开说“大蒜确实有杀菌的作用,但目前无足够证据表明,大蒜有预防甲流的功效”。对专家的这种“排除法”逻辑的结论,民众一向本着宁信其有的态度。君不见,各类养生节目、书籍、网帖走红之后,其中提到的原料便价格疯涨。最具典型意义的就是山药。今年7月21日提供的数据显示:新发地市场山药的批发价格为每公斤16元,而去年的同一天,山药的批发价仅为每公斤3.5元。当日比去年同期上涨了357%。而当日占市场猪肉销售量最大的白条猪(瘦)的价格为每公斤15元。大蒜其实只是一个代表。养生热折射出的心态一言以蔽之就是求医不如求己。是我们不愿意求医吗?谁不知道专业医生比一个业余养生爱好者靠谱呢?但是上医院之难之贵,除了某些医院院长和特权人士,全民皆心有戚戚。24日,官方消息称医改将走提高诊疗费,降低医药费的路子。25日人民日报报道,广东试点医院的院长表示,诊费提高对弥补医院药价损失作用不大。药品销售收入的损失尚无法在医疗服务上获得有效弥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评论也提到,医改的最终解决之道还是要从制度上入手,让相当比例的医院走上公益化的道路。“公益化”有点遥不可及,就眼前而论,老实说,我们很担心最后变成诊疗费上去了,医药费也没下来的局面。况且谁又能保证医院不会想出把“大处方”改成“大诊断”的法子呢?高明的医生,讲究“治未病”。现在我们拥趸大蒜,其实也是图个“治未病”。上医院,惹不起咱就躲着。医改是人算,甲流是天算,我们至少还有大蒜。

张仲景 未病先防 养护脾胃(上)


导读:张仲景大约出生于公元150年,卒于公元219年,名机,东汉南阳人。张仲景出生在一

张仲景大约出生于公元150年,卒于公元219年,名机,东汉南阳人。张仲景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

张仲景天赋聪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并且酷爱医学。汉灵帝时,张仲景被举荐为孝廉,继之出任长沙郡太守,又被称为张长沙。他虽然身居要职,但他淡于名利,鄙视权势,憎恶官场角逐,一心为百姓解除疾苦。张仲景系统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精华,并结合自己丰富的医疗经验,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理论实践兼备的中医学专著,受到历代医家的推崇,对中国医学史产生了巨大影响,并成为后世学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张仲景因此被尊称为医圣。

张仲景对医术与养生术都有深刻而广泛的研究,他寿近古稀,若不通医理,不懂,是很难达到延年益寿目的的。《伤寒杂病论》序有这样一段话: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生长全,以养其身。张仲景认为,养生应建立在医学知识基础之上,只有钻研医药方术,懂得人体生长衰老及发病规律,方能为人除疾,并保养自身,达到健康长寿、科学养生的目的。

慎养正气未病先防

张仲景的著作中蕴涵着丰富的养生学思想。张仲景认为,养生就是珍爱生命,采取措施保养生命,以期提高生命质量。疾病是影响人类长寿的根本原因,故而他提出了慎养正气的养生基本方针。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曰: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别无由入其腠理。

张仲景首先提出了养慎一词。养指养护,慎指谨慎。养慎即谨慎地内养正气,是通过合理的饮食起居、充足的睡眠和正确的生活方式等等,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也就是《内经》中所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研究显示,从人的整体功能失调到疾病的发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由渐变到突变的过程,而此过程初期正是治未病的最有效时期。人们应该注重保养身体,培养正气,提高机体的抗邪能力,在疾病尚未发生之前预防疾病的发生。

《内经》云: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其核心就是未病先防,即未雨绸缪,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健康状态是阴阳平衡的状态。未病先防就是通过饮食、运动、精神调摄、药物调理等养生保健手段维系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健康的目的。它要求人们饮食有节制,生活起居有规律,身体虽劳动但不可使其过分疲倦。同时还要节欲保精,对外界不正常的气候和有害的致病因素要及时避开,并顺从四时寒暑变化,保持与外界环境的协调统一。

养护脾胃顾护正气

中医学认为,胃属腑,脾属脏,二者相表里。胃主受纳,脾主运化。消化过程从胃开始,经过肠道将水谷精微转化成气血津液等,进而为全身各组织器官所利用。这其中,脾的作用十分重要。脾不但运化精微和水湿,而且还有荣养四肢筋骨肌肉的功能。所以中医学说,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维持生命的一切物质都要依靠脾胃,故有脾胃为后天之本之说。

注重养护脾胃是仲景养生的一大特色。张仲景依据《内经》所说的胃气是人赖以生存的根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的理论,提出了四季脾旺不受邪的观点。也就是说,一年四季之中,只要人的脾胃功能始终保持旺盛,内外病邪就不会侵扰人体。

日常养护脾胃的方法

那么,日常生活当中怎样养护脾胃呢?

首先,要保持良好的情绪。不良情绪可导致食欲下降、腹部胀满、嗳气、消化不良等,而良好的情绪则有益于脾胃的正常运转。

其次,饮食要有规律。包括进食的时间要有规律,即三餐定时;每餐进食的量也要有规律,不能暴饮暴食。同时,食物的品种搭配也要遵循营养学的要求,素食为主,配以少量荤菜。多吃水果,少吃有刺激性和难于消化的食物。

再次,要避免受凉。俗话说:十个胃病九个寒。应从气候受凉和食物受凉两方面加以注意。在春秋季节气候变化频繁时,要注意胃部保暖;生冷的食物也要尽量少吃。如果感到胃脘部发冷,可及时服用生姜茶。

疗病要时时顾护脾胃

注重养护脾胃,不仅在日常生活当中要注意,在病中和病后也应贯穿这个宗旨。张仲景深谙脾胃乃身之枢纽之说,在《伤寒杂病论》几乎每一治疗法则中都包含了保胃气之法,每一方中都有养胃之品。

在辨证的基础上施治时,张仲景多采取攻而不过,中病即止的原则,以保护胃气。如服桂枝汤之类发汗解表药时就曾提出,如果吃一剂药就出汗的话,可停止服用后面的药物,不必把所有的药都吃完;服大青龙汤时也告诫一服汗者,停后服。因为开发腠理、解肌祛邪的同时,也容易损伤脾胃之气。如果做到中病即止,注意顾护胃津,就能维持脾胃的正常功能。又如服大承气汤、小承气汤及大陷胸汤等泻下通便剂后,张仲景同样告诫,如果服后已排便的话,剩下的药就不要吃了。在服栀子豉汤时张仲景又说,出现呕吐症状之后,剩下的药就不要再吃了。攻下剂最易损伤脾胃,若脾胃伤了,正气没有了后援,那么疾病就很难治愈,所以攻下剂应该点到为止。一旦过量服用就会伤阳败胃。

张仲景还指出,当使用大黄、芍药一类药物时,应减少用量。这是因为人的胃气很弱,很容易受损伤。适当使用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损伤脾胃,继而导致损伤正气,最终变生其他病证。

病愈后,张仲景还强调通过节制饮食来保养胃气。如果病情已经缓解,但到了晚上却出现微烦的症状,是因为疾病刚刚痊愈,就强吃了很多饭食的缘故。刚刚痊愈的患者,他的脾胃之气还很虚弱,尚不能消化过多的食物,所以会出现微微烦躁的症状,即食复。这时应减少一些饮食,休养脾胃。待脾胃功能恢复后,症状自会缓解。上述方法充分说明了顾护胃气的重要性。

张仲景 未病先防 养护脾胃(下)


导读:饮食调养 《伤寒杂病论》中记载了食物调护方法近百条,涉及的食物非常广泛,有粮食类

饮食调养

《伤寒杂病论》中记载了食物调护方法近百条,涉及的食物非常广泛,有粮食类,如大麦、小麦、粳米、赤小豆等;有禽畜类,如鸡子黄、鸡子白、羊肉等;有果糖类,如大枣、饴糖、蜂蜜等;有蔬菜类,如葱白、生姜等;有酒类,如清酒、白酒、苦酒(即米醋)、法醋(即食用醋)等,这些均为百姓日常餐桌上常见的食物。

日常养生离不开饮食物的合理搭配。张仲景深谙此道,曾创制千古驱寒第一名方当归生姜羊肉汤。此方载于《金匮要略》一书。当归生姜羊肉汤的组成只有羊肉、生姜、当归三味。其中,当归是中医常用的补血药,性质偏温,有活血、养血、补血的功效;生姜可以温中散寒,发汗解表;羊肉性质温热,能温中补虚。羊肉、生姜、当归三者配合起来,具有温中补血、祛寒止痛的作用,是药食两用的食补佳品。 来自

从治疗的角度讲,当归生姜羊肉汤的适应证非常广泛,可用于寒性的疝气、腹痛、两胁疼痛等症,也可用于产后调理,妇女气血虚弱、阳虚失温所导致的腹部凉痛、血虚乳少、恶露不止等;作为药膳,当归生姜羊肉汤特别适于体质虚寒的人日常食用。对于怕冷的贫血者、年老体虚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以及由于慢性腹泻引起的营养不良,此汤均可作为辅助调理的药膳。在冬季,特别是北方地区,天气寒冷,人体多虚寒,因此,时常吃点儿当归生姜羊肉汤有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避免感冒等疾病的发生。

当归生姜羊肉汤

当归生姜羊肉汤出自《金匮要略》。

原料羊肉500克,当归50克,生姜60克。

制法羊肉洗净、切块,用开水焯一下,沥干水;当归、生姜分别用清水洗净,生姜切片。将生姜下锅内略炒片刻,再倒入羊肉炒至血水干,铲起,与当归(用纱布包裹)同放砂煲内,加开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2~3小时,调味后食用。

禁忌大多数人均可食用,尤其是年老体弱者。发烧、上火、咽喉疼痛的人忌用。

张仲景不仅将饮食物用于日常养生,还在治疗过程中采用精心设计的饮食来扶助正气,帮助药物发挥作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通过粥与药物的多种配合,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伤寒杂病论》中很多地方提到食粥调养。食粥的目的不同,所发挥的效力也不尽相同。

一般来说,服药后可以用糜粥(即煮得很烂的粥)来调护脾胃。例如,服用十枣汤后出现泻下,说明药物起作用了,宜迅速用糜粥来调养,以助药补中阳。借助谷物之气的目的在于顾护胃气,使邪气去除但正气却不受损伤。

此外,张仲景还通过调节粥的温度辅助药效。如服三物白散后(三物白散由桔梗、巴豆、贝母三味药组成,功效为温通寒实,涤痰散结),如果病邪位居膈上就一定会出现呕吐,如果病邪在膈下则会出现腹泻。药后如果不出现腹泻就喝热粥一杯,如果出现腹泻不止,就喝冷粥一杯。因巴豆得热则行,遇冷则止,故服药后用冷热粥作为调节,可以实现预期的治疗效果。此方辛热逐水开结,因吐下易伤胃气,故用白米粥送服。

喝热粥可益胃气,培汗源。例如,感冒发烧等服桂枝汤后,过一会儿,喝一碗热稀粥,趁热盖上被子,大约一个时辰,全身会微微出汗,这时效果就达到最佳了。因为桂枝汤的功效是调和营卫,解肌发表,主要用来治疗太阳中风证。其中,发汗是关键,热稀粥可以帮助药物发挥效力。

针灸调理

张仲景不仅擅长使用汤药,而且也擅长用针灸治病,《伤寒杂病论》中有不少条文涉及针灸疗法。当然,针灸还有预防保健的重要作用。

针灸治病与针灸保健的方法基本相同,但着眼点不同。针灸治病着眼于纠正人体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而针灸保健则通过刺激人体的一定穴位,激发经络之气,增进机体代谢能力,从而达到强壮身体、养生延寿的目的。在穴位的选择及针刺手法上也有一些差异。当用于保健时,刺激强度不宜过重,选穴不宜太多,而且要选取具有强壮作用的穴位。这里是几个生活中常用的保健穴位。

内关穴:养心护心第一大穴。

内关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桡侧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

简易取穴法:将右手三个手指头并拢,把三个手指头中的无名指放在左手腕横纹上。右手食指和左手手腕交叉点的中点就是内关穴。

内关穴是心包经的穴位,经常按摩它,心脏的压力就会减轻。当你心慌、心跳加速时,按摩内关穴可以起到缓解作用。按摩内关穴还有利于睡眠。

合谷穴:防治脑病第一大穴。

合谷穴位于手背虎口处,于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陷中。

取穴方法:一只手拇指的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着另一只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

中医有句话叫面口合谷收,意思是说合谷穴能防治头面部疾病。如一般感冒、头痛、牙痛、三叉神经痛、耳聋耳鸣、眼睛疲劳等。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上的重要穴位,由于大肠经从手走头,所以经常按摩合谷穴,对于防治脑病、颜面部疾病都有效果。按摩合谷穴有一个小小的技巧,即向小指方向用力,而不是垂直手背向下用力。需注意的是,体质较差的人应避免强刺激合谷穴,孕妇一般不要按摩合谷穴。

足三里:调理脾胃第一大穴。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

取穴方法:从上往下触摸小腿的外侧,膝盖骨的下面,可摸到凸块,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之处,还有另一凸块,这两块凸骨以线联结,以此线为底边向下做一正三角形,此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足三里穴。

中医还有句话叫肚腹三里留,意思是说凡是腹部的问题、下肢的问题,足三里都能给您解决。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上的一个穴位,是一个很重要的补益、延缓衰老的名穴,堪称人体防病保健、益寿延年第一穴。经常用按摩锤、按摩棒,或者用自己的拳头敲一敲、砸一砸、按一按,胜过我们每天喝鸡汤的效果。跟前边两穴相比,足三里的取穴方法稍显复杂,怎样确认是否找准了穴位呢?如果按压时有一种酸麻胀的感觉,就找对了,如果什么感觉都没有,说明穴位找得不够准确,可以重新试试。

关元、气海:养气固本长寿生命要穴组合。

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处。气海穴位于体前正中线,脐下1寸半。

取穴方法很简单,脐正下方四横指处为关元,关元与脐的中点为气海。

关元穴是人体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在任脉的交会点,关元穴具有补肾壮阳、调理冲任、理气和血、强身健体等作用。气海也是任脉穴位,中医素有气海一穴暖全身之誉称,是说气海穴有温养、强壮全身的作用。暴饮暴食、睡觉时着凉、精神紧张等引起的腹痛,对气海穴进行刺激可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对月经不调、经期腹痛、神经衰弱等也有效果。

哪些病适合“冬病夏治”


时已入伏,这个时候人体都是处于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期,自古流传的“冬病夏治”就是借由温补阳气,驱散寒邪的方法以达到养生的目的。因此,夏季养生不妨好好利用“三伏”的时机,给自己做一次彻底的治疗。那么有哪些疾病最适宜在三伏天治疗呢?


1、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是最适宜冬病夏治法的疾病。其适应症主要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敏性鼻炎、变异性咳嗽等中医辨证属阳虚为主,或寒热错杂以寒为主的患者;

2、畏寒

怕冷、怕风、平素易感冒或冬季反复感冒的虚寒体质的患者。此类患者常见症状有:咳、喘反复发作,鼻涕、痰液清稀而白,背部怕寒,冬季及受寒后症状明显加重。

3、哮喘

支气管哮喘其发病既有过敏因素,又有感染因素冬季多发。其病程缠绵,临床疗效不能令人满意。在夏季,多哮喘其缓解期,则应以调补为主。有针对性地使用扶正固本的滋补药膳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调整免疫功能,以达到减少发作或根治的目的。故支气管哮喘冬病夏治的食疗就要着眼于“扶正补虚”。

“冬病夏治”原则就在三伏天期间不吃寒凉食物、拒绝一切冰镇饮品;不喝酒! 使寒气入侵不能排出,要想使体内的寒气排出,请坚持在伏天喝热水,会把体内多少年深入骨髓的寒气逼出来。坚持每晚热水泡脚,经络按摩、尽量按时睡觉。


艾灸治什么病


艾灸其实大家都听说过,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进行体验。其实艾灸是一种中医的针灸疗法,很多人认为艾灸可以治疗很多的疾病,其实不是的,艾灸仅仅是通过激发经气而达到调理异常生理现象的一种方式,它并不是万能的,所以大家在进行艾灸的时候,不要盲目追求效果。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灸疗是一种在人体基本特定部位通过艾火刺激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治疗方法,其机制首先与局部火的温热刺激有关。正是这种温热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缓解和消除平滑肌痉挛,使局部的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加强,促进炎症、粘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消散吸收;还可引起大脑皮质抑制性物质的扩散,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发挥镇静、镇痛作用;同时温热作用还能促进药物的吸收。

灸疗作用于人体主要表现的是一种综合作用,是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共同发挥的整体治疗作用。

首先,灸疗的治疗方式是综合的。如冬病夏治,以白芥子等药物贴敷膻中、肺俞、膏肓治疗哮喘的化脓灸,以及以隔附子饼灸肾俞等穴的抗衰老等,其方式即包括了局部刺激(局部化脓灸、隔物灸)、经络腧穴(特定选穴)、药物诸因素,他们相互之间是有机联系的,并不是单一弧立的,缺其一即失去了原来的治疗作用。

其二,治疗的作用是综合的。灸疗热的刺激对局部气血的调整,艾火刺激配合药物,必然增加了药物的功效,芳香药物在温热环境中特别易于吸收,艾灸施于穴位,则首先刺激了穴位本身激发了经气,调动了经脉的功能使之更好地发挥行气血、和阴阳的整体作用。

石榴治什么病


生活中有很多水果,不仅能够补充人体中的维生素c它还能够达到治疗一些疾病的作用。石榴是一种会在秋天的时候大量上市的水果,因为石榴鲜嫩多汁,而且石榴的口感一般都是比较甜的。所以不少人都比较喜欢吃石榴,并且石榴能够补充人体所缺的一些微量元素,但是可以使用石榴来治疗什么疾病呢?

榴可以去除哪些疾病呢?秋天是石榴的代表季节,石榴不但营养丰富,而且色泽鲜明,另外,石榴还具有止泻明目等治病功效。

1、黄水疮:石榴皮10克,黄柏、枯矾各5克,将上药焙干研细末,混匀。以香油调成糊状,均匀涂于患处,每天一次。

2、消化不良:鲜石榴皮50克,鲜山药30克,鸡内金10克,捣烂为泥状,敷于神阙穴,纱布覆盖,胶布固定,24小时换药一次。

3、腹泻:石榴皮30克,赤石脂20克,肉豆蔻10克,麻黄10克,研末混匀。以醋调成糊状,敷于肚脐,胶布固定,每日一次。

4、口舌生疮:石榴皮煅炭研末,冰片适量混匀,香油调涂患处,每日两次。

5、蛔虫:石榴皮25克,苦楝皮10克,水煎后,加红糖饮服。每日一剂,每日服两次,餐前服用。

6、痔疮:石榴皮、槐角煅炭,研成细末混匀,水泛为丸。每次用开水送服6克,每日两次。

7、便血:石榴、地榆煅炭存性,研细末,加三七粉适量调匀。每次服9克,开水冲服,每日服3次。

8、脱肛:石榴皮30克,五倍子20克,升麻12克,明矾15克,水煎,熏洗患处。早、晚各一次,每次20分钟。

9、烧烫伤:石榴皮、藕节炭研细末,混匀。以麻油调成糊状,涂患处,每日2~3次。

10、中耳炎:石榴皮焙干研末,加冰片少许。用双氧水清洗耳内脓液,用消毒棉签拭干后,将少许药粉吹入耳中,每日一次。

11、牛皮癣:石榴皮、斑蝥、明矾研末混匀,以香油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每日两次。

12、子宫脱垂:石榴皮30克,黄芪30克,五倍子、白矾各6克,煎汤外洗。每次30分钟,早、晚各一次。

13、扭伤:石榴皮、大黄、红花、川芎、白及各等份,研细末调匀,外敷患处,每日一次。

银杏治什么病


不少城市的街道两旁都种植了银杏树,而银杏树在秋天进入冬天的时候,它的叶子会大量枯萎,这时候所形成的风景是美轮美奂的。但是银杏树作为一种生物品种,还有一种品种的银杏树会结出银杏果,而银杏果的名字也叫做白果,是一种非常不错的中药材。那么使用银杏果的话可以治疗什么疾病呢?

银杏果的功效与作用

味甘,微苦、涩,性温,有小毒。能温肺益气,定喘咳,缩小便,止带滞,止泻,益脾。

1.抗衰老

银杏能够起到通畅血管的作用,同时还可以用来改善大脑的功能呢,此外它还可以减缓老年人大脑衰老的速度,从而对增加老人的记忆力有帮助,它还可以用来治疗老年痴呆症,所以它能够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2.保护肝脏

银杏还可以保护肝脏、减少心律不齐、防止过敏反应中致命性的支气管收缩,还可以应用于对付哮喘、移植排异、心肌梗塞、中风、器官保护和透析。

3.防治心血管疾病

种仁中的黄酮甙、苦内脂对脑血栓、老年性痴呆、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动脉硬化、脑功能减退等疾病还具有特殊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银杏果的营养价值

银杏果里面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经常食用可以为身体补充大量的维生素C和核黄素,以及其他的营养物质,比如胡萝卜素和钙质以及铁和镁等微量元素。

银杏果具有益肺气、治咳喘、止带虫、缩小便、平皴皱、护血管、增加血流量等食疗作用和医用效果。

银杏叶片在清除血管垃圾和预防脑血栓以及中风方面都有显著的功效和效果,除此以外银杏叶片还具有一些其它的功效,对于其它一些病症的治疗也有明显的效果。

1、改善脑供血

颈动脉是身体向大脑供血的主要通道,有实验证明当人体被注射了银杏叶的提取物以后颈动脉的血流量明显有增加,大脑得到了更多的血液,而银杏叶片就是一种经过加工处理以后的银杏叶提取物,因此可以看出银杏叶片对改善脑供血有着怎样的效果。

2、抗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带给人体的不仅是病症那么简单,更有可能会威胁到我们的生命健康。科学家将动物作为实验对象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最后得出来的结果是当银杏叶的提取物进入到动物体内后异常的心电图就会出现一定高的好转,因此可以看出银杏叶片在抗心肌方面效果不错。

3、调节血压

银杏叶可以帮助强大人体的动脉,防止其硬化。同时也能帮助静脉和毛细血管的强化,帮助防止内脏出现各种障碍,促使机体功能出现正常。这些效果是由各种临床试验证明而来,银杏叶对于高血压的患者是十分适用的。

麝香治什么病


从古至今,麝香都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由于其安神静心的功效,很多人都喜欢把麝香点燃,在家里,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然而对于怀有身孕的孕妇来说,就应该避免接触麝香,否则面临着流产的可能性。虽然麝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药材,但是其功效也非常的显著,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麝香到底可以用来治愈哪些疾病。

麝香是动物性天然香料,也是十分名贵的中药材,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主治中风、痰厥、惊痫、中恶烦闷、心腹暴痛、跌打损伤、痈疽肿毒。麝香取自雄麝肚脐和生殖器之间的腺囊分泌物,经干燥后呈颗粒状或块状,有特殊的香气,是中枢神经兴奋剂,外用能镇痛、消肿。

用于疮疡肿毒,咽喉肿痛,麝香辛香行散,有良好的活血散结,消肿止痛作用,内服,外用均有良效。用治疮疡肿毒,常与雄黄、乳香、没药同用,即醒消丸,或与牛黄、乳香、没药同用;用治咽喉肿痛,可与牛黄、蟾酥、珍珠等配伍,如六神丸。

用于血瘀经闭,徵瘕,心腹暴痛,跌打损伤,风寒湿痹等证。麝香开通走窜,可行血中之瘀滞,开经络之壅遏,以通经散结止痛每周一次,2周一疗程,效果满意;用治痹证疼痛,顽固不愈者,可与独活、威灵仙、桑寄生等祛风湿药同用。

用于闭证神昏。麝香辛温,气极香,走窜之性甚烈,有极强的开窍通闭醒神作用,为醒神回苏之要药,宜闭证神昏,。治疗温病热陷心包,痰热蒙蔽心窍,小儿惊风及中风痰厥等热闭神昏,常配伍牛黄、冰片、朱砂等药,组成凉开之剂,如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牛黄抱龙丸等;用治中风卒昏,中恶胸腹满痛等寒浊或痰湿阻闭气机,蒙蔽神明之寒闭神昏,常配伍苏合香、檀香、安息香等药,组成温开之剂,如苏合香丸。

近代临床报导用人工麝香片口服或用人工麝香气雾剂治疗心绞痛,均取得良好效果;用麝香注射液皮下注射,治疗白癜风,均有显效;用麝香埋藏或麝香注射液治疗肝癌及食道、胃、直肠等消化道肿瘤,可改善症状、增进饮食;对小儿麻痹症的瘫痪,亦有一定效果。

帕金森氏病是什么病 这样治帕金森病


帕金森是一种大家都知道的疾病,并且有许多人都了解帕金森,不过虽然如此,帕金森在生活中却并不常见,那么请问帕金森氏病是什么病?帕金森吃什么好?治帕金森病的偏方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讲解。

帕金森氏病是什么病

帕金森综合症又称震颤麻痹,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可分为继发性和症状性帕金森综合征,继发性帕金森综合症常发生于其它一些神经系统疾病(脑炎、脑血管病、肿瘤等)或毒物、药物之后,临床表现除了和帕金森病相同外,多伴有原发病遗留下的表现,如癫痫、偏瘫、头痛、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言语不清、体位性低血压、痴呆等。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组。发病率约占全部病人的8%左右。

帕金森病人忌讳吃什么

1、高蛋白食物

经过研究发现蛋白质能够减少药物吸收,降低药物疗效。所以要合理分配蛋白质的摄入量,将高蛋白饮食放在晚餐,因为晚间通常不服药;服药与进食间隔40分钟;调整糖类与蛋白质的比例,饮食中糖类与蛋白质的比例以7:1为宜。

2、避免富含拟胆碱的食物

用抗胆碱药物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应避免同时进食富含拟胆碱的食物(如槟榔),以免降低胆碱药的疗效。

3、避免大量进食高脂食物

因为这样会降低胃排空能力,使得药物在胃中酸性环境中停留时间延长而受到破坏,从而影响药效。

帕金森吃什么好

经常适量吃奶类和豆类

奶类里面有大量的钙质,不过牛奶里面的蛋白质会影响左旋多巴药物疗效,为避免影响白天的用药效果,建议喝牛奶安排在晚上睡前。另外,吃豆腐、豆腐干等豆制品也可以补充钙。

尽量不吃肥肉、荤油和动物内脏

饮食中过高的脂肪也会延迟左旋多巴药物的吸收,影响药效。

吃少量的肉类

蛋白质影响左旋多巴疗效,每天吃50克肉类,选择瘦肉、禽肉或鱼肉。鸡蛋里面的蛋白质很高。对于部分患者,为了使白天的药效更佳,可以只在晚餐安排肉类食物。

多吃谷类和蔬菜瓜果

每天吃300~500克的谷类食物,如米、面、杂粮等。从中能得到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和维生素B等。碳水化合物通常不影响左旋多巴的药效。

预防帕金森应多吃浆果

有研究表明,帕金森患者常吃富含一种特有的黄酮类抗氧化剂的各种浆果,能有效预防帕金森。例如各类浆果、苹果、巧克力和柑橘属水果,都富含黄酮类抗氧化剂,有助于提高身体灵活度,防止帕金森病症。浆果中中富含的黄酮类抗氧化剂花色苷。由于帕金森氏症的典型症状是与身体灵活性密切相关的“抖”、“僵”、“慢”和“易跌倒”,主要表现为患者动作缓慢,手脚或身体的其它部分的震颤,身体失去了柔软性,变得僵硬。因而,常吃各种浆果有助于防止帕金森病症。

那么,哪些病症宜看中医呢?中医专家认为,中医药治疗常见疾病的独特优势。

功能性疾病 许多人自觉身体不适,出现头晕目眩、乏力、心悸、盗汗、失眠、健忘、肢麻、便秘、腹泻等症状,但经西医化验、透视、拍片等检查后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这时宜看中医。

病毒感染性疾病 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等病毒感染性疾病,用抗生素治疗没多大效果,而采用中医扶正祛邪的方法效果明显。

对西药过敏的人所患的疾病 中药的起源和发展与人类寻找食物的过程密切相关,所以有药食同源一说。对西药有过敏反应的人所患的疾病,用中医药治疗有明显优势。

大病初愈 大病一场后,患者往往会出现乏力、厌食、失眠、消化不良、盗汗、低热等体虚症状。此时,采用中医药治疗,能使患者较快地恢复健康。

此外,对慢性病和老年疾病的防治和康复、疑难杂症、儿科疾病、妇科疾病、精神疾病、皮肤病等疾病的治疗,中医药也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治帕金森病的偏方

1.天麻炖猪脑

天麻10克,猪脑1个,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以文火炖1小时左右,调味后喝汤食猪脑,每日或隔日一次。可疏筋通脉、聪脑安神,震颤麻痹、头晕、肢麻者适用。

2.枸杞蒸羊脑

枸杞子50克,羊脑1个,放入容器,加水及姜末、葱节、料酒、食盐适量,隔水蒸熟即可,每日分两次食用。可养肝肾、补血通脉,适宜震颤麻痹、心悸、目眩、肢麻者。

3.菊花白芷鱼头汤

菊花6克,白芷、川芎、夏枯草、葛根各10克,装入纱布袋内,扎紧口;豆腐500克切块;鲤鱼头1个(约500克),洗净去鳃;将鱼头、豆腐、药包及适量料酒、姜、葱、盐等调料放入炖锅内,加水800毫升,大火烧沸后用文火煮35分钟即成。分次喝汤、吃豆腐鱼头。有祛风通络止痛功效,适宜震颤麻痹、头痛头晕者。

4.天麻炖鹌鹑

鹌鹑1只,去毛及内脏,将天麻15克填入肚内,用线捆住,加水炖熟,加食盐、味精,去天麻,吃肉喝汤,隔日1次。也可用鸽子代替鹌鹑。有养阴柔肝之功,适宜震颤麻痹、肢体麻木、双手抖颤者。

5.二豆粥

白扁豆10克,蚕豆30克,将二豆炒香,研末备用;大米50克煮粥,待熟时调入二豆粉,煮沸后服食,每日2~3剂。可健脾疏肝宁络,适宜震颤麻痹、食少、肢麻者。

6.红枣糯米粥

红枣20枚,山药60克,糯米100克,文火煮至粥稠,每日1次。有健脾养血功效,适宜震颤麻痹、便溏、纳差、肢体乏力者。

7.桑仁桂圆饮

鲜桑仁60克,鲜桂圆30克,洗净后加清水适量,捣烂挤汁,每日1剂,分2次服用,可滋阴补血,适宜震颤麻痹、头晕心悸、肌肉僵硬者。

8.桂圆赤豆饮

桂圆肉、赤豆各20克,加水适量,煮赤豆至烂熟,入适量红糖调味,每日1次。可益阴宁神,适宜震颤麻痹、贫血、心悸、多梦者。

9.葛根鲫鱼汤

葛根、宣木瓜各20克,当归、丹参、牛膝、党参、白芍各10克,共装入纱布袋内;鲫鱼250克,洗净去鳞、鳃、内脏;将鱼、药包及姜、葱、盐适量调料入炖锅内,加水600毫升,大火烧沸后用文火炖煮40分钟即成。每日分2次,吃鱼、饮汤。有养血祛风通络之功,适宜震颤麻痹、颈僵项强者。

10.银杞莲子汤

银耳20克,枸杞10克,莲子40克,共炖至熟烂,加冰糖适量,每日1次。有养阴清热、健脾功效,适宜震颤麻痹、低热、口干、消瘦者。

结语: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老年人多见,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上文详细的讲诉了帕金森氏病是什么病,帕金森吃什么好以及治帕金森病的偏方,希望大家能够注意。

未病先防是王道,腰肌劳损可预防


腰肌劳损是一个生活方式不正确导致的疾病,会治疗这个腰肌劳损不是目的,掌握正确的生活方式,不得腰肌劳损才是目的。

那么除了坐硬凳子、睡硬床以外,还有哪些方式可以预防腰肌劳损呢?首先第一个就是锻炼腰部肌肉,比如每天清晨起来做抻拉,或者睡前做一下仰卧起坐,这都可以加强腰部力量,预防腰肌劳损。平时在公园的时候,可以试一下倒退着走,这也是一个平时保健的方法。另外,气血遇冷运行就缓慢,这样容易导致腰肌劳损,所以要注意保暖,不要洗冷水浴或在冷气房待得时间过长。

如果是年纪大的人,可以平时多喝一点用枸杞泡的八宝茶,《饮膳正要》等书中对拘杞的保健功用有明确的记载。忽思慧将枸杞列入“神仙服食”一章,说:“枸杞能令人筋骨壮,除风补益,去虚劳,益阳事。春夏秋采叶,冬釆子,可久食之。”此外还记载了“枸杞茶”、“金髓煎”、“枸杞羊肾粥”、“枸杞酒”等茶饮、酒品和滋补食品。对枸杞的保健药用价值做了高度的评价,枸杞能补肾,腰为肾之府,所以经常服用拘杞也能预防腰肌劳损的出现。

最后就是汤瓶养生功了。这个可以缓解腰肌劳损的症状,但更主要的是预防。

未病先防很不容易做到,我也只能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大家。不过练功是慢活,要坚持,別指望一天两天有神奇的效果出现,但只要坚持,一定会有回报的。

针炙能治什么病


针灸这是传统中医疗法中很重要的一种手法,其对于人体存在有许多的作用,可以很有效的达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清热去火等等功效。针灸不仅仅可以用来治疗人身体上的疾病,对于人体也有很好的调理效果没病的时候针灸一下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人们对于针灸能治疗什么病是需要了解一下的,下面就来介绍一下针灸能治什么病。

针灸能治疗的常见疾病

1、感冒:取大椎、合谷、风池,都用针法,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

2、呕吐:主穴取内关、中脘、足三里、针刺,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

3、失眠:取神门、内关、三阴交,针刺,用平补平泻法,留针50分钟,每日针一次。

4、关节痛:腰脊痛取肾俞、昆仑;膝关节痛取足三里、阳陵泉、悬钟,先针刺,用泻法,留针20分钟,再艾灸20分钟。

5、痛经:经前或经期腹痛取中极、三阴交、内庭,先刺内庭,再针三阴交、后针中极、三阴交。均用泻法,留针20分钟。

6、经后腹痛:取气海、关元、三阴交,均用补法,针后加灸,留针30分钟。

7、牙痛:上牙痛取下关、内庭,下牙痛取颊车、合谷,针刺,泻法,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

8、便秘:取支沟、天枢、长强,针刺,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

9、落枕:取落枕、大椎、后溪,针刺。落枕用泻法,大椎、后溪,用平补平泻法,留针20分钟。

10、月经不调:1.月经先期:取中极、血海、三阴交、太冲,均针刺、用泻法,留针20分钟。2.月经后期:取命门、肾俞、关元,用补法,针后加灸,留针30分钟。

11、腰痛:取肾俞、委中、腰阳关,针刺,用泻法,留针30分钟,如是腰痛日久不愈的,加艾条灸命门20分钟。

12、痢疾:针治痢疾,有较好的疗效。取中脘、天枢、足三里,针刺,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每天一次。如有发热的,加刺曲池;头痛的加剌风池、百会;不发热而下痢过久的,可艾条灸关元10分钟,或隔盐灸神阙。

13、哮喘:针灸有缓解防止发作的作用。取膻中、肺俞、天突、丰隆。如吐出的痰稀白,用艾条灸20分钟;如痰色发黄时,针剌,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如果平时常灸肺俞、气海,可以防止发作。

14、头痛:头痛有正头痛、偏头痛、头顶痛、头项痛等区别。针灸治疗,是按头痛的部位来取穴的。正头痛:取上星、合谷,攒竹,针剌,用泻法,留针30分钟。偏头痛:取太阳、头维、外关。针剌,用泻法,留针20分钟。头顶痛:取百会、太冲、后溪,冲剌,用泻法,留针20分钟。头项痛:取风池、列缺,针剌,用泻法,留针30分钟。每日或隔日针一次。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