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养生人群 > 老年人养生 > 导航 > 老年人运动养生要注意什么

老年人哮喘用药要注意

老年人养生。

千保健,万保健,心理平衡是关键。千养生,万养生,心理平衡是“真经”。随着社会观念的更新,养生的理念也在不断刷新,只有作好了平日的养生,生活才能更加幸福!养生达人是如何进行不同人群的养生的呢?养路上网站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老年人哮喘用药要注意”,希望对您的养生有所帮助。

老年人常患心血管病,因服用某些治疗心血管病的药物而诱发哮喘问题,不容忽视。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常用于预防血栓形成及治疗缺血性心脏病、脑动脉硬化,但由于具有强烈的支气管平滑肌收缩作用,因而易诱发哮喘小受体阻滞剂心得安可阻滞支气管平滑肌β受体,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或痉挛而导致发生哮喘或加重原有的呼吸困难,并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而引起哮喘。对已有哮喘的老年患者,可使哮喘严重恶化,甚至危及生命。选择性B受体阻滞剂美多心安(倍他乐克)与氨酸心安,虽主要只阻滞一种B受体,但支气管B受体中亦有部分此种B受体,故哮喘患者亦应慎用。以B受体兴奋剂异丙肾上腺素制成的气雾剂,具有平喘作用快而强的特点,但少数病人过量吸入后,可出现哮喘加重,或者在常用剂量下使症状加剧,称为“矛盾性支气管治疗反应”。长期应用β受体兴奋剂,可使哮喘患者及正常人白细胞上β受体数量减少、活性降低、气道反应性增高,易导致支气管痉挛。β受体兴奋剂本身并无抗炎作用,而支气管哮喘病人一般都有气道炎症,老年哮端患者尤常并发耐药菌感染。若对β受体兴奋剂过分依赖或过量使用,可因掩盖了潜在的气道炎症,反而加重气道高反应性,导致严重哮喘,在治疗时应予注意。

目前研究认为,哮喘患者亦有气道平滑肌某种受体功能异常,甲氰咪胍可阻滞此类受体的生理功能,诱发或加重哮喘。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等,因其抗过敏作用而起平喘作用,但亦有加重哮喘症状的可能。患者可因支气管粘膜已存在高敏状态,大量激素快速进入体内,而引起某些激素分泌过多、过度兴奋支气管B受体而诱发支气管痉挛;亦可能与高浓度激素到达支气管,直接刺激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有关。因此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应慎用大剂量快速静脉推注地塞米松。用以治疗高血压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卡托普利(开搏通)、依那普利等,偶可引起哮喘,一旦发生,症状即相当严重。约半数以上的患者,哮喘症状在使用ACEI的两周内出现,常伴随其他不良反应,如剧咳、鼻炎、血管性水肿等,需及时停药。

针对老年人哮喘的特殊性,其治疗必须区别于儿童及青少年,更应强调其个体差异,细察诱因,合理用药。老年人呼吸功能减退,呼吸常较浅速,吸入性用药效果常不理想,长期使用B受体激动剂,可抑制B受体的反应性,致使效果不佳。激素并非理想的抗炎药,老年人应用尤需考虑其副作用。作为以茶碱为代表的黄嘌呤衍化物。

ys630.COm精选阅读

老年人用药时要注意些什么?


老年人由于身体抵抗能力比较弱,所以在入冬的时候,如果没有很好的保护好身体,就会患上一些小病,之后会有很多老年人急于康复,常常不按照医嘱,擅自增加服药剂量和服药次数,引来了本不该有的副作用。而脏器功能逐渐减弱的老年人,用药时应该“以少为贵”。

1.剂量要减少。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药物发挥疗效也需要一个过程。而且,比起年轻时,老年人消化功能减弱,吸收药物可能变慢;肝药酶的生成及活性逐渐减低,使他们对药物的敏感性增强,易发生不良反应;肾脏的排泄功能降低,更容易蓄积中毒。以上情况都提示老年人用药应因人而异,从小剂量开始,根据年龄、性别、体重、患病程度等调整用药方案。

2.品种少而精。老年人记忆力下降,可能无意识地误服、漏服或多服药物,若用药品种过多更容易出现这些情况。

3.用药应适度。老年人对疾病的治疗目标也不宜定得过高。有时过度治疗可能比疾病本身危险性更大。例如老年人高血压大多伴有动脉粥样硬化,血压降至135/85毫米汞柱左右即可,血压太低可能诱发脑卒中。

这里给老年朋友支一招,用药时做到“四要、三注意、二不要”:即要遵医嘱服药、要告知医生所用药物、要保存看病资料等、要定期检查,注意药物相互作用、注意身体的变化、注意饮食的选择;不要自行改药,不要道听途说,错把保健品当药物。

老年人哮喘安全用药百科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很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全球患病人数可能达1.2亿,且有不断增加趋势。通常以为哮喘是儿童和青少年的常见病,其实老年哮喘也不少。据一项调查表明,老年哮喘患病率达2.6%,且有四分之一未能得到及时诊断。既有原患哮喘多年而进入老年期,亦有在老年期发病。

老年哮喘的严重性不容低估,尽管近年哮喘死亡率有所下降,但老年人哮喘死亡率居高不下。因哮喘而死亡者以65岁以上老人居多。既有因诊断不及时和对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不足所致,亦有因为治疗用药不当,而使病情加重或出现不良反应所致。

喘息是一种症状,除哮喘可有喘息症状之外,老年人常见的各种慢性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以及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和冠心病)等,都会引起喘息症状,所以容易造成混淆。也有的认为喘息是由于年老体弱之故,因而忽视就医检查。因此如果有喘息症状,该及时就诊,请医师作明确诊断,并配合医师正确治疗,切莫等闲视之或随意用药。

老年哮喘的治疗原则与一般哮喘治疗相同,即在急性发作时采用快速缓解症状的药物,主要为吸入型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等;而在非发作期(缓解期)则根据病情使用长期预防药物,主要为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如丙酸倍氯松、丁地去炎松和氟替卡松等,或其他抗过敏性炎症的药物。下面分别作些介绍。

一、快速缓解症状药物

哮喘急性发作时,出现明显呼吸困难,影响正常活动,需要及时用药快速缓解症状,宜随身携带短效吸入型β2受体激动剂,以便按需使用,因为此类药物起效快,疗效明显。例如沙丁胺醇每次吸入100~200微克或特布他林每次吸入250~500微克等,每天以不超过3~4次为宜。

但是如果开始发作时症状就很严重,或者开始发作时症状虽较轻,但经吸入治疗无效,甚至症状继续加重,就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取得医师指导,切莫自行增加吸入剂量和次数,以致延误治疗和引起不良反应。

因为这类药只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而哮喘急性发作时既有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又有气道过敏性炎症现象。使用短效吸入型β2受体激动剂,固然可以使痉挛的平滑肌迅速舒张,使喘息症状得到快速缓解。

但是如果病情重,单用本类药物效果就不明显,自己随意增加用量则十分危险,因为靠不断增加吸药次数和频率或许能暂时缓解症状,但是气道过敏性炎症不断加重,最终形成严重气道阻塞,可能突然出现哮喘重危发作,抢救不及而威胁生命。

另一方面β2受体激动剂的疗效超过一定量时,疗效不会随用量的继续增加而进一步提高,相反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则会随用药量增加而发生率增高。该类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震颤、心悸、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和高血压等。

老年人对β2受体激动剂的敏感性差,更容易造成因自觉无效而重复过量用药和连续用药时间过长,而且老年人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和冠心病,前述的药物不良反应可以加重病情。

因此一定要掌握控制自己用药量并及时与医师联系的原则。口服型β2受体激动剂如特布他林片(每次2.5毫克,每日3次)和丙卡特罗片(每次25~50微克,每日3次)等,使用也很普遍,但是起效较吸入型慢,发生不良反应较多,宜慎用。

部分老年哮喘应用吸入型激动剂效果不明显,或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以采用吸入异丙托溴铵(每次20~40微克,每 6小时1次)。虽然起效较吸入型β2受体激动剂慢,但作用维持时间较长。老年人如有前列腺肥大或青光眼应慎用。

二、长期预防药物

哮喘是长期慢性病,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它的本质是慢性气道过敏性炎症,因此在非发作期(缓解期)也要根据病情作长期预防性治疗,目的为减少和减轻急性发作。一定要配合医师来制定的长期治疗计划,不能因为一时无效(仍有反复发作)而失去信心或因为一段时间病情稳定而麻痹大意,不再坚持用药,结果造成病情逐渐加重,以致失去有效控制病情的机会。

长期预防的主要药物是吸入型糖皮质激素,例如丙酸倍氯松或丁地去炎松(布地奈德)每天400~800微克,或氟替卡松每天250~300微克。如果哮喘经常发作,几乎每天都要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作缓解症状治疗,就应考虑采用吸入糖皮质激素作长期预防治疗。

有些人在开始使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时觉得效果不如吸入型β2受体激动剂明显,因此认为该药无效而不愿使用。其实这是不了解两种药物有不同的用途,吸入型β2受体激动剂确实起效很快可以用于急性发作期,但不能通过长期应用来达到长期预防目的,而且长期连续应用药效会降低。

而吸入型糖皮质激素主要用于长期防治而非急性发作期,开始吸药后约1周才达到最大疗效,从根本上控制气道过敏性炎症,减少反复发作,可以较长期使用。有些人在使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病情得到明显控制后,因对糖皮质激素引起的不良反应有惊恐,因此不能坚持长期应用。

确实,糖皮质激素全身用药(片剂或注射剂),尤其长期应用,会引起许多不良反应,如骨质疏松、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白内障、皮肤改变及肾上腺皮质抑制等。尤其老年哮喘病人影响更严重,因此只宜在病情紧急时短期全身应用。

但是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是一类局部作用的激素,通过吸入方式进入呼吸道,主要在局部起使用,而对全身的不良反应较少发生,程度也较轻。吸入型糖皮质激素长期大剂量应用仍有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在老年哮喘病人更为明显。每次作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后用清水嗽口,可减少残留咽喉部药物咽下和经胃肠道吸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机会。

联合用药可以得到更好的长期预防治疗效果,同时避免因增加糖皮质激素剂量而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联合的药物包括长效吸入型β2激动剂(沙美特罗、福莫特罗),长期茶碱(控释和缓释茶碱片),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扎鲁司特、孟鲁司特)等。例如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氟替卡松联合长效的激动剂沙美特罗吸入治疗,较单独大剂量氟替卡松吸入治疗更为有效而安全。

茶碱类药物,无论是长效的茶碱控释片或茶碱缓释片,以及短效的氨茶碱片也是多年来常用的治疗哮喘药物,尤其因为口服用药方便故大家乐于采用。但是茶碱类药物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受身体状况和其他药物作用的影响较大,尤其老年哮喘病人更要注意。

因为老年人除合并心力衰竭、肝硬化等使药物清除功能减少外,常伴有其他器官疾病而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如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地尔硫、维拉帕米、美托洛尔,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西米替丁,抗抑郁药氟优沙明,免疫抑制剂氨甲喋呤,抗菌药物红霉素、克拉霉素和氧氟沙星等与茶碱联合应用,都会增加茶碱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机会。

相反,吸烟、催眠镇静药苯巴比妥,抗癫痫药苯妥英纳、卡马西平以及抗结核药物利福平与茶碱联合应用,都会降低茶碱药物的疗效。因此就诊时应该告诉医师自己的全面健康和用药情况,以便合理选择药物和确定用药剂量

三、注意事项

老年人也可能因应用治疗其他疾病的药物而触发或加重哮喘病,例如治疗心血管疾病的β阻滞剂普萘洛尔、噻吗洛尔、阿替洛尔。治疗重症肌无力、青光眼和手术后腹胀、尿潴留的新斯的明、依酚氯胺、加蓝他敏,以及治疗老年风湿和心血管疾病的阿司匹林等。

老年人哮喘病人应该受到亲人的关怀和细心照顾,尤其要注意用药的有效和安全,提醒按时适量用药,帮助正确使用各种吸药装置,更要注意观察病情变化,随时与医师取得联系。

老年人用药原则


用药要有明确指征

用药前必须了解病人病史、用药情况、要仔细分析症状,明确用药指征,选择合理药物可用可不用时以不用为好有些临床症状,如失眠,抑郁等可通过调整生活习惯、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等得到改善。老年性便秘相当多见,若通过多食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加强腹肌锻炼就能改善症状。应尽量不用药。所以老年人除急症和器质性病变外,应尽量少用药。

尽量减少用药种类老年病人要应用药物的最低有效剂量,同时合用的药物

以不超过3-4种为宜。如镇静药、利尿药、降压药、血管扩张药合用可造成老年人低血压,故应尽量减少合用,尤其大剂量静脉推注的药物更应注意。

避免不适合老年人应用的药物

如巴比妥类、镇痛美均可引起精神错乱,氟噻酮可引起尿失禁,利血平可引起抑郁产生自杀意念等,老年人要尽量避免使用肾毒性大的药物,如氨基糖甙类、万古霉素,多粘菌素等。

避免滥用抗生素和“滋补”药严重感染应用抗生素前最好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不要频繁更换抗生素,以免造成二重感染,用滋补药要遵循“缺啥补啥、不需不补”的原则,既要辨证施补。又要合理配伍。由于抗衰老药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因此对这类“滋补”药要做正确分析,老年人不可滥用

临床应用药物应尽量达到成本效果统一,应考虑病人的承受能力对有较好疗效的药物不一定要用“洋药”或药价昂贵的药物,在安全有效的前提下,尽量少用贵重药。

老年人应注意用药5原则


据统计,我国每年5000万住院患者中,至少有250万人的入院与药物不良反应(ADR)有关,其中重症ADR50万人,死亡19万人,其中老年人数量比成年人高3倍以上,在所有ADR致死病例中占一半。因此老年人合理用药是一个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针对老年人ADR发生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以下推荐采用老年人用药五大原则,以提高安全性。

1.受益原则

首先要有明确的用药适应症,另外还要保证用药的受益/风险比大于1。即便有适应症但用药的受益/风险比小于1时,就不应给予药物治疗。

蹇在金建议给医生老年人用药必须权衡利弊,以确保用药对患者有益。资料显示,住院老年人ADR发生率为27.3%,入院原因中,15%-30%是ADR所致,而成年人仅占3%,这主要与老年人的病情较重和多药合用有关。另外,老年人ADR表现形式特殊,除皮疹、恶心、呕吐等一般症状外,更多见的是老年病五联症———精神症状、跌倒、大小便失禁、不想活动、生活能力丧失,极易导致误诊漏诊。

对于老年人心律失常,如果无器质性心脏病又无血液动力学障碍,则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可能性很小,而长期使用抗心律失常药可能发生药源性心律失常,增加死亡率,故此类患者应尽可能不用或少用抗心律失常药。

2.五种药物原则

老年人同时用药不能超过5种。

据统计,同时使用5种药物以下的ADR发生率为4%,6-10种为10%,11-15种为25%,16-20种为54%。老年人因多病共存,常采用多种药物治疗,这不仅加重了患者经济负担,降低了依从性,而且导致ADR的发生。同时使用2种药物的潜在药物相互作用发生率为6%,5种药物为50%,8种药物增至100%,虽然并非所有药物相互作用都能导致ADR,但这种潜在的危险性无疑是增加的。这一原则就是根据用药数目与ADR发生率的关系提出的。当用药超过5种时,就应考虑是否都是必要用药,以及依从性和ADR等问题。

蹇在金指出,目前许多老年病(如钙化性心脏瓣膜病)无相应的药物治疗或药物治疗无效,如此时仍坚持用药,则药物不良反应对老年人的危害大于疾病本身,故这类疾病应避免药物治疗。

其次,要具体分析老年人现阶段的病情变化,明确治疗目标,抓住主要矛盾、选择主要药物进行治疗。凡是疗效不确切、耐受性差、未按医嘱服用的药物都可考虑停止使用,以减少用药数目。如果病情危重需要使用多种药物时,在病情稳定后仍应遵守5种药物原则。

第三,尽量选择一箭双雕的药物,比如应用β阻滞剂或钙拮抗剂治疗高血压和心绞痛,使用α阻滞剂治疗高血压和前列腺增生,可以减少用药数目。

另外要重视非药物疗法,这仍然是有效的基础治疗手段。如早期糖尿病可采用饮食疗法,轻型高血压可通过限钠、运动、减肥等治疗,老年人便秘可多吃粗纤维食物、加强腹肌锻炼等,病情可能得到控制而无需用药。

3.小剂量原则

老年人除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消化酶类等药物可以用成年人剂量外,其他所有药物都应低于成年人剂量。

因为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减退、白蛋白降低、脂肪组织增加,应用成年人剂量可出现较高的血药浓度,使药物效应和毒副作用增加。因此,蹇在金主张应采用小剂量原则,不要完全按药厂提供的剂量使用。另外,老年人衰老、病理损害程度不同、平时用药多少不一,使得个体差异特别突出,尤其是高龄老年人。目前还没有相关的规律可循,为稳妥起见,老年人只能采用小剂量原则,这是改善老年人开始和维持治疗的重要策略。尤其是肝素、华法林、阿米替林、地高辛、庆大霉素等药物。

由于现在尚缺乏针对老年人剂量的调整指南,因此应根据老年患者的年龄和健康状态、体重、肝肾功能、临床情况、治疗指数、蛋白结合率等情况具体分析,能用较小剂量达到治疗目的的,就没有必要使用大剂量。

值得注意的是,也并非始终如一的小剂量,可以是开始时的小剂量,也可以是维持治疗的小剂量,这主要与药物类型有关。对于需要使用首次负荷量的药物(利多卡因、乙胺碘呋酮等),为了确保迅速起效,老年人首次可用成年人剂量的下限。小剂量原则主要体现在维持量上。而对于其他大多数药物来说,小剂量原则主要体现在开始用药阶段,即开始用药就从小剂量(成年人剂量的1/5-1/4)开始,缓慢增量,以获得更大疗效和更小副作用为准则,探索每位老年患者的最佳剂量。同时,蹇在金呼吁各药厂应尽快生产相应的低剂量制剂,以满足老年人用药的需要。

4.择时原则

最大限度发挥药物作用,尽可能降低毒副作用。

择时原则是根据时间生物学和时间药理学的原理,选择最合适的用药时间进行治疗。由于许多疾病的发作、加重与缓解具有昼夜节律的变化(如变异型心绞痛、脑血栓、哮喘常在夜间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和脑出血的发病高峰在上午);药代动力学有昼夜节律的变化(如白天肠道功能相对亢进,因此白天用药比夜间吸收快、血液浓度高);药效学也有昼夜节律变化(如胰岛素的降糖作用上午大于下午)。

举例来说,抗心绞痛药物的有效时间应能覆盖心绞痛发作的高峰时段。变异型心绞痛多在零点到六点发作,因此主张睡前用长效钙拮抗剂,也可在睡前或半夜用短效钙拮抗剂,但要注意与次晨用药的间隔时间。而劳力型心绞痛多在上午六点到12点发作,应在晚上用长效硝酸盐、β阻滞剂及钙拮抗剂。

5.暂停用药原则

对患者所用药物作仔细的回顾与评价,检查有无潜在的感染或代谢改变。当怀疑ADR时,要在监护下停药一段时间。

蹇在金特别强调,在老年人用药期间应注意密切观察,一旦发生任何新的症状,包括躯体、认识或情感方面的症状,都应考虑ADR或病情进展,因为这两种情况处理截然不同(前者停药、后者加药)。对于服药的老年人出现新症状,停药受益明显多于加药受益,所以暂停用药原则作为现代老年病学中最简单、最有效的干预措施之一,值得高度重视。

老年人减肥要注意什么


导读:老年人减肥要注意什么?肥胖给老年人带来很多危害,不仅会行动不便,还会导致疾病,因此老年人也开始减肥,那你知道老年人减肥要注意什么吗?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老年人减肥要注意什么?

1、避免节食和吃减肥药。由于老年人减肥可能会引起免疫力下降、心脏供血不足、胃肠功能受损等,进而引发厌食症、心脑血管疾病等,因此老年人最好不要采用节食、减肥药等方法。可以多吃粗粮,即利减肥又利健康。清淡饮食,适当增加糙米、高粱面、小米、豆类等粗粮,即能改善老年人胃肠功能减退的问题,又可增加饱腹感以达到减肥的目的。

2、减肥不能太急。老年人减肥每月不要超过一斤。老年人最好不要像年轻人那样为自己制订月减肥目标或季减肥目标,最好以年为单位来制订长远的减肥计划。从科学角度讲,老人应当以改正不良的饮食习惯、科学锻炼为减肥手段。

3、运动时间。每次运动时间控制在30-40分钟,下午运动最好。为了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中老年人最好养成长年进行运动锻炼的良好习惯。

4、选择地点。运动时最好结伴而行,不要独自一人跑到僻静处锻炼,以免发生意外时,无人救急。

5、运动频率。中老年人,特别是老年人由于机体代谢水平降低,疲劳后恢复的时间延长,因此运动频率可视情况增减,一般每周3-4次为宜。

6、健康检查。在决定开始体育锻炼前最好先到医院进行一次较全面的体检,征询医生意见,以防身体内存的隐患在运动中发生意外。

7、运动强度。运动时心率为本人最高心率的60-70%,约相当于50-60%的最大摄氧量。一般40岁心率控制在140次/分。50岁130次/分。60岁以上120次/分以内为宜。

8、不能逞强。老年人肌肉、骨骼都老化,宜选择全身性体育活动,包括各个关节和肌群的运动,避免莫一肢体器官负荷过重,造成肌肉拉伤与骨骼损伤。运动时呼吸要自然,均匀,避免屏气,避免身体突然前倾、后仰或急速旋转动作,以防发生意外。

9、运动项目。长距离步行或远足、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爬山等,并辅以太极拳、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迪斯科健身操等。

10、循序渐进。运动量要由小到大,节奏由慢到快,时间由短到长,以运动后休息15分钟后心率恢复正常为宜。如果运动时头晕、心悸、气促,运动后食欲减退,睡眠不好,就说明运动量过大应予调整。

11、运动要避免憋气。憋气用力时,氧气吸入量和吸入频率受到影响,要求心脏的工作状态也随着变化,从而加重了心脏的负担,还可能引起胸闷和心悸的反应。尤其是有肺气肿的老人,特别要注意这一点。另外,憋气之后,回心血量骤然增加,带动血压升高,容易导致突发脑血管急症。因此,老年人还是要注意避免锻炼有集中憋气环节的运动项目,比如举重、拔河、引体向上、硬气功等。

12、忌长时间蹲马步。老年人在蹲马步的时候一定不能保持得时间太长或者太频繁,因为人在屈膝的时候,膝关节就要高度紧张起来,使膝关节磨损得非常厉害,特别是有关节炎的老人,长时间蹲马步不但不会帮助缓解病症,还会使关节炎更加厉害。还有的老人喜欢压腿,拉伸韧带,这是一个很好的柔韧性锻炼。但患有骨质疏松的老人,压腿的时候不能用大力,不然很容易受伤。

关于老年人减肥的注意事项,您都了解了吗?

老年人出门要注意什么


1、老年人出门要注意什么

老年人要根据自身的年龄、体质以及平时的运动情况来制定或选择旅游线路,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旅游路线,不要过于勉强自己。尤其是夏季天气炎热,身体容易疲惫,出门在外要多休息。老年人肠胃功能退化,所以更要注意饮食卫生,不要随便在小吃摊上吃东西,尽量少食不易消化的食物。

老年人体力消耗过快,旅途中一定不要勉强自己做超出自己体力范围的运动,要勤于休息,并且保证休息的质量。最好不要熬夜,保证每天至少八个小时有质量的睡眠,第二天才能精力充沛地去游玩,一定要带足够的饮用水。可以在水里适当加一点盐,补充汗液带走的盐分,不要因为天气过于炎热选择喝冰水。老年人出游一定要随身携带自己的常用药,如降压药、心脏病药、心血疾病药等老年人夏季旅游注意事项导游。夏季出游,注意带上清凉油或其它降暑药物。

2、多少岁算老年人

所谓年代年龄,也就是出生年龄,是指个体离开母体后在地球上生存的时间。西方国家把45~64岁称为初老期,65~89岁称为老年期,90岁以上称为老寿期。发展中国家规定男子55岁,女子50岁为老年期限。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规定45~59岁为初老期,60~79岁为老年期,80岁以上为长寿期。

3、老年人的运动原则

要选择适宜的锻炼项目,运动锻炼要循序渐进,运动锻炼要持之以恒,要按运动处方进行体育锻炼,运动过程中加强医务监督,老年人在体育锻炼期间要遵循正常的生活制度。黄昏练。比晨练好处多,只要已养成晨练的习惯,未必强求改为“黄昏练”。只要坚持锻炼,持之以恒,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并注意运动量要适度,就会避免晨练的弊端,发挥晨练的作用,这样,晨练仍不失为运动的较佳时间。

老年人的饮食原则

1、老年人体内代谢以分解代谢为主,需用较多的蛋白质来补偿组织蛋白的消耗。如多吃些鸡肉、鱼肉、兔肉、羊肉、牛肉、瘦猪肉以及豆类制品,这些食品所含蛋白质均属优质蛋白,营养丰富容易消化。

2、老年人每餐应以八成饱为宜,尤其是晚餐。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3、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矿物质和水是人体所必需的六大营养素,这些营养素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中。

4、健康老年人一般每天吃盐应以6至8克为宜。

5、老年人牙齿常有松动和脱落,咀嚼肌变弱,消化液和消化酶分泌量减少,胃肠消化功能降低。因此饭菜要做得饮一些。

6、老年人对寒冷的抵抗力差,如吃冷食可引起胃壁血管收缩供血减少,并反射引起其他内脏血循环量减少不利于健康。

7、应细嚼慢咽以减轻胃肠负担促进消化。另外吃的慢些也容易产生饱腹感,防止进食过多影响身体健康。

老年人常见疾病

1、老年性高血压是指年龄大于65岁,血压值持续或非同日3次以上超过标准血压诊断标准。

2、糖尿病对于老年人来说危害很大,如果不能得到合理的控制,很可能导致各种急慢性并发症,尤其是慢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3、老年人心肌梗死的基本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老年人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引起部分心肌缺血性坏死。

4、脑中风这种疾病,它的主要发病群体是老年人,中风病人中有85%发病时的年龄在50岁以上,并且随着年龄增大,中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5、老年人比较容易患上骨质疏松,患上了骨质疏松就会出现腰背疼痛,呼吸受限等。

6、老人心脏病是一种很危险的疾病,严重的危及生命安全。

老年人睡觉要注意什么


老年人睡觉要注意什么?老年人养生过程中不可忽视睡觉的问题,尤其是睡姿,不正确的睡姿会让老年人早衰早死。那么老年人睡觉要注意什么呢?下面为您介绍老年人睡觉要注意什么,看看吧。

老年人睡觉要注意什么:不良睡姿

1、复原式侧卧

左侧卧有助于减少胃食管返流,促进消化,防止烧心。右侧卧不会压迫心脏,适合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不过,侧卧会导致鼻唇部压力过大,加重笑纹(嘴角和眼角皱纹)。如果左侧卧后,烧心和消化不良仍无改善,可将枕头略微加高,有助于防止胃食管返流。质地更柔软的丝质枕头有助于减少皱纹。

2、汤勺形睡姿

前后侧拥而卧的汤勺形睡姿的确有助于拉近夫妻关系,减轻心理压力。然而,这一睡姿会导致脊椎、颈脖、手臂等处关节和肌肉疼痛。夫妻睡眠要求不见得完全一致,因而睡姿可能大不相同。因此,务必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卧具软硬度,保持一定距离等。

3、胎儿式睡姿

胎儿睡姿有助于修复后背疼痛,缓解脊椎间盘压力。但是采取这种睡姿的时候,枕头不宜过高或过低。否则睡醒后容易发生头颈疼痛。选择适合的枕头有助防止颈脖疼痛和头痛。采用胎儿式睡姿,脊椎和颈脖应保持一条直线。另外,两膝之间可以夹一个枕头。

4、僵尸式仰卧

仰卧适合于关节炎和关节疼痛患者,仰卧也最有益男性生殖系统健康。然而,仰卧会加重打鼾和呼吸睡眠暂停症状,在肥胖成年人群中尤其严重。仰卧更可能减少血流携氧量,对心肺疾病患者极为不利。偏爱仰卧睡姿者最好选择结实点的枕头,以防止颈脖和脊椎上部压力过大而导致的颈脖和肩膀疼痛。爱打鼾者可在后背垫一个枕头,有助于改变睡姿。

5、日光浴睡姿

日光浴式的俯卧睡姿有助于防止打鼾。然而,这种睡姿则会加重夜间磨牙。由于枕头过高或过低,这种姿势会增加颈脖及脊椎压力,增加神经压迫几率,因此更容易导致上半身神经系统问题(尤其是老年人群)。喜爱卧姿的人最好选择乳胶泡沫或弹簧床垫,这比一般的床垫更能保护脊椎,也可以在肚子下竖着垫一个枕头,以减轻后背压力。

老年人睡觉要注意什么:睡眠环境

1、睡眠环境安静,室温适宜,空气流通,避免强光照射,不要睡在风口。疲劳打盹或睡觉最好上床躺下。

2、选择辅置棉垫的木板床为好,枕头高低和质地要适中,被褥松软柔和、干燥、舒适。

3、睡眠不好的老人房间里,最好别放钟表等能发出响声的东西。

4、室温应控制在20摄氏度左右,湿度以60%左右为佳。

5、人睡着时,眼睛虽然闭着,但仍能感觉光亮。对着光亮而睡,容易使人心神不安,难以入睡,即使睡着也容易醒。老人睡觉时,最好关上床头灯,可以在墙角放个小夜灯,方便起夜。

6、房间要保持空气流通,但不能让风直接吹到身上。因为睡熟后,身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如果当风而睡,凉气入侵,抵抗力较为低下的老人,可能会引发感冒。

老年人睡觉要注意什么:睡眠习惯

1、每晚睡眠在7小时以内的老人,大脑衰老可推迟2年。不少老人容易失眠,半夜睡不着就会爬起来看电视、看书,等困意来了再睡。建议,即便睡不着也不要急于起床,静静躺着才是对付失眠的最好方法。

2、每天睡眠时间一般60-70岁者平均每天睡8小时,70-90岁者每天睡9小时,90岁以上高龄老人每天睡10-12小时。睡眠以醒后疲劳感消失,全身舒适,精力充沛,头脑清醒为宜。另外午睡时间不宜过长,0.5-1个小时就好,以免影响夜间睡眠。

3、晚饭不宜过饱导致入睡难。睡前不宜饮茶和咖啡,不宜抽烟饮酒。不宜看电视时间过长,尤其是不宜看情节紧张,使人激动的内容,睡前也不宜思考问题,要养成睡前热水洗脚的习惯。

4、有些老人习惯穿着保暖衣物或毛衣睡觉,这样做对健康很不利。因为人在睡眠时大脑、肌肉进入休息状态,心脏跳动次数减少,肌肉的反射运动减弱,此时脱衣而眠,可很快消除疲劳。如果和衣而睡,不但会越睡越累,还容易引起感冒。

5、有的老人习惯在睡前下两盘棋,或者玩一些益智游戏,这也容易让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更难入睡。建议老人睡前一小时应做一些轻松的事情,比如泡泡脚、按摩头皮、揉揉肚子等。

老年人睡觉要注意什么,以上就是为您总结的内容,供参考。

老年人喝水要注意什么


老年人喝水要注意什么?秋冬季节天气干燥,老年人身体会严重缺水,所以补水是很重要的,那么老年人喝水有什么好处,老年人喝水要注意什么呢?下面为您介绍,看看吧。

老年人为什么要多喝水?

由于老年人大脑和机体在应对口渴的信号上不协调,即便身体严重缺水,也难让他们觉得口渴。人的血液里含有电解质,人在活动、呼吸、排泄时都会丧失水分,从而导致血液里电解质浓度不断增加,进而刺激体内血液里的化学感受器,通过神经传递给大脑,产生渴感,提示人们喝水。

但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各种器官功能都有所减退,老人对各方面感觉比年轻人迟钝,表现在化学感受器上也是如此,于是就会出现身体缺水却不口渴的现象。

一旦不能及时补水,很容易造成老年人皮肤干燥以及排泄不畅、便秘等现象,易出现脱水、中暑,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因为缺水造成的血液浓稠将间接导致心梗、脑梗的发生。

当体内水的丢失量为体重的1%时,会感到口渴,身体的机能已受到影响。达2%时,运动和行为受到不良影响,并伴有压抑感和食欲降低。达到4%到8%时,会出现皮肤干燥、声音嘶哑、全身软弱无力等症状,再严重的话就要危及生命了。

所以老人一定要经常喝水,不要等口渴再喝水。

老年人喝水要注意什么?

1、清晨空腹先饮水,上午可安排两次饮水,如9点左右一次、11点左右一次,下午也可根据活动安排两次饮水。

2、晚上不要为避免夜尿太多而一口不喝,因为夜间皮肤的蒸发、出汗、呼吸都会让体内水分丢失,可以喝200毫升左右的水。

3、运动前、泡澡前、喝酒前都要少量补水,出汗多时,除喝水外还要注意补充点钠钾。

4、喝水时不能一次猛喝,应分多次喝,且每次饮用量少,以利于人体吸收。

5、糖尿病患者也要适当多喝水,但青光眼、肾功能不全的老人不要多喝。

6、不饮用储存过久的水。长期饮用储存过久的水容易使人得病,这是因为,储存三天以上的水,细菌会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大量的致癌物质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大量进入人体后能引起中毒,使血液中红细胞失去带氧作用,致使组织缺氧,出现皮肤发绀、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心慌等症状,严重者还能致死。

7、猛喝暴饮不可取。一些老年人在体育锻炼、家务劳动后,喜欢猛喝暴饮,这种急灌式的饮水方法会突然加重心脏负担,使血液浓度骤然下降,导致心跳过快,产生心慌、头晕,心脏病患者更易导致危险,还会突然冲淡胃液、损伤胃黏膜,影响食欲及胃消化功能。同时,补水速度过快,水分一时难以被机体组织正常吸收,既不能有效地解渴,还会引起大量出汗,导致心律、血压失常。

8、饭前、饭时和饭后不宜大量饮水。老年人用牙齿咀嚼食物时,口腔会分泌唾液与食物碎末搅拌,唾液有消化食物的作用。食物进入胃以后,胃液、胃酸又发挥更大的消化作用,物质营养才被人体所吸收。如果在这三个时间大量饮水,显然会冲淡唾液和胃液,削弱食物的消化作用,造成消化不良,影响身体的健康。

9、喝茶水以清淡为好。温热清淡的茶水,能使人神思爽畅、耳聪目明。冷茶则有滞寒、聚痰的弊端。腹中无物时,茶性直入脏腑,冷袭脾胃,所以不宜空腹饮茶。

10、过量喝含糖饮料的危害众人皆知,能量高,会导致很多的健康问题,还不利于牙齿健康,但现实中贪求口感而喝饮料的人不在少数。事实上,白水是日常生活中的最佳饮品,而白水中又以白开水为最佳。

11、夏季大批出汗带走体内盐、维生素及钾、镁等微量元素。如其只喝白沸水,步入体内的养料,不单碍难正常份儿入血管、存留于细胞内,而且极易渗入汗腺及膀胱而快速排出体外,岂但碍难解除渴感,反倒会萌生惊悸、头晕等不适反响,如其在饮用的沸水中加少数的盐巴,便可使机体维持养料起到止渴的效果。

12、睡醒往后,如空腹时先饮下两杯水,既可管用填充生理性失水造成的养料不足,又可消退血液的黏稠度,加快血液循环,促进屎尿、尿液等代谢废物迅疾排出,对预防脑梗阻、脑血栓、高血压、动脉硬化、心绞痛等心脑血管恶疾的发生以及泌尿系统结核、尿路感染等病症,均有扼要效用。

13、午饭前后,可能也需要服药,只要记住一个原则:服药用白开水,服药后半小时方可饮茶。

14、在心脏跳动感觉稍微平稳时,老人可以开始缓慢、小口、多次地喝温开水,每喝的一小口的频率最好能大概保持与心跳频率相近。这样,心脏可以有规律、平稳地接受并推动喝入水分的吸收。

15、在高温出汗后,也不能一次性大量饮水,否则容易出现心慌、气短、出虚汗等现象。高温造成的大量出汗会使身体丢失很多盐分,如果再大量饮水,则会稀释血液中的盐分并增加出汗,进一步加重口渴的感觉。大量出汗时,人体胃肠的血管处于收缩状态,吸收能力差,大量饮水易在胃肠道里积聚,使老人感到闷胀,并会引起消化不良。

老年人喝水要注意什么,以上就是为您总结的内容,供参考。

老年人如何用药 需注意用药的时间


1人老了之后身体素质就会有所下降,当然就会有很多疾病自然而然的找到老人,特别是有疾病的时候老人更是要好好的进行治疗,但治疗的时候多半会选择药物的方法来处理,那么老年人如何用药呢?老人用药注意事项有哪些呢?接下来为大家一一介绍,供大家参考。

老年人如何用药?需要注意用药的时间

1、哮喘用药

哮喘多在凌晨发作,睡前服用止喘效果更好。

2、减压药

晚上临睡前不宜服用分别早上7点、下午2点和晚上7点服用,早晚两次的用药量应适当比下午少。

3、降胆固醇药

宜在睡前服用。肝脏合成胆固醇峰期多发生在夜间,晚餐后服药有助于提高疗效。

4、降糖药

晚上临睡前不宜服用上午8点用药,作用强而持久。糖尿病人在凌晨对胰岛素最敏感,这时注射胰岛素用量小,效果好。

5、激素类药

早上7点一次性给药疗效最好。

6、助消化药

前者促进消化液分泌、后者使之充分与食物混合宜在饭前或饭后5分钟服用。

7、强心药

心脏病患者对西地兰、洋地黄、地高辛等药物在凌晨时最为敏感,此时药物作用比其他时间要高40倍,故宜在凌晨服用。

8、维生素类药

用维生素K止血时,应及时给药宜在两餐之间服用,随食物缓慢进入小肠以利于吸收。

9、滋补药

人参、蜂王浆、蜂乳等, 宜在晨起空腹或夜晚临睡前服用。

10、催眠、腹泻、驱虫、避孕药

一般在夜晚临睡前30分钟服用 (作用快的泻药在早餐空腹时服用)。

老人用药注意事项

1、选择适当的剂量

初始用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到最合适的剂量。为了避免药物在体内蓄积中毒,可以采取减少每次给药剂量、延长每次给药间隔时间等办法。

2、药物治疗要适度

患急性疾病的老年人,病情好转后应及时停药,不要长期用药。

3、提高老年人用药的依从性

老年人理解力、记忆力差,视力不佳,听力减退,同时应用多种药物,特别是外形相似的药物,常常造成服错药,而且用药品种越多,依从性越差,因此医生和患者家人都应该格外关照他们。

4、合理选择药物

对肾与中枢神经系统有毒性的抗菌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等应尽量不用,更不可联合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应尽量不用,更不能长期大剂量使用,如必须应用须加钙剂及维生素D。

解热镇痛药长期服用弊多利少,要尽量少用。噻嗪类利尿剂不宜用于糖尿病和痛风患者,因为它们易引起血糖升高和痛风发作。

噻嗪类利尿剂还易引发体位性低血压、电解质紊乱,用药时应注意观察血压变化,不能降得太低或过快。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养生人群频道的《老年人哮喘用药要注意》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老年人养生”专题。

老年人哮喘用药要注意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