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养生人群 > 夏季老人养生 > 导航 > 空调病夏季养生

空调病夏季养生

2019-10-06

夏季,老人谨防狂犬病

夏季老人养生。

“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好注重养生,很多人生活的不幸,源于没有注意平日的养生。关于不同人群的养生,我们该如何去看待呢?下面的内容是养路上网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夏季,老人谨防狂犬病,但愿对您的养生带来帮助。

据疾控中心主任医师刘君卿介绍,夏季是被猫狗咬伤,狂犬病高发的季节。因为春末夏初是猫狗的发情期,本身情绪不稳;而且夏季气温高、气压低,宠物容易烦躁;人们穿着较少,身体暴露部分增加;出门遛狗的人增多,导致人与猫狗接触的机会增大。

刘君卿提醒,老人和孩子在早晚出行的时候要格外当心,防止被猫狗咬伤。与猫狗接触时对身体的重点部位要保护好,因为被咬部位离头部越近,发病越快。

据统计,在被咬的人群中,老人和孩子防护能力低,受伤人数所占比例较大。15岁以下儿童占被咬伤人数的三分之一,尤其是男孩,因为调皮常常在与宠物玩耍中被咬伤。

据介绍,预防狂犬病最关键的是给狗注射狂犬疫苗,因为98%的患者皆为被狗咬伤。一旦被咬伤、抓伤,应遵循“清洗――消毒――接种”三步骤。首先清洗伤口。用水龙头的水冲洗15分钟以上,或者用20%的肥皂水清洗5分钟,然后再用清水冲洗10分钟。其次,用酒精或者碘酒消毒,不主张对伤口进行包扎、缝合。不要用粉末状或者膏类药物涂抹患处。尽快到疾控中心注射疫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若伤口出血,建议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yS630.Com相关推荐

老人嗅觉突丧 谨防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被称为中老年人的“第三杀手”,危害仅次于肿瘤、心脑血管疾病。

“在很多人心目中,‘抖’是帕金森的典型症状,其实,有很多信号都意味着可能患上了帕金森。”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副组长、北京宣武医院陈彪教授介绍说,如嗅觉突然丧失、睡眠障碍、做噩梦、踢被子、便秘、抑郁等,都应该及时到神经科找专科医生诊治。

嗅觉突然丧失,小心帕金森

特别是嗅觉这一项,近半数的帕金森病患者在早期出现过嗅觉丧失,但往往易被忽视。一旦发现,应通过嗅觉检查、影像检查等手段提早进行诊断。

除此以外,运动障碍仍是早期帕金森病人特有的表现。有些老人上肢动作变慢,扣衣扣、系鞋带变慢,却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患上了帕金森。临床上还发现,一些受过脑外伤、煤气中毒、农药中毒、重金属中毒,有家族病史的人最易患此病。

“目前中国内地约有200万帕金森病患者,但诊疗仍不规范,几乎一半的病人得不到治疗。”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组长陈生弟教授日前强调说,由于大部分临床医生对该病认识不深,用药欠规范,使患者错过早期治疗时机。

为规范治疗水平,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于今年与勃林格殷格翰公司联合启动“中国帕金森病指南万里行”神经科医师继续教育。陈生弟透露,新版治疗指南将非麦角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推荐为早期起始治疗首选药物,意味着中国的帕金森病治疗理念已与国际接轨。

读书者谨防三病


明代笔记小品《好书人三病》中说,爱好读书的人有三种毛病:

第一,羡慕一时虚名,只是为了书架上好看,这种人可以说没有书;

第二,用尽心力,广泛收罗,只想多藏书,并不读书,这可称为书店;

第三,终年勤奋读书,背诵如流,但只是读死书。

环视周围亲朋,不难发现有此“三病”者。有的人在装修得金壁辉煌的小“宫殿”里,配一硕大书架,摆些装璜炫耀的书籍,以求脸面增光,并不阅读。有的人收藏书籍丰厚,只是为了附庸风雅,显示自己有文化。有的人虽然读了许多,教条背了不少,就是不会运用,读中文的作文狗屁不通,学经济的一进股市就找不到北。正如美国总统华盛顿说的:“读书不能运用,则所读书等于废纸。”

读书人应该如何对待书呢?要读书,读活书。“活书运心智,不为书奴仆。泥沙悉淘汰,所取唯珠玉。”(叶圣陶语)这方面,毛泽东和邓小平是我们的楷模。毛泽东活读马列,找到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使中国人民站起来;邓小平活读马、列、毛,找到了中国特色的建设道路,使中国人民富起来。

老人养生谨防五劳所伤


老人养生需要注意一些注意事项,以下将谈谈由于老年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过度”,所带来的伤害。

“五劳所伤”是中医学的一个病因名词,却“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这段话的意思告诉我们,视,卧坐,行,立是人体所具备的五种体态和功能活动,这五种体态功能,既不能长时间的不活动,又不能活动过度,反之就会影响人体健康。

一忌久视

在日常的生活中,人们适当地看些有益的书,报,电视以及观光景物等,可使精神愉快,心情舒畅,脾胃健运。如果人到老年,长时间的阅读,写字,看电视,会导致视力疲劳,更重要的是一学会伤血耗气,产生头晕目眩等症。故老年人看报,看电视不宜过久一般一小时左右,就应休息片刻,或走动或眺望远方,以减少眼睛的疲劳损伤。

二忌久立

适当的站立姿式能使肌肉产生缩张运动,可以增强吸收功能,促进躯体内的新陈代谢,相应地疏通经络,调剂平衡,使各骨骼关节有客观存在力适宜,对人体骨骼关节的生长发育有益,还可以可以使气血下行,降低血压。但据有关资料表明,70-80岁的老人,几乎都患有老年性骨质疏松,如果长时间站着不动,骨骼的弹性与韧性就会减弱,脆性变大,一旦受到外力的冲击就使部分组织和细胞的营养失调,出现气滞血凝,导致某些骨骼关节发育畸形或活动障碍,因此适当站立,可使人老当益壮。

三忌久坐

人的形体过胖或过瘦都不利于健康,适当地静坐休息能改善这种状况,可使心境平和,减少思虑,调节神经功能,疏通经络,润泽肌肤,增进健康。但是,人到老年,由于肢体行动不便,喜欢久坐,坐虽然是缓解疲劳的一种方法,但久坐容易使肌肉萎缩,因此,老年人应适当多走路,勤活动,安步当车,这样才能改善血液循环,加强肌肉锻炼,使自己胖瘦适宜,达到自我防病,保健及延年的目的。

五忌久行

适当的走动或散步,可以使全身关节筋骨得到适度的运动,经常散步,对身体的各个系统及新陈代谢,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提高机能的抗病能力,散步时血液循环加快,大脑供血量增加,思维的效果也较好,但是,人到老年,长时间远距离的奔走或跑步,就容易使肢体,特别是下肢关节周围的韧带等筋腱组织受到扭伤或劳损,而招致疾病。因此,行走散步时要适度,注意使全身放松,调匀呼吸,脚步均匀,“行不宜急”方能“气血畅通,百脉流通,内外协调”健康持久。

四忌久卧

传统医学注重人体的“精、气、神”。“气”是维持生命延续的能源。因此,养气将有助于延寿,提高生命的质量,适当地躺卧休息或睡眠,可使肢体筋骨官司窍之气以及内在脏腑之气充盈。但是,人们经常躺着休息或睡眠,不进行肢体活动锻炼,不仅肢体筋骨官司窍之气会渐趋衰弱,而且还可以累及内在各脏腑之气,出现身体懒散,萎磨不振,日久健康状况就会发生很大变化,当然,老年人精力不济,适当增加休息时间和次数是应该的,适可而止的睡眠对老人颇有益处,然而一味多睡或卧床不起,则会导致身体软弱,因此,要顺应“春夏夜卧早起,秋季晚卧早起,冬季早卧晚起”的规律,这样才能使头脑官司窍之气和肢体筋骨这气恢复充盈,这对防病保健是很重要的。

老人牙痛剧烈谨防心梗


心肌梗塞的首发症状常是疼痛,疼痛多在胸骨后,呈现压榨性、闷胀性或窒息性。但临床发现,很多“心梗”患者,尤其是中老年患者,有时会出现以“牙痛”为首发症状。

与“心梗”相关的牙痛,医学上称之为“心源性牙痛”。可表现为:牙痛剧烈,但无明显牙病,同时伴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极度虚弱、濒临死亡的感觉;牙痛部位不确切,往往数个牙齿都感到疼痛;服用一般止痛药疼痛不能缓解;心电图检查有心肌缺血改变,或显示梗塞波形;按心绞痛或心梗治疗后牙痛消失。

特别是原有高血压、冠心病的患者,一旦发生剧烈牙痛,又有上述表现者,一定要首先想到“心梗”的可能性。如何注意呢?

⒈中老年人无法解释的牙痛,应立即去医院就诊。及时进行心电图、CT、心肌钙蛋白等检查,必要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⒉一旦确诊急性“心梗”,立即让患者就近平卧,保证呼吸通畅,解开腰带和胸前衣扣,避免活动、用力。有呕吐时应该让其头偏向一侧,并清理口腔,避免呕吐物堵塞气管。舌下持续含服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或消心痛。

⒊呼吸微弱、意识不清、面色青紫时,立即做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

⒋目前急性“心梗”的治疗观点是建议病人到有条件的医院,尽早进行溶栓、介入、手术治疗,发病后1小时内到急诊,可挽救大部分坏死的心肌;6小时内,有可能挽救部分心肌;12小时后,效果就明显差了。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养生人群频道的《夏季,老人谨防狂犬病》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夏季老人养生”专题。

夏季,老人谨防狂犬病的延伸阅读